一、矿用扇风机选型的专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读[1](2020)在《基于空气幕调节的高海拔地区矿井增压通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储蓄基地。但是高海拔地区恶劣的环境(气压低、含氧量少)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地下生产,其对井下的影响通风系统最为明显。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高海拔地区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井下存在的风量不足,低压缺氧问题进行治理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在查阅和学习高海拔地区通风特性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高海拔地区对空气性质、人体生理以及通风设备的影响,并对高原环境下通风困难的致因进行了分析;对高海拔地区适宜通风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受海拔高度影响下的通风风量,通风风阻和通风设备相关参数进行了校核。(2)介绍了传统井下风流调控技术,并在矿用空气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增能、增阻设计构建了高海拔矿井基于空气幕调节的井下局部增压模型,以此缓解高海拔矿井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3)在AHP主观指标权重和熵值法客观权重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海拔矿井通风评价的组合赋权—TOPSIS评价模型,为高海拔矿井通风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支持。(4)针对西部某高海拔矿井井下存在的低压缺氧以及有效风量不足的问题,通过矿用空气幕联合增压模型,以MZG金矿3850m中段局部工作面为背景进行模拟,在局部增压调控基础上设计了3个适用于高海拔矿井的优化方案,利用组合赋权—TOPSIS优选模型对高海拔矿井适宜通风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后的实施方案,实现矿井风流的合理有效流动,确保高海拔矿井安全持续生产。
陈浩[2](2018)在《基于Ventsim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与环境控制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矿业资源的持续开采,浅层矿产资源已呈现出逐渐枯竭的状态。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已有超过1/3的矿井开始转入深部或复杂矿床的开采。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不仅对矿井开采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引发的井下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恶劣的井下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众多金属矿山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统计资料表明,粉尘与炮烟是造成大多数金属矿山井下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污染源。本文以安徽某金属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存在的通风系统紊乱、风机装置效率低下、深部采区进风不足、独头作业面内炮烟滞留、溜破系统及深部采区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井下通风系统紊乱、深部采区进风不足的问题,运用矿井通风网络及风量调节理论,结合井下需风点分布状况与井下生产布局,从通风线路、通风构筑物布置、机站设置等方面对中段通风网络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三套通风优化方案。利用Ventsim对各方案优化效果进行了模拟,同时从技术性与经济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确保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针对井下存在的环境问题,利用局部通风净化技术有效解决了井下独头作业面内的炮烟滞留问题,利用超声雾化抑尘技术实现了井下产尘点的就地抑尘。本课题针对六安某金属矿存在的通风与环境问题提出了完整的优化方案,后期检测数据显示,该矿山有效风量率、风质合格率、通风系统综合指标、机站平均效率等指标分别由41.2%、84.6%、78.7%、29.6%提升至90.2%、100%、91.9%、85.7%,井下各中段风量分配合理,各盘区形成了贯穿风流,井下各作业面工作环境得到显着改善,方案的环境改造、通风优化及系统节能效果十分显着。综上所述,本课题不仅有效解决了该矿山面临的通风与环境问题,也为后续同类矿山通风系统与井下环境改造提供了经验与参照。
魏小宾[3](2018)在《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与热害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地球浅部矿产资源储量的减少以及社会快速发展对其需求量的增多,致使地下矿井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深井开采中通风困难和高温热害问题变得愈加突出。为了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地球深部富含的矿产资源,深井开采是未来矿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且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对深井开采进行通风优化和热害治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查阅和学习通风优化和热害治理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深井开采作业面上通风困难和高温热害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以金渠金矿1118m坑口矿井为研究背景,一方面分析了矿井通风系统中通风网络复杂多变、通风设备动力不足、通风构筑物设置错乱和通风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通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从井下作业面上的高温热源放热等方面分析280m水平高温热害作业环境产生的原因,为热害治理研究奠定了基础。(3)基于对通风问题深入分析的结果,拟定了三个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借助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对三个方案进行通风网络模拟解算,利用熵权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模型优选出最佳改造方案,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实施。结果表明:280m水平车场的风量由原来的0m3/s增加到6.7m3/s,西沿作业面上风量由原来的0.17m3/s增加到3.0m3/s,加强了作业面上风流的流通。(4)在加强了井下作业面上风流流通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传统人工制冷降温技术,提出以矿井水源为冷源的制冷降温技术;通过利用640m水平存在的低温矿井水源,建立以矿井水源为冷源的人工制冷降温系统生产低温冷冻水,为280m水平高温作业面上的热害治理提供冷能并实现降温的目的。结果表明:280m水平西沿作业面上的温度在低温风流的作用降到27.6℃,作业面上的相对湿度也控制在76%左右,实现了对深井开采中高温作业环境的热害治理。
周波[4](2018)在《兴隆庄煤矿复杂通风系统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矿井采掘范围的不断扩大,井下老巷日趋复杂,矿井逐渐呈现出通风系统结构不合理、井下采掘地点风量不足、局部巷道通风阻力过大、风机超期服务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提供足量的新鲜空气,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气候条件,对提高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安全和经济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兴隆庄煤矿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的特点,确定基础数据的计算方法及方案设计的方法,从安全可靠、整体、经济、系统优化的观点出发,建立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评判指标及评判指标相对重要性序列矩阵,进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评判指标的权值。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兖矿集团公司兴隆庄煤矿的实际,从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目标出发,采用现场观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首先基于矿井测压系统理论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调查、阻力测定、风机鉴定、风量分配等方面的工作;对复杂通风系统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查明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解算得到矿井不同生产阶段的风网分配风量;根据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生产阶段的需风量,运用矿井复杂通风系统优化方法,提出了更换西风井风机、施工新风硐,东风井风机维修、更换电机及井下巷道减阻增风等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方案。通过更换西风井风机,维修东风井风机以及进行降阻工程方案的实践工作,矿井总进风量增大到18059m3/min,总阻力降低到为1385.5Pa,矿井的等积孔增大到9.75m2,矿井的通风变得更为容易,保证了矿井的后续生产。此外,由于新主通风机性能先进而且工作在高效区,节电效果明显,东主通风机维修后漏风量减少,效率提高,也节约了部分电量,两者年节约电费达86万元。论文研究成果有效地保证了兴隆庄煤矿生产后期的正常通风需要,同时对矿井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符文晶[5](2017)在《粤北某铀业公司Z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措施改进》文中认为矿井通风系统属于动态系统,它主要由通风机装置和井下通风网络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输送足量新鲜空气向需风处,以供人员呼吸用;稀释、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浮尘;使作业点空气温度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创造良好的井下微气候环境;特别地,井下一旦发生灾变,可随救灾需要调控风流。随着矿井不断向深部开拓,对应的供风路线则不断变长,需风量不断增加;再者,矿井通风阻力因通风网路的不断变长而增大,此时原有的通风系统往往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因而,开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对于保障矿井安全以及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粤北某铀业公司Z矿井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了井下现场实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再通过调研该矿井通风系统现状,摸清了当前生产条件下该矿井通风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该矿井内监测数据,绘制通风系统图。在此基础上,针对Z矿井近期、中期开拓布局、生产任务与待解决问题,结合该铀矿井通风系统的自身特点,提出适合该铀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措施。在矿井需风量计算、主扇选型与安装、局扇选型与安装、通风参数、通风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文中还对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后的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Z矿井采掘作业面氡及其子体浓度有较大幅度降低,Z矿井井下作业人员辐射安全有所改善,说明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改进造的有效性。
周志杨[6](2016)在《大型复杂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矿山纷纷进行改扩建来提升产能,其开采深度、强度及机械化程度都将随之增加,矿井通风系统会逐渐复杂化,毫无疑问其通风问题也会愈加突出,严重影响矿山的生产效率和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为此,开展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解决改扩建矿井所存在的通风难题,为一线作业人员创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都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调查测试、综合评价分析、通风系统优化软件仿真模拟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风流调控设施、通风网络、通风动力、通风管理等方面对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对多个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查、测试及评价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改扩建矿井存在的风机与风网不匹配、风机安装位置不恰当、通风网络错综复杂、井下风流难以控制等共性问题和采矿方法、开采深度、所处地域不同等差异性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使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更具有针对性。(2)通过分别对单、多机阻隔、增阻、引射型矿用空气幕模型进行理论推导与分析,提出应用多功能的矿用空气幕来替代传统风流调控设施,解决因行人、运输较频繁或易受爆破冲击波影响等而导致传统风流调控设施使用受制约的难题。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某矿主井由进30.12m3·s-1转变为出4.31m3·s-1,阻止了主井冬季结冰的现象,且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3)应用矿井通风网络三维仿真与优化软件构建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动态管理模型,能实现工作面风量自动诊断、量化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并指导改扩建工程优选。(4)论文以福建某铁矿为例,通过应用动态管理模型提出若干通风系统优化技术方案,并应用突变理论评价模型快速确定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的优化方案,最佳技术方案实施后,该铁矿总进风量增加了84%,由261.93m3·s-1提高至431.29m3·s-1,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也从37.67%增加到了78.12%,井下通风效果和作业面环境质量得到显着改善。
赖明照[7](2015)在《机械化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随着矿区开采范围扩大和向深部延伸矿山的增多,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方式的矿山也愈来愈多。多级机站通风的矿山不仅通风网络复杂,而且井下的风机数量多,各机站风机的优选成为难题。另外,矿山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轨运输方式给巷道型风机机站的设置带来麻烦,常导致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不完善,造成通风动力不足、风流反向、风流短路等,直接影响矿井通风效果,危害着矿井的安全生产。论文针对内蒙古某矿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存在的各级风机机站设置不合理、各机站风机不匹配、部分中段副井石门反风、运输巷道中设置的巷道型风机机站效率低、冬季主井结冰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多级机站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网络优化、硐室型风机机站引射风流、多机并联空气幕对风流增阻的现场试验研究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模型。通过现场测试、通风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矿井通风网络解算模型。2.应用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进行风机机站设置和风机选型的设计。将多种风机的特性曲线参数输入计算机,应用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优化选出最佳的风机组合及风机机站设置。3.应用多机并联空气幕引射风流的功能解决运输巷道内难以设置风机机站的问题。应用多机并联空气幕技术在运输巷道中建立硐室型风机机站,增加中段的进风量和控制运输巷道风流反向,完善多级机站通风系统。4.应用多机并联空气幕对风流增阻的功能在主井石门安装增阻型矿用空气幕,减少主井的进风量,防止冬季主井结冰。研究的结果表明: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风机机站设置和风机选型的设计,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硐室型风机机站能替代巷道型风机机站,有效地解决了运输巷道内设置风机机站的技术难题;多机并联空气幕对风流增阻效果显着,能减少主井进风量,防止了冬季主井结冰。不仅完善了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有效改善井下作业环境,而且确保了矿井安全稳定持续生产。
王孝东[8](2015)在《高海拔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矿井通风是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的密度、含氧量等参数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高海拔矿井的通风与平原相比增加了许多特殊的要求。本文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名称“西藏高海拔矿山开采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2BAB01B04)"为背景,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实测、对比分析、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高海拔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目前矿区的气候特点与变化规律,确定了矿工在高原环境的缺氧程度;系统测量了矿山现有通风系统的相关参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技术对测定数据进行求解,推导出扇风机的特性曲线多项式,确定了扇风机的高原降效比率;通过气压计法测定了通风阻力,对矿井通风的难易程度进行了评价;计算出自然风压在全年、冬季和夏季一天之中的变化情况,明确了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高原矿井整个通风系统的构建原则。(2)针对高原井下作业环境的低压缺氧问题,测试了矿工由平原到达海拔4000m处不同时期的各项基础生理指标,采用SPSS软件分析了矿工的高原习服适应状态;通过对人体耐力生理指标的研究,建立了海拔高度、血氧饱和度与劳动负荷的相应公式;研究表明,矿工在经过习服适应之后可相应地减轻缺氧的程度,并以此确定了井下增压补氧的目标系数,可为改善井下低压缺氧的作业环境提供参考。(3)为了缓解高原矿山井下作业时矿工的缺氧状况、提高劳动生产率,从理论上分析了采场局部增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了采场局部增压试验模型,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风机风压、正面阻力和风机风量对增压区内各分支平均压力、风量和风速影响的显着程度,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采场局部增压效果的量化表述。(4)全面分析了矿山建设规模、开拓系统和采矿方法,将整个通风系统工程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通风单元;并从系统方案、通风方式、采场进路通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控制型分风网络的优化调控技术,提出了一切以工作面为服务核心,采用“以压为主,抽压结合的多级机站调控+单元式通风+局部增压”的组合调控方式,完成了高海拔地区大型地下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的构建方案;并同时计算出整个通风系统理论需风量。(5)基于系统构建方案和通风网络的优化调节,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分支,应用VENTSIM软件进行了大量模拟解算,量化分析了系统风流在进风段、用风段和回风段的分支风阻变化对关键分支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按照给定的可调节点及调节措施,进行了全系统优化调节和通风网络模拟效果分析,研究紧密结合高海拔矿山的生产实际,为西藏甲玛多金属矿的通风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李伟,程晓涵,徐国贤[9](2014)在《矿用主扇风机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的监测子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目前矿用主扇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存在的振动信号不准确以及设备故障原因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由风机监测子站、矿区监测分站以及远程预知维护中心组成的矿用主扇风机远程健康系统,介绍了主扇风机监测子站的设计及实现,包括子站的功能模块结构、监测参数和硬件选型,并分析了软件多线程设计流程和远程通讯功能实现的步骤。现场应用表明,监测子站为矿用主扇风机实现远程预知性维护提供了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了风机状态诊断结果的精确性。
徐盛龙[10](2014)在《基于DSP与ARM相结合的风机故障诊断及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矿井主扇风机作为矿井四大关键设备之一,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它不仅担负井下空气净化工作,而且完成井下粉尘以及其它有毒物质的排出,因此,主扇风机的工作情况直接关系着矿井生产的安全进行。目前,风机监测方法普遍成本较高,同时难以实现风机振动信号的高速采集,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与DSP相结合的风机系统监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对风机监测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风机振动量频谱的分布特性与风机故障的对应关系,研究了利用神经网络进行风机故障诊断,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缺点,本文又对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研究,而后,从硬件实现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利用上位机算法所得到的系数矩阵直接编写进入ARM与DSP相结合的硬件平台,从而完成算法在硬件平台上的实现。算法上通过对于两种算法的对比,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在风机故障诊断方面是更具可行性的,它可以很好的弥补神经网络的不足之处。在硬件实现上通过ARM与DSP相结合的架构,直接将上位机的系数矩阵放到下位机计算完全可以达到风机故障诊断和监测的要求。因此,这种架构在主扇风机故障诊断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矿用扇风机选型的专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用扇风机选型的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气幕调节的高海拔地区矿井增压通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矿井通风调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井下通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高海拔矿井通风调控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高海拔矿井通风特性分析及参数校核 |
2.1 海拔高度对井下通风的影响 |
2.1.1 海拔对空气性质的影响 |
2.1.2 海拔对矿工生理的影响 |
2.1.3 海拔对生产的影响 |
2.2 高海拔地区矿井通风困难致因分析 |
2.2.1 通风网络动态改变及通风构筑物设置不合理 |
2.2.2 高海拔矿井通风动力不足 |
2.2.3 高海拔矿井管控意识缺乏 |
2.3 高海拔适宜通风方式分析及通风参数的校核 |
2.3.1 高海拔适宜通风方式分析 |
2.3.2 高海拔地区矿井通风风量校核 |
2.3.3 高海拔矿井通风风阻校核 |
2.3.4 高海拔地区矿井通风机校核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空气幕调节的高海拔矿井局部增压模型构建 |
3.1 空气幕联合局部增压仿真平台 |
3.2 传统矿井风流调控技术分析 |
3.3 矿用空气幕调控风流理论 |
3.3.1 矿用空气幕的基本构成 |
3.3.2 矿用空气幕的取风方式 |
3.4 矿用空气幕选型步骤及参数确定 |
3.5 井下人工增压方案设计 |
3.5.1 增能设计 |
3.5.2 增阻设计 |
3.6 多功能矿用空气幕联合局部增压模型构建 |
3.7 本章小结 |
4 高海拔矿井通风调控方案设计及优选 |
4.1 高海拔矿井通风方案拟定原则 |
4.2 高海拔矿井通风优选指标的确定 |
4.2.1 通风优选指标体系建立 |
4.2.2 指标选取合理性分析 |
4.3 基于ventsim解算的通风评价指标数值确定 |
4.4 基于组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 |
4.4.1 AHP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3 组合赋权 |
4.5 组合赋权__TOPSIS通风方案优选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MZG金矿增压通风实例研究 |
5.1 MZG金矿概况及生产现状 |
5.2 MZG金矿通风现状测评分析及通风参数测算 |
5.2.1 通风现状介绍 |
5.2.2 MZG金矿通风测定及问题分析 |
5.2.3 MZG金矿井下通风参数核算 |
5.3 空气幕调节的MZG金矿局部增压仿真 |
5.3.1 增压调控优化及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
5.3.2 调控效果分析 |
5.4 MZG金矿通风解算及改造方案优选 |
5.4.1 通风方案的拟定 |
5.4.2 解算结果分析及方案优选 |
5.5 调控效果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成果 |
附录2 通风定性指标评分表数据 |
附录3 通阻力计算汇总表 |
致谢 |
(2)基于Ventsim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与环境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来源与课题特色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特色 |
1.4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设计 |
1.4.2 矿井通风动力 |
1.4.3 计算机技术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山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 |
2.1 矿山基本情况 |
2.1.1 矿山地理位置 |
2.1.2 矿山地质 |
2.1.3 矿山气候 |
2.1.4 开拓系统 |
2.1.5 开采方式 |
2.2 通风系统测定 |
2.2.1 矿井通风系统调研 |
2.2.2 测定目的 |
2.2.3 测点布置 |
2.2.4 测定方法 |
2.3 某金属矿通风系统现状 |
2.4 通风系统评价 |
2.5 现有问题及原因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
3.1 矿井需风量计算 |
3.1.1 计算依据 |
3.1.2 计算方法 |
3.2 矿井总需风量核定 |
3.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
3.3.1 优化原则 |
3.3.2 优化方案研究 |
3.3.3 技术方案模拟分析 |
3.3.4 技术经济比较 |
3.3.5 优化方案选定 |
3.4 优化方案实施 |
3.4.1 进回风系统 |
3.4.2 井巷工程 |
3.4.3 风机选型 |
3.4.4 通风构筑物 |
3.5 风机的远程监控 |
3.5.1 监控方案 |
3.5.2 监控系统组成及运行原理 |
3.5.3 通讯网络布置 |
3.5.4 监控系统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风系统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
4.1 Ventsim软件简介 |
4.1.1 解算软件简介 |
4.1.2 软件功能 |
4.2 “Hardy- Cross”迭代法分析 |
4.2.1 迭代法简介 |
4.2.2 风量修正值?q的推导 |
4.2.3 迭代原理 |
4.3 Ventsim在通风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
4.3.1 三维通风系统网络模型的建立 |
4.3.2 数据库的建立 |
4.3.3 巷道各通风参数的录入 |
4.4 优化方案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优化方案模拟结果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环境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
5.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5.1.1 井下环境问题 |
5.1.2 研究目的 |
5.2 井下炮烟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
5.2.1 局部通风方式 |
5.2.2 局扇选型 |
5.2.3 风筒选型 |
5.3 井下粉尘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
5.3.1 抑尘方案选择 |
5.3.2 超声雾化抑尘技术原理 |
5.3.3 工艺流程 |
5.3.4 安装及配置 |
5.3.5 雾化装置自动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效果验证 |
6.1 检测结果 |
6.2 优化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某金属矿原通风系统图 |
附录2 某金属矿优化改造后通风系统图 |
附录3 某金属矿通风系统Ventsim三维仿真模型 |
附录4 项目投资预算 |
致谢 |
(3)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与热害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深井开采通风优化研究现状 |
1.3.2 深井开采热害治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深井开采通风困难和高温热害的致因分析 |
2.1 深井开采通风困难的致因分析 |
2.1.1 矿井通风网络复杂多变 |
2.1.2 矿井通风设备动力不足 |
2.1.3 矿井通风构筑物设置错乱 |
2.1.4 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不到位 |
2.2 深井开采高温热害的致因分析 |
2.2.1 矿井内巷道围岩放热 |
2.2.2 矿井内机电设备放热 |
2.2.3 矿井内空气压缩放热 |
2.2.4 矿井内高温热水放热 |
2.2.5 矿井内运输中矿石放热 |
2.2.6 矿井内其他热源放热 |
2.3 深井开采热害的危害分析 |
2.3.1 矿井内高温的危害 |
2.3.2 矿井内高湿的危害 |
2.3.3 矿井内低风速的危害 |
2.4 本章小结 |
3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问题与高温问题分析 |
3.1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生产现状 |
3.2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现状 |
3.3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问题分析 |
3.4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高温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 |
4.1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拟定的原则 |
4.2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的拟定 |
4.2.1 方案一:扇风机接力增大风流动力 |
4.2.2 方案二:扩大回风导孔直径成回风井 |
4.2.3 方案三:三导孔并联回风 |
4.3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选定的原则 |
4.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选方法的选定 |
4.4.1 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
4.4.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3 熵权TOPSIS模型的优选方法 |
4.5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模拟与解算 |
4.6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优选 |
4.7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优化实践 |
4.7.1 通风网络优化 |
4.7.2 通风风机设备优化 |
4.7.3 通风构筑物优化 |
4.8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改造后的热害治理 |
5.1 传统人工制冷降温技术的对比分析 |
5.1.1 地面集中式降温系统 |
5.1.2 井下集中式降温系统 |
5.1.3 地面、井下联合降温系统 |
5.2 以矿井水源为冷源的人工制冷降温系统 |
5.3 280 m水平高温作业面的散热量与冷负荷计算 |
5.3.1 巷道围岩散热量 |
5.3.2 机电设备散热量 |
5.3.3 空气自压缩散热量 |
5.3.4 高温热水散热量 |
5.3.5 运输中矿石散热量 |
5.3.6 工作人员自身散热量 |
5.3.7 作业面冷负荷的计算 |
5.4 热害治理方案的实施及降温效果分析 |
5.4.1 热害治理方案的实施 |
5.4.2 降温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成果 |
附录2 定性指标评分标准及打分表 |
附录3 定性指标评分结果的原始数据汇总表 |
致谢 |
(4)兴隆庄煤矿复杂通风系统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2.1 通风系统优化基础数据 |
2.2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前期准备与设计方法 |
2.3 通风系统优化评判指标 |
2.4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选择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与通风网络计算 |
3.1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 通风系统改造范围 |
3.3 矿井未来生产阶段的划分 |
3.4 矿井未来生产时期风量计算 |
3.5 矿井未来生产时期的通风网络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矿井复杂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
4.1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初步设计 |
4.2 通风系统优选方案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5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工程实践 |
5.1 更换西风井主通风机 |
5.2 风硐改造 |
5.3 东风井改造 |
5.4 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
5.5 井下通风系统降阻工程 |
5.6 节能效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5)粤北某铀业公司Z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措施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矿井通风网络优化研究 |
1.3.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
1.3.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粤北某铀业公司Z矿井通风系统概述 |
2.1 Z矿井开采现状简述 |
2.1.1 矿区概述 |
2.1.2 矿井地质概况 |
2.1.3 矿床开拓及采矿方法 |
2.2 Z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1 通风系统现状 |
2.2.2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
2.3 Z矿井未来发展潜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Z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 |
3.1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概述 |
3.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理论 |
3.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 |
3.3.1 矿井风流调节技术 |
3.3.2 矿用空气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Z矿井通风系统分析及优化方案 |
4.1 Z矿井通风系统技改方案选择原则 |
4.2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
4.2.1 矿井通风系统总体改造方案 |
4.2.2 入风及污风控制措施 |
4.2.3 按需供风系统 |
4.3 矿井通风系统需风量计算 |
4.3.1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
4.3.2 风量计算 |
4.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4.4.1 通风井巷阻力计算方法 |
4.4.2 至7号中段通风阻力计算 |
4.4.3 至10号中段通风阻力计算 |
4.4.4 自然风压计算 |
4.4.5 矿井通风等积孔 |
4.5 矿井主扇风机选择 |
4.5.1 矿井主扇风机选择原则 |
4.5.2 主扇风机选择 |
4.5.3 主扇风机确定 |
4.5.4 反风要求 |
4.5.5 风机硐室平面布置 |
4.6 局部通风 |
4.6.1 局部通风设计 |
4.6.2 局扇工作方式 |
4.6.3 局扇运转要求 |
4.6.4 局扇和风筒安装要求 |
4.7 通风系统改造效果分析 |
4.7.1 通风系统改造前监测数据 |
4.7.2 通风系统改造后监测数据 |
4.7.3 通风系统改造后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Z矿井通风系统维护与监督 |
5.1 通风系统维护概述 |
5.2 通风系统监测监管能力提升 |
5.3 矿井通风人员专业意识提升 |
5.4 社会融入与通风系统维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一 |
附图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大型复杂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 |
1.2.2 国内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
2.1 矿井通风系统调查及相关数据采集 |
2.1.1 通风系统现状调查 |
2.1.2 通风系统测试的方法与内容 |
2.1.3 通风系统调查与测试的工程实例分析 |
2.2 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
2.2.1 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 |
2.2.2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2.3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主要问题分析 |
2.3.1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 |
2.3.2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差异性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技术分析 |
3.1 矿井通风系统风流控制与调节技术分析 |
3.1.1 传统矿井风流控制与调节设施 |
3.1.2 多功能矿井风流调控设施 |
3.1.3 多功能矿井风流调控设施的应用研究 |
3.2 矿井通风动力系统优化分析 |
3.2.1 主扇风机的工作方式及稳定性分析 |
3.2.2 通风动力系统的共性问题分析 |
3.2.3 通风动力系统的优化方法 |
3.2.4 通风动力系统的优化实践研究 |
3.3 矿井通风网络优化分析 |
3.3.1 通风网络的分类 |
3.3.2 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
3.3.3 通风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4 通风网络的优化实践研究 |
3.4 突变理论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动态管理模型构建 |
4.1 矿井通风系统检测及管理模式 |
4.1.1 通风系统检测的主要内容 |
4.1.2 通风系统的管理模式分析 |
4.2 矿井通风动态管理系统 |
4.2.1 三维仿真通风模拟软件简介 |
4.2.2 可视化动态管理模型构建 |
4.3 矿井通风动态管理系统实时模拟研究 |
4.3.1 矿井通风网络动态模拟分析 |
4.3.2 风机优选模拟分析 |
4.3.3 自然风压实时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实践研究 |
5.1 矿井通风系统基本概况 |
5.1.1 矿井通风系统的现状 |
5.1.2 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5.2 矿井通风系统需风量设计 |
5.2.1 矿井总需风量确定 |
5.2.2 矿井各中段作业点风量分配 |
5.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
5.3.1 优化方案设计原则 |
5.3.2 优化技术方案研究 |
5.4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技术方案优选 |
5.4.1 通风系统模拟解算结果分析 |
5.4.2 优化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
5.4.3 应用突变理论进行方案优选 |
5.4.4 最佳优化技术方案选定 |
5.5 优化方案现场实施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某铁矿通风系统测试结果 |
附录B 动态管理模型的基础数据库 |
附录C 动态管理模型的仿真模拟解算结果 |
附录D 矿井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机械化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井通风技术 |
2.1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分析软件 |
2.1.1 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 |
2.1.2 风网解算模型 |
2.1.3 通风网络解算功能实现 |
2.2 矿井通风网络优化 |
2.3 矿井风流调控技术 |
2.3.1 传统风流调控技术 |
2.3.2 矿用空气幕风流调控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应用基础研究 |
3.1 通风系统优化的基础数据 |
3.1.1 基础数据采集方法 |
3.1.2 基础数据采集结果 |
3.2 基础数据分析 |
3.2.1 通风网络分析 |
3.2.2 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
3.2.3 通风动力分析 |
3.2.4 自然风压的作用分析 |
3.3 通风系统优化模型 |
3.3.1 中段平面图的优化处理 |
3.3.2 矿井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
3.3.3 通风网络的数值化 |
3.4 通风系统模拟 |
3.4.1 仿真数据库的建立 |
3.4.2 可靠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 |
4.1 应用研究背景 |
4.1.1 基本条件 |
4.1.2 通风系统评价 |
4.1.3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 矿井需风量计算 |
4.2.1 需风量计算 |
4.2.2 风量分配 |
4.3 通风系统方案设计 |
4.3.1 技术方案 |
4.3.2 数值模拟及效果比较 |
4.3.3 技术分析 |
4.3.4 经济分析 |
4.3.5 通风系统方案确定 |
4.4 应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矿用空气幕控制冬季主井结冰危害研究 |
5.1 冬季主井结冰危害分析 |
5.2 冬季主井结冰危害控制方法 |
5.2.1 传统方法 |
5.2.2 矿用空气幕控制方法 |
5.3 现场应用及分析 |
5.3.1 现场试验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 文献 |
附录 |
附录A网络解算基础数据前处理 |
附录B技术方案一网络解算结果 |
附录C技术方案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高海拔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2.1.1 海拔高度对空气性质的影响 |
2.1.2 海拔高度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2.1.3 高原人体生理适应学理论 |
2.2 国内外高海拔增压增氧技术的研究现状 |
2.2.1 氧疗技术 |
2.2.2 增压技术 |
2.2.3 高原建设工程中通风技术 |
2.3 国内外矿井通风系统研究现状 |
2.3.1 通风系统方案构建技术 |
2.3.2 通风网络优化调控 |
2.3.3 多级机站通风技术 |
2.4 国内外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3 矿井通风现状测定与评价分析 |
3.1 矿山概述 |
3.1.1 资源概况 |
3.1.2 矿山开采方案 |
3.1.3 矿区气候特点的变化规律分析 |
3.1.4 通风现状 |
3.2 通风参数测算 |
3.2.1 测定仪器 |
3.2.2 井下参数测算原理 |
3.2.3 测算结果及分析 |
3.3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高海拔矿井通风系统构建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原矿井气压补偿机制研究 |
4.1 矿工生理习服测定分析 |
4.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1.2 习服结果统计分析 |
4.2 人体对低压缺氧的适应性研究 |
4.2.1 海拔高度对基础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
4.2.2 海拔高原对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
4.3 井下气压补偿的压差分析 |
4.4 高原矿井增压补氧的构建思路 |
4.4.1 增压的必要性分析 |
4.4.2 增压的可行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原矿井局部增压理论及技术 |
5.1 局部增压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增能调节测算模型的建立 |
5.1.2 增阻调节测算模型的建立 |
5.1.3 堵漏风测算模型的建立 |
5.2 基于单因素试验的采场局部增压研究 |
5.2.1 正面阻力变化对增压的影响 |
5.2.2 扇风机风量变化对增压的影响 |
5.2.3 扇风机风压变化对增压的影响 |
5.3 基于正交试验的采场局部增压研究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正交试验分析过程 |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海拔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
6.1 系统方案的确定 |
6.2 系统风流的控调技术研究 |
6.2.1 基于两步骤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风路设计 |
6.2.2 基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风路设计 |
6.2.3 基于溜矿碎矿系统的风路设计 |
6.3 矿井通风网络的优化调控技术 |
6.3.1 网络优化调控设计原理 |
6.3.2 机站风压控制方程的构建 |
6.3.3 系统风压控制技术方案 |
6.4 高海拔矿井需风量计算与参数修正 |
6.4.1 海拔高度与空气重率的换算关系 |
6.4.2 需风量计算模型与参数修正 |
6.4.3 理论需风量计算结果 |
6.4.4 需风量校核 |
6.4.5 通风阻力计算模型与参数修正 |
6.5 高原矿用扇风机选型分析 |
6.5.1 标准条件下的风机性能参数需求 |
6.5.2 高原环境下的风机工况参数计算 |
6.6 高原矿井通风管理 |
6.6.1 组织管理 |
6.6.2 技术管理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VENTSIM软件模拟的通风效果研究 |
7.1 矿井通风系统风流稳定性研究 |
7.1.1 关键分支的选择 |
7.1.2 通风网路稳定性概述 |
7.1.3 风流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
7.2 分支风阻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7.2.1 进风段分支风阻变化对关键分支的影响 |
7.2.2 回风段分支风阻变化对关键分支的影响 |
7.2.3 用风段分支风阻变化对关键分支的影响 |
7.2.4 增压区风压变化对关键分支的影响 |
7.3 矿井通风系统仿真平台建立与模拟效果分析 |
7.3.1 通风系统的三维模拟效果 |
7.3.2 扇风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7.3.3 采场局部增压前后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矿用主扇风机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的监测子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用主扇风机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简介 |
2 主扇风机监测子站功能设计 |
3 监测子站硬件选型 |
4 监测子站软件开发 |
4.1 软件整体流程设计 |
4.2 远程数据通讯 |
5 现场应用 |
(10)基于DSP与ARM相结合的风机故障诊断及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风机监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智能算法在风机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风机故障诊断算法研究 |
2.1 主扇风机故障诊断机理 |
2.2 基于 BP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风机机械故障诊断 |
2.3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 BP 网络在风机故障诊断中的研究 |
2.4 两种算法对于风机故障诊断的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风机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方案设计 |
3.1 风机监测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3.2 风机智能诊断算法在风机监测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
3.3 风机监测系统硬件架构设计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风机监测系统的 DSP 部分软硬件设计 |
4.1 DSP 技术介绍 |
4.2 风机监测系统的 DSP 部分硬件架构 |
4.3 风机监测系统的 DSP 部分硬件设计 |
4.4 风机监测系统的 DSP 部分软件设计 |
4.5 风机监测系统的 DSP 部分软硬件设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风机监测系统的 ARM 部分软硬件设计 |
5.1 ARM 技术介绍 |
5.2 风机监测系统的 ARM 部分硬件设计架构 |
5.3 风机监测系统的 ARM 部分硬件设计 |
5.4 风机监测系统的 ARM 部分软件设计 |
5.5 风机监测系统的 ARM 部分软硬件设计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ARM 与 DSP 相结合的风机监测系统验证 |
6.1 风机监测系统硬件验证 |
6.2 本章总结 |
7 总结展望 |
7.1 设计总结 |
7.2 设计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矿用扇风机选型的专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气幕调节的高海拔地区矿井增压通风研究[D]. 张书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Ventsim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与环境控制技术[D]. 陈浩.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8)
- [3]金渠金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与热害治理研究[D]. 魏小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4]兴隆庄煤矿复杂通风系统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 周波.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粤北某铀业公司Z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措施改进[D]. 符文晶. 南华大学, 2017(04)
- [6]大型复杂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 周志杨.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4)
- [7]机械化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D]. 赖明照.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2)
- [8]高海拔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研究[D]. 王孝东.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9]矿用主扇风机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的监测子站研究[J]. 李伟,程晓涵,徐国贤. 中国煤炭, 2014(07)
- [10]基于DSP与ARM相结合的风机故障诊断及监测系统设计[D]. 徐盛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