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过敏性紫癜检测中的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过敏性紫癜检测中的意义

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过敏性紫癜的检测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戴锦程,张宇航,曹彤,张峰,高岭[1](2021)在《儿童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ANCA)阳性患儿的临床检出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用ELISA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水解酶3(PR3)。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ANCA常规检测中aANCA阳性患儿30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结果在10 638份样本中,aANCA阳性率为2.86%;aANCA靶抗原以非MPO/PR3类抗原为主,占97.04%;ANCA阳性患儿中,AID患儿121例,aANCA阳性率为73.55%;非AID患儿326例,aANCA阳性率为65.95%;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14例,其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 7例,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 2例,aANCA 5例,4例在pANCA治疗过程或后续随访中转变为aANCA,此时MPO由阳性转为阴性。aANCA抗体阳性患儿中,AID患儿以SLE、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为主,非AID患儿中过敏性紫癜患儿aANCA阳性最高。结论 aANCA抗体阳性存在多种儿童疾病中,AAV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pANCA阳性转变为aANCA、MPO由阳性转变为阴性的情况对临床有较高的提示意义。

纪云龙[2](2021)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及早干预、改善预后。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诊断为MPA且完成随访的90例患者资料,如一般资料(首诊科室、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分析其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MPA患者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66.0±12.7)岁,年龄≥65岁者占60%,中位确诊时间50天。MP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47.8%患者合并发热、43.3%有乏力表现。肾脏受累(血尿、蛋白尿、水肿等)占88.9%(80例),而肾功受损占54.4%(49例)。其次为呼吸道受累(咳嗽、咳痰、胸闷、咯血等)51.1%(46例),其中16例合并咯血等表现。消化道受累(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厌食等)30.0%(27例)。90例患者中,88例核周型ANCA(p-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MPO抗体)阳性,1例胞浆型ANCA(c-ANCA)/抗蛋白酶3抗体(PR3-Ab)阳性,1例c-ANCA/抗MPO抗体阳性。18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其中新月体型10例(55.5%),局灶型3例(16.7%),混合型3例(16.7%),硬化性1例(5.6%),膜性肾病1例(5.6%)。经治疗后新月体型中8例肌酐(CREA)下降,2例行长期肾脏替代(血液透析)治疗;局灶型中2例CREA恢复正常,1例CREA较前下降但未降至正常;混合型3例中,CREA均未见明显下降,均行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硬化性1例CREA较前升高;膜性肾病1例CREA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胸部CT检查以间质纤维化、斑片、条索影、炎性渗出为主,部分合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以及胸腔积液等。心脏超声检查以心脏瓣膜反流为主,部分合并心包积液。颅脑CT或MRI检查以脑血管脱髓鞘、脑梗塞为主。部分患者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完全缓解(CR)组的白蛋白(ALB)明显高于部分缓解(PR)组和未缓解(NR)组,血沉(ESR)明显低于PR组和NR组;CR组的唾液酸(Sialic acid,SA)、尿素氮(BUN)、肌酐(CREA)、C反应蛋白(CRP)、BVAS评分明显低于NR组,CR组的血红蛋白(HGB)明显高于NR组。PR组的BUN、CREA、CRP、ESR、BVAS评分明显低于NR组,ALB高于N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A可累及多系统,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临床表现不一,ALB、ESR、CRP、SA、HGB、BUN、CREA、BVAS评分可作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戴宾宾[3](2021)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患者61例,其中完成肾脏活检25例。对61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首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资料和25例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将61例患者分为p ANCA阳性组和c ANCA阳性组,对两组间的一般资料、临床首发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将25例完成肾脏病理活检的患者,比较p ANCA阳性和c ANCA阳性患者的肾小球病理特征,进一步根据肾小球病理特征分成新月体型肾炎组和非新月体型肾炎组,对两组间的一般资料、临床首发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根据是否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将25例患者分成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不伴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对两组间的一般资料、临床首发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根据患者是否有HD依赖将61例患者分成HD依赖组和非HD依赖组,对两组间的一般资料、临床首发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1例患者其中男性34例(55.74%),女性27例(44.26%),男女比例为1.26:1,患者年龄跨度17-85岁,小于等于60岁的患者15例(24.59%),大于60岁的患者46例(75.41%)。61例患者中有16例(26.23%)患者出现乏力、纳差症状,22例(36.07%)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依次为26例(42.63%)出现水肿、少尿、尿痛,20例(32.79%)出现蛋白尿,8例(13.11%)出现血尿症状;肾外损害以肺部损害最常见,61例患者中有5例(8.2%)消化系统受累,17例(26.23%)肺部受累,5例(8.20%)皮肤受累,12例(19.67%)关节肌肉受累,1例(1.64%)神经系统受累。(2)61例患者中p ANCA阳性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p ANCA阳性患者平均年龄59.79±14.29岁,c ANCA阳性患者19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0例,c ANCA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0.79±16.85岁,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与c ANCA阳性组相比,p ANCA阳性组患者肺部受累发生率高(P=0.022),其余临床症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p ANCA阳性组比较,c ANCA阳性组Hb低(P=0.009)、血小板低(P<0.0001)、CRP高(P=0.005)、PCT高(P=0.0007)、ESR高(P=0.032)、总蛋白高(P=0.001)、白蛋白低(P<0.0001)、AST高(P<0.001)、Scr高(P=0.010)、补体C3低(P=0.0005)、补体C4低(P<0.0001)、血清Ig G低(P=0.030)、血清Ig M高(P<0.0001)、血清Ig A低(P=0.036)、尿比重高(P<0.0001)、尿红细胞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白细胞、总胆红素、ALT、LDH、肌酸激酶、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p H、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细胞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间预后差异,c ANCA阳性组HD依赖发生率高(P=0.044),而两组患者1年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3)25例肾脏活检患者中p ANCA阳性16例和c ANCA阳性9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病理特征,与p ANCA阳性组比较,c ANCA阳性组细胞性新月体比例相对低(P=0.003),而纤维性新月体比例相对高(P=0.019),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率高(P=0.037),提示c ANCA阳性患者预后差。此外,25例肾脏活检的患者中新月体肾炎14例,非新月体肾炎11例。两组患者的ANCA阳性抗体类型与是否为新月体肾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上也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新月体型肾炎组与非新月体型肾炎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间的不典型症状、肾脏表现及肾外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与非新月体肾炎组相比,新月体肾炎组白细胞低(P=0.003)、Hb低(P=0.038)、血小板低(P=0.037)、CRP高(P=0.042)、ESR高(P=0.046)、LDH高(P=0.045)、Scr高(P=0.024)、尿素氮高(P=0.028)、补体C3低(P=0.038)、补体C4低(P=0.029)、血清Ig G低(P=0.017)、血清Ig A低(P=0.033)、尿酸高(P<0.0001)、肾小球滤过率低(P=0.031)、24小时尿蛋白高(P=0.040)、尿红细胞高(P=0.039)、尿白细胞高(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CT、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ALT、AST、肌酸激酶、血清Ig M、尿比重及尿p H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间预后差异,新月体肾炎组HD依赖发生率高(P=0.025),而两组患者1年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4)25例患者中,伴免疫复合物沉积5例,不伴免疫复合物沉积20例。两组患者的ANCA阳性抗体类型和是否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不典型症状、肾脏表现及肾外表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与不伴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相比,伴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白细胞高(P=0.042)、Hb低(P=0.049)、CRP高(P=0.039)、ESR高(P=0.037)、肌酸激酶高(P=0.022)、Scr高(P=0.021)、尿素氮高(P=0.026)、血清Ig G高(P=0.015)、尿酸高(P=0.027)、肾小球滤过率低(P=0.017)、尿红细胞高(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小板、PCT、总蛋白、白蛋白、ALT、AST、LDH、补体C3、补体C4、血清Ig A、血清Ig M、尿比重、尿p H、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细胞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间预后差异,伴免疫复合物沉积组HD依赖发生率高(P=0.015),而两组患者1年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5)61例AASV患者肾损害,35例患者未脱离血液透析治疗(HD依赖组),26例维持药物治疗或无HD史(非HD依赖组),HD依赖组和HD非依赖组患者的ANCA抗体类型、性别及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与非HD依赖组相比,HD依赖组患者水肿、少尿及腰痛发生率高(P=0.033),其余临床症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非HD依赖组相比,HD依赖组患者Hb低(P<0.0001)、CRP高(P=0.002)、ESR快(P=0.002)、Scr高(P=0.01)、补体C3低(P=0.001)、补体C4低(P<0.0001)、血清Ig G高(P=0.009)、血清Ig M低(P=0.027)、血清Ig A高(P=0.009)、尿酸高(P=0.004)、肾小球滤过率低(P=0.0001)、尿红细胞高(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白细胞、血小板、PCT、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ALT、AST、LDH、肌酸激酶、尿素氮、尿比重、尿p H、24小时尿蛋白及尿白细胞无统计学差异。(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CA类型(P=0.004)、基线Scr(P=0.002)、基线e GFR(P=0.003)、Hb(P=0.018)、ESR(P=0.023)、补体C3(P=0.034)及新月体型肾炎(P=0.002)与AASVKI患者发生HD依赖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CA类型(P=0.043)、基线e GFR(P=0.039)及新月体型肾炎(P=0.041)与AASVKI患者发生HD依赖独立相关。结论:AASVKI患者中以pANCA阳性为主;与pANCA阳性患者相比,cANCA阳性患者基线肾功能差,HD依赖发生率高,预后不佳。不同病理类型亦存在差异,与非新月体型患者比较,新月体型患者基线肾功能差,HD依赖发生率高,预后不佳;与不伴免疫复合物沉积患者相比,伴免疫复合物沉积患者基线肾功能差,HD依赖发生率高,预后不佳。与非HD依赖患者相比,HD依赖患者水肿、少尿及腰痛发生率高,基线肾功能差,预后不佳。c ANCA、基线e GFR低及新月体型肾炎是AASVKI患者发生HD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

彭卫华[4](2020)在《非侵入性方法监测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害病情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AAV肾损害患者尿液中的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变化特点,以探寻非侵入性方法在AAV肾损害早期诊断、病情变化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AAV肾损害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进行证候辨证。于不同研究时间段(AAV确诊日,AAV治疗后1、2、6月)采集患者血液、尿液样本,同期健康人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AV组及对照组尿液和/或血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白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NGAL)、海藻糖酶(trehalas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常规、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血清ANCA、补体C3、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肾小球滤过率(GF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等实验室指标及肾损害程度与BVAS评分比较,探讨首诊各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患者的ROC曲线来评价尿液β-catenin、IL-18、NGAL、trehalase对AAV的诊断及疾病变化的预测价值。结果1、AAV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脾肾两虚型52例(41.6%)、气阴两虚型38例(30.4%)、湿热内蕴型19例(15.2%)、肺脾气虚型16例(12.8%)。冬、春季以脾肾两虚型及气阴两虚型多见,夏季以气阴两虚型多见(P<0.05)。各证型患者的Hb、Alb、C3水平按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湿热内蕴型依次降低,D-D、SCr、BVAS评分值依次增高。与湿热内蕴证比较,脾肾两虚型、气阴两虚型患者Hb升高(P<0.05),D-D、SCr、BVAS评分降低(P<0.05)。湿热内蕴型(P<0.05)、脾肾两虚型(P<0.01)患者的尿液IL-18水平高于肺脾气虚型与气阴两虚型患者;发病方式湿热内蕴型患者以AKI多见,脾肾两虚型、气阴两虚型患者多表现为CKD(P<0.01)。2、AAV肾损害患者兼血瘀证的共82例,占总例数的65.6%,血清HMGB1、CRP水平、D-D、ANCA滴度、BVAS评分与非血瘀证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CRP、D-D、ANCA滴度、BVAS评分等比较呈显着正相关(P均<0.01)。3、AAV肾损害患者尿液β-catenin、IL-18、NGAL、trehalase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1、P<0.05、P<0.01),且活动期患者的尿液β-catenin、IL-18、trehalase水平与缓解期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分别P<0.01、P<0.05、P<0.01)。与治疗前相比,活动期治疗后尿液β-catenin、IL-18、trehalase水平明显下降(P<0.05)。AAV肾损害患者尿液β-catenin水平与ACR、β2-MG、SC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尿液IL-18水平明显升高,与血液中的IL-18水平、ANCA及BVAS评分值成正相关;尿NGAL水平与ACR、BUN、Cys C呈正相关(P<0.05);尿trehalase水平与β2-MG呈正相关(P<0.05);活动期患者的尿液β-catenin、IL-18、NGAL、Trehalase水平与血液中的水平比较均呈正相关(P<0.05)。尿液β-catenin、NGAL、trehalase诊断AAV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P<0.001)、0.752(P<0.05)、0.903(P<0.001);尿β-catenin、IL-18、trehalase判断AAV病情活动性的AUC大于血清ANCA滴度、BVAS评分值(P<0.05),或与ANCA、BVAS评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AV肾损害的中医证型以脾肾两虚型最多见,其次为气阴两虚型、湿热内蕴型、肺脾气虚型;湿热内蕴型的肾损害病情更重,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故应重视对AAV肾损害患者的早期辩证、尤其是湿热内蕴证型的积极治疗。2、AAV肾损害患者兼血瘀证比率较高,HMGB1水平与CRP、D-D、ANCA滴度、BVAS评分等呈显着正相关,可能是AAV肾损害血瘀证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3、AAV肾损害患者的尿液β-catenin、IL-18、NGAL、Trehalase水平明显升高,且活动期尿液水平与血液中的水平呈正相关。尿液β-catenin、NGAL、trehalase可较好地用于诊断AAV肾损害的病情变化,尿液β-catenin、IL-18、trehalase可以较好地用于判断AAV病情活动性。

崔庆科[5](2020)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机理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收集过敏性紫癜作用靶点,随后整合数据获得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2.1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构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病靶点PPI网络,研究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2.运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选用安捷伦SB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3.0 mm×50 mm,1.8μm),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3.采用基于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HS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尿液进行分析,通过UPLC-Q-TOF/MS分析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儿童尿液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生物标志物。4.(1)对171例HSP患儿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调查HSP患儿一般情况、发病月份、发病情况、伴随病症、一般炎症指标、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等相关指标。(2)收集HSP患儿晨起空腹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IL-6、IL-8、TNF-α、IgA1、IgA/FcαRI(CD89)数值。(3)用含有HSP患儿血清的F12k培养基培养HUVECs细胞并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进行干预,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数值,Western blot检测Syk、p-Syk、PI3K、p-PI3K蛋白表达。结果:1.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包含9个单味药,206个活性化合物,以及40个治病靶点。PPI网络包含39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涉及IL6、INS、VEGFA等。基因本体(GO)条目14个,涉及脂多糖的反应、缺氧的反应、药物的反应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4条,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2.结合文献报道和质谱数据,通过串联质谱对小儿紫癜疹消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共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0个黄酮类成分,4个蒽醌类成分,2个萜类成分,2个紫草呋喃类成分,1个甾醇苷类成分,1个多酚类成分,1个木脂素类成分。3.筛选出92个尿液中的代谢物作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共鉴定出其中15个代谢物,可能是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代谢标记物的区别。4.(1)急性期HSP患儿一般炎症指标均有所上升,提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诱因;HSP患儿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水平存在紊乱,其血清IgA、补体C3水平HS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SP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以腺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为主。(2)急性期HSP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IgA1、IgA/FcαRI(CD89)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P患儿血清刺激后HUVECs上清液IL-6、IL-8、TNF-α、IgA/FcαRI(CD89)水平表达升高(P<0.05),运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干预后其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初步预测了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UPLC-Q-Orbitrap-MS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地鉴别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的化学成分,有助于揭示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3.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尿液存在代谢标记物的区别,可为疾病鉴别、证型诊断、疾病治疗中提供方法。4.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发挥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有关。

冉茂[6](2020)在《血浆MIF水平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关系》文中指出目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风险,同时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参与AAV发病,MIF是否与血管炎患者合并心脑血管事件(Cardio-cerebrovascular events,CCVE)有关目前尚没有研究。本实验拟通过检测AAV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MIF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疾病活动性及CCVE发生的相关关系,探索血浆MIF水平在AAV患者合并CCVE中可能的作用,明确MIF对AAV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AV患者资料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所有研究对象样本血浆中MIF的浓度进行检测,用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表(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对40例AAV患者进行评分,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观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F水平变化,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血浆MIF水平与AAV患者反映疾病活动度和心脑血管并发症方面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AV患者血浆MI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9.8(14.9,28.3)ng/ml;3.5(2.7,4.2)ng/ml,P<0.001)。AAV患者血浆MIF水平分别与BVAS、C反应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有相关关系(分别r=0.345,P<0.05;r=0.462,P<0.01;r=-0.326,P<0.05)。MIF与心脏生物标记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中度正相关(r=0.43,P<0.01)。AAV组发生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MIF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分别23.5(19.8,28.7)ng/ml;29.1(18.3,34.6)ng/ml;16.3(12.2,18.9)ng/ml,P<0.05)。结论AAV患者血浆MI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IF与AAV疾病活动度和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MIF可能参与了AAV疾病活动进展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李昕[7](2020)在《过敏性紫癜患者膜突蛋白IgA抗体水平测定》文中认为目的:对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的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进行测定,研究其与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实验组共纳入35例急性期HSP患者,4例恢复期患者,并将急性期患者依照症状及化验结果分为:皮肤型紫癜组,关节型紫癜组,腹型紫癜组,肾型紫癜组。对每位病人进行简单的症状评分。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及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结果:1.在HSP急性期患者中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构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70,吸光度(A值)为0.663时为临界值,诊断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0.0%;2.HSP急性期患者各临床类型组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均有差异(P<0.05),腹型紫癜组抗体水平最高,与皮肤型、肾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关节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型、肾型、关节型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与症状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r=0.039,P>0.05);4.过敏性紫癜(HS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膜突蛋白Ig A抗体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但其在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一结果可能为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罗丹[8](2020)在《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过敏性紫癜之间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的小血管,其特征是小血管壁上Ig A(Immunoglobulin A)免疫复合物、补体沉积,炎症因子及白细胞增生浸润。HSP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高,可累及多个脏器,易复发,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其远期预后取决于肾脏受累的程度,部分患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HSP病因及发病机制正逐步被认识,但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关于维生素D参与HSP发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HSP的关联逐渐受到重视。目的通过比较HSP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维生素D水平,以及HSP患儿中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与HSP发病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之间的研究对象。依据纳入标准选取148例HSP患儿(病例组),同期依据纳入标准选取门诊健康体检的75例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肾脏是否受累,将HSP患儿组分为3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和112例非肾脏受累型的过敏性紫癜性组(Non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NHSPN),NHSPN组包括:单纯皮疹型(9例)、皮疹合并腹痛型(25例)、皮疹合并关节型(40例)、混合型(38例)。血清中25(OH)D水平分段:适宜>20ng/ml、不足15~20 ng/ml、缺乏≤15 ng/ml;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25(OH)D水平的差异;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两比较健康组、HSPN组及NHSPN组之间比较25(OH)D水平的差异;各临床分型中25(OH)D水平在其水平分段中所占百分比;HSP患儿血清中25(OH)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斯皮尔曼检验进行分析;采用斯皮尔曼检验分析HSP各临床分型中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与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SP组患儿血清中25(OH)D平均水平为18.40±6.67 ng/ml,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中25(OH)D平均水平为24.08±10.69 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9,P<0.001)。健康组分别与HSPN组、NHSPN组之间25(OH)D平均水平存在显着差异(P<0.001),而HSPN组与NHSPN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472)。血清25(OH)D缺乏水平段中HSPN组所占比例最高。皮疹伴关节型的HSP患儿中25(OH)D水平与相对应的Ig A水平呈负相关(r=-0.381,P=0.015),但与Ig G、Ig M、Ig E、C3和C4之间没有相关性。HSP患儿中25(OH)D与Ig G呈正相关(r=0.184,P=0.025),但与Ig A、Ig M、Ig E、C3和C4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HSP患儿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25(OH)D状态,肾脏受累患儿中可能存在更低的状态。25(OH)D可能通过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参与HSP发病。

石莉[9](2019)在《ANCA,NLR及PLR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其靶抗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在小儿川崎病(KD)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冠状动脉病变(CA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于2017年10月01日2018年09月30日期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确诊的172例KD患儿标本,随机选取同期的年龄和性别均相匹配的5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45例上呼吸道感染(URI)患儿和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和抗蛋白酶3抗体(PR3),电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后计算得NLR、PLR值。结果:(1)KD患儿的血清ANCA阳性率为63.37%,显着高于其它对照组(P<0.01);且血清MPO抗体浓度11.19±11.07U/ml显着高于HSP、URI和健康对照组(P<0.01);(2)KD患儿的NLR、PLR水平较HSP、URI和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3)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年龄较完全川崎病(cKD)患儿年龄小(P<0.05);iKD的PLR水平显着高于cKD(P<0.01);而ANCA、MPO、PR3和NL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CAL的KD患儿男性比例明显高于无冠状病变(NCAL)的KD患儿(P<0.05);且CAL的ANCA、MPO、NLR及PLR水平较NCAL明显升高;(5)ROC曲线分析,MPO、NLR及PLR诊断KD并发CAL的最佳阈值为14.7U/ml、2.71、132.5,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54.1%、95.1%、80.3%,特异度分别为64.8%、42.3%、71.4%。结论:1、ANCA、MPO、NLR、PLR与KD相关联,在KD中有较高水平。2、KD患儿外周血中ANCA的主要靶抗原是MPO。3、相比cKD,iKD患儿的PLR水平升高更明显。4、ANCA、MPO、NLR、PLR与CAL的发生相关,可作为KD并发CAL的早期诊断指标,对KD的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朱彬[10](2019)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筛查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血压被证实是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中,系统性血管炎(SV)已被证实是顽固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且缺乏特异性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因此,临床诊断、区别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以及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非常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SV的住院患者,深度解析SV及其亚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对SV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SV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迁率组蛋白B1(HMGB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RDW、HMGB1、LAMP-2及其自身抗体其与SV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评判其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方法:第一部分: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87例SV住院患者病历进行总结,其中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170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患者73例、大动脉炎(TA)患者44例,记录SV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学分析SV及各亚组的临床特点。第二部分:根据SV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SV及其亚组中的临床意义。第三部分: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明确诊断为SV的患者86例,同期收集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6例和健康对照(HC)者86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HMGB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IL-8和IL-23的水平。观察SV及其亚组间血清HMGB1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第四部分: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间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观察各组间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进一步评估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对于高血压人群中SV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第一部分:SV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30-40岁和51-60岁年龄段最为常见,男女比例约为1:1。SV亚组中,AAV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1;PAN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6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男性略多于女性;TA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下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2.2。此外,SV患者以肾脏受累、高血压和发热为最常见首发临床症状。SV亚组中,AAV患者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主要为肾脏受累、肺脏受累和高血压;PAN、TA患者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发热和头痛。SV患者病程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脏受累,其次为高血压。SV亚组中,AAV患者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以肾脏受累、肺脏受累、高血压最为常见;PAN患者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以肾脏受累、高血压、头痛最为常见;TA患者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以高血压、头痛、发热最为常见。进一步把合并高血压的SV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Ⅰ-Ⅲ级,结果显示AAV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以Ⅰ-Ⅱ级为主;PAN和TA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以Ⅱ-Ⅲ级为主。在SV亚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肌酐(Scr)在AAV患者中的水平显着高于PAN和TA患者;而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在AAV患者中的水平显着低于PAN和TA患者。第二部分:SV活动期患者RDW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和HC。此外,SV肾损伤患者RDW水平显着高于非肾损伤患者和HC。相关分析表明,RDW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期评分(BVAS)、Hs-CRP、ESR、Scr和WBC呈显着正相关,与HB呈显着负相关。RDW是SV活动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SV患者中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EH和HC组;EH和HC两组之间血清HMGB1水平没有显着差异。SV活动期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且与Hs-CRP和BAVS呈显着正相关。SV肾损伤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非肾损伤患者,且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呈显着正相关。进一步评估HMGB1与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HMGB1水平与IL-8和IL-23无显着相关。亚组分析显示,PAN患者中血清HMGB1显着高于AAV和TA患者,且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呈显着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GB1是S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四部分:与EH和HC组相比较,SV患者中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显着升高。SV活动期患者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和HC,且与BAVS和Hs-CRP呈显着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为SV及活动期发生的危险因素。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S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和95.7%。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SV活动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和81.3%。结论:第一部分:SV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其中以30-40岁和51-60岁年龄段最为常见。SV亚组中,AAV患者主要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主,PAN患者主要以31-60岁的中青年人群为主,TA患者主要以40岁以下女性青年人群为主。SV患者以肾损受累最为常见,尤其AAV患者。SV患者合并高血压也较为常见,尤其PAN和TA患者常伴有严重的高血压。部分SV患者中,尤其是PAN和TA患者起病时炎症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血管病变情况可能并不呈正比。此外,与PAN和TA患者相比,AAV患者更易发生贫血。第二部分:RDW水平在SV患者中是显着增高的,且可反应SV的疾病活动程度及肾脏受累情况。此外,高RDW水平可能是SV疾病活动期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SV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EH和HC组,且可反映SV的活动期、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此外,PAN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AAV和TA患者,且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呈显着正相关。HMGB1可成为SV的一个潜在生物标记物,为SV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高血压人群中SV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尤其是在PAN中。第四部分: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较之EH和HC组是显着增高的,并且可以反映SV活动期的严重程度。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新型生物标记物对于SV的诊断及活动期评估以及高血压人群中SV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过敏性紫癜的检测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过敏性紫癜的检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ANCA检测
        1.3.2 ANCA靶抗原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aANCA检出情况
    2.2 aANCA的靶抗原分布
    2.3 ANCA阳性患儿的疾病分布
    2.4 aANCA阳性患儿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
3 讨论

(2)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MPA诊断标准
    3 资料收集
    4 疗效判断标准
    5 活动性评分
    6 统计学分析
    7 伦理学
结果
    1 临床表现及初诊科室
    2 实验室资料
    3 病理学资料
    4 影像学资料
    5 疗效
    6 不同结局组间临床指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NCA 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3)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非侵入性方法监测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害病情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非侵入性方法在监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AAV)肾损害病情变化的研究背景及立题思路
    前言
    研究背景
    非侵入性方法在监测AAV肾损害病情变化的研究课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AV肾损害的中医证候及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尿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在监测AAV肾损害病情变化的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ANCA 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和疗效评估指标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西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UPLC-Q-Orbitrap-MS法分析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化学成分
        1 材料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代谢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第一节 171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二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SP患儿IgA/FcαRI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三节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靶向调控HUVECs细胞IgA/FcαRI抗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本文创新点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血浆MIF水平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自身免疫性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过敏性紫癜患者膜突蛋白IgA抗体水平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过敏性紫癜与IgA型自身抗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过敏性紫癜之间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采集
    2.3 25羟维生素D的检测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7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维生素D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关系的研究
    文献参考

(9)ANCA,NLR及PLR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分组
    2.2 方法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主要试剂
        2.2.3 主要试剂配制
        2.2.4 检测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样本基本资料
    3.2 KD与对照组ANCA水平比较
    3.3 KD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3.4 cKD与 iKD临床资料比较
    3.5 CAL与 NCAL临床资料比较
    3.6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CAL的诊断价值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观察指标
        1.3 相关定义或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RDW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收集和检测
        1.3 相关定义或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MGB1与系统性血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事宜
        1.3 主要仪器与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定义或标准
        1.6 HMGB1与SV关系的Meta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其联合诊断价值评估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事宜
        1.3 主要仪器与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定义或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标记物在系统性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过敏性紫癜的检测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情况分析[J]. 戴锦程,张宇航,曹彤,张峰,高岭. 临床检验杂志, 2021(08)
  • [2]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D]. 纪云龙. 青岛大学, 2021(02)
  • [3]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回顾性分析[D]. 戴宾宾.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非侵入性方法监测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害病情变化的研究[D]. 彭卫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D]. 崔庆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血浆MIF水平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关系[D]. 冉茂.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过敏性紫癜患者膜突蛋白IgA抗体水平测定[D]. 李昕.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过敏性紫癜之间的相关研究[D]. 张罗丹.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ANCA,NLR及PLR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D]. 石莉. 南昌大学, 2019(01)
  • [10]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D]. 朱彬.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过敏性紫癜检测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