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藏药复方十附汤治疗视网膜出血20例临床观察

自拟藏药复方十附汤治疗视网膜出血20例临床观察

一、自拟中藏药复方视复汤治疗眼底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关璇[1](2020)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各30例。治疗组取扁担穴、肩关穴、莲花穴;对照组取肩三针(肩髃穴、肩前穴、肩贞穴)、中平穴为主穴,取手三里穴、养老穴、外关穴、尺泽穴为配穴。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每3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周。记录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的VAS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CMS评分(Constant Murley Score,CMS),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分析,对比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普通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种疗法对治疗肩周炎均有效,且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组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2、两组患者VAS评分、CM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第1疗程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疗程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治疗初期两种疗法对于改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无差异,在治疗后期两种疗法对于改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才有明显的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VAS评分、CM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第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第2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均统计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组患者无论是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还是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2个疗程的疗效优于1个疗程。结论:1、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及普通针刺法均能有效地改善旁巴尹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肩关节运动功能,但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治疗后期的疗效更优。2、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和进行深入研究。

杨芳艳[2](2016)在《基于《内经》肝“生血气”理论探讨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的补血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调肝生血法,观察小柴胡汤、当归补血汤、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自拟柴胡生血方对失血加饥饿复合病因造模法制备的贫血小鼠的补血效应,探讨《黄帝内经》“肝生血气”理论,为临床治疗贫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肝生血气”理论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1.对《中华医典》中1000多种中医古代医籍有关“肝生血”理论的疏理和分析,总结归纳“肝生血”理论。2.选取SPF级小鼠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柴胡汤组、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柴胡生血方组,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制备贫血小鼠模型,周期14天。各治疗组于第15天开始,每日进行中药汤剂灌胃,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①观察血虚小鼠体重、体态改变;②分别于灌药1周、2周后,每组随机选取雌雄各4只小鼠采用摘眼球取血的方法取血,进行外周血血常规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SCF、EPO、 IL-3、TGF-β1、TNF-α含量:③处死动物摘取小鼠肝脏、心脏、脑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小鼠脑、心、肝组织缺血的病理改变,并评分统计。结果:1.体重变化:造模前、后,实验小鼠体重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1);灌药1周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灌药组和模型组比较,体重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灌药第2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小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柴胡生血方组小鼠体重增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的比较,空白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汤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5组小鼠的体重均小于柴胡生血方组小鼠体重,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2.血常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对外周血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灌药1周后,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汤组小鼠血常规RBC、HGB含量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灌药2周后,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RBC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柴胡生血方组HGB、WBC含量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3.血清中细胞因子指标检测结果:(1)灌药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柴胡生血方组EPO含量显着增高(P<0.05);灌药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生血方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EPO含量显着增高(P<0.05);(2)灌药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SCF含量显着增高(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灌药2周后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灌药1周、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灌药组IL-3含量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4)灌药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GF-β1含量均降低,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汤TGF-β1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在灌药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灌药组TGF-β1含量均降低,但只有柴胡生血方组TGF-β1显着降低(P<0.05)。(5)灌药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灌药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汤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柴胡生血方组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4.脑、心、肝组织病理统计结果:造模后,脑、心、肝组织病理指标中,只有肝脏组织病理指标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1),灌药1周、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组、小柴胡汤组、柴胡生血方组、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组病变程度及病变积分显着降低(P<0.05)。结论:1.肝生血是肝应春生之气,有促生、催生及生发作用,能助他脏以生血。肝可以通过应生发之机,调节各脏腑生血功能,从而协助各脏腑完成血的生成。2.柴胡生血方对小鼠体重改善作用明显;在生血效应中,小柴胡汤表现为早期的促生血作用,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生血效应持续,柴胡生血方在灌药第二周后生血效应明显且对促WBC成生效果强于其余用药组,当归补血汤生血效果不及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与柴胡生血方。3.本造模方法得到的复合病因贫血小鼠模型对脑、心组织的病理影响不大,在组织缺血时,肝脏比心、脑组织敏感。在灌药后,几个补血药均对贫血小鼠肝脏病理缺血状态有所改善。4.小柴胡汤早期促生血作用机制可能与小柴胡汤率先促进干细胞分化早期细胞因子SCF表达、显着降低TNF-α表达有关;小柴胡汤、柴胡生血汤、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可显着促进EPO、抑制TGF-β1、TNF-α表达。5.根据“肝生血气”理论确立的“调肝生血法”,在治疗血虚疾病方面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治疗贫血病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内经》“肝生血气”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研究依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3](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冷少平[4](2000)在《自拟中藏药复方视复汤治疗眼底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

二、自拟中藏药复方视复汤治疗眼底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拟中藏药复方视复汤治疗眼底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壮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证候分型
        1.3 治疗方法
    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研究
        2.1 壮医莲花针
        2.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2.3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3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3.1 病名
        3.2 病因病机
        3.3 证候分型
        3.4 治疗方法
    4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4.1 流行病学
        4.2 病因及发病机制
        4.3 分期
        4.4 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2.3 不良事件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断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2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治疗方案探讨
        1.1 理论依据
        1.2 选穴依据
    2 作用机制探讨
    3 治疗效果探讨
        3.1 祛痛效果
        3.2 改善肩关节功能效果
    4 不足与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民族医学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基于《内经》肝“生血气”理论探讨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的补血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条件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药物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2.2 实验动物模型制备
        2.2.3 实验用药制备方法
        2.2.4 实验动物的给药剂量及方法
        2.2.4.1 给药剂量
        2.2.4.2 给药方法
        2.2.5 实验动物组织取样
        2.2.5.1 眼球后静脉丛采血与摘眼球取血
        2.2.5.2 脑、心、肝组织摘取
        2.2.6 指标检测方法
        2.2.6.1 动物一般指标的观测
        2.2.6.2 外周血常规检测
        2.2.6.3 外周血清IL-3、EPO、TPO、TGF-β1、TNF-α检测
        2.2.6.4 小鼠脑、心、肝组织病理检测
        2.2.7 统计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2.3.1.1 体态观察结果
        2.3.1.2 体重称量结果分析
        2.3.2 血常规指标
        2.3.2.1 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HGB)结果比较
        2.3.2.2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红细胞(RBC)结果比较
        2.3.2.3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白细胞(WBC)结果比较
        2.3.2.4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血小板(PLT)结果比较
        2.3.3 细胞因子变化
        2.3.3.1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结果比较
        2.3.3.2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红细胞生成素(EPO)结果比较
        2.3.3.3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白介素-3(IL-3)结果比较
        2.3.3.4 复合病因贫血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结果比较
        2.3.3.5 复合病因贫血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比较
        2.3.4 组织病理指标变化
        2.3.4.1 复合病因贫血小鼠造模后脑、心、肝组织病理指标变化
        2.3.4.2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心组织病理指标变化
        2.3.4.3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脑组织病理组织
        2.3.4.4 复合病因造模贫血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失血性贫血的认识
        3.1.1 贫血的流行病学研究
        3.1.2 失血性贫血
        3.1.2.1 急性失血性贫血
        3.1.2.2 慢性失血性贫血
        3.1.3 失血性贫血的治疗
    3.2 动物模型
        3.2.1 血虚证的动物模型研究
        3.2.1.1 溶血性血虚模型
        3.2.1.2 骨髓抑制型血虚模型
        3.2.1.3 营养性血虚模型(缺铁性贫血模型)
        3.2.1.4 失血性血虚模型
        3.2.1.5 复合病因造模血虚模型
        3.2.2 观测指标的选取
        3.2.2.1 一般体征指标
        3.2.2.2 外周血象指标
        3.2.2.3 细胞因子指标
        3.2.2.4 病理指标
    3.3 调肝生血法治疗贫血研究
        3.3.1 血液的生成
        3.3.1.1 精、气、津液与血的生成
        3.3.1.2 五脏与血的生成
        3.3.2 肝生血理论研究
        3.3.2.1 源于“肝生血气”
        3.3.2.2 肝生血的机理
        3.3.3 调肝生血法的治疗机理
        3.3.3.1 对调肝生血的认识
        3.3.3.2 小柴胡汤促肝之生气生发
        3.3.3.3 小柴胡合当归补血汤调肝补气生血
        3.3.3.4 柴胡生血方调肝以生血
    3.4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的补血效应
        3.4.1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体态和体重的影响
        3.4.2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3.4.2.1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RBC的影响
        3.4.2.2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HGB的影响
        3.4.2.3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WBC的影响
        3.4.3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3.4.3.1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清EPO的影响
        3.4.3.2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清SCF的影响
        3.4.3.3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清IL-3的影响
        3.4.3.4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清TGF-β1的影响
        3.4.3.5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外周血清TNF-α的影响
        3.4.4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脑、心、肝组织病理影响
        3.4.4.1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脑组织病理的影响
        3.4.4.2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心组织病理的影响
        3.4.4.3 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肝脏组织病理的影响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
酣件3

四、自拟中藏药复方视复汤治疗眼底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关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基于《内经》肝“生血气”理论探讨调肝生血法对复合病因贫血小鼠的补血效应[D]. 杨芳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4]自拟中藏药复方视复汤治疗眼底出血20例的临床观察[J]. 冷少平.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0(04)

标签:;  ;  ;  ;  ;  

自拟藏药复方十附汤治疗视网膜出血2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