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探索中前进的温州公交(论文文献综述)
滕梓源[1](2021)在《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共有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规划调整获批,涉及新增规划线路长度总计4,000多公里,新增计划投资额将近3万亿元。2019年,北京地铁建设成本已超过每公里15亿元,平均每人次的运营成本7.82元。按照规划到2022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加上目前既有线路的更新、地面公交线路的优化等情况,至少还需要投入资金超过4,000亿元。随着城市土地价格及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攀升,“建设靠贷款、运营靠补贴”的非良性循环方式使得未来我国的城市轨道建设及运维面临巨大的财政问题。基于这一政府主导的建设运营体制,导致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持续发展。如何让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可持续,并能够高质量地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发展,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成为近些年来诸多领域专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一体化开发建设,通过土地的长期增值收益来带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集中关注的领域。纵观全球,日本和香港的轨道交通公司可以真正实现连续盈利,这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能够从经济上获得可持续性。然而,目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一体化关系、方法和模式等层面。例如,对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主体产权关系研究、对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综合开发方法与模式的研究等。在一体化开发的文献研究中,对于如何进行一体化开发的研究较多,但是由谁来做,为什么由某一个主体去做,其他主体是否能更高效地进行一体化开发等研究方面,并没有充分地论证,相关研究少之又少。以上关键要点问题,为本论文展开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本文从市场化企业主导的视角出发,围绕一体化开发的长期性特征和外部效益的长期内部转化过程进行分析与判断。通过对日本东京及香港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案例的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由市场化企业主导而非政府一体化主导。唯有如此,才能妥善解决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包括避免政府主导所产生的一体化开发短期行为,以及减少多主体之间的非市场行为所产生的合作阻力与内耗等,并最终能够实现高度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长期外部性影响的内部化机制分析、一体化开发中的交易成本分析,以及制度安排问题构建理论研究框架,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作为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日本和香港以企业为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和我国大陆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方法,对日本东急集团和我国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进行了企业一体化经营绩效评价,发现我国现有的政府主导一体化开发模式效率远低于以市场化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由于外部性的内部转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这种长期过程是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难以实现的。相反,企业主导下的一体化开发能够在长期的经营战略中进行合理规划,并按照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发展的固然规律作出更为长远的计划。由于轨道交通客流的增长与周边土地的升值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使得一体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妥善解决,更有优势的是,外部性互利能够通过长期性的互相影响,使得土地的价值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土地的开发也可以分多个阶段进行,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开发,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地客流与回报。这种长期性的互相影响,对轨道交通和土地的开发都十分有利,真正的做到了“双赢”的局面。进而证明了市场化企业进行一体化开发的优势所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甚至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创新点方面,本文从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思路出发,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以及沿线土地的开发、经营应由同一家市场化的主体负责,通过对纵向的一体化统筹,能够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主体利益关系,充分证明只有以市场化企业为主体进行主导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具有可持续性;最后引入日本和香港的一体化开发案例,深入剖析其开发过程与长期绩效问题,进而在逻辑和层次上验证市场化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更具有效率。因此,本研究总结出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合理模式和优化策略,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研究成果,并由此为我国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提供参照和决策依据,使得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开发的相互促进,在提高城市资源水平利用的同时,大力提升企业效益,把企业做大做强。
阮一晨[2](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陈维凯[3](2021)在《温州市区交通拥堵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韩乔荣[4](2021)在《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这个互联网来临的新时代,新媒体行业有着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发展,党和政府为了更好地传递消息并和受众进行良性互动,诸多主体尝试向新媒体领域涉足。回看2009年的下半年,隶属于湖南省桃源县的官方政务微博"桃源网",它的出现标志着政务类微博自此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本文选取“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代表来进行消防类政务微博的研究,以话语建构方式为基础,通过个案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内容分析下的生产方式、话语基调、表现方式、内容涉猎和互动效果以及话语语境三方面十个小点分析“中国消防”官方微博的话语建构方式,探究其在众多政务微博中脱颖而出的深层原因。经过研究发现,“中国消防”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发布方式多样、单双声语调相结合、表现手段具有多模态性、内容涉猎广泛、互动效果较好并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微博传播能力提升。但“中国消防”官方微博在新闻传播和报道方面仍然存在新媒体争夺话语权、领导发言机制建立不完善、传播内容同质化、互动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本文从自身的话语建构方式上,对其内容、效果及语境进行深度挖掘,针对目前发展状况提出新的畅想和建议。
朱娜[5](2021)在《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国家日渐强大,党和政府对于退役军人的优抚安置非常重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优抚政策,对退役军人进行优待。传统的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提供方式单一,而老年退役军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尤为重要。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工作参与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为原来传统的工作模式增加活力。将一部分行政工作之外的工作交给社工机构完成,在减轻政府部门工作量之外,也创新了工作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社会服务普遍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会工作能够针对老年退役军人这类人群的不同特点,分析需求,制定计划,解决困难。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已经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社会对老年退役军人的关注度也很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社工参与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为传统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可能。本文以老年退役军人为服务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以及无结构访谈法对“优抚之家”整个服务项目的实务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选取服务活动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实务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本篇文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文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传统老年退役军人服务单一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是必然趋势。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笔者对整个社工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从每个服务计划入手,着重分析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结合思考并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项目的实施与运行,社会工作者基本完成了项目目标,老年退役军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社会参与提高,人际交往的圈子扩大,提升自我价值感,获得社会的尊重。第三部分,阐述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过程的问题以及成因,具体问题包括:一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过程行政色彩较严重,二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支持力度不够;三是社工机构服务整体运作能力不足;四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的评估与监管不力。而关于问题形成的原因则包括政府与社工机构地位不平等、各方资源投入不足、社工行业及社工自身存在不足、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评估过程不规范。第四部分,笔者根据前文分析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过程的问题以及相关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政府要鼓励引导社工机构发展;二是加大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的支持力度;三是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四是社会工作者要增强自身专业性;五是注重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评估过程的专业性。相关建议的提出,以期为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杜海龙[6](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余欢静[7](2020)在《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主阵地,承载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文化领域的战略部署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总要求之一,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礼堂的五大功能不断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笔者以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为切入点,搜集桥下镇26家文化礼堂建设的具体案例资料,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了解26个文化礼堂管理员及248个村民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情况,对桥下文化礼堂建设的特色做法进行分析归纳,并重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借鉴其他地区文化礼堂的建设成果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将文化礼堂建设与“乡风文明”的大背景相结合,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从桥下镇文化礼堂具体实践中系统性指导出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汇总国内外乡风文明建设、文化礼堂建设的基础概念和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文化礼堂建设是文明进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有效实践;相关实践成果也为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提升提供了后续发展的理论支撑。2、通过对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数量、创建标准、验收方式、人员设施配备等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开展对桥下镇文化礼堂、管理员和受众问卷调查分析,多渠道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充分研究文化礼堂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文化礼堂基础设施不完善;(2)文化礼堂建设水平不均衡;(3)群众参与度不足;(4)文化活动多样性不够;(5)移风易俗成效不明显;(6)文化管理人才力量薄弱。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数据、理论,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1)传统美德传承不够深入;(2)政府机构导向性不突出;(3)文化礼堂建设专业人才培育不足;(4)文化礼堂市场化发展欠缺持续性推动力;(5)乡风文明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对原因的深入探究有助于进一步对乡风文明背景下文化礼堂建设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3、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乡风文明的大背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即(1)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礼堂建设内容;(2)强化政府主导,凝聚文化建设合力;(3)抓好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基础;(4)推动市场化运行,激活文化礼堂活力;(5)建立文化礼堂长效“建管用”机制。这些建议立足本土又不限制于本土,具有实际的理论意义。结论也可以进一步推广扩大,从而指导桥下镇乃至永嘉县文化礼堂在建设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益,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和繁荣发展。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继文[9](2020)在《基于Logit模型的大学生网约车用户出行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网约车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新业态得到迅猛发展,网约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人们出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网约车提供高效舒适的乘车体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乘车安全性。然而现有网约车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的描述,较少通过个人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微观领域来研究网约车用户的出行行为规律,以理解网约车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作用规律。而作为网约车用户主体的年轻人,刻画年轻人的出行行为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拟在城市综合交通出行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网约车用户的出行选择行为,并加入国内交通研究中易忽视的主观幸福感因素,深入探讨不同估计模型、不同出行需求下影响大学生出行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2019年大连市内使用过网约车的大学生出行调查数据,构建全样本的MNL和NL模型,构建刚性和弹性出行NL模型,探讨不同的模型估计方式下、不同出行需求下,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差异,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根据Logit模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此提出促进网约车发展的合理措施。最后采用决策树方法进一步分析网约车总体服务满意度。本研究利用R语言编程构建Logit模型,研究结果显示:MNL模型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IIA特性会对模型造成一定的偏差,而NL模型能克服这一缺陷,并具有更高的模型精度;在全样本NL模型中,性别和安全性是影响网约车选择的重要因素,主观幸福感较高的大学生更青睐公共交通,在弹性出行中,性别和主观幸福感显示与全样本NL模型相似的结果,而在刚性出行中却没有显着影响,结合全样本和分样本模型发现,总体服务满意度对选择网约车有一定影响;通过决策树分析发现舒适性和方便性是影响网约车的总体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网约车企业通过降低网约车的出行时间和费用、提高安全保障,并针对不同出行需求增加刚性和弹性出行选项,可以有效提高网约车的分担率。
蔡阳春[10](2020)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规划研究 ——以泰兴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进入高潮,前进的步伐已经逐步从一线大城市转向县域、小城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联系与交流日渐密切,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成为大趋势,如何统筹好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共同进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在当前这种背景下,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这一举措应运而生。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公益性事业,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是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之一,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政府部门需要对此有充分认识,真正把城乡客运一体化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要。目前,泰兴市城区公交系统还不是十分完善,城乡、镇村客运体系发展也不平衡,城镇与农村之间交流不便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本文从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概念以及基本理论开始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城乡客运一体化理论、模式所总结的经验成果为基础,结合当前泰兴市客运发展基本状况,从政府规划的角度提出了泰兴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站点线路设置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不足、相关基础设施配置比较滞后等问题,并从初期总体规划、监督管理缺位、财政统筹资金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尝试性的提出几条发展策略:一是树立公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从政策、资金、规划等各个层面保障资源的优先配置;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来建立健全路网场站规模,多样化的客运基础设施为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三是构建多层次的城乡公交线路体系,以提高客运服务能力为抓手,促进城乡客运行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对客运行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智慧型公共交通系统,从而促进交通行业不断升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政府、企业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结合起来研究,注重一体化进程中企业如何提供公共服务,明确了政府应该担任的角色,提出的几条优化对策对泰兴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在探索中前进的温州公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探索中前进的温州公交(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需求 |
1.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不足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范围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1 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开发关系的研究 |
2.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的一体化开发 |
2.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
2.1.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外部性问题 |
2.2 政府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 |
2.2.1 国外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3 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 |
2.3.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一体化开发 |
2.3.2 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3.3 企业参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投融资模式研究 |
2.4 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理论分析 |
3.1 一体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 |
3.1.1 外部性理论 |
3.1.2 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解决 |
3.1.3 外部性问题的长期性特征 |
3.2 一体化开发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
3.2.1 交易成本理论 |
3.2.2 一体化开发中的相关交易主体 |
3.2.3 交易成本问题的解决路径 |
3.3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在一体化开发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
3.3.1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的策略区别 |
3.3.2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的特征区别 |
3.3.3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解决外部性及交易成本问题 |
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现状 |
4.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4.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 |
4.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4.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问题与原因 |
4.2.1 轨道交通企业与土地开发企业主体分离、各自为政 |
4.2.2 土地规划利用与轨道交通开发结合不紧密,开发强度低 |
4.2.3 土地及物业由非轨道交通企业持有,外部性无法内部化 |
4.2.4 一体化开发模式协同度差、效率低、可持续性差 |
4.3 我国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 |
4.3.1 深圳地铁集团的轨道与土地业务发展 |
4.3.2 深圳地铁集团一体化开发中的投融资及规划运营 |
4.3.3 我国轨道与土地一体化开发其他案例 |
4.4 小结 |
5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主导模式 |
5.1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模式 |
5.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5.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投融资阶段 |
5.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5.2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优势 |
5.2.1 企业集轨道交通开发与土地开发多种功能为一体 |
5.2.2 沿线土地与轨道交通开发紧密结合,高强度持续开发 |
5.2.3 高密度的开发和灵活的容积率政策 |
5.2.4 日本政府在一体化开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5.3 日本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东急集团与涩谷站 |
5.3.1 东急集团的轨道与土地业务发展 |
5.3.2 东急集团在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经营中的成就 |
5.3.3 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综合开发——涩谷站 |
5.4 小结 |
6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主导模式 |
6.1 香港“地铁+物业”的协同开发模式 |
6.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6.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投融资阶段 |
6.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6.2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优势 |
6.2.1 一体化的开发主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
6.2.2 沿线土地与轨道交通开发紧密结合,高密度、多样性开发 |
6.2.3 持有并合作发展物业,逐步开发土地及资源 |
6.3 香港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港铁公司 |
6.3.1 港铁公司的轨道交通与物业发展 |
6.3.2 港铁公司在轨道交通与物业开发经营中的成就 |
6.3.3 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综合开发——青衣站 |
6.4 小结 |
7 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效果评价对比分析 |
7.1 一体化开发主体的评价特征与方法 |
7.1.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7.1.2 Kano模型 |
7.1.3 评价方法总结 |
7.2 一体化开发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7.2.1 绩效评价方法构建标准 |
7.2.2 专家咨询及综合判断结果分析 |
7.2.3 乘客需求角度指标验证 |
7.2.4 一体化开发主体的绩效评价指标 |
7.3 指标权重确定 |
7.3.1 专家打分情况分析 |
7.3.2 构造判断矩阵及修正 |
7.4 绩效评价结果与比较 |
7.4.1 东急集团绩效实证分析 |
7.4.2 申通地铁集团绩效实证分析 |
7.4.3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8 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4)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关于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研究 |
2.国外关于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研究 |
3.关于“中国消防”政务微博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政务微博话语建构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 |
1.政务微博的概念及特点 |
2.政务微博的功能与发展现状 |
3.消防类政务微博 |
4.话语建构 |
(二)理论依据 |
1.福柯的话语建构理论 |
2.泽里格·哈里斯的话语分析理论 |
3.梵·迪克的话语语义与符号学理论 |
二、 “中国消防”微博的概述 |
(一)“中国消防”微博的缘起 |
(二)“中国消防”微博的影响力及地位 |
(三)“中国消防”微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三、 “中国消防”官方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的动因 |
(一)重大事件进入公众视野 |
(二)互联网信息更迭速度加剧 |
(三)社交媒体推动话语建构平民化 |
四、 “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
(一)样本选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信度检测 |
(四)“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内容分析 |
1.生产方式:发布方式多样,原创为主与转发相结合 |
2.话语基调:严肃官方语调为主,逐渐融入活泼元素 |
3.表现方式:手段多模态性,全文字与图文音像结合 |
4.内容涉猎:消防政务为主导方向,多重特色内容相辅相成 |
(五)“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互动效果分析 |
1.并联:传播主体间互动 |
2.桥梁: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互动 |
3.纽带:接受主体间互动 |
(六)“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语境分析 |
1.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及背景 |
2.“中国消防”官方微博自身定位和运营特点 |
3.网络受众的习惯和喜好偏向影响 |
五、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反思及发展新机遇 |
(一)遵循国家政治导向,依照党性原则 |
(二)遵建立领导干部发言机制,提升自身权威 |
(三)以自身定位的报道领域为主,涉及多领域内容为辅 |
(四)壮大微博运营团队,广泛吸纳优秀人才 |
(五)探索受众喜爱的话语模式,促进良性双向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抽样样本(1015 条) |
致谢 |
(5)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的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二、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介绍及执行 |
(一)项目简介 |
1.机构简介 |
2.项目概要 |
(二)老年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分析 |
1.老年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 |
2.老年退役军人的需求分析 |
3.项目服务设计 |
(三)项目准备和宣传工作 |
1.前期调查与准备 |
2.宣传工作 |
(四)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及计划 |
1.总目标 |
2.具体目标 |
3.项目服务计划 |
(五)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执行 |
1.“关爱到家”走访慰问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2.“助力优抚·社工同行”个案辅导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3.“我和祖国共成长”小组活动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4.“老有所乐·宝刀未老”社区活动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5.“聚爱优抚·关爱传递”资源链接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六)项目评估 |
1.方案评估 |
2.过程评估 |
3.结果评估 |
(七)项目总结 |
三、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 |
1.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行政色彩较严重 |
2.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支持力度不够 |
3.社工机构整体服务运作能力欠缺 |
4.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与监管不力 |
(二)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问题的成因 |
1.政府与社工机构地位不平等 |
2.各方资源投入不足 |
3.社工行业及社工自身存在不足 |
4.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过程不规范 |
四、解决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问题的对策 |
(一)政府要鼓励引导社工机构发展 |
1.促进政府职能转型 |
2.加强社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
(二)加大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持力度 |
1.扩大资金来源 |
2.多方协作提供服务 |
(三)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 |
1.落实员工激励制度 |
2.完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 |
3.机构提高链接资源能力 |
4.打造项目品牌 |
5.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
(四)社会工作者要增强自身专业性 |
1.提升社工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
2.加大机构督导力度 |
3.服务介入过程注重技巧的运用 |
(五)注重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过程的专业性 |
1.立足项目需求开展服务 |
2.注重评估方式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7)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风文明 |
2.1.2 文化礼堂 |
2.1.3 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关系阐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4 农村公共服务理论 |
3 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永嘉县桥下镇基本情况 |
3.2 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的现状 |
3.2.1 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的基本情况 |
3.2.2 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的具体做法及特色分析 |
3.3 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文化礼堂基础设施不完善 |
3.3.2 文化礼堂建设水平不均衡 |
3.3.3 文化活动多样性不够 |
3.3.4 群众参与度不足 |
3.3.5 移风易俗成效不明显 |
3.3.6 文化管理人才力量薄弱 |
3.4 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项目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传统美德传承不够深入 |
3.4.2 政府机构主导性作用不突出 |
3.4.3 文化礼堂建设专业人才培育不足 |
3.4.4 文化礼堂市场化发展欠缺持续性推动力 |
3.4.5 乡风文明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
4 基于新形势下乡风文明建设中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项目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4.1 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礼堂建设内容 |
4.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4.1.2 弘扬传统美德,树立先进典范 |
4.1.3 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
4.1.4 立足品牌建立,打造特色文化礼堂 |
4.2 强化政府主导,凝聚文化建设合力 |
4.2.1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4.2.2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
4.2.3 鼓励发展各级组织的参与作用 |
4.3 抓好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
4.3.1 挖掘本土化管理人才 |
4.3.2 强化“走出去”的培养模式 |
4.3.3 创新“引进来”和“留得住”的方式方法 |
4.4 推动市场化运行,激活文化礼堂活力 |
4.4.1 引入市场化文化产品 |
4.4.2 探索文化礼堂市场化管理模式 |
4.4.3 加强文化市场化规范管理 |
4.5 建立文化礼堂长效“建管用”机制 |
4.5.1 完善文化礼堂管理制度体系 |
4.5.2 增强文化礼堂自身造血功能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9)基于Logit模型的大学生网约车用户出行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约车研究 |
1.2.2 出行行为理论 |
1.2.3 年轻人出行 |
1.2.4 主观幸福感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离散选择模型理论 |
2.1 随机效用理论 |
2.2 MNL模型 |
2.3 NL模型 |
2.4 模型检验方法 |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分析 |
3.1 大学生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
3.1.1 个人社会经济因素 |
3.1.2 出行特性因素 |
3.1.3 出行方式特性因素 |
3.2 调查内容 |
3.2.1 行为调查 |
3.2.2 意愿调查 |
3.3 调查方案与实施 |
3.4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4.1 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统计分析 |
3.4.2 网约车服务质量水平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4.1 全样本MNL与NL模型构建 |
4.1.1 MNL模型 |
4.1.2 NL模型 |
4.1.3 MNL模型和NL模型标定 |
4.1.4 MNL与NL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4.2 刚性和弹性出行模型构建 |
4.2.1 刚性出行NL模型 |
4.2.2 弹性出行NL模型 |
4.2.3 刚性出行和弹性出行模型标定 |
4.2.4 刚性和弹性出行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大学生出行选择行为的敏感性分析 |
5.1 弹性分析理论 |
5.2 全样本NL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5.3 刚性和弹性出行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第六章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服务满意度分析 |
6.1 CART决策树理论 |
6.2 CART模型构建 |
6.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规划研究 ——以泰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框架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行为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
2.2 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
2.3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府规划的理论分析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3章 泰兴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规划现状分析 |
3.1 泰兴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1 泰兴市地理交通区位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3.1.3 城市发展规划现状 |
3.2 政府规划的基础配套发展现状 |
3.2.1 政府对城乡客运线路规划实施的概况 |
3.2.2 政府对城乡客运场站规划投入的现状 |
3.3 泰兴市政府为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采取的措施 |
3.3.1 一体化发展体制改革现状 |
3.3.2 政府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远期规划 |
第4章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政府上位规划存在问题分析 |
4.1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规划存在的问题难点 |
4.1.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过关 |
4.1.2 站点线路设置不合理,客运场站建设不足 |
4.1.3 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不足 |
4.2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初期规划不长远 |
4.2.2 政府、企业、公众三方监管缺位 |
4.2.3 政府统筹、财政补助资金不足 |
第5章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府规划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
5.1 确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完善政府规划政策保障体系 |
5.1.1 政策体制保障 |
5.1.2 交通发展资金保障 |
5.2 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路网场站规模 |
5.2.1 完善全市公路网络架构 |
5.2.2 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
5.2.3 提高公交枢纽场站设施供应水平 |
5.3 提高城乡公交线路规模,树立高质量的服务理念 |
5.3.1 优化城乡公交线路规划布局 |
5.3.2 坚持高质量服务,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
5.4 加快智慧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构建“政府+互联网”管理模式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在探索中前进的温州公交(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D]. 滕梓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3]温州市区交通拥堵治理研究[D]. 陈维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D]. 韩乔荣.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D]. 朱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7]永嘉县桥下镇文化礼堂建设研究[D]. 余欢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基于Logit模型的大学生网约车用户出行行为研究[D]. 赵继文.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1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政府规划研究 ——以泰兴市为例[D]. 蔡阳春. 湘潭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