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文慧[1](2021)在《土壤水分下限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水,产量与品质也不会因此提高,加之我国水危机现状愈加严峻,因此,节水灌溉不仅要达到节水目的,还要达到稳产甚至高产,这已经成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战略性对策。为探究控制灌溉模式下水稻生长性状、地上部生物量以及产量的规律性探究,于2020年在静海区团泊洼试验基地开展研究。试验选取水稻品种“津原89”,采用小区测坑试验,以淹水灌溉作为对照,设置3组不同程度土壤水分控制上下限,分别表示为控灌1(上限为水层深度为10c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控灌2(上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控灌3(上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5%)。通过观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等指标,基于AquaCrop模型对结果检验,最终得出控制灌溉是适宜试验区进一步研究与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灌溉处理水稻株高及其增幅变化趋势都一样,株高均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与3组控制灌溉相比,淹水灌溉株高一直处于领先优势;控制灌溉处理下对株高的影响体现在全生育期,因此,控制土壤水分会减缓并限制水稻的株高。4组处理分蘖数均在分蘖后期上升到最高峰,该时期分蘖数最大的为淹水灌溉;分蘖后期至黄熟期分蘖数呈下降趋势,直至黄熟期分蘖数不再变化时的分蘖数大小顺序为控灌1(43株)>控灌2(39株)=淹水灌溉(39株)>控灌3(37株),该阶段淹水灌溉降幅变化最大,即无效分蘖数最大,淹水灌溉有效分蘖率最低。(2)不同灌溉处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在抽穗开花期上升到最高峰,该阶段最大的是控灌1,最低的是控灌3。控灌1和控灌2能更好地调节营养物质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从而为提高产量提供了物质基础。(3)不同灌溉处理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黄熟期时达到最大,控灌1和控灌2最优,黄熟期时控灌1和控灌2较淹水灌溉增长率分别为10.9%和6.9%。控灌1和控灌2处理更有助于养分的汲取,使得地上部生物量更优。控灌1和控灌2达到了增产的效果,分别增产8.5%和4.14%;控灌3减产了2.28%。说明适当的控制水分上下限不仅能够达到节水效果,还能提高产量;严重的缺水状态下水稻产量反而会下降。结合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考虑,控灌2效果最优。(4)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产量结果看出,地上部生物量实测值与模拟值呈现出相同的趋势,R2都大于0.87,RMSE在27%-30%的范围内,模拟结果较好;4组处理产量整体上R2为0.97;不同灌水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RE范围在0.29%-1.62%之间。从4组处理模拟结果来看,控灌2效果最优,与实测结果一致,说明模拟结果较好。
马世浩,杨丞,王贵兵,张赓,李小坤[2](2021)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对水稻生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水稻科技工作者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或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少系统地比较以及根据不同区域实际田间情况进行节水效果的评价梳理。本文采用文献数据分析的方法,综述了几种常见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比较了不同技术模式在节水和增产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优、缺点。结果表明,"浅湿晒灌溉"的增产效果较好,但对田块的要求较高,并且难以确定灌溉定额;"间歇灌溉"的节水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推广性差;"控制灌溉"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但没有统一的灌水指标;"适雨灌溉"节水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一般;"滴灌"能提高水肥利用率,但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综合来看,"滴灌"和"控制灌溉"适合在北方稻区推广,"蓄雨型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节水和增产潜力,适合在南方稻区推广。
孙鹏[3](2021)在《基于网格数据的控灌条件下北方水田灌溉用水量估计及预测》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十大水稻国之一,水稻灌溉用水量研究向来是我国农业用水量的研究重点,根据黑龙江控制灌溉技术模式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于ERA5-Land网格数据集和灌区降水、地表水、土壤水的补给机制,使用土壤水消退系数法和彭曼公式法,获取了灌区多水源的转化关系,使用网格数据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对水稻灌溉用水量进行估算和预测,为进一步揭示控灌条件下灌区水源转化关系、科学估算水田灌溉用水量及未来多水源优化配置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根据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成果,收集、分析各典型灌区的网格气象数据和灌溉用水资料,采用土壤水消退系数法计算了2008~2020年各灌区的田间灌溉用水量和各生育期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2008~2020年田间灌溉用水量多年平均增加速度为1.3mm/a;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控灌条件下水稻利用净水量,并与统计资料水稻利用净水量进行精度检验,典型灌区相关系数在0.79~0.92之间,相对误差均值在0.05~0.06之间,认为2008~2020年各灌区控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水稻利用净水量变化过程与基于农业用水量统计数据求得的水稻利用的净水量变化过程拟合较好,该方法在北方水田灌溉用水量计算有较好的适用性。(2)采用FAO-56 PM方法计算了典型灌区网格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和水稻需水量,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和水稻需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2008~2020年参考作物腾发量和水稻需水量年际间变化呈现波动状态,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控灌条件下各典型灌区多年平均水稻利用水量与水稻需水量比值分别为0.79、0.81、0.82、0.79、0.80、0.80,控灌条件下水稻腾发量较FAO-56 PM方法计算的水稻实际利用水量平均减少了20%,与黑龙江水稻灌溉实验中心基于水量平衡得到的节水效果相一致,说明采用控灌条件下灌溉用水量扣除田间渗漏进而计算的水稻实际利用水量结果较为可靠。(3)基于未来气候情景下降尺度数据资料,对典型灌区2021~2100年控灌条件下灌溉用水量预测,分析了未来气候情景下变化趋势,并与2008~2020年多年平均控灌条件下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比较分析。RCP4.5情景下2021~2100年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以1.0mm/a增长;RCP8.5情景下2021~2100年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以1.8mm/a增长。未来情况下控灌灌溉用水量呈现增加趋势,2008~2020年增长速度超过RCP4.5情景下2021~2100年增长速度,但未达到RCP8.5情景下2021~2100年增长速度,控灌灌溉用水量增加势必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灌溉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水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凡久彬[4](2021)在《浅谈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水稻节水灌溉角度出发,介绍了节水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及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机理,以期为今后水稻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张亮,曹秀清,蒋尚明,王矿,刘佳[5](2020)在《间歇灌溉模式不同间歇时间下江淮丘陵区水稻耗水规律及其节水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间歇灌溉模式不同间歇时间下水稻的节水效益,以江淮丘陵区为例,依托安徽省肥东农水综合试验站,通过划分对照组、短时间歇组及长时间歇组处理,研究了间歇灌溉模式对水稻生育期内各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歇灌溉可降低水稻耗水量,长时间歇灌溉效果更显着;(2)间歇灌溉可减少溢流损失,扩大蓄雨空间,提高降雨利用率;(3)间歇灌溉可显着减少水稻灌水量,长时间歇灌溉下的节水效果更好,且可增产;(4)在分蘖期与拔节期,间歇灌溉通过减少水稻耗水量及提高降雨利用率达到节水效果,在抽穗开花期及成熟期主要通过减少耗水量产生节水效益。研究得到了水稻各生育期内相对适宜的间歇灌溉时间,对提高区域水稻节水效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俊增,程衡,卫琦,陈鹏,栾雅珺,蔡少杰[6](2020)在《基于饱和土壤埋深调控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盆栽试验和Hydrus-1d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耗水强度下稻田落干脱水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与饱和土壤埋深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土壤含水率与饱和土壤埋深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稻田落干脱水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与饱和土壤埋深具有很好的同步变化规律,采用率定后的Hydrus-1d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稻田落干脱水过程中二者的变化。试验和模拟结果均显示,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含水率与饱和土壤埋深之间呈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即饱和土壤埋深随着稻田落干脱水过程中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大。基于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与传统土壤含水率指标临界值,计算得到了饱和土壤埋深指标临界值,确定了各生育期饱和土壤埋深临界值区间,为(0.27 m,0.50 m),由此提出了以饱和土壤埋深为调控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采用易于观测的饱和土壤埋深作为控制指标,克服了以土壤含水率、田间无水层天数等控制指标带来的监测成本高、测量精度低等问题在准确反映田间水分状况的同时,满足了节水灌溉规模化应用的需求。
罗文兵,孟小军,李亚龙,邹帆,张伟[7](2020)在《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重视。阐述了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主要节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节水、经济、环境、生态效应,指出在田间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节水灌溉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机理、对杂草和动物多样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多准则评价方面的不足,从开展节水灌溉与节水、增产、环境、生态之间的互馈机制、节水灌溉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和微生物驱动机制、水管理措施下稻田杂草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以及利用考虑多重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灌溉模式优选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张震[8](2020)在《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气候变暖对稻麦生产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具有昼夜增温不对称性,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是稻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田管理措施。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稻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期,也是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时期。因而,实时、准确、快速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及估算土壤CH4、N2O排放,是稻麦生产和农田减排的重要前提。地面高光谱遥感具有高分辨率、实时、快速、无损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但是,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量化监测稻麦抽穗期、开花期及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及冬小麦适时晚播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冬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长、农田CH4和N2O排放及冠层光谱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并基于冠层光谱构建了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和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降低了两种灌溉方式下水稻分蘖数、净光合速率、分蘖期后的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夜间增温对水稻株高的影响与灌溉方式及生长阶段有关。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播期不同存在差异;与正常播种相比,适时晚播显着降低了两种温度(夜间增温和不增温)条件下冬小麦冬前分蘖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分蘖-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2)夜间增温对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灌溉方式不同存在差异。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降低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提高了晒田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提高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降低了水稻土N2O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两种温度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土壤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低于传统灌溉。夜间增温提高了两种播期下冬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对冬小麦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播期而异。夜间增温显着增加了正常播种下小麦田GWP和GHGI,但未显着影响适时晚播下小麦田GWP和GHGI。(3)两种灌溉方式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水稻拔节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随后采样期的水稻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两种播期条件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冬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冬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近红外平台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4)夜间增温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节水灌溉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传统灌溉提前。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734-R838)/(R734+R838-2R812)为监测水稻抽穗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夜间增温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播期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适时晚播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正常播种推迟。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446-R472)/(R446+R472)为监测冬小麦开花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5)综合比较所有两波段光谱指数(归一化光谱指数、差值光谱指数、比值光谱指数)、三波段光谱指数(4/)(5)+6))、(4)-5))/(4)+6))、(4)-6))/(5)-6))和(4)-5))/(4)+5)-26)))和已有光谱指数在估算稻麦土壤CH4和N2O排放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R1139-R960)/(R1139+R960-2R944)和(R656-R686)/(R656+R686)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R956-R456)/(R955-R456)和(R849-R850)/(R849+R1300)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N2O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田芳慧,马朝阳,张栩,张瑞平,马晓红[9](2020)在《节水灌溉与常规灌溉对旱直播水稻叶片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直播栽培模式下,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分析测定直播稻的叶片光合、稻谷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灌溉,节水灌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分别下降3.66%和4.37%,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水稻产量分别提高5.78%和5.69%。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对于‘新稻567’和‘新稻568’两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分别下降了6.21%和3.8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8.9%和5.37%;对于‘新科稻31’,节水灌溉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了3.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下降了19.59%和27.84%。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含水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产量和品质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因不同灌浆时段而异。提高灌浆中后期光合速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加工品质,但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表明,通过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米质调控上因品种而异。因种设定不同的土壤水势灌溉标准,对发展节水型直播稻生产和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李玲[10](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土壤水分下限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
1.3.1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特点和节水增产机理 |
1.3.2 控制灌溉技术与淹水灌溉技术的区别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试验地状况 |
2.1.2 试验地气候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小区设计 |
2.2.2 试验小区农艺措施 |
2.3 试验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 试验数据处理及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生长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
3.1.3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4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3.1.5 不同灌溉处理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2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灌水量及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水稻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
4.1 建立AquaCrop模型数据库 |
4.2 AquaCrop模型评价指标 |
4.3 AquaCrop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4.3.1 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模拟结果 |
4.3.2 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
1.1“浅、湿、晒”灌溉 |
1.2 间歇灌溉技术 |
1.3 控制灌溉技术 |
1.4 蓄雨型灌溉技术 |
1.5 适雨灌溉 |
1.6 滴灌技术 |
1.7 自动控制灌溉 |
2 不同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对比 |
3 展望 |
(3)基于网格数据的控灌条件下北方水田灌溉用水量估计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现状 |
1.2.2 作物需水量研究现状 |
1.2.3 灌溉用水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清河灌区 |
2.1.2 二九〇灌区 |
2.1.3 江萝灌区 |
2.1.4 乌苏镇灌区 |
2.1.5 勤得利灌区 |
2.1.6 八五九灌区 |
2.2 数据来源 |
3 控灌条件下土壤水消退系数及田间灌溉用水量计算 |
3.1 三江平原水稻控制灌溉制度 |
3.1.1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概念 |
3.1.2 三江平原灌溉分区 |
3.1.3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模式 |
3.2 土壤水消退系数(k)计算 |
3.2.1 清河灌区 |
3.2.2 二九〇灌区 |
3.2.3 江萝灌区 |
3.2.4 乌苏镇灌区 |
3.2.5 勤得利灌区 |
3.2.6 八五九灌区 |
3.3 控灌条件下田间灌溉用水量(W_t)计算 |
3.4 基于田间水稻利用净水量(W_z)的灌溉用水量精度分析 |
3.4.1 田间水稻利用净水量计算 |
3.4.2 田间水稻利用净水量计算精度检验 |
4 基于水稻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控灌节水效果分析 |
4.1 水稻需水量计算(ET_c) |
4.1.1 参照作物腾发量(ET_0) |
4.1.2 作物系数(K_c) |
4.1.3 水稻需水量(ET_c)计算结果 |
4.2 田间灌溉需水量计算 |
4.2.1 有效降雨计算 |
4.2.2 灌溉需水量计算 |
4.3 控灌条件下水稻节水效果分析 |
4.3.1 基于水稻需水量(ET_c)的控灌节水效果分析 |
4.3.2 基于田间灌溉需水量的控灌节水效果分析 |
5 不同气候情景下灌溉用水量预测 |
5.1 CMIP5全球气候模式 |
5.2 未来情景下控灌条件下田间灌溉用水量预测 |
5.2.1 RCP4.5情景下控灌用水量计算 |
5.2.2 RCP8.5情景下控灌用水量计算 |
5.3 RCP4.5和RCP8.5情景下灌溉用水量变化特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浅谈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1 节水灌溉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2.2 节水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 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 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机理 |
5 结论 |
(5)间歇灌溉模式不同间歇时间下江淮丘陵区水稻耗水规律及其节水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观测项目 |
(1)水位测定。 |
(2)土壤含水量测定。 |
(3)排水量测定。 |
(4)气象数据的测定。 |
(5)水稻考种数据的测定。 |
1.4 相关指标计算 |
(1)水稻耗水量。 |
(2)有效降雨量。 |
(3)降雨利用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 论 |
(7)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 |
3 节水灌溉的节水增产效应 |
4 节水灌溉的环境效应 |
4.1 减少氮磷排放 |
4.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4.2.1 节水灌溉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
4.2.2 节水灌溉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
4.2.3 节水灌溉对稻田CO2排放的影响 |
4.2.4 节水灌溉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 |
4.3 减少水稻病虫害 |
5 节水灌溉的生态效应 |
6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8)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外增温模拟研究方法 |
1.2.2 夜间增温、水分管理及晚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 |
1.2.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1.2.4 监测作物生育期及农田温室气体的传统方法 |
1.2.5 遥感估算作物生育期、温室气体排放 |
1.3 问题提出 |
1.4 本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稻试验 |
2.2.2 小麦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温度及生长参数 |
2.3.2 生理参数 |
2.3.3 产量 |
2.3.4 气体采集与分析 |
2.3.5 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
2.3.6 光谱数据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4.1 一阶微分光谱 |
2.4.2 红边参数 |
2.4.3 光谱指数提取 |
2.4.4 回归分析与模型评价 |
第三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及生理影响 |
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温度的影响 |
3.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
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3.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分蘖数的影响 |
3.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株高的影响 |
3.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光合生理的影响 |
3.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田间被动式增温方式及增温效应 |
3.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 |
3.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
3.5.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理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N_2O排放影响 |
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4.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
4.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累积排放的影响 |
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2.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2.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累积排放的影响 |
4.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的影响 |
4.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和GHGI的影响 |
4.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
4.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GHGI影响 |
4.5 讨论 |
4.5.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4.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和 GHGI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影响 |
5.1 稻麦冠层原始光谱曲线特征 |
5.2 稻麦冠层一阶导数光谱特征 |
5.3 稻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 |
5.4 讨论 |
5.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
5.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红边参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及小麦开花期量化监测 |
6.1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
6.1.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率动态变化 |
6.1.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1.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1.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2 基于冠层光谱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
6.2.1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率动态变化 |
6.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2.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3 讨论 |
6.3.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
6.3.2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
6.4 结论 |
第七章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和N_2O排放估算 |
7.1 CH_4和N_2O排放与植株特性的相关性 |
7.2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1 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3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1 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4 讨论 |
7.4.1 植株与气体排放的关系 |
7.4.2 光谱指数对气体排放通量的估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节水灌溉与常规灌溉对旱直播水稻叶片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3.1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3.2 不同叶位叶片含水率的测定 |
1.3.3 剑叶光合速率测定 |
1.3.4 产量及品质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1 对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1.2 对剑叶含水率的影响 |
2.1.3 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2.1.4 不同叶位叶片含水率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2.2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4 叶片光合速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 |
3.2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10)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
1.2.5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非农化 |
2.1.2 粮食生产用水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
4.2.5 生态环境保护 |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水分下限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马文慧. 天津农学院, 2021
- [2]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J]. 马世浩,杨丞,王贵兵,张赓,李小坤. 节水灌溉, 2021(08)
- [3]基于网格数据的控灌条件下北方水田灌溉用水量估计及预测[D]. 孙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浅谈水稻节水灌溉技术[J]. 凡久彬. 水与水技术, 2021(00)
- [5]间歇灌溉模式不同间歇时间下江淮丘陵区水稻耗水规律及其节水效益研究[J]. 张亮,曹秀清,蒋尚明,王矿,刘佳. 节水灌溉, 2020(10)
- [6]基于饱和土壤埋深调控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 徐俊增,程衡,卫琦,陈鹏,栾雅珺,蔡少杰. 农业机械学报, 2020(10)
- [7]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J]. 罗文兵,孟小军,李亚龙,邹帆,张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04)
- [8]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D]. 张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9]节水灌溉与常规灌溉对旱直播水稻叶片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田芳慧,马朝阳,张栩,张瑞平,马晓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8)
- [10]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