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与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认为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彭健秋[2](2021)在《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文中提出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具备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简便、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在复杂山区桥梁建设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钢管混凝土良好力学性能的关键在于钢管与管内混凝土紧密结合,由于管内混凝土的收缩特性以及现有灌注工艺原因,管内混凝土与钢管之间难免存在脱粘甚至脱空。预填骨料混凝土是现在模板内预置粗集料,再灌注高流动性浆体而形成的混凝土,粗集料体积含量高、骨料相互嵌锁,可充分发挥粗集料的骨架作用,且胶材用量少,体积稳定性能较常规混凝土有显着改善。将预填集料混凝土用作钢管管内混凝土,形成钢管预填集料混凝土,增加管内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保障钢管与管内混凝土共同工作,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与预填集料混凝土的优势,促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目前工程应用的预填集料混凝土的强度普遍较低,其与钢管结合不能较好发挥钢管混凝土高承载的力学性能优势,需要开发高强预填集料混凝土。本文重点探讨了粗集料组成与灌浆料特性对预填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粗集料级配组成、空隙率要求,以及高强高流态低收缩灌浆料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超高强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具有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如下:(1)预填粗集料组成与特性要求:研究了预填粗集料的组成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用粗集料的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级配类型越连续、粒级范围10~25mm、空隙率越低的粗集料,制备的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越高;考虑到空隙率对灌注难度和强度的影响,空隙率宜控制在34.7%~40.7%。级配设计为10~16mm:16~25mm=3:7、空隙率为34.7%时,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可达到较高水平。此外采用母岩强度较高的粗集料,成型方式采用分层、振动灌浆,有利于提高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2)高性能灌浆料性能要求与制备方法:研究了矿物掺合料体系、配合比参数、膨胀剂掺量、水泥强度等级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用高性能灌浆料的制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粒级范围10~25mm的破碎卵石、空隙率34.7%的粗集料,采用高性能砂浆作为灌浆料,一次免振成型可制得28d抗压强度115.9MPa、90d干燥收缩率165×10-6的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单方原材料成本较常规C100混凝土约减少46.4%。在同样粗集料组成条件下,采用高性能净浆作为浆体材料,一次免振成型可制得28d抗压强度114.2MPa、90d干燥收缩率264×10-6的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单方原材料成本较常规C100混凝土约减少25.7%,灌注难度小,且无需机制砂,可有效缓解砂石资源短缺问题,两者均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协调性。
党飞[3](2020)在《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目前,结构复杂、大跨径桥梁的应用越来越多,泵送施工工艺的应用亦愈加广泛,泵送混凝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工作性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等诸多优点,其与泵送施工工艺相结合现已成为泵送混凝土的首选材料。本文针对高温的工程环境,通过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各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来进行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砂率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0,砂率为4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压强度达到较优,既能满足的性能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2)通过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开裂、抗水渗透、压力泌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降低压力泌水率,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混凝土中掺入10%~20%的粉煤灰,其综合性能较好。(3)论文从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和连续刚构桥C55泵送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测试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主要通过采用掺加粉煤灰提高流动性、降低水化热、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施工控制以及养护等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及避免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开裂等不良问题。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论文所研究的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叶明,李佳航,姜海波[4](2019)在《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文中研究说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是具有高强、自密实特点的特种混凝土。本文以水胶比、硅灰掺量、砂率、石子粒径、减水剂品牌、养护方式等为参数进行了系列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硅灰掺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砂率过低,自密实混凝土的包裹性与流动性不佳,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石子粒径在9.5~16mm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级配,有利于获得内部堆积紧密的自密实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配制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必须选择合适品牌的减水剂;水浴养护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必须很好地控制水温温差,不然强度反而会下降。最后,给出本次试验最优配合比。
孟书灵[5](2019)在《复杂环境下预制构件用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结合了自密实混凝土和清水混凝土两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混凝土,易于施工,且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自密实混凝土的大流动性需要足够的胶凝材料和大砂率支撑,多数自密实混凝土粘度较大,难以消除气泡的富集,这与清水混凝土表面无有害孔的要求不一致。且设计较低的砂率,才会有利于控制表观质量,振捣过程的加入更有利于浆体内.气泡的排出,但对于自密实混凝土,振捣会增加混凝土泌水的风险。综上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与清水混凝土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制备较为困难。因此,研究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非常有必要性。本文依托呼和浩特市预制自密实清水桥梁工程,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工程需要设计C50和C60两种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并对所设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耐久性能展开研究,试验发现,对于C50自密实清水混凝土,使用P·O 42.5水泥,胶凝材料总量需要控制在560580kg/m3、胶凝材料中粉煤灰和矿粉的比例为2:1、细骨料细度模数控制在2.73.0之间、砂率控制在44%48%之间,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对于C60自密实清水混凝土,使用P·O 52.5水泥,胶凝材料总量需要控制在540560kg/m3、胶凝材料中粉煤灰和矿粉比例为2:1、细骨料细度模数控制在2.73.0之间、砂率控制在44%48%之间,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设计的C50和C60混凝土抗冻等级可以达到F200以上;单位面积的开裂面积控制在0.30mm2/m2范围内;28d电通量可控制在800C以内;56d电通量可控制在500C以内。而后对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表观质量缺陷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了含气量、振捣时间、脱模剂、成型模具对混凝土表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延长振捣时间(10 s左右)、选用专用水性脱模剂和钢模具的组合成型模式,可以有效的密实混凝土表面的孔隙。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并提出混凝土生产、浇筑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及预制构件生产过程控制要点。就工程应用效果而言,本文设计的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材料质量和外观质量方面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米广[6](2019)在《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钢筋连接施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对型钢混凝土整体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分析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的特点,指出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的难点在于梁柱节点核心区钢骨与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在结构复杂、节点核心区钢筋密集的情况下,这一难点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比型钢柱与框架梁节点施工的常规做法:钢骨在梁筋对应的位置打眼,使梁纵向受力钢筋穿过钢骨;在钢骨翼缘板上对应框架梁的位置增加牛腿,以焊接形式连接钢骨与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提出使用钢筋套筒连接钢骨与框架梁钢筋的方式。通过对这几种连接方法做出优劣分析、经济比较,根据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最终选出最佳组合连接形式。通过各个不同节点遇到的不同受力情况进行不同的连接方式对比,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在结构复杂、梁柱节点钢骨与钢筋布置密集的型钢混凝土柱中,使用套筒连接方式为主、腹板打孔和牛腿焊接为辅的组合工艺,最为适用。针对此工艺进行了各项检验,以及制作类比试件进行试验,验证了此连接方法的能够满足结构受力,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在工程实例的应用中验证了此方法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为形式新颖、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中型钢混凝土柱节点的连接提供了可参考的连接方式。图20幅;表17个;参44篇。
张红兵[7](2019)在《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最上游梯级,为保证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选择和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合理比例,配制出既满足工作性能、设计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本文开展了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工作。(1)对试验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及拌合用水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内容有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抗渗性能试验、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线膨胀试验、比热导热及导温系数、绝热温升、干缩试验等方面。(3)开展设计龄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抗渗性能试验,通过极限拉伸值、耐久性两方面分析配合比试验成果,推荐水胶比。(4)开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进行强度回归分析,推荐水胶比。(5)通过选取的三组配合比试验,推荐了11种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2种设计强度等级的砂浆施工配合比。
胡立志[8](2019)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废渣高效利用机理与应用技术》文中指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废渣是搅拌站运营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体废弃物,但现有处理方法成本高、环境影响大、产品附加值低,并且缺乏大规模的实际工程应用,限制了搅拌站废渣的高效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搅拌站废渣的高效利用机理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在分析搅拌站废渣物化与粉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搅拌站废渣活化技术;开发出以搅拌站废渣为主要组成的多元工业废渣复合掺合料,设计与开发适应于复合掺合料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掌握以搅拌站废渣制备复合掺合料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利用化学成分分析、XRD测试、电子扫描显微分析及热重分析研究了搅拌站废渣的理化特性与微观形貌,搅拌站废渣的主要化学组成为硅、铝氧化物;其表面疏松多孔,仍存有大量粉煤灰球形颗粒,具备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2.利用比表面积、45μm和80μm筛余量对搅拌站废渣的粉磨特性进行分析可知,搅拌站废渣易碎性好,粉磨30min比表面积可大于500m2/kg,但搅拌站废渣的烧失量高,石粉含量高,需水量大,单磨易粘球,单掺作为掺合料使用时允许掺量低,且会使水泥基材料初始流动度降低,经时损失率增大,与减水剂相容性较差。3.搅拌站废渣粉掺入会降低胶凝体系的强度,经过机械力活化的废渣粉砂浆强度明显高于未粉磨的废渣粉砂浆,搅拌站废渣粉掺量应不超过30%。炉渣能够延缓或消除单磨废渣时易包球的现象,提高粉磨效率。加入水渣可以优化物料整体的易碎性,提升复合掺合料的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4.综合复合掺合料粉磨特性、活性、工作性能和减水剂相容性等因素,制备出a型复合掺合料的最优配比是炉渣:废渣=7:3,最佳粉磨时间40min,45μm筛余量12.5%,比表面积594 m2/kg,28d活性指数为78%;b型复合掺合料的最优配比是废渣:炉渣:水渣=3:3:4,最佳粉磨时间40min,45μm筛余量15.6%,比表面积476 m2/kg,28d活性指数为92%。5.采用XRD、TG-DSC、SEM-EDXA、孔溶液、电阻率以及孔结构分析等微观测试手段,系统研究复合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与显微结构,与纯水泥试样相比,掺入复合掺合料减少了水泥基材料的总放热量,并且降低水化加速期的放热速率,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的孔溶液碱度,能够在水化后期较好地填充在水泥水化产物之间,减少了水泥基材料中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数量,向少害孔甚至无害孔过渡,优化了孔结构。6.利用新型保坍和抗泥的高分子结构,通过分子结构的调控及对分子链上羧基进行化学修饰,开发出了适用于大掺量复合掺合料的复合保坍型聚羧酸外加剂。在C20-C70强度等级混凝土中,当取代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为25%时,掺入a,b型复合掺合料对于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基本无影响。掺入复合掺合料的混凝土比纯水泥混凝土有较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混凝土水泥水化早期阶段,三种掺合料混凝土的收缩率发展趋势发展基本相同,但随着龄期增长,两种复合掺合料混凝土都低于普通混凝土,尤其掺入b型掺合料的混凝土收缩率最低。掺入不同种复合掺合料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与掺入粉煤灰、矿粉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相近。7.设计含搅拌站废渣的复合掺合料的生产工艺,从原材料优选、配比组成、生产加工、成品控制等各环节提出复合掺合料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点,并在普通高层泵送、剪力墙、市政桥梁建筑工程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赵文辉[9](2018)在《高速铁路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浇泡沫轻质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自重轻、流动性好、直立性好、环境影响低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等土木工程领域。将泡沫轻质混凝土引入高速铁路路基领域,采用该材料浇筑路基,可充分利用其整体性能好、强度高、渗透系数可调节等优点,以减少路基病害;且该材料可泵送、无需振捣和碾压,施工时对既有线运营扰动小;泡沫轻质混凝土质量轻、强度高,可减弱既有路基的工后沉降,降低增建二线的路基压密变形。但是由于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型式的独特性,且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具有作用力大、设计使用年限长等特点,既有的应用技术仅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应用到高速铁路路基,同时缺少泡沫轻质混凝土材料动力学参数的相关研究,高速铁路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型式不明确、设计理论不完善、施工技术不成熟。本文首先开展了室内常规试验、静动三轴试验,对泡沫轻质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从宏观、细观、微观现象和机理上分析水胶比、粉煤灰掺合料、纤维等对不同密度泡沫轻质混凝土物理、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发了多类型泡沫轻质混凝土;结合泡沫轻质混凝土高铁路基工程应用,对既有试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开展相关的耐久性试验(渗透特性试验、膨胀与耦合试验、水作用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碳化试验),分析了不同设计密度泡沫轻质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规律;而后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合理的高速铁路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型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多场耦合的车辆-轨道-路基模型,分析了其静动力学变化规律;然后采用足尺模型试验验证泡沫轻质混凝土结构型式的静动力学特性和长期动力稳定性;最后结合现场工况,对施工设备、浇筑工艺和养护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提出了一套高速铁路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施工新技术。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开展拌合浆体试验,发现当水胶比较小时,基质浆体容易出现“颗粒粘结现象”,泡沫与基质浆体搅拌时会出现“泡沫破裂现象”,水胶比较大时,泡沫轻质混凝土浆体会出现“泡沫逸出现象”,进而出现“塌模现象”;当水胶比最优时,新拌泡沫轻质混凝土浆体内的泡沫粒径分布与掺加泡沫的粒径级配分布基本相同(0.1-1mm);开展流动性和稳定性试验,发现同一浇筑密度,密度差和顶面沉降距随浇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粉煤灰替代量低于40%时,泡沫轻质混凝土浆体的稳定性变化不明显,当超过该值时,稳定性开始下降;当泡沫轻质混凝土浇筑时,会出现浆少泡多的“泡沫”状态和浆多泡少的“气泡分散体”状态;对硬化后的泡沫轻质混凝土进行孔结构分析,发现对于不同配合比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其等效孔径分布呈现双峰值现象,即等效孔径分布比率主要集中于两个孔径范围——较小孔径(0-0.3mm)和较大孔径(>0.5mm)。2.对设计干密度范围为300-800kg/m3的纯水泥、含纤维和含粉煤灰泡沫轻质混凝土,开展压缩试验、劈裂抗拉试验、抗折试验和动静三轴试验。结果表明:泡沫轻质混凝土的压缩曲线模型主要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脆性阶段和屈服阶段;随着浇筑密度的增加,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呈增加趋势,且压缩破坏型式由震荡屈服转变为点屈服;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优的纤维长度为6mm,最优的玻璃纤维掺量区间为0.2%-0.6%,最优聚丙烯纤维掺量区间为0.4%-0.8%,且最优纤维掺量随设计干密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对于掺加粉煤灰的泡沫轻质混凝土,温度匹配养护与标准养护相比,随着粉煤灰替代量的增加,对后期强度的增加效果越明显,结合粉煤灰替代量对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在保证其浇筑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建议泡沫轻质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替代量为30%;三类泡沫轻质混凝土(纯水泥,含纤维,含粉煤灰)的抗压强度随着时间和密度的增加按照公式σ=A(lnt)B((Sa(mc+mm)+ms)/ρs)C增加;对纯水泥、含纤维和含粉煤灰三种类型泡沫轻质混凝土,泊松比和侧压力系数均随着设计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泊松比区间分别为0.222-0.417、0.151-0.401、0.191-0.398,其静止侧压力系数区间分别为0.343-0.537、0.260-0.525、0.287-0.552;当围压为0时,标准养护条件下,纯水泥泡沫轻质混凝土的临界动偏应力约为单轴压缩强度的0.29-0.33倍,含粉煤灰泡沫轻质混凝土相应的比值为0.27-0.32倍,含纤维泡沫轻质混凝土相对应的比值为0.31-0.35;相同工况时,泡沫轻质混凝土的阻尼比随设计干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施加围压后相同设计干密度泡沫轻质混凝土的阻尼比降低。3.结合泡沫轻质混凝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应用环境,对设计干密度处于300-800kg/m3的纯水泥、含纤维和含粉煤灰泡沫轻质混凝土,开展与耐久性相关的试验,发现:三类泡沫轻质混凝土的吸附速率值均随着设计干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渗透系数随着设计干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泡沫轻质混凝土变形存在的工况进行组合,对于不利情况(化学收缩+温缩+干缩+碳化收缩),干缩变形率均随着设计干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而对于有利情况(化学收缩+温胀+浸水),干缩变形率均随着设计干密度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各设计干密度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体积吸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干湿强度系数均随着设计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温度升降时间的增加,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呈降低趋势,前期较显着,后期较缓慢,且含水状态对其变化规律影响较大;碳化系数K1(抗压强度比)不能反映碳化反应对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损伤,碳化系数K2(抗折强度比)可反映碳化反应对其损伤,但不能反映强度的增长,因此应采用K1和K2双参数评价碳化反应对其耐久性的影响。4.开展泡沫轻质混凝土抗折试验和板压缩试验,研究金属网在泡沫轻质混凝土结构内的作用机理,提出金属网在泡沫轻质混凝土结构内的布置形式;基于传统高速铁路路基的二层或多层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对于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进行分层设计,提出泡沫轻质混凝土全基床路基和泡沫轻质混凝土基床底层路基,同时为提高其耐久性,通过在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设计工艺,形成“下排上堵、四周防护”的防渗设计工法;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分析模型,发现五组设计干密度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全基床路基和泡沫轻质混凝土基床底层路基与常规填料路基相比,最大竖向应力和竖向位移降低,最大剪应力增加,但均远小于材料承载能力,基床表层位置的垂向加速度、竖向动位移均减小,竖向动应力和动剪应力相当,表明就静动力学分析,采用泡沫轻质混凝土替代常规填料填筑路基是安全、合理的。5.开展了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室内足尺模型试验,发现:该路基结构可保证良好的动应力扩散效果,具有较大的刚度,保证较小的弹性变形(动位移),具有较小的塑性变形,保证较小的累积沉降值,能够保证轨道上部结构的平顺性,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和长期动力稳定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基的长期服役要求。6.针对现有泡沫轻质混凝土设备问题,研发了一种梳妆拨齿型纤维添加装置,采用新型高精度无尘粉料上料机和密封行星式搅拌机,基于先进数控技术,结合泡沫轻质混凝土发泡、混合和浇筑流程的需求,设计出了高精度、无扬尘、可掺加纤维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发泡、混合和浇筑一体式多功能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对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改善和创新,提出了分层跳区式施工工艺、简便的快速分区施工支挡结构、新型分隔缝施工和新型泡沫轻质混凝土养护系统;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硬化后三个阶段,提出了一套质量控制与检测的方法和指标。
陈辰[10](2018)在《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声、抗震、环保等诸多优良性能,使其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以及桥梁工程中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优势和社会效益。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开展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对促进轻集料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论文采用重庆任创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强页岩陶粒,其筒压强度为8.2MPa,通过适配阶段的配合比设计,配制出混凝土28d强度等级达LC40,拌合物坍落度达到220mm,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且干表观密度为1927.5kg/m3的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本论文对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试验中轻集料的上浮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基准配合比,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兼顾强度以及工作性能的最优配合比。通过性能影响因素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了砂率、粉煤灰掺量以及净水胶比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兼顾大流动性、良好的工作性能以及强度达LC40的泵送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初始水泥用量宜在480kg/m3490kg/m3范围内,净水胶比控制在34%左右,粉煤灰掺量为15%时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最好;为控制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砂率不宜超过42%,随着砂率的逐步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逐渐减小,坍落度经时损失逐渐减小,并且砂率提高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粉煤灰掺量为15%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均为最好;净水胶比逐步降低,拌合物的工作性能逐渐变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净水胶比降低逐渐增大,但增幅很小,并在后期趋于稳定。结合试验过程及工程应用,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控制轻集料上浮的措施。采用SEM对轻集料及轻集料-水泥石界面进行微观分析,初步揭示了轻集料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轻集料的“微泵作用”对集料-水泥石界面的影响。综上所述,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本试验的研究成果对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与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
1.3.1 预填集料混凝土发展与应用 |
1.3.2 钢管混凝土发展与应用 |
1.4 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1 灌浆料研究现状 |
1.4.2 预填粗集料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主要存在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参数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参数 |
2.2 试验方法 |
3 预填粗集料组成研究 |
3.1 粗集料级配类型研究 |
3.2 粗集料粒级范围研究 |
3.3 粗集料空隙率研究 |
3.3.1 空隙率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3.2 空隙率对灌浆料流动度要求的影响 |
3.4 粗集料种类研究 |
3.5 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成型方式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性能复合砂浆制备研究 |
4.1 复合砂浆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影响 |
4.1.1 复合砂浆工作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4.1.2 复合砂浆力学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4.1.3 复合砂浆体积稳定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4.2 高性能复合砂浆制备研究 |
4.2.1 单掺粉煤灰体系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2.2 双掺微珠、硅灰体系对水泥砂浆性能影响 |
4.2.3 胶砂比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2.4 低水胶比复合砂浆制备研究 |
4.2.5 水泥强度等级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2.6 膨胀剂对复合砂浆性能影响 |
4.3 C100 超高强复合砂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复合净浆制备研究 |
5.1 复合净浆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影响 |
5.1.1 复合净浆工作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5.1.2 复合净浆力学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5.1.3 复合净浆体积稳定性能对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影响 |
5.2 高性能复合净浆制备研究 |
5.2.1 单掺粉煤灰体系对复合净浆性能影响 |
5.2.2 双掺粉煤灰、硅灰体系对水泥净浆性能影响 |
5.2.3 低水胶比复合净浆制备研究 |
5.2.4 水泥强度等级对复合净浆性能影响 |
5.2.5 膨胀剂对复合净浆性能影响 |
5.3 C100 超高强复合净浆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
1.2.2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3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泵送混凝土的应用及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2.1 工作性能试验 |
2.2.2 力学性能试验 |
2.2.3 压力泌水测试 |
2.2.4 抗水渗透性能测试 |
2.2.5 抗开裂性能测试 |
第3章 主要因素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元蔓高速新寨村2号大桥的工程特点 |
3.2 泵送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
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1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
3.4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4.1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4.2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
3.5 粉煤灰掺量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5.1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2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
3.5.3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水渗性能的影响 |
3.5.4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高温环境下远距离及二次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
4.2.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
4.2.2 远距离二次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性能要求 |
4.2.3 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
4.3 高温环境下连续刚构桥泵送C55混凝土的应用 |
4.3.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
4.3.2 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 |
4.3.3 连续刚构桥梁段C55泵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4.4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可泵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4.4.1 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
4.4.2 泵送施工组织措施 |
4.4.3 混凝土养护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原材料 |
3 混凝土的配制 |
3.1 试验参考规范 |
3.2 试验配合比 |
3.3 混凝土搅拌工艺 |
3.4 浇筑完成、养护图、压力机图 |
3.5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抗压强度 |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图表分析(见图4~图8) |
4.2 不同水胶比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
4.3 不同硅灰的掺量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
4.4 不同砂率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
4.5 不同石子粒径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
4.6 不同品牌的减水剂和减水剂的掺量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流动性影响规律 |
4.7 不同养护方式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 |
5 结论 |
(5)复杂环境下预制构件用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依托项目高架桥梁混凝土损害机理分析 |
2.1 依托项目所在地气候环境调研分析 |
2.1.1 项目区工程地质 |
2.1.2 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 |
2.2 高架桥梁混凝土耐久性损害情况调研分析 |
2.3 高架桥梁混凝土耐久性损害机理调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拌合物性能研究 |
3.1 依托项目原材料性能测试 |
3.1.1 墩柱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2 盖梁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 不同部位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合比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环境作用下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 抗冻性能研究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 |
4.2 抗裂性能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 |
4.3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表观质量缺陷及处理研究 |
5.1 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表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1.1 含气量对清水混凝土表观性能影响 |
5.1.2 振捣时间对表观性能影响 |
5.1.3 脱模剂对表观性能影响 |
5.1.4 成型模具对表观性能影响 |
5.2 高强自密实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要点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杂施工条件及多季节条件下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应用 |
6.1 混凝土生产、浇筑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
6.1.1 混凝土计量 |
6.1.2 混凝土生产过程 |
6.1.3 混凝土生产及运输 |
6.1.4 混凝土浇筑 |
6.1.5 混凝土振捣 |
6.1.6 施工现场 |
6.1.7 季节性施工 |
6.2 预制构件生产过程控制 |
6.3 混凝土养护 |
6.4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6.4.1 混凝土质量 |
6.4.2 混凝土外观质量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钢筋连接施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型钢柱的连接方法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及其梁柱连接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 型钢与钢筋的连接方法 |
1.3.1 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特点 |
1.3.2 施工工艺和原理 |
1.3.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3.4 型钢柱安装 |
1.3.5 施工脚手架搭设 |
1.3.6 钢筋加工 |
1.3.7 钢筋安装 |
1.3.8 模板设计、加工、安装 |
1.3.9 混凝土浇筑 |
1.4 材料与设备 |
1.5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
1.5.1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
1.5.2 质量保证的措施 |
1.5.3 安全控制的措施 |
第2章 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节点连接的构造应用和研究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2.1 钢骨与梁筋几种连接工艺优劣比较 |
2.2.2 经济效益的比较 |
2.2.3 案例研究 |
2.3 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钢筋套筒连接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3章 型钢柱与框架梁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
3.1 钢结构的工程质量控制 |
3.1.1 钢结构的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
3.1.2 钢结构的构件搬运、码放、验收的过程控制 |
3.1.3 钢构件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
3.1.4 型钢的焊接及其焊缝质量控制要点 |
3.1.5 测量复核质量控制要点 |
3.2 高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
3.2.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
3.2.2 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 |
3.2.3 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 |
3.2.4 混凝土运输与浇筑质量控制 |
3.2.5 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控制 |
3.2.6 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
3.2.7 混凝土质量检查 |
第4章 某市高层钢骨连接方法 |
4.1 工程概况 |
4.2 方案选择 |
4.3 施工顺序 |
4.4 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
4.4.1 型钢柱的生产 |
4.4.2 地脚螺栓的预埋 |
4.4.3 型钢柱的吊装 |
4.4.4 钢筋绑扎 |
4.4.5 资源计划 |
4.4.6 主要施工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检测依据 |
2.1 混凝土计算要求 |
2.2 检测依据 |
3 实验过程 |
4 试验用的原材料及检测结果 |
4.1 水泥 |
4.2 粉煤灰 |
4.3 细骨料 |
4.4 粗骨料 |
4.5 外加剂 |
4.6 拌和用水 |
5 配合比设计 |
5.1 配合比方案及参数选择 |
5.2 组合密度试验 |
5.3 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试验 |
5.4 最优砂率、最小单位用水量试验 |
5.5 C_(180)30、C_(180)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5.6 28d、90d设计龄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5.7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 |
6 推荐施工配合比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8)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废渣高效利用机理与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搅拌站废渣的研究现状 |
1.2.1 搅拌站废渣的来源 |
1.2.2 搅拌站废渣的组成与基本特性 |
1.2.3 搅拌站废渣的处理方法 |
1.2.4 搅拌站废渣处理的环境影响分析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选题意义 |
1.5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宏观性能测试方法 |
2.2.2 微观性能测试方法 |
2.2.3 耐久性能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多元工业废渣掺合料的设计与制备 |
3.1 多元工业废渣掺合料的理论基础 |
3.2 多元工业废渣掺合料的设计理念 |
3.3 多元工业废渣掺合料的主要组成 |
3.3.1 搅拌站废渣 |
3.3.2 炉渣 |
3.3.3 水渣 |
3.4 多元工业废渣掺合料的制备技术 |
3.4.1 单一搅拌站废渣制备混凝土掺合料 |
3.4.2 二元工业废渣制备混凝土掺合料 |
3.4.3 三元工业废渣制备混凝土掺合料 |
3.4.4 三元工业废渣预共混粉磨制备混凝土掺合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水化与水泥石结构的影响 |
4.1 复合掺合料对水化进程的影响 |
4.1.1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放热特征的影响 |
4.1.2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程度的影响 |
4.1.3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
4.2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1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的影响 |
4.2.2 复合掺合料对水化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3 复合掺合料对水泥石孔结构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掺合料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开发及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复合掺合料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研究 |
5.1.1 搅拌站废渣与减水剂的相容性 |
5.1.2 多元废渣复合掺合料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研究 |
5.2 复合掺合料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开发的关键技术 |
5.2.1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影响 |
5.2.2 抗泥剂对复合掺合料混凝土流动度的影响 |
5.2.3 新型混凝土增稠剂对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粘聚性的影响 |
5.2.4 ZJSS-14 母液对复合掺合料混凝土保坍性能的影响 |
5.3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复合掺合料对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2 复合掺合料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4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影响 |
5.4.1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5.4.2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5.4.3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掺合料的工业生产工艺与工程应用 |
6.1 复合掺合料的工业生产工艺 |
6.1.1 预处理 |
6.1.2 烘干 |
6.1.3 粉磨 |
6.2 复合掺合料的生产质量控制 |
6.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6.2.2 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
6.2.3 成品质量控制 |
6.2.4 存储使用质量控制 |
6.3 工程应用 |
6.3.1 高层泵送项目的应用 |
6.3.2 剪力墙结构的应用 |
6.3.3 市政桥梁建筑工程的应用 |
6.4 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
6.4.1 社会效益 |
6.4.2 经济效益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参加科研情况 |
(9)高速铁路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高速铁路路基材料与结构型式研究现状 |
1.3 现浇泡沫轻质混凝土材料特性 |
1.4 泡沫轻质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泡沫轻质混凝土应用研究 |
1.4.2 泡沫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泡沫轻质混凝土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
2.1 拌合浆体 |
2.1.1 试验目的和方法 |
2.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 流动性和稳定性 |
2.2.1 流值试验 |
2.2.2 稳定性测试试验 |
2.3 水化热 |
2.3.1 试验目的和方法 |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孔结构 |
2.4.1 测试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泡沫轻质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3.1 常规力学性能试验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静动三轴试验 |
3.2.1 试验仪器与方法 |
3.2.2 静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3.2.3 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沫轻质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 渗透特性试验 |
4.1.1 吸附水试验 |
4.1.2 渗透试验 |
4.2 膨胀与收缩变形耦合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水作用试验 |
4.3.1 含水率影响试验 |
4.3.2 干湿循环试验 |
4.4 冻融循环试验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碳化试验 |
4.5.1 试验方法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型式设计与优化 |
5.1 泡沫轻质混凝土加筋试验 |
5.1.1 抗折试验 |
5.1.2 泡沫轻质混凝土板压缩试验 |
5.2 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设计 |
5.2.1 强度和刚度设计 |
5.2.2 防渗和特殊设计 |
5.3 泡沫轻质混凝土基床数值仿真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室内足尺模型试验 |
6.1 模型试验方法和内容 |
6.1.1 模型试验设计 |
6.1.2 模型填料控制 |
6.1.3 元器件布置与埋设 |
6.1.4 试验设备和试验加载方案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静力特性 |
6.2.2 动力特性 |
6.2.3 长期动力稳定性 |
6.3 小结 |
第7章 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施工关键技术 |
7.1 工程概况 |
7.2 一体式泡沫轻质混凝土多功能全自动连续生产线 |
7.2.1 生产线工作原理 |
7.2.2 生产线设计 |
7.3 施工工艺研究 |
7.3.1 主体工程 |
7.3.2 辅助工程 |
7.4 质量控制与检测 |
7.4.1 施工前 |
7.4.2 施工过程中 |
7.4.3 硬化后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轻集料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1.2.4 我国目前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发展遇到的问题 |
1.3 轻集料混凝土的分类及特性 |
1.3.1 轻集料的定义及分类 |
1.3.2 轻集料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
1.3.3 轻集料的“微泵效应” |
1.3.4 轻集料混凝土的特性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试验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试验 |
2.1.1 陶粒的筛分试验 |
2.1.2 陶粒的筒压强度试验 |
2.1.3 陶粒的吸水率试验 |
2.1.4 细集料 |
2.1.5 水泥 |
2.1.6 外加剂 |
2.1.7 水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 |
2.3.1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及评价标准 |
2.3.2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记评价标准 |
2.3.3 混凝土抗冲击力学试验及评价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分析及配合比设计 |
3.1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分析 |
3.2 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 |
3.3 试配阶段配合比设计 |
3.3.1 确定减水剂掺量及粉煤灰掺量 |
3.3.2 确定初始水泥用量 |
3.3.3 确定砂率 |
3.3.4 确定净用水量 |
3.3.5 基准配合比 |
3.4 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 |
3.5 性能影响因素配合比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研究以及正交试验分析 |
4.1 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3 静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4 干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5 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6 抗冲击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3 静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4 干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5 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6 抗冲击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净水胶比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3 静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4 干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5 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6 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极差分析 |
4.4.2 混凝土强度极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泵送性能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 |
5.1 泵送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可泵性评价 |
5.1.1 泵送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
5.1.2 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评价 |
5.2 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可泵性 |
5.2.1 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特点 |
5.2.2 泵送陶粒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机理 |
5.2.3 泵送陶粒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控制措施 |
5.3 轻集料上浮处理措施 |
5.4 微观结构分析 |
5.4.1 页岩陶粒的结构特征 |
5.4.2 轻集料-水泥石界面的相互作用 |
5.4.3 轻集料-水泥石界面SEM初步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与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预填集料钢管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D]. 彭健秋. 西华大学, 2021(02)
- [3]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D]. 党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J]. 叶明,李佳航,姜海波. 广东建材, 2019(09)
- [5]复杂环境下预制构件用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D]. 孟书灵. 长安大学, 2019(07)
- [6]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钢筋连接施工方法研究[D]. 杜米广.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D]. 张红兵. 三峡大学, 2019(06)
- [8]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废渣高效利用机理与应用技术[D]. 胡立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高速铁路泡沫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D]. 赵文辉.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10]高强泵送轻集料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 陈辰.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