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塑造新闻性专题栏目的品牌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晁一宁[1](2021)在《《人物》杂志的人物报道研究(2015-2019)》文中认为《人物》创刊于1980年,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第一份人物类杂志,至今已有41年的历史。该杂志多年来一直秉承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价值理念,注重对人物的性格和欲望进行挖掘,认知时代,理解人心。《人物》杂志作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在纸媒时运不济的情况下,仍然拥有广泛而稳定的影响力。同时《人物》杂志的编辑部聚集了多位优秀媒体人,拥有一支强大的特稿团队。由此可见《人物》杂志是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故将该杂志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报道特点、形象呈现与价值传播三个层面进行了由浅至深的分析,同时对报道题材、人物选择、报道基调三方面的内容进行样本统计。此外,还对《人物》杂志当下存在的诸多隐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人物》杂志在人物选择上具有一定倾向性。从性别构成来看,该杂志对男性的报道占比较大。从年龄构成来看,《人物》杂志倾向报道中青年群体。同时该杂志有关文化娱乐的报道占比最多。从该杂志的人物报道来看,报道关注公共意义,用客观真实的笔触来塑造多维立体的人物,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以尽可能丰富的面貌去呈现时代与社会,立志于通过写作让社会变得更多元化、更包容与平等。同时其报道表达特征也有其独特性,用核心支点来贯穿全文,通过群像式报道来展现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生活,还设立口述栏目来呈现公众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可以看出《人物》杂志多年来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与市场的适配性,以便在市场中立足。同时《人物》杂志人物报道中公众人物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积极的,这些公众人物大多各抱情怀、各有担当,在激励受众的同时让受众学会审视自我。而普通人整体呈现出动人的形象,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光亮,在艰难中踏实前行。同类群体的形象虽然大致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并不是脸谱化形象,在报道中仍然会感受到每位被报道者独有的鲜活个性。研究认为,《人物》杂志在当下社会现实中也存在诸多隐忧,在人物选择上有些许失衡,部分群体如政治、国际人物、女性角色缺失,同时在时效性上陷入尴尬境地。所以在未来要想在时代中站稳脚跟还需要拓宽报道范围来补足社会群体角色缺陷,重视媒体融合进行多元传播,坚持深度报道以增添时代与人文内涵。
叶洁[2](2020)在《《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研究(2010—2019年)》文中研究指明人物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工作聚焦的核心。创刊于2004年6月的《南方人物周刊》,开创了我国人物类杂志的先河。15年来,该刊不断进行人物报道的探索,把封面人物作为重点打造的栏目之一,形成了集新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报道风格,也充分体现该刊一贯的市场定位和报道理念。本研究以近十年《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的报道为样本,梳理了特定时代下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报道理念,为人物报道模式的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和媒介形象理论为理论支撑,对2010-2019年十年间封面人物报道进行文本和内容分析,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提出研究问题;第二章梳理了《南方人物周刊》发展概况及封面人物栏目特点,并结合媒体环境和人物报道规律,总结了封面人物报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第三章将选取的244期杂志、597篇封面人物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封面人物形象、封面人物报道的内容和报道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内容分析;第四章、第五章建立在第三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该刊封面人物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封面人物选择报道不均衡,报道内容同质化,议题设置与杂志定位有偏差,结构模式化,叙事主观化,封面版式单调,封面栏目策划意识不足等。这说明在激变的社会环境下,精英文化与权力话语、娱乐消费观念和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等多方面因素,对《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定位和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针对前文所提到的问题,分别从形象建构、内容建设和形式创新三个方面提出相对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有更大突破,提升行业影响力。
张潇[3](2020)在《《山东画报》图像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山东画报》创刊于1943年,在70余年的发展中一直秉承“影像·影响”的价值诉求,坚持用《山东画报》的本土镜头,讲述山东故事,维护山东形象,实现深度报道的新闻纪实性与图片叙事性的统一。本文则以《山东画报》图像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决定性瞬间”、视觉叙事符号论、空间的时间化等叙事学、图像学的相关理论,对该画报的封面、专刊、专稿图像进行叙事解读。通过对画报图像的梳理,将探究的重点落脚在以人为主的聚焦式、散点式、全景式封面图像,呈现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专刊画册图像以及融合新闻纪实与生活故事的“专稿”图像上。从而在图像叙事理论与代表性图像解读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出《山东画报》图像叙事过程中所呈现的地域性对齐鲁风貌的展现、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以及老照片记载时代变迁等效果,同时,将图像叙事的不足之处进行概括总结,旨在用图像叙事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指导《山东画报》图像构建及选用实践。
孙佳路[4](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许影[5](2020)在《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 ——以《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美国内战(1861-1864)结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结束为止,阅读杂志成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在这个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报纸、杂志、书籍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为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杂志的种类,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插图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发展,可以说插图的出现与杂志密切相关。画家温斯洛·霍默早期作为自由职业者为流行杂志《Haper’s Weekly》(哈泼周刊)创作插图,可以视为杂志插图发展的开端,但由于印刷技术相对落后,早期的杂志插图,都是以黑白方式出现的,形式较为单一,多采用腐蚀版画的方式,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印刷技术不断发展,美国的插图逐渐进入全盛时期,插图风格、题材也变得相当广泛,甚至相对于纯艺术,成为了接近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之一,插画产业在此时的美国日益兴盛。时至今日,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一部分插图的地位,但也重新定义了杂志插图的价值。《The New Yorker》(纽约客)杂志创办于1925年2月7日,成长于美国杂志发展的黄金时代,迄今已有95年历史,它在美国本土甚至全世界都享有美誉,并在不断完善中逐渐趋向成熟。作为一个有特定城市范围限制的杂志,在95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一是始终保持简洁统一的设计版式,避免读者被花里胡哨的元素分散眼球;二是坚持使用插图作为封面主视觉,与读者建立一个缓慢的“对话”过程,二者综合带给读者独特的交流体验。《The New Yorker》杂志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奠定了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使它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同时封面插图也成为了《The New Yorker》杂志的显着标志。《The New Yorker》杂志虽然被定义为知识、文艺类综合杂志,但它的封面主题始终紧扣新闻热点话题,因此在对《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想从艺术性和新闻性两个角度深入挖掘。一方面,近年来新闻插图在我国新闻媒体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例如2017年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了插图的形式作为头版设计的主要形式,在其他新闻类杂志例如《Vista看天下》也时常采用封面插图的形式作为封面主视觉,从新闻传播角度讲,可视化的新闻生产,让你的产品更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The New Yorker》作为一本具有95年历史的成熟杂志,对它封面插图应用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打造有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引领作用的新闻产品依然是目前阶段我国市场上必备品和稀缺品。因此对《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学霞[6](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指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陈燕[7](2019)在《《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文中提出传承和保护文化是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地方主流媒体做好地方文化报道,是传承特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履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同时,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做好文化类报道,也是报纸塑造独特文化品格、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聚焦县域媒体《常熟日报》的文化类报道,以之为典型案例,点面结合进行深入剖析解读。2013年,常熟市政府出台《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并印发《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3~2015》。《常熟日报》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从这一年开始明显加大了文化报道的数量、规模,并创新方式。论文对2013年至2018年这6年来报纸文化类报道进行分类分析,探讨媒体与地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媒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播策略。论文在绪论部分阐明本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主体部分梳理了《常熟日报》2013年至2018年对常熟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归纳报纸对地方文化的呈现方式;同时对《常熟日报》文化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特点;在前面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还深入探讨地方主流报纸对地方文化报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对地方报纸如何做优做深地方文化报道,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作出展望。本文研究认为,《常熟日报》在地方文化报道的选材、制作上有其独到之处,注重将重大事件通过系列化、专题化报道进行议程设置。文化类深度报道能深挖本地文化资源,为受众提供全面视角,引导舆论走向。但《常熟日报》在文化报道中也存在不足,包括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并综合对同类纸媒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对策:要深挖文化资源,坚持纸媒内容优势,突出新闻要素,强化栏目品牌,做精做强新媒体;要将地方文化报道和本土化的服务充分结合,提高受众粘度;副刊也要从优化题材、调整作者队伍、做优特色版面等方面着手,形成地方特色。
王溯[8](2019)在《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自媒体红利期的消退,内容同质化的弊端开始呈现。截至2018年,微信公众平台汇聚超1000万公众账号。信息的极度充盈带来注意力的稀缺,在日趋激烈的注意力争夺大战中,差异化优势逐渐突显,品牌成为企业维护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以打开率高、变现快着称的时尚类自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内容的竞争、用户体验的竞争发展到品牌的竞争。打造吸引用户的品牌成为摆在时尚类自媒体面前的难题。目前,我国有关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营销界、传播界的很多专家学者对品牌形象进行过不少探讨和研究,但聚焦时尚类自媒体,系统提出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路径的研究少之又少。论文借鉴以往品牌形象的研究视角,选取在品牌塑造和商业运营上都相对成功的时尚类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研究对象,以其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559篇推送消息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调查、个案研究、内容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在品牌形象塑造上的创新和成果。论文通过借鉴贝尔品牌形象理论、“5W”理论、“意见领袖”、“创新扩散”、“使用与满足”、“拟剧论”等传播学、品牌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塑造了怎样的品牌形象,如何塑造的品牌形象,当前的品牌形象塑造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的品牌形象可以分割成内容产品形象、使用者形象、公司形象三部分,是品牌传播的最终结果。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凭借实用优质内容、持续内容生产能力、高辨识度推送风格、友好界面实现魅力人格输出,借助社交媒体、品牌公关等渠道帮助用户提升品牌联想,成功打造出买买买教主、正能量闺蜜、不完美博主、时尚百科全书等独特的品牌形象。矩阵号内容重叠、缺乏原创差异化内容、定制广告缺乏创新等是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遇到的挑战,可以通过细分用户市场、产出优质原创内容、改进定制广告叙事等方式加以改进。
吴圆圆[9](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袁侃[10](2018)在《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法治建设、电视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电视涉法传播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公共领域建构价值,将中国电视涉法传播的实践视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实践,采用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话语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全面剖析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历史轨迹。研究结论认为,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来看,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开创期、扩张期和再造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分别产生了“记录体”、“说法体”和“沟通体”三种特色话语形态;同时,尽管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构成效,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状态。其中,第二章主要在前一章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从词源学、现有界定、东西方不同语境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了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何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及其内在结构、建构前提和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从本质上说,公共领域是公众围绕公共利益而进行公共意见交流的精神领域,具有普遍的客观存在性。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空间语境下由电视所提供的一个开放性的法治公共议题公共话语空间,包括了空间载体、参与主体、空间话语和话语规则等构成要素,具有公共意见交流和公共议题呈现等主体功能,和载体的扩张性、平台的开放性、参与的平等性、话语的公共性等基本特征。第三章至第五章沿着上述理论思考路径,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通过全面系统的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建构与演变阶段。其中,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开创期(1980——1998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探索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在这段极为漫长的时间里,其主要呈现出话语地位的非主流、时间形态的断断续续、空间样态的相对单一、“普法”话语的强势主导等基本特征。并且,在这一阶段后期,以央视《社会经纬》为代表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模式基本定型,并由此确立了“记录体”的话语主导地位,其以纪实为主要风格,以“故事化”为主要的话语表达手段,较好地承载起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议题呈现功能。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扩张期(1999——2010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扩张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条件的向好转变,其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横向规模与纵向质量的“突变”式发展。特别是以《今日说法》为代表的“说法体”电视法治节目的崛起,使得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单一的议题呈现功能基础之上,进一步具备了意见交流的功能,标志着其已经在形式上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再造期(2011年至今)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建构语境、建构表现、主导话语及其公共领域再造意义。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的“说法体”建构模式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了“沟通”的作用与功能,实现了参与主体的极大扩充、意见交流的更加充分、观点碰撞的初步显现。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日渐兴盛,原有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与网络公共领域开始逐步叠加,并且相互交融,从而使得其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形态。第六章将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和访谈的方式获取了社会公众、业者对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现状、问题的认知和对其发展的期望,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应主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状态,由于技术变迁、建构认知、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其主要正面临着以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为主要表征的载体危机、以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为主要特点的形态危机、以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为主要标志的话语危机,以及以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为突出问题的功能危机。为此,本研究提出,未来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应当从外部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以建立有效的空间发展社会保护机制,力争实现其生态的重建;推动其主要建构者(电视媒体)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力争实现其认知的重构;建立复合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力争实现其空间的重组;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力争实现其手段的重整。
二、如何塑造新闻性专题栏目的品牌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塑造新闻性专题栏目的品牌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人物》杂志的人物报道研究(2015-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现状 |
3.1 关于人物报道的研究 |
3.2 关于《人物》杂志的研究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物》杂志概况与人物报道基本情况 |
1.1《人物》杂志概况 |
1.1.1 发展历程 |
1.1.2 办刊理念 |
1.1.3 板块设置 |
1.2 《人物》杂志人物报道基本情况 |
1.2.1 报道题材 |
1.2.2 人物选择 |
1.2.3 报道基调 |
第二章 《人物》杂志人物报道的特点 |
2.1 报道内容特点 |
2.1.1 新闻故事化,构建丰满人物形象 |
2.1.2 聚焦热点,由表及里审视社会 |
2.1.3 底层关注,透视普通人内心世界 |
2.1.4 解构明星,对娱乐界的深度解读 |
2.2 叙事结构 |
2.2.1 因果线性结构 |
2.2.2 双时间线结构 |
2.2.3 双主角结构 |
2.2.4 单元式结构 |
2.3 表达特征 |
2.3.1 核心支点,贯穿全篇 |
2.3.2 特殊场景,勾勒群像 |
2.3.3 口述报道,凸显个性 |
第三章 《人物》杂志报道人物的形象呈现与价值传播 |
3.1 人物形象的呈现 |
3.1.1 公众人物的形象 |
3.1.2 普通人的形象 |
3.2 价值传播 |
3.2.1 显性表达:彰显人的价值 |
3.2.2 历史价值:记录时代真实样貌 |
3.2.3 静态还原:坚持专业立场 |
第四章 对《人物》杂志人物报道的思考 |
4.1 《人物》杂志人物报道的隐忧 |
4.1.1 人物选择失衡 |
4.1.2 时效的尴尬 |
4.2 《人物》杂志人物报道的发展对策 |
4.2.1 破除限制:丰富群体角色 |
4.2.2 对标市场:强化新媒体运营 |
4.2.3 深益求深:抵达事件真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物》杂志抽样目录 |
致谢 |
(2)《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研究(2010—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框架理论 |
1.4.2 媒介形象 |
2 《南方人物周刊》概况及其封面人物栏目特点 |
2.1 《南方人物周刊》概况 |
2.1.1 发展历程 |
2.1.2 杂志定位 |
2.1.3 编辑理念 |
2.2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栏目概况 |
2.2.1 封面人物报道的价值 |
2.2.2 封面人物栏目特点 |
2.2.3 杂志封面版式设置 |
2.3 封面人物报道的影响力 |
2.3.1 文化价值传播与文化认同 |
2.3.2 创新人物报道的模式 |
2.3.3 体现社会价值的精神导向 |
3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样本选择 |
3.1.2 类目建构 |
3.2 封面人物形象建构 |
3.2.1 性别呈现差异化 |
3.2.2 身份象征呈现精英化 |
3.2.3 社会形象塑造突出“成功者形象” |
3.2.4 注重主流价值观念呈现 |
3.3 封面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
3.3.1 报道主题 |
3.3.2 报道角度 |
3.3.3 报道基调 |
3.3.4 报道标题 |
3.3.5 报道体裁 |
3.4 封面人物的报道形式分析 |
3.4.1 信源呈现 |
3.4.2 报道篇数 |
3.4.3 采写方式 |
3.4.4 版面呈现 |
3.5 结论 |
4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人物选择过于集中,报道不均衡 |
4.1.2 报道内容呈现同质化,人物个性不突出 |
4.1.3 议题设置娱乐化,与定位有偏差 |
4.1.4 结构模式化,深度开掘不足 |
4.1.5 叙事主观化,易引起受众认知偏差 |
4.1.6 封面版式单调,栏目策划意识不足 |
4.2 原因分析 |
4.2.1 精英文化和权利话语影响人物选择 |
4.2.2 娱乐消费影响议题策划 |
4.2.3 传统“典型”报道理念的因袭 |
5 提升《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效果的策略 |
5.1 形象建构策略 |
5.1.1 适度增加女性人物,丰富形象构建 |
5.1.2 拓展报道对象,增加对草根阶层的关注 |
5.2 内容建设策略 |
5.2.1 强调策划意识,丰富报道议题 |
5.2.2 创新报道结构,增强报道深度性 |
5.2.3 巧用报道技巧,提升报道可读性 |
5.3 形式创新策略 |
5.3.1 增强封面活力,强化视觉效果 |
5.3.2 融合媒体传播,力求传播效果最大化 |
5.3.3 建立用户研究机制,精准定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样本编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山东画报》图像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图片阅读的普及性和广泛性 |
1.1.2 画报的前瞻性与纪实性 |
1.1.3 《山东画报》用影像解读山东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画报及画报图像的多角度研究 |
1.2.2 《山东画报》的多角度研究现状 |
1.2.3 图像叙事的广泛研究 |
1.3 研究方案设计 |
1.3.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2.图像叙事相关理论概述 |
2.1 图像叙事的缘起 |
2.2 图像叙事理论探究 |
2.2.1 外国学者代表观点 |
2.2.2 中国学者代表观点 |
2.3 图像叙事的特点及应用 |
2.3.1 图像叙事的特点 |
2.3.2 图像叙事的广泛应用 |
3.《山东画报》图像分类梳理 |
3.1 《山东画报》图像概览 |
3.2 封面图像 |
3.2.1 封面图像纵览 |
3.2.2 人物形象为主的封面图像 |
3.3 专刊画册图像 |
3.3.1 社会热点事件纪念性专刊 |
3.3.2 宣传为主的经营性专刊 |
3.4 “专稿”栏目图像梳理 |
3.4.1 “专稿”图像纵览 |
3.4.2 专题摄影应用 |
4.《山东画报》图像叙事解读 |
4.1 封面图像:以人为主的故事讲述 |
4.1.1 聚焦式人物图像反映单一故事 |
4.1.2 散点式人物图像建构人物关系 |
4.1.3 全景式人物图像实现空间对话 |
4.2 专刊图像:地域文化的视觉呈现 |
4.2.1 国庆专刊:齐鲁大地的欢庆之声 |
4.2.2 文化专刊:齐鲁文化的宣传阵地 |
4.3 “专稿”图像:以小见大的时代记载 |
4.3.1 专稿报道增强新闻纪实性 |
4.3.2 专题摄影呈现生活故事性 |
5.《山东画报》图像叙事效果呈现 |
5.1 本土故事凸显齐鲁风貌 |
5.2 传统文化彰显齐鲁文明 |
5.3 老照片记载时代变迁 |
5.4 《山东画报》图像叙事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 ——以《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节 引言 |
一.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节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新闻性与艺术性特点概述 |
一. 《The New Yorker》杂志的发展历程 |
(一) 初创时期——20世纪20-50年代的《The New Yorker》杂志 |
(二) 形成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The New Yorker》杂志 |
(三) 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的《The New Yorker》杂志 |
(四) 成熟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The New Yorker》杂志 |
二. 《The New Yorker》杂志的品牌策略 |
(一) 准确清晰的读者定位 |
(二) 精品化的内容定位 |
(三) 个性化的风格定位 |
三. 本章小结 |
第三节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分析 |
一. 《The New Yorker》封面设计的视觉构成元素 |
(一) 《The New Yorker》杂志封面的网格结构 |
(二) 《The New Yorker》封面刊头识别形象设计 |
(三) 《The New Yorker》封面装饰边框与主视觉之间的色彩碰撞 |
二.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题材分类 |
(一) 政治题材 |
(二) 文化题材 |
(三) 体育题材 |
(四) 经济题材 |
(五) 社会题材 |
三.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的艺术风格 |
(一) 深入透彻的现实风格 |
(二) 幽默夸张的调侃风格 |
(三) 耐人寻味的超现实风格 |
(四) 简洁凝练的矢量风格 |
(五) 交互体验的动态风格 |
四.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中的视觉修辞手法 |
(一) 隐喻 |
(二) 拟人 |
(三) 对比 |
(四) 夸张 |
(五) 象征 |
五. 本章小结 |
第四节 形成《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新闻性与艺术性特点的文化成因 |
一. 形成与发展——《The New Yorker》杂志创刊的时代背景 |
(一) 美国杂志发展的黄金时代 |
(二) 插图性质的转变:从娱乐性向新闻性转变 |
二. 转向与建构——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转向 |
(一) 新闻性——真实性+评议性 |
(二) 艺术性——视觉感+审美性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五节 个人实践与创作——《Vista看天下》封面插图设计 |
一. 设计理念与创作构思 |
(一) 设计理念 |
(二) 创作构思 |
(三) 创作架构 |
二. 设计实践主题 |
(一) 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 |
(二) 社会问题: 心理健康 |
(三) 社会问题: 就业压力 |
(四) 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 |
(五) 社会问题: 独居老人 |
三. 设计实践方案 |
(一) 方案一 |
(二) 方案二 |
(三) 方案三 |
四.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的借鉴意义 |
(一) 统一插画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
(二) 优化插画设计提升传播力 |
(三) 增强插画设计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
五.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The New Yorker》杂志封面整理 |
附录: 本人作品 |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
致谢 |
(6)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报纸的文化报道相关研究 |
二、关于地方文化的媒介塑造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常熟日报》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一节 常熟地方文化界定 |
一、关于常熟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 |
二、常熟地方文化的概念 |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一、《常熟日报》新闻版文化类报道栏目和做法 |
二、《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三节 《常熟日报》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一、《虞山》副刊栏目及风格流变 |
二、《虞山》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四节 《常熟日报》新媒体文化类报道管窥 |
一、常熟新闻网 |
二、常熟日报微博 |
三、常熟视点微信公众号 |
第二章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与特色 |
第一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 |
一、立足地方特色,传承传统文化 |
二、抓住节庆活动,弘扬文化精神 |
三、跟踪热点事件,放大文化效应 |
四、开展新闻行动,注重文化策划 |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特色 |
一、选题特色:有细节、挖资源,展现传统遗风 |
二、叙述角度:小切口、深内涵,浓缩古城历史 |
三、语言表达:本土化、趣味化,弘扬方言文化 |
四、报道方式:重民生、有互动,吸引受众参与 |
五、副刊:凸显历史文化厚重感 |
第三章 问题与创新路径探讨 |
第一节 地方媒体在传播地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 |
二、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 |
三、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 |
四、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 |
第二节 地方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建议和策略 |
一、挖掘文化资源,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 |
二、突出新闻要素,增强受众吸引力 |
三、新媒体完善用户体验,在融合中提升地方文化活跃度 |
四、副刊立足地方特色,塑造报纸文化品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 |
1.3.1 品牌、品牌形象、IP |
1.3.2 自媒体、时尚类自媒体 |
1.3.3 黎贝卡、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
1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品牌形象分析 |
1.1 内容产品形象 |
1.1.1 买买买教主 |
1.1.2 正能量闺蜜 |
1.1.3 不完美博主 |
1.1.4 时尚百科全书 |
1.2 使用者形象 |
1.2.1 受众群体肖像——向往理想自我 |
1.2.2 用户特征描绘——坦诚真实自我 |
1.3 公司形象 |
1.3.1 组织形象 |
1.3.2 员工形象 |
2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品牌形象塑造模式分析 |
2.1 传者定位品牌形象 |
2.1.1 女性视角叙事,魅力人格输出 |
2.1.2 关注女性成长,励志话语表达 |
2.1.3 内容广告分离,持续经营信任 |
2.1.4 初期热点引爆,后期小火慢炖 |
2.2 内容具化品牌形象 |
2.2.1 实用的优质内容 |
2.2.2 辨识度高的推送风格 |
2.2.3 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 |
2.2.4 友好界面的用心打造 |
2.3 渠道延伸品牌形象 |
2.3.1 借助社交媒体 |
2.3.2 试水品牌延伸 |
2.3.3 尝试品牌公关 |
2.4 用户联想品牌形象 |
2.4.1 参与: 生产型消费者 |
2.4.2 忠诚: 强连接虚拟场 |
3 品牌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内容: 缺乏原创性差异性 |
3.1.2 广告: 定制广告创新性不足 |
3.1.3 体验: 分类与排版亟待改进 |
3.2 改进建议 |
3.2.1 提供优质稀缺内容 |
3.2.2 定制广告的多样化叙事 |
3.2.3 重整框架与改进排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10)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
1.2.2 关于电视涉法传播的研究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理论探讨 |
2.1 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 |
2.1.1 公共领域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2.1.2 公共领域概念的学术探讨 |
2.1.3 公共领域的东西方不同社会语境 |
2.2 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 |
2.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 |
2.3.1 要素结构 |
2.3.2 功能结构 |
2.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前提 |
2.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发展的衡量标准 |
2.5.1 载体的扩张性 |
2.5.2 平台的开放性 |
2.5.3 参与的平等性 |
2.5.4 话语的公共性 |
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创与“记录体”的确立 |
3.1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3.1.1 逐步演替的社会转型 |
3.1.2 法律体系建设的提速前行 |
3.1.3 “自己走路”的中国电视改革 |
3.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艰难探索 |
3.2.1 庭审直播: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初步尝试 |
3.2.2 《冯大兴的下场》:理想化的直接对话空间建构实践 |
3.2.3 《焦点访谈》:“介入式”间接对话空间建构的独特景观 |
3.2.4 《社会经纬》:故事化“记录体”的确立 |
3.3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
3.3.1 非主流传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话语地位 |
3.3.2 时间断层: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历时形态 |
3.3.3 相对单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空间样态 |
3.3.4 普法话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宏大主题 |
3.4 “记录体”的确立及其故事化特色 |
3.4.1 纪实风格:“记录体”的直观面貌 |
3.4.2 权力博弈:“记录体”的内在本质 |
3.4.3 故事化:“记录体”的现实选择 |
3.4.4 “化枯燥为形象”:故事化的编码逻辑 |
3.4.5 隐含的意义:故事化背后的法治意识形态 |
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扩张与“说法体”的兴盛 |
4.1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4.1.1 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与加速重构的社会秩序 |
4.1.2 国家法律体系的建成与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
4.1.3 电视市场化与民生化的互动演进 |
4.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扩张 |
4.2.1 《今日说法》:“说法体”话语模式的强势崛起 |
4.2.2 《经济与法》:专业细分趋势下的独特法治公共领域 |
4.2.3 《法治在线》:“记录体”的新闻话语表达变体 |
4.2.4 社会与法频道: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横向扩张 |
4.3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
4.3.1 突变: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膨胀 |
4.3.2 集中:直接对话空间的强势崛起及其功能转向 |
4.3.3 不适:大浪淘沙之后的重生与消亡 |
4.4 《今日说法》“说法体”现象的多维透视 |
4.4.1 “说法体”探源 |
4.4.2 参与主体视角下的“说法体”功能认知 |
4.4.3 “说法体”表意系统的确立 |
4.4.4 公共议题选取的“点滴”思维 |
4.4.5 公共讨论设计的开放色彩 |
4.4.6 “姥姥文化”的话语表达追求 |
4.4.7 “说法体”现象的扩散及意义 |
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与“沟通体”的创设 |
5.1 再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5.1.1 从“四个全面”进入“新时代” |
5.1.2 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
5.1.3 从“电视媒体”转向“融合媒体” |
5.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 |
5.2.1 《小区大事》:“参与式”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端 |
5.2.2 《我是大律师》:“直接对话空间”的极致表达 |
5.2.3 《律师来了》:“融合对话空间”的积极建构 |
5.3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及公共领域再造意义 |
5.3.1 “沟通体”的核心意涵 |
5.3.2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 |
5.3.3 “沟通体”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再造功能 |
6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与风险应对 |
6.1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 |
6.1.1 载体危机: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 |
6.1.2 形态危机: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 |
6.1.3 话语危机: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 |
6.1.4 功能危机: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 |
6.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归因 |
6.2.1 技术归因:“危”与“机”中的艰难调适 |
6.2.2 认知归因:公共意识的不足与法治观念的落后 |
6.2.3 经济归因:公共属性与经济属性的长期博弈 |
6.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启示 |
6.3.1 生态重建:建立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社会保护机制 |
6.3.2 认知重构: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 |
6.3.3 空间重组:建立融合对话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 |
6.3.4 手段重整: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社会公众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中国电视法治节目业者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访谈提纲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如何塑造新闻性专题栏目的品牌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物》杂志的人物报道研究(2015-2019)[D]. 晁一宁.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研究(2010—2019年)[D]. 叶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3]《山东画报》图像叙事研究[D]. 张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 ——以《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为例[D]. 许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D]. 陈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时尚类自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以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个案[D]. 王溯.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10]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D]. 袁侃. 武汉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