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监测害虫迁移的全自动雷达

用于监测害虫迁移的全自动雷达

一、监测害虫迁飞的全自动雷达(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加[1](2019)在《吉林省粘虫的发生规律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粘虫Mythimna separate(Walker)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分布范围极广,除新疆未报道外,其它地区均发生危害。粘虫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每年南北往返迁飞危害。粘虫在吉林省每年发生两代,近年来危害越来越重,特别是3代粘虫的频繁爆发,对粮食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以往对粘虫的研究较多,但伴随全球气候及种植制度改变,粘虫发生动态出现新变化,急待对新背景下粘虫发生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系统监测、雷达监测、田间调查、叶碟法、田间罩笼等试验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粘虫在吉林省的种群动态、各世代发生的相关性、产卵规律、幼虫取食特性等内容;此外,利用昆虫雷达作为主要工具,将虫情、气象和轨迹分析有机结合,创新了粘虫监测预警方法并进行应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为明确吉林省粘虫种群发生规律,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公主岭、西北部的洮南、东南部的梅河口设立监测点,分析三个监测点的蛾量数据发现,5月末至6月上中旬为吉林省迁入代粘虫成虫发生高峰期,7月中下旬为2代粘虫成虫发生高峰期;迁入代成虫的产卵期为5月末至6月上中旬。2代粘虫幼虫的发生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3代粘虫幼虫的发生期在8月上中旬。2.为揭示吉林省不同世代粘虫发生相关关系,利用各世代粘虫发生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迁入代成虫与2代幼虫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2代成虫与3代幼虫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2代成虫与3代成虫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3代幼虫与3代成虫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3.揭示粘虫成虫产卵与幼虫取食的行为特点:2代粘虫成虫在夜间20:00-23:00时间段产卵量最高,占总卵量88.36%,并显着高于其它时间段(P<0.01)。(2)2代粘虫成虫只选择了稗草进行产卵,并且在稗草上部干枯叶尖所产得卵量最高,占总落卵量的81.98%,显着高于其他产卵位置(P<0.01),玉米上没有产卵。(3)2龄幼虫对稗草具有明显的取食选择性,显着高于玉米(P<0.05);3-6龄幼虫均对玉米具有明显取食选择性,显着高于稗草(P<0.05)。(4)2龄幼虫对稗草和玉米之间的取食量差异不显着(P>0.05),3龄幼虫对稗草的取食量显着高于玉米(P<0.05),4-6龄幼虫对玉米的取食量显着高于稗草(P<0.05)。2代粘虫成虫的产卵习性和3代粘虫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决定了吉林省3代粘虫在玉米田以高龄幼虫为害的特点。4.以昆虫雷达为核心的粘虫监测预警技术。雷达监测结果与地面诱蛾结果呈现出一致性。气象分析结果显示,2代成虫迁飞期,925hpa吉林省上空等温线数值在在12-30℃之间,迁飞前期风向均主要以不利于粘虫回迁的西南风、南风为主,部分日期遇降雨天气使粘虫无法起飞或被迫降落,轨迹分析的落点大多以监测点以北的地区为主,迁飞后期出现利于粘虫回迁的东北风,使粘虫成功向西南方向回迁,但此时大部分成虫已经滞留本地产卵为害。综上所述,利用扫描昆虫雷达对迁飞性害虫粘虫的监测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提高了对粘虫发生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本研究也实现了昆虫雷达从研究型到实用型的转变。

武怀恒[2](2018)在《斜纹夜蛾诱集种群动态及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重要害虫,自从1775年在印度有斜纹夜蛾的记录以来,该虫一直是蔬菜、烟草、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上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一年可以发生8-9代,世代重叠,部分地区甚至全年可见;长江流域一般发生5-6代,其中以4-5代危害较重;而在黄河流域则每年发生4-5代,其中以7-9月份发生严重。迁飞行为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趋避不适生存环境的选择策略,常会造成异地突然爆发成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损失。因此,开展斜纹夜蛾的迁飞行为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害虫的成灾规律,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预报、大面积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斜纹夜蛾的迁飞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宏观方面,利用高空探照灯诱集了武汉、廊坊和长岛三地的斜纹夜蛾,统计了三地诱集种群的季节性数量动态、雌雄性比,确定了雌蛾的卵巢发育级别和交配率,进一步检测了雌蛾体内的保幼激素含量。而微观方面,则利用微卫星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辽宁沈阳、湖北武汉、缅甸Hlegu Twonship等18个不同地理种群间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斜纹夜蛾高空诱集数量及其卵巢发育动态。武汉地区斜纹夜蛾在5月中旬就可以诱到,但是数量不多,在8月中旬到8月底出现第一个高峰,出现9月中旬到9月底第二个高峰,之后斜纹夜蛾数量开始下降。而廊坊和长岛城岛的斜纹夜蛾7月中旬才出现,诱集的成虫高峰主要集中在8月底到9月中下旬,到10月份成虫量显着减少。从三地诱虫的性比来看,雄蛾数量多于雌蛾。卵巢发育级别显示武汉地区8月份之前的雌蛾卵巢级别以2级以上为主,1级的卵巢级别比例较低,表明这几个月雌蛾到达武汉时雌蛾已达性成熟;而从8月份开始,1级的卵巢级别比例开始上升,到10月份时该比例达到50%,这说明在10月份武汉地区外迁的斜纹夜蛾数量较多。廊坊地区8月份诱集的斜纹夜蛾雌蛾卵巢级别均在2级以上,说明几乎是迁入的性成熟个体,9月份的个体中出现1级水平卵巢,10月份1级水平卵巢比例达到40%,说明迁出个体数量较多。而长岛8月和9月的雌蛾卵巢级别均在2级以上,说明这里的雌蛾均属于迁飞路过,性发育成熟。5-10月份武汉诱集的斜纹夜蛾雌蛾交配率是从高到低下降的,说明迁入雌蛾的交配率较高,而到10月以迁出雌蛾居多,因此交配率也明显下降。长岛诱集的斜纹夜蛾雌蛾交配率也体现出交配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廊坊的雌蛾交配率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变化趋势。2.迁飞中的斜纹夜蛾保幼激素滴度动态。室内不同日龄斜纹夜蛾雌雄成虫的保幼激素滴度水平测定显示,刚羽化的雌成虫,保幼激素含量水平相对较低,随后在3天内,保幼激素水平快速上升,3日龄时体内JH滴度水平达到峰值,随后(3-9日龄)逐渐下降,而雄成虫的保幼激素含量的变化相对比较平稳。武汉2009-2011年年度间斜纹夜蛾雌成虫保幼激素的季节变化规律均是从初夏到秋季,雌蛾保幼激素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廊坊和长岛诱集的斜纹夜蛾体内的保幼激素含量年变化趋势比较平缓,没有明显的降低,甚至长岛种群的保幼激素含量年变化趋势稍微有些上升,且这两个地方诱集种群的保幼激素平均含量要低于武汉的平均值。3.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斜纹夜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建立了适合斜纹夜蛾种群分子遗传学分析的微卫星体系,选用9个微卫星座位进行PCR扩增并应用Gene Scan测序技术测定了各位点片段的长度多态性。在18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共发现了162个等位基因,不同的微卫星位点观测等位基因数Na从5到34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变化范围为1.23-9.1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6,观测杂合度Ho在0.18到0.98之间变化,期望杂合度He在0.19-0.89之间的范围,平均期望杂合度HE的分布范围在0.17-0.86之间。9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AR为3.9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斜纹夜蛾群体内9个微卫星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丰富度和平均观测杂合度普遍比较高,说明斜纹夜蛾群体内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9个微卫星位点的种群内平均近交系数Fis在-0.1150.154之间;各种群9个位点的平均近交系数Fis为0.056。显示斜纹夜蛾所有种群内9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Fis为0.04,平均Fit为0.08,平均Fst为0.05,总群体基因流平均为5。种群两两之间的FST大部分小于0.05,一小部分在0.050.15之间。说明大部分种群无分化,个别种群中度分化,而且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则相对较低。同时从六个位点(CWM-1、CWM-2、CWM-3、CWM-4、CWM-5、CWM-8)的基因流数目(Nm>4)可以看出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比较充分。4.不同地区斜纹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6对引物对17个种群共408个个体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157个多态性位点,总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100%。17个种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在0.18-0.3114,总体Nei’s基因多样性明显高于各群体,为0.3591。Shannon’s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2559-0.4438之间,总群体为0.5407。利用两种分子标记分析的斜纹夜蛾各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基本相吻合,但是遗传相似性最高和相似性最低的种群并不一致。此外,斜纹夜蛾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低的相关性。因此,系统发育树聚合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依据两种标记所做的发育树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支,一支是沿海走向,一支是沿华北-巫山-横断山一线走向。

何群[3](2014)在《湖南烟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病虫害对烟草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烟草害虫咬食烟草叶片,蛀食根茎,不仅严重影响烟草的质量和产量,而且也危害留种。笔者通过记录烟草生长动态,结合不同测报点历年气象数据,研究了湖南烟区4种主要害虫(烟青虫、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烟蚜)种群发生规律,揭示了其种群动态的变化规律、年发生世代数,及环境条件对其的影响,为科学治理烟田主要害虫提供可靠依据,为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烟青虫属本地虫源,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和7月初有明显的发蛾高峰期,用有效积温法可以有效判断其各代虫源性质。小地老虎为地下害虫,1年发生世代数为4~5代,其为害盛期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一般为害盛期发生在3月和5月,可以通过性诱蛾量和蛾雨系数等对其发生进行预测。小地老虎和斜纹夜蛾同属于迁飞性害虫,对越冬环境和迁飞气候等有相似要求,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斜纹夜蛾年发生世代数4-5代,迁入高峰期在5月左右。4~5月小地老虎诱蛾量对5~6月斜纹夜蛾的迁入蛾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烟田烟蚜每年发生世代数和季节数量变化取决于越冬基数及天气条件,季节变化一般为单峰型,为害高峰期主要在4~6月初。在湖南农业大学烟草基地进行田间调查,采集标本进行鉴定,确定烟田节肢动物种类为2纲、10目、20科、40种。烟蚜为烟田害虫优势种,蜘蛛和茧蜂为烟田天敌优势种。在烟草生长期中,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中性昆虫亚群落。害虫亚群落的稳定性要比天敌和中性昆虫亚群落高。优势集中性指数由天敌、中性昆虫至害虫亚群落依次降低,波动最大的为中性昆虫亚群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关于湖南烟草害虫防治的几点探讨,对害虫综合防治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张智[4](2013)在《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农作物重要害虫大部分都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性害虫以其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始终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与耕作方式变更等原因,近年来,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连年暴发成灾,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螟、小地老虎和黏虫等也呈现间歇性、局部大面积暴发的态势。为了提高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及时开展有效防控,减少农业损失和药剂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高空诱捕器和自动分时段取样的探照灯诱虫器等监测设备,在北京延庆、吉林公主岭和内蒙古锡林浩特等多个监测点获得的多年野外虫情,对我国北方多种夜行性昆虫的探照灯诱虫数量与高空取样结果之间的关系,多种昆虫的扑灯类型和迁飞性昆虫的上灯节律及其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和重大迁飞性害虫小地老虎和黏虫,除分析探照灯下的种群动态以外,又结合垂直监测昆虫雷达获得空中虫情、卵巢解剖数据、地面和空中气象资料、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收集的各地虫情数据等,综合运用GrADS、HYSPLIT、ArcMap等图形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重点研究了种群动态与各种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种群波动与空中风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二点委夜蛾的虫源性质及其迁飞的可能性。本文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果:1.新设计的空中诱捕器可在空中风力不足以张开拖网的情况下进行空中取样,并可有效防止诱捕昆虫的逃脱。试验表明,该诱捕器在200400m高度可捕获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等7目的多种昆虫;高空取样结果证实了探照灯诱虫器在辅助雷达进行迁飞目标识别中的作用。2.探照灯分时段诱捕数据表明,直翅目的东方蝼蛄、北京油葫芦和鞘翅目步甲类等优势种属于非整夜扑灯型,脉翅目的大草蛉和丽色草蛉,鳞翅目的草地螟、玉米螟、甜菜白带野螟、小菜蛾和大多数夜蛾科种类都属于整夜扑灯型。不同种类其扑灯节律明显不同,迁飞习性是影响其在探照灯诱捕器内出现节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轨迹模拟限制在10h以内时,分时段参数化所得的结果并不是传统方法所得结果在距离上的简单缩短,而是涉及更多的虫源地、可能的降落地点和运转路径。但随着轨迹模拟时间的延长,两种方法得到的虫源地信息基本相同。3.综合分析表明,二点委夜蛾可以在北京延庆地区越冬。二点委夜蛾在河北栾城1年发生4代,北京延庆1年发生3代,两地的雄虫诱集总量均极显着高于雌性,实际性比显着或极显着小于1的天数,在两地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8%和30%。种群波动影响性比变化,当种群处于上升期时,二点委夜蛾成虫的性比极显着高于1,当种群进入平缓期后,性比接近于1或极显着小于1。北京延庆探照灯诱集的一代成虫数量不符合正态分布,一代成虫出现两个明显高峰,高峰期诱虫数量与空中925hPa的偏南气流密切相关。北京周边地区的监测数据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期增长,初步判断二点委夜蛾是一种兼性迁飞昆虫,北京延庆一代成虫除包含本地种群外,还包括从河北和天津迁飞或扩散而来的个体。4.室内饲养和吊飞发现,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和飞行能力可能导致性比发生变化。一代发生区,3-4月份的温度和降水对当年小地老虎的发生程度具有重要影响,4月份温度偏高,降水量较大的年份小地老虎发生重,反之较轻;6月下旬小地老虎迁飞高峰期的雷达回波高度主要在500m以下,300400m是其主要的飞行高度。垂直雷达监测和夜间定时取样均表明小地老虎可以整夜迁飞。风场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系统可促进小地老虎的迁飞与危害。5.2008-2012年,各年累计诱集黏虫量分别为5,105头、3,981头、11,385头和50,584头,诱集数量在年度间存在极显着差异,2012年是黏虫诱集数量最高的一年。气象分析表明,适宜黏虫繁殖的气象条件是导致2012三代黏虫大暴发的直接原因。7月份适宜黏虫扩散的天气系统是三代黏虫暴发的外在动力。北京延庆监测点二代黏虫成虫诱集数量与空中气流的运转方向密切相关,轨迹分析显示华北北部地区三代黏虫大暴发的虫源大部分是从周边地区迁飞扩散而来,是迁入种群和本地种群在适宜气象条件下共同繁殖的结果,与东北黏虫种群关系不大。东北地区三代黏虫的虫源大部分来自本地,受偏西气流和降雨的影响,东北地区二代成虫不能有效迁出,黑龙江北部二代成虫在偏南气流的运载下向南迁飞,受锋面天气影响降落在黑龙江、吉林交界处,与东北地区北部和华北地区迁入的成虫汇集后,造成了东北局部地区的严重发生。三代黏虫回迁期,由于受东北和华北地区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很难形成合适的偏北气流,9月中下旬,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农作物接近成熟期,基于上述因素,预测4代黏虫不会在全国大面积暴发,后期实际发生情况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崔亚琴[5](2012)在《油蒿灌木林钻蛀性虫灾遥感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遥感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灾害监测,如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大面积动态监测,可及时监测灾害发生的早期灾害点(虫源地)、掌握灾害发生规律、预警灾害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灾害损失。针对荒漠灌木林分布广、面积大、发生虫灾后与地表背景的类似性强,以及钻蛀性虫灾的监测难度大等特点,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灌木林钻蛀性虫灾监测和预警的意义重大,对其它害虫的指导作用更强。论文主要依据森林昆虫学、定量遥感等相关理论。结合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主要应用基于光谱特性和空间特征分布的决策树分类对油蒿群落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和气象数据,对历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对年际油蒿群落植被的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由于目标植被在受到钻蛀性害虫的侵袭初期,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被害状,因而利用地面采集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单株油蒿植被的危害评价。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油蒿冠幅枯死面积比例、株虫口密度、地径和株高四个指标,建立了单株油蒿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和隶属函数;再根据油蒿灌木林健康程度综合评判得分,将发生程度分为:健康、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四个等级;最后筛选出与油蒿植被健康程度显着相关的光谱参数,建立起单株油蒿健康程度的预测模型。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不同树势油蒿光谱特征识别与对比,表明健康油蒿受到钻蛀性害虫危害后,具有明显的“红边”蓝移现象。说明,利用高光谱数据监测虫害发生具备一定可行性,而且对植株本身不造成任何伤害。从拟合和预测精度来看,半固定沙地最高,其次是流动沙地,固定沙地相对较低。半固定沙地的模型公式为:Y=-1.292×Dr+0.008×λr+13.277×Rg+2.506×(SDr-SDb)/(SDr+SDb)-0.395×SDg-7.510,其拟合决定系数为0.406,预测决定系数为0.562(其拟合和预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和0.759),均方根误差为0.192。尽管拟合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但是可以说明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对油蒿受根茎部钻蛀性害虫侵袭后进行识别和监测。(2)基于光谱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决策树法对影像分类,并提取油蒿群落植被信息。影像分类后的总体精度为69.85%,分类后并辅助人工解译的总体分类精度为71.19%,精度提高不是特别显着。但对于油蒿群落信息的提取精度结果显示:用户分类精度为60.21%,增加辅助人工解译分类后用户分类精度可达75.14%,精度提高了近15%,这主要是由于荒漠植被的光谱特性极为相近,尽管不同荒漠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区分,但仍存在同一植被生长在不同植被类型区域,或者不同植被类型之间混合交错生长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分类精度。尽管分类精度不是很高,但是在荒漠地区提取植被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在解译过程中,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辅助人工解译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空间异质性强烈且植被交错混合生长的荒漠化地区。(3)在钻蛀性害虫危害后,植物长时期处于绿色攻击阶段,叶片颜色不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叶片凋落发生在灰色攻击阶段。对于此类型的虫害遥感监测,不适合采用通过NDVI、植被覆盖度和受害程度变化来进行研究,因为随着受害程度的上升,其植被覆盖度和NDVI不具有明显下降趋势。(4)通过实地调查,气象资料和遥感影像历年数据叠加发现:半固定沙地是一个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的过渡阶段,同时受钻蛀性害虫危害也是三个立地类型中最为严重的。因此,处于过渡型的半固定沙地是生境条件最为脆弱和不稳定的。因而,在荒漠灌木林生物灾害的监测和研究中,更应该重视演替阶段中的过渡型类型。

张丽[6](2012)在《草地螟的雷达监测与早期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螟是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北)地区重大害虫,暴发时为害严重,造成损失重大,明确其迁飞、扩散规律以及与境外虫源交流情况,对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1年,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作为监测工具,结合高空探照灯和地面灯灯诱虫情、迁飞高峰期雌虫卵巢解剖、区域大气环流形势和迁飞轨迹分析,在内蒙古锡林浩特西郊对草地螟的迁飞行为进行研究。2010-2011年的雷达观测结果表明:牧区越冬代、一代和二代草地螟成虫迁飞高度主要集中在300-400m。迁飞高峰出现时间较农区偏晚,集中在0:00-5:00之间。本研究观测显示牧区草地螟成虫迁飞高峰期具有以下特点:(1)越冬代、一代草地螟成虫迁飞峰期相对较短,二代草地螟成虫迁飞峰期持续时间长。2010年一代草地螟成虫有两次迁飞峰期,第一次从2010年7月1日持续至7月6日,第二次从2010年7月10日持续至7月21日,2011年越冬代草地螟成虫迁飞峰期从2011年6月22日持续至6月30日,相对较短;而二代草地螟成虫迁飞峰期则相对持续时间较长,2010年从8月8日持续至8月21日,2011年从7月26日持续至8月23日,均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2)高峰日诱虫数量大。2010年二代草地螟成虫迁飞高峰期内的高峰日是8月11日,高空灯单日单灯诱集到9167头草地螟;2011年二代草地螟成虫迁飞高峰期内有几个高峰日,当日高空探照灯诱虫数量都比较大,7月26日诱集到75560头。(3)突增突减情况明显。在二代草地螟成虫迁飞峰期中突增突减现象表现的尤为突出,2011年7月26日草地螟迁飞数量从前一日的61头突增为75560头,而后一日7月27日则突减为277头;7月31日高空探照灯下集虫器内只有107头,8月1日就突增至20652头,8月2日又突减到34头。(4)卵巢发育级别低。2010年到2011年共监测到的5次草地螟成虫诱集高峰,检查其雌蛾卵巢发育进度发现都以1-2级为主。轨迹分析显示,牧区越冬代草地螟成虫迁飞受到风场影响,虫源来自我国内蒙古东北地区,是一个我国虫源影响他国的个例。牧区一代草地螟成虫虫源主要来自蒙古国,2010年7月1日至7月6日以及2010年7月10日至7月21日两次高峰期迁入的虫源都来自蒙古国中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牧区二代草地螟成虫虫源主要来自蒙古人民共和国,2010年8月8日至8月21日以及2011年7月26日至8月4日的两次高峰期,草地螟虫源地都来自蒙古国中东部以及东南部地区;但是二代草地螟成虫虫源也可以来自国内,2010年8月23日的轨迹显示其来自锡林郭勒盟西部。东亚地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西伯利亚低压对我国牧区草地螟成虫的迁出和迁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经过第三次北跳后,稳定在25-30°N,北界位于35-40°N之间,其西北侧西南气流活跃,对北方牧区上空的大气流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冷高压或脊以及气旋、锋面、槽或锋面气旋这些大气背景与境外草地螟的迁入和降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它们是蒙古草地螟迁入我国并导致灾变的重要引导性因素。降雨与草地螟成虫的迁入和迁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所诱集到的五次高峰期中均有降雨。2010-2011年两年中,高空探照灯下集虫器内一代草地螟成虫的突增之前都有降雨情况出现,而高空探照灯下集虫器内二代草地螟成虫诱集高峰期也是在降雨之后开始的。

齐会会[7](2011)在《稻飞虱迁飞行为的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监测与轨迹分析》文中指出稻飞虱是我国水稻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在我国连续大暴发,给我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了惨重损失,进行监测预报是指导有效防控的基础。为了阐明稻飞虱的空中迁飞行为及种群动态,20092010年在广西兴安县使用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和双灯(高空探照灯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了稻飞虱的连续监测,并利用Hysplit4软件对其迁飞进行轨迹分析,追踪其在广西兴安地区的虫源地。雷达监测显示2009年秋季褐飞虱一般在3001100 m范围内密度较高,分别在300400 m、500700 m和8001100 m范围内形成三个虫层,成层高度与极值风速有很大的关系。在褐飞虱迁飞高峰期,一般在日落之后空中昆虫密度就开始增加,20:00左右达到最大,凌晨之后空中昆虫密度明显减少,有时后半夜也会出现高峰,回波高峰持续到早上5:00以后才逐渐消失。雷达观测到了褐飞虱的定向现象,褐飞虱在秋季大致呈南-北定向,与当时的东北风向呈一定的夹角。稻飞虱在年度间的迁飞峰期和迁飞量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迁飞走向是一致的。5、6月份的虫源主要是在西南气流的运载下,从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迁入而来。随着本地早稻的成熟,稻飞虱在西南气流的运载下迁飞12 h后将到达湖南中东部稻区,迁飞24 h后将到达安徽中部以及河南西南部稻区。秋季的迁飞较复杂,迁入与迁出可以同步发生,并发生无定向的随气流迁飞,但湖南中东部地区是秋季迁入广西兴安的主要虫源地。秋季从广西兴安迁出的褐飞虱经过12 h的迁飞主要到达广西中部,24 h后主要到达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稻飞虱前期迁入受降雨影响较大,一般每次的迁入都伴随着降雨,垂直气流对其影响不明显,在迁飞峰期垂直气流都比较微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性比变化波动较大,褐飞虱高空探照灯下的性比(雌:雄)大于佳多灯,中稻田和晚稻田的性比一般大于或等于1;白背飞虱在高空探照灯下性比大于1,在佳多灯下性比小于1,在中稻田分蘖至拔节期性比大于1,在晚稻田蜡熟期性比大于1。

张云慧[8](2008)在《东北与华北地区迁飞昆虫的垂直昆虫雷达监测与虫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迁飞性害虫的频繁暴发是影响我国农牧业稳产、丰产的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治迁飞性害虫的暴发而使用的大量杀虫剂可导致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安全等生态和社会问题。因此,开展迁飞性昆虫的早期预警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长期自动监测,并辅以系留气球空中网捕,高空探照灯、地面诱虫灯等设备同时采集虫情信息,综合地面风温场、低空气流和大区环流、异地虫情信息、作物分布和迁飞高峰期的轨迹分析,对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粘虫、草地螟、旋幽夜蛾等主要迁飞性害虫的迁飞规律和迁飞路线进行研究,为上述迁飞性昆虫的早期预警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1)本研究利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成都锦江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对东北与华北地区主要迁飞性昆虫进行研究。该系统能够实现雷达运行、信号采集、存储和处理的全自动控制。2005年69月安置在吉林省镇赉县(45°51′N,123°12′E),对我国东北地区粘虫的季节性迁飞进行雷达观测,并对吉林省白城地区6月上旬田间旋幽夜蛾暴发的虫源问题进行了探讨。20062007年,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安置在内蒙古集宁市(41°02′N,113°06′E),主要开展草地螟季节性迁飞的雷达观测与虫源分析。2)数据采集。通过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的长期自动观测,实时监测、自动记录雷达上空昆虫的季节性变化动态,得到迁飞性昆虫的迁飞日期、迁飞高度、迁飞规模等参数;同时通过高空探照灯和地面诱虫灯的诱集、系留气球携带捕虫网的空中取样、田间调查和各地虫情信息的汇总收集等方式获取虫情信息,确定迁飞昆虫的种类。迁飞高峰期通过统计昆虫诱虫百分比,性比,解剖检查雌虫卵巢发育进度等,判断迁出或迁入种群。3)空中风场分析。昆虫迁飞高峰期,每晚20: 00用测风经纬仪跟踪气象气球,测得低空风速风向值,结合雷达观测昆虫在各个高度层的分布,判断低空气流对昆虫空中飞行垂直分布的影响,得到昆虫迁飞与气流的关系。在ArcGIS 8.3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高空风场数据,合成昆虫迁飞高度层的空中风场和大区环流,初步预测迁飞性昆虫的迁飞来源、迁飞路线和可能的降落区。4)轨迹分析。根据雷达观测迁飞昆虫的飞行高度、迁飞与气流的关系和空中风场的分布,利用Hysplit4软件系统,把GDAS网格数据导入软件系统,以雷达观测点为中心,以111 km为半径散布若干个点,对迁入、迁出事件进行轨迹分析。顺推时间以20:00为起始时间,逆推时间以06: 00为起始时间,起点高度设置为400 m,最大高度2000 m,超过此高度软件自动停止对该点的分析。轨迹分析结果与空中风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迁飞昆虫的迁飞路线和虫源。所取得的结果:深化了对粘虫迁飞规律认识,获取了粘虫在我国东北地区季节性的空中飞行参数。综合分析表明:2005年粘虫在我国东北地区整个生长季节主要有3次明显的迁飞过程,迁飞高峰期粘虫空中飞行行为受气象条件尤其是空中风温场影响较大,表现在夜间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空中飞行高度具有明显差异。春季迁飞主要借助气流运载进行大规模长距离迁飞,夜间飞行时间较长,大多个体能完成整夜飞行,高度主要在300600 m;夏季飞行活动比较复杂,成虫期的取食、求偶、交配、产卵、短距离扩散和迁飞过程往往同时进行,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成层现象。飞行高度最高可达1000 m,主要集中在500 m和700 m两个高度层;秋季飞行高度相对较低主要在300 m以下和400500 m。首次证实了旋幽夜蛾、步甲类昆虫在我国的迁飞现象。高空探照灯能诱集到旋幽夜蛾明显的突增突减;19802000年20 cm的平均地温分析结果也表明,5月中旬东北地区20 cm的土壤温度不能满足旋幽夜蛾越冬代幼虫化蛹、羽化,当地虫源不能构成6月上旬田间幼虫的暴发;高峰期雌虫卵巢解剖显示,卵巢发育进度整齐、级别较低,具有典型的迁飞昆虫生理特征;雷达回波显示成虫飞行最高可达距地面1000 m,主要选择在距地面300500 m,在500 m可以整夜飞行,证实了旋幽夜蛾具有明显的迁飞性。步甲季节性活动主要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高峰期主要集中在8月份,雷达观测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步甲迁飞并不是偶发性事件,条件适宜步甲可以进行夜间长距离大范围的季节性迁飞;步甲迁飞高度主要选择在气温较高、风速较大的大气逆温层内借助气流运载进行长距离运行,高峰期内雷达回波点高度主要在600 m以下,最高可达900 m,300450 m是其主要飞行高度。步甲种类繁多,并不是所有种类都能迁飞,只有婪步甲属毛婪步甲、谷婪步甲和暗步甲属个别种类进行迁飞。进一步研究了草地螟在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季节性迁飞规律和虫源性质。20052007年的雷达观测结果显示:草地螟春季迁飞主要在300600 m,400500 m是其主要的飞行高度,春季迁飞高峰期大部分个体能完成整夜飞行;夏季主要是夜间求偶、交配和短距离扩散种群,飞行高度主要在400 m以下,飞行时间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20: 0022: 00,极少个体能完成整夜飞行;秋季迁飞飞行高度主要集中在300500 m,高峰期基本为迁飞种群,多数个体能完成整夜飞行。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草地螟虫源与国外虫源存在频繁的交流,迁飞期草地螟受空中风场变化影响较大,大面积起飞的草地螟蛾群受气流和锋面天气影响聚集降落,造成集中危害;内蒙古乌盟、山西雁北、河北坝上仍然是我国草地螟大发生的一个主要越冬虫源区,上述地区越冬代草地螟虫源基数对我国次年草地螟的发生程度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的创新之处:1)在国内首次应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对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昆虫的季节性迁飞进行了长期监测,为弄清我国迁飞昆虫种类、空中生物流量的季节性变化、主要迁飞性昆虫的季节性迁飞规律,探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新方法和技术体系;2)综合利用了雷达遥感技术、GIS技术、风温场分析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昆虫迁飞过程实时监测、昆虫迁飞的风温场分析和轨迹分析,更客观的分析了虫源和昆虫迁飞过程,结果与各地田间发生情况一致,为迁飞性昆虫的早期预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3)初步揭示了我国重大迁飞性害虫粘虫、草地螟的迁飞路线、迁飞规律;4)首次证实了步甲、旋幽夜蛾的迁飞现象。本论文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系统长期自动监测的优点,对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主要迁飞性昆虫迁飞规律、迁飞路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上述地区空中昆虫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年际间生物流量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实时获取迁飞性昆虫的发生动态信息,为建成我国迁飞性昆虫实时监测早期预警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也为在我国进一步开展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经验。

李春艳[9](2007)在《舟山市松材线虫入侵林地生态格局动态监测研究》文中提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对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浙江省因其许多沿海防护林以松树为主,近年来由于松材线虫的大面积危害已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做好松材线虫入侵的预防工作对生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进行研究,以松材线虫病侵染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thunbergii Parl)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1991、1995、2006年三期Landsat5 TM影像,以地面调查资料和光谱数据为辅助数据,根据不同林地类型在遥感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利用专家分类器,建立主要植被覆盖类型的专家知识库,进行植被类别提取。并利用模糊数学模型提取各种林型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提取针叶林物种分布图。在进行针叶林信息提取的基础上,从群落格局角度分析松材线虫病入侵前后林分物种组成的变化,并将数量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遥感技术结合,进行松材线虫入侵的空间动态监测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松材线虫入侵前后林地的空间格局稳定性。

向勇[10](2006)在《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GIS和MICAPS技术的引入,已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成为空间分布广、时间序列长的多类型气象观测数据集成管理和应用的强有力工具。本研究针对气象数据的特点以及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建立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从系统的开发环境、开发模式、开发方法、数据库设计、系统分析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是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式GIS平台和MICAPS平台,运用微软最新的.NET技术,以Visual Basic.NET作为开发语言,以Visual Studio.NET等软件作为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平台。系统采用了C/S两层模式结构和面向对象机制原理,用系统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将整个系统结构化、模块化,从系统的分析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系统由GIS功能模块、农业气象信息查询模块和农业气象信息综合处理模块三部分组成。GIS功能主要包括视图管理、图文互查及属性数据处理、属性管理、图形操作、地理坐标的动态显示、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及制图输出等,采用ArcGIS Engine的接口技术来实现,具体技术路线:①对于部分简单的GIS功能,可以调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工具按钮实现,②对于工具按钮不具备的功能,则通过调用ArcGIS Engine对象库中的函数进行编程加以实现;农业气象信息查询模块功能包括数据的采集与输入、编辑与更新、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显示与输出等,采用基于动态链接库的混合编程实现;而农业气象信息综合处理模块功能主要是气象信息的图形可视化,采用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链接与嵌入)自动化技术实现。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信息共享,具有较强的移植性。提供了一个功能实用、运行稳定,用户界面友好、便于操作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同时为系统将来的升级、功能扩展、完善和后期WebGIS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方便。最终实现农业气象信息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多用户共享。 本系统的开发、研制和面向对象的使用,达到了预期要求,初步满足了应用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应用潜力。为高校利用农业新技术服务于“三农”提供一个有效的窗口,这将使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能更加科学地利用气象条件和农业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从而创造出更好的农业经济效益。

二、监测害虫迁飞的全自动雷达(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监测害虫迁飞的全自动雷达(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粘虫的发生规律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粘虫的发生现状
    1.2 粘虫的迁飞规律
    1.3 粘虫成虫产卵与幼虫取食行为的研究现状
    1.4 粘虫的监测预警技术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吉林省粘虫种群动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成虫
        2.1.2 卵
        2.1.3 幼虫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成虫
        2.2.2 卵
        2.2.3 幼虫
    2.3 讨论
第三章 吉林省不同粘虫世代发生量的相关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发生世代间的短期预测
        3.2.2 发生世代间的长期预测
        3.2.3 其它各世代各虫态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粘虫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行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代粘虫幼虫的田间调查
        4.2.2 成虫产卵行为研究
        4.2.3 幼虫取食行为研究
    4.3 讨论
第五章 以昆虫雷达为核心的粘虫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常规监测
        5.1.2 雷达监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2015 年监测结果与分析
        5.2.2 2017 年监测结果与分析
        5.2.3 2018 年监测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吉林省粘虫的测报方法
    6.1 2代粘虫幼虫的监测预警方法
        6.1.1 对迁入代成虫的监测
        6.1.2 2代粘虫卵量调查
        6.1.3 2代粘虫幼虫的田间调查
    6.2 3代粘虫幼虫的监测预警方法
        6.2.1 2代粘虫成虫的监测
        6.2.2 3代粘虫卵量调查
        6.2.3 3代粘虫的幼虫调查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1.1 明确了吉林省各代粘虫种群动态及相关关系
        7.1.2 揭示了粘虫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等为害行为机制
        7.1.3 建立了以昆虫雷达遥感为核心的粘虫监测预警技术
    7.2 不足与展望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斜纹夜蛾诱集种群动态及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斜纹夜蛾生物学
        1.1.1 斜纹夜蛾的历史记载和分类地位
        1.1.2 斜纹夜蛾的分布和近缘种
        1.1.3 斜纹夜蛾的寄主植物
        1.1.4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为害
    1.2 昆虫迁飞研究介绍
        1.2.1 迁飞昆虫概述
        1.2.2 迁飞行为研究内容
        1.2.3 斜纹夜蛾迁飞研究现状
    1.3 分子标记概述
        1.3.1 AFLP分子标记概述
        1.3.2 微卫星分子标记概述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斜纹夜蛾高空诱集数量及其卵巢发育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探照灯诱虫器
        2.1.2 诱虫地点
        2.1.3 卵巢发育分级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斜纹夜蛾诱虫量动态
        2.2.2 性比
        2.2.3 卵巢发育级别分析
        2.2.4 三地诱集的雌蛾交配率分析
    2.3 讨论
        2.3.1 种群数量动态及性比
        2.3.2 卵巢发育及交配率
第三章 迁飞中的斜纹夜蛾保幼激素滴度动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仪器和化学试剂
        3.1.3 保幼激素测定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保幼激素的种类
        3.2.2 室内饲养不同日龄雌雄成虫的保幼激素含量动态
        3.2.3 斜纹夜蛾成虫保幼激素的季节变化规律
    3.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斜纹夜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仪器设备
        4.1.3 试剂
        4.1.4 基因组DNA提取
        4.1.5 斜纹夜蛾EST序列的下载与分析
        4.1.6 引物合成与筛选
        4.1.7 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4.1.8 微卫星片段的电泳检测及基因分型
        4.1.9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的提取
        4.2.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
        4.2.3 微卫星片段长度基因分型
        4.2.4 基于微卫星数据的斜纹夜蛾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4.2.5 不同种群的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
        4.2.6 连锁不平衡检测
        4.2.7 种群分化
        4.2.8 中性检测
        4.2.9 基于微卫星的斜纹夜蛾群体遗传结构的分子方差分析
        4.2.10 种群内近交系数
        4.2.11 种群间固定指数FST和基因流Nm
        4.2.12 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4.2.13 种群间遗传距离、基因流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4.2.14 基于微卫星的斜纹夜蛾种群间系统发育分析
    4.3 讨论
        4.3.1 斜纹夜蛾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水平
        4.3.2 斜纹夜蛾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基因流
        4.3.3 斜纹夜蛾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系统发育关系
第五章 不同地区斜纹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仪器设备
        5.1.3 试剂
        5.1.4 主要生化试剂及缓冲液配制
        5.1.5 模板DNA的双酶切
        5.1.6 酶切产物的连接
        5.1.7 预扩增反应
        5.1.8 选择性扩增反应
        5.1.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酶切与连接
        5.2.2 预扩增
        5.2.3 选择性扩增及引物筛选
        5.2.4 数据分析
    5.3 讨论
        5.3.1 斜纹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
        5.3.2 斜纹夜蛾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5.3.3 聚类分析
第六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附录2 TC-412 操作手册
致谢

(3)湖南烟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烟草害虫研究
        1.1 烟田昆虫群落多样性
        1.1.1 多样性指数
        1.1.2 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
        1.1.3 群落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1.2 烟田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1.3 烟草害虫生物防治现状
        1.4 烟草害虫监测方法的研究
        1.4.1 传统人工监测
        1.4.1.1 灯诱虫法
        1.4.1.2 糖醋诱蛾法
        1.4.1.3 昆虫性诱法
        1.4.2 病虫害机器检测和监测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烟青虫的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烟草栽培方法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烟草生长基本情况统计
        1.3.2 越冬基数试验
        1.3.3 性诱蛾试验
        1.3.4 虫口密度及被害株率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期
        2.2 发生情况
        2.2.1 烟青虫种群年变化
        2.2.2 烟青虫种群消长规律
        2.2.3 烟青虫种群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烟草栽培方法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烟草生长基本情况统计
        1.3.2 越冬基数试验
        1.3.3 性诱蛾试验
        1.3.4 虫口密度及被害株率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期
        2.2 发生情况
        2.2.1 小地老虎种群年变化
        2.2.2 小地老虎种群消长规律
        2.2.3 小地老虎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烟草栽培方法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烟草生长基本情况统计
        1.3.2 性诱蛾试验
        1.3.3 虫口密度及被害株率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期
        2.2 发生情况
        2.2.1 斜纹夜蛾种群数量的年变化
        2.2.2 斜纹夜蛾种群消长规律
        2.2.3 斜纹夜蛾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烟蚜的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烟草栽培方法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烟草生长基本情况统计
        1.3.2 越冬基数试验
        1.3.3 田间系统调查
        1.3.4 黄皿诱蚜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生期
        2.2 发生情况
        2.2.1 烟蚜种群数量的年变化
        2.2.2 越冬基数
        2.2.3 有翅烟蚜的迁飞规律
        2.2.4 烟蚜种群消长规律
        2.2.5 烟蚜发生规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2.1.1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2.1.2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时间动态
        2.1.2.1 烟田节肢动物丰盛度时间动态
        2.1.2.2 烟田节肢动物个体数量时间动态
        2.1.2.3 烟田节肢动物多样性时间动态
        2.1.2.4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迁飞行为概述
    1.2 昆虫迁飞的特点
    1.3 迁飞性害虫研究的主要问题
        1.3.1 起飞行为及调控
        1.3.2 运转高度及行为特征
        1.3.3 降落及机制
    1.4 迁飞性昆虫的传统研究手段
        1.4.1 标记释放回收
        1.4.2 灯光诱集
        1.4.3 卵巢发育解剖
        1.4.4 飞行能力测定
        1.4.5 空中取样
        1.4.6 其他方法
    1.5 迁飞性昆虫的现代化研究手段
        1.5.1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1.5.2 其它标记
        1.5.3 雷达监测
        1.5.4 轨迹分析
    1.6 雷达昆虫学的发展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目标与内容
        1.8.1 研究目标
        1.8.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材料
        2.2.1 探照灯诱虫器和时控开关
        2.2.2 地面灯诱虫器
        2.2.3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
        2.2.4 飞行磨系统
        2.2.5 自动气象站
        2.2.6 气象和轨迹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观测
        2.3.2 虫情收集
        2.3.3 昆虫吊飞
        2.3.4 轨迹模拟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高空昆虫诱捕器的设计与空中取样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高空诱虫器设计原理及构造
        3.1.2 野外高空取样试验
    3.2 结果
        3.2.1 诱捕种类
        3.2.2 高空取样与探照灯诱虫数量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探照灯下昆虫的扑灯节律及其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主要的诱虫种类及扑灯类型
        4.3.2 几种昆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化
        4.3.3 扑灯节律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4 讨论
        4.4.1 扑灯类型
        4.4.2 扑灯节律
        4.4.3 季节性变化
        4.4.4 扑灯节律对轨迹分析的潜在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点委夜蛾的监测与虫源性质探讨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越冬可能性和成虫羽化时间推断
        5.2.2 诱虫数量和世代划分
        5.2.3 周边地区的二点委夜蛾虫情
        5.2.4 性比变化及卵巢解剖
        5.2.5 二点委夜蛾的扑灯节律
        5.2.6 雷达回波及目标判定
        5.2.7 风场与诱虫数量之间关系
        5.2.8 轨迹分析
    5.3 讨论
        5.3.1 二点委夜蛾在北京延庆的越冬可能性
        5.3.2 化性和性比
        5.3.3 北京延庆一代成虫的虫源性质
    5.4 小结
第六章 小地老虎迁飞生物学与种群动态监测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2.1 性比及变化原因
        6.2.2 2008-2012 年小地老虎季节性种群动态变化
        6.2.3 气象因素对小地老虎种群动态的影响
        6.2.4 小地老虎的垂直昆虫雷达监测
        6.2.5 小地老虎的扑灯节律
        6.2.6 迁飞动力场分析
    6.3 讨论
        6.3.1 性比波动及影响因素
        6.3.2 种群动态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6.3.3 迁飞参数
        6.3.4 迁飞动力学
        6.3.5 小地老虎的早期预警的探讨
    6.4 小结
第七章 黏虫监测与 2012 年三代幼虫大发生原因分析
    7.1 结果与分析
        7.1.1 种群监测结果
        7.1.2 气象因素分析
        7.1.3 黏虫数量与空中风场的关系
        7.1.4 2012 年黏虫重发区的风场分析
        7.1.5 虫源分析
    7.2 讨论和结论
        7.2.1 二代成虫种群动态及形成原因
        7.2.2 三代幼虫暴发的原因分析
        7.2.3 三代成虫回迁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空中诱捕器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8.2 探照灯的诱虫节律及其对轨迹模拟的潜在影响
    8.3 二点委夜蛾的种群动态监测与虫源探讨
    8.4 小地老虎迁飞生物学与种群监测
    8.5 黏虫的监测与 2012 年三代黏虫暴发原因分析
    8.6 本研究的创新点
    8.7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油蒿灌木林钻蛀性虫灾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及特点
        1.2.2 遥感技术在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1.2.3 油蒿钻蛀性害虫研究现状
        1.2.4 钻蛀性虫灾监测的基础研究
        1.2.5 钻蛀性虫灾的应用技术研究
    1.3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关键问题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2 研究区植被概况
    3.2 油蒿及其钻蛀性害虫
        3.2.1 油蒿形态特征、生理生态学以及应用价值
        3.2.2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物学特性
    3.3 基础资料获取
        3.3.1 研究区气象数据
        3.3.2 样地设置及调查
        3.3.3 野外实测光谱数据采集
4 地面数据采集和分析
    4.1 生物因素
        4.1.1 虫害调查
        4.1.2 天敌情况
    4.2 非生物因素数据分析
        4.2.1 温度因子和降水量因子分析
        4.2.2 土壤因子
    4.3 叶片色素测定和含水量的测定
        4.3.1 叶片色素测定方法
        4.3.2 叶片含水量测定方法
5 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
    5.1 影像的选取及基本参数
        5.1.1 影像的选取
        5.1.2 影像的基本参数
        5.1.3 Landsat-7 ETM+SLC off数据的修复
    5.2 陆地卫星影像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5.2.1 陆地卫星影像几何校正
        5.2.2 陆地卫星影像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6 多光谱遥感影像油蒿群落信息提取
    6.1 基于三种植被类型的判别分析
    6.2 判别模型的构建
    6.3 基于光谱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油蒿群落信息提取
        6.3.1 各变量阈值的判定
        6.3.2 决策树分类的建立
        6.3.3 灵武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图和油蒿群落信息的提取
        6.3.4 分类精度评价
7 油蒿群落灾害动态监测
    7.1 油蒿虫灾与油蒿植被覆盖度和NDVI之间的关系
    7.2 油蒿植被年际变化
8 利用高光谱数据识别单株油蒿健康程度
    8.1 不同树势油蒿(健康+受虫害)光谱数据分析
        8.1.1 不同沙地类型油蒿冠层光谱特征
        8.1.2 不同沙地类型健康和衰弱油蒿冠层光谱特征对比
    8.2 油蒿植被健康状况指标和隶属函数的建立
        8.2.1 油蒿植被健康状况指标的选取
        8.2.2 隶属函数的建立
    8.3 光谱曲线提取(依据油蒿健康状况分级)
    8.4 油蒿不同健康程度下,叶绿素和叶片含水量的变化
        8.4.1 叶片色素含量测定结果
        8.4.2 叶片含水量测定结果
    8.5 油蒿健康程度与光谱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8.6 高光谱变量估测油蒿健康程度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9 建立荒漠地区植物波谱库
    9.1 荒漠植物
    9.2 荒漠植物波谱曲线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10.2.1 荒漠灌木林钻蛀性害虫遥感监测适用性讨论
        10.2.2 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10.2.3 论文不足之处
        10.2.4 钻蛀性虫灾监测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图

(6)草地螟的雷达监测与早期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草地螟研究进展
        1.1.1 草地螟的发生分布与为害
        1.1.2 草地螟的产卵和取食
        1.1.3 草地螟的迁飞习性
        1.1.4 草地螟的虫源地
    1.2 雷达昆虫学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雷达昆虫学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雷达昆虫学的研究进展
        1.2.3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概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2.1 试验时间、地点
    2.2 雷达数据获取与处理
    2.3 虫情数据获取和处理
        2.3.1 空中虫情获取和处理
        2.3.2 地面虫情获取和处理
        2.3.3 草地螟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划分
    2.4 气象数据获取及处理
    2.5 昆虫迁飞轨迹分析
        2.5.1 轨迹回推参数设置
        2.5.2 轨迹顺推参数设置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2010 年草地螟的雷达监测及轨迹分析
        3.1.1 2010 年草地螟灯下虫情分析
        3.1.2 雷达回波分析
        3.1.3 2010 年草地螟迁飞轨迹与天气背景分析
    3.2 2011 年草地螟的雷达监测及轨迹分析
        3.2.1 2011 年草地螟灯下虫情分析
        3.2.2 2011 年草地螟迁飞峰期分析
        3.2.3 2011 年草地螟迁飞峰期天气背景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本研究结果
        5.1.1 草地螟的雷达的观测
        5.1.2 我国牧区草地螟与境外虫源存在交流
        5.1.3 大气环流背景与草地螟迁飞的关系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稻飞虱迁飞行为的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监测与轨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稻飞虱迁飞的研究进展
    1.2 雷达昆虫学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昆虫雷达的研究进展
        1.2.2 我国昆虫雷达的研究进展
        1.2.3 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2.1 雷达监测及数据处理
    2.2 双灯诱虫及田间调查
        2.2.1 灯下诱虫
        2.2.2 田间调查
    2.3 稻飞虱世代划分
    2.4 稻飞虱的卵巢发育分级
    2.5 气象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2.6 昆虫迁飞轨迹分析
        2.6.1 迁飞轨迹高度设置
        2.6.2 迁飞时间参数设置
第三章 褐飞虱的雷达监测与轨迹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2009 年褐飞虱的雷达监测及轨迹分析
        3.3.1.1 灯下诱虫结果
        3.3.1.2 昆虫密度的垂直变化
        3.3.1.3 空中昆虫密度一夜内的变化
        3.3.1.4 褐飞虱的迁飞轨迹
        3.3.1.5 褐飞虱定向的雷达观测
        3.3.2 2010 年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及轨迹分析
        3.3.2.1 褐飞虱不同世代在诱虫灯下的动态
        3.3.2.2 褐飞虱的田间动态
        3.3.2.3 褐飞虱的性比变化及卵巢发育
        3.3.2.4 迁飞峰期划分及气流分析
        3.3.2.5 迁飞轨迹分析
        3.3.2.6 天气背景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白背飞虱的迁飞规律与轨迹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白背飞虱不同世代在诱虫灯下的动态
        4.3.2 白背飞虱的田间种群动态
        4.3.3 迁入、迁出峰分析
        4.3.3.1 2009 年迁飞峰期分析
        4.3.3.2 2010 年迁飞峰期分析
        4.3.4 白背飞虱的性比变化及卵巢发育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主要研究结果
        5.1.1 褐飞虱的雷达观测结果
        5.1.2 明确了广西兴安地区稻飞虱的种群动态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东北与华北地区迁飞昆虫的垂直昆虫雷达监测与虫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昆虫迁飞现象
        1.2.2 昆虫迁飞研究方法
        1.2.3 雷达昆虫学研究进展
        1.2.4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研究进展
        1.2.5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点
        2.1.2 地貌特征
        2.1.3 主要迁飞性昆虫
    2.2 数据调查与资料的收集
        2.2.1 地面虫情资料的收集
        2.2.2 空中虫情信息采集
        2.2.3 地面气象资料的测定
        2.2.4 空中风温场气象数据的获取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3.1 虫情数据处理
        2.3.2 雷达数据处理
        2.3.3 气象数据处理
        2.3.4 研究方法
        2.3.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东北与华北地区空中昆虫群落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1.2 诱虫灯诱集
    3.2 诱虫结果
        3.2.1 空中昆虫种类
        3.2.2 迁飞昆虫的数量动态
    3.3 讨论
第四章 粘虫迁飞的雷达观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地点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诱虫结果
        4.2.2 粘虫季节性迁飞高度
        4.2.3 迁飞与低空风温场的关系
        4.2.4 大区气流分析与轨迹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旋幽夜蛾迁飞的证实及迁飞行为观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雷达观测和诱虫灯的诱集
        5.1.2 气象数据
    5.2 旋幽夜蛾迁飞的证实
        5.2.1 2005 年诱虫灯结果
        5.2.2 2005 年雷达监测结果
        5.2.3 2005 年气象数据分析
        5.2.4 1980~2002 年5 月中旬20cm 平均地温分析
        5.2.5 2005 年夏季迁飞的轨迹分析
    5.3 旋幽夜蛾迁飞的雷达观测
        5.3.1 2007 年延庆地区诱虫灯内虫情
        5.3.2 旋幽夜蛾活动高峰期雷达回波的时空变化
        5.3.3 雷达观测点低空气流与大区气流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步甲夜间迁飞行为的雷达观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时间、地点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诱虫结果
        6.2.2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监测数据
        6.2.3 气象数据
    6.3 讨论
第七章 草地螟迁飞的虫源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时间、地点
        7.1.2 虫情资料收集
        7.1.3 气象资料的获取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诱虫结果
        7.2.2 雷达观测结果
        7.2.3 2005~2007 草地螟迁飞虫源分析
    7.3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全文主要结果
        8.1.1 粘虫迁飞的雷达观测与轨迹分析
        8.1.2 旋幽夜蛾迁飞的证实及迁飞行为观测
        8.1.3 步甲夜间迁飞行为研究
        8.1.4 草地螟迁飞行为研究与虫源分析
        8.1.5 其它昆虫的研究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舟山市松材线虫入侵林地生态格局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松材线虫病研究概况
        1.2.1 松材线虫的危害、影响及防治
        1.2.2 松材线虫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
        1.2.3 松材线虫的寄主及传播途径
        1.2.4 松材线虫的侵染循环
    1.3 森林病虫害监测研究概况
        1.3.1 遥感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1.3.2 GIS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1.3.3 GPS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1.3.4 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总体情况
        2.1.2 重点研究区概括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2.1 主要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3 基础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3.1 植被光谱数据的获取
        3.1.1 光谱仪
        3.1.2 野外光谱测量
        3.1.3 光谱数据处理
    3.2 森林生物量和结构调查
        3.2.1 生物量调查
        3.2.2 森林结构调查
    3.3 土壤数据获取及处理
        3.3.1 土壤数据获取
        3.3.2 土壤数据分析结果
    3.4 图件处理及DEM的建立
        3.4.1 基础图件处理
        3.4.2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
4 遥感数据预处理
    4.1 影像的选取
        4.1.1 传感器
        4.1.2 影像及波段的选择
    4.2 图像统计分析
        4.2.1 均值分析
        4.2.2 直方图分析
        4.2.3 相关分析
    4.3 影像的配准
        4.3.1 投影和坐标系的设置
        4.3.2 影像几何变形的产生
        4.3.3 几何精校正含义
        4.3.4 几何精校正过程
    4.4 大气辐射校正
        4.4.1 大气辐射校正概念
        4.4.2 大气辐射校正方法
5 景观结构变化动态监测
    5.1 地物反射光谱原理及应用
        5.1.1 地物光谱反射原理
        5.1.2 地物反射光谱应用
        5.1.3 植被光谱特征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5.2 图像增强处理及指数提取
        5.2.1 图像增强处理
        5.2.2 指数提取
    5.3 森林覆盖度分析
        5.3.1 植被指数计算
        5.3.2 MTVI变化信息分析
    5.4 森林空间信息分析
        5.4.1 变量的生成
        5.4.2 知识规则的建立
        5.4.3 专家分类结果
        5.4.4 精度评价
        5.4.5 研究区林地提取
    5.5 针叶林景观结构分析
        5.5.1 针叶林景观信息提取
        5.5.2 针叶林景观结构空间动态分析
        5.5.3 针叶林分布于地形、土壤因子的关系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GIS和MICAPS的应用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2.2 系统软硬件环境
    2.3 系统开发方案
    2.4 开发方案的选择
    2.5 系统的开发平台
    2.6 系统设计路线
    2.7 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 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
    3.1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3.2 数据库的建立
    3.3 系统的开发.
第四章 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
    4.1 数据管理
    4.2 数据查询
    4.3 专题地图分析
    4.4 空间分析
    4.5 扩展功能
第五章 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应用
    5.1 农业害虫的动态显示系统——以白背飞虱为例
    5.2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动力气象学背景研究——2003年个例分析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监测害虫迁飞的全自动雷达(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粘虫的发生规律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 程志加.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斜纹夜蛾诱集种群动态及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的研究[D]. 武怀恒.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3]湖南烟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D]. 何群.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4]北方地区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种群动态分析[D]. 张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5]油蒿灌木林钻蛀性虫灾遥感监测研究[D]. 崔亚琴.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6]草地螟的雷达监测与早期预警研究[D]. 张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7]稻飞虱迁飞行为的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监测与轨迹分析[D]. 齐会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8]东北与华北地区迁飞昆虫的垂直昆虫雷达监测与虫源分析[D]. 张云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舟山市松材线虫入侵林地生态格局动态监测研究[D]. 李春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 向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6(08)

标签:;  ;  ;  ;  

用于监测害虫迁移的全自动雷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