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龙朝飞,张戎令,段运,郭海贞,肖鹏震,段亚伟[1](2022)在《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持续负温(-5℃)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四种入模温度工况(5℃、10℃、15℃、20℃)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孔结构的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负温环境下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受到抑制,28d龄期的强度约为标养下的80%,将入模温度从5℃提高至20℃可使其强度增长66.64%;持续-5℃环境下混凝土28d龄期的电通量约为标养环境下的两倍,其抗氯离子渗透性显着下降,将入模温度从5℃提高至20℃可使其电通量降低16.23%,有效增强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负温环境造成了混凝土孔结构劣化,使得其小孔分布减少,大孔分布增多,有害孔体积占比增加。提高入模温度可以优化混凝土的孔径结构,增加其无害孔和少害孔的比例,降低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研究建议在合理温度区间内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优化内部孔结构,进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
严久鑫[2](2021)在《混凝土强度快速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潮流下,装配式构件工厂化生产是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最多使用的促进混凝土强度快速发展的方法是蒸汽养护,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混凝土拆模吊装的要求。在预制构件厂,混凝土一般蒸汽养护8小时(一天两班),然后拆模吊装运往堆场。但是混凝土拆模吊装所需要的强度远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并且混凝土经过蒸汽养护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内部水分被蒸干,水化过程终止,导致后期强度难以继续发展。因此仅通过蒸养工艺难以实现混凝土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制约了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外加活性硅材料作为速强剂,完善制备工艺和养护制度,制备出速强和施工性优良的混凝土。并以理论研究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活性硅种类和掺量、矿物掺合料的组成以及养护制度与混凝土强度发展之间的关系,剖析活性硅对混凝土超前龄期强度提升作用的动力学特性,探索在蒸养过程中快速失水对混凝土内微环境和微结构的影响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1)速强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及性能调控在蒸汽养护的条件下,掺入活性硅材料能够大幅提高8h的抗压强度,在2h和4h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在低掺量活性硅的情况下,活性硅C对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佳。活性硅B掺量为2.5%时,对混凝土强度的提升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硅灰对速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掺量不宜超过20%。掺入活性硅C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最为不利,其次是活性硅B。掺入活性硅A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没有影响。活性硅A的添加顺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没有影响,后添加活性硅B和活性硅C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较好。先添加活性硅B和活性硅C会使聚羧酸减水剂的空间位阻效应失效,导致聚羧酸减水剂难以发挥作用,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活性硅会消耗Ca(OH)2含量并反应生成连续链状的C-S-H凝胶,这些链状结构交织成网结构,填充水泥之间的空隙,并与水泥颗粒本身形成的C-S-H凝胶形成搭接,建立结构强度。(2)养护方式对速强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速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8h-48h内还是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在48h-72h内增长变慢。温度每提升10℃对水化放热量的影响就越大,温度越高,水化热放热量曲线越陡。温度越低,水化热放热量曲线越缓。添加活性硅材料可以将放热量达到曲线曲率最大点的时间提前,并且温度越高效果越明显。添加活性硅材料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进程,增大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最适合速强混凝土蒸养后养护的方式是标准养护,最不建议的养护方式是自然养护。(3)蒸养环境对速强混凝土水汽平衡和强度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混凝土内外的水汽转化取决于周围大气的AH值,而不是RH。嵌入式探头记录的RH始终保持100%,不论外部大气的RH和温度变化。放置的探头记录的相对湿度对外部空气的RH和温度变化有影响,且只能描述型腔的水蒸气含量,而不能代表混凝土的潮湿状态。空腔内RH随时间逐渐变小,最终慢慢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混凝土的孔隙水饱和度对外部环境的RH关系呈正相关,对外部环境温度的关系呈负相关。且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对高温环境下的反应更加剧烈,下跌的幅度也会越大。蒸养过程中快速失水对速强混凝土内孔隙和内微环境有严重影响,导致抗压强度下降。蒸养初期的快速失水可能导致凹液面收缩,与混凝土内空气泡贯通发展成不可逆的微裂缝。随着时间增长,裂缝延伸并扩大,导致抗压强度下降。
刘亚州[3](2021)在《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为了提高内部结构的密实性,选取较低水胶比。但是从水泥水化过程来看,当水泥基材料的水胶比≤0.38时,水泥无法完全水化,在水泥石内部必然存在未水化水泥颗粒。这些未水化水泥颗粒后续得到水分供给时,可继续发生水化反应,即后续水化。在潮湿或水环境下,未水化水泥颗粒的后续水化,可能诱发混凝土材料膨胀开裂,并可为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提供通道,加速混凝土性能的劣化,影响其长期性能。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论文首先研究了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给出了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后续水化过程中,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增长率随水化环境湿度增大而增大,RH≥95%下其抗压强度增长率达到绝湿状态下的2.75倍;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均随水中水化温度升高而增大,60℃水中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分别达到20℃水中的1.83倍和1.37倍。建议将标准养护28 d作为后续水化试验的时间起点;推荐60℃水中浸泡作为加速后续水化的试验方法;抗压强度和膨胀应变可用作水泥基材料在后续水化作用下的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基于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与水泥水化微观模型,考虑水分供给对水灰比的影响,建立了水泥颗粒水化修正模型;基于水泥颗粒粒径分布结果,明确了水泥水化度与水泥颗粒水化度的关系,建立了水泥水化修正模型;考虑水分迁移的影响,在水泥水化修正模型中引入了水灰比影响系数、硅粉掺量影响系数和后续水化作用影响系数,建立了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给出了后续水化作用机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抗压强度随后续水化时间增长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趋势。结合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后续水化作用前期,水泥水化速率快,新生C-S-H凝胶填补了净浆内孔隙,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明显减小,后续水化起增强作用;后期水泥水化速率缓慢,净浆内空间逐渐不足以容纳C-S-H凝胶,凝胶体积膨胀导致其内应力变大并生成微裂缝,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增大,导致其性能劣化。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提出了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法。基于MgO微膨胀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建模方法,结合温度函数a(T)、b(T)与水中水化温度T间指数函数关系,建立了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考虑水分迁移和水灰比的影响,在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中引入水分迁移系数和水灰比影响系数,建立了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基于后续水化360 d时膨胀应变模型值,并结合长期后续水化的损伤效应,给出了水泥基材料膨胀应变限值(εFH)lv建议值。掺加硅粉可有效抑制未水化水泥后续水化的危害,且水泥基材料损伤风险控制效果随硅粉掺量增大而愈加显着。通过本文研究,提出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和损伤风险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可为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评价与设计提供依据。
刘振威[4](2021)在《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公路桥梁以及建筑物的火灾变得易发和多发,成了最常见的灾害之一,频繁的火灾使混凝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机制砂(MS)作为一种代替天然河砂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以及绿色发展等角度来看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机制砂混凝土(MSC)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使用,机制砂混凝土结构遭受火灾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大,为了对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以石粉含量、受火温度为研究变量,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对高温后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分析温度、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了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劣化模型,同时基于最高受火温度和质量损失率,分别提出了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评估计算式。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机制砂混凝土试件的表面颜色从灰色变成红褐色,最后呈白色;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显着减小;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石粉含量为10%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最大值;基于试验结果分别建立的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劣化模型以及评估计算式拟合度较好。(2)通过对高温后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分析了石粉含量和温度对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损伤演变过程和耗能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渐趋于扁平;在经历相同温度下,机制砂混凝土试件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以及弹性模量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石粉含量为10%时,均达到最大值;采用Sargin有理分式模型拟合得到的不同温度下机制砂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试件初始损伤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机制砂混凝土经过高温作用后,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较多的能量,特别是石粉含量为10%的机制砂混凝土,耗能系数更易受高温作用的影响。(3)通过对高温前后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试件进行X射线衍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以及压汞试验,分析了试件样品的物相成分、形貌特征和孔隙结构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常温环境下,石粉的加入可以促进体系中钙矾石晶体(AFt)和氢氧化钙(CH)等水化产物数量增多,水泥浆体与骨料结合也变得更加紧密,试件的总孔体积、孔隙率、平均孔径、临界孔径和最可几孔径等孔结构参数显着减小;当温度达到500℃时,CH受热分解成大量小晶体,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因出现脱水,促使网状结构出现较小空洞,孔结构参数显着增大;当温度达到700℃时,CH完全脱水分解,针棒状的AFt晶体表面棱角消失,混凝土内部的孔洞和贯通裂缝数量急剧增多,有害孔级和多害孔级占比约占总孔隙的84%,混凝土结构整体损伤加剧。
齐晓琳[5](2021)在《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水泥基粉土泡沬轻质土力学性能与配比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泡沫轻质土得益于其特有的自重轻、强度高、自立性强、便于施工等特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桥头跳车处理、既有公路改扩建、管线回填、特殊区域施工等减荷换填工程中。然而,常规泡沫轻质土水泥掺加量大,造价较高,环境影响较差。为解决该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提出可通过采用外掺料等量代替部分水泥的配比方式。山东省广泛分布的黄泛区粉土由于具有粒径均匀、黏粒含量低、磨圆度高等特征,适于作为泡沫轻质土掺加料使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为进一步拓展水泥基粉土泡沫轻质土工程应用领域,本文对不同湿密度下的高掺量粉土泡沫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综合低掺量粉土泡沫轻质土相关数据,建立了泡沫轻质土力学性能与粉土掺量及湿密度的相关关系。同时,为了揭示泡沫轻质土力学性能受实际施工环境温度的影响,本文重点开展了不同施工温度下的泡沫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明确了施工技术要求。综合课题组关于粉土泡沫轻质土的2000余组试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编制了无侧限强度计算程序,可用于辅助确定不同工程应用条件下的材料配比。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水泥基粉土泡沫轻质土配比设计及施工组织,对于大幅降低泡沫轻质土造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依据研究成果,可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高掺量粉土泡沫轻质土,随着粉土掺量的增加,泡沫轻质土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均减小,水稳定性变差,适用于非承重结构的填充工程。综合低掺量粉土泡沫轻质土数据,拟合得到了湿密度600≤ρ≤800 kg/m3、粉土掺量0≤α≤70%的泡沫轻质土的关键力学指标表达式。2、依据水泥基粉土泡沫轻质土环境温度影响试验,表明对于28 d龄期试件,各初始温度条件下的关键力学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数值不同。具体表现为:0℃~20℃范围内,各力学指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而20℃~50℃范围内则相反。3、对比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衰减幅度,可将泡沫轻质土的施工环境温度划分为四个温度区间,即冰冻、低温、适宜及高温区。基于研究成果分析,提出对于工程重要承重部位,不宜在冰冻区或高温区进行施工,并应做好施工保温措施。对于工程非承重填充部位,则在满足设计最低强度要求及保温措施的前提下可酌情考虑在冰冻区或高温区进行施工。4、综合水泥基粉土泡沫轻质土已有试验数据,考虑湿密度、土的掺量、原料土的粗粒含量、原料土的塑性指数、浇筑期温度五个主要变量,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编制了粉土泡沫轻质土 28 d抗压强度预测计算程序,可用于不同工程应用条件下的施工配比辅助设计。
李克庆,胡亚飞,韩斌,吉坤,张朋[6](2021)在《低温下湿喷混凝土强度预测与强度损伤》文中提出为研究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湿喷混凝土强度演化规律,实现低温环境下强度的精准预测,根据吉林省东南部某金矿的湿喷配合比,对不同养护温度的湿喷混凝土开展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开展湿喷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验结果构建的ANN-PSO强度预测模型可以精准预测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湿喷混凝土强度,其平均相对误差MRE仅1.706%,决定系数R2为0.996;当养护温度由2℃增加到20℃时,湿喷混凝土的强度先快速增长,后增速减缓到基本稳定;本文提出的强度损伤系数随养护温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可以定量表征温度效应下混凝土强度的演化规律。低温抑制了水化反应,导致胶凝物质生成量少,无法满足混凝土由孔隙结构到致密胶结结构的发育需求,这种结构缺陷是强度受到损伤的本质原因。
何孟凯[7](2021)在《恒定低、负温条件下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寒区地段的冻土工程也在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但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尤其在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地区问题最为明显。为了保证冻土区线路的正常运营,常采用以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基础形式的桥梁来跨越不良地质路段。考虑到桩基在施工阶段遇到的工程问题,冻土区应用钻孔灌注桩时,既要保证其热工稳定性,又要保证其抗冻临界强度。导热系数是影响冻土区桩基热工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因此,研究冻土区桩基导热系数的性质对优化工程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冻土地区的低、负温环境为研究背景,结合试验研究、模型预测等研究方法,运用宏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不同温度下不同龄期时处于非饱和状态的混凝土导热系数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热流法导热仪,基于稳态法获得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早龄期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龄期、养护温度、水胶比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发现混凝土导热系数随龄期的增长呈非线性下降的趋势,鉴此,建立了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复合指数时变模型。(2)为探究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时变模型,考虑养护温度、水胶比对导热系数的多元影响效应,建立了多因素耦合效应下的导热系数时变模型,该模型能准确地量化描述混凝土导热系数与龄期、养护温度、水胶比的关系。(3)通过对不同养护温度、不同水胶比影响下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单一因素影响下,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但综合考虑养护温度、水胶比的影响时,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相关性不大,鉴此,建立了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养护温度、水胶比共同影响下的耦合模型。(4)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了早龄期混凝土在不同养护温度下不同龄期时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并采用烘干法研究了早龄期混凝土含水率的变化历程,依据试验结果,基于灰色关联理论计算了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孔隙率、不同孔径占比和含水率的关联度,揭示了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动态变化主要受含水率、孔隙率和多害孔的影响。(5)以养护28天龄期的混凝土试件为基础,采用浸泡法研究了含水率、孔隙率单一因素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发现当含水率一定时,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呈指数减小趋势;当孔隙率一定时,混凝土导热系数在其含水率较小状态时,二者满足线性关系。考虑含水率和孔隙率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耦合影响,建立了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孔隙率的多元非线性模型,该模型对不同含水率、孔隙率下的导热系数数据整体预测效果较好。
钟跃辉[8](2021)在《基于成熟度法的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坝混凝土的真实强度和断裂性能是保证大坝开裂风险分析和安全评定准确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以获得大坝混凝土真实力学性能为目标。首先,基于施工现场浇筑的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强度和断裂性能试验结果,开展真实服役环境条件下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成熟度分析,明确适用于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成熟度分析的理论计算公式和力学性能与成熟度指标的函数关系形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换算关系。同时,依托室内大型温湿度环境箱,开展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湿筛混凝土的强度和断裂性能试验,获得养护温度对大坝混凝土强度和断裂性能影响的定量数据,建立大坝湿筛混凝土真实力学性能的预测模型。最后,结合已获得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换算关系,建立可用于预测现场真实环境条件下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模型。经验证,该预测模型可满足实际大坝工程的使用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大坝施工现场浇筑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真实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比了不同季节浇筑混凝土强度和断裂性能差异,采用成熟度理论分析了养护环境温度和龄期对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影响,明确了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可靠换算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养护温度历程的不同,大坝混凝土强度和断裂性能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通过成熟度理论研究大坝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发展规律是可行的;全级配与湿筛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换算关系可分别取0.88、0.74,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换算关系可分别取1.32、1.36和1.7。经验证,上述换算关系可较为准确地将湿筛混凝土力学参数换算成全级配混凝土力学参数。(2)通过开展3种不同养护温度条件大坝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每种养护温度设计6种龄期,系统研究了养护温度和龄期对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湿筛混凝土强度参数和断裂参数均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在10℃~40℃养护温度范围内,湿筛混凝土强度参数和断裂参数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适合大坝湿筛混凝土力学参数增长的环境温度为40℃。(3)采用不同养护温度大坝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基于成熟度理论、大坝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力学参数的换算关系,建立了可预测任意温度历程全级配混凝土力学参数的模型。通过现场浇筑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选取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加权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的概念来评价其精度。进一步地,将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并将预测值与传统方法的材料参数取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力学参数预测值和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加权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15%以内,说明本文所建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可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不同季节浇筑大坝混凝土真实力学参数与传统方法取值明显不同。在开展大坝结构仿真分析时,采用本文的预测模型计算大坝混凝土的真实强度和断裂参数比直接采用标准养护条件下或现场浇筑混凝土试件强度和断裂参数试验结果更为准确。
马永刚[9](2021)在《蒸汽养护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各地天然砂的供应的减少,机制砂的使用必将覆盖更广阔的建筑施工领域,对各种工况下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研究有助于为机制砂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研究了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孔结构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石粉对以上性能的调控作用;(2)建立了基于恒温时间和成熟度理论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和抗渗性回归模型;(3)给出了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影响的评价。本文的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1)不同石粉掺量的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蒸汽养护方案的设计和不同恒温温度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恒温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3)标准养护和蒸汽养护方式下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对比研究;(4)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方式下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性能的对比研究;(5)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6)建立了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回归模型。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在机制砂中掺入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在相同水胶比的情况下,天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明显优于机制砂混凝土,相同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时,若要配置与天然砂混凝土相同流动性的机制砂混凝土,应适当增加拌合用水量或减水剂用量。(2)蒸汽养护恒温过程中,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随恒温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且恒温温度越高,其各个恒温时段的抗压强度越高,达到混凝土设计养护强度所需要的恒温时间越短。(3)蒸汽养护方式下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与标准养护方式下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相同;但其动弹性模量、抗氯离子渗透性、孔隙率均劣于标准养护方式下的混凝土,且蒸汽养护阶段恒温温度越高,这种影响越明显。(4)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两种方式下,配合比较合理的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孔结构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均相差较小,即在合理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近。(5)机制砂中掺入适量的石粉,可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其动弹性模量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中,四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孔结构和抗渗性从优到劣依次是:A2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5%)>A3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10%)>A1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0%)>A4机制砂混凝土(石粉掺量为15%),也即C50机制砂混凝土中,5%石粉掺量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最好。(6)基于恒温时间和成熟度理论建立的蒸汽养护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归模型,能较好的反映蒸汽养护过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蒸汽养护时间的关系;同时考虑骨料和汽养护温度影响建立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渗性回归模型,也能很好的契合试验结果。
周俊坤[10](2021)在《蒸汽养护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蒸汽养护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重要生产工艺,其可以极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脱模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混凝土中后期强度及耐久性能。而低品质再生细骨料的资源化利用对实现废弃混凝土的无害化处置至关重要,其可以缓解天然河砂等不可再生资源相对紧缺的局面,但其对混凝土宏观性能又有一定劣化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难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针对于此,本文围绕着蒸养参数(静养时间、恒温温度、恒温时间)和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混凝土工作、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展开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所获得研究成果对于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低品质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低品质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减小,即使用低品质再生细骨料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另外使用低品质再生细骨料会导致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减小,这是由于低品质再生细骨料自身性能特点(含较多旧水泥浆体、泥土、碎砖瓦、玻璃等杂质,较高孔隙率,表面棱角多)引起的。此外,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蒸养参数和低品质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掌握了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基本确定了在满足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条件下的最佳蒸养参数及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2)深入地研究了蒸养参数和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和毛细吸水性能,以及对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探明了蒸养参数和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与上述耐久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劣化特征。(3)采用扫描电镜法(SEM)和压汞法(MIP)等微观测试技术对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微观形貌,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等微观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掌握了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微观特征,并分析其与混凝土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次揭示了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宏观性能劣化机理。同时还通过TR-AH型硬化混凝土气孔分析仪测试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表层的气泡间距系数、气孔比表面积、平均半径等气孔结构特征,进而从细观尺度阐明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劣化原因。
二、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概况 |
1.1 试验方案 |
1.2 原材料及配合比 |
1.3 试验步骤 |
1)入模温度控制 |
2)养护方式 |
①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
②持续负温(-5℃)环境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变化试验结果影响 |
2.2 入模温度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影响 |
2.3 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 |
(2)混凝土强度快速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速强混凝土的组成设计及性能调控 |
2.1 原材料 |
2.2 混凝土的制备及养护 |
2.3 试验方法 |
2.4 试验研究内容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活性硅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养护方式对速强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试验材料及混凝土的制备 |
3.2 混凝土的养护 |
3.3 试验方法 |
3.4 试验研究内容 |
3.5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蒸养环境对速强混凝土水汽平衡和强度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基本理论 |
4.3 试验研究内容和方法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研究现状 |
1.2.1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应用 |
1.2.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特点 |
1.2.3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后续水化研究现状 |
1.3.1 后续水化影响因素 |
1.3.2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 |
1.3.3 后续水化模型 |
1.3.4 后续水化作用机理 |
1.3.5 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 |
1.4 后续水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验方法 |
2.3 水化环境湿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 湿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2 湿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2.3.3 湿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
2.4 水中水化温度对后续水化的影响 |
2.4.1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2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2.4.3 水中水化温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
2.4.4 水中水化温度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
2.5 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和抗压强度增长率的相关性 |
2.5.1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2.5.2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2.5.3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膨胀应变的关系 |
2.5.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2.5.5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的关系 |
2.6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 |
2.6.1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概念 |
2.6.2 抗压强度与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关系 |
2.6.3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计算结果 |
2.7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的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2.2 试验方法 |
3.3 配合比参数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
3.3.1 水灰比的影响 |
3.3.2 硅粉掺量的影响 |
3.4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
3.4.1 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 |
3.4.2 水泥水化微观模型 |
3.4.3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的微观方程式 |
3.4.4 水化速率参数 |
3.4.5 硅粉的稀释效应和物理加速效应 |
3.4.6 后续水化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
3.4.7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 |
3.5 模型关键参数及模型验证 |
3.6 基于模型的水泥水化度及其水化速率分析 |
3.6.1 水中水化温度的影响 |
3.6.2 水灰比的影响 |
3.6.3 硅粉掺量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4.2.2 试验方法 |
4.3 水灰比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
4.4 水灰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2 水灰比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4.4.3 水灰比对压折比的影响 |
4.5 水泥体积分数和孔隙率 |
4.5.1 BSE测试原理 |
4.5.2 水泥体积分数 |
4.5.3 不同位置孔隙率 |
4.6 水泥后续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
4.7 后续水化对水泥净浆强度的影响机理 |
4.7.1 分形模型 |
4.7.2 机理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及损伤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3 水灰比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
5.4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相关性 |
5.4.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5.4.2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5.5 膨胀预测模型 |
5.5.1 模型的建立 |
5.5.2 模型的验证 |
5.6 长期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掺硅粉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及损伤风险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6.2.2 试验方法 |
6.3 硅粉掺量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
6.4 硅粉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1 硅粉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6.4.2 硅粉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6.4.3 硅粉掺量对压折比的影响 |
6.5 硅粉掺量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
6.5.1 硅粉掺量对毛细吸水特性的影响 |
6.5.2 硅粉掺量对质量变化率的影响 |
6.6 硅粉掺量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
6.7 膨胀应变、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和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相关性 |
6.7.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6.7.2 初期毛细吸水系数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6.7.3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
6.7.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关系 |
6.8 后续水化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机理 |
6.9 损伤风险控制方法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 |
1.3 常温下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
1.3.2 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1.3.3 机制砂混凝土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
1.3.4 机制砂混凝土水泥砂浆微观试验研究 |
1.3.5 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
1.4 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特性 |
2.1.1 集料 |
2.1.2 水泥 |
2.1.3 石粉 |
2.1.4 外加剂 |
2.1.5 水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 |
2.2.2 最终配合比 |
2.3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4 高温试验方案 |
2.5 立方体强度试验方案 |
2.5.1 试验目的 |
2.5.2 试件准备及加载方案 |
2.6 本构关系试验方案 |
2.6.1 试验目的 |
2.6.2 试件准备 |
2.6.3 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 |
2.7 微观试验方案 |
2.7.1 试验目的 |
2.7.2 试件制作 |
2.7.3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拉压强度研究 |
3.1 高温过程中试验现象及分析 |
3.2 高温后混凝土表观特征 |
3.2.1 试件表面特征变化 |
3.2.2 试件质量的损失 |
3.3 抗压强度试验 |
3.3.1 破坏过程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4.1 破坏过程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劣化模型 |
3.6 质量损失率与强度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1 试件表观形态 |
4.2 棱柱体抗压试验破坏形态 |
4.3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受压试验结果 |
4.3.1 应力-应变全曲线 |
4.3.2 峰值应力 |
4.3.3 峰值应变 |
4.3.4 弹性模量 |
4.4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4.1 普通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
4.4.2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
4.4.3 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对比 |
4.5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损伤演变分析 |
4.6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耗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前后水化机理及孔隙分析 |
5.1 水化机理分析 |
5.1.1 水泥水化产物 |
5.1.2 石粉作用 |
5.2 试件的XRD与 SEM分析 |
5.2.1 常温下试件分析 |
5.2.2 高温后MS10%试件分析 |
5.3 试件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5.3.1 试件高温前后孔结构特征参数 |
5.3.2 试件高温前后孔径大小分析 |
5.3.3 试件高温前后孔径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水泥基粉土泡沬轻质土力学性能与配比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泡沫轻质土的材料组成研究 |
1.2.2 泡沫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1.2.3 温度变化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1.2.4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泥基材料配比设计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掺量粉土对泡沫轻质土性能影响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土 |
2.1.3 泡沫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制备方法 |
2.2.2 新拌泡沫轻质土的性能 |
2.2.3 泡沫轻质土的力学性能 |
2.2.4 水稳定性 |
2.3 配合比设计 |
2.4 抗压强度 |
2.5 弯拉强度 |
2.6 弹性模量 |
2.7 水稳定性 |
2.8 水泥基粉土泡沫轻质土力学性能预测公式 |
2.8.1 抗压强度 |
2.8.2 弯拉强度 |
2.8.3 静弹性模量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浇筑期环境温度对泡沫轻质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环境温度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程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1 水泥水化过程 |
3.1.2 不同养护温度的影响 |
3.2 试验方案设计与参数确定 |
3.2.1 试验方法 |
3.2.2 配合比设计 |
3.2.3 非标准环境温度下泡沫轻质土养护时长的确定 |
3.3 环境温度对水泥基粉土轻质土性能的影响 |
3.3.1 抗压强度 |
3.3.2 弯拉强度 |
3.3.3 劈裂强度 |
3.3.4 弹性模量 |
3.3.5 加州承载比(CBR) |
3.3.6 扫描电镜试验(SEM) |
3.3.7 X射线衍射(XRD) |
3.4 温度交变对水泥基粉土轻质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抗压强度 |
3.4.2 劈裂强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水泥基粉土泡沫轻质土的配比辅助设计 |
4.1 研究基础 |
4.2 算法选择 |
4.2.1 决策树算法 |
4.2.2 随机森林算法 |
4.3 建立模型 |
4.3.1 决策树模型与结果 |
4.3.2 随机森林模型与结果 |
4.4 最优预测模型 |
4.5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方案制定 |
4.5.1 低温期路基填筑工程 |
4.5.2 采空区充填处治工程 |
4.5.3 深厚高压缩性地基桥头跳车处治工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决策树建模过程 |
附录2 随机森林建模过程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恒定低、负温条件下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负温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导热系数研究现状 |
1.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1 原材料 |
2.1.2 配合比设计 |
2.2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
2.3 试验方案 |
2.3.1 导热系数试验 |
2.3.2 抗压强度试验 |
2.3.3 孔结构测试试验 |
2.3.4 含水率测试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因素对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因素对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分析 |
3.2.1 水胶比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 |
3.2.2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 |
3.3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3.1 相关性分析原理 |
3.3.2 多因素影响下相关性分析 |
3.4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时变模型研究 |
3.4.1 水化程度模型 |
3.4.2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时变模型 |
3.5 多因素耦合下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时变模型研究 |
3.5.1 龄期、水胶比和养护温度的耦合影响 |
3.5.2 多因素耦合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3 基于等效龄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
4.3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1 不同水胶比下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关系 |
4.3.2 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关系 |
4.3.3 多因素影响下相关性分析 |
4.4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模型研究 |
4.4.1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抗压强度模型 |
4.4.2 预测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孔结构、含水率的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早龄期混凝土孔结构及含水率研究 |
5.2.1 混凝土T_2谱分布规律 |
5.2.2 混凝土孔径分布规律 |
5.2.3 混凝土孔隙率变化规律 |
5.2.4 混凝土含水率变化规律 |
5.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孔结构、含水率的关系 |
5.3.1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过程 |
5.3.2 早龄期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孔结构、含水率的关联度计算 |
5.4 浸泡条件下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孔结构、含水率关系研究 |
5.4.1 不同浸泡时间下混凝土含水率的变化 |
5.4.2 含水率与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关系 |
5.4.3 孔隙率与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关系 |
5.4.4 孔径分布与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关系 |
5.4.5 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孔隙率模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成熟度法的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3 成熟度理论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1.4.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场温度历程对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现场浇筑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2.2.0 试验概况 |
2.2.1 强度性能试验结果 |
2.2.2 断裂性能试验结果 |
2.3 温度历程对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3.1 成熟度理论 |
2.3.2 强度性能成熟度分析 |
2.3.3 断裂性能成熟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原材料与配合比 |
3.2.2 试件制作 |
3.2.3 试件养护设计及养护过程 |
3.2.4 试验设备 |
3.2.5 测试过程 |
3.3 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强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断裂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1 不同养护温度混凝土等效龄期计算 |
4.2.2 强度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3 断裂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4.3 预测模型的验证 |
4.3.1 强度性能预测模型的验证 |
4.3.2 断裂性能预测模型的验证 |
4.4 预测模型的应用 |
4.4.1 强度性能预测模型应用 |
4.4.2 断裂性能预测模型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蒸汽养护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蒸汽养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2 配合比设计 |
2.3 蒸汽养护方案设计 |
2.4 试验测试方法及结果评价指标 |
2.4.1 试验测试方法 |
2.4.2 试验结果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3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1 蒸汽养护温度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2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3.4 蒸汽养护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1 蒸汽养护温度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1.2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4.4 蒸汽养护对河砂与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1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
5.2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3.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3.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4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5.4.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5.4.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 |
5.5 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5.1 石粉掺量对蒸汽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5.2 石粉掺量对标准养护下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回归模型 |
6.1 基于恒温时间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归模型 |
6.2 基于成熟度的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归模型 |
6.3 蒸汽养护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渗性回归模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蒸汽养护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骨料基本特性 |
1.2.2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蒸养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细骨料 |
2.1.4 拌合水与减水剂 |
2.1.5 化学试剂 |
2.2 试验蒸养制度及配合比 |
2.2.1 试验蒸养制度 |
2.2.2 试验配合比 |
2.3 试验方法 |
2.3.1 抗压强度试验 |
2.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2.3.3 抗折强度试验 |
2.3.4 碳化试验 |
2.3.5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
2.3.6 毛细吸水性能试验 |
2.3.7 气孔特征试验 |
2.3.8 电镜扫描(SEM)试验 |
2.3.9 压汞(MIP)试验 |
第3章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工作及力学性能 |
3.1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流动性与干表观密度 |
3.2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 |
3.2.1 蒸养参数对抗压强度影响 |
3.2.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 |
3.3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3.3.1 蒸养参数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 |
3.3.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 |
3.4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折强度 |
3.4.1 蒸养参数对抗折强度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 |
4.1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
4.1.1 碳化反应机理 |
4.1.2 蒸养参数对抗碳化性能影响 |
4.1.3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抗碳化性能影响 |
4.2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4.2.1 蒸养参数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4.2.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4.3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 |
4.3.1 蒸养参数对毛细吸水性能影响 |
4.3.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毛细吸水性能影响 |
4.4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4.4.1 蒸养参数对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 |
4.4.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孔结构特征 |
5.1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气孔结构特征 |
5.1.1 蒸养参数对气孔结构影响 |
5.1.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气孔结构影响 |
5.2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MIP) |
5.2.1 恒温温度对孔隙结构影响 |
5.2.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孔隙结构影响 |
5.3 蒸养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SEM) |
5.3.1 恒温温度对微观结构影响 |
5.3.2 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掺量对微观结构影响 |
5.3.3 龄期对微观形貌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作者简历 |
四、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 龙朝飞,张戎令,段运,郭海贞,肖鹏震,段亚伟. 建筑科学, 2022(01)
- [2]混凝土强度快速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D]. 严久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D]. 刘亚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D]. 刘振威. 广西大学, 2021(12)
- [5]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水泥基粉土泡沬轻质土力学性能与配比设计方法[D]. 齐晓琳. 山东大学, 2021(12)
- [6]低温下湿喷混凝土强度预测与强度损伤[J]. 李克庆,胡亚飞,韩斌,吉坤,张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7]恒定低、负温条件下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D]. 何孟凯.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基于成熟度法的大坝混凝土力学性能预测研究[D]. 钟跃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蒸汽养护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渗性影响研究[D]. 马永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10]蒸汽养护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 周俊坤. 浙江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