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Ar/~(39)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Ar同位素测年

~(40)Ar/~(39)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Ar同位素测年

一、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剑[1](2021)在《多期方解石e-双晶的古应力分析:原理与应用》文中提出方解石e-双晶的古应力分析方法是构造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非常适用于缺乏宏观构造或露头欠佳的研究区,如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和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然而,目前基于e-双晶的古应力分析方法在原理上都只能处理单期双晶数据,存在的多期双晶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存在显着缺陷,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扬子地台在中生代活化过程中发育了众多引人注目的公里尺度的穹隆构造,但由于难以识别同褶皱期的次级变形构造和出露条件差等因素,其中部分穹隆的构造演化甚至是基本的形成机制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方解石双晶的古应力分析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本论文开展了多期方解石双晶的古应力分析方法及其在华南穹隆构造上的应用两方面的研究。1)方法上,本论文从原理上提出了处理多期方解石e-双晶数据的反演方法。通过最小化共有不协调e-面的数量和最大化与每个独立简化应力协调的双晶化e-面在滑移线方向的分剪应力之和,该方法可在将多期数据划分为均匀子集的同时求解相应的偏应力张量。遗传算法被用来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一系列两期等价混合的人工双晶数据集被用来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应力估算的准确度会随着设置的最大差应力值、设置应力的应力差和双晶化晶粒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最大差应力估算的准确度相对较低。为此,改进方法在初始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准则,即最大化与每个应力张量协调的未双晶化e-面的数量,提高了在应力估算、尤其是最大差应力值估计上的准确度。该方法没有考虑应变硬化、晶粒尺寸和温度等因素对临界剪应力值的影响,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尚不明确,且考虑这些因素会极大的增加计算的时间。2)应用一:鄂西黄陵穹隆。扬子地台北缘的黄陵穹隆是认识华南大陆中生代复杂陆内变形的重要窗口,但该穹隆的构造演化甚至是基本的形成机制问题到目前为止仍存在争议。在该研究中,方解石双晶的古应力分析方法被用来揭示该穹隆的形成机制。我们在穹隆的东、西侧翼地台盖层和核部基底中分别采集了10个结晶灰岩样品和3个大理岩样品,采用本论文提出的反演方法处理费氏台测量到的多期双晶数据集。所有的应力结果被划分为2期LPS(layer-parallel shortening)和2期non-LPS,分别代表了NW–SE向挤压、NE–SW向挤压、N–S向挤压、N–S向或E–W向伸展,反映了该地区中生代以来主要的构造期次。这些古应力结果并不支持目前对黄陵穹隆演化的两种解释:构造挤出导致的E-W向挤压和E-W向伸展导致的差异隆升。因此,本论文提出了黄陵穹隆新的演化模型:在近N-S向的挤压作用下,黄陵穹隆从初始的近E-W向的短轴背斜演化成现在的构造格局,基底的不均性、区域缩短强度的变化和穹隆西侧隐伏基底断层的阻碍在穹隆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数值模拟的结果验证了该演化模式的合理性,并确定基底断层向东倾斜、倾角为45–55°。3)应用二:湘中龙山穹隆。华南大陆中部的龙山穹隆通常被认为是在中生代由早期E-W向褶皱和晚期NE-NNE向褶皱叠加而成,但这种横跨叠加褶皱本身并不能提供确定这两期褶皱作用相对年龄的信息,而现有的认识也缺少可靠的证据。在本研究中,方解石双晶的古应力分析方法被用来证明或证伪这种观点,这对于深入认识华南大陆中生代的再造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穹隆侧翼的上古生界地层采集了10个结晶灰岩定向样品,并用费氏台测量样品的方解石双晶数据。这些样品中均发育厚(≥1μm))、薄(<1μm)两类双晶,分别指示了相对高和低的变形温度。这里采用改进的反演方法分别处理这两类双晶数据,获得的应力结果被划分为2期LPS和3期non-LPS,包括以下四种构造应力体制:NWW-SEE向挤压(LPS1和non-LPS1)、NNE-SSW向挤压(LPS2和non-LPS2)、NW-SE向伸展(non-LPS3a)和NNE-SSW向伸展(non-LPS3b)。结合双晶类型对温度的指示意义和区域角度不整合信息建立了这些应力子集的相对序列,并提出了该地区的三阶段演化模式:中、晚三叠世NE-NNE向的褶皱作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近E-W向的再褶皱作用、白垩纪的NW-SE向的区域伸展。在该演化模式中,湘中地区的NE-NNE向褶皱比近E-W向褶皱有更老的形成年龄。

舒良树,陈祥云,楼法生[2](2020)在《华南前侏罗纪构造》文中提出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多地体的构造格架、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华夏古陆问题、新元古代变质作用)、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构造属性(陆内造山前构造、早古生代地层序列与沉积环境、陆内造山的证据、陆内构造-岩浆作用特征、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晚古生代含放射虫硅质岩问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华南地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期盼借此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促进华南地质研究的前进步伐。

王阳阳,宋传中,李加好,李振伟,袁芳,任升莲,林寿发,王微,葛延鹏,李振强[3](2019)在《江南造山带石耳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构造变形、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在江南造山带的东段皖浙赣交界地区发育一系列花岗岩岩体,区域上,岩体呈条带状,NE—SW向雁行排列,平行于赣东北断裂带分布;微观下,岩浆流动组构残迹、蠕英石的普遍发育及固态塑性变形证明了该地区岩体变形经历了从岩浆—亚岩浆—固态变形的一个持续转变的过程;岩体锆石年龄与邻区岩体的变质变形年龄有很好的耦合性。由此可见研究区变形花岗岩体为同构造花岗岩,是岩浆在侵位冷凝过程中受到赣东北断裂带强烈构造作用影响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灵山岩体形成于783±14 Ma;莲花山岩体形成于780±12 Ma,属于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导致江南造山带新元古界的岩群普遍遭受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同构造花岗岩的构造变形特征正是区域构造变形的表现,因此该同构造岩体的年龄可能作为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仍在挤压、碰撞的年代学证据。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4](2018)在《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及其活动时代》文中认为庐山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拆离带分为东、西两条,伸展拆离和韧性流变构造发育,且具有伸展对称性。西侧拆离带内断层岩序列完整,上部为一固态流变构造带,以主拆离带为分界形成一个伸展构造变形的垂向分层变形域,主拆离带处变形最强。东侧拆离带主要发育糜棱岩带和构造片岩(片麻岩)带,其他构造层未见出露,其伸展拆离构造是叠加和改造早期左行剪切构造发育的。东侧拆离带内矿物的显微变形特征估算变形温度为500580℃和580700℃,又利用黑云母Ti温度计得到613698℃的变质温度。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度计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计算西侧拆离带内斜长角闪片岩的变质温度为666691℃,压力为0.650.75GPa,说明西侧拆离带形成时的温压条件较高,埋深较大,与东侧拆离带一样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通过锆石年代学的研究得到东侧拆离带的伸展年龄为138.9Ma,与西侧拆离带一致,伸展早于岩浆,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原始拆离带是西侧拆离带,东侧拆离带是在重力均衡调节产生的底辟、褶皱作用下形成的次级拆离带。

杨帆[5](2018)在《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的构造过程及其形成时代研究》文中提出变质核杂岩的发育是岩石圈减薄过程的深部地质作用的浅表响应。庐山变质核杂岩处于华南板块北缘,多期叠加强烈,各期变形有别,是研究华南岩石圈构造转换、深部地质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的极佳场所。拆离断层是变质核杂岩最重要的构造要素,对拆离带的研究能揭示变质核杂岩从深部到浅部的连续变形和演化,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性伸展过程的认识。庐山地区发育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NNE-SSW向延伸。本文首次发现其东侧拆离带,所以庐山变质核杂岩的拆离带可分为东、西两部分,表现为NW-SE向的区域拉伸。东侧拆离带倾向SE,上盘向SE滑脱,保留了糜棱岩带和构造片岩带,并发育混合岩带及一系列长英质脉及伟晶岩脉。西侧拆离带往往由一系列多层次、多强度、多规模的拆离面构成,由西北-西-西南方向倾向变化为NW-W-SW,可分为糜棱岩带、构造片岩带、角砾岩带,发育混合岩带,上部还存在一个强变形的固态流变构造带。主拆离滑脱面的变质变形最强,滑动距离最大,反映出伸展作用沿主拆离滑脱面递进变形的垂向分层特征。庐山地区还出露一系列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以东侧的星子断裂和西侧的莲花断裂为代表,走向NNE,推测为近S-N向区域挤压的产物。星子断裂处于庐山变质核杂岩的东侧边缘,接近东侧拆离带,走向约30°,多发育长英质脉,剪切带多处被晚期的伸展滑脱岩层所切割。莲花断裂处于庐山变质核杂岩中间韧性流变层与沉积盖层的分界线处,走向约40°,多发育石英脉,是在脆性变形域的基础上形成的韧性剪切流变。两条主干断裂间发育一系列的小型走滑韧性剪切带和多个NE走向的褶皱构造,为同期变形所致。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及角闪石单矿物温压计联合计算,得到西侧拆离带内的糜棱状斜长角闪片岩的变质温度为583718℃,变质压力为0.580.72 GPa;白云母Ti温度计对西侧拆离带内变泥质千糜岩的变质温度进行估算,得到636713℃的变质温度;利用黑云母Ti温度计,测试了东侧拆离带内构造片岩及糜棱岩化的长英质脉体的变质温度为617706℃。指示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形成初期达到了中-高角闪岩相的变质相环境,埋藏深度较大,且西侧拆离带内的岩石普遍绿泥石化,为伸展后期发生广泛退变质作用的产物。二长石温度计估算星子断裂内长英质糜棱岩的变质温度约为490549℃,处于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的变质范围,对比莲花断裂的宏观及显微构造特征,表明东侧星子断裂的形成温度高于西侧莲花断裂。显微构造特征指示东侧拆离带的变形温度分为500580℃和580700℃,反映其在伸展运动中由地壳深部向浅部抬升的过程,而西侧拆离带内糜棱岩的重结晶作用普遍较高,发生静态恢复。星子断裂的变形温度约为500530℃,莲花断裂的变形温度小于500℃,约在400500℃间。分维几何分析显示,东、西拆离带内样品的分维数为1.0811.132,指示变形温度约为600720℃,与显微构造特征相吻合,走滑剪切带内的分维数为1.143和1.147,反映其变形温度在550600℃间,稍高于显微构造特征反映的变形温度。另外,拆离带及走滑带内岩石变形的差异应力范围为30.849.3MPa,拆离带岩石变形的应变速率为1.1×10-103.1×10-11,属于低应变速率条件,而走滑带的应变速率更低,达到10-12的数量级。岩石有限应变测量显示庐山北侧各构造部位岩石的付林指数在0.765.44之间,应变强度在1.524.12之间,应变椭球体属于单轴雪茄型,单轴拉伸作用较垂向共轴组分更大。还反映出拆离带处的岩石应变强度更大,且东侧拆离带大于西侧拆离带,其次是位于近拆离带的韧性流变层,位于沉积盖层的岩石应变强度最小,验证了岩石变质变形的宏观特征。对拆离带及韧性走滑带内的变质岩、脉体及侵位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及单矿物Ar-Ar定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本限定了庐山地区晚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序列:a)162150Ma期间,庐山地区处于挤压应力场控制的左行韧性走滑活动时期;b)庐山变质核杂岩主拆离带的伸展启动时间在150140Ma之间,是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的转换时期,核部杂岩开始相对抬升;c)140135M期间,东侧拆离带在西侧拆离带的基础上改造形成,之后为庐山变质核杂岩持续的伸展隆升阶段;d)庐山变质核杂岩在140114Ma间处于伸展活动,但并不确定伸展活动的结束时间,期间伴随的强烈同构造岩浆侵位集中于133123Ma之间,庐山山体发生快速隆升,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形态形成;e)伸展后期韧性域转为脆性域,持续到约95Ma,为弱伸展作用下的均衡隆升阶段。运动学涡度、有限应变测量以及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水平主动伸展作用较垂向岩浆底侵作用更强,岩浆活动总体上滞后于伸展拆离,伸展作用控制岩浆活动,而岩浆的上升侵位使变质核杂岩快速隆升,又进一步加强了伸展作用。而且,根据年代学及运动学研究,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的西侧拆离带是原始拆离带(150140Ma),而地壳不均匀减薄时的均衡调节产生底辟作用和褶皱作用,使得西侧主拆离带的上段发生弯曲并形成与之倾向相反的次级拆离带——东侧拆离带(140135Ma),原始拆离带在东侧已基本被剥蚀。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发展初期的基本结构是由拆离带的主动伸展和褶皱作用控制的,强烈的岩浆活动促进和推动这一基本结构的最终定型。本次工作以中晚侏罗世的走滑构造系统为辅,以早白垩世的伸展构造系统为主,共同构成了庐山地区晚中生代的构造格架,伸展构造是在走滑构造基础上的改造与叠加。早期走滑剪切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场,是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体制向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产物,晚期变质核杂岩是始于早白垩世初期的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产物,加厚岩石圈根的重力垮塌引起的拆沉作用使区域性的挤压应力场转变为伸展应力场,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诱发了地壳浅层的变质核杂岩等伸展构造以及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弧后拉张背景。庐山变质核杂岩NW-SE的伸展方向与整个晚中生代中国东部整体的伸展方向一致,其伸展活动启动的时间(150140Ma)为华南岩石圈的减薄下限提供年代学约束。根据华南地区伸展与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统计,判断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峰期约为140120Ma。

王孝磊,周金城,陈昕,张凤凤,孙梓铭[6](2017)在《江南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处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江南造山带是理解华南地壳演化、岩浆过程和成矿效应的关键。近年来,围绕江南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产生了较大争论,因而影响到对华南显生宙岩浆-成矿事件内在联系及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江南造山带研究大量资料,对有关江南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讨论,明确了江南造山带是一个稍晚于世界典型Grenville期造山事件的新元古代的造山带,具有完整的蛇绿岩、岛弧火山岩、高压变质岩、同碰撞岩浆岩、造山磨拉石、碰撞后岩浆岩和造山后岩浆岩等与造山过程相吻合的岩石组合,经历了从洋洋俯冲、弧-陆碰撞到洋-陆俯冲、弧后盆地打开再到造山后伸展的构造过程,在华南中部形成了大量中元古代末到新元古代早期的新生地壳,很可能是显生宙成岩-成矿作用的重要物源。

王继林,何斌[7](2017)在《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片麻岩独居石SIMS U-Th-Pb定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了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片麻岩中高精度的独居石SIMS U-Th-Pb定年结果,以207Pb含量为基准对普通Pb进行校正后得到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8.4±0.7 Ma(MSWD=1.6),208Pb/232Th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28.6±0.4 Ma(MSWD=1.4)。作者认为独居石的SIMS U-Th-Pb年龄(128.4±0.7 Ma)代表了董岭群片麻岩的前进变质年龄。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提出董岭群片麻岩为新元古代沉积物在中生代经岩浆热动力接触变质的产物。这一发现不仅否定了前人提出的董岭群为前寒武纪区域变质地体的观点,而且否定了这一地区的"洪镇变质核杂岩",对进一步研究中国东部零星出露的中高级片麻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具有借鉴意义。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王微[8](2017)在《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广泛岀露伸展拆离、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拆离方位为南东方向。该区还岀露一期NNE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构造,推测是与郯庐断裂同期变形的构造产物,为郯庐断裂系的一部分。这两期构造运动反映了中生代太平洋构造体制下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的转换,对伸展滑脱层内同构造的伟晶岩脉及长英质脉的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合野外构造现象,以探究该区两期构造性质的转换时限和构造背景。新生变质流体结晶的锆石得到135140Ma的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伸展年龄,内部受热液溶蚀作用的残余锆石得到150.5Ma和153.9Ma的左行剪切变形的年龄。受太平洋构造体制控制,晚侏罗世,该区受板块俯冲作用而处于挤压应力的构造背景,表现为左行剪切构造;早白垩世,在区域性的伸展、减薄作用下,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转换,庐山变质核杂岩得以形成,其伸展拆离构造是在早期左行剪切构造上的改造与叠加。

丁辉[9](2016)在《江西南部南迳盆地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江西南部南迳盆地火山岩系,为一套深灰色安山岩、浅灰色英安岩夹灰白色英安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凝灰岩和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绢云板岩、粉砂质板岩、千枚岩组合,因出露不好,长期被视为中生代火山岩系的一部分,或被归入早-中侏罗世余田群,或被归入晚侏罗世武夷群,或被归入晚白垩世早期合水组和优胜组。南迳乔子山剖面和中寨剖面的研究表明,该火山岩系整合于晚奥陶世龙头寨群黄竹洞组浅变质岩系之上、角度不整合于中泥盆世云山组灰白色砂岩之下,可称为南迳组,并置于龙头寨群顶部。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南迳组安山岩14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460Ma425Ma,加权平均值为442.1Ma±3.9Ma(MSWD=0.75);英安岩15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450Ma420Ma,加权平均值为439.9Ma±3.7Ma(MSWD=0.50),指示南迳盆地火山岩系的地质时代属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南迳盆地安山岩呈深灰色,具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为主;Si O2含量为57.9%61.7%(平均59.5%),全碱(Na2O+K2O)含量为3.94%5.76%(平均4.90%),富钾,K2O/Na2O比值高,K2O/Na2O=1.192.45(平均1.87),在TAS图解上落入亚碱性系列安山岩范围内;Mg O含量为2.68%5.49%(平均4.37%),Mg#为41.755.0(平均为48.6),TFe O=5.56%8.72%(平均7.39%),在FAM图解上落入钙碱性系列的范围;贫钛,Ti O2含量范围为0.67%0.79%(平均0.76%),铝含量高,Al2O3含量为14.3%16.1%(平均14.9%),Ca O含量为3.94%6.33%(平均4.93%)。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明显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明显,ΣREE=121217×10-6,LREE/HREE=79,δEu=0.600.76,在稀土配分曲线图上呈明显的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Zr、Hf、Ti元素,Nb/U、Nb/Th和Ti/Yb的比值较低及Pb的异常,显示有地壳物质的加入。(87Sr/86Sr)i=0.7042650.704933,(143Nd/144Nd)i=0.5118810.511915,εNd(t)=-3.01-3.67,TDM2=1424 Ma1478 Ma,在87Sr/86Sr(i)-Si O2、εNd(t)-Si O2、87Sr/86Sr(i)-1/Sr图解上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明显地壳物质混染。在(87Sr/86Sr)i-(143Nd/144Nd)i和εNd(t)-(87Sr/86Sr)i图解上,投影点皆位于EMI端员周围,反映了安山岩源区有EMI型富集地幔的贡献。在Zr-Zr/Y、Th/Hf-Ta/Hf、Th/Zr-Nb/Zr和La/Zr-Nb/Zr等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投影点皆位于大陆板内拉张构造环境。可见,南迳盆地安山岩是早古生代时期幔源岩浆与少量古老下地壳物质熔融形成了新生下地壳,新生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经历分离结晶形成。

王继林,何斌,靳立杰[10](2015)在《庐山星子变质穹窿中变形花岗伟晶岩脉中多期不同成因锆石的发现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江西庐山地区星子变质穹窿核部出露有一套星子群中深变质岩系,其中片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于142.6±1.5 Ma,结合其变质分带和点变质的特征推测星子群角闪岩相的变质可能与研究区中生代广泛的岩浆活动有关。然而,研究区出露的中生代岩体及岩脉侵位时间均晚于星子群中高级变质作用的峰期时间,故推测星子群的变质热源不是上述岩体,而可能来自更早期的侵入体。为了获得星子群中高级变质作用的热源信息,本文对星子变质穹窿中大量发育的变形花岗质伟晶岩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其中存在有三期不同成因的锆石:(1)加权平均年龄为824±13 Ma的继承岩浆锆石核,其母岩可能为星子变质穹窿核部出露的新元古代观音桥片麻状花岗岩,这一年龄为该岩体的侵位时间提供了更加精确的限定;(2)加权平均年龄为140.5±1.7 Ma(MSWD=2.3)的简单岩浆锆石及相应同期形成的变质增生锆石,这一年龄代表了这期花岗伟晶岩脉的侵位时间,表明研究区确实存在与星子群变质时代同期的岩浆活动,这期岩浆活动直接导致了星子群的变质。另外,由于这期伟晶岩脉发生了强烈的韧性变形,研究区的构造变形事件应不早于岩脉的侵位,综合已有成果认为研究区的变形事件与岩浆活动同步;(3)得到大量年龄为123 Ma的海绵状结构热液锆石,由于此类锆石是原生锆石经后期热液改造而成,因此其锆石形成年龄应早于实验得到的123 Ma,可能也形成于140 Ma岩浆活动期间。

二、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期方解石e-双晶的古应力分析: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方解石双晶古应力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回顾
        1.2.2 图形分析法
        1.2.3 数值反演法
    1.3 多期方解石双晶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常规的分析方法
        1.3.2 聚类分析
    1.4 扬子地台中生代穹隆构造的研究现状
        1.4.1 伸展穹隆
        1.4.2 叠加褶皱穹隆
        1.4.3 黄陵穹隆
    1.5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5.2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多期方解石 e-双晶数据的反演方法
    2.1 新方法
        2.1.1 原理
        2.1.2 求解最优化问题
    2.2 人工多期e-双晶数据的测试
        2.2.1 生成多期e-双晶数据
        2.2.2 测试参数
        2.2.3 测试结果
        2.2.4 优点和缺点
        2.2.5 对比Parlangeau et al.(2018)的改进方法
    2.3 方法的改进
    2.4 双晶化晶粒的测量数量
    2.5 天然多期双晶数据集的划分
    2.6 双晶应力的相对年代学
第3章 应用一:鄂西黄陵穹隆的形成机制
    3.1 区域地质概况
        3.1.1 地质背景
        3.1.2 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
    3.2 野外构造观察
        3.2.1 东侧翼
        3.2.2 南侧翼
        3.2.3 西侧翼
        3.2.4 北侧翼
    3.3 方解石双晶的古应力分析
        3.3.1 样品采集与数据测量
        3.3.2 古应力结果
        3.3.3 结果的解释
    3.4 穹隆的形成机制
        3.4.1 存在的认识
        3.4.2 新的演化模型
    3.5 穹隆演化的数值模拟
        3.5.1 FLAC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3.5.2 基底滑脱面深度的估算
        3.5.3 模型的建立
        3.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应用二:湘中龙山穹隆的构造演化
    4.1 区域地质概况
        4.1.1 地质背景
        4.1.2 区域构造变形
    4.2 野外构造观察
        4.2.1 西侧翼
        4.2.2 北侧翼
        4.2.3 东侧翼
        4.2.4 南侧翼
    4.3 方解石双晶的古应力分析
        4.3.1 样品采集与数据测量
        4.3.2 古应力结果
        4.3.3 结果的解释
    4.4 讨论
        4.4.1 应力子集的年代学
        4.4.2 构造演化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A FLAC~(3D)模拟程序
附录 B 黄陵穹隆和龙山穹隆的方解石 e-双晶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华南前侏罗纪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纪地质与构造研究
    1.1 俯冲碰撞的不等时性与多地体的构造格架
        1.1.1 俯冲碰撞的不等时性
        1.1.2 多地体的构造格架
    1.2 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
    1.3 华夏古陆问题
    1.4 与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的变质作用
2 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
    2.1 研究现状
    2.2 前南华纪基底构造
    2.3 原始华南大陆形成前的构造-岩浆活动
    2.4 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
        2.4.1 碰撞型花岗岩的调查与测年
        2.4.2 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及其时代约束
        2.4.3 小结
3 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带
    3.1 两种类型造山带的目前认识
    3.2 华南陆内造山之前的构造
    3.3 陆内造山的证据与特色
        3.3.1 区域角度不整合面
        3.3.2 双向逆冲推覆变形
        3.3.3 区域低绿片岩相和局部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3.3.4 巨量的过铝质花岗岩浆作用
        3.3.5 华南陆内造山作用特征
        3.3.6 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
4 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的构造属性
    4.1 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形成环境
    4.2 晚古生代地层序列及其沉积环境
    4.3 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
    4.4 早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5 讨论
    5.1 定时定量研究与野外地质实践
    5.2 重要岩石定名及其形成时代
        5.2.1 岩石定名的甄别
        5.2.2 重要岩石的测年
    5.3 泥沙质韵律层的认识误区
    5.4 U-Pb和40Ar/39Ar测年数据的解释
        5.4.1 基性岩锆石定年
        5.4.2 40Ar/39Ar数据的解释
    5.5 没有锆石年龄纪录不完全代表地层缺失

(3)江南造山带石耳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构造变形、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花岗岩体变形特征
    2.1 宏观构造特征
    2.2 显微构造特征
    2.3 显微变形机制
3 构造年代学分析
    3.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3.2 锆石U-Pb定年结果与分析
        3.2.1 灵山花岗岩的构造年代学
        3.2.2 莲花山花岗岩的构造年代学
4 讨论
    4.1 岩体形成时代
    4.2 岩体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4.3 岩体形成构造环境
5 结论

(4)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及其活动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拆离剪切带的变形特征
    2.1 西侧拆离带
    2.2 东侧拆离带
3 变质变形环境
    3.1 显微构造变形温度估算
    3.2 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
        3.2.1 黑云母Ti温度计
        3.2.2 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 (角闪石全铝压力计)
4 拆离断层活动时代
5 讨论
    5.1 拆离带构造层次与对称性
    5.2 拆离带形成温压条件与变质相
    5.3 伸展与岩浆的关系及拆离带的构造演化
6 结论

(5)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的构造过程及其形成时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课题来源
    1.3 研究现状
        1.3.1 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研究现状
        1.3.2 庐山变质核杂岩研究现状
        1.3.3 华南岩石圈减薄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论文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沉积盆地
    2.3 庐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第三章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结构
    3.1 沉积盖层
    3.2 浅变质褶叠层
    3.3 核部变质基底
    3.4 应力场反演
第四章 韧性走滑时期的构造变形
    4.1 走滑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
        4.1.1 几何学特征
        4.1.2 运动学特征
        4.1.3 形成温度估算
        4.1.3.1 显微构造温度估算
        4.1.3.2 二长石地质温度计
    4.2 韧性走滑构造与郯庐断裂系的关系
    4.3 走滑断层对庐山变质核杂岩形成的约束
第五章 庐山变质核杂岩期的构造变形
    5.1 基底拆离带的构造特征
        5.1.1 西侧拆离带的构造特征
        5.1.1.1 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
        5.1.1.2 岩石变质变形特征
        5.1.2 东侧拆离带的厘定及构造特征
        5.1.2.1 东侧拆离带的厘定
        5.1.2.2 岩石变质变形特征
        5.1.2.3 运动学涡度分析
    5.2 变质核杂岩的分布及年代学探讨
    5.3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动力学背景
    5.4 拆离带构造层次与对称性
    5.5 拆离滑脱带的变质变形环境
        5.5.1 东侧拆离带的显微构造温度估算
        5.5.2 分维几何分析
        5.5.2.1 石英动态重结晶新晶的分形分析与温度估算
        5.5.2.2 古差异应力及应变速率估算
        5.5.3 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
        5.5.3.1 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
        5.5.3.2 白云母Ti温度计
        5.5.3.3 黑云母Ti温度计
        5.5.4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
        5.5.5 拆离带形成温压条件与变质相
    5.6 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发展模式探讨
        5.6.1 伸展与岩浆的关系
        5.6.2 拆离断层的几何形态分类
        5.6.3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发展模式
第六章 走滑期与伸展期的构造转换分析
    6.1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6.1.1 样品的制备与年代学分析方法
        6.1.1.1 锆石U-Pb测年方法
        6.1.1.2 云母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
        6.1.2 韧性走滑构造的年代学研究
        6.1.3 伸展构造的年代学研究
        6.1.4 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研究
        6.1.5 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
        6.1.6 年代学研究意义
    6.2 走滑时期构造属性讨论
    6.3 伸展时期构造属性讨论
    6.4 庐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对华南岩石圈减薄的指示
    6.5 两期构造性质转换的动力学背景
    6.6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江南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江南造山带的定义和范围
2 造山带的蛇绿岩
3 造山带的岛弧火山岩
4 造山带的基底
5 造山带的变质作用
6 造山带的新元古代花岗岩
7 造山后岩浆作用的过程
8 与新元古代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9 结语

(7)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片麻岩独居石SIMS U-Th-Pb定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及样品特征
2 分析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方法
    2.2 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董岭群前进变质年龄
    3.2 董岭群变质机制
    3.3 地质意义
4 结论

(8)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星子牛屎墩地区构造形迹特征
    2.1 伸展拆离构造
    2.2 左行剪切构造
3 样品描述及分析方法
    3.1 野外构造及岩相学特征
    3.2 锆石U-Pb年代学
4 锆石U-Pb定年结果
    4.1 锆石岩相学及阴极发光 (CL) 特征
    4.2 锆石U-Pb年龄
5 讨论与结论
    5.1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的探讨
    5.2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构造性质转换
    5.3 主要结论

(9)江西南部南迳盆地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大地构造格局与演化
        1.1.1 前加里东构造阶段
        1.1.2 加里东构造阶段
        1.1.3 海西-印支构造阶段
        1.1.4 燕山构造阶段
        1.1.5 喜山构造阶段
    1.2 区域地层
        1.2.1 前奥陶系
        1.2.2 奥陶系-志留系
        1.2.3 泥盆系-三叠系
        1.2.4 侏罗系-白垩系
        1.2.5 新生界
    1.3 区域岩浆岩
    1.4 区域断裂
2 岩石地层划分
    2.1 剖面简介
    2.2 地层接触关系
    2.3 岩石地层单位建立
    2.4 问题讨论
3 地质时代厘定
    3.1 分析方法
    3.2 测试结果
    3.3 问题讨论
4 岩石学特征
    4.1 岩相学特征
    4.2 岩石化学特征
        4.2.1 蚀变影响
        4.2.2 描述性的类型划分
        4.2.3 岩石系列类型划分
5 地球化学特征
    5.1 分析方法
    5.2 主量元素特征
    5.3 稀土元素特征
    5.4 微量元素特征
    5.5 Sr-Nd-O同位素特征
6 岩石成因
    6.1 源区特征
        6.1.1 物质来源
        6.1.2 源区性质
    6.2 岩浆演化过程
    6.3 构造环境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庐山星子变质穹窿中变形花岗伟晶岩脉中多期不同成因锆石的发现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区域地质概况
2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3分析结果
    3.1锆石矿物学及微量元素特征
        (1) 海绵状结构锆石
        (2) 简单岩浆锆石
        (3) 核边结构锆石
    3.2锆石U-Pb测年结果
        (1) 热液锆石
        (2) 简单岩浆锆石
        (3) 核边结构锆石
4讨论
    4.1岩浆活动时间
    4.2变形时代
5结论

四、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期方解石e-双晶的古应力分析:原理与应用[D]. 郑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华南前侏罗纪构造[J]. 舒良树,陈祥云,楼法生. 地质学报, 2020(02)
  • [3]江南造山带石耳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构造变形、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王阳阳,宋传中,李加好,李振伟,袁芳,任升莲,林寿发,王微,葛延鹏,李振强. 地质论评, 2019(01)
  • [4]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及其活动时代[J].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 地质学报, 2018(05)
  • [5]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的构造过程及其形成时代研究[D]. 杨帆.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6]江南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J]. 王孝磊,周金城,陈昕,张凤凤,孙梓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
  • [7]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片麻岩独居石SIMS U-Th-Pb定年[J]. 王继林,何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4)
  • [8]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李海龙,王微. 地质论评, 2017(03)
  • [9]江西南部南迳盆地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D]. 丁辉. 东华理工大学, 2016(08)
  • [10]庐山星子变质穹窿中变形花岗伟晶岩脉中多期不同成因锆石的发现及意义[J]. 王继林,何斌,靳立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04)

标签:;  ;  ;  ;  ;  

~(40)Ar/~(39)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Ar同位素测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