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庆儒教授新作《公文处理学》出版发行(论文文献综述)
闵庚尧[1](2016)在《《公文处理学》的一项学术贡献》文中研究表明张庆儒同志的《公文处理学》(第二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已近两年了。捧读这部厚重的学术着作,我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回忆。早在"文化大革命"的1973年,我所在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前身)被解散。是年8月,我左迁至大连,被分派到旅大市(现大连市前身)革委会政工组宣传组;当
何仙花[2](2014)在《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胡乔木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拥有“中共中央一支笔”的美誉。在担任毛泽东秘书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公务文书及评论,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胡乔木文集》。他的作品紧扣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胡乔木早在1958年就从公文功能出发,依据受文者提出了衡量公文书写的三个标准,即是要吸引人看得下去、要使人能看得懂、要能说服人和打动人。他指出公文内涵要富有理论的力量,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而且表达要给人以美感和愉悦之情,做到准确把握思想脉搏和情感所在,需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将美感理念贯穿于胡乔木公文思想始终。胡乔木公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他将精细巧妙的构思立意、浑然一体的严谨结构、充满激情的优雅文字,水乳交融地物化到公文“静的属性”中,充溢着整个公文“动”的内涵。胡乔木作为“中共中央一支笔”,其政论文也透露出那种折服人心的高山流水般的冲畅文气,文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政论文合理恰当运用表达作者观点的各种事实、数据或理论,写作注重修辞手段的灵活运用和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胡乔木政论文内在的生命力体现在作者的体魄、思想、情感和学识等身心要素方面,一句“文如其人”是人的生命力赋予文章内气的外在表现。胡乔木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维品质、丰富的生活阅历等,同时加上其本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强烈责任感,成就了胡乔木政论文喷薄而出,气势如虹。本文主要论述《胡乔木文集》公文以及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总共分四章进行。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公文及公文语言、政论文和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要求。第二章详细介绍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第三章具体研究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准确性。第四章总结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对现代公文写作的灵感启示。
张庆儒[3](2013)在《新阶段 新解读 新力作——序《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期,栾照钧先生又推出新作《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以下简称《禁忌》),嘱我作序。自知力难胜任,初则婉谢,经过一番探讨沟通,算是应承下来。待拜读该书初稿,忽觉眼前一亮,遂乐为之序。屈指算来,同照钧先生交往已近十个春秋。2003年3月19日日记载:"栾照钧先生来访,赠《公文病误矫正指南》。交谈良久。"此后,交往日甚,每出着述,均相赠送。写此序言,一下子便从书架上取出照钧先生的6部专着,累计达295万字。近年来,两人每有重要文章出手,都要发与对方过目把关,或斟酌观点,或推敲文字,只有经双方修改并达成一致,才生放心感。
项乙朋[4](2012)在《现代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摘要:在公文中,模糊语言是客观存在的,表性状的模糊词语在公文中的使用很广泛。本文以《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公文为主要语料来源,运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对其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模糊理论的提出并对国内公文模糊语言的研究进行概述,阐述公文中模糊语言存在的原因、公文中模糊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第二章讲述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类型及其特点,为接下的论述做好铺垫作用。从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论述公文中根据词类分类所得的四类性状模糊词语:第三章是公文中的性质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论述了性质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的特点以及记量方式,并以“大”作为代表词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公文中的状态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论述了状态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的特点以及记量方式,并以“崭新”和“深刻”作为代表词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公文中的区别词性的模糊词语,论述了区别词性的模糊词语的特点以及记量方式,并以“主要”作为代表词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公文中的描状副词词性的模糊词语,论述了描状副词词性的模糊词语的语义特点,并以“快速”作为代表词进行分析;在本文的结尾,即余论部分,提出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弄清模糊与精确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模糊语言。
钟翠红[5](2003)在《浅析90年代以来的公文写作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公文写作研究不断深入 ,出现了大量公文写作研究方面的论文和专着 ,研究方法逐步多样化 ,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向完整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但也存在着研究领域狭隘、学科特征不明显、教材实践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公文写作研究要获得突破 ,还需更重视学科体系建设 ,拓展研究视野 ,借鉴并吸收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
二、张庆儒教授新作《公文处理学》出版发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庆儒教授新作《公文处理学》出版发行(论文提纲范文)
(2)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公文与公文语言及政论文与政论文语言 |
1.1.1 公文与公文语言 |
1.1.2 政论文与政论文语言 |
1.2 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要求 |
1.2.1 遣词造句 |
1.2.2 文字表达 |
1.2.3 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运用 |
1.3 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特点 |
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
2.1 研究现状概述 |
2.1.1 研究的成果 |
2.1.2 研究的内容 |
2.1.3 研究的现状 |
2.2 研究的意义 |
2.3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研究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实施方案 |
2.3.3 可行性研究 |
3 胡乔木公文语言的准确性研究 |
3.1 准确反映时代特色 |
3.1.1 “时代特色”的定义 |
3.1.2 充分运用语境,还原事物本质 |
3.1.3 语言环境和语篇结构对公文与政论文语言准确性的影响 |
3.1.4 时代背景下的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
3.2 准确反映领导意图 |
3.2.1 “领导意图”的定义 |
3.2.2 准确反映领导意图的方式途径 |
3.2.3 “领导意图”表达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
3.3 准确反映人民心声 |
3.3.1 “人民心声”的定义 |
3.3.2 胡乔木公文语言中准确反应人民心声的几种情况,运用哲学、心理学方法并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分析 |
3.3.3 “人民心声”体现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
3.4 准确反映胡乔木自身的秘书思想 |
3.4.1 “秘书思想”的定义 |
3.4.2 胡乔木秘书思想的内涵研究 |
3.4.3 胡乔木秘书思想对当代秘书的启示 |
3.4.4 胡乔木“秘书思想”体现公文与政论文语言准确性 |
3.5 准确应用修辞手法 |
3.5.1 “修辞手法”的定义 |
3.5.2 《胡乔木文集》中常用修辞手法 |
3.5.3 《胡乔木文集》中修辞手法体现的公文与政论文语言准确性 |
3.6 巧妙使用模糊语言,增强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
3.6.1 “模糊语言”的界定 |
3.6.2 “模糊语言”在公文与政论文中的作用 |
3.6.3 《胡乔木文集》中相关公文与政论文对模糊词语的选择 |
3.6.4 “模糊语言”体现公文与政论文语言准确性 |
4 胡乔木公文语言与政论文语言对现代公文与政论文写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3)新阶段 新解读 新力作——序《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论文提纲范文)
从无须如此到理应如此 |
从纵向关照到横向比较 |
从操作指南到现实效用 |
(4)现代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公文中的模糊语言 |
第一节 模糊理论的提出及模糊语言的研究概述 |
一、模糊理论的提出 |
二、模糊语言学概述 |
第二节 公文模糊语言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公文模糊语言存在的原因及公文模糊语言的作用 |
一、公文中模糊语言存在的原因 |
二、公文模糊词语的作用 |
第二章 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类型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类型 |
一、性质与状态的区别 |
二、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类型及其鉴别标准 |
(一) 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类型 |
(二) 四类性状模糊词语的鉴别标准 |
第二节 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特点 |
一、主观性 |
二、对立性 |
三、粘联性 |
四、间接性 |
第三节 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的量值 |
第三章 公文中的性质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 |
第一节 性质形容词性模糊词语的特点 |
一、时间上的恒长性 |
二、量的弥散性 |
第二节 性质形容词性模糊词语的记量方式 |
一、数值记量 |
二、非数值记量 |
第三节 模糊词语“大” |
一、关于“大”的相关解释 |
二、性质形容词“大”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
第四章 公文中的状态形容词性的模糊词语 |
第一节 状态形容词性模糊词语的种类 |
第二节 状态形容词性模糊词语的特点 |
一、时间上的临时性 |
二、量上的规定性 |
第三节 状态形容词性模糊词语的记量方式 |
一、用重叠的形式来记量 |
二、由词素赋予高量 |
第四节 模糊词语“崭新” |
一、关于“崭新”的解释 |
二、状态形容词“崭新”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
第五节 模糊词语“深刻” |
一、关于“深刻”的解释 |
二、状态形容词“深刻”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
第五章 公文中的区别词性的模糊词语 |
第一节 区别词性模糊词语的特点 |
第二节 区别词性模糊词语的记量方式 |
一、用数值进行记量 |
二、用限制词“最”进行记量 |
第三节 模糊限制词“主要” |
一、“主要”的相关解释 |
二、区别词“主要”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
第六章 公文中的描状副词性的模糊词语 |
第一节 描状副词性模糊词语的语义特征 |
第二节 描状副词“快速”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
一、相关语料 |
二、模糊度分析 |
三、语用分析 |
余论 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弄清模糊与精确的辩证关系 |
一、模糊与精确之间的对立 |
二、模糊与精确之间的统一 |
第二节 正确使用模糊语言 |
一、切忌误用模糊语言 |
二、切忌滥用模糊语言 |
三、在某些情况下,切忌不用模糊语言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文献 |
期刊类文献 |
学位论文类文献 |
工具书文献 |
后记 |
(5)浅析90年代以来的公文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文写作研究的回顾 |
(一) 公文写作研究体系向完整性、系统化方向发展 |
(二) 公文写作研究方法逐步多样化 |
(三) 公文研究开始与时代紧密接触, 引进大量其他学科的学术用语和概念 |
(四) 出现了一大批关于公文写作研究的专着 |
(五) 出版了一系列应用写作教材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文写作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 公文研究领域的重复性、狭隘性 |
(二) 学科特征不明显 |
(三) 教材的实践性不强 |
三、结束语 |
四、张庆儒教授新作《公文处理学》出版发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公文处理学》的一项学术贡献[J]. 闵庚尧. 应用写作, 2016(07)
- [2]胡乔木公文与政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研究[D]. 何仙花.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3]新阶段 新解读 新力作——序《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J]. 张庆儒. 秘书, 2013(02)
- [4]现代公文中表性状的模糊词语研究[D]. 项乙朋.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
- [5]浅析90年代以来的公文写作研究[J]. 钟翠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