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学海和他的“兵”戏(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贾琪[2](2021)在《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研究》文中认为追本溯源,蒙古族儿童电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诞生后,至今走过了四十四年的路程。1978年由于蓝和李伟执导的影片《萨里玛珂》是我国首部蒙古族儿童电影,它以蒙古族儿童为主角,表现蒙古族儿童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其价值作用是宣传与教育,它是蒙古族儿童影片的萌芽,也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艺术图景。然而,蒙古族儿童电影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儿童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拍摄起步较晚、儿童本位意识不强、理论研究匮乏。因此,从新世纪的角度进行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研究,对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这一研究对象,基于电影叙事学、儿童电影理论、影视传播学等理论,探索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创作历程、作品解读、不同创作视角下的视听综合,有助于找出蒙古族儿童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六个章节:首先是绪论。主要是阐明论文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梳理和总结该选题的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明确界定蒙古族儿童电影的概念以及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章梳理了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创作历程。开头总论蒙古族儿童电影创作初期的发展概况;从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时期多元呈现(2000年-2008年)和第二个时期高质量发展(2009年-2020年)。分别考察了每个时期相应的时代背景、生产概况和价值取向的创作特征和改变,从而呈现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不同的风貌。第二章论述了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作品解读。通过对电影文本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根据主题、叙事和形象作了深入探讨与例证分析。主题主要研究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情感、儿童与动物、成长与家庭来作为故事的核心情节,反映和展示出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生活的轮廓和个体成长的状态;在人物建构上形成了父与子/女、同龄朋友与儿童、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对立”模式,通过“教育性”、“儿童本位意识”以及“童年衰退或成人性格萎缩”三个表征方式为影片注入温度、友情与亲情;从形象上分析,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是儿童形象和成人形象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只有从两方面入手,才能建构起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样貌。第三章论述了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创作视角。从导演视角、剧中人视角和镜头视角三方面来透析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精神内核和拍摄技巧,拓展和还原故事被忽略掉的细节,将蒙古族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细腻感、层递性、人文化凸显出来。第四章对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发展的思考。指出蒙古族儿童电影存在的“观众定位不准”、“想象力的缺席”、“编剧创作观念陈旧”和“理论研究环节薄弱”等现状进行反思与批判,为当下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创作提供积极对策,更精准地界定蒙古族儿童电影的服务对象的标准,要加快蒙古族儿童电影剧作与神话故事的联姻,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编剧人员也需要时时刻刻坚守社会责任,同时重视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理论研究价值及意义,以此呈现出优秀的蒙古族儿童电影作品。最后的结语部分审视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创作的艺术呈现,以期在当下及未来的蒙古族儿童电影创作中实现艺术审美与教育的平衡,更好地促进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发展。
时元勋[3](2021)在《基于设计知识模型的变型产品设计过程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客户要求的产品交货期不断缩短,导致产品的设计周期也必须随之减短,以快速地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由于设计过程规划决定产品的设计顺序,直接影响设计周期的长短,因此对设计过程规划方法进行优化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当下环境。同时,企业在不断地设计开发过程中具备了成熟稳定的产品结构,并且积累了大量设计知识,有效利用已有的产品结构和设计知识指导设计过程规划能够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为了使企业已有的产品结构和设计知识得到有效利用,提出一种扩展与或树结构模型来表达变型产品的产品结构,建立每个节点的扩展属性集来表示各节点包含的设计参数;将设计知识合理分类,并通过引用扩展与或树中节点及节点参数对每一类设计知识建模,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变型设计过程规划中对于设计知识的引用。为了使企业的设计过程规划结果更合理,减少返工次数,提出一种以设计知识为依据的变型设计过程规划方法,根据设计知识计算设计参数间和设计活动间的依赖程度,从而构建原始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并对设计结构矩阵进行重组,最终得到合理且高效的设计过程。考虑到在变型设计过程规划时常存在选型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选型问题的变型设计过程动态规划方法,结合扩展与或树中的选型节点,以动态设计活动打包后的虚拟设计活动为界,将设计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分阶段进行规划和执行,采取过程规划与活动执行交叉进行的策略实现设计过程的动态规划。以空压机的典型变型设计过程为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支持变型设计过程的动态规划,而且能够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苏冠元[4](2019)在《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文中提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中一种较为特殊存在的电影类型,它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民族习惯等为表现对象,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影像空间,重塑了主流观众对少数民族的想象,进而成为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题材电影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走过近70年的创作历程。不同时期创作表现的重点有所差异,但都为我国蒙古族形象的建构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导演借助电影的手段,以视觉表现的手段展现蒙古族独特的文化和草原风貌,揭示出独特民族符号下的民族文化的张扬与反思,塑造独特的蒙古族精神,映射出蒙古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在交流中碰撞、变迁、发展和融合的历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这一具有多重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具有跨文化传播内涵和传播效果的文本的研究,结合电影学、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蒙古族题材电影发展流变的基础上,探究民族题材电影文本如何塑造民族形象,如何建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如何折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何寻找突围之路等问题。研究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蒙古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梳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拍摄的蒙古族题材电影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的民族政策的影像表达、1977-1990年“新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探索及商业化的尝试、1990-2000年“转折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和2000年以后“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内部的自我审视。(2)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艺术形象研究。借用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克里斯托弗·沃格勒的“人物形象分析理论”,从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男性的形象、女性的形象和马的形象这三类艺术形象的塑造入手,分析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中的独特魅力。(3)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基本题材和美学特征研究。对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类型进行划分,常规电影就是常规的剧情片,接近主流电影,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浪漫主义的传说、神话、历史片,具有史诗性的影片,历史和传说相结合;先锋性的哲理片。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基本样式分类,找到蒙古族题材电影潜隐的类型化特征。(4)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认同及建构方式研究。对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认同及其建构方式展开研究,从“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文化反思”及建构方式和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构四方面来论述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始终存在,由“十七年”时期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新时期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发展到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5)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与突围之路研究。通过研究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新世纪遇到的发展困境作深入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为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寻找突围之路,为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策略。
钟予[5](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赵涛[6](2015)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叠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电影文化发展史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国西部电影历经三十余年时代风云诡谲,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从而还原到历史文化现场,考量基于时间链条中西部电影理论空间话语建构的特征和要素,凸显电影文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从而开掘出富有活力的学术领地,并提出未来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的诸多前瞻性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对文化形态“微观层次”的考察,着重对花样纷呈、支离破碎的具体文化表象的体验,从而在对文化具像的“深描”(thick discription)中揭示出研究题材本身的宏大性。换言之,本课题不是单纯对于中国西部电影史的梳理和建构,而是对西部电影三十余年作品的文本进行细致的读解,并勾连起纷繁而芜杂的文化表象,以及一切由电影艺术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电影插曲、主题歌、配乐、歌谣、流行音乐、服装、人物、空间造型、道具等都将被纳入研究的宏阔视野之中。本研究广泛借用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美学、语义学、史学等研究手段,寻怿三十余年来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轨迹,概括其审美文化流向,建立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演变的宏观理论框架,考察三阶段的分期依据、创作规律、嬗变动因及特征等。第一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嬗变的经典阶段(1984—1989)。该时期经历了理论上的命名、创作上的实践、美学本体的探索、类型化的尝试,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品牌和美学风格,极大地影响了90年代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建构和话语体系。在审美文化发展上总体表现为: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趣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原则、新影像叙事的美学追求。经典时期的西部电影在美术造型、音乐和音响、摄影美学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了电影本体意识的自觉,催生出了一系列深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编剧、造型师身处一个激情火热的年代,喷薄而出的艺术才情在时代的巨浪中逶迤而去,并创造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艺术,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索中摸索前行,奠定了中国电影艺术与美学的整体格局与走向。第二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该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导演纷纷北上,寻找电影革新的出路。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受到市场经济和政治话语的挤压,伴随着文学轰动效应的消解和启蒙理性的坍塌,创作者们开始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或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或急流勇退、走向世俗,社会文化的裂变促使电影人开始重新思索电影的出路。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开始逐步向类型化方向拓展:出现了西部主旋律、西部人文电影、西部武侠片、西部魔幻片、西部少数民族电影等类型。中国电影也出现症候性的电影创作倾向:主旋律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热潮,娱乐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意识而被自觉的重视,电影的类型意识开始深化。整个9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经历了启蒙精神的离散、现实主义精神的放逐、多元价值的混乱与骚动等思想的震颤,在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体现为:文化之困境和突围之挣扎,审美形态的不断探索,类型化电影的初步尝试。第三阶段: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随着技术理性的膨胀,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伴生着消费的拜物教,工具理性一跃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宠。在商品为主宰的社会中,艺术生产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影视产品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走在文化消费的最前端并引领着社会消费和时尚风潮,推动了消费主义在全社会的兴盛与蔓延。在消费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艺术与商业的共生与分离、本土与外来的共赢与博弈,中国西部电影也面临着一次更为深刻的转型和分化。这一时期的西部电影创作从审美文化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类型探索的各种可能性、泛喜剧和商业元素的放大、多元语境下影像语言的嬗变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中国西部电影如何才能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中国电影如何与我们所遭遇的这个时代相称,讲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在世界之中的中国故事?除了需要对西部影视文化进行全面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西部电影的产业链,拓宽市场渠道和发行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占领文化高地,更重要的是要重估中国经典西部电影的价值,传承和坚守其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根只和“现实主义”关怀,在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语境之下,在当前“一路一带”的时代大潮中,重新开启一种中国西部电影与文化的叙事动力,以及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与可能。
何东升[7](2011)在《历史语境与现实观照 ——广西电影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电影是指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或出品的故事片。广西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不可忽视的独特组成部分,它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率先崛起走向辉煌,为中国电影谱写了精彩的乐章。论及第五代,论及探索影片,论及主旋律影片,论及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等都不能不论及广西电影。由于各方面原因,迄今为止,无论在资料的整理还是研究上,广西电影都处于一种零散、混沌的状态。有鉴于此,本论文立足于2011年前的广西所有故事片,对广西电影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力图呈现一段清晰立体的广西电影风貌。本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章绪论部分,在综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之后,从宏观上对电影在广西的放映、发行、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概述,这是一个背景性质的交代。第二到六章,翔实客观地对所有的广西电影(共125部故事片)进行审美叙述,完整系统地将广西电影史的面貌展现出来。其主要方法是,结合广西电影发展实际,大致从影片题材的角度,采取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纵横研究,并侧重微观层面上的客观史实叙述及影片分析。结语部分,对论文各章节进行梳理总结,也对广西电影的总体特征及状况进行归纳与揭示。
赵淑梅[8](2010)在《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初,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启动了中国农村电视剧繁荣之先河,并从而引发东北农村电视剧的飙扬。东北农村电视剧所表现的强烈“黑土情怀”给荧屏带来了一股久违的清新的现代农村气息,这道浓浓的“东北风”把镜头伸向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面对“三农”问题,来捕捉当代中国农村的鲜活与凝滞、高尚与卑微、善良与邪恶、希望与茫然,浓墨淡染地挖掘当代中国乡村的“人”和“物”,切实关注农民疾苦、需要、情感和农村农业的发展,其不仅仅让农民去思去想,而且也使都市人去了解农民,从而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的全面进步是整个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基石,农民的小康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反映。农民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政策,亦决定于他们自身的创造性。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根据当地和自身的实际实现富裕,无疑需要正确的导航。电视剧——一个极易为群众接受的、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如何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而“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都市人”感应当代“农业、农村、农民”。使农民获得对自身的充分认知并能够在其启迪和指导作用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无疑是现代文艺工作者需要深刻探讨的重要问题。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虽然我国自新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三农”问题也得到一定解决,但是,如何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推动和谐新农村的发展始终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而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促进广大受众了解“三农”、引导他们为解决“三农”而尽心尽力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邹华芬[9](2009)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无疑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道特别的景观。它以异质多元的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既是展现民族国家内部多元文化的重要纽带,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构建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论题选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电影叙事学等理论,主要采取导演访谈、文本细读、对比分析等方法,在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整体流变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像风格、叙事特征,深入剖析不同族籍导演的身份意识及其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影响,探讨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构建,力求史论结合,丰富和完善中国电影史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娱乐化高峰,九十年代的低谷以及新世纪的崛起,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正以其多元差异的特性凸显自己的存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原生态的名义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往往淡化了叙事的力量,市场化进程仍然相对艰难。论文的第二部分从族群理论出发,将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的导演群分为四类:成长于民族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导演、成长于本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导演、成长于汉族聚居区的汉族导演、成长于民族杂居区的汉族导演。这些不同身份的导演从不同角度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构成了一道多元景观。不同身份、不同成长环境的导演出于不同的情境聚焦于少数民族题材,凸显出各自差异性的身份意识。这种多重差异,来自于渗透、移植、杂糅、互补的文化互动与文化融合。个体差异的凸显,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命力所在。少数民族内部的差异性,更是差异化的深层动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因为不同身份、不同视角的进入,更加凸显了其作为多元差异的一面。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修辞和叙事特征。作为第三世界的特殊文本,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具有明显的象征和寓言性。个体的故事不仅和族群命运紧密相连,而且还和国家兴盛息息相关。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往往还意味着异域空间的营造。以空间的构建与穿越为基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形成了如拯救与被拯救、出走与回归、寻宝与探险等叙事模式。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是否站在本族的角度(位置、立场)讲述少数民族故事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论文的第四部分讨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多重身份体系。多元一体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整体表征,中华民族一体是各族多元文化身份展现的前提。电影通过重现族群记忆、标识文化特质凸显族群文化身份的同时也逐渐呈现个体化的性别身份。改革开放后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通过重现大一统的历史记忆、抵抗外敌的休戚与共以及共同理想的激励来构建中华民族的整体身份。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自我与他者的分化与组合成为身份表述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始终处于一个各种权力争夺的场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力量争夺的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该凸显其多元差异的一面,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整体要求下,拓宽创作思路,丰富创作手法,强化叙事力量,积极走市场化道路。
陈芳[10](2004)在《石学海和他的“兵”戏》文中认为 司职导演十余年间,拍出了《一个姑娘三个兵》《两个姑娘两个兵》《三个姑娘一个兵》《山不转水转》《坨子屯纪事》《聪儿五岁》《江南情话》《趁我们还年轻》《士兵的婚礼》《女装甲团长》等电视剧以及《为人之母》《白骆驼》《最后的猎鹿者》等电影,作品有十五、六部计百余集;题材涉及少儿、军事、农村、都市、革命历史、少数民族等各个方面;不仅数次荣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
二、石学海和他的“兵”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学海和他的“兵”戏(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蒙古族儿童电影概念与界定 |
1.中国儿童电影的界定 |
2.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创作历程 |
(一)蒙古族儿童电影多元呈现时期(2000 年-2008 年) |
1.多元呈现时期的时代背景 |
2.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多元化生产 |
3.对儿童成长生活的深入探索 |
(二)蒙古族儿童电影高质量发展时期(2009 年-2020 年) |
1.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时代背景 |
2.蒙古族儿童电影的高质量生产 |
3.儿童本位意识的不断加深 |
二、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作品解读 |
(一)主题 |
1.民族精神与传统情感的文化关注 |
2.儿童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
3.个人成长与家庭回归的现实碰撞 |
(二)叙事 |
1.人物建构 |
2.叙事策略 |
(三)形象 |
1.儿童形象 |
2.成人形象 |
三、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创作视角 |
(一)导演视角 |
(二)剧中人视角 |
(三)镜头视角 |
四、蒙古族儿童电影发展思考 |
(一)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现存问题 |
1.观众定位不准 |
2.想象力的缺席 |
3.编剧创作观念陈旧 |
4.理论研究环节薄弱 |
(二)蒙古族儿童电影的发展对策 |
1.界定蒙古族儿童电影服务对象的标准 |
2.加快蒙古族儿童电影剧作与神话故事的联姻 |
3.坚守蒙古族儿童电影编剧的社会责任 |
4.重视蒙古族儿童电影的理论研究价值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基于设计知识模型的变型产品设计过程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变型设计概述 |
1.2.1 变型设计的概念 |
1.2.2 变型设计过程的特点 |
1.3 设计知识分类与建模研究现状 |
1.3.1 设计知识分类研究现状 |
1.3.2 设计知识建模研究现状 |
1.4 变型设计过程规划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基于扩展与或树的知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 |
2.1 扩展与或树表达的产品层次结构 |
2.1.1 产品结构树和与或树的概念 |
2.1.2 扩展与或树的构建 |
2.2 设计知识的分类 |
2.3 设计知识模型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变型设计过程建模与重组 |
3.1 设计结构矩阵概述 |
3.2 变型设计过程涉及参数和零部件的分析 |
3.3 设计任务树的构建#243.3.1结构树到任务树的映射 |
3.4 变型设计过程模型的构建 |
3.5 变型设计过程模型的重组优化 |
3.5.1 下三角化重组 |
3.5.2 解耦合并重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选型问题的变型设计过程动态规划方法 |
4.1 研究设计过程动态规划的必要性 |
4.2 选型节点的映射和打包 |
4.3 变型设计过程动态规划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型产品设计过程动态规划实例验证 |
5.1 螺杆式空压机的组成结构 |
5.2 空压机结构模型的构建 |
5.3 空压机设计知识模型的构建 |
5.4 空压机变型设计过程模型的构建和重组 |
5.5 变型设计过程规划系统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的缘起 |
二、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文献的数据分析 |
四、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文献解析 |
五、国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状况 |
第一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历史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于民族政策的影像表达 |
第二节 新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探索及商业化的尝试 |
第三节 转折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内部的自我审视 |
第二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形象解读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马的形象 |
第三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题材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常规情节剧 |
第二节 蒙古族传说与史诗题材电影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哲理性电影 |
第四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身份认同及建构方式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 |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认同”及建构方式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反思”及建构方式 |
第四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第五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与突围之路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突围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6)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审美文化研究的中国西部电影 |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四、三个阶段的分期依据 |
五、本课题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本体变革: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经典时期(1984—1989) |
1.1 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望 |
1.1.1 人与土地的生存悖论 |
1.1.2 个体与族群的成长仪式 |
1.1.3 神话意识的传承与呈现 |
1.1.4 农耕体验与影像趣味 |
1.2 现实主义精神的光照 |
1.2.1 解剖和直面现实关系 |
1.2.2 启蒙与诗意的现实主义 |
1.2.3 传承与变革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
1.3 新影像叙事的自觉 |
1.3.1 造型美学自觉 |
1.3.2 声音美学自觉 |
1.3.3 摄影美学自觉 |
第二章 镜城突围: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转折时期(1990—1999) |
2.1 文化之困与突围之路 |
2.1.1 镜城的围困与突围 |
2.1.2 电影的祛魅与赋魅 |
2.1.3 主体的聚合与离散 |
2.1.4 文化角力与镜像交错 |
2.2 审美形态的探索 |
2.2.1 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 |
2.2.2 乡村变革与纪实主义 |
2.2.3 审美理想:建构与解构 |
2.2.4 审美形式:丑与俗 |
2.3 类型化的初步尝试 |
2.3.1 西部电影类型观念的确立 |
2.3.2 西部电影语言:类型与反类型 |
2.3.3 承接与断裂:新西部武侠片 |
2.3.4 西部少数民族电影:民族自省与精神重塑 |
第三章 多元碰撞: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的发展时期(2000-2014) |
3.1 多元审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3.1.1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交锋 |
3.1.2 文化伦理与泛化的喜剧性 |
3.1.3 审美叙事风格的多样化 |
3.2 类型探索的新样态 |
3.2.1 西部歌舞片《高兴》:消费语境下的底层狂欢 |
3.2.2 西部生态片《可可西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体认 |
3.2.3 西部警匪片《西风烈》:类型化的本土经验 |
3.3 多元语境中西部电影的镜像审美嬗变 |
3.3.1 西部电影音乐:从赵季平到谭盾 |
3.3.2 西部电影空间造型:从质象、意象到仿像 |
3.3.3 西部电影服饰美学:从意念化到形式化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历史语境与现实观照 ——广西电影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目的综述 |
第二节 电影在广西 |
一、建国前电影在广西的生态 |
二、建国后电影在广西的放映发行 |
三、建国后电影在广西的制作出品 |
第二章 镜像中的民族情态 |
第一节 说不尽的刘三姐 |
一、从彩调剧 《刘三姐》 到电影 《刘三姐》 |
二、从彩色片 《刘三姐》 到 “刘三姐” 文化现象 |
三、不尽的情结——《寻找刘三姐》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语境中的民族映像 |
一、民族历史的镜像展现 |
二、民族现实的影像纪录 |
第三章 青年摄制组与艺术探索 |
第一节 青年摄制组 |
一、第五代导演的发轫之作——《一个和八个》 |
二、第五代导演的奠基之作——《黄土地》 |
第二节 “永远” 的青年摄制组 |
第四章 革命历史情怀下的时代旋律 |
第一节 国共内战题材影片 |
第二节 抗日战争题材影片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题材影片 |
一、建设与反建设的斗争主题 |
二、建设者之歌 |
三、建设的可持续性主题 |
第五章 娱乐观念中的类型追求 |
第一节 惩恶扬善的心态:侦破片 |
第二节 心灵的折射与变形:恐怖片 |
第三节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武侠 (打斗)片 |
第六章 大众生活的影像呈现 |
第一节 喜剧电影 |
一、官场喜剧片 |
二、“计生” 轻喜剧 |
三、爱情喜剧片 |
第二节 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片 |
一、问题与思考 |
二、呈现和希翼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广西电影信息表 (故事片) |
附录 2 广西电影获奖影片一览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问题 |
第一章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兴起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一、初创阶段——艰难的发韧(1958—1966) |
二、撂荒阶段——沉寂的荒漠(1967—1977) |
三、复苏阶段——重要的转折(1978—1979) |
四、探索阶段——举国风行(1980—1999) |
五、成熟阶段—渐成风格(1999--2004) |
六、黄金阶段—强势流派(2005-) |
第二节 繁荣探源 |
一、政策扶持 |
二、时代主旋律 |
三、链条式的创作 |
四、三贴近之原则 |
五、乡土映衬下的平民之美 |
第二章 主题构成 |
第一节 农民心史的刻录与见证 |
一、关注农村的改革 |
二、难以割舍的土地情怀 |
第二节 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
第三节 城市与乡村的融合 |
一、城市反哺农村 |
二、“走出农村”的基层带头人 |
三、强化乡村的法制观念 |
四、农村环保的呼唤 |
第四节 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碰撞 |
第五节 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
一、传统的永恒 |
二、凝重的时代烙印 |
第三章 魅力所在 |
第一节 东北农村电视剧的艺术特色 |
一、浓浓的方言汇融凸现民间韵味 |
二、民间艺术大融合彰显地域特色 |
三、人物刻画俗中透雅绘尽地域风情 |
第二节 东北农村电视剧魅力之要素 |
一、东北地域文化之精髓 |
二、东北地域文化之载体 |
第四章 创作队伍 |
第一节 何庆魁——东北文化的演绎者 |
一、何庆魁及其创作概况 |
二、农民情结 |
三、纯朴天然之风格 |
第二节 高满堂——平民的演绎者 |
一、高满堂及其创作概况 |
二、游弋在平民历史书写的快乐中 |
三、熔融现实的美学精神 |
第三节 李文岐——黑龙江文化的抒写者 |
一、李文歧及其创作概况 |
二、黑土情结 |
三、眷恋黑土的艺术气质 |
第四节 张继——东北文化的嫁接者 |
一、张继及其创作概况 |
二、奇才的心灵归宿 |
第五章 表演者 |
第一节 高秀敏——黑土地上永远盛开的丁香花 |
一、高秀敏及其表演概况 |
二、语言和形象的典范 |
第二节 范伟——演啥像啥的“小人物” |
一、范伟极其表演概况 |
二、实力的较量 |
第三节 潘长江、程煜的表演 |
一、潘长江——难得的东北“袖珍”男人 |
二、程煜——默默中的“后起之秀” |
第四节 赵本山的徒弟们——“二人转”的传承者和演绎者 |
一、四徒弟——唐鉴军 |
二、六徒弟——王小利 |
三、二十五徒弟——小沈阳 |
第六章 “赵本山现象”分析 |
第一节 赵本山其人其事 |
第二节 本色表演 |
一、角色定位——本色表演的脊梁 |
二、原生态人物形象——本色表演之魂 |
三、喜剧表演才能——本色表演之升华 |
第三节 “败走麦城”现象的思考 |
一、中西方文化理念差异——“败走麦城”之因 |
二、美仑美奂——“本山现象”的求同 |
三、小品化倾向——“本山现象”的雷同 |
四、技艺的粗糙 |
第七章 反思与超越 |
第一节 农民形象之困窘 |
一、“好人”形象之“高、大、全” |
二、“好官”和“主心骨”之抽象 |
三、“恶人”形象之恶 |
四、“草根”之俗 |
第二节 方言之成败 |
第三节 繁荣背后的思索 |
一、创作者在浮躁中演绎 |
二、数量之“丰盈”质量之“瘦削” |
三、通俗中的庸俗化 |
四、现实农村的“过度”拔高 |
附 东北农村电视剧剧目时序览(按时间顺序排列,系列剧除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流变 |
第一节 想象的乌托邦:多元变革思潮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1979—1989) |
第二节 走向自觉的本土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1990—1999) |
第三节 以原生态的名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呈现(2000—2008)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互动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要导演群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导演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
第二节 汉族导演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
第三节 文化互动下的影像叙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修辞与叙事 |
第一节 象征与寓言 |
第二节 空间构建与叙事模式 |
第三节 叙事视角与主体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构建 |
第一节 族群身份的日益凸显 |
第二节 性别身份的悄然显现 |
第三节 中华民族身份的整体构建 |
第四节 多重身份的协商与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石学海和他的“兵”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世纪以来蒙古族儿童电影研究[D]. 贾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设计知识模型的变型产品设计过程规划研究[D]. 时元勋. 山东大学, 2021(12)
- [4]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D]. 苏冠元.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6]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D]. 赵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7]历史语境与现实观照 ——广西电影发展史研究[D]. 何东升.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 [8]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D]. 赵淑梅. 吉林大学, 2010(08)
- [9]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D]. 邹华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10]石学海和他的“兵”戏[J]. 陈芳. 中国电视,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