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煤三矿吨煤成本降低2.24元(论文文献综述)
郝从猛[1](2021)在《下向钻孔机械破煤造穴快速卸压增透机制及瓦斯抽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顶板巷瓦斯抽采作为突出煤层瓦斯治理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通过施工下向钻孔进行条带瓦斯治理,而且还是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瓦斯治理的有效措施,具有“一巷两用”的作用。然而,由于缺少便捷高效的卸压措施,顶板巷中主要通过施工下向密集钻孔进行瓦斯治理。为解决顶板巷中难以开展高效卸压增透措施的难题,本文以平顶山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现场数据和实验室试验的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得到了高应力低渗煤体瓦斯高效抽采途径和卸荷行为对煤体损伤破坏及增透影响的力学机制;根据下向钻孔破煤造穴技术困境,论证了新型机械造穴技术在淹没环境下的破煤优势、破煤过程及受力特征,并基于理论分析获得了下向钻孔输煤排渣特征;根据机械造穴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刀具的破煤效果、造穴煤体的卸荷损伤及增透特征;最后,根据现场试验建立了下向钻孔机械造穴技术体系,并通过系统的效果考察获得了下向钻孔机械造穴煤体强化瓦斯抽采效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平顶山矿区东西部矿井的瓦斯地质情况差别较大,东部矿井最大主应力为49 MPa,最大瓦斯压力为3.5 MPa,最大瓦斯含量为27 m3/t,比西部矿井地应力约高27 MPa,瓦斯压力约高0.8~2.0 MPa,瓦斯含量约高5~10 m3/t,而同一区域内相同埋深条件下,己组煤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比戊组煤分别约高0.7 MPa和6 m3/t,突出危险性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己组煤高于戊组煤的特点;结合典型突出矿井的工作面瓦斯治理模式发现,在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相对较低的戊组煤和西部矿井的己组煤中多采用顶板巷治理瓦斯,而东部矿井己组煤中多采用底板巷治理瓦斯,表明顶板巷在以卸应力为主兼顾抽采瓦斯的煤层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一煤层不同埋深煤样的多元物性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两组煤样的煤质特征及孔裂隙结构差异不明显,因此,应力环境不同是导致其瓦斯抽采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应力响应的渗透率演化模型,并结合实测渗透率随埋深变化情况论证了卸荷是实现高应力低渗煤层高效瓦斯抽采的根本途径。(2)初始围压分别为5 MPa、10 MPa和15 MPa时,卸围压(25 N/s)加轴压路径下煤样的峰值应力分别是定围压加轴压时的41.4%、29.0%和34.3%,对应的煤样破坏后的渗透率突增倍数从119.1倍、75.2倍和86.8倍提高到了308.4倍、272.6倍和183倍,表明卸围压条件下煤体更容易破坏并产生更加显着的增透效果;而以50 N/s卸围压加轴压条件的煤样峰值应力分别是以25 N/s卸围压加轴压时的77.7%、77.6%和62.2%,煤样破坏后的渗透率增加倍数从308.4倍、272.6倍和183倍提高到了340.6倍、314.9倍和342.9倍,说明损伤对提高渗透率具有直接显着的效果,而且增透效果随着卸荷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另外,静水压30 MPa降到2 MPa过程中煤体渗透率提高了51倍,说明只卸荷也能够有效提高煤体渗透率,但效果明显低于卸荷后损伤的煤体。(3)对传统水力造穴技术和新型机械造穴技术在下向钻孔环境下的破煤深度和破煤体积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淹没环境下水射流传播速度显着降低,随着水射流速度的增加虽然破煤深度有所增加,但效果并不显着,而机械造穴的破煤过程不受淹没环境影响。在相同时间下,机械造穴刀具的破煤深度比不同速度的水力破煤(170 m/s、190 m/s和210 m/s)提高了5.8倍、4.9倍和4.2倍;在相同的推进距离条件下,机械造穴刀具的破煤体积比不同速度的水力破煤(170 m/s、190 m/s和210 m/s)提高了9.7倍、7.8倍和6.3倍,两种造穴技术的破煤效率差异充分证明了机械破煤造穴技术明显优于水射流破煤。(4)机械造穴相似模拟实验表明,机械造穴刀具张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以6.1°和46.3°的扩张角扩大,并在第二阶段快速张开将孔径扩大到500 mm,同时,根据钻机扭矩调整实验认为造穴过程中的推进速度以不超过钻进速度的20%为宜。结合相似实验结果开展了造穴煤体损伤增透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造穴后煤体径向应力卸压范围从1.3 m增加到6.2 m,提高了4.8倍;最大塑性破坏范围从0.3 m增加到3.75 m,提高了12.5倍;钻孔周围煤体渗透率提高10倍的范围从0.95 m增大到6 m,提高了6.3倍;抽采30~180 d的有效半径提高了1.94~2.14倍。(5)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了下向钻孔机械造穴过程的施工参数(推进压力8MPa、旋转速度90 r/min、推进速度0.2 m/s)和排渣参数(泵站流量550~600 L/min);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现场应用和效果考察,结果表明,机械造穴段钻孔出煤量约为262 kg/m,大于理论出煤量255 kg/m,说明机械造穴较好的达到了设计直径500 mm;煤层渗透率从造穴前的0.0018 m D提高到造穴后的0.0431 m D,增加了23.9倍;初始钻孔百米瓦斯纯量从造穴前的0.36 m3/(min·hm)提高到造穴后的2.1 m3/(min·hm),提高了5.8倍;在造穴钻孔比普通钻孔数量减少70%的前提下,瓦斯抽采达标预抽期从90 d降低到70 d;造穴钻孔预抽瓦斯结束后,巷道掘进速度从4.2 m/d提高到4.6 m/d,最大钻屑量从4.5 kg/m降低到3.9 kg/m,掘进期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临界值。该论文有图126幅,表27个,参考文献184篇。
李松泽[2](2021)在《阳泉五矿8406工作面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山西阳泉矿区,含煤地层地应力大,煤层瓦斯含量高,透气性弱,在本煤层中钻孔成孔困难、顺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差已成为困扰矿区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突出问题。本论文以阳泉矿区五矿8406工作面为试验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检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等方式,得到了试验工作面15#煤层的瓦斯基础参数,分析了8406工作面的煤层突出危险性;结合8406工作面的主要特点,与试验矿井共同设计了8406工作面的底板岩巷与穿层钻孔,并实测了底板岩巷的围岩松动圈深度,提出了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的新型封孔工艺,得到了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系统的技术方案;在工作面现场观测数据,研究了在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采瓦斯的抽采量、抽采瓦斯的浓度和钻孔抽采的负压、钻孔抽的时间的相关规律,分析了试验区域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的瓦斯抽采效果;掌握了试验区域的消突效果考察指标结果,分析了采用不同方案实现的消突技术效果;建立了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的固-气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的瓦斯抽采效果,提出了试验工作面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的合理布置参数与抽采技术系统参数。项目研究成果为我国其他没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突出矿井提供了防突技术的指导。本论文有图53幅,表16个,参考文献71篇。
王伟[3](2016)在《高压旋转水射流破煤及其冲孔造穴卸压增透机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我国松软低透高瓦斯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大、抽采困难的问题,提出水力冲孔造穴卸压增透及瓦斯抽采方法,通过顺层或穿层钻孔深入煤层内部,采用高压旋转水射流冲出大量煤体及瓦斯,形成直径较大的卸压洞室,为煤体膨胀变形和瓦斯解吸积聚提供充分空间,在洞室周围煤体形成裂隙网络,配合瓦斯抽采措施释放煤体中的弹性潜能和瓦斯膨胀能,进而消除其突出危险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与现场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卧龙湖矿松软煤体为研究背景,从洞室周围煤体塑性区和应力变化两方面揭示冲孔造穴卸压机制,测定该应力变化条件下松软煤体物理力学特性和渗透率演化规律,探究淹没条件、泵站压力、喷嘴参数、旋转速度等对水射流结构和冲击应力的影响,推演高压水射流冲击破碎松软煤体过程,分析射流速度、尺寸、冲击时间、偏角、平移速度等因素对破煤效果影响,研发钻进冲孔一体化装备并在新景矿开展现场工程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松软煤层中冲孔造穴后,洞室周围煤体水平应力突然降低,垂直应力先增大对煤体产生挤压破坏后向两侧扩展,随造穴半径的增大,各洞室之间逐渐出现垂向应力集中和水平应力卸载相互叠加,煤体塑性破坏主要是由水平应力降低情况下轴向应力增大造成,塑性区是钻孔的13倍左右。冲孔造穴引起垂向应力降低区扩展的同时增加了应力集中程度,垂向应力降低区半径可超过3.0m,局部应力集中系数可达1.3。水平应力卸载效果显着,卸压半径可达到6m,相互叠加后卸压效果更加明显。从塑性区和卸压范围考虑,本煤层造穴比穿层造穴效果更好,穿层造穴安全性更高。(2)松软煤体具有应变软化和塑性流动特性,峰后无应力突然跌落现象,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低围压阶段塑性流变和损伤扩容现象明显;孔隙气体对煤体强度具有弱化作用,吸附态瓦斯还对煤体产生非力学作用。常规三轴加载过程中松软煤体渗透率先降低后增大,在峰值强度前达到最低值,之后随煤体损伤破坏程度的加剧逐渐增大;恒定差应力卸围压过程中,渗透率在卸荷点处达到最低值,卸围压后煤体强度降低,逐渐出现损伤破坏渗透率增长。(3)高压水射流冲击距离和冲击应力受泵站压力、环境介质、冲击距离、喷嘴结构、旋转速度等影响存在上限值。冲孔造穴时应尽量保持非淹没射流条件,射流冲击速率随泵站压力增大和喷嘴收缩角减少而逐渐增大,泵压过大所引起的射流雾化会缩短有效冲击距离,考虑喷嘴聚能效应和长度,收缩角可选24°左右。冲孔造穴需要一定旋转速度,旋转会造成射流偏转,前后连续性和激励作用减弱从而缩短有效冲击距离,最好控制在90r/min以内。(4)以松软煤体孔裂隙发育、物理力学特性以及高压水射流结构及冲击应力分布规律为基础,构建高压水射流冲击破碎煤体耦合模型,推演高压水射流冲击作用下煤体损伤破坏过程。水射流冲击作用力在煤体坑体底部呈马蹄形分布,应力集中位于接触面下方2030mm。射流破煤需一定射流速度、尺寸和冲击时间,随速度和冲击时间增加煤体破坏程度增大,低速射流仅引起煤体表面变形;破碎坑体深度和截面积随射流尺寸增大而增大,尺寸超过一定值(约32mm)后深度变化趋势变缓,破煤体积增加由截面积扩大引起。煤体损伤破坏区域随射流偏角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从形成最大深度洞室考虑,喷嘴应与煤体垂直,但从总体破煤效率方面,最佳偏角在45°左右。平移速度在增大射流冲击破煤面积的同时减弱了射流破煤能力。(5)研发煤矿井下履带式钻进冲孔一体化装备并实现履带式联动行走,提出冲孔造穴卸压增透瓦斯抽采及效果考察方案,在新景矿开展现场工程试验,冲孔破煤及消突效果显着,本煤层单次造穴冲出煤体0.82.5t,平均1.2t,造穴半径0.460.75m,瓦斯抽采量提高了5.66.9倍。
蒋戈[4](2015)在《军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中兴建安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军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有着特殊的历史经历,其前身是1966年8月1日开始组建,1983年11月整体撤消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这批有着特殊成长背景的国有建筑企业,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中走来,经市场经济的洗礼,历经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的任务安排、国家拨款到市场经济时期的市场竟标、自筹资金、自谋发展,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脉动,在辉煌与困惑之间跌宕。目前这些企业中,有的已成功实现了企业转型和发展,有的已渐失企业发展后劲,到了举步维艰、经营异常困难的境地。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企业自身也存在诸如职工年龄老化、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管理体制僵化、企业包袱沉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明显,投资驱动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这些企业无疑生存更加困难。那么这样的军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寻找出路,采取何种方式,制定怎样的企业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企业稳定运营,求得更大发展?这是值得深深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疑问,本文以中兴建安公司为例,应用价值链分析法,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剖析梳理,指出了企业存在的主要战略性问题和形成的原因,并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提出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该文运用五力模型分析法,对企业所处环境的行业竞争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自身条件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对的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通过SWOT矩阵分析,匹配出一系列战略组合,最终经过研究提出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战略。
王勃[5](2013)在《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文中指出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一直是困扰煤层气行业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它不仅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的理论难题,更是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亟需攻关的重大实践课题。为此,本文选择了沁水盆地的高煤阶煤层气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已开展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勘探成果及煤矿、地矿系统的钻孔及研究报告等资料,采集了研究区的煤岩、煤层气及煤层产出水及煤岩顶底板样品,基于煤岩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显微组分定量、宏微观结构观测、水常规离子、水氢氧同位素、孔隙度、渗透率、气体组分、气体碳氢同位素、等温吸附、岩石力学等测试实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沁水盆地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过程、成藏主控因素控气作用及富集高产规律等展开了多层次、多手段的系统性综合研究。同时,利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主控因素及其配置关系进行评估,优选了有利区块,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煤储层参数进行了评价,对有利区块进行了分区分类。最后,结合数值模拟、测井解释、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对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区块开展了定量化评价,为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完成主要的工作有:第一,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详细描述了主力煤层的展布、含气量、煤岩煤质、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特征,在对煤层气解吸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排采动态数据,划分了排采曲线类型。第二,从时间到空间,从宏观到微观,从区域到局部,结合煤层气开发地质的原理及思路,应用多种现代测试技术与理论,系统地探讨了构造、沉积及水文地质等主控因素对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控制作用,初步总结出富集高产规律,建立相应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并进行了实例解剖。第三,在分析主控因素配置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沁水盆地富集高产区进行了筛选,优选出PZ、ZZ及FZ等7个最有利区(I类区),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特征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法对7个I类区的储层进行评价,认为PZ、FZ、QN-XD、MB为一级储层区,ZZ为二级储层区,YQ、SY为三级储层区,有效支撑了煤层气的产能建设。
王宁[6](2013)在《基于区域因子分析的我国煤矿甲烷排放与控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总结分析了煤矿甲烷的形成机理、性质、分类、抽采和利用现状;对煤矿甲烷涌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单井涌出量的非线性特征和宏观产量的规律性;结合IPCC对煤矿甲烷排放量计算的方法学和我国煤矿甲烷的排放特点,选择原煤产量法作为本研究计算方法,建立“产量—涌出量函数模型”,确定煤矿甲烷的分类涌出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煤矿甲烷的区域涌出因子;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涌出因子进行预测,并预测原煤产量,建立“因子-涌出量计算模型”对2020年以前的煤矿甲烷涌出量进行计算和预测;根据煤矿甲烷的利用情况建立技术-经济-政策(TEP)控排因素模型,筛选最佳可行性工程技术,分析经济影响和现行政策的不足,提出煤矿甲烷控排的基础情景和乐观情景,最后提出煤矿甲烷的控排对策。
吴仁伦[7](2011)在《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煤储层普遍具有变质程度高、渗透率低、压力小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特点,采前瓦斯抽采难度大,而煤层开采后会引起周围岩层产生“卸压增透”效应,煤岩层渗透率将增大数十倍至数百倍,瓦斯渗流速度加剧,瓦斯涌出量随之增大,这就为瓦斯的抽采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利用煤层开采引起的卸压作用进行煤与瓦斯共采将是我国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的最佳途径。目前,从煤与瓦斯共采的角度出发,作者所在课题组提出了煤层群条件下采动上覆瓦斯卸压抽采的“三带”划分:导气裂隙带、卸压解吸带和不易解吸带,但尚未给出明确的“三带”范围划分指标,也没有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论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岩石三轴卸载过程中原生裂纹变形的岩石本构模型,得出了轴压卸载条件下岩石变形的计算解析式,并以膨胀率达到3‰作为充分卸压的变形临界值,计算、拟合得出不同埋深条件下充分卸压的应力卸压程度临界值计算通式,确定了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中卸压解吸带的应力卸压程度指标。运用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就覆岩关键层结构、工作面面长和煤层采高对“三带”范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面长、煤层采高对覆岩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影响的本质是其对覆岩关键层破断的控制作用,关键层的运动状态直接影响“三带”范围的变化;覆岩裂隙带内存在关键层时,该关键层的破断将引起导气裂隙带高度突增,其高度明显高于经验公式计算高度并止于该关键层上方另一层关键层之下;卸压解吸带止于覆岩中尚未发生破断且下方存在离层空间的关键层之下,其最大高度止于主关键层之下;在充分采动条件下,仅采空区周围一定范围(即采动裂隙“O”形圈)内覆岩长期处于充分卸压状态,该范围宽度随煤层采高的加大而增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确定了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判别方法。基于“三带”范围判别提出了煤层群卸压瓦斯抽采模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对阳泉矿区9404综放面和K8206综放面覆岩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判别,对瓦斯卸压涌出情况进行了预测,分别选择了“U+L型通风—上向穿层钻孔”抽采模式和“U+I型通风—走向高抽巷”抽采模式治理瓦斯。抽采效果表明:9404综放面导气裂隙带内卸压瓦斯抽采率达到77.32%;K8206综放面导气裂隙带内卸压瓦斯抽采率达到87.37%,卸压解吸带内卸压瓦斯抽采率达到88.43%。工程实践证明了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判别及卸压瓦斯抽采模式选择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杨宏民[8](2010)在《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受煤层注气提高煤层气产出率(ECBM)试验成功的启发,首次成功地将煤层注气驱替技术用于煤矿井下注气促排促抽煤层瓦斯的工程技术领域。论文围绕煤对N2、CO2、CH4以及他们的混合气体吸附-解吸规律、气体之间的竞争吸附和置换吸附规律展开实验室研究。基于达西(Darcy)渗流理论、菲克(Fick)扩散理论、扩展Langmuir吸附理论以及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气体流动和置换解吸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煤层注气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之上,在煤矿井下开展了注气置换解吸煤层甲烷的工艺技术研究,考察了掘进面迎头边注边排和边注边抽、巷帮耳状钻场边注边抽、巷帮顺层孔边注边排和边注边抽等多种井下工艺的注气置换效果,提出了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气体置换、气流“携载”、气流稀释扩散和气流膨胀增透的作用机理。首先研制了专用的大煤样量多元气体吸附装置,采用气样储罐隔离采样法解决了采样过程中气相组分不断变化的难题。建立了煤对混合气体的竞争吸附和置换吸附实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煤对CO2、CH4和N2吸附常数a值分别为63.6943 m3/t、41.1523 m3/t和16.5837 m3/t,说明煤对这三种气体吸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O2、CH4、N2;竞争吸附和置换吸附显示出相同的吸附规律,表明煤对气体的吸附与各种气体吸附的先后顺序无关,仅与吸附始末状态及浓度比例有关。煤层注气驱替/置换过程是一个渗流、扩散、置换吸附-解吸多场耦合条件下的含有质量交换的运动过程。基于达西定律、菲克定律和Langmuir多元气体吸附方程,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进行了煤层注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自然排放条件下,注气能使钻孔纯甲烷流量大幅度增加,其中注N2增加幅度为29.5倍,注CO2的增加幅度为37.54倍。配合抽放措施后,注N2增加幅度在排放+注气的基础之上又提高了8.34倍,注CO2提高了10.10倍。在煤矿井下分别对掘进工作面迎头、巷帮钻场和巷帮煤壁进行了注气促排和注气促抽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煤层注气有效半径为1.2m-2.0m,且受注气压力和注气流量的影响较大。现场实测掘进面迎头注气+排放条件下,注气后的钻孔纯甲烷流量较注气前增加了31.56140.93倍。抽放+注气条件下,纯甲烷抽放流量比单抽措施的抽放流量增加了1.632.06倍。经现场考察,在抽放量相同时,单抽措施需要抽放19天,配以注气措施后仅需9.211.6天。巷帮顺层钻孔高压注气的纯瓦斯流量增加了4.5424.57倍。利用钢瓶向煤层注入纯N2或纯CO2时,从煤层瓦斯含量的变化和煤层气成分的变化上来看,比注空气的效果好。但是从煤层宏观上看,由于其注气量和注气时间有限,整体置换效果不如空气。井下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机理主要有:注入气体的置换吸附-解吸作用、注气气流的载携作用、注气气流的稀释扩散作用和注气气流的膨胀增透作用。其中注入气体对甲烷的“携载”、“驱赶”作用占主导地位,而气体之间的“竞争吸附”和“置换吸附”起次要的作用。
吕志斌,许天升,俞铮[9](2009)在《浅谈阳泉市煤层气综合应用》文中提出山西省是煤层气的资源大省,阳泉市作为全国较早综合利用煤层气的城市,不但储量丰富而且已经形成较为成熟,规模较大的抽放、输配系统。根据国家对煤层气(矿井瓦斯)开发利用中长期规划,结合本市的煤层气资源,本文对阳泉市煤层气综合利用做初步探讨。
王兵[10](2007)在《大平矿南二采区水体下开采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了在水体下开采煤层时,岩层与地表的破坏规律以及可能造成的水力联系,充分利用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分析了影响水体下开采的各种因素。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依据大量的实践资料,得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经验公式;运用模糊评判中的隶属度函数对各因素进行量化,得出涌水等级评价的量化指标,进行顶板涌水的等级评价。根据铁法矿区大平煤矿的地质、水文、采矿等条件,对各种可行的采煤方法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对在水体下开采时,使用综放采煤工艺的可能性和特殊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了适合本采区的开采方法和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阳煤三矿吨煤成本降低2.24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煤三矿吨煤成本降低2.24元(论文提纲范文)
(1)下向钻孔机械破煤造穴快速卸压增透机制及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高应力煤体瓦斯赋存及其流动通道应力响应特征 |
2.1 平顶山矿区瓦斯地质特征 |
2.2 煤体多元物性参数及孔裂隙结构特征 |
2.3 煤体瓦斯吸附解吸特性 |
2.4 煤体瓦斯流动通道应力响应特征 |
2.5 深部高应力煤体瓦斯抽采瓶颈及工作面合理增透技术 |
2.6 小结 |
3 卸荷速率对煤体损伤破坏影响的力学机制 |
3.1 实验方法 |
3.2 煤样常规压缩实验 |
3.3 不同力学路径下煤体损伤破坏特征 |
3.4 卸荷速率对煤体力学行为及损伤特性的影响 |
3.5 卸荷煤体损伤破坏力学机制分析 |
3.6 小结 |
4 卸荷速率对煤体渗透率演化的影响机制 |
4.1 试验方法 |
4.2 多重路径下煤体渗透性演化 |
4.3 煤体损伤卸荷增透机制及渗透率演化模型 |
4.4 造穴煤体卸荷损伤增透机理 |
4.5 小结 |
5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高效破煤特性及输煤排渣特征 |
5.1 下向钻孔造穴卸荷增透技术困境 |
5.2 下向钻孔造穴破煤技术方法优化 |
5.3 机械造穴刀具破煤特性分析 |
5.4 下向钻孔输煤排渣特征研究 |
5.5 小结 |
6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煤体快速卸压增透效果模拟研究 |
6.1 机械造穴破煤效果实验研究 |
6.2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前后煤体卸荷损伤对比 |
6.3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前后煤体渗透率分布及瓦斯抽采效果 |
6.4 小结 |
7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强化瓦斯抽采技术及工程验证 |
7.1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全套装备研发 |
7.2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现场实验方案及施工参数考察 |
7.3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强化瓦斯抽采系统保障及施工工艺流程 |
7.4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卸压效果考察 |
7.5 下向钻孔机械造穴强化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
7.6 机械造穴区段煤巷掘进验证 |
7.7 区域瓦斯治理工程成本分析 |
7.8 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阳泉五矿8406工作面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试验工作面基础参数和突出危险性分析 |
2.1 8406 工作面概况 |
2.2 煤与瓦斯基础参数测定 |
2.3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采瓦斯区域防突试验 |
3.1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采技术研究 |
3.2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预抽采效果试验 |
3.3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区域消突效果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区域防突参数优化研究 |
4.1 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数学模型 |
4.2 不同工况条件下瓦斯抽采数值模拟 |
4.3 钻孔布置与抽采系统技术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压旋转水射流破煤及其冲孔造穴卸压增透机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松软煤层水力冲孔造穴卸压效果分析 |
2.1 造穴洞室周围煤体塑性区及应力分布 |
2.2 造穴洞室周围煤体应力分析 |
2.3 底板岩巷大面积卸压增透 |
2.4 本章小节 |
3 冲孔造穴洞室周围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 |
3.1 试验方法及试样制备 |
3.2 松软煤体孔隙发育及吸附解吸特性 |
3.3 含瓦斯松软煤体力学特性分析 |
3.4 松软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压旋转水射流结构形态及其冲击压力分析 |
4.1 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
4.2 水射流冲击特性及其结构形态 |
4.3 圆锥-圆柱组合型喷嘴聚能效应 |
4.4 旋转速度对高压水射流冲击形态及应力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压水射流冲孔破煤机制 |
5.1 水射流破煤体损伤机理与准则 |
5.2 有限元-光滑粒子流耦合算法 |
5.3 高压水射流破煤数值模拟 |
5.4 本章小节 |
6 松软低透高瓦斯煤层冲孔造穴卸压增透工程应用 |
6.1 钻进冲孔一体化装备研发 |
6.2 冲孔造穴卸压增透瓦斯抽采工艺 |
6.3 新景矿冲孔造穴现场工程试验 |
6.4 本章小节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军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中兴建安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2 发展趋势 |
3 国内同类典型企业发展战略的总结与评价 |
3.1 国内同类典型企业战略转型经验总结 |
3.2 国内同类典型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模式和特点 |
3.2.1 主要模式 |
3.2.2 特点分析 |
4 中兴建安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1.1 公司简介 |
4.1.2 组织机构图 |
4.1.3 从业人员状况 |
4.2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4.2.1 公司现有经营板块简介 |
4.2.2 公司现有经营效果分析 |
4.3 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战略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 公司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
5 中兴建安公司战略调整面临的环境分析 |
5.1 宏观环境分析 |
5.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
5.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威胁 |
5.2.2 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
5.2.3 购买者议价能力(业主方) |
5.2.4 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5.2.5 替代品的威胁 |
5.3 公司内外环境战略因素综合分析(SWOT分析) |
5.3.1 优势分析(Strength) |
5.3.2 劣势分析(Weakness) |
5.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5.3.4 威胁分析(Threats) |
6 中兴建安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
6.1 公司战略 |
6.2 事业层战略 |
6.3 职能战略 |
7 战略执行的措施保证 |
7.1 优化组织结构 |
7.2 规范管理流程 |
7.3 完善各项制度 |
7.4 强化绩效考核 |
7.5 严格责任追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沉积环境与煤储层展布 |
2.4 煤储层物性特征 |
2.5 煤层气成藏基本特征 |
3 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 |
3.1 构造控气作用 |
3.2 沉积控气作用 |
3.3 水文地质控气作用 |
3.4 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 |
4 煤层气富集高产有利区块预测 |
4.1 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的层次分析法分析 |
4.2 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的模糊评价 |
4.3 有利区块的聚类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区域因子分析的我国煤矿甲烷排放与控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 |
1.1.2 低碳经济 |
1.1.3 煤矿甲烷控排是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 概念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煤层气资源量及分布情况 |
2.1.1 煤层气资源量状况 |
2.1.2 煤层气勘探和产量状况 |
2.1.3 含气性分析 |
2.2 煤矿甲烷的成因、性质与分类 |
2.2.1 煤矿甲烷的形成机理 |
2.2.2 甲烷的主要特征 |
2.2.3 煤矿甲烷的分类 |
2.3 煤矿甲烷的开发利用阶段与模式 |
2.3.1 开发利用阶段 |
2.3.2 开发模式 |
2.4 煤矿甲烷抽采与利用现状 |
2.4.1 煤矿甲烷的抽采现状 |
2.4.2 煤矿甲烷的利用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甲烷涌出规律研究 |
3.1 煤矿甲烷涌出规律研究现状 |
3.2 煤矿甲烷涌出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地质因素 |
3.2.2 资源因素 |
3.2.3 开采因素 |
3.2.4 微观因素 |
3.2.5 因素参数分级研究现状 |
3.3 煤矿甲烷排放特征 |
3.3.1 单井涌出量的非线性特征 |
3.3.2 宏观产量的规律性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甲烷排放量估算方法与分类涌出系数研究 |
4.1 煤矿甲烷排放量估算方法研究 |
4.1.1 IPCC 煤矿甲烷排放计算方法 |
4.1.2 原煤产量法 |
4.1.3 煤层气产量法 |
4.1.4 矿井实测法 |
4.1.5 瓦斯等级与相对涌出量 |
4.2 计算分类涌出系数 |
4.2.1 样本选取与归类 |
4.2.2 数据的最小二乘拟合 |
4.2.3 回归模型与分类涌出系数 |
4.3 计算区域涌出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区域涌出因子的煤矿甲烷涌出量计算和预测 |
5.1 煤矿甲烷涌出量预测方法研究 |
5.1.1 预测技术水平状况 |
5.1.2 涌出源与分源预测法 |
5.1.3 矿山统计预测法 |
5.1.4 其他预测方法 |
5.2 煤矿甲烷区域涌出因子及其预测 |
5.2.1 区域涌出因子的计算 |
5.2.2 区域涌出因子 GM(1,1)预测模型 |
5.3 区域原煤产量的回归预测 |
5.3.1 区域原煤产量分布及数据处理 |
5.3.2 区域原煤产量预测模型 |
5.3.3 预测结果修正 |
5.4 煤矿甲烷区域涌出量计算和预测 |
5.4.1 因子-涌出量计算模型 |
5.4.2 涌出量拟合计算和预测 |
5.4.3 拟合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矿甲烷 TEP 控排因素与情景分析 |
6.1 煤矿甲烷控排的工程技术因素分析 |
6.1.1 TRL 工程技术成熟度标准 |
6.1.2 煤矿甲烷控排工程技术及评级 |
6.1.3 最佳可行性工程技术(BAT)筛选 |
6.2 煤矿甲烷控排的经济和政策因素分析 |
6.2.1 经济控排因素 |
6.2.2 政策控排因素 |
6.3 甲烷排放 TEP 情景分析 |
6.3.1 基础情景分析 |
6.3.2 乐观情景分析 |
6.3.3 控排潜力 |
6.4 本章小结 |
7 煤矿甲烷控排对策研究 |
7.1 宏观政策 |
7.2 行业政策 |
7.3 经济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7)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判别指标的理论研究 |
2.1 概述 |
2.2 采动卸压指标的理论分析 |
2.3 “三带”范围判别指标的确定 |
2.4 小结 |
3 覆岩关键层结构对“三带”高度的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覆岩关键层位置对导气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
3.3 覆岩主关键层对卸压解吸带高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工作面面长对“三带”高度的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工作面面长对导气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
4.3 工作面面长对卸压解吸带高度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煤层采高对“三带”范围的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煤层采高对导气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
5.3 煤层采高对卸压解吸带范围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瓦斯卸压抽采“三带”判别方法及其在煤与瓦斯共采中的应用 |
6.1 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判别方法及抽采模式选择 |
6.2 阳泉矿区煤与瓦斯共采概况 |
6.3 U+L 型通风—上向穿层钻孔抽采模式优化 |
6.4 U+I 型通风—走向高抽巷抽采模式优化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1.3.1 煤对气体吸附模型的研究 |
1.3.2 煤对多元混合气体吸附的实验研究 |
1.3.3 水分对煤吸附多元气体特性的影响 |
1.3.4 煤层中气体运动及注气置换/驱替甲烷(ECBM)的理论研究 |
1.3.5 煤层注气置换/驱替甲烷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 |
1.3.6 国内外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现状 |
1.3.7 井下煤层注气驱替甲烷的促排促抽瓦斯技术研究 |
1.4 前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1 针对井下煤层注气促排/促抽瓦斯技术,前期研究仍是空白 |
1.4.2 前期研究尚未完全揭示煤层注气驱替置换机理 |
1.4.3 井下煤层注气的工艺和驱替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1.5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气体置换煤中甲烷的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
2.1 实验煤样及其相关基础参数 |
2.2 多组分气体吸附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
2.2.1 实验装置的建立 |
2.2.2 实验条件的确定 |
2.2.3 混合气样采集方法 |
2.3 煤对单一组分吸附-解吸规律 |
2.3.1 煤对CH_4的吸附规律 |
2.3.2 煤对CO_2的吸附规律 |
2.3.3 煤对N_2的吸附规律 |
2.4 煤对混合气体的竞争吸附特征规律 |
2.4.1 竞争吸附的定义 |
2.4.2 煤对CH_4-N_2二元混合气体竞争吸附 |
2.4.3 煤对CH_4-CO_2二元混合气体竞争吸附 |
2.5 气体对煤甲烷的置换吸附特征规律 |
2.5.1 置换吸附的定义 |
2.5.2 相同甲烷平衡压力下,注入N_2的置换吸附-解吸规律 |
2.5.3 相同混合浓度配比下,注入CO_2的置换吸附-解吸规律 |
2.6 竞争吸附与置换吸附对比分析 |
2.7 实验结果对煤层注气的指导意义 |
2.7.1 N_2可以作为置换解吸煤中CH_4的候选气源 |
2.7.2 煤层注入单组份气体的置换效果比混合气体好 |
2.7.3 煤层瓦斯压力越高,置换所需的注气压力也越高 |
2.7.4 注气压力越高,置换的CH_4量越大 |
2.8 本章小结 |
3 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数学模型 |
3.2.3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 煤层钻孔瓦斯自然排放的数值模拟结果 |
3.3.1 单孔排放流量的变化 |
3.3.2 瓦斯含量变化 |
3.4 煤层钻孔负压抽放的数值模拟结果 |
3.4.1 单孔抽放流量的变化 |
3.4.2 瓦斯含量变化 |
3.5 煤层钻孔边注气边排放的数值模拟结果 |
3.5.1 边注N_2边排放 |
3.5.2 边注CO_2边排放 |
3.6 煤层钻孔边注气边抽放的数值模拟结果 |
3.6.1 边注N_2边抽放 |
3.6.2 边注CO_2边抽放 |
3.7 注气驱替煤层甲烷的效果分析 |
3.7.1 最大排放瓦斯量 |
3.7.2 煤层残存瓦斯含量 |
3.8 数值模拟结果对煤层注气的指导意义 |
3.8.1 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效果显着 |
3.8.2 注N_2驱替/置换煤层甲烷是可行的 |
3.8.3 注CO_2的效果优于注N_2的效果 |
3.9 本章小结 |
4 井下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工程试验研究 |
4.1 试验矿区概况 |
4.1.1 石港矿业公司 |
4.1.2 新景矿 |
4.1.3 寺家庄矿业公司 |
4.2 煤层注气方式、气源及影响因素 |
4.2.1 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气源优选 |
4.2.2 井下注气方式及其分类 |
4.2.3 注气驱替/置换煤层甲烷的影响因素 |
4.3 煤层注气有效影响半径 |
4.3.1 煤层注气有效影响半径定义 |
4.3.2 注气有效影响半径测定的布孔方式 |
4.3.3 有效注气半径的测定方法 |
4.3.4 注气前后各排放钻孔流量变化 |
4.3.5 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4.3.6 有效注气半径的测定结果 |
4.3.7 影响注气半径的因素 |
4.4 掘进工作面迎头边注边排效果 |
4.4.1 注气工艺 |
4.4.2 注气试验现场观测结果 |
4.4.3 促排瓦斯效果分析 |
4.5 掘进工作面迎头边注边抽放效果 |
4.5.1 注气工艺 |
4.5.2 现场试验观测结果 |
4.5.3 促排瓦斯效果分析 |
4.6 巷帮钻场边注边抽效果 |
4.6.1 注气工艺 |
4.6.2 现场试验观测结果 |
4.7 巷帮顺层钻孔高压边注边抽效果 |
4.7.1 注气工艺 |
4.7.2 试验要求及安全措施 |
4.7.3 现场试验观测结果 |
4.7.4 促排瓦斯效果分析 |
4.8 巷帮顺层钻孔注纯 N_2/CO_2排放瓦斯效果 |
4.8.1 注气工艺 |
4.8.2 现场试验观测结果 |
4.8.3 注气前后钻孔流量变化 |
4.8.4 注气前后钻孔气体浓度变化 |
4.8.5 注气前后煤体残存瓦斯含量变化规律 |
4.9 本章小结 |
5 煤层注气驱替甲烷机理探讨 |
5.1 注入气体的置换吸附-解吸机理 |
5.1.1 吸附位理论 |
5.1.2 吸附势理论 |
5.1.3 多元气体吸附理论 |
5.1.4 分子运动理论 |
5.2 注气气流的载携作用机理 |
5.2.1 气体粘性阻力 |
5.2.2 气体流经裂隙通道的沿程阻力 |
5.2.3 气体与裂隙通道表面质量交换带来的阻力 |
5.3 注气气流的稀释扩散机理 |
5.3.1 CH_4的扩散运动 |
5.3.2 注入气体(N_2或CO_2)的扩散运动 |
5.4 注气气流的膨胀增透作用机理 |
5.5 煤层注气驱替/置换甲烷的主导作用机制 |
5.5.1 注气促排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置换作用 |
5.5.2 注气促排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气体载携作用 |
5.5.3 煤层注气促排过程中气体载携和驱替作用占主导地位 |
6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6.4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浅谈阳泉市煤层气综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阳泉市煤层气应用现状 |
3 阳泉市煤层气储量及抽采现状 |
3.1 阳煤集团煤层气储量及抽采现状 |
3.2 地方煤矿主要矿井煤层气地质储量及抽放现状 |
3.3 平定县矿井气储量 |
4 煤层气综合利用分析 |
(1) 民用和公共福利用户 |
(2) 煤层气液化 (LNG) 、压缩 (CNG) 项目 |
(3) 工业用户 |
(4) 发电、化工产品生产 |
(10)大平矿南二采区水体下开采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水体下采煤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2. 水库下开采方案的研究原则、方法及技术措施 |
2.1 水库下开采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
2.2 水库下开采的技术措施 |
3. 地下开采覆岩移动破坏规律 |
3.1 水体下采煤的基本原理 |
3.2 覆岩破坏高度的计算 |
3.3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计 |
4. 南二采区水文地质、开采条件和涌水量的预测 |
4.1 大平矿概况 |
4.2 南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
4.3 采区煤层开采条件 |
4.4 大平煤矿南二采区涌水量的预测 |
5. 大平煤矿南二采区开采方案选择 |
5.1 技术经济可行的开采方案 |
5.2 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
5.3 大平煤矿南二采区综放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
5.4 方案的确定 |
5.5 开采的技术措施 |
6. 大平煤矿南二采区开采方案的评价 |
7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阳煤三矿吨煤成本降低2.24元(论文参考文献)
- [1]下向钻孔机械破煤造穴快速卸压增透机制及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 郝从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阳泉五矿8406工作面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 李松泽.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高压旋转水射流破煤及其冲孔造穴卸压增透机制与应用[D]. 王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4]军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中兴建安公司为例[D]. 蒋戈. 海南大学, 2015(09)
- [5]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D]. 王勃.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6]基于区域因子分析的我国煤矿甲烷排放与控排对策研究[D]. 王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7]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 吴仁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8]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 杨宏民. 河南理工大学, 2010(01)
- [9]浅谈阳泉市煤层气综合应用[J]. 吕志斌,许天升,俞铮. 城市燃气, 2009(01)
- [10]大平矿南二采区水体下开采方案研究[D]. 王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