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的染整工艺及产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孔哲[1](2021)在《纯棉针织物平幅染色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纯棉针织物因质地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针织物外衣化需求的增加,对针织物的加工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针织物印染加工采用绳状间歇式工艺,布面容易起毛、起皱,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针织物的平幅印染加工技术是生产高品质针织物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改善生产过程中布面的疵病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本课题组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参与研发了针织物轧烘轧蒸平幅染色生产线,为了配合生产线的运行,本文研究了不同结构活性染料的平幅染色性能,对针织物平幅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合适的染色工艺,为针织物平幅连续染色生产线染色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首先,分别选用含有双乙烯砜活性基、双一氯均三嗪活性基和异双活性基(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活性基)三种不同结构的活性染料,分别采用传统浸染工艺和平幅轧烘轧蒸工艺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通过K/S值和颜色参数对比染色提升力,发现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和异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相较于双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更适合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其染色提升力好,染色后织物的K/S值与传统浸染相当,而双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采用轧烘轧蒸工艺的染色提升力较差,在染深色时的K/S值低于传统浸染织物。通过颜色参数的对比发现,当染料颜色为浅亮色时,采用轧烘轧蒸工艺染色后织物C*更高,更加能保持色泽的鲜艳度。为了获得不同结构活性染料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的最佳参数,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对轧烘轧蒸工艺的碱用量和汽蒸时间进行优化,得出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针织物轧烘轧蒸在染浅色时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碱用量15-20 g/L,汽蒸时间2-3 min,在染深色时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碱用量25-30 g/L,汽蒸时间4 min,异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的针织物轧烘轧蒸在染浅色时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碱用量10-20 g/L,汽蒸时间3-4 min,在染深色时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碱用量20-30 g/L,汽蒸时间4-6 min。而对双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在染浅色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用量30-35 g/L,汽蒸时间7-8 min。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用于针织物平幅轧烘轧蒸工艺染色,并与传统浸染所染得的布样进行染色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其轧烘轧蒸工艺的染色织物色深高于传统浸染织物,而且其匀染性与传统浸染相当,色差△E<1,两种工艺染色后织物的耐干摩擦牢度均达到5级,同时采用轧烘轧蒸工艺染色后棉织物的耐干摩擦牢度和耐皂洗牢度与传统浸染相当,均达到4级以上。耐湿摩擦牢度较传统浸染工艺低半级,但均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卢灿生[2](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张韩芬[3](2019)在《生物基聚酯织物的染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即PTT,由对苯二甲酸(PTA)和1,3-丙二醇(PDO)经过酯化,缩聚而得。PTT纤维是PTT聚合物经化学纺丝而得的一种聚酯纤维。与石油基PTT纤维相比,通过生物玉米工艺路线制备的生物基PDO与PTA聚合纺丝得到的生物基PTT纤维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消耗,有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纤维织物的染色加工在纺织服用、家纺领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对生物基聚酯织物的染色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系列生物基PTT聚酯织物(生物基PTT织物、生物基PTT/PET复合织物和生物基PTT/改性PET复合织物)为研究对象,在对纤维织物基本物理性能的研究基础上,分别选用分散染料以及天然植物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所示。(1)生物基PTT织物、生物基PTT/PET复合织物、生物基PTT/改性PET复合织物以及PET织物的纤维主要物理性能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330.7℃,364.6℃,356.8℃,370.3℃;结晶度为28.04%,34.03%,33.84%,44.62%;玻璃化转变温度依次为50℃,60℃,70℃,75℃;断裂强度分别为846.43 N,521.50 N,753.40 N,1189.9 N,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4.11%,43.66%,41.92%,16.7%;扫描电镜图片表明四种织物纤维的表面均呈光滑的棒状结构。(2)分散染料对生物基聚酯纤维织物染色性能研究。选用低温型分散红FB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生物基PTT/PET复合织物和生物基PTT/改性PET复合织物的染色机理进行研究。上染速率曲线表明三种纤维织物的C∞、染色速率常数K和扩散系数D均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2与D呈反比例关系;吸附等温线均呈现Nernst吸附类型,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三种纤维织物的平衡吸附量均增高,而分配系数均下降。在染色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优化的工艺条件:保温温度110℃,保温时间40 min,pH值5-7。在优化的染色条件下,三种纤维织物的染料上染百分率均高达95%以上,耐干、湿摩擦牢度均为5级左右,耐日晒牢度5级以上。(3)植物染料对生物基聚酯织物染色性能研究。选用茜草和靛蓝植物染料分别对生物基PTT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热重分析结果显示茜草染料的分解温度在300℃左右,靛蓝染料的分解温度在400℃左右;茜草染液颜色对外界环境具有敏感性,不同的金属离子以及pH值环境对茜草染液颜色影响较大,可借此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茜草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的染色采用分散体系的常温常压染色方法,优化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90-100℃,保温时间40 min,染液pH值为弱酸性(5-6);靛蓝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的染色采用还原体系的隐色酸染色方法,优化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90℃,保温时间20-30 min,染液pH值5-6。此外,茜草染色的生物基PTT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茜草-Ag+同浴媒染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优良的抑制作用,水洗10次后仍然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抑菌率为99%。
刘德驹,顾东雅,封怀兵,吴焕岭,岳晓波[4](2017)在《生理性户外运动服装针织面料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菠萝纤维、四-沟道聚酯纤维和大豆纤维的性能特点,介绍了生理性户外运动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具体设计了该面料的原料选用、整经、编织和染整工艺,最终开发的该面料经检测,面料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规定,很好地满足了户外运动消费者的需求。
马丽娜[5](2017)在《发制品生产过程节水减排技术选用与效果评价》文中提出发制品行业是指经过浸酸、中和、漂白、染色、后处理等工序把人发、化纤、动物毛加工成假发制品的行业。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发制品需求量逐年增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国,出口额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然而,发制品生产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生产,大量消耗新鲜水的同时排放大量的含有酸、碱、油脂、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染料及多种助剂等多种污染成分的废水,废水的色度、COD、NH3-N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大量外排会严重污染环境。发制品行业具有节水水平较低,废水间歇性排放、酸碱度变化大、高色度且成份复杂、氨氮含量高、含生物抑制性污染物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典型发制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用水结构及特点,并从节水减排的角度分析传统发制品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制品企业节水减排潜力和各项措施的可行性,为发制品企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新型发制品实验的研究找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发制品行业的节水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深入调研发制品生产工艺及污染现状,找出了主要污染产生和水量消耗环节。(2)结合调研结论和水质分析结果,最终选择了废水原位回用、废水梯次回用和连续逆流冲洗工艺作为发制品生产主要节水减排措施。(3)通过在整个发制品生产环节中实施以上三种节水减排技术,可实现发制品企业各生产工序废水充分循环利用,总体节水率可达到28%,减少氨水用量20%,减少硫酸铵用量20%-40%,节水减排效果明显。
郭维敏[6](2017)在《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PTT形状记忆织物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其在穿着、使用、贮存、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形变,或以起折变皱,或以布面卷曲等形变表现出来;另外,PTT坯布在后整理时,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研究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不但可以解决这些方式形变所带来的缺点,也为我们提高PTT织物记忆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将有助于PTT织物的研究和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由于织物的机械性能存在各向异性,所以传统折皱回复性用经纬向的折皱回复角表示是不精确的。课题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学优化法,推导出缎纹织物折皱回复角的最大值方向角度为30°及最小值方向角度为90°,利用当量折后回复角改进优化计算。用30°和90°方向上的折皱回复角来表征缎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方法,提高了表征折皱回复性的精确度。(2)试织27种织物,从织物结构、后整理、机械外力、温度等方面出发,较全面地研究了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a)PTT纱线线密度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平纹织物形状记忆效果最佳。随着紧度的增加,记忆性能呈下降趋势。记忆性能较好的一种织物为平纹、紧度65%、纱线线密度为24.04tex、经纬向密度为358×256根/10cm。(b)在不同的碱减量率处理下,随着碱减量率的增大,织物的折后回复性是先增大后减小,在9.88%时达到最小;而织物的活络率会变大,PTT纤维的弯曲刚度、弯曲刚度指数均下降,说明碱性超过一定浓度后,织物较容易发生变形,且一般变形回复较难,原始形状不易保持。(c)经熨烫热定型处理后,在激发温度65℃附近,织物记忆性能的各项指标增幅较大,折皱回复角达到最大值;刷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都较优。染色温度不能高于110℃,否则织物的变形就很难回复。(d)较小的外力作用就能使PTT形状记忆织物基本恢复到原始的平展状态,所以外力是PTT形状记忆织物变形回复的主要因素,而熨烫式作用力在实际操作中方便易行,织物平复效果突出。温度对PTT形状记忆织物的记忆性能无明显影响。外力与温度联合作用时,力是主要作用,温度对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甚微。(3)运用数学方法,得出了织物各结构参数与记忆性能的线性关系式,并有效论证了后整理、外力和温度与织物记忆性能之间的线性关系是不存在的。
李冰[7](2016)在《不同结构纤维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配合物催化性能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纤维金属配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功能材料因在能源、环保和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应用前景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首先考察了海藻纤维作为一种含羧酸纤维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在表征的基础上将制备的海藻纤维铁配合物作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应用于偶氮染料的氧化降解反应中,研究了其催化活性以及反应条件的影响。然后通过表面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聚丙烯酸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丙烯酸改性聚丙烯纤维,并比较了这三种含羧酸纤维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铁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变化,重点评估了纤维配体结构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含有四种不同配位基团的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差异,讨论了配位基团的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此外,将过渡金属Fe3+离子、Cu2+离子以及稀土金属Ce3+离子分别与含羧酸纤维与进行配位反应并比较了相应的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研究了金属离子的性质对其与纤维配体配位反应能力和所获得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Cu2+离子作为助金属离子对于改善铁配合物催化活性的改善作用。为了获取低成本和综合性能优良的纤维金属配合物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使用柠檬酸作为改性剂借助工业化的轧烘焙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配体,并考察了改性反应条件对所得配体的羧酸含量及其与Fe3+离子配位反应能力的影响,通过在催化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替代海藻纤维铁配合物作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应用于染料氧化降解反应中的可能性。最后将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应用于28种不同结构水溶性偶氮染料的氧化降解反应中,并建立偶氮染料分子结构与其催化降解性能的QSPR模型方程并应用于同类染料降解性能的预测中。另外还将聚丙烯酸改性PTFE纤维铁铜双金属配合物与H202组成的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三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降解处理和回用中,通过染色织物质量的变化评估了处理后废水作为染色介质循环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海藻纤维大分子中羧基能够与Fe3+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并形成相应铁配合物,Fe3+离子浓度、反应温度和pH值的提高能够提高配合物的Fe3+离子配合量。经过配位反应海藻纤维的结晶度和对辐射光特别是可见光的吸收性能显着增加。海藻纤维铁配合物作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对偶氮染料的脱色降解反应和矿化反应具有显着的催化作用,尤其是在光辐射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提高其Fe3+离子配合量可明显增加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但是碱性环境会导致其催化活性下降。海藻纤维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重复利用性和对无机盐的适应性。(2)与海藻纤维相比,聚丙烯酸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丙烯酸改性聚丙烯纤维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较难进行并且得到铁配合物的配位数亦不同且Fe3+离子配合量较低,这主要是由三种含羧酸纤维的分子结构和表面性能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与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相似,另两种含羧酸纤维铁配合物也可促进染料的降解反应,但是催化活性相对较低。而且在可见光辐射条件下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比另两种含羧酸纤维铁配合物增加得更为显着。尽管海藻纤维铁配合物比另两种含羧酸纤维铁配合物显示出更好的重复利用性,但是其机械性能在重复使用时的降低程度却大幅度高于后二者。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含有更复杂结构配位基团的混合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比另三种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显示出更强的催化作用,这主要与它们配位基团的结构及其与铁配合物的配位不饱和性有关。(3)三种金属离子都能够与含羧酸纤维发生配位反应,并且它们的反应能力按照下列顺序排列:Fe3+离子>Cu2+离子>Ce3+离子。进一步研究证明,它们之间的配位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是自发进行的,并可使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等进行描述,而三者的反应活化能则表现出与上述相反变化。三种金属配合物对染料降解反应的催化作用仍依上述顺序进行排列,而Cu2+离子作为助金属离子能显着提高丙烯酸改性PTFE纤维铁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但是其对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并无显着影响。(4)使用柠檬酸对棉纤维进行改性而制备得到柠檬酸改性棉纤维,其中羧酸基能够与Fe3+离子反应合成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Fe3+离子的配位反应尽管降低了改性棉纤维的结晶度,但是却显着增强了其对辐射光特别是可见光的吸收性能。在改性反应中适当提高柠檬酸、NaH2PO4浓度和焙烘温度可增加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的Fe3+离子配合量和催化活性。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表现出比海藻纤维铁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性能以及物理机械性能,是一种低成本和综合性能优良的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5)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作为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能够显着促进28种不同结构的水溶性偶氮染料的氧化脱色和矿化反应。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能够建立水溶性阴离子偶氮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氧化降解性能之间的QSPR模型方程,其中染料分子中的偶氮基数目是影响其脱色率和TOC去除率的显着影响因素,分别与两者呈现负相关性和正相关性。(6)三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能够使用聚丙烯酸改性PTFE纤维铁铜双金属配合物与H202组成的非均相Fenton反应体系进行降解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废水作为染色介质进行循环利用,得到的活性染料染色试样的颜色特征、表面深度和牢度等几乎未发生显着变化。
张艺谚[8](2014)在《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起毛起球腈纶是改性腈纶纤维的一种,通过一定的化学或者物理手段改性使得腈纶纤维不仅保持原有的特点如羊毛一样手感和保暖性,还克服了腈纶纤维作为纺织纤维的一大缺点——起毛起球。本课题主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得到阳离子染料上染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吸附等温线,进而得到其染色亲和力,80℃时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的亲和力分别为12.2k J.mol-1、19.1 k J.mol-1、17.3 k J.mol-1,90℃时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的亲和力分别为18.8k J.mol-1、24.1k J.mol-1、21k J.mol-1;100℃时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的亲和力分别为16k J.mol-1、29.6k J.mol-1、26.4k J.mol-1。之后计算得到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三支染料上染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染色热分别为-81.85k J.mol-1、-175.63 k J.mol-1、-175.10 k J.mol-1;染色熵分别为-0.034 k J.mol-1K-1、-0.525k J.mol-1K-1、-0.455 k J.mol-1K-1。于此同时通过实验得到到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5GL、阳离子蓝X-BL三支染料上染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计算得到三支阳离子染料在抗起毛球腈纶纤维上的扩散系数、半染时间与染色速率常数。在此基础之上选用了Dralon异形腈纶纤维、普通腈纶纤维从染色热力学与染色动力学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突出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最后对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简单探索。本课题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研究的得到了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染色性能,弥补了改性腈纶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空白,为腈纶纤维的实际加工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王燕,杨丹,曾庆福,崔永明[9](2014)在《中国苎麻服饰面料的研究现状及商品化生产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苎麻服饰面料吸湿、散湿快,挺括舒适,易洗快干,天然清香、古朴,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开发苎麻传统服饰,研究改善苎麻织物性能,充分利用苎麻材质的特殊功能、视觉和服用效果,促进苎麻绿色生态服饰商业化发展,享受绿色生活是新世纪中国服饰行业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对苎麻服饰面料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商品化生产做出展望,以期对服饰行业的创新有所借鉴。
申恒亮[10](2014)在《细旦异形腈纶结构性能分析及产品设计》文中提出化学纤维因其高产和多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化学纤维中,异形纤维以不同的纤维原料和多样的截面形状大大的改善了纤维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衣着、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目前,人们对涤纶纤维的异形化研究较多,而对聚丙烯腈纤维的异形化研究较少。本课题针对异形化的聚丙烯腈纤维—Dralon细旦纤维进行研究。从Dralon腈纶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产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聚丙烯腈纤维异形化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研究表明:(1)针对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结构特点及其产品,通过实验对Dralon细旦异形腈纶和日产腈纶纤维的横截面、拉伸性能、输水性和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ralon细旦异形纤维强力与日产腈纶纤维接近,但大于日产腈纶纤维,伸长率小于日产腈纶纤维;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纤维无论是动摩擦系数还是静摩擦系数都大于日产腈纶纤维;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纤维的模量大于日产腈纶纤维;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纤维回潮率大于日产腈纶纤维,吸湿性较日产腈纶纤维要好。(2)针对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纱线性能,本课题通过实验比较Dralon细旦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与日产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的力学性能、回潮率和毛羽指数。结果表明:Dralon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的强力值和回潮率都大于日产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其伸长率要小于日产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Dralon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的毛羽指数少于日产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纱线。(3)针对Dralon细旦异形腈纶服用性能,通过实验对Dralon细旦异形腈纶和日产腈纶织物的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性能、保暖性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ralon细旦异形腈纶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性能、透气和透湿性能均优于同等条件下的日产腈纶纤维;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纤维保暖性能不如日产腈纶纤维,但相差不大。(4)针对Dralon细旦异形腈纶织物风格,通过实验对Dralon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织物和日产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织物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和表面性能进行测试,采用建立回归方程的方式对其硬挺度、丰满度和滑糯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ralon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织物的硬挺度、丰满度和滑糯度都要好于日产腈纶纤维60/粘胶纤维40织物。
二、新世纪的染整工艺及产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的染整工艺及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纯棉针织物平幅染色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织物的染色方式 |
1.1.1 间歇式染色 |
1.1.2 冷轧堆染色 |
1.1.3 连续式平幅轧染 |
1.1.4 新型染色方式 |
1.2 棉针织物平幅染整加工研究概况 |
1.3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上染过程 |
1.4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棉针织物平幅轧染染料选择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棉针织物平幅前处理的处方及工艺流程 |
2.3.2 浸染工艺处方及流程 |
2.3.3 轧染工艺处方及流程 |
2.3.4 皂洗工艺处方 |
2.3.5 染料用量统一化 |
2.4 测试方法 |
2.4.1 轧液率的测定 |
2.4.2 织物表观色深的测定 |
2.4.3 颜色参数的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结果对比 |
2.5.2 异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结果对比 |
2.5.3 双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的染色结果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棉针织物轧烘轧蒸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4 测试方法 |
3.4.1 染色牢度的测定 |
3.4.2 染色匀染性的测定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工艺优化 |
3.5.2 异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的工艺优化 |
3.5.3 双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的工艺优化 |
3.6 针织物平幅轧染与传统浸染染色结果对比 |
3.6.1 染色效果对比 |
3.6.2 染色牢度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3)生物基聚酯织物的染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PTT的简介 |
1.2 PTT的物理性能 |
1.3 合成染料对PTT织物的染色研究 |
1.3.1 简述 |
1.3.2 染料的选取 |
1.3.3 分散染料对PTT织物的染色机理研究 |
1.3.4 分散染料对PTT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
1.4 植物染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 |
1.4.1 植物染料的发展 |
1.4.2 植物染料的分类 |
1.4.3 植物染料的优点与缺点 |
1.4.4 植物染料对聚酯织物的应用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生物基聚酯织物物理性质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内容 |
2.2.1 结晶度测试 |
2.2.2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
2.2.3 热稳定性表征 |
2.2.4 力学性能测试 |
2.2.5 表观形貌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晶度 |
2.3.2 玻璃化转变温度 |
2.3.3 热稳定性 |
2.3.4 力学性能 |
2.3.5 表观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3 分散染料对生物基聚酯织物的染色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内容 |
3.2.1 染料的选取 |
3.2.2 分散红FB的标准曲线 |
3.2.3 上染速率曲线 |
3.2.4 吸附等温曲线 |
3.2.5 分散红FB对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
3.3 实验测试与表征 |
3.3.1 上染百分率测试 |
3.3.2 织物颜色参数测定 |
3.3.3 织物色牢度评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分散红FB标准工作曲线 |
3.4.2 染色机理分析 |
3.4.3 染色影响因素的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4 植物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的染色与抗菌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内容 |
4.2.1 染料热稳定性测试 |
4.2.2 茜草染液稳定性测试 |
4.2.3 茜草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染色 |
4.2.4 茜草染色织物抗菌性能 |
4.2.5 靛蓝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染色 |
4.3 实验测试与表征 |
4.3.1 染料热稳定性 |
4.3.2 上染百分率测试 |
4.3.3 织物颜色参数测定 |
4.3.4 织物色牢度评定 |
4.3.5 织物抗菌性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植物染料性质分析 |
4.4.2 茜草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的染色 |
4.4.3 靛蓝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的染色 |
4.4.4 植物染料对生物基PTT织物优化的染色结果 |
4.4.5 茜草染色织物的抗菌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生理性户外运动服装针织面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思路 |
2 原料选用 |
3 整经 |
4 经编织造 |
5 染整工艺 |
5.1 前处理 |
5.2 染色 |
5.3 后整理 |
6 结语 |
(5)发制品生产过程节水减排技术选用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制品概念 |
1.1.2 发制品市场现状 |
1.1.3 发制品生产污染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2.1 实现节水减排目标 |
1.2.2 实现达标排放 |
1.2.3 实现发制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1.2.4 节约水资源和促进循环经济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工作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发制品企业生产工艺及污染现状调研 |
2.1 发制品企业调研方案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内容 |
2.1.3 调研方法 |
2.2 发制品生产工艺概况 |
2.2.1 生产工艺流程 |
2.2.2 各工段作用与操作方法 |
2.3 废水水质现状及用排水水量问题 |
2.3.1 水质现状 |
2.3.2 水量问题 |
2.4 发制品生产全流程水质变化研究及节水减排措施 |
2.4.1 发制品生产全流程水质变化 |
2.4.2 发制品生产节水减排措施选择 |
第三章 发制品生产节水减排实验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2 发制品表征方法 |
3.2.1 发制品表面鳞片层光滑度 |
3.2.2 上染率、固色率、颜色特征值的测定方法 |
3.2.3 硫酸铵浓度的测定方法 |
3.3 工序内废水回用研究 |
3.3.1 中和水重复利用 |
3.3.2 染色水重复利用 |
3.4 工序间废水梯次回用技术 |
3.4.1 酸洗环节回用 |
3.4.2 中和环节回用 |
3.4.3 漂发环节回用 |
3.5 连续逆流冲洗 |
3.5.1 工艺原理 |
3.5.2 中和后连续逆流冲洗 |
3.5.3 漂白后连续逆流冲洗 |
3.5.4 染色后连续逆流冲洗 |
3.6 发制品生产废水回用工艺总程方案 |
第四章 节水减排效果评价 |
4.1 发制品行业节水减排技术清单 |
4.2 发制品行业节水减排技术实施后效果预估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计量管理体系 |
5.2.2 原辅材料和能源 |
5.2.3 技术工艺 |
5.2.4 废弃物 |
5.2.5 员工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PTT形状记忆织物的概述 |
1.1.1 形状记忆材料 |
1.1.2 PTT形状记忆纤维及PTT形状记忆织物 |
1.2 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机理 |
1.3 PTT织物记忆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2 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表征指标的改进 |
2.1 PTT织物记忆性能表征 |
2.1.1 传统的织物折皱回复角的测试及表征 |
2.1.2 传统测试织物折皱回复角存在的问题 |
2.1.3 新的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的引入及优点 |
2.2 PTT形状记忆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改进实验 |
2.2.1 PTT织物的试样与测试方案 |
2.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2.3 PTT形状记忆测试方法的改进与简化 |
2.3 PTT形状记忆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抗弯刚度的测试 |
2.3.1 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 |
2.3.2 织物抗弯刚度测试 |
2.3.3 引入抗弯刚度对织物记忆性能进行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结构参数对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 |
3.1 PTT长丝的性能测试 |
3.1.1 PTT纱线的线密度 |
3.1.2 PTT纱线的耐磨性 |
3.1.3 PTT纱线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 |
3.1.4 PTT纱线的TGA热重分析 |
3.1.5 PTT纱线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实验 |
3.1.6 纱线可织性分析 |
3.1.7 浆纱及退浆 |
3.2 实验设计 |
3.2.1 组织设计 |
3.2.2 织造参数 |
3.3 结构参数对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1 结构参数 |
3.3.2 测试数据 |
3.3.3 因素分析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后整理对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 |
4.1 织物参数 |
4.2 前处理 |
4.3 后整理工艺 |
4.3.1 碱减量处理工艺 |
4.3.2 热定型工艺 |
4.3.3 分散染色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5 外力、温度对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及综合分析 |
5.1 熨烫式机械外力作用 |
5.1.1 熨烫式外力作用实验 |
5.1.2 熨烫式外力作用实验 |
5.1.3 结果分析 |
5.2 温度作用 |
5.2.1 温度作用实验 |
5.2.2 记忆性能测试 |
5.2.3 结果分析 |
5.3 手抚外力与温度联合作用 |
5.3.1 手抚外力与温度联合作用实验 |
5.3.2 记忆性能测试 |
5.3.3 结果分析 |
5.4 PTT织物记忆性能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
5.4.1 数学方法分析的意义 |
5.4.2 PTT织物记忆性能与各因素的拟合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附录 |
致谢 |
(7)不同结构纤维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配合物催化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
1.2 配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
1.3 高分子配体及其制备反应 |
1.3.1 配位基单体的聚合反应 |
1.3.2 高分子基体的功能化技术 |
1.3.3 天然高分子配体 |
1.4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主要合成原理 |
1.5 高分子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 |
1.6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性 |
1.7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
1.7.1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催化特性 |
1.7.2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中的高分子效应 |
1.8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中配体的作用 |
1.9 常用纤维配体的分类方法 |
1.10 含羧酸纤维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
1.10.1 海藻纤维 |
1.10.2 聚丙烯酸接枝改性的PP纤维 |
1.10.3 聚丙烯酸接枝改性的PTFE纤维 |
1.10.4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 |
1.11 改性PAN纤维配体的制备 |
1.12 纤维金属配合物的催化特性与应用现状 |
1.13 非均相Fenton氧化技术 |
1.13.1 关于Fenton反应 |
1.13.2 Fenton反应原理 |
1.13.3 Fenton反应的影响因素 |
1.13.4 光Fenton反应 |
1.13.5 非均相光Fenton反应 |
1.13.6 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制备和应用现状 |
1.14 课题的提出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14.1 课题的提出 |
1.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染料降解反应的研究 |
1 前言 |
2 方法与实验 |
2.1 纤维材料 |
2.2 有机染料 |
2.3 试剂 |
2.4 实验仪器 |
2.5 实验方法 |
2.5.1 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制备 |
2.5.2 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表征方法 |
2.5.3 海藻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活性的评估 |
2.5.4 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海藻纤维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 |
3.1.1 Fe~(3+)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
3.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1.3 pH值对Fe~(3+)离子配合量的影响 |
3.1.4 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配位数 |
3.2 海藻纤维铁配合物的表征分析 |
3.2.1 SEM分析 |
3.2.2 FTIR分析 |
3.2.3 XPS分析 |
3.2.4 XRD分析 |
3.2.5 DRS分析 |
3.2.6 金属离子泄露考察 |
3.3 海藻纤维铁配合物对染料氧化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 |
3.3.1 催化性能的判定 |
3.3.2 催化降解反应过程分析 |
3.3.3 光催化降解反应条件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纤维配体与Fe~(3+)离子配位反应及其配合物催化作用比较 |
1 前言 |
2 方法与实验 |
2.1 纤维材料 |
2.2 试剂和染料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聚丙烯酸改性PTFE纤维的制备方法 |
2.4.2 聚丙烯酸改性PP纤维的制备方法 |
2.4.3 含羧酸纤维配体的羧酸基含量测定方法 |
2.4.4 改性PAN纤维配体的制备 |
2.4.5 纤维铁配合物的制备 |
2.4.6 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活性的评估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三种含羧酸纤维配体的制备 |
3.2 三种含羧酸纤维配体与Fe~(3+)离子配位反应性能的比较 |
3.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2 Fe~(3+)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
3.2.3 配位数的测定 |
3.3 三种含羧酸纤维铁配合物的催化特性 |
3.3.1 催化性能的比较 |
3.3.2 催化降解反应过程分析 |
3.3.3 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3.5 配位基团对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金属离子与含羧酸纤维配位反应及其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纤维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3.2 纤维金属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配合量的测定 |
2.3.3 配位数的测定 |
2.4 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活性的评估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三种金属离子与两种含羧酸纤维配体的配位反应 |
3.1.1 Fe~(3+)离子与含羧酸纤维配体的配位反应 |
3.1.2 Cu~(2+)离子与含羧酸纤维配体的配位反应 |
3.1.3 Ce~(3+)离子与含羧酸纤维配体的配位反应 |
3.2 三种金属离子与含羧酸纤维配体的配位反应动力学特性 |
3.2.1 等温吸附模型 |
3.2.2 反应级数 |
3.2.3 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
3.2.4 反应热力学分析 |
3.3 金属离子性质对含羧酸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性能的比较 |
3.3.2 铁盐的性质对其铁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3 助金属离子对纤维铁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材料 |
2.2 有机染料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2.4.2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
2.4.3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催化活性的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 |
3.1.1 Fe~(3+)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
3.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的表征分析 |
3.2.1 SEM分析 |
3.2.2 EDX分析 |
3.2.3 FTIR分析 |
3.2.4 XPS分析 |
3.2.5 XRD分析 |
3.2.6 DRS分析 |
3.2.7 TGA分析 |
3.3 柠檬酸改性棉纤维铁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
3.3.1 催化作用的判别 |
3.3.2 柠檬酸改性反应条件的影响 |
3.3.3 染料光催化降解反应条件的影响 |
3.3.4 Cu~(2+)离子作为助金属离子的作用 |
3.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偶氮染料非均相氧化降解反应性能的QSPR研究 |
1 前言 |
1.1 水溶性偶氮染料 |
1.2 QSPR研究方法的概述 |
1.2.2 QSPR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
2 实验部分 |
2.1 纤维材料 |
2.2 试剂 |
2.3 偶氮染料 |
2.4 实验仪器 |
2.5 实验方法 |
2.5.1 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 |
2.5.2 染料的降解反应 |
2.5.3 染料分子结构描述符的选择 |
2.5.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建模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偶氮染料的氧化降解反应 |
3.2 QSPR模型的建立 |
3.3 QSPR模型的检验 |
3.4 QSPR模型的预测应用 |
3.5 Q_(Fe)值的影响 |
3.6 NaCl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纤维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染色废水处理和回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及材料 |
2.2 有机染料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聚丙烯酸改性PTFE纤维铁铜双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2.4.2 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 |
2.4.3 回用水的制备 |
2.4.4 回用水的表征方法 |
2.4.5 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回用方法 |
2.4.6 染色废水回用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回用水的表征 |
3.2 染色性能的评价 |
3.2.1 K/S曲线 |
3.2.2 颜色特征值 |
3.2.3 染色牢度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8)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丙烯腈的性质及用途 |
1.2 腈纶纤维发展概况 |
1.3 抗起毛起球腈纶 |
1.3.1 腈纶织物起毛起球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1.3.2 腈纶纤维抗起毛起球的方法 |
1.4 染色理论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部分 |
2.1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
2.1.1 测定染料最大吸收波长 |
2.1.2 染料浓度的测定 |
2.1.3 绘制染料标准工作曲线 |
2.2 染色热力学的理论 |
2.2.1 染色吸附等温线 |
2.2.2 染色亲和力 |
2.2.3 染色热 |
2.2.4 染色熵 |
2.3 染色动力学的理论 |
2.3.1 上染速率曲线 |
2.3.2 扩散及其扩散系数 |
2.3.3 半染时间 |
2.3.4 染色速率常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用品及步骤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材料、药品、仪器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所用化学药品 |
3.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实验步骤 |
3.3.1 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3.3.2 染料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3.3.3 吸附等温线实验 |
3.3.4 上染速率曲线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数据基础 |
4.1 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 |
4.2 染料的标准工作曲线 |
4.3 纤维的特征 |
4.3.1 纤维的形貌 |
4.3.2 纤维的XRD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纤维的热力学分析 |
5.1 染色热力学实验数据 |
5.1.1 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的染色热力学数据 |
5.1.2 Dralon异形腈纶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实验数据 |
5.1.3 普通腈纶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实验数据 |
5.2 热力学实验数据分析 |
5.2.1 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吸附等温线分析 |
5.2.2 Dralon异形腈纶纤维吸附等温线分析 |
5.2.3 普通腈纶纤维染色吸附等温线分析 |
5.2.4 三种腈纶纤维染色热力学性能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纤维染色动力学分析 |
6.1 纤维的动力学实验数据 |
6.1.1 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上染速率数据 |
6.1.2 Dralon异形腈纶纤维上染速率数据 |
6.1.3 普通腈纶纤维上染速率数据 |
6.2 纤维染色动力学数据分析 |
6.2.1 扩散系数 |
6.2.2 半染时间 |
6.2.3 染色速率常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最佳染色工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苎麻服饰面料的研究现状及商品化生产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苎麻服饰面料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1 苎麻纤维与其他棉、丝混纺 |
1.2 苎麻织物染色 |
1.3 改善苎麻服饰服用性能方面 |
2 苎麻服饰面料商品化生产情况 |
2.1 中国苎麻服饰面料产业化发展的可喜情况 |
2.2 苎麻服饰面料商品化的滞后性 |
3 苎麻服饰商品化的趋势及启示 |
(10)细旦异形腈纶结构性能分析及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 |
1.2 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 |
1.3 聚丙烯腈纤维的技术研究 |
1.4 本课题开展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ralon纤维性能检测 |
2.1 Dralon腈纶纤维生产工艺 |
2.2 形态表征测试 |
2.3 吸湿性能测试 |
2.4 力学性能测试 |
2.5 表面性质测试 |
2.6 碳排放量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ralon纤维纱线设计与结构性能研究 |
3.1 纱线设计 |
3.2 实验原料 |
3.3 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 纱线吸湿性测试与分析 |
3.5 纱线毛羽测试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ralon纤维产品设计 |
4.1 织物设计 |
4.2 织造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
4.3 织物染整加工初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ralon纤维产品服用性能研究 |
5.1 系列产品准备 |
5.2 面料力学性能研究 |
5.3 面料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 |
5.4 面料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织物风格测试与评判 |
6.1 织物风格的测试与评定方法 |
6.2 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方法 |
6.3 织物风格的评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新世纪的染整工艺及产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纯棉针织物平幅染色工艺的研究[D]. 孔哲. 东华大学, 2021(01)
- [2]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3]生物基聚酯织物的染色研究[D]. 张韩芬. 东华大学, 2019(03)
- [4]生理性户外运动服装针织面料的开发[J]. 刘德驹,顾东雅,封怀兵,吴焕岭,岳晓波.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7(03)
- [5]发制品生产过程节水减排技术选用与效果评价[D]. 马丽娜.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PTT形状记忆织物记忆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D]. 郭维敏.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7]不同结构纤维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配合物催化性能的比较研究[D]. 李冰.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8)
- [8]抗起毛起球腈纶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D]. 张艺谚.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3)
- [9]中国苎麻服饰面料的研究现状及商品化生产展望[J]. 王燕,杨丹,曾庆福,崔永明. 服饰导刊, 2014(01)
- [10]细旦异形腈纶结构性能分析及产品设计[D]. 申恒亮. 东华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