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病,与各学科疾病关联密切。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和防治是所有内科医生的必备知识。今特刊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最新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糖尿病临床的重要进展,指导临床一线实践。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受杂志刊载篇幅限制,将分两部分在2021年第8期和第9期刊登。
田倩倩[3](2021)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加强心血管疾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防控关口前移需从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开始。大学生时期作为青少年到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身体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对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基于国内首个大学生运动健康队列—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本研究旨在:(1)评估体育生和非体育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特征;(2)从健康行为、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身体成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3)探究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和关联关系;(4)寻找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构建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选取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研究中数据完整的受试者共计805人(男=421,女=384),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测试;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受试者全身以及区域部位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异常: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血糖升高。评价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实验二:除实验一的测试指标外,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受试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通过佩戴7天加速度传感器客观测量体力活动包括:静坐行为、轻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利用身体素质测试系统评价受试者握力、最大肺活量、全身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最大摄氧量、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评价各单项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相互作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实验三: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以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为因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受试者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同性别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Z分的总和)=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空腹血糖;身体素质分数(同性别身体素质Z分的总和)=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将身体素质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高组,后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低组。参考诊断中国人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体脂率切点,将受试者分为低体脂率和高体脂率。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联合分为: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和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通过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间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的差异。采用SPSS插件PROCESS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中是否存在相互中介调节作用。实验四:以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为金标准,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价值。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寻找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计算体脂率、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联合预测因子,使用Z检验对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的AUC进行比较。以P<0.05具有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未见性别差异。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分别为:体重较轻(0.0%)、体重正常(11.1%)、超重(25.8%)和肥胖(47.2%);与BMI正常的同龄人相比,BMI正常但体脂率较高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较高,代谢紊乱状态趋于肥胖人群。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19.1%)显着高于体育生(11.6%);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高(23.3%),球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低(6.3%)。2.在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以及身体素质等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逻辑回归结果发现,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较高BMI(男生:OR=1.277,95%CI=1.152-1.416;女生:OR=1.239,95%CI=1.128-1.361)、体脂率(男生:OR=1.107,95%CI=1.063-1.153;女生:OR=1.095,95%CI=1.044-1.147)和Android脂肪率(男生:OR=1.083,95%CI=1.050-1.117;女生:OR=1.094,95%CI=1.052-1.139)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握力指数(男生:OR=0.524,95%CI=0.356-0.769;女生:OR=0.587,95%CI=0.391-0.880)和最大摄氧量(男生:OR=0.910,95%CI=0.866-0.957;女生:OR=0.867,95%CI=0.810-0.928)等身体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发现,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相互影响心血管代谢风险的。3.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身体素质则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负相关。体脂率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最大摄氧量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的下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关联关系,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1.70)、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03)、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0.06)以及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54)。另外,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体脂率具有中介效应,在男生中体脂率的贡献率为85.7%,在女生中为56.7%。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均可用于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BMI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指标分别为:23.2 kg/m2(体育生男生)、22.0 kg/m2(体育生女生)、25.7 kg/m2(非体育生男生)以及23.3 kg/m2(非体育生女生);通过DXA法测量身体成分,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切点分别为16.3%(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男生)以及35.2%(非体育生女生);Android脂肪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8.7%(体育生男生)、33.8%(体育生女生)、30.2%(非体育生男生)和42.1%(非体育生女生)。身体素质包括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可显着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可能存在专业和性别差异。握力指数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0.53,最大摄氧量诊断体育生男生和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分别为41.2 m L/kg/min和28.3 m L/kg/min。关于体脂率、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存在专业差异。在体育生男生中,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作用大于单独的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而在非体育生男生和女生中,体脂率、身体素质(男生:握力指数,女生: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联合指标均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有效指标,且诊断价值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有14.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存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情况,且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拍类运动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适宜运动项目。2.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和最大摄氧量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最高。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重视体脂率升高和身体素质下降带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3.确定了诊断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分别为BMI(体育生男生:23.2 kg/m2,体育生女生:22.0 kg/m2,非体育生男生:25.7 kg/m2,非体育生女生:23.3 kg/m2);体脂率(体育生男生:16.3%,非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女生:35.2%);Android脂肪率(体育生男生:18.7%,体育生女生:33.8%,非体育生男生:30.2%,非体育生女生:42.1%);握力指数(非体育生男生:0.53)以及最大摄氧量(体育生男生:41.2 m L/kg/min,非体育生女生:28.3 m L/kg/min)。为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
石瑞[4](2021)在《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山西省11个地市级医院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明确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总结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结合专家会议法,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为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问卷调查法:自制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1地市级中1087名心血管科护士通过问卷星调查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8名冠心病患者并了解其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的需求。(3)证据总结:系统检索冠心病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筛选并对指南证据整合分析。(4)证据评价:依据“2014年版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上述证据进行综合、提炼,拟定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5)专家会议法:组织临床、护理及康复相关专家举行专家会议,对护理方案初稿结合国内临床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1120份,有效问卷1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0%。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维度得分为(24.17±5.3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53.85±7.97)分,行为维度得分(51.23±10.0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科室、近12个月是否学习相关指南/共识、心血管工作年限、所在医院及科室是否开展心脏康复、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心脏康复专科培训是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总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2)质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需求主要为5个方面:冠心病相关知识缺乏,个性化、操作性康复指导需求,出院后延续康复指导需求、家庭与社会关怀需求、医院与社区联合服务需求。(3)证据综合和证据评价: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共纳入17篇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证据总结,初步总结13个方面,150条证据,包括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膳食推荐、情绪/心理/睡眠管理、血压、血脂、血糖管理、戒烟、限制饮酒,体重和腰围管理、职业康复、健康教育及性生活。(4)专家会议结果:结合问卷调查、患者访谈和最佳证据结果,并结合专家会议的讨论意见,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结论:(1)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的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而护理态度较积极,护理临床实践管理与指南建议存在较大差距,加强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培训是必要的。(2)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心脏康复需求,健康教育及心脏康复干预策略的不同导致患者临床结局不同,提示医务人员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策略应评估个体需求,实施个性化管理方案。(3)基于现况调查、患者访谈、证据综合和专家会议法构建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符合临床实际和满足患者需求,该方案涉及内容共13个方面,为后续管理者针对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管理的培训提供方案,推动心脏康复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
李文姣[5](2021)在《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系统审查、评价当前有关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指南,对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和梳理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参考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意见,结合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结果,制定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3.调查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临床实施现状与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以明确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分析指南推荐意见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为进一步促进指南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检索2011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国内外涉及心脏康复的指南,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指南的筛选,基于AGREEⅡ指南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指南进行指南评价,提取指南中有关心脏康复的推荐意见,对推荐意见进行翻译、提取和综合并经专家函询论证综合后的指南推荐意见。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结合综合后的推荐意见、结合文献分析与质性访谈的结果拟定调查问卷初稿,通过专家函询及预调查的完善研究工具《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3.随机选取天津市某8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心外科、心脏康复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及康复治疗师,调查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的实施情况及阻碍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初筛到19部相关的指南,采用AGREEⅡ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其中,指南推荐级别为A级的指南有9部,B级6部,C级4部。综合AGREEⅡ评价结果及指南更新情况后最终纳入用于推荐意见提取的指南共8部,分别发布于美国、苏格兰、欧洲和新西兰,8部指南共提取103条推荐意见,综合后形成51条推荐意见,划分13个主题;经专家论证后最终考虑纳入问卷调查的综合后的推荐意见42条,划分主题12个。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结合综合后的推荐意见以及质性访谈的结果,制定《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部分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第二部分又包括两个子问卷,子问卷一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调查问卷,12个维度,29个条目;子问卷二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阻碍因素调查问卷,6个维度,43个条目。量表内容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条目的I-CVI介于0.765~1.00,量表的S-CVI/UA为0.822,S-CVI/Ave为0.978。3.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与阻碍因素调查,实施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2个主题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百分比平均为64.87%,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危险因素管理主题(79.00%)、生活方式改变主题(75.37%)以及饮食管理主题(71.20%),排名在后三位的分别为运动及身体活动主题(52.87%)、心理社会健康主题(53.36%)以及职业康复主题(54.93%)。实施阻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阻碍因素各维度标准化均分从高到底分别为目标人群-患者相关因素(3.41±0.72)、资源相关因素(3.32±0.78)、目标人群-团队相关因素(3.12±0.85)、目标人群-卫生保健提供者相关因素(3.00±0.64)、组织相关因素(2.96±0.58)、证据相关因素(2.95±0.68)。阻碍因素各条目同意比例大于85%的分别为目前的心脏康复教育系统缺乏培训的能力资源,如教育人员、材料及经验等(88.74%)、患者对心脏康复获益得认识不足(88.10%)、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完成指南的实施(86.15%)、患者对心脏康复得知晓率低(85.71%)以及患者担心费用问题/经济负担(85.06%)。研究结论1.本研究共纳入8部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纳入指南的质量总体较高,指南推荐意见内容丰富,涉及运动、饮食、戒烟、心理、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为心脏康复的临床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证据基础,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2.基于KTA知识转化框架,结合文献研究与质性访谈,在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后最终形成的《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提供工具。3.42条推荐意见广泛实践于临床照护环境中,但不同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相关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尚需进一步规范化和全面化。影响心脏康复指南临床实施的阻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不足,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知不足及担心费用问题以及医务工作者对自己在变革中的角色不清晰等。
刘冉[6](2021)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四科住院治疗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纳入128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内容包括:收集入选患者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每个入院患者诊断符合心血管疾病范畴均需要自愿自主的完成心内科住院患者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业余生活、运动健身、工作或生活压力、睡眠质量、每晚睡眠时间、是否应用药物辅助睡眠、是否与子女同住、家族史、配偶及子女健康状况、近1年家庭重大变故、平均每年住院次数、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患者入院后的相关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钙、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空腹血糖、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GFR);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以及患者是否合并动脉斑块、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是否曾有心脏介入手术。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心理状态评估:采用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和9条目健康病人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根据评分处理后判断焦虑、抑郁状态以及严重程度;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提示:性别、年龄、职业、睡眠质量、是否应用安眠药物、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运动健身、是否有介入手术、每晚睡眠时间、工作生活压力、业余生活、配偶及子女健康状况、平均每年住院次数、文化程度、BMI、PSQI评分、血钠、血钙、血红蛋白、白蛋白、GFR、NT-pro BNP变量在抑郁与非抑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睡眠质量、是否应用安眠药物、是否有介入手术、每晚睡眠时间、工作生活压力、业余生活、配偶及子女健康状况、平均每年住院次数、PSQI评分、血钙水平在焦虑与非焦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将各影响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通过校正后发现女性、年龄≥70岁、不与子女同住、工作生活压力、平均每年住院次数、PSQI评分、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心内科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体力工作为主的职业、工作生活压力是焦虑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10.8%,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15.9%,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率为7.3%,相关因素分析后发现女性、年龄≥70岁、不与子女同住、工作生活压力、平均每年住院次数、PSQI评分、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心内科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体力工作为主的职业、工作生活压力是焦虑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病率高。鉴于当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状态的高发生率,临床上应当注意鉴别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做到早期识别、干预,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图[0]幅;表[9]个;参[111]篇。
蔡亚秀[7](2021)在《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带来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防控中青年心血管事件刻不容缓。然而,中青年人群缺乏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存在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院前延迟行为意向严重等危险因素。既往研究中,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受试群体缺少对中青年人群的关注,尚不明确健康教育在该人群中的效果。研究目的:构建基于行为改变轮(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的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并验证该方案对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知识知晓度、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健康行为能力和院前延迟意向积极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经成立专家小组,通过专家咨询及预实验确定干预功能与干预技术,形成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研究采用类实验平行对照设计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选取浙江省丽水市社区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26名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3名,对照组接受60~120分钟/次,共2次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每月1次,60~120分钟/次,共4次的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健康行为能力(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院前延迟意向量表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后和随访3个月后的心血管疾病知识知晓度、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健康行为能力和院前延迟意向。同时,采用干预组研究对象参加健康教育的依从率评价该健康教育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以BCW理论为基础,结合适宜的干预功能和干预技术,本研究构建了可行性较强的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方案。126名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被纳入到本研究中,中途退出9名,失访3名,最终完成健康教育者114名,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各57名;干预组健康教育参与依从率为93.65%,对照组研究对象健康教育参与率为92.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心血管疾病知识掌握水平: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的得分情况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干预组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总分、脑卒中首发临床症状、冠心病首发临床症状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发作时处理措施维度和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维度在干预期及随访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PLP-Ⅱ量表的得分情况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HPLP-Ⅱ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干预组HPLP-Ⅱ总分、运动、健康责任、营养、压力应对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维度在干预期及随访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行为能力:SRAHP量表的得分情况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SRAHP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干预组SRAHP总分、运动、健康责任、营养、心理安适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院前延迟意向:院前延迟意向量表的得分情况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院前延迟意向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干预组院前延迟意向量表总分、症状程度判断、习惯反应样式、促进就医因素、阻碍就医因素、就医决策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症状警觉维度在干预期及随访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对提高个体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减少院前延迟意向,并且干预效果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强;社区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对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参与度较高。此干预项目为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实践路径及评价体系,可在社区基层医疗层面推广应用。
赵静思[8](2021)在《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心内科临床医师诊断双心疾病提供经验,降低双心疾病的漏诊率。2.探讨双心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心内科临床医师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提供经验。【方法】1.第一部分:以2020年4月-2020年10月我院心内科190例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入院3天内,使用SAS、SDS量表开展心理问题调查。经测评后将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及非焦虑抑郁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SAS评分、SDS评分。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纳入2020年4月-2020年12月经SAS、SDS筛查确定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药物及必要的介入治疗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健康教育强化、认知疗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联合的双心干预。干预前所有入组患者均完善SAQ测评;干预1月后、3月后,再次测评患者的SAS、SDS、SAQ评分。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在19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合并焦虑抑郁的有91例,其中焦虑发生率为32%,抑郁发生率为25.79%,焦虑合并抑郁为14.21%。2.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在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糖尿病、睡眠障碍、诊断、介入治疗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民族、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半胱氨酸血症、吸烟、体重指数、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3.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睡眠障碍、居民医保的付费方式呈正相关(P<0.05,Exp(B)>1)。第二部分:1.焦虑抑郁情况1)实验组焦虑33例,干预1月后缓解19例(57.58%),3月后缓解28例(84.84%);对照组焦虑36例,干预1月后缓解8例(22.22%),3月后缓解17例(47.22%)。实验组抑郁22例,干预1月后缓解13例(59.09%),3月后缓解19例(86.67%);对照组抑郁27例,干预1月后缓解5例(18.51%),3月缓解10例(37.04%)。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均有缓解,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2)SAS评分两组患者组内SAS评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月、3月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3)SDS评分两组患者组内SDS评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干预后两组患者SAQ评分1)组内PL得分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内AS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组内干预1月后、干预3月后AF得分较干预前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3月后AF得分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月后、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F明显高于对照组。4)TS得分实验组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月后、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明显高于对照组。5)2组患者组内DP得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月、3月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DP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第一部分:1.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临床医生应关注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2.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及职业状态、糖尿病病史、行支架置入治疗相关。3.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睡眠障碍、居民医保付费方式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存在上述情况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第二部分:1.规范的冠心病治疗和双心干预均可以缓解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联合了健康教育强化、认知疗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的双心干预疗效更显着。2.规范的冠心病治疗和双心干预均提高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双心干预疗效更显着。
王宇[9](2021)在《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文中认为自从“双心医学”概念的提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业已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联系,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尚无统一公认的诊疗方案。本研究从文献整理、临床评价、网络药理学预测、动物实验验证四个方面对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指出一个新的方向。目的1.对古代文献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思路和经验进行整理,梳理其病机和治法,为“益气活血解郁”法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临床试验初步评价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3.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其进行验证。方法1 古代文献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馆藏为主,结合“超星阅读器”以及网络数据库“国学大师”,对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检索,以“胸痹”“郁证”为主题词,并制定相关限制词。将检索得到的相关古籍原文按照中医文献学整理方法,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结合文献体例进行整理。2随机对照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将6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SAQ积分)、抑郁状态(HAMD积分、PHQ-9积分)、中医证侯积分以及安全性指标。3网络药理学研究获取五龙通络解郁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疾病靶点,把两者对接得到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可能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蛋白作用网络,并对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筛选,选取关键的作用靶点,通过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4实验研究4.1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Ⅱ,VRI)诱导,建立斑马鱼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并通过斑马鱼行为分析仪采集斑马鱼的游行轨迹、游行距离、游行速度以及活跃时间等,观察不同浓度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4.2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通过VRI诱导,建立斑马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模型,通过计算节间血管指数,评价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4.3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通过切尾建立斑马鱼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模型,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五龙通络解郁方在不同浓度下对巨噬细胞迁移及聚集的影响。结果1文献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诊疗思路进行整理,发现古代医家多认为心气不足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机,气滞是关键因素。通过对古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整理发现,益气温阳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出现频次也最多;其次为理气类药物。活血类药物的药味虽然少,但是其出现的频次仅次于益气类药物和理气类药物之后。本次研究还发现古代医家在治疗胸痹合并情志疾病时,还运用了一定比例的祛风药物,如防风、蔓荆实、麻黄等。2随机对照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SAQ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SAQ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AS、AF、TS、DP四个维度,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PL维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AMD方面,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阻滞状态、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认知障碍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HQ-9方面,治疗后两组PHQ-9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积分方面,包括总分、主症和次症,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未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如心率增快、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QTc间期延长等)、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3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作用于VEGFA、IL6、STAT3、AKT1、MAPK1、APP、EGFR、MMP9、CTNNB1、IL-1β等97个作用靶点。选取重要程度排名前两位的VEGFA、IL6为作用靶点,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4实验研究4.1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在游行距离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游行距离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可增加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游行距离,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行速度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游行速度明显减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提高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游行速度,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跃时间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活跃时间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延长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活跃时间,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行轨迹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斑马鱼游行轨迹明显稀疏。与模型组相比,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可增加斑马鱼的游行线路,其中以VRI+100μg/mL组最明显。4.2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五龙通络解郁方均可促进斑马鱼血管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RI+30 μg/mL(P<0.001)、VRI+100 μg/mL(P<0.001)、VRI+300 μg/mL(P<0.001)、VRI+1000μg/mL(P<0.001)]。4.3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尾部出现明显地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五龙通络解郁方均可减少斑马鱼尾部巨噬细胞的迁移和聚集。其中300 μg/mL组与1000 μg/mL组分别抑制了26%和31%的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μg/mL组与100 μg/mL组分别抑制了 7.8%和8.7%的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阳(气)不足是胸痹合并情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气郁(滞)是关键因素,病位主要在心、肝、脾。治疗以益气温阳为主,兼之以解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风药进行治疗。2.五龙通络解郁方可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气虚血瘀,肝郁气滞证)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抑郁状态,且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3.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结果,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基于“络风内动-络损神伤”理论的“益气活血解郁、祛风通络止痛”法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谢颖[10](2021)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路径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2.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知体验,分析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后的心理变化历程。3.初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为制定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研究及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差异,做出分析讨论。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不同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探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知体验,为下一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提供理论基础。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采用系统评价法对孤独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文献中研究时间、作者、干预模式、内容、时间、干预者等信息,结合研究内容1和研究内容2的研究结果,初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结果: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1)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得分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通过孤独感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儿女数量、居住方式、疾病种类、日常生活能力、听力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儿女数量、听力、视力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社会隔离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收入、吸烟情况、听力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疾病种类、日常生活能力、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儿女数量、日常生活能力、听力、视力、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主要有5条路径存在差异,“孤独感→社会隔离”,居家与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849、-0.686,t=6.793,P<0.05;“孤独感→健康促进行为”,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031、-0.321,t=2.096,P<0.05;“孤独感→生活质量总分”,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309、-0.062,t=3.360,P<0.05;“社会隔离→健康促进行为”,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905、0.622,t=2.849,P<0.05;“健康促进行为→生活质量”,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552、0.796,t=4.484,P<0.05。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提炼出老年人孤独感的风险因素、内心体验及应对策略3个主题。具体内容如下:(1)风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及环境因素3方面。(2)内心体验: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动力、情感依赖3方面。(3)应对策略:包括维持或主动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促进机构老年人的家庭参与、面对应激事件做好心理调适3方面。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结合量性研究及质性研究结果,总结系统评价中干预目标、干预者及干预方式等,发现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预防期(风险因素识别)、干预期(内心体验)、重建期(应对策略),主要内容涉及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及社交重建三个方面。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及社会隔离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政策建议。结论:1.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密切相关,且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对于机构养老模式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精神慰藉及人文关怀服务,还应定期评估老年人的社会隔离风险,保持老年人积极的社会参与,建立更多老年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以及与家庭之间的稳固联系,同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意识到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卫生工作者需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提供情感支持及功能支持,尽可能削弱家庭养老支持资源少及家庭社会资本较弱的老年人因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2.孤独感是老年人的不良情绪体验,机构及社区层面应早期识别老年人孤独感风险,定期评估孤独感情况,同时老年人在遭受孤独感时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应建立家庭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老年人个体层面应引导老年人塑造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提升在应激事件中的心理调适水平。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初步构建包括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及社交重建三方面内容的孤独感干预模式,旨在为开展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干预计划实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 |
1.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1.2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
1.2.1 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T1DM)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男性高于女性(2015至2017年全国调查结果为12.1%和10.3%)[7] |
1.2.2 各民族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 |
1.2.3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4-6] |
1.2.4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较高 |
1.2.5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着增加 |
1.3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
1.3.1 城市化 |
1.3.2 老龄化 |
1.3.3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 |
1.3.4 中国人T2DM的遗传易感性 |
2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2.1 糖尿病的诊断 |
2.2 糖尿病的分型 |
2.2.1 胰岛β细胞功能单基因缺陷 |
2.2.2 胰岛素作用单基因缺陷 |
2.2.3 胰源性糖尿病 |
2.2.4 内分泌疾病 |
2.2.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
2.2.6 感染 |
2.2.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
2.2.8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
2.3 各种类型糖尿病的特点 |
2.3.1 T1DM和T2DM的主要鉴别点 |
2.3.2 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 |
2.3.3 妊娠期糖尿病 |
3 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3.1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 |
3.2 一级预防的策略 |
3.3 二级预防的策略 |
3.3.1 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
3.3.1. 1 糖尿病筛查的年龄和频率 |
3.3.1. 2 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
3.3.2 血糖控制 |
3.3.3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及阿司匹林的使用 |
3.4 三级预防的策略 |
3.4.1 继续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 |
3.4.2 并发症 |
4 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 |
4.1 筛查 |
4.2 评估 |
4.2.1 初诊患者的评估 |
4.2.1. 1 问诊 |
4.2.1. 2 体格检查 |
4.2.1. 3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
4.2.2 复诊患者的评估 |
5 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
5.1 基本原则 |
5.2 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
5.3 教育和管理的形式 |
5.4 教育管理的流程和框架 |
5.5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实施 |
5.5.1 DSMES首要强调多学科团队 |
5.5.2 DSMES的关键时间点[78] |
5.5.3 DSMES的有效评估 |
5.6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
5.7 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与应对 |
5.8 新技术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
6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
6.1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
6.2 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
7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
7.1 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
7.2 膳食营养因素 |
7.2.1 能量 |
7.2.2 脂肪 |
7.2.3 碳水化合物 |
7.2.4 蛋白质 |
7.2.5 饮酒 |
7.2.6 盐(1)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 g以内,合并高血压 |
7.2.7 微量营养素 |
7.2.8 膳食模式 |
7.3 营养教育与管理 |
8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9 戒烟 |
9.1 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获益 |
9.2 戒烟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
1 0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1 0.1 口服降糖药物 |
1 0.1.1 二甲双胍 |
1 0.1.2 磺脲类药物 |
1 0.1.3 格列奈类药物 |
1 0.1.4 TZD |
10.1.5α-糖苷酶抑制剂 |
1 0.1.6 DPP-4i |
1 0.1.7 SGLT2i |
1 0.2 胰岛素 |
1 0.2.1 概述 |
1 0.2.2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
1 0.2.2. 1 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 |
1 0.2.2. 2 起始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制剂的选择 |
1 0.2.2. 3 胰岛素的多次皮下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227-232] |
1 0.2.2. 3. 1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
1 0.2.2. 3. 2 CSII参见“12糖尿病相关技术”。 |
1 0.2.2. 4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33-237] |
1 0.2.2. 5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
1 0.2.3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11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
11.1体重管理策略 |
11.1.1生活方式干预 |
11.1.2药物治疗 |
11.1.2.1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 |
11.1.2.2减重药 |
11.1.3手术治疗 |
11.2 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手术 |
11.2.1代谢手术的多学科协作 |
11.2.2代谢手术的适应证 |
11.2.3代谢手术的禁忌证 |
11.2.4代谢手术的术式 |
11.2.4.1胃袖状切除术 |
11.2.4.2胃旁路术 |
11.2.4.3胆胰旁路术 |
11.2.5代谢手术的疗效判定 |
11.2.6代谢手术的风险 |
11.2.7代谢手术的管理 |
11.2.7.1术前筛选及评估 |
11.2.7.2术后管理 |
12糖尿病相关技术 |
12.1血糖监测 |
12.1.1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
12.1.2 HbA1c |
12.1.3 GA |
12.1.4 CGM |
12.1.5其他 |
12.2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 |
12.3胰岛素泵 |
12.3.1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
12.3.2胰岛素泵简介 |
12.3.3胰岛素泵的应用人群 |
12.3.3.1 T1DM |
12.3.3.2妊娠患者 |
12.3.3.3 T2DM |
12.3.3.4 T2DM患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
12.3.3.5围手术期 |
12.3.4胰岛素泵的设定 |
1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13.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
13.1.1临床表现 |
13.1.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3.1.3诊断 |
13.1.4治疗 |
13.1.4.1补液 |
13.1.4.2胰岛素 |
13.1.4.3纠正电解质紊乱 |
13.1.4.4纠正酸中毒 |
13.1.4.5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 |
13.1.5治疗监测 |
13.1.6 DKA的预防 |
13.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
13.2.1临床表现 |
13.2.2诊断 |
13.2.3治疗 |
13.2.3.1补液 |
13.2.3.2胰岛素治疗 |
13.2.3.3补钾 |
13.2.3.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
13.2.3.5其他治疗 |
14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 |
14.1概述 |
14.2筛查 |
14.3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 |
14.3.1降压治疗 |
14.3.2调脂治疗 |
14.3.3抗血小板治疗 |
14.3.3.1在低危和中危患者中的应用 |
14.3.3.2阿司匹林应用的合适剂量 |
14.3.3.3 P2Y12受体拮抗剂应用指征 |
附录本指南证据等级说明 |
(3)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问题的提出 |
3.研究目的 |
文献综述 |
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 |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2.1 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控因素 |
2.1.1 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
2.1.2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
2.1.3 种族与心血管疾病 |
2.1.4 家族史、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
2.2 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因素 |
2.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
2.2.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2.2.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2.2.4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
2.2.5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
2.2.6 吸烟、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
2.2.7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 |
2.2.8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疾病 |
3.心血管代谢风险 |
3.1 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评估 |
3.1.1 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标准 |
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
4.展望 |
第一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4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5 身体成分 |
1.6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检出率 |
2.3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性别差异 |
2.4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BMI差异 |
2.5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体脂率差异 |
2.6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专业差异 |
2.7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运动项目差异 |
3.分析与讨论 |
3.1 成年初期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
3.2 青年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率 |
3.3 性别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4 BMI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5 体脂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6 运动项目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问卷调查 |
1.3.1 健康行为 |
1.3.2 饮食习惯 |
1.4 体力活动 |
1.5 身体成分 |
1.6 身体素质 |
1.6.1 握力 |
1.6.2 最大肺活量 |
1.6.3 全身反应时 |
1.6.4 坐位体前屈 |
1.6.5 闭眼单脚站立 |
1.6.6 最大摄氧量 |
1.6.7 仰卧起坐 |
1.6.8 立定跳远 |
1.7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7.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7.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8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9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2.3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3.2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3.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4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4.1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4.2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4.3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5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小结 |
3.分析与讨论 |
3.1 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2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3 身体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4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4.小结 |
第三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身体成分 |
1.4 身体素质 |
1.4.1 握力 |
1.4.2 最大摄氧量 |
1.4.3 身体素质分数计算 |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计算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2.3 体脂率联合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2.4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2.5 身体素质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3.分析与讨论 |
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
3.2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3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中介效应 |
4.小结 |
第四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模型构建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身体成分 |
1.4 身体素质 |
1.4.1 握力 |
1.4.2 最大摄氧量 |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1.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1.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2.2 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2.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3 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2.4 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4.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4.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3.分析与讨论 |
3.1 体脂率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
3.2 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
3.3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三、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
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五、健康行为量表 |
(4)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现状 |
3 相关理论基础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样本量计算 |
2 研究工具 |
2.1 问卷维度、条目设定 |
2.2 问卷编制注意事项 |
2.3 问卷质量评定 |
2.4 问卷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过程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现状 |
4.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单因素分析 |
4.4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
4.5 心血管科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
4.6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管理阻碍因素 |
5 讨论 |
5.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有待提高 |
5.2 影响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管理的因素 |
5.3 心血管科护士二级预防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 |
5.4 提高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建议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访谈主题 |
2.2 访谈过程 |
2.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2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需求的分析 |
4 讨论 |
4.1 关注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是二级预防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
4.2 个性化、切实可行的二级预防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
4.3 提升心血管科护士循证实践能力,建立循证实践方案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证据综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证据评价标准 |
2.4 证据评价过程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纳入证据的指南/共识发表现状和质量评价分析 |
4.2 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相关证据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
4.3 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本土化指南与患者指南制定的启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证据传播 |
1 构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初稿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管理方案》专家论证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3 结论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心血管科护士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信-行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冠心患者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Pubmed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4 中国知网文献库检索策略 |
附录5 AGREEⅡ评价条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相关概念 |
5 理论基础 |
5.1 KTA知识转化框架 |
5.2 最佳操作指南工具书(RANO-BPG) |
5.3 KTA知识转化框架及最佳操作指南工具书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证据综合-心脏康复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及推荐意见 |
1 研究内容 |
2 指南的检索与筛选 |
2.1 指南的检索 |
2.2 指南的筛选 |
2.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筛选流程及筛选结果 |
3 指南的质量评价 |
3.1 指南质量评价方法 |
3.2 指南质量评价结果 |
4 纳入指南的一般资料及推荐意见的提取 |
4.1 最终纳入指南的选取及推荐意见的提取方法 |
4.2 最终纳入指南的选取结果 |
4.3 推荐意见的提取结果 |
5 推荐意见的翻译 |
5.1 推荐意见翻译过程 |
5.2 推荐意见的翻译校审 |
6 推荐意见的综合 |
6.1 推荐意见综合过程 |
6.2 推荐意见综合结果 |
7 专家论证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 |
7.1 设计专家咨询表 |
7.2 专家咨询结果 |
7.3 专家论证结果 |
8 文献研究部分的质量控制 |
9 讨论 |
9.1 涉及心脏康复内容的指南数量较多,专门针对心脏康复的指南相对较少 |
9.2 纳入心脏康复指南的质量总体较高,但指南制定及报告方法仍有待提高 |
9.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推荐意见内容丰富 |
9.4 应用科学方法构建或本土化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指南意义重大 |
10 小结 |
第二部分 问卷编制--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践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 |
1 研究内容 |
2 问卷初稿的编制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2.3 半结构式访谈 |
2.4 访谈结果 |
2.5 问卷初稿 |
3 专家函询 |
3.1 问卷设计专家函询表 |
3.2 专家纳入标准 |
3.3 专家函询过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专家函询结果 |
4 预调查 |
4.1 预调查对象及样本量 |
4.2 预调查结果 |
5 问卷终稿 |
5.1 问卷结构 |
5.2 问卷的维度及条目 |
5.3 问卷评分方式 |
6 问卷内容效度测评 |
7 小结 |
第三部分 问卷调查-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分析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抽样方法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统计方法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结果 |
7.1 医院一般资料 |
7.2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
7.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施现状调查结果 |
7.4 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施阻碍因素调查结果 |
8 讨论 |
8.1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的临床实施现状结果分析 |
8.2 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践的阻碍因素结果分析 |
8.3 促进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临床实践的对策 |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合推荐意见专家函询表(节选) |
附录2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专家函询表(第一轮) |
附录4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专家函询表(第二轮) |
附录5 调查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调查 |
综述 心脏康复及指南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分类变量在抑郁与非抑郁组间比较分析 |
1.2.2 分类变量在焦虑与非焦虑组间比较分析 |
1.2.3 秩和检验不同等级变量在焦虑与非焦虑、抑郁与非抑郁组间差异 |
1.2.4 方差分析连续变量在焦虑与非焦虑、抑郁与非抑郁组间差异 |
1.2.5 曼-惠特尼U检验连续变量在焦虑与非焦虑、抑郁与非抑郁组间差异 |
1.2.6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变量对抑郁、焦虑状态的危险度 |
1.2.7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
1.3 讨论 |
1.4 创新性与局限性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
2.1 背景 |
2.2 “双心”医学的提出及其研究背景 |
2.3 抑郁症或为心脏病死亡的预测因子 |
2.4 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机制 |
2.4.1 病理生理因素 |
2.4.2 社会心理因素 |
2.4.3 生活方式因素 |
2.5 双心患者的诊断 |
2.6 双心患者的治疗 |
2.6.1 药物治疗 |
2.6.2 非药物治疗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
1.1.2 中青年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日益凸显 |
1.1.3 中青年缺乏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范畴及危险因素 |
1.2.2 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现状 |
1.2.3 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现状 |
1.2.4 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构想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假设 |
1.7 主要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7.1 中青年 |
1.7.2 心血管事件 |
1.7.3 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 |
1.7.4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1.7.5 健康行为能力 |
1.7.6 院前延迟行为意向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第一部分:构建基于BCW理论的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方案 |
2.1.1 健康教育方案依托的理论基础:行为改变轮理论 |
2.1.2 干预方案构建 |
2.1.3 确立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 |
2.2 第二部分:验证基于BCW理论的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对象 |
2.2.3 样本量计算 |
2.2.4 分组方法 |
2.3 干预内容及方法 |
2.4 测量指标及测量工具 |
2.4.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测量工具 |
2.4.2 研究主要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 |
2.4.3 研究次要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 |
2.5 资料收集的步骤 |
2.5.1 收集原则 |
2.5.2 收集方法 |
2.5.3 收集内容 |
2.6 质量控制 |
2.6.1 研究设计阶段 |
2.6.2 研究干预阶段 |
2.6.3 数据处理阶段 |
2.7 资料分析 |
2.7.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2.7.2 两组研究对象各变量基线水平比较 |
2.7.3 干预效果评价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基线资料比较 |
3.1.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3.1.2 研究对象的基本生活行为方式资料 |
3.1.3 研究对象疾病相关的临床资料 |
3.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研究指标的基线比较 |
3.2.1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比较 |
3.2.2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比较 |
3.2.3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健康行为能力比较 |
3.2.4 干预前两组研究院前延迟意向比较 |
3.3 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
3.3.1 健康教育对两组研究对象疾病知识影响的效果评价 |
3.3.2 健康教育对两组研究对象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的效果评价 |
3.3.3 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对两组研究对象健康行为能力影响的效果评价 |
3.3.4 健康教育对两组研究对象院前延迟意向影响的效果评价 |
3.3.5 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评价 |
4 讨论 |
4.1 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基本特征 |
4.2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疾病知识水平 |
4.3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可促进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4.4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能力 |
4.5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院前延迟行为意向 |
4.6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在社区情境中的可行性分析 |
4.7 本研究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及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单中心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单中心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双心干预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双心医学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9)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潜在发病机制 |
3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认识 |
2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辨证分型 |
3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胸痹合并情志病症的古代文献整理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2 检索工具及方法 |
2.3 检索策略 |
3 检索结果 |
4 行文体例 |
5 文本类型 |
6 原文整理 |
6.1 方药治疗类 |
6.2 针灸治疗类 |
7 数据统计 |
7.1 药物种类分析 |
7.2 药物属性分析 |
7.3 药物气味分析 |
8 总结分析 |
8.1 病因病机 |
8.2 治疗方法 |
9 结论 |
10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纳入病例基线比较 |
2 疗效分析 |
3 安全性观察 |
4 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作用靶点预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相关平台、工具 |
2.2 五龙通络解郁方中化合物及其潜在靶点预测 |
2.3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靶点预测 |
2.4 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靶点预测 |
2.5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
2.6 基因富集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成分及作用靶点 |
3.2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疾病靶点 |
3.3 五龙通络解郁方-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关系图 |
3.4 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
3.5 五龙通络解郁方主要单味药物的成分及作用靶点 |
3.6 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作用靶点的GO分析 |
3.7 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作用靶点的KEGG分析 |
4 讨论 |
4.1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主要作用靶点 |
4.2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主要作用通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结论 |
实验二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观察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实验三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观察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实验四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观察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假设 |
5 理论基础 |
6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评价工具 |
4 数据分析 |
5 质量控制 |
6 研究结果 |
7 讨论 |
8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干预模式构建依据 |
3 干预模式构建 |
4 干预模式实施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08)
- [3]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D]. 田倩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D]. 石瑞.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心脏康复相关指南临床实施现状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D]. 李文姣.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相关因素分析[D]. 刘冉.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7]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蔡亚秀.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8]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D]. 赵静思. 大理大学, 2021(09)
- [9]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D]. 王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 谢颖.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