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技术经济分析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杨胜[1](2021)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可再生能源步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也变得日趋严峻,而我国独特的资源禀赋注定煤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中坚。为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纳困境,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大力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是否经济合理,不同的灵活性改造路径之间综合效益有何差别,还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研究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合评价模型,将有助于我国合理调整电源结构布局,有序开展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与技术创新,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与储存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成长为碳达峰碳中和主力军。首先,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电力灵活性提升与各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相关的政策意见;研究了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现状,对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的相关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发现热水蓄热改造、电锅炉加固体蓄热罐改造、汽轮机本体切除低压缸改造、背压式改造这几类灵活性改造技术路径使用频率较高,是当前主流灵活性改造路线;介绍了技术经济评价,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概念与计算方法,火电技术改造项目评价理论,综合评价方法介绍与对比。其次,本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影响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将这些因素按照影响的不同划分成机组改造与外部效应两大类,细分为21个具体评价指标,主要包含财务经济、机组灵活性、运行参数、宏观政策、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6个维度,并以此构建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再次,本文在结合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选取了较为使用的赋权方法,构建了基于AHP-熵权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组合赋权模型,该赋权模型可以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影响,给出较为合理的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物元可拓-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充分结合了 TOPSIS与物元可拓理论的优点,使得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全面且真实。最后,本文对几类火电灵活性典型改造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热水蓄热改造技术、电锅炉加固体蓄热罐改造技术、汽轮机本体切除低压缸改造技术、背压式改造技术,这几类灵活性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并使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这四类改造路径进行评价排序,得出电锅炉加固体蓄热罐改造方式综合效益排在第一,热水蓄热改造方案排在第二位、背压式改造方案和切除低压缸改造方案分列三四位,最终两种研究方法结论基本一致,也证明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靠性;根据评价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煤电企业进行灵活性改造项目的相关建议。
陆昊[2](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指出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赵忠山[4](2020)在《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企业用能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等原因,化工行业能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为深度挖潜企业节能减排效果,降低能源消耗量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消费效率,有必要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进行能源消耗及污染物减排效果进行评价,为企业实行节能改造及行业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促进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生产工艺、主要设备、能耗种类及消耗量、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等特点的分析,利用模糊物元方法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耗及污染物减排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变异系数法来设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比例权重,通过构建Hamming贴近度模糊贴近矩阵评价高耗能企业节能及减排效果,制定基于模糊物元化工高耗能企业评价方法的具体评价步骤。结合化工企业的用能特点,遵循科学性、独立性、可量化、全面系统性原则,建立了涵盖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效益四个层面,包括单位产品能耗、节能投入、节能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等15个指标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化工企业节能评价奠定基础。利用模糊物元方法对合成氨企业进行了节能评价,并采用模糊物元优选法对模糊物元节能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针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耗量高的原因分析,制定了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耗管理制度体系,并确定了化工企业的节能措施和途径。本文采用的模糊物元节能评价方法、建立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节能管理体系,以及评价结果中的化工企业有针对性提出适合企业实际的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对于企业从节能设计、方案建设、运行管理和实施后节能改造提供重要全过程技术支持和指导义。
李莉[5](2020)在《咨询单位视角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方法体系研究 ——以ZBC企业园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我国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对社会基建投资持续增加,在“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给建筑业和全过程造价咨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国较西方国家相比,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提倡实施全过程造价咨询,但在实施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阶段工程造价咨询,普遍忽略了建设工程前期的造价咨询,把工程造价咨询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施工和结算阶段,而忽略了决策和设计阶段,过分强调建设期间的建筑成本,忽视了未来项目的维护成本;业主方只重视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的管理,没有系统的成本管控方法,并不重视全过程造价咨询,对造价咨询的理解还停留在阶段性造价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造价咨询并未贯穿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等。为推动我国造价咨询行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全过程造价咨询模式,从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经设计方案筛选、施工图设计等设计阶段,到通过招投标订立工程承包合同,项目的实施、竣工验收直至项目投产运营等阶段,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造价措施方法以及现有造价资源,基于建设项目成本核算的理论,为达到建设项目造价在批准限额之内而进行的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内动态的造价确定、控制的咨询服务。鉴于此,本论文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法等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提出了基于咨询单位视角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的相关理论,为本文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全过程造价咨询行业业务来源、工作流程、咨询方法、主要阶段工作要点及措施方法对咨询单位开展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方法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ZBC企业园项目的实践应用,从咨询单位角度出发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发承包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咨询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ZBC企业园项目的应用成果进行总结及反思。最后分析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咨询,可以减少低效、无效或重复的工作发生,降低资源的消耗,促进建设项目造价咨询管理目标的实现。
袁平平[6](202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行车流量和行车荷载与日俱增,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其在公路建设中的诸多优势,在我国的使用比例很大。但与日俱增的使用年限,在极端天气、湿度和地质条件等作用下,使得诸如开裂、破碎、板角断裂和脱空等不同方面的病害愈加频繁,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制约了其作为城市主干路的交通服务能力。因此,未来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项目必然逐渐成为城市道路改造的趋势,对实现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的投资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技术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白改黑”展开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评价方法,即引入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到“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为后期选择最优技术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单件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成本不足以用来判断产品总费用的多少,决策人员应该将生产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这两方面进行结合,考虑总体成本。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研究:(1)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基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引入到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体系中,实现项目以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包括其概念、特点以及进行经济评价的标准,并论述了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的必要性,为项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文研究案例项目建设的自然环境及公路现状概况、对国内三种常用的“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方案的特点、施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各方案实施方法及流程的异同,比较了三者的优缺点,界定了适用范围。(3)以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项目为实例,选择了目前成熟的直接罩面技术方案、冲击碾压技术方案和碎石化技术方案三大类技术方案,对比分析了各技术方案的优势与适用性。通过全寿命周期理论得出各技术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然后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对上述三种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合理性分析以及社会影响性分析,最后综合比选得出最优方案。本文通过研究论证,在“白改黑”技术方案评价体系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为“白改黑”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实现道路工程建设“降本增效”的目的。
张玉娇[7](2020)在《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快,以大运量地铁为主的单一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需要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针对需求规模较低的城市或地区,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不同于地铁的另一种选择。目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类型选择的研究不多,一些线路盲目追逐大运量系统,线路功能与客运需求不匹配,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了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因此,如何根据线路功能定位、需求规模、服务水平等要求选择适当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分析了轻轨系统、单轨系统和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三种典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根据各城市的运营经验,研究了中运量系统的意义与功能,明确了对中运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为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2)分析了目前在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一些认识偏差,探讨了典型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轻轨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中低速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趋势、优缺点、技术经济特征和适用性,通过与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对比,研究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适用性。(3)从系统运能、运能储备、系统造价、国产化率等角度研究了影响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可行性和技术经济适用性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因素综合效益模型和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盈利能力模型,提出了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分析的框架。(4)以S区的系统型式选择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分析方法,符合S区线路规划的实际情况,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刘璞[8](2020)在《白云鄂博氧化钪项目对比分析与不同风险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钪作为一种稀有的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舰、核能等国防领域以及电光源材料、电子材料等工业领域。截至目前,钪主要从钛白废液中回收,供应量有限且生产成本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氧化钪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白云鄂博尾矿库中堆积了大量可回收的钪资源,若将其充分利用,可为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大规模生产提供原料保障。企业若想达到持续生产高纯氧化钪的目的,就迫切需要对回收氧化钪的各个阶段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评估。基于此,本文对白云鄂博尾矿氧化钪综合利用项目(后文简称BS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及不同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既解决了城市固废问题,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可缓解国内外钪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本文从技术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将传统的钛白废酸提钪项目作为参照标准,应用组合赋权法构建BS项目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显示:BS项目具有良好的技术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较好的生态效益,可行性程度高,管理者可进行投资建设。鉴于BS项目具体实施受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管理效率等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项目投入生产的最优条件,引入梯形模糊数理论中的水平截集λ将上述不确定性因素量化为不同的风险程度,构建了模糊性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BS项目的回收价值以及管理者的最优决策,得到以下结果:第一,BS项目投资价值有一定的弹性和广阔的升值空间,且伴随风险程度的增加,BS项目价值区间波动越大,相反,风险程度越小,项目价值区间愈发稳定,更易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使项目获得可能的最大利润;第二,当风险程度很高,BS项目最优价值区间波动幅度很大的情况下,极端悲观亏损达到最大,BS项目的净现值很大几率低于资产清算价值,此时管理者应考虑放弃投资必要时放弃项目,并进行资产清算,避免更多损失;而风险程度较高时,BS项目价值的最优区间波动幅度趋于中间水平,此时的等待是有价值的,管理者应选择观望等待时机延迟生产或在短期内放弃投资;风险程度较低时,BS项目最佳价值区间波动较小,管理者应选择延迟生产并在在未来某个阶段收缩或扩张投资;而在风险程度很低时,BS项目价值波动幅度很小,相应项目风险很小,管理者应直接投资并在未来某个阶段追加投资。
余威震[9](2020)在《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文中认为化肥的过量施用、盲目施用,是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一项“缺什么用什么,缺多少用多少”的科学施肥技术,在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理应成为推进化肥减量替代、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过多年的推广,依然面临着农户知晓比例低、技术采纳率不高的尴尬局面。纵观已有研究,多是将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进行静态分析,忽视了技术采用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将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并为一谈。而在不同阶段,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并不相同,且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若在实际研究中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不进行阶段上的区分,以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必然有偏,对现有农技推广政策的优化无法提供应有的帮助。鉴于此,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代表,比较分析了样本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和整体认知,分别探讨了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持续采用行为的关键因素——期望确认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促进稻农绿色生产技术初次采用与持续应用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存在偏差在整体认知方面,仅有26.88%的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在环节认知方面,稻农对测土、供应和配肥环节的了解程度相对最高,知晓比例分别为61.63%、45.25%和33.62%,且对测土、配方、供应等环节已形成较为准确的认知。尽管如此,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对稻农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约21.65%~40.04%的样本稻农存在认知偏差,且发现认知偏差会降低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水平。(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样本存在显着差异基于2018年湖北、浙江、江西三省822份稻农微观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为64.60%,相较于以往研究,样本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情况较好。在考虑技术采用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后,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持续采用行为、初次采用行为、早期采用但现在未用、从未采用共四类,对应的样本占比分别为39.42%、25.18%、9.73%和25.67%。从样本分布来看,不同阶段的采用行为样本占比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的两类样本存在显着差异。(3)服务供给、技术认知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有显着影响测土结果公布、配方肥获取、施肥建议卡、测土重要性认知、配方设计认知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测土结果公布、配方肥获取、施肥建议卡属于服务供给,测土重要性认知、配方设计认知属于技术认知。进一步计算各变量的平均边际效应发现,排名前三的是施肥建议卡、配方肥获取以及测土结果公布,表明相较于技术认知,服务供给对稻农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相关变量的影响情况在以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分组依据的不同样本群组中,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间接证实了认知偏差会通过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产生影响。(4)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受到期望确认等因素的影响便利条件、持续使用意愿直接影响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具有直接效应;经济维度期望确认、环境维度期望确认、经济维度事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自我效能间接地影响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具有间接效应。在各潜变量影响程度方面,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最大,经济维度期望确认的间接效应最大。将户主年龄、文化水平、耕地质量以及技术培训分别作为调节变量纳入模型,发现部分路径的系数大小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上述变量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存在调节效应。(5)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科学施肥认知对稻农期望确认产生显着影响将期望确认细分为经济维度期望确认和环境维度后,发现经济维度的期望确认主要受到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科学施肥认知的共同影响,具体包括测土结果公布及时性、配方调整、肥料市场规范性、技术咨询便利性、微量元素使用必要性以及肥料区分认知等变量,而环境维度的期望确认仅受到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显着影响,具体包括测土结果公布及时性、肥料市场规范性、技术咨询便利性。可见,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对提升稻农期望确认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形成科学的施肥认知对提升稻农经济维度的期望确认水平具有显着成效。
王博[10](2020)在《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VIKOR模型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我国秸秆处置不当(如露天焚烧),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位于世界首位,且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将秸秆转化为能源对区域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决策者在多种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中选择最适宜的技术,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首次对以秸秆为原料的七项技术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作为新兴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评价体系仍不完善。本研究构建了由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共十五项)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对技术进行全面的评价。虽然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够从末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其本身生产的物理或化学转化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引入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从秸秆获取、预处理、能源化过程、运输到最终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过程进行评价,力求能够全面的反应各项技术的环境表现和技术经济表现。结合生命周期环境与技术经济评价的结果和两组专家(分别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组成)的建议,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Vlsekriterijumska-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Resenje(VIKOR)方法确定技术的可持续性顺序。从环境方面来看,每一项技术都能够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其中直燃发电技术的效益最好,气化发电、制氢气、制乙醇和制生物质气这四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还伴随着水体污染物的排放。从经济方面来看,固体成型燃料具有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秸秆制氢气、沼气、生物质气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需要国家的补贴才能够维持运行。综合来看,直燃发电、气化发电和固体成型燃料是环境优先和经济优先两种情况下最可持续的技术。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前面得到的结论一致,进而验证了权重的合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应该将开发重点放在这三项技术上。本研究是基于国家层面,而不是具体的地区或城市层面。区域因素是制定区域生物质资源利用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该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同时,由于政府引导、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变化,最终排名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决策者在制定秸秆能源化利用规划时提供参考,进而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结果也有望为其他类型生物能源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应用技术经济分析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技术经济分析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电力系统灵活性研究发展动态 |
1.2.2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研究发展动态 |
1.2.3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经济性研究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火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我国火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及现状 |
2.1.1 我国电力灵活性提升政策梳理 |
2.1.2 各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情况 |
2.1.3 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实施情况 |
2.1.4 火电机组热电解耦技术路线 |
2.2 技术经济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技术经济评价相关指标 |
2.2.2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评价理论基础 |
2.3 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2.3.1 综合评价典型方法 |
2.3.2 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及意义 |
3.1.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构建的意义 |
3.2 指标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3.2.1 机组改造相关指标 |
3.2.2 宏观环境相关指标 |
3.3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4.1 评价指标数据预处理 |
4.1.1 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
4.1.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4.2 基于AHP-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模型 |
4.2.1 主观权重设计模型 |
4.2.2 客观权重设计模型 |
4.2.3 组合权重设计模型 |
4.3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组合评价模型 |
4.3.1 物元可拓与TOPSIS方法介绍 |
4.3.2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电灵活性典型改造项目实例分析 |
5.1 典型灵活性改造项目参数设定 |
5.2 灵活性改造项目技术经济性研究 |
5.2.1 热水蓄热改造项目 |
5.2.2 电锅炉蓄热改造项目 |
5.2.3 切割低压缸改造项目 |
5.2.4 背压式改造项目 |
5.2.5 火电灵活性典型改造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研究 |
5.3 灵活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分析 |
5.3.1 评价指标预处理 |
5.3.2 指标主观赋权 |
5.3.3 指标客观赋权 |
5.3.4 基于乘数加成法的指标组合权重 |
5.3.5 典型灵活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
5.4 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的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
2.3.1 储能技术类型 |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
3.4.2 敏感性分析 |
3.4.3 方法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4 算例分析 |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节能评价方法 |
1.2.2 节能评价指标 |
1.2.3 节能减排措施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 |
2.1 化工企业的主要特点 |
2.2 基于模糊物元方法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 |
2.2.1 模糊物元模型 |
2.2.2 从优隶属度模糊物元 |
2.2.3 节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4 贴近度模糊物元 |
2.3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实施步骤 |
2.4 小结 |
第3章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
3.1 化工企业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1 化工企业能源利用特点 |
3.1.2 化工企业节能主要影响因素 |
3.2 节能评价指标确定原则和依据 |
3.2.1 节能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
3.2.2 节能评价指标确定依据 |
3.3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技术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
3.3.2 经济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
3.3.3 管理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
3.3.4 社会效益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
3.3.5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
3.4 小结 |
第4章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实例分析 |
4.1 实例概况 |
4.2 企业节能评价 |
4.2.1 技术层面节能评价 |
4.2.2 经济层面节能评价 |
4.2.3 管理层面节能评价 |
4.2.4 社会效益层面节能评价 |
4.2.5 企业节能评价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技术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
4.3.2 经济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管理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
4.3.4 社会效益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
4.3.5 企业节能分析 |
4.3.6 节能评价方法的验证 |
4.4 小结 |
第5章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体系 |
5.1 化工企业高能耗原因分析 |
5.2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体系 |
5.2.1 节能管理体系框架 |
5.2.2 节能管理体系内容 |
5.3 化工企业节能措施和途径 |
5.3.1 技术层面节能措施和途径 |
5.3.2 经济层面节能措施和途径 |
5.3.3 管理层面措施和途径 |
5.3.4 社会效益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
5.3.5 节能措施与途径与节能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 |
5.3.6 节能评价实例的节能技术措施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5)咨询单位视角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方法体系研究 ——以ZBC企业园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相关理论 |
2.1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概述 |
2.1.1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简介 |
2.1.2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现状 |
2.2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相关概念 |
2.2.1 工程造价的定义 |
2.2.2 全过程造价咨询定义 |
2.2.3 目的及内容 |
2.3 特点及原则 |
2.3.1 全过程咨询的特点 |
2.3.2 全过程咨询的原则 |
第3章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方法体系 |
3.1 咨询方法体系 |
3.2 业务来源 |
3.2.1 市场承包方式 |
3.2.2 政府采购模式 |
3.2.3 自动承包方式 |
3.3 工作流程及方法 |
3.4 主要阶段工作要点 |
3.4.1 设计阶段造价咨询工作要点 |
3.4.2 发承包阶段造价咨询工作要点 |
3.4.3 施工阶段造价咨询工作要点 |
3.5 主要阶段造价全过程咨询措施方法 |
3.5.1 设计阶段造价咨询措施方法 |
3.5.2 发承包阶段造价咨询措施方法 |
3.5.3 施工阶段造价咨询措施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案例应用分析 |
4.1 项目基本情况及投资决策 |
4.1.1 项目基本情况 |
4.1.2 项目投资决策 |
4.2 主要阶段造价全过程咨询的应用分析 |
4.2.1 设计阶段造价咨询的应用 |
4.2.2 发承包阶段造价咨询的应用 |
4.2.3 施工阶段造价咨询的应用 |
4.3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的应用成果及反思 |
4.3.1 ZBC企业园项目结算阶段造价咨询相关情况 |
4.3.2 应用成果 |
4.3.3 应用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应用存在主要问题 |
5.1.1 政策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
5.1.2 高水平工程咨询人才不足 |
5.1.3 工程咨询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
5.1.4 项目参建方问题 |
5.1.5 其他问题 |
5.2 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应用相关对策建议 |
5.2.1 提高咨询企业的管理水平 |
5.2.2 培养专业化工程咨询人才 |
5.2.3 提高工程咨询人员的技术水平 |
5.2.4 加强项目参建方的沟通 |
5.2.5 加强信息化、风险管理、项目后评价及BIM应用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技术经济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2.1.2 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标准 |
2.1.3 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必要性 |
2.2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学分析 |
2.2.1 技术经济分析内容 |
2.2.2 技术经济分析原则 |
2.2.3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2.3 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
2.3.1 施工方案经济分析内容 |
2.3.2 施工方案经济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分析 |
3.1 双港大道建设环境分析 |
3.1.1 沿线自然环境分析 |
3.1.2 显现沿线公路现状 |
3.2 “白改黑”技术方案设计 |
3.2.1 直接罩面方案 |
3.2.2 机械重铺法 |
3.2.3 碎石化方案 |
3.3 “白改黑”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
3.3.1 实施方法 |
3.3.2 实施流程 |
3.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经济分析 |
4.1 工程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
4.1.1 路面现状分析 |
4.1.2 路面改造方案 |
4.1.3 工程造价概算及其影响 |
4.2 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 |
4.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2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2.3 运维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
4.3 施工综合风险分析 |
4.3.1 项目影响分析 |
4.3.2 施工不利风险分析 |
4.3.3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应用 |
5.1 项目基本概况 |
5.1.1 基本概述 |
5.1.2 重难点分析 |
5.1.3 实施必要性 |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组织实施方案 |
5.2.1 资金来源及组织架构 |
5.2.2 高弹橡胶沥青施工工艺 |
5.2.3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
5.2.4 项目完工质量检测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经济效益分析 |
5.3.1 投资估算分析 |
5.3.2 经济评价分析 |
5.3.3 社会效益分析 |
5.4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保障机制 |
5.4.1 质量保障机制 |
5.4.2 进度保障机制 |
5.4.3 安全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研究综述 |
1.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型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世界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实践概况 |
2.1 单轨系统运营现状 |
2.2 轻轨系统运营现状 |
2.3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运营现状 |
2.4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意义与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3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
3.1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识误区 |
3.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识误区 |
3.1.2 跨座式单轨系统认识误区 |
3.1.3 中低速磁浮系统认识误区 |
3.2 轻轨系统 |
3.2.1 技术经济特性 |
3.2.2 适用性分析 |
3.3 跨座式单轨系统 |
3.3.1 技术经济特性 |
3.3.2 适用性分析 |
3.4 中低速磁浮系统 |
3.4.1 技术经济特性 |
3.4.2 适用性分析 |
3.5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
3.5.1 技术经济特性 |
3.5.2 适用性分析 |
3.6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
3.6.1 技术经济特性 |
3.6.2 适用性分析 |
3.7 中运量系统适用范围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适用性的分析方法 |
4.1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标准 |
4.2 中运量系统制式可行性分析 |
4.2.1 定量因素分析 |
4.2.2 定性因素分析 |
4.3 中运量系统技术经济适用性分析 |
4.3.1 客票收入 |
4.3.2 运营成本 |
4.3.3 政府补贴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S区交通现状分析 |
5.1.1 F地铁现状分析 |
5.1.2 G城际现状分析 |
5.1.3 S区交通发展需求预测分析 |
5.2 S区待选型线路分析 |
5.3 S区J号线选型研究 |
5.3.1 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可行性分析 |
5.3.2 轨道交通系统技术经济适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白云鄂博氧化钪项目对比分析与不同风险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项目评价概述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相关研究评价 |
2.2 矿产类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
2.2.1 现有研究进展 |
2.2.2 相关研究评价 |
2.3 风险条件下的矿产类项目投资决策 |
2.3.1 矿产项目特点剖析 |
2.3.2 项目期权特性分析 |
2.3.3 复合实物期权视角下的矿产类项目投资决策 |
2.3.4 文献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项目对比分析 |
3.1 项目背景分析 |
3.2 钪提取项目评价指标选取 |
3.2.1 评价指标选取方式和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标准化方法 |
3.3.3 指标赋权方法 |
3.3.4 综合得分计算 |
3.4 BS项目对比分析 |
3.4.1 指标权重计算 |
3.4.2 项目得分比较及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糊Geske模型的BS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
4.1 构建模糊性复合实物期权决策模型 |
4.1.1 模糊数相关理论阐述 |
4.1.2 Geske复合实物期权投资模型 |
4.1.3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Geske复合实物期权BS项目决策模型 |
4.2 基于模糊复合实物期权模型的BS项目决策研究 |
4.2.1 基于模糊Geske模型的具体应用 |
4.2.2 不同风险程度下BS项目资产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BS项目实施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发展绿色转型要求生产方式绿色化 |
1.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技术,但采用率不高 |
1.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生产技术 |
2.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2.1.3 技术采用行为 |
2.1.4 期望确认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成本收益理论 |
2.2.3 风险规避理论 |
2.2.4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 |
2.2.5 持续使用模型 |
2.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2.3.1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 |
2.3.2 关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2.3.3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2.4 分析框架 |
2.4.1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的认知分析 |
2.4.2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和持续采用行为细分 |
2.4.3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分析 |
第3章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认知分析 |
3.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构成与联系 |
3.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构成 |
3.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环节的联系 |
3.2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的认知现状分析 |
3.2.1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整体认知分析 |
3.2.2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分析 |
3.2.3 稻农技术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
3.3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偏差分析 |
3.3.1 稻农技术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的对比分析 |
3.3.2 技术认知组合下不同稻农类型划分 |
3.3.3 稻农技术认知偏差程度测算及原因分析 |
3.3.4 认知偏差对稻农技术感知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现状及行为细分 |
4.1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现状分析 |
4.2 稻农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的关系辨析 |
4.2.1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细分 |
4.2.2 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
4.3 初次采用和持续采用行为的样本特征对比分析 |
4.3.1 基于个体特征的行为对比分析 |
4.3.2 基于生产经营特征的行为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1 服务供给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 |
5.1.2 技术认知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 |
5.2 数据说明、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2.1 数据说明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变量选取 |
5.3 实证分析与讨论 |
5.3.1 服务供给、技术认知与稻农技术采用的相关性分析 |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3 基本回归分析 |
5.3.4 各变量影响效应的比较分析 |
5.3.5 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期望确认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影响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2 量表设计与数据说明 |
6.1.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2 期望确认与稻农持续采用行为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6.2.1 稻农技术期望确认描述分析 |
6.2.2 期望确认与稻农持续采用行为的相关性检验 |
6.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6.3.3 假说验证与讨论 |
6.4 不同群组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1 样本分组与模型适配性检验 |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期望确认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对稻农期望确认的影响 |
7.1.2 科学施肥认知对稻农期望确认的影响 |
7.2 数据说明、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1 数据说明 |
7.2.2 模型构建 |
7.2.3 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7.3.2 模型估计结果 |
7.3.3 实证结果分析 |
7.3.4 内生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区分技术采用阶段与农户特质,提高技术推广针对性 |
8.2.2 改善技术采用的外部环境,提升技术应用效果 |
8.2.3 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户认知能力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VIKOR模型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消费及环境问题 |
1.1.2 生物质能源优势 |
1.1.3 生物质能利用的宏观政策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评价 |
1.3.2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综述 |
1.3.3 多目标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 |
2.1.1 生物质能源概述 |
2.1.2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 |
2.2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2.2.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的产生 |
2.2.2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的应用 |
2.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2.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生 |
2.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2.4 多目标评价方法—VIKOR |
2.4.1 VIKOR的产生 |
2.4.2 VIKOR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3.1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环境影响评价 |
3.1.1 生命周期评价范围 |
3.1.2 减排潜力分析 |
3.1.3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3.2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技术经济评价 |
3.2.1 技术经济评价范围 |
3.2.2 技术经济评价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的多目标评价 |
4.1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 |
4.1.2 数据来源 |
4.2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2 权重结果 |
4.3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评价模型 |
4.3.1 VIKOR评价方法 |
4.3.2 模型评价结果 |
4.4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敏感性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应用技术经济分析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 杨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研究[D]. 赵忠山. 山东大学, 2020(04)
- [5]咨询单位视角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方法体系研究 ——以ZBC企业园项目为例[D]. 李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D]. 袁平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 张玉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白云鄂博氧化钪项目对比分析与不同风险情景下的投资决策研究[D]. 刘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D]. 余威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0]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VIKOR模型和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D]. 王博.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