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梅[1](2021)在《广西侗族农耕文化的视觉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肖显静[2](2019)在《中国公众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社会文化视域分析》文中指出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公众在进行转基因技术安全评价时,更多采取的是社会文化视域。这种社会文化视域的选择是必然的。对于中国公众,主要是从以下社会文化视域展开转基因水稻评价的:风险感知文化层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政治文化层面,"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反对,反之亦然";经济文化层面,传统水稻种植方式受到冲击,新的种植方式贯彻受阻;饮食文化层面,工厂的不如家养的,家养的不如野生的;伦理文化层面,后殖民主义、代内和代际不公、敬畏生命、爱护动物;宗教文化层面,人类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亵渎神灵,等等。据此,中国公众是更多地拒斥转基因水稻的。这种拒斥转基因水稻的社会文化有其合理性,应该得到尊重,不能以赞成转基因水稻的科学文化——科学主义对此加以评价和限制,否则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不能实现科学的民主化。
罗康隆[3](2014)在《文化特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族社区糯稻品种的特化为例》文中认为贵州黎平黄岗村现在还保存着珍稀糯稻品种24个。近50年来,虽然在侗区强制推行"糯改籼","籼改杂"的科技、经济、政治运动,曾使乡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黄岗侗族乡民仍然保留了众多的糯稻品种。这些品种是侗族乡民长期以来对所处水温、日照、肥力、地块等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而这种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已经达成了文化与环境的耦合关系。这样的耦合关系一旦确立,即其驯化糯稻品种的高度特化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其持续的能力就已获得,而不会因为某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就中断其生命,这就是文化生命与文化策略。
孔小英[4](2013)在《移民侗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宣恩县匠科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湖北省宣恩县桐子营匠科村为个案研究,以民族学关于传统文化变迁为依据,在对匠科村这一移民侗族居住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县志,族谱等文献资料和统计材料,对匠科村移民侗族移民前与移民后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对比研究,并对移民后的各个层面的变迁进行文化人类学透镜式的调查,主要考察移民侗族在建寨期和建寨后传统文化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嬗变和裂变,并试图根据国内外文化变迁、民族互动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等相关理论对移民侗族匠科村传统文化的变迁做一些尝试性的理论探讨,以期为移民民族文化变迁的解读提供个案素材,并为移民侗族文化变迁理论的建构提供某种借鉴。本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理由和选题的意义;第二节相关概念的界定,着重介绍了文化和文化变迁两个基本的概念;第三节为相关文献的综述,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的视角对的侗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四节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二章是对匠科村的相关情况的介绍,包括其基本情况、移民侗族及匠科村的移民侗族的迁徙史相关论述;第三章通过描写建寨子、生活与交往方式、家族组织、建庙、习俗、匠科村与迁出地的比较、匠科村移民侗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比较等,以期来反映匠科村移民侗族建寨时的特征;第四章通过改善水塘、社会组织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方面来阐述匠科侗族村寨的继续发展;第五章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基础之上,对其反映出来的两种文化形式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结合国内外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尝试对民族互动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讨论、总结和反思。
石庭明[5](2013)在《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稻作文化研究 ——以贵州省榕江县宰章村为例》文中提出稻作文化是“指人们以水稻种植为生计来源或生计依托的文化。由此而衍生的有关衣食住行的种种风俗而被称为‘稻作文化’”。它是围绕植稻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事象的总和。侗族稻作文化既是稻作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又因其独特的“稻鱼鸭连作生态系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较为注重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很少从与之相关的制度、精神等文化事象展开综合研究。侗族的稻鱼鸭生计模式历史悠久,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当下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形下更值得借鉴,但系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值得进行全面的深入发掘。笔者以贵州省一个侗族村寨的稻作文化为研究个案,全面系统地对其稻作种植及其衍生的文化事象进行了探讨,希望由此引起人们对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关注,并思考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民族民间生态知识等问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侗族稻作文化研究的缘起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采用的生态人类学理论分析工具进行评述,即梳理了生态人类学发展历程、国内外生态人类学研究概况,以及稻作文化研究的现状等问题;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等一一进行了说明,并简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对田野点的村落历史、村落自然地理特征、村落的人文特点作了交代。正文部分由3章构成:第1章主要从宰章传统糯稻种植与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来说明宰章传统稻作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转机制,并对当地改植籼稻后导致的生态系统的局部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传统糯稻栽培是构成宰章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离开糯稻栽培这种农业生态模式很难以为继。第2章对宰章稻作衍生的文化事象展开研究,目的是揭示稻作与它相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间内在的联系,进而说明这些文化与稻种植密切联系,是适应糯稻种植的结果,反过来,这些文化又维系了以植稻为主的生计模式,也正是这些文化的作用使得宰章的传统稻鱼鸭生态农业得以延续至今。第3章主要对宰章稻作生计的变迁进行研究,即厘清了宰章的植稻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在不同时期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下,由传统的糯稻栽培为主发展到糯籼共存再到现代社会杂交水稻为主、糯稻为辅的历程,揭示现代农业对宰章生态带来的影响及其糯稻作为主食地位让渡后,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等问题。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必须建构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维系这种生态农业离不开衍生的文化事象作用的结论,同时进一步结合侗族的传统稻作文化,从生态人类学的理论范式视角,讨论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从本土知识中探寻生态智慧,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等问题。
罗康智[6](2013)在《论水资源维护与分享不合理现状的文化成因——从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个案引发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水资源维护与分享的不合理现状,显然不是各民族文化对所处生态系统适应的产物,而是众多民族对资源消费单一化趋同的结果。因此,要缓解中国水资源维护与分享的不合理现状,首先得激活民族文化自身适应生态环境的机制,回归多元文化,用各不相同的方式维护与利用水资源的多元制衡状态,再辅以当代科学技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可望在中国得以实现,中国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也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
黄哲[7](2013)在《喧嚣与躁动 ——当代C寨侗族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侗族村寨,因为紧邻榕江县城,自2001年起就卷入到榕江县“撤县建市”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理解这场发生在C寨的社会变革,笔者深入到C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以主位、客位研究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传调查法和参与式社会评估的方法,在田间、集市、道路、房屋等日常生活场所中收集了C寨村民日常生活的大量一手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汇总的过程中,笔者运用情境分析方法和冲突论的研究取向,寻找出C寨村民日常生活各种资源和场景的大致轮廓,发现了一些涉及到C寨侗族日常生产与消费、日常交往与观念层面的日常生活主题。围绕这些主题,笔者采用“主题式描写”的民族志叙述方式,讲述了C寨村民房子与修路、做活路、经商、家禽饲养、C寨老人、村委会等多个日常生活故事。全文共分十一章,内容涉及城镇化背景、家庭生活、社会组织以及宗教信仰共四个主题。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问题和田野调查点C寨的概况。第三章以“房子和修路”为切入点,引出所有故事发生的背景:一面是房地产、高速路为代表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一面是C寨良田、宅基地、道路备受挤压。随着大片良田被征用,C寨侗族村民被动地卷入了“城镇化”的进程之中。第四、五、六章三章,承接房子与路这两处家庭生活的基本场所,在“家庭生活”这一主题之下,讲述不同的C寨村民在城镇化背景下是如何维持个体再生产的。第四章做活路主要展现的是C寨侗族传统农耕生计方式被打破以后,村民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为寻找新的生计方式所做的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五章通过C寨两位本土商人经营停车场的故事,揭示出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英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第六章通过C寨村民饲养猪、鸡、鱼的故事,反映的是城镇化过程中村民所遭遇的家畜与家禽因为失去土地而难以饲养、因为难以进入现代市场体系而难卖的问题。论文第七、八、九章三章,围绕“社会组织”这一主题,讲述了C寨老年组、老年协会、村民委员会和告状小组的故事。笔者从这三个社会组织的目标、开展的主要活动以及核心人物的日常活动出发,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运行模式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反映出城镇化背景下C寨侗族社会共同体的衰落。宗教信仰是日常生活观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围绕“信仰”主题,在论文的第十章讲述了发生在古井、大树、河边、庙宇、圣母祠等信仰场所的故事,通过对C寨侗族村民宗教信仰的特征与趋势的分析,透视在城镇化背景下C寨侗族村民在日常生活的观念领域所发生的微妙变化。通过这些来自村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笔者得出了三方面的研究结论。首先在C寨侗族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和问题方面,土地是C寨侗族村民建构自我日常生活的根基。十几年来,C寨村民卷入的是一场以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商品房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被动的城镇化过程。在强大的国家面前,C寨村民失去了建构日常生活的根基——土地,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打破,C寨共同体从经济基础到社会组织都表现出日渐衰落的趋势。其次,在村民的日常生活选择方面,C寨村民建立在土地及农耕生计方式基础之上的传统日常生活知识体系,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已经渐渐失去意义。关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各种新知识和新策略,为C寨村民建构自我日常生活图景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C寨村民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反思性特征。同时,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C寨村民也表现出利用传统生活知识表达不满、建构C寨共同体的努力,使得日常生活透着权力意识。然而,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各种生活知识交汇杂糅的状态,使得大部分村民很难形成明晰的、可以预见的日常生活图景。多元的选择和未知的后果,成为当代C寨侗族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最后,在日常生活研究方面,笔者从个体和行动层面对当代C寨侗族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考察,是对我国多民族社会开展日常生活研究的一次探索性研究,即当代C寨侗族的社会文化是通过C寨村民不断变化并且充满矛盾冲突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的。笔者把日常生活看作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研究方法,强调对不同生活主体的关注,强调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事件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社会的日常生活图景。在日常生活的理论方面,笔者重新反思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在日常生活的多样性方面进行了补充,指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建立日常生活的基础是不同的,在城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日常生活图景也是多样的。此外,从个体和行动层面去开展日常生活研究,在如何回应民族社会文化整体观、民族社会的历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间。
郭孟[8](2013)在《农业技术推广效应研究 ——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农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的国家基本发展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所采用的不断优化和改善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农业技术推广在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薄弱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一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却还没有走向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着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与隐患;农村落后的生活环境在逐渐改善的同时又受到种种工业化的污染。那么,如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评价,中国现今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社会应用等进行哲学反思的学科。她总是尝试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并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来指导科技与社会的深度契合。本文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农业推广学的基础理论,突出人文学科的价值分析评价特点,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辩证分析法等方法,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效应性的考察,从技术层面、应用层面考察农业技术效应的二重性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在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效应评价的基础上,建构一种经济、生态、社会等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本文第一章为导论,首先,指出了该研究的意义在理论上是要从技术效应视角切入来评价农业技术推广,深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现实中也可以为农业技术推广有关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其次,在大致梳理了与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充分阐释与追溯农业与技术的涵义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概念的内涵与意义;其次,重点从“效果”、“效应”等概念的比较中,论述了技术效应以及效应评价的内涵与特点,并分析了技术效应的二重性特征,指出了技术具有价值负荷的本性;此外,还简单介绍了部分农业技术推广基本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农业科技传播理论、农业技术推广沟通理论、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方法。第三章,在对“价值”这一概念的比较分析之后,提出“效应”评价的价值评价观点。继而指出技术效应评价是符合技术生产、应用规律的参与式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出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里,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正负两个方向的效应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效应评价的意义。第四章,基于汉滨区实地调查,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考察农业技术推广带来的正负二重效应。经济层面:正效应主要是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收入;负效应是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现代农业技术部分与农业生态多样性相背离、扩大了收入差距。社会层面:正效应是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引导农民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等;负效应是加剧了农村人口的不合理流动、忽视了长期性的农民农业教育、农村文化系统被破坏等。生态层面:正效应是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负效应是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发了食品安全问题等。本章最后总结了技术负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技术推广目的之间的差异性、技术系统的不断更迭与替嬗、人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不成熟和技术本质上的非生态特征等。第五章,主要针对农业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产生的负效应,尝试建构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种推广模式在其基本理念上有以下五个面向:第一,理性谨慎地对待技术;第二,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成本投入;第三,遵循农业生产基本规律;第四,重视传统经验,尊重农民群体;第五,农业技术推广目的应从单一化走向全面综合化。在其实施层面,有以下三个侧重点:第一,提升科技专家社会责任感,推动技术人性化;第二,增强农民文化素养,避免农业技术推广假性饱和;第三,重视技术效应评价,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王宇丰,陈奕,安宓[9](2013)在《论“糯改籼”政策对贵州民族地区的多重影响》文中认为西南地区推行"糯改籼"并非单纯的农业技术问题,它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社会等层面的连锁反应。该文以独特的文化人类学视角展开分析,研究了栽植不同作物品种的习惯与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的对应关系,揭示了推广籼杂稻后带来的社会风险和文化变迁,试图对贵州民族地区的该项农业政策的实施及农业科技的管理进行反思。
周帆,黄守斌[10](2011)在《侗戏:柔性的力量》文中指出侗戏是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处于弱势的侗族文化主动接受并学习汉文化的产物。从汉戏到侗戏实质上是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其间侗族柔性的民族性格和以柔为美的审美取向起着主导作用。从表象看,侗族不过是接受一种艺术形式,但它对侗族文化的发展却有着发人深省的深远意义。在它柔弱的形态里蕴涵坚守自我民族文化根基、促进自我民族文化发展、展示侗族人直面强势文化冲击、善于吸收先进文化并结合本民族文化创造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公众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社会文化视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公众是从社会文化视域评价转基因水稻的 |
二公众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社会文化视域的必然性 |
三中国公众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社会文化表现 |
(一)风险感知文化方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二)政治文化方面:凡是他们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反之亦然 |
(三)经济文化方面:尊重传统水稻种植模式 |
(四)饮食文化方面:越地方、越自然、越绿色越好 |
1. 地方性的饮食传统:越自然越好 |
2. 食品的自然纯正:越自然越好 |
3. 食品的绿色健康:有机食品及食疗大行其道 |
4. 虫子都不吃,人还能吃吗 |
(五)伦理文化方面:代内和代际不公,生命和生态损害 |
(六)宗教文化方面:有违传统教义和禁忌 |
1. 稻米文化与宗教文化 |
2. 转基因水稻与“造物主” |
四结论、讨论和建议 |
(一)结论 |
1. 公众是从社会文化视域评价转基因水稻的 |
2. 公众从社会文化视域评价转基因水稻风险具有必然性 |
3. 公众通过社会文化评价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
(二)讨论 |
1. 公众通过社会文化视域评价转基因水稻风险合理吗 |
2. 公众对转基因水稻风险的社会文化视域评价总是带来否定的结论吗 |
3. 要改变引致拒斥转基因水稻的社会文化以利于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吗 |
(三)建议 |
(3)文化特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族社区糯稻品种的特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黎平县黄岗村糯稻的种植及历史变迁 |
二、黄岗村现有糯稻品种的特点 |
三、黄岗村糯稻品种的传承与传统侗族社会机制间的关系 |
(4)移民侗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宣恩县匠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理由 |
(三)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侗族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写作思路 |
第二章 基本情况介绍 |
一 匠科村概貌 |
二 移民侗族概貌 |
三 匠科村移民侗族的迁徙史 |
第三章 匠科侗寨建立 |
一 建寨子 |
(一) 建房、造田 |
(二) 生活与交往 |
二 家族组织 |
三 建庙、习俗 |
(一) 飞山庙 |
(二) 还烛愿 |
四 两种比较 |
(一)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比较 |
(二) 匠科村移民侗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比较 |
第四章 匠科侗寨发展 |
一 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
二 组织结构 |
(一) 社会组织结构 |
(二) 家族结构变化 |
三 精神文化 |
(一) 习俗 |
(二) 建学校 |
(三) 婚姻 |
第五章 两种方式的文化变迁 |
一 文化变迁理论 |
二 文化的适应性变迁 |
三 文化的发展性变迁 |
第六章 理论的讨论与反思 |
一 理论讨论 |
(一) 民族互动理论 |
(二) 文化再生产理论 |
二 理论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稻作文化研究 ——以贵州省榕江县宰章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
1.2.1 生态人类学发展历程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
1.2.3 研究现状 |
1.3 研宄方法与思路 |
1.3.1 研宄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田野点概述 |
1.4.1 村落历史 |
1.4.2 村落自然地理 |
1.4.3 村落的人文特点 |
第2章 宰章传统稻作生态体系的建构 |
2.1 糯稻种植 |
2.1.1 宰章传统糯稻品种 |
2.1.2 糯稻种植与田间管理 |
2.2 稻鱼鸭共生农业系统 |
2.2.1 鱼的放养 |
2.2.2 鸭的放牧 |
2.2.3 稻鱼鸭生态机制的运行 |
2.3 从糯到籼稻作生态系统的局部调整 |
2.3.1 灌溉系统供水的变化 |
2.3.2 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 |
2.3.3 饮食结构的变化 |
2.3.4 生计模式的调整 |
第3章 宰章稻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3.1 与稻作有关的物质文化 |
3.1.1 生产工具、稻作耕种技艺的传承 |
3.1.2 糯稻食品的制作 |
3.2 与稻作有关的制度文化 |
3.2.1 生产组织 |
3.2.2 社会组织 |
3.2.3 习惯法 |
3.3 与稻作有关的精神文化 |
3.3.1 宗教信仰 |
3.3.2 农耕仪式 |
3.3.3 性别分工与社会评价体系 |
3.4 糯稻的运用与地位 |
3.4.1 糯稻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
3.4.2 糯稻在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的运用 |
第4章 宰章稻作生计的变迁 |
4.1 现代农业冲击下的稻作生计 |
4.1.1 杂交水稻推广对稻作的影响 |
4.1.2 农药、化肥的使用对稻作生态系统的影响 |
4.1.3 个案访谈 |
4.2 糯稻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 |
4.2.1 不同年龄层次对糯稻的食用及认知 |
4.2.2 糯稻在生活中使用的减少及意义的转化 |
4.2.3 外出务工对糯稻生产及食用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
第5章 结语 |
5.1 生态环境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
5.2 从本土知识中探寻生态智慧 |
5.3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不同年龄层次对糯稻的食用及认知的问卷设计 |
附录二 宰章村考察图片资料 |
致谢 |
(6)论水资源维护与分享不合理现状的文化成因——从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个案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式 |
二、黄岗侗族对水资源的维护与分享 |
三、水资源维护与分享不合理的文化成因 |
(7)喧嚣与躁动 ——当代C寨侗族的日常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关于C寨 |
第一节 C寨的建制沿革 |
第二节 C寨侗族 |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气候 |
第四节 C寨的交通 |
第五节 对研究区域的说明 |
第三章 房子与修路 |
第一节 C寨的房子 |
第二节 房子与城镇化 |
第三节 C寨的路,农民的路 |
第四节 河对面的路 |
第五节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谁致富 |
第四章 做活路 |
第一节 杨叔叔一家的活路 |
第二节 到河对面去 |
第三节 生活在C寨,劳作在G州 |
第五章 C寨商人:两位老板和他们的停车场 |
第一节 经营新峰停车场 |
第二节 老板们的个人生活 |
第三节 C寨商人的发展困境 |
第六章 家畜与家禽的饲养 |
第一节 猪与C寨人民生活 |
第二节 养鸡 |
第三节 养鱼、打鱼和偷鱼 |
第四节 难以进入现代市场体系的家禽与家畜 |
第七章 C寨老人 |
第一节 老年组的活动 |
第二节 老年协会 |
第三节 “鞠躬尽瘁为人民,为公献热死后己” |
第八章 C寨村委会:来自两位村支书的故事 |
第一节 二村支书杨大哥和他的生活 |
第二节 三村村委会 |
第三节 村干部们的苦恼 |
第九章 C寨告状小组 |
第一节 一则征地通告 |
第二节 “四个代表”和他们的会议 |
第三节 “三个代表” |
第四节 农民为什么告状 |
第十章 多重民间信仰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之大树、古井与“一宝” |
第二节 祖先崇拜 |
第三节 C寨圣母祠 |
第四节 观音堂里的素菩萨和魂菩萨们 |
第五节 没有庙堂的本地神——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 |
第六节 当代C寨侗族宗教信仰的特征与趋势 |
第十一章 结论 |
第一节 C寨侗族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问题 |
第二节 C寨侗族的日常生活选择 |
第三节 对民族社会日常生活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农业技术推广效应研究 ——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综述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
2.1.1 农业与农业技术 |
2.1.2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意义 |
2.2 技术效应的涵义 |
2.2.1 从效应与效果到效果评价与效应评价 |
2.2.2 技术二重效应产生的理论根源 |
2.3 农业技术推广基本原理 |
2.3.1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
2.3.2 农业科技传播理论 |
2.3.3 农业技术推广沟通理论 |
2.3.4 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方法 |
第三章 技术效应评价与农业技术推广效应评价 |
3.1 技术效应评价 |
3.1.1 效应评价:一种新的价值评价观 |
3.1.2 技术效应评价的内涵 |
3.2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评价 |
3.2.1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评价的内容 |
3.2.2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评价的意义 |
3.3 农业技术效应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1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评价的规范 |
3.3.2 参与式的农业技术效应评价模式 |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
4.1.1 汉滨区自然环境状况 |
4.1.2 汉滨区社会经济状况 |
4.1.3 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成就 |
4.2 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应评价 |
4.2.1 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正效应 |
4.2.2 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负效应 |
4.3 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效应评价 |
4.3.1 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正效应 |
4.3.2 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负效应 |
4.4 农业技术推广的生态效应评价 |
4.4.1 农业技术推广的生态正效应 |
4.4.2 农业技术推广的生态负效应 |
4.5 农业技术推广负效应产生的原因总结 |
4.5.1 技术推广目的差异性 |
4.5.2 技术系统的不断替嬗与更迭 |
4.5.3 人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 |
4.5.4 社会发展不成熟 |
4.5.5 技术本质上的非生态特征 |
第五章 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5.1 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理论建构 |
5.1.1 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技推广模式概念的提出 |
5.1.2 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技推广模式的基本理念 |
5.2 多元效应一体共生的农技推广模式的实施 |
5.2.1 提升科技专家社会责任感,推动技术人性化 |
5.2.2 增强农民文化素养,避免农业技术推广假性饱和 |
5.2.3 重视技术效应评价,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侗戏:柔性的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杂交水稻的传入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侗族农耕文化的视觉化设计研究[D]. 李亚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中国公众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社会文化视域分析[J]. 肖显静.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 2019(02)
- [3]文化特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族社区糯稻品种的特化为例[J]. 罗康隆. 云南社会科学, 2014(02)
- [4]移民侗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宣恩县匠科村为例[D]. 孔小英. 湖北民族学院, 2013(12)
- [5]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稻作文化研究 ——以贵州省榕江县宰章村为例[D]. 石庭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6]论水资源维护与分享不合理现状的文化成因——从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个案引发的思考[J]. 罗康智.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3)
- [7]喧嚣与躁动 ——当代C寨侗族的日常生活研究[D]. 黄哲.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8]农业技术推广效应研究 ——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D]. 郭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9]论“糯改籼”政策对贵州民族地区的多重影响[J]. 王宇丰,陈奕,安宓.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6)
- [10]侗戏:柔性的力量[J]. 周帆,黄守斌. 文艺研究,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