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Utilization Evaluation in Xi'an(论文文献综述)
程波,赵阿宁,张新社[1](2021)在《西安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安是世界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并伴随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的确立,西安迎来巨大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是,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区内构造运动强烈,生态景观多样,地层地貌多变,城市建设面临诸多地质环境问题。西安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在充分掌握、分析自然地质环境的前提下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集约化配置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第二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要着力开发地下空间,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第四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吸引力。
朱巍[2](2021)在《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可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拥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逐渐完善,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我国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是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托大连市财政项目“大连市主城区城市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地质条件,构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大连市主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基于蒙特卡罗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热储量,基于欧式空间变化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与成果: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分布于东港商务区、大连造船新厂区等地,区内富水性好,抽灌条件适中,面积为32.87km2,占总面积的4.45%;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地,富水性为强~中等,含水层厚度20~30m,面积为247.21km2,占总面积的33.47%。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革镇堡、南关岭、大连湾、红旗、陵水等地,区内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石英砂岩、板岩互层,地层综合导热系数较高,单孔换热功率大,面积为480.75km2,占总面积的65.09%。2.研究区地下深度200m以内的浅层地热能存储热量最可能值为1.986×1014KJ,最小值为0.536×1014KJ,最大值为3.182×1014KJ,平均值为1.859×1014KJ,存储热量在0.906×1014~2.697×1014KJ之间时,确定性为90%。地源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总面积为2.20×108m2,夏季可制冷总面积为4.21×108m2。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辛寨子~周水子以北、高新园区红旗~龙王塘西北和中山区南部,面积为487.69km2,占总面积的66.03%。资源潜力中等地区分布在甘井子区西北部营城子和中山区东北部,面积为23.10km2,占总面积的3.13%。3.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较好地区分布于北部,适合以地埋管地源热泵形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中等地区分布于南部,地层为石英砂岩,位于大连市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及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一带;较差区分布于西岗区、中山区等地,地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石英砂岩,综合导热系数低,单孔换热功率小,不适合地源热泵工程建设。研究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总体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地质勘查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偏低。总体适合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大连市金州湾国际机场、凌水湾EOD国际商务区、由家村生态科技城、中革村商务区。
郭有金[3](2020)在《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在人类工程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以西安市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rcGIS技术、MATLAB与SPSS数学分析方法开展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得到了如下结果和结论:(1)分析了西安市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滑坡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研究区滑坡灾害以小型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多发育于黄土丘陵区及黄土台塬区,主要控制因素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下水作用,主要诱发因素有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2)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皮尔森相关性系数法分析了滑坡灾害影响因素的权重与相关性。确定了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指标包括高程、坡度、地层年代、距断层距离、降雨量、河流动能指数、地形湿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距道路距离共10类;分析了评价因子与滑坡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关系,建立了西安市滑坡灾害评价因子指标体系。(3)分别采用随机森林、装袋以及提升树三种集成学习算法对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开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装袋以及提升树三种模型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0.60%、89.52%和87.60%;将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指数按照自然间断点法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五个易发等级,绘制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区划图。根据区划结果统计得到:基于随机森林、装袋以及提升树算法预测所得极高-高易发区面积分别占西安市总面积的26.45%、26.60%与34.34%,滑坡数分别占总滑坡数的71.71%、69.86%与70.33%,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符合实际情况。(4)分别采用ROC曲线以及Kappa系数对三种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与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提升树算法、装袋算法预测率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955、0.954、0.866,Kappa系数分别为0.816、0.790、0.752,三种集成学习算法均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其中随机森林算法较其它两种算法性能更为优越。
李仁伟[4](2020)在《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环境承载力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对区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本文以神木市为研究对象,以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建模分析为技术手段,开展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易发性指数,模型的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为0.929和0.864,崩塌滑坡易发性指数区间为[0,0.98]。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易发性等级划分为[0,0.10)(低)、[0.10,0.25)(较低)、[0.25,0.41)(中)、[0.41,0.62)(较高)和[0.62,0.98](高)五类,其内崩塌滑坡数量分别为0、21、30、67和82,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4.46%、16.59%、18.64%、18.86%和12.46%。(2)构建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煤层厚度、埋深、上覆岩层厚度及岩性)权重分别为0.26、0.31、0.36和0.07,地面塌陷易发性指数区间为[0,0.94]。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易发性等级划分为[0,0.10)(低)、[0.10,0.28)(较低)、[0.28,0.46)(中)、[0.46,0.76)(较高)和[0.76,0.94](高)五类,其内地面塌陷数量分别为0、0、3、21和19,分别占矿区面积的19.72%、14.75%、16.63%、26.69%和22.21%。(3)基于75件地下水样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以Ⅱ类水和Ⅲ三类水为主,无Ⅰ类水分布。其中Ⅱ类水分布广泛,以研究区南部丘陵区与西部沙漠滩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占研究区面积的92.57%。Ⅲ类水主要分布于窟野河中上游主河段及其两侧支流,占研究区面积的5.6%。Ⅳ类水主要分布在窟野河中上游部分河段及其两侧支流部分区域内,占研究区面积的1.45%。Ⅴ类水主要分布在窟野河上游两侧支流局部区域内,占研究区面积的0.38%。(4)基于305件土样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仅分布Ⅱ级和Ⅲ级土,无Ⅰ级土。Ⅱ级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沙漠滩地区和南部丘陵区,占研究区面积的56.37%;Ⅲ级土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矿区,占研究区面积的43.63%。(5)构建由崩塌滑坡易发性、地面塌陷易发性、地下水质量等级、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和地质遗迹保护等级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0.25、0.21、0.17和0.07。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指标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数值,承载力指数区间为[0.53,2.04],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承载力指数区间划分为[0.53,1.29)、[1.29,1.52)、[1.52,1.68)和[1.68,2.04]四类,分别对应地质环境保护区、地质环境维护区、地质环境修复区和地质环境开发区,各占研究区面积的5.41%、36.12%、27.34%和31.13%。
王屿同[5](2020)在《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内的土地资源作为各类物种和植被的承载基础,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对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7月—2018年12月,秦岭违建别墅事件突出显示了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这一矛盾,在整改过程中,暴露出相关部门监管不严、政策落实不彻底、政策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这说明在现有政策下,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科学的管理,也未实现有效的保护,因此,研究秦岭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的演化特征,关注政策变迁背后的制度逻辑,并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以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秦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秦岭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特征,借鉴Michael Howlett的政策工具分类方式,依据强制程度将政策工具分为自愿性(非强制性)、混合型和强制性,同时添加Y维度—政策客体和Z维度—政策层面构建政策三维分析框架,通过对各维度的分析得出政策的演化特征。然后,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效益”和“态度”三个方面得出政策演化的制度逻辑:制度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国家和公众对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权衡,进而影响了政策中对于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偏向程度,关注生态效益代替追求经济效益这一态度的转变成为保护区土地资源政策演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构建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模型(以下简称PMC模型),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现有地方性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政策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达到良好级别的政策占比54.5%,其余为可接受水平;在政策时效、政策级别、政策功能、政策内容和政策公开5方面的PMC指数得分较高,而在政策性质、保障激励、政策领域、政策评价和涉及土地资源利用方式5个方面得分偏低,因此,今后政策的改进应上述5个方面入手。本文以促进秦岭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仅为相关部门制定土地规划、管理和保护政策提供建议,还为进一步增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水平提供了借鉴。
高燕燕[6](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认为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曹兴[7](2020)在《大荔县许庄镇幅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逐渐增多,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不断恶化,制约着城市发展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为改善人居环境和城镇建设规划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从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关中盆地渭南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调查”,以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的1:5万地形图作为调查底图,在进行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槽探、野外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和水质分析等手段,掌握了调查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了调查区内的活动断裂、黄土湿陷、砂土液化、地裂缝、地下水污染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得到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如下:调查区内发现有五条活动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调查区内的洛河二、三级阶地和渭河二、三级阶地主要为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黄土台塬地区大部分为Ⅱ级(中等)自重湿陷;调查区内发现有构造地裂缝22条,非构造地裂缝29条。通过现场调查和综合分析,选取地貌类型、地形坡度、断裂活动性、崩塌滑坡灾害、地裂缝灾害、黄土湿陷、砂土液化、地下水污染、土壤盐渍化、人类工程活动、农业灌溉和固体废弃物12个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环境评价体系。然后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运用Arc GIS软件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叠加分析,实现了许庄镇图幅的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和评价,将调查区划分为了地质环境质量好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好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和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四个等级地区。将调查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分区结果与野外调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此次评价的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此次选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合理可行,对该地区城镇建设规划和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郭吉葵[8](2020)在《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陕西省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更加合理、高效、科学的的利用水资源。然而,陕西省纬度跨越大,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难免诱发地质灾害。因此,为科学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生产、运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了损失,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依据,开展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和区划研究存在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对区内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各类地质灾害展开充分的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数据,详细分析了有关地质灾害形成因素,并借助GIS技术平台对各项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进行陕西省水利水电地质灾害的风险性等级划分,并对研究区水利水电相关地质灾害风险性做出评价。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分析了陕西省水利水电地质灾害发育的类型、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经研究:陕西省水利水电地质灾害主要受地理环境因素和诱发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于渭河流域,陕北及陕南水利工程设施周围也有少量集中分布。(2)研究水利水电地质灾害在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比例,对比地质灾害发生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坡度、高程、岩性、地貌、构造、河流、灾点密度七项为易发性评价指标,结合水利工程活动和降雨两项诱发性因素,构成九项危险性评价指标。(3)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时对周围资产及资源带来的经济损失,确定以水库、引调水工程以及土地损失为评价指标,构成易损性评价体系;结合危险性完成风险评价。(4)基于GIS与层次分析模型,易发性分区中:低易发占59.45%,中易发占33.64%,高易发占6.92%;危险性分区中:低危险占56.37%,中危险占35.15%,高危险占8.48%;易损性分区中:低易损占98.20%,中易损占0.67%,高易损占1.13%;风险性分区中:极低风险占98.50%,低风险占0.51%,中风险占0.76%,高风险占0.23%。(5)基于GIS与分形理论模型,易发性分区中:低易发占63.45%,中易发占25.09%,高易发占11.46%;危险性分区中:低危险占47.44%,中危险占37.46%,高危险占15.10%;易损性评价分区与层次分析法一致;风险性分区中:极低风险占98.51%,低风险占0.43%,中风险占0.84%,高风险占0.22%。
冯天兵[9](2020)在《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元市中心城区环境地质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丘坝;南部临四川盆地,北部邻龙门山脉,城市以东西走向分布在河谷之中,为较为平缓地段,嘉陵江横穿城市。本文以广元市城区环境地质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城市环境地质进行评价研究。将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结果作为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尝试分析解决广元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通过与广元市现行城市规划对比,对现有规划现有提出调整方案的建议,同时提出广元城市规划优化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收集广元市城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工程地质条件资料,分析广元市城区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并对其防治原则,防治措施作出建议。(2)在充分了解广元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因素基础之上,选择:地形坡度、相对高差、地热资源丰富程度、地下水丰富程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性程度、地质灾害治理难易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和人口密度9个因素为地质环境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计算模型,两者结果较为一致,最终得到,在对广元市的121个划分网格中,达到地质环境评价优良区共有35个单元格,面积约占研究总面积的28.93%,这一区域地势方面起伏不大,高差的值较为适宜,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地质环境评价中等区有80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约66.12%,这些区域涉足丘陵地区,所以相对于前者来说地形起伏更大,常年受到一些地质灾害的威胁;地质环境评价差区有6个单元格,占总面积的4.96%,这些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同时地质灾害危险性威胁较大,作为城市的建设土地来说应另做考量。(3)以广元城市规划区环境地质治理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广元市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城市规划方案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地质环境的情况对广元市的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包括在城市布局方面如何改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居住地用地建设;在地质环境用地方面鼓励分区建设,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王化齐,董英,张茂省[10](2019)在《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文中认为西安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逐渐步入实践化和规模化阶段,其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对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展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安市地下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①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工作。②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地下空间的价值估算、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等方面的技术攻关。③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政管理细则。④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保障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与布局优化。
二、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Utilization Evaluation in Xi'a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Utilization Evaluation in Xi'an(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安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分析 |
1.1 自然资源现状 |
(1)水资源。 |
(2)土地资源。 |
(3)地热资源。 |
(4)矿产资源。 |
1.2 环境污染现状 |
(1)水污染。 |
(2)大气污染。 |
(3)固体废弃物。 |
(4)噪声污染。 |
1.3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1)旅游发展状况。 |
(2)自然旅游资源。 |
(3)生态旅游资源。 |
1.4 地质环境问题 |
(1)活动断裂。 |
(2)地震。 |
(3)黄土湿陷性。 |
(4)砂土液化。 |
(5)地裂缝。 |
(6)地面沉降。 |
(7)崩塌滑坡灾害。 |
1.5 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 |
(1)适宜性好区。 |
(2)适宜区较好区。 |
(3)适宜性中等区。 |
(4)适宜性差区。 |
(5)地质灾害易发区。 |
2 西安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1)优化资源配置。 |
(2)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
(3)着力地下空间开发。 |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
3 结语 |
(2)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现状 |
1.2.2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浅层地热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概况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
2.3.2 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 |
2.3.3 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 |
2.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环境地质条件 |
2.4.1 海水入侵 |
2.4.2 地下水水质 |
2.5 浅层地热特征 |
2.5.1 岩土体热物理性质 |
2.5.2 地埋管单位长度换热量 |
2.5.3 单孔换热功率 |
2.5.4 浅层地温场 |
2.6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1 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 |
3.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适宜性评价指标 |
3.3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评分 |
3.3.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3.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4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3.4.1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4.2 地埋管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5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5.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3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区划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层地热能储量及资源潜力评价 |
4.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 |
4.1.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模型 |
4.1.2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4.1.3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关键参数 |
4.1.4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储量评价结果 |
4.2 浅层地热能可开采量评价 |
4.2.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评价 |
4.2.3 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3 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 |
4.3.1 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面积评价 |
4.3.2 浅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5.1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模型 |
5.1.1 欧式线性空间变化评价模型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2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及指标选取 |
5.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欧式线性空间临界值阈 |
5.3.2 模糊层次指标权重 |
5.4 浅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 |
5.5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易发性评价单元的研究现状 |
1.2.2 滑坡评价因子的研究现状 |
1.2.3 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及模型评价结果检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西安市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
2.2.5 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 |
2.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7 人类工程活动 |
3 西安市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 西安市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
3.1.1 滑坡发育类型 |
3.1.2 滑坡发育特征 |
3.2 研究区滑坡分布规律 |
3.3 西安市滑坡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 |
3.3.1 地形地貌 |
3.3.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 |
3.3.3 地质构造 |
3.3.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3.3.5 水 |
3.3.6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3.4 西安市典型滑坡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席王街道办事处三杨坡滑坡 |
3.4.2 黄湾组滑坡 |
3.4.3 王曲街办皇甫村滑坡 |
4 西安市滑坡评价因子选取与分析 |
4.1 西安市滑坡灾害评价因子选取 |
4.1.1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
4.1.2 数据源准备 |
4.1.3 评价因子图层制作 |
4.2 西安市滑坡灾害评价因子分析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皮尔森相关系数法 |
4.2.3 评价因子分析 |
5 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
5.1 评价单元划分 |
5.2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5.3 评价模型概述 |
5.3.1 决策树模型 |
5.3.2 随机森林模型 |
5.3.3 装袋模型 |
5.3.4 提升树模型 |
5.4 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 |
5.4.1 随机森林模型评价结果 |
5.4.2 装袋模型评价结果 |
5.4.3 提升树模型评价结果 |
5.5 评价模型的对比与检验 |
5.5.1 受试者特性曲线 |
5.5.2 Kappa系数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
1.2.2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 |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 |
2.1 环境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1.4 社会经济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6 人类活动 |
2.3 本章小结 |
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3.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3.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3.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3.3.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3.3.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
3.3.3 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3.3.4 新构造运动、地震与地质灾害 |
3.3.5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
3.4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单元 |
3.5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
3.5.1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
3.5.2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分析 |
3.5.3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共线性分析 |
3.5.4 随机森林模型简介 |
3.5.5 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区 |
3.5.6 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区讨论 |
3.6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 |
3.6.1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 |
3.6.2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权重 |
3.6.4 地面塌陷易发性分区 |
3.6.5 地面塌陷易发性分区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水土环境质量与地质遗迹保护研究 |
4.1 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 |
4.1.1 浅层地下水质量分析 |
4.1.2 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
4.2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
4.2.1 采样点设置与土样采集 |
4.2.2 制备测试样品 |
4.2.3 重金属元素与测试方法 |
4.2.4 测试结果绘图与分析 |
4.3 地质遗迹保护等级 |
4.4 本章小结 |
5 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及分区评价 |
5.1 综合分析 |
5.1.1 指标分析 |
5.1.2 权重计算 |
5.1.3 承载力指数计算 |
5.2 分区评价 |
5.2.1 承载力等级分区 |
5.2.2 分区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保护区相关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综述 |
1.3.3 秦岭保护区及秦岭北麓保护区土地资源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策变迁的概念 |
2.1.2 制度的概念 |
2.1.3 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政策工具理论 |
本章小结 |
3 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的变迁特征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与政策文本选择 |
3.1.2 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3 政策文本内容单元编码 |
3.2 政策演化特征 |
3.2.1 X维度:政策工具—强制性主导,与激励并存 |
3.2.2 X—Y维度:从无到有—政策实操性不断加强 |
3.2.3 X—Z维度:政策内容—针对性+具体化 |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 |
4.1 政策回顾 |
4.1.1 政策发展第一阶段 |
4.1.2 政策发展第二阶段 |
4.1.3 政策发展第三阶段 |
4.2 政策时间维度分析 |
4.2.1 T—X维度分析 |
4.2.2 T—Y维度分析 |
4.2.3 T—Z维度分析 |
4.3 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 |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的路径选择 |
5.1 PMC指数模型构建 |
5.1.1 变量分类与参数确认 |
5.1.2 多投入产出表 |
5.1.3 PMC指数计算方法及曲面构建 |
5.2 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的量化评价 |
5.2.1 秦岭保护区土地政策的PMC指数分析 |
5.2.2 秦岭保护区土地政策的PMC曲面 |
5.3 秦岭保护区土地政策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6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表 |
致谢 |
(6)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层系统 |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
3.4.1 物质来源 |
3.4.2 离子来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
4.3 研究方法 |
4.3.1 非参数方法 |
4.3.2 参数方法 |
4.4 环境背景值 |
4.4.1 数据统计特征 |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
4.4.3 阈值的确定 |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
4.5.1 空间特征 |
4.5.2 时间特征 |
4.5.3 背景水质评价 |
4.5.4 污染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
5.1.1 泾惠渠灌区 |
5.1.2 宝羊灌区 |
5.2 研究方法 |
5.2.1 均衡区的确定 |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
5.4.1 地形地貌 |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
5.4.3 均衡项盐分 |
5.4.4 灌溉历史 |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
5.6.1 研究方法 |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
5.8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
6.2.2 水质特征分析 |
6.2.3 致癌风险评估 |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
6.2.6 敏感性分析 |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大荔县许庄镇幅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背景 |
2.1 调查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区域地形地貌 |
2.3.2 区域地层岩性 |
2.3.3 区域地质构造 |
第三章 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 |
3.1 地形地貌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质构造 |
3.4 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
3.5 水文地质条件 |
3.5.1 地下水富水性分布特征 |
3.5.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3.6 人类工程活动 |
第四章 调查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4.1 活动断裂 |
4.2 黄土湿陷 |
4.3 砂土液化 |
4.4 地裂缝 |
4.4.1 地裂缝发育特征 |
4.4.2 地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
4.5 地下水污染 |
4.6 土壤盐渍化 |
第五章 许庄镇幅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5.1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5.1.1 评价原则 |
5.1.2 评价方法 |
5.1.3 评价模型 |
5.1.4 评价体系建立 |
5.2 调查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5.2.1 评价单元划分 |
5.2.2 评价指标分级量化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4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气象条件 |
2.1.2 水文环境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 |
2.2.4 断裂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水利水电工程活动 |
第三章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地质灾害数据编录 |
3.1.1 资料收集分析 |
3.1.2 地质灾害数据编录 |
3.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
3.2.1 滑坡 |
3.2.2 崩塌 |
3.2.3 泥石流 |
3.3 陕西省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特征 |
3.3.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
3.3.2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
3.4 水利水电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
3.4.1 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
3.4.2 灾害形成种类分析 |
3.5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害性分析 |
3.6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对生态的影响 |
第四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评价 |
4.1 评价理论与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分形理论模型 |
4.2 建立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因子的赋值 |
4.2.2 评价栅格的建立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建立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指标因子的赋值 |
4.3.2 评价栅格的建立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基础数据与评价单元的选择 |
4.4.1 基础数据 |
4.4.2 评价单元的选择 |
4.5 灾害易发性评价 |
4.5.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易发性评价 |
4.5.2 基于分形理论易发性评价 |
4.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6.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
4.6.2 基于分形理论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
4.6.3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地质灾害易损性与风险性评价 |
5.1 评价理论与方法 |
5.1.1 易损性评价方法 |
5.1.2 风险性评价方法 |
5.2 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评价因子的赋值 |
5.2.3 评价栅格的建立 |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3 基础数据 |
5.4 灾害易损性评价 |
5.5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
5.5.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风险性评价 |
5.5.2 基于分形理论模型的风险性评价 |
5.5.3 风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广元市城市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概述 |
2.2 研究对象概况 |
2.2.1 总体概况 |
2.2.2 自然地理 |
2.2.3 交通状况 |
2.2.4 经济社会 |
2.3 工程地质背景特征 |
2.3.1 工程地质概况 |
2.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2.3.3 工程地质分区 |
2.3.4 人口密度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4.1 水环境 |
2.4.2 大气环境 |
2.5 资源条件 |
2.5.1 矿产资源 |
2.5.2 土地资源 |
2.5.3 水利资源 |
2.5.4 景观风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元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措施 |
3.1 概述 |
3.2 广元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
3.2.1 现状情况 |
3.2.2 广元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
3.3 对策建议 |
3.3.1 防治原则 |
3.3.2 防治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元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1 概述 |
4.2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4.2.1 评价意义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原则 |
4.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各个因子取值标准的确定 |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流程 |
4.4.2 模型的建立与运算 |
4.4.3 广元市地质环境评价单元划分及赋值 |
4.4.4 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5 灰色聚类法评价 |
4.5.1 灰色聚类法基本步骤 |
4.5.2 灰色聚类法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城市规划调整优化方案 |
5.1 优化原则 |
5.2 城区用地布局建议调整方案 |
5.2.1 城市建设用地优化方案 |
5.2.2 人口居住用地优化方案 |
5.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优化方案 |
5.3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优化策略 |
5.3.1 鼓励分区建设,促进地质环境改善 |
5.3.2 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3.3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5.3.4 做好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工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 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 |
1.1.1 以建筑物附属物为主的地下空间利用 |
1.1.2 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1.1.3 偏重经济效益的地下综合体 |
1.1.4 地下城 |
1.2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趋势 |
1.2.1 地上、地下空间的协同开发利用 |
1.2.2 地下空间开发更加重视环境要求和人文理念 |
1.2.3 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
2 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
2.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现状 |
2.2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特点 |
2.2.1 以点状、线状开发为主 |
2.2.2 以简单模仿类比、被动开发和浅层开发为主 |
2.2.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步入规模化阶段 |
2.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3.1 地下空间碎片化开发、协同规划缺位 |
2.3.2 建设开发和管理分开, 政策法规不健全 |
2.2.3地下空间开发蓬勃发展, 科技支撑相对薄弱 |
3 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
3.1 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工作 |
3.1.1 开展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 |
3.1.2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 |
3.2 加强地下空间重大科技问题技术攻关 |
3.2.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
3.2.2 地下空间资源的价值核算 |
3.2.3 地下空间资源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
3.3 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协同开发 |
3.4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细则 |
3.5 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
4 结语 |
四、Urba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Utilization Evaluation in Xi'an(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程波,赵阿宁,张新社. 西北地质, 2021(04)
- [2]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D]. 朱巍.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西安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D]. 郭有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李仁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秦岭区域西安段自然保护区土地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D]. 王屿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
- [7]大荔县许庄镇幅地质环境质量评价[D]. 曹兴. 长安大学, 2020(06)
- [8]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 郭吉葵. 长安大学, 2020(06)
- [9]广元市工程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研究[D]. 冯天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J]. 王化齐,董英,张茂省. 西北地质,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