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叶桉造林密度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吴剑,周晴,宋连君,康向阳,张平冬[1](2020)在《造林密度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文中提出三倍体杨树具有突出的营养生长优势,研究造林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径向生长的影响规律,可为三倍体毛白杨工业用材林营建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以定植于河北威县的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和S86)以及二倍体毛白杨对照无性系1316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造林密度(2 490、1 665、1 110、825、615、495株/hm2和405株/hm2)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和无性系以及造林密度与无性系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胸径生长具有极显着的影响,以495株/hm2造林密度条件下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S86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胸径达25.1 cm;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S86的胸径生长量显着大于无性系B331和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无性系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极显着的影响,造林密度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显着的影响。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S86以及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内部个体间胸径与树皮厚度均呈现正相关,说明树皮厚度随着胸径生长量的增大而增厚。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造林密度对杨树径向生长的影响和指导三倍体白杨良种无性系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欧建德,康永武[2](2019)在《造林密度对乳源木莲人工林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文中指出用10年生造林密度试验林观测资料,分析造林密度2 500、3 000、3 600、4 500株/hm2对乳源木莲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着影响着乳源木莲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5个生长性状,密度显着影响着乳源木莲的圆满度、通直度、冠长率、高径比、枝下高等5个形质性状,密度显着影响着乳源木莲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乳源木莲的平均胸径、冠幅、冠长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树高、树干通直度、树干圆满度、高径比、枝下高等生长形质指标以及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等林分分化性状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林分蓄积随密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密度对乳源木莲的造林保存率、胸高形数无显着影响。造林密度显着影响乳源木莲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综合表现,表明合理造林密度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得出乳源木莲大中径材的合理造林密度宜为2 500~3 600株/hm2。
欧建德[3](2018)在《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人工林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选用福建武平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2 700、3 000、3 300、3 600株·hm-2)峦大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等系列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着影响着峦大杉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5个生长性状;造林密度显着影响着峦大杉的圆满度、冠长率、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5个形质性状;造林密度显着影响着峦大杉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表明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有着显着的造林密度效应。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长率、单株材积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抑制效应;而林分蓄积、树干圆满度、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形质指标以及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等林分分化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表现出促进效应。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的造林保存率、树干通直度、尖削度无显着影响。造林密度显着影响峦大杉综合得分值,表明合理造林密度的必要性。综合8年生峦大杉生长形质以及林分分化情况,造林密度2 700株·hm-2的峦大杉总体生长表现最好,有利于峦大杉大中径材的培育,并适时间伐、抚育。
朱映安[4](2017)在《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文中提出桉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华南地区栽培广泛,其中,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因速生性好、干形优美,适应性广泛而栽培面积最大。但是,华南桉树主栽区,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一直面临季风和台风的巨大威胁,严重时保存率不到20%,致使木材产量严重下降,因此,选育桉树抗风性良好的品种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选育速生性好、干形优良、材质性状和抗风性优良的品种,利用速生性优良、干形好和适应性广泛的尾叶桉和抗风性和抗病性优良的赤桉进行杂交,建立了尾叶桉与赤桉6×6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并进行了早期生长性状的测定。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9年生尾叶桉与赤桉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为材料,并以相应亲本的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做对照,从生长、形质、材质性状等方面探讨其产量、品质的遗传变异规律与杂种优势表现;并通过比较不同组合家系的叶片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尝试从生理学角度揭示尾叶桉与赤桉杂种F1代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为桉树的杂种优势的预测及利用,亲本选配,杂交子代选择,木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制定杂交育种及良种选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种F1代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说明其在本试验点具有生长的杂种优势或优良的适应性,或两者同时兼备。就生长性状而言,存在显着的正反交效应,正交组合(U×C)均优于相应的反交组合(C×U),说明正交组合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或适应性,或两者均优于反交组合。生长性状还呈现出很强的“母本效应”,具体表现为母本加性遗传方差(σ2Af)高于父本加性遗传方差(σ2Am),母本遗传变异系数(CVAf)高于父本遗传变异系数(CVAm),母本遗传力(h2f)高于父本遗传力(h2m),单株及家系遗传力(h2)呈现h2m>h2>h2f的趋势。单株遗传力(h2S)为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h2F)在2年生时为强度到中度遗传控制,在8.3年生时为低度遗传控制,说明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较晚期选择可靠,而家系选择较单株选择可行。生长性状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比值随年龄增大,早期加性效应为主要贡献者,晚期显性效应为主要贡献者。生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一般呈强度到中等正相关,说明任一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将伴随其他生长性状的改良。(2)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种F1代在干形、冠幅及枝下高表现优于对照,与生长性状趋势一致。形质性状均存在正反交效应,正交组合的形质性状优于反交组合,这与生长性状一致。形质性状的父母本效应因交配方向而异,就干形、分枝和冠幅而言,正交组合的母本效应低于父本效应,而反交组合的母本效应却高于父本效应。形质性状的单株遗传力较低,均为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为强度到中度遗传控制,说明家系选择和单株选择需同时兼用。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在反交组合中呈现h2f>h2>h2m的趋势,在正交组合中呈现h2m>h2>h2f的趋势。形质性状的显性方差和加性方差的比值也因交配方向而异,正交组合中显性方差(σ2D)大于加性方差(σ2A),反交组合中显性方差小于加性方差。干形、分枝、枝下高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冠幅与干形、分枝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形质性状与生长性状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干形、分枝、枝下高间,及其与树高、胸径间具同时改良的可行性。(3)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交组合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宽和纤维长宽比表现优于对照,而纤维长度与对照的差异不显着,这说明尾叶桉与赤桉种间杂交子代的3个材质性状均具有杂种优势。与生长性状不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的反交组合优于相应的正交组合,而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的正反交效应不明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在正交组合中的母本效应均低于父本效应,而在反交组合中母本效应均高于父本效应。正反交组合中材质性状的显性效应一般高于加性效应。单株遗传力的估算值均普遍偏低,为中度遗传到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从强度到弱度遗传控制,因性状不同差异很大,说明家系选择与单株选择需同时兼用。就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而言,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在正交组合中呈现h2m>h2>h2f的趋势,反交组合中呈现h2f>h2>h2m的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呈显着负相关,与纤维长宽比呈显着正相关;而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间呈显着正相关,纤维宽度和生长性状间呈显着负相关。因为纤维宽度为负向选择指标,因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及纤维长宽比之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之间均存在同时改良的可能。(4)叶片形态的差异主要由树种引起,而在家系和单株水平差异不大。赤桉亲本子代叶长、叶长宽比和单叶干重显着低于其他三种组合,叶宽显着大于其他三种杂交组合;而且,叶长、叶长宽比、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比叶质量均呈现出U>C×U、U×C>C的趋势。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组合的叶宽表现出负向中亲优势,其余6个形态性状则表现出正向中亲优势,叶长和叶片长宽比在反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比叶质量在正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叶长与胸径增长量之间,比叶质量和材积增长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这两个性状可以作为生长速率的辅助选择指标。(5)尾叶桉和赤桉的种间杂交子代和自由授粉子代的光合色素含量在群体间、家系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尾赤桉正交组合、赤尾桉反交组合和以尾叶桉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以赤桉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杂种F1代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正交组合尤为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光合色素含量和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干重之间呈显着负相关。(6)尾叶桉赤桉正反交组合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在家系间存在显着差异。72个种间杂交组合氮、磷、钾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3.070%、2.948%、5.933%,变异范围分别为3.7362.587%、4.9240.573%、8.3332.391%。正交和反交的两个群体间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正交组合的全氮、全磷含量显着高于反交组合,而全钾含量表现出正交组合高于反交组合的趋势。氮和磷、氮和钾之间,氮和4个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氮、磷、钾含量和单叶鲜重、单叶干重、比叶质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
李晓琼,苏勇,郭文锋,兰俊,熊涛,张磊,温远光[5](2015)在《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39个桉树(Eucalyptus)无性系多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速生、干形好的优良无性系,为桉树的良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桉树无性系品质进行综合比较与优劣排序。【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9个无性系的树高(H)、胸径(DBH)、单株材积(SV)、枝下高(LBH)、干形(SF)等性状差异显着。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39个无性系中,综合分值排前五的无性系分别是567-4,629-3,631-2,600-5和645-4,这5个无性系具有生长快、干形好等优良聚合性状;而649-9,623-3,664-2和628-3在单一性状(如单株材积或材性)表现优秀。【结论】综合筛选出的5个优良无性系可用于大面积推广,而单一性状优秀的4个无性系对未来桉树育种及定向性状改良具有重要价值。
罗建中[6](2012)在《桉树杂种无性系纸浆材性状的遗传与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桉树是世界性的重要纸浆原料树种,杂交育种、以无性系形式推广是桉树纸浆材育种的重要特点。但目前桉树杂交种、无性系的纸浆材重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特点等系统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0个我国主要栽培及新选育桉树优良无性系为材料(无性系来自6个不同的种或杂交种),通过在4-5个地点近伐龄(5.5年)的数据,对其生长、材性、纸浆性能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期望为今后的桉树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研究无性系的纸浆材重要性状在种间(杂交种间)、杂交组合间、组合内个体间均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其中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差异幅度(250%)大于木材质量和浆纸性能性状(20%),虽然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30%-45%)低于木材质量性状(70%-85%),但生长性状可能获得的遗传增益显着高于木材质量性状。生长性状、木材质量性状的地点间差异均极显着,但生长性状在地点间的变异(35%)显着高于木材质量性状(4%);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浆纸强度性状等的地点间变异很小(1%-4%),未达到显着水平。纸浆材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桉树品种生长的主要因素,土壤粒度显着影响树皮厚度、木材抽出物含量。生长性状、木材密度的G×E交互作用显着,纤维质量性状的G×E互作不显着;显着的G×E交互作用主要发生在杂交种水平,而在树种内的杂交组合、杂交组合内的无性系等水平的G×E交互作用均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20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均有较高的生产力,与目前生产上广泛推广的无性系相比,新选育的无性系表现优良,其中2个最优无性系材积和干物质量的增益可达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 G×E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各性状遗传增益的损失(在所试验的4个地点材积产量的增益损失约4.0%)。通过本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桉树纸浆材改良应注重杂交亲本(种)的选择,同时进行杂交种内的组合选择(在种内选择适合的个体作亲本),然后再在优良组合中选择最优良个体(无性系);改良的重点应在生长性状,然后兼顾木材质量性状等;应根据不同环境特点,选定其优良无性系,以避免G×E交互作用导致的增益损失。
吴世军[7](2012)在《尾叶桉及其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尾叶桉及其杂种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尾叶桉遗传改良及其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育研究,分析尾叶桉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与选择增益,对尾叶桉全双列亲本及交配组合进行评价,估算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和自交衰退;开展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生长与材性、生长与干形的综合选育评价;分析无损检测方法在尾叶桉杂种无性系材性选育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尾叶桉杂种无性系年度相关及其变异研究,为制定杂交育种策略和桉树产业升级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对21、52、71和96个月尾叶桉无性系的生长、材性、干形和树皮特性进行方差分析后表明:生长、材性和单株材重均在0.01和0.05水平达显着差异。不同指标的遗传变异差异较大,单株材重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生长指标的重复力为0.36到0.53,材性指标的重复力为0.35到0.51,干形指标的重复力为0.21到0.24,树皮特性的重复力为0.07,单株材重的重复力为0.31。胸径的年度间相关系数表明:21个月生时的胸径无法预测96月生胸径,而只能预测52个月和71个月的生长。71个月生时胸径的入选率在10%到30%时选择增益最高,52个月生时入选率在60%到90%时选择增益最高。遗传改良选择增益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增益值在-2.11%到8.10%之间,除分枝和树皮率外,其它指标均为正增益。(2)尾叶桉种内6×6全双列交配遗传分析表明:同一育种材料不同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不同;具有较高生长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具有较高木材密度一般配合力的亲本往往可以获得较低的特殊配合力;同一亲本不同地点的衰退程度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亲本同一地点,不同指标的自交衰退仍有所差异;不同交配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差异较大,树高和胸径在各组合间的杂种优势范围基本一致,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在不同地点间差异较大,相同亲本的正交与反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具有一致性。遗传增益分析表明:各性状的增益值在-13.19%到25.47%之间,除木材密度和树皮率外,其它指标均为正增益,生长性状的遗传增益要高于其它性状,全双列子代的总体增益要远远大于无性系的增益值。(3)对19个51月生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材性和树皮率进行方差分析后,结果表明:除木材密度外,生长指标和材性指标在无性系、地点以及无性系与地点的互作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生长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为8.4%到27.9%之间,材性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为2.7%到11.1%之间,树皮率的遗传变异系数为14.0%到23.3%之间。生长指标的重复力为0.73到0.96之间,材性指标的重复力为0.32到0.93之间,树皮率的重复力为0.77到0.88之间。同一性状不同地点间的遗传相关达极显着水平。生长性状与Pilodyn值之间呈0.28到0.65的正相关关系;生长性状与树皮率均呈现负相关关系;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的遗传相关系数在-0.67和0.43之间。不同杂种无性系的差异性表明:应加强对尾叶桉与巨桉组合的木材密度选育,加强对尾叶桉与细叶桉和赤桉的生长量选育。(4)通过分析建立在广西22个56月生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的Pilodyn值与整株木材密度、边材密度、心材密度和弹性模量间的相互关系表明:Pilodyn值在不同处理、不同方向及不同参试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ilodyn值与各材性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433到-0.755之间,呈显着到极显着负相关,表明Pilodyn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和弹性模量。分析建立在广东的23个51月生尾叶桉杂种无性系各材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明:Pilodyn值与木材密度间呈极显着负相关(r=-0.83);木材密度与弹性模量的相关系数为0.74;应力波速与木材密度和弹性模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96,表明Pilodyn和微秒计均可有效预测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和弹性模量。(5)对20个44月生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多重比较表明:共有10个无性系的蓄积量超过总体平均值,生长最快的是No.3(DH32-28),生长最差的是No.17(U6)。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86、0.80和0.80;冠幅、枝下高、干形和分枝的重复力分别为0.54、0.85、0.77和0.44。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9.84%、9.91%和28.54%;冠幅、枝下高、干形和分枝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8.26%、11.73%、12.03%和17.28%。各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量较大的无性系往往具有较大冠幅、较好的干形和分枝。(6)对广东新会地区2年生到6年生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的生长指标和材性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表明:除木材密度外,不同年度间其它指标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年度间生长指标和材性指标的生长趋势表明:无性系DH32-29的轮伐期应至少6年或更长。表型相关系数表明:同一年度不同生长指标间均达极显着相关,生长指标和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系数随林龄增长而有所变化,2年生和5年生的相关系数在-0.03到-0.54间,3年生、4年生和6年生的相关系数在0.003到0.3之间。Pilodyn值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系数表明:Pilodyn可以用来分类不同基因型或不同地点的木材密度,但不能有效预测单株或单一无性系的木材密度。
谢耀坚[8](2011)在《中国桉树育种研究进展及宏观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等优点,发展桉树对增加森林资源、维护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桉树人工林360多万hm2,开展桉树育种研究和制定育种策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于提高桉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文中从我国桉树种质资源保存、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到高世代育种等方面对桉树育种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桉树育种宏观策略。
张平冬,姚胜,康向阳,蒲俊文[9](2011)在《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产量及其纤维形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扦插苗为种植材料,以9990,6660,4995,4440,3330,2490株.hm-2为造林密度在山东兖州建立试验林,在研究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产量并分析其纤维形态的基础上,探讨超短经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林树高生长影响极显着,对材积生长影响显着;造林密度对胸径与材积生长影响极显着。在9990株.hm-2栽培密度下,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蓄积量平均达80.1m3.hm-2。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平均长度介于0.77~0.86mm之间,平均宽度介于24.18~28.07μm之间,长宽比位于28.83~34.59之间,基本符合制浆造纸的要求。
靖长柏[10](2011)在《浙江沿海3种桉树抗寒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全面调查分析了浙江沿海困难地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柳桉(Eucalyptus saligna)和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的栽培及其生长情况,从3种桉树自然低温下生理、生化等特性变化,分析研究了其抗寒表现并探讨其抗寒机理,揭示其在适应性上的差异并对其抗寒性机制作了阐述,为筛选高抗逆性桉树新品种及其林业生产应用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为桉树栽培北缘地带,经过多年桉树引种栽培,已发展成为浙江主要造林树种。经过实地调查,桉树在浙江沿海防护林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在合适的栽培技术支持下,已经进入桉树苗木从生产到应用的迅速发展阶段,具有生态、经济、景观三大效益。本研究调查了浙江沿海桉树栽培地的引种栽培情况,对沿海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各主要栽培地3种桉树的生长表现,尤其是自然低温下该区域的生长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防护林所选用的3种桉树在各栽培地生长表现良好,抗低温能力较强。2.通过监测试验地大棚、露地处理条件下的自然低温,结合外部形态观察对试验地自然低温下的3种桉树的生长表现进行了分析,在寒流极端温度-5℃及之后较长时间的持续低温作用下,一年生邓恩桉(E. dunnii)有明显较强的抗寒表现,不仅受冻害较轻,而且在气温回升后能恢复正常生长。3.自然低温下,3种桉树表现出不同的耐低温能力。总的来说,邓恩桉>柳桉>巨桉。从浙江省各地沿海防护林幼树越冬情况看,浙江中北部沿海应优先应用邓恩桉(E. dunnii)。对其叶片在自然低温下进行生理指标测定比较,发现一年生邓恩桉(E. dunnii)通过维持较低的细胞膜透性、低MDA产生、高SOD活性,来清除叶片器官中的自由基和氧化物,维持细胞膜系统正常运转,以抵抗自然低温胁迫。通过测定与分析3种桉树在寒流前后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表明一年生邓恩桉(E. dunnii)在持续低温环境下,仍维持自身相对较高的光合效率,能适应和抵抗自然低温,表现出良好的抗寒力。4.选择在浙江中南部海防林中综合表现较好的巨桉(E. grandis)、柳桉(E. saligna)为材料,采用单向SDS-PAGE、双向2D-PAGE技术相结合的蛋白测定方法,分离获得其叶片全蛋白电泳图谱,分析得出低温对叶片蛋白质表达有影响,图谱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蛋白斑点的增减以及染色的深浅,表明这些蛋白质斑点在低温处理前后发生了质或量的变化。自然低温胁迫后,从温室到露地的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柳桉、巨桉电泳图谱出现若干个蛋白差异点。其中,柳桉通过维持自身蛋白表达的稳定性,其蛋白表达量下降要少于巨桉,同时柳桉的蛋白表达量上调和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数量明显要多于巨桉,这可能与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力有关。分析还发现两种桉树的低温胁迫蛋白响应模式存在某种差异,这可能与其自身特性有关。至于这种模式是如何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细叶桉造林密度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叶桉造林密度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造林密度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林营建 |
1.3 胸径和树皮厚度的调查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造林密度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生长的影响 |
2.2 造林密度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树皮厚度的影响 |
2.3 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与树皮厚度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密度效应对林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
3.2 密度效应对树皮性状的影响 |
3.3 胸径生长与树皮厚度的相关性 |
(3)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造林密度综合评价与优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形质的影响 |
2.3 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林木分化的影响 |
2.4 不同造林密度的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综合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4)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桉树概况 |
1.1.2 杂交育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1 林木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2 桉树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3 桉树遗传变异及选择的研究进展 |
1.4.4 叶片形态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4.5 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4.6 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长及适应性的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交配设计及杂交组合 |
2.1.2 试验点 |
2.1.3 试验准备 |
2.1.4 田间试验设计 |
2.1.5 数据收集 |
2.1.6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方差分析 |
2.2.2 保存率 |
2.2.3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2.2.4 杂交种及对照的表现 |
2.2.5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2.2.6 遗传相关 |
2.2.7 杂种优势 |
2.3 小结 |
第三章 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收集 |
3.1.2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3.2.3 一般杂交力和特殊杂交力 |
3.2.4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3.2.5 遗传相关 |
3.2.6 正反交组合间的相关 |
3.2.7 杂种优势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方差分析 |
4.2.2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4.2.3 杂交种及对照的特殊配合力 |
4.2.4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4.2.5 遗传相关 |
4.2.6 杂种优势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形态的差异比较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收集 |
5.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5.2.3 杂交种和对照的表现 |
5.2.4 杂种优势 |
5.2.5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收集 |
6.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方差分析 |
6.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6.2.3 杂交种和对照的表现 |
6.2.4 杂种优势 |
6.2.5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数据收集 |
7.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方差分析 |
7.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7.2.3 正反杂交种间的差异 |
7.2.4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杂交种优于对照 |
8.2.2 正反交效应 |
8.2.3 遗传参数和母本效应 |
8.2.4 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 |
8.2.5 性状-性状的遗传相关 |
8.2.6 参数估算的精确性 |
8.2.7 叶片形态和生理特征 |
8.2.8 叶片性状对生长的影响 |
8.3 研究创新及应用潜力 |
8.3.1 研究创新 |
8.3.2 应用潜力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实验设计与造林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性系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
2.2 无性系生长性状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6)桉树杂种无性系纸浆材性状的遗传与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纸浆工业 |
1.2 纸浆原料及其需求 |
1.3 木材纸浆原料及桉树 |
1.3.1 木材资源 |
1.3.2 桉树及其纸浆材培育 |
1.3.3 我国的林纸一体化和桉树 |
1.4 桉树纸浆材重要性状及其研究 |
1.4.1 桉树纸浆的优良特性 |
1.4.1.1 生产成本 |
1.4.1.2 造纸性能 |
1.4.2 桉树纸浆材重要性状及其研究现状 |
1.4.2.1 木材材积产量 |
1.4.2.2 木材密度 |
1.4.2.3 木材的制浆得率 |
1.4.2.4 木材的化学成分 |
1.4.2.5 木材的纤维品质 |
1.4.2.6 纸浆的强度性能 |
1.4.3 桉树纸浆材的遗传改良研究 |
1.4.3.1 桉树的遗传变异及其利用 |
1.4.3.1.1 树种间的差异 |
1.4.3.1.2 种源、家系差异 |
1.4.3.1.3 杂交育种 |
1.4.3.1.4 无性系选育 |
1.4.3.2 环境因子的影响 |
1.4.3.3 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桉树生长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地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间差异 |
2.2.2 生长性状的树种间及树种内差异 |
2.2.2.1 树种(尾巨桉与尾细桉)间差异 |
2.2.2.2 尾巨桉的杂交组合间、无性系间差异 |
2.2.3 地点间差异 |
2.2.4 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地点交互作用 |
2.2.4.1 树种水平的交互作用 |
2.2.4.2 尾巨桉杂交组合、组合内无性系水平的交互作用 |
2.2.4.3 无性系水平的交互作用 |
2.2.4.4 无性系材积生长的稳定性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木材密度与木材纤维质量性状的遗传与环境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木材密度与纤维质量性状的无性系间差异 |
3.2.1.1 无性系在 4 个地点的差异分析 |
3.2.1.2 4 个地点的联合分析 |
3.2.2 木材密度和纤维质量性状的树种间、树种内差异 |
3.2.2.1 树种(尾细桉与尾巨桉)间差异 |
3.2.2.2 尾巨桉的杂交组合及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 |
3.2.3 木材密度与纤维质量性状的地点间差异 |
3.2.4 基因型与地点的交互作用 |
3.2.4.1 树种与地点的交互作用 |
3.2.4.2 杂交组合、组合内无性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 |
3.2.4.3 无性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 |
3.2.4.5 无性系木材密度的稳定性 |
3.3 木材纤维长度分布频数的遗传与环境效应 |
3.3.1 桉树木材纤维长度分布频数的特点 |
3.3.2 地点间差异 |
3.3.3 无性系间的差异 |
3.3.4 杂交种间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木材化学成分与浆纸性能的遗传变异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木材化学成分含量 |
4.2.1.1 无性系间差异 |
4.2.1.2 地点间差异 |
4.2.2 浆纸性能 |
4.2.2.1 无性系间差异 |
4.2.2.2 地点间差异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影响桉树纸浆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理气候因子对木材产量、质量性状的影响 |
5.2.2 土壤因子对木材产量、质量的影响 |
5.2.3 地理气候因子对浆纸性质的影响 |
5.2.4 土壤因子对浆纸性质的影响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无性系综合评价及选择 |
6.1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遗传效应 |
6.2.2 地点效应 |
6.2.3 G×E 交互作用 |
6.2.4 G×E 交互作用引起的遗传增益损失 |
6.2.5 无性系选择 |
6.2.5.1 无性系的重复力 |
6.2.5.2 材积选择 |
6.2.5.3 干物质量选择与材积选择的比较 |
6.2.5.4 纸浆产力选择 |
6.2.5.5 多性状联合选择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7)尾叶桉及其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尾叶桉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增益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介绍 |
2.1.2 数据收集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无性系和区组方差分析 |
2.2.2 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重复力 |
2.2.3 年度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关系 |
2.2.4 简单指数选择法分析参试无性系 |
2.2.5 不同林龄不同入选率选择增益分析 |
2.2.6 尾叶桉遗传改良增益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尾叶桉全双列生长与材性交配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介绍 |
3.1.2 试验材料介绍 |
3.1.3 数据收集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尾叶桉全双列生长与材性方差分析 |
3.2.2 尾叶桉全双列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分析 |
3.2.3 尾叶桉全双列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估算 |
3.2.4 尾叶桉生长与材性自交衰退效应分析 |
3.2.5 尾叶桉生长与材性杂种优势效应分析 |
3.2.6 尾叶桉全双列参试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关系 |
3.2.7 尾叶桉遗传改良增益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介绍 |
4.1.2 数据收集 |
4.1.3 材性指标测定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地点间差异分析 |
4.2.2 无性系间生长与材性差异分析 |
4.2.3 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重复力 |
4.2.4 无性系×地点互作以及地点间遗传相关分析 |
4.2.5 性状间遗传相关 |
4.3 小结 |
第五章 无损检测在尾叶桉杂种无性系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介绍 |
5.1.2 数据收集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结论 |
5.2.1 山口Pilodyn值与材性指标比较 |
5.2.2 山口Pilodyn值遗传变异与方差分析 |
5.2.3 山口Pilodyn值与材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2.4 罗坑试验点参试各性状方差分析 |
5.2.5 罗坑试验点参试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尾叶桉杂种无性系生长与干形综合选择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参试无性系各性状差异分析 |
6.2.2 参试无性系多重比较 |
6.2.3 参试无性系重复力和遗传变异分析 |
6.2.4 参试无性系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尾叶桉杂种无性系年度相关及其变异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介绍 |
7.1.2 数据收集 |
7.1.3 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年度间参试性状方差分析 |
7.2.2 无性系生长指标与材性指标年度趋势分析 |
7.2.3 参试性状及年度相关性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中国桉树育种研究进展及宏观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桉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2 桉树引种驯化与选择育种 |
2.1 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桉树中的应用 |
2.2 桉树的选择育种 |
3 桉树杂交育种 |
4 桉树高世代育种 |
5 中国桉树育种宏观策略 |
(9)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产量及其纤维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地概况 |
1.2.2 超短轮伐试验林营造与管理 |
1.2.3 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形态分析 |
1.2.4 试验林生长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生长量 |
2.1.1 胸径生长 |
2.1.2 树高生长 |
2.1.3 材积生长 |
2.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形态变异 |
2.2.1 纤维长度 |
2.2.2 纤维宽度 |
2.2.3 纤维长宽比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无性系与造林密度对纸浆林产量的影响 |
3.2 无性系与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形态的影响 |
(10)浙江沿海3种桉树抗寒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寒害发生的机理 |
1.1.1 冷害机理 |
1.1.2 冻害机理 |
1.2 林木抗寒性机理研究概况 |
1.2.1 林木形态特征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2 林木抗寒生理反应及抗寒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1.2.2.1 细胞膜系统稳定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2.2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2.3 细胞内保护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2.4 丙二醛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2.5 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林木抗寒机理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
1.3 桉树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
1.3.1 桉树概述 |
1.3.2 桉树抗风性 |
1.3.3 桉树抗寒性 |
1.3.4 桉树抗病虫 |
第二章 浙江沿海防护林桉树栽培 |
2.1 桉树在浙江的引种 |
2.2 防护林用桉树特性及营林栽培技术特点 |
2.2.1 防护林用桉树的生物学特性 |
2.2.2 防护林营林栽培技术特点 |
2.3 防护林桉树造林分布及其生长调查 |
2.3.1 巨桉与柳桉在浙江椒江东部防护林中的生长表现 |
2.3.2 邓恩桉在浙江北部沿海生长表现 |
2.3.3 自然低温对3 种桉树生长的影响 |
第三章 桉树抗寒性表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桉树抗寒生理研究 |
4.1 自然低温下3 种桉树的生理比较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材料 |
4.1.1.2 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2.1 各处理条件对桉树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4.1.2.2 各处理条件下对MDA 含量和SOD 酶活性的影响 |
4.1.3 讨论与结论 |
4.2 自然低温下3 种桉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
4.2.1 结果与分析 |
4.2.1.1 光适应下各桉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4.2.1.2 暗适应下各桉树叶片在不同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4.2.1.3 各桉树叶片从大棚到露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4.2.2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桉树抗寒蛋白响应机制研究 |
5.1 材料及处理 |
5.2 实验试剂 |
5.3 主要仪器 |
5.4 样品制备 |
5.5 SDS-PAGE 单向电泳 |
5.5.1 样品处理 |
5.5.2 SDS-PAGE 电泳 |
5.5.3 结果与分析 |
5.6 双向电泳 |
5.6.1 样品处理 |
5.6.2 IEF-SDS 双向电泳 |
5.6.3 染色 |
5.6.4 图像的扫描与分析 |
5.6.5 2D-PAGE 应注意问题及桉树叶片全蛋白2D-PAGE 体系的建立 |
5.6.6 结果与分析 |
5.7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与社会实践 |
致谢 |
四、细叶桉造林密度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造林密度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J]. 吴剑,周晴,宋连君,康向阳,张平冬.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02)
- [2]造林密度对乳源木莲人工林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J]. 欧建德,康永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4)
- [3]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J]. 欧建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1)
- [4]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D]. 朱映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5]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J]. 李晓琼,苏勇,郭文锋,兰俊,熊涛,张磊,温远光. 广西科学, 2015(06)
- [6]桉树杂种无性系纸浆材性状的遗传与环境效应研究[D]. 罗建中.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7]尾叶桉及其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研究[D]. 吴世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
- [8]中国桉树育种研究进展及宏观策略[J]. 谢耀坚. 世界林业研究, 2011(04)
- [9]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产量及其纤维形态分析[J]. 张平冬,姚胜,康向阳,蒲俊文. 林业科学, 2011(08)
- [10]浙江沿海3种桉树抗寒性及其机理研究[D]. 靖长柏.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