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亏损下降 房地产业领涨(论文文献综述)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1](2021)在《2021年中报:强周期业绩领涨 硬科技强势崛起》文中提出截至8月31日,A股年中大考成绩均已出炉,4455家企业半年报悉数披露。经统计,所有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5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93%;实现归母净利润3.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70%。整体来看,3804家营收较上一年同期有所增长,
左永彦[2](2021)在《CQ市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识别及应对 ——基于税收征管视角》文中提出
胡晨露[3](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YT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胡林云[4](2020)在《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现代金融理论逐渐深入的研究,金融工程应运而生,其借助庞大而先进的金融信息系统,重新构造、拆解与组合现有的金融数据状况,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网络图解、仿真技术等方法来设计开发金融产品,而量化投资作为金融工程的一项重要应用分支,在当今的策略研究和产品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策略研究通常会从选股和择时两方面进行,常见的选股策略有因子选股、筹码选股、风格轮动等,而自2004年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提出以来,行业轮动策略成为资产配置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该策略应用在各大基金公司的产品中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实际上,资产配置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由于行业配置可针对大类资产、股票、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在众多机构,尤其是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都在积极地探索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配置法则,由于经济周期能够反映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在行业阶段之前首先要进行宏观经济的判断,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结合宏观经济和量化投资的相关分析技术完成一轮自上而下的分析,达到完成股票配置策略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本文通过结合投资组合理论、宏观经济学、信号处理再和量化选股的方法,分别构建多因子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并进行回测检验。首先依据已论证的投资经验及理论确立投资逻辑,基于Wind公司旗下的万矿量化平台,选取了2016年至2019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技术指标数据以及估值数据,建立了一个以估值因子、财务质量因子、成长因子、规模因子、资本结构因子、动量因子以及换手率因子所构成的因子库。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有效因子构建多因子模型和行业轮动模型。在构建行业轮动策略时,本文首先使用信号处理的方法识别库存周期长度,然后根据CAPM模型理论将申万28个一级行业划分为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接着将工业增加值作为需求端指标,工业产成品库存作为供给端指标从而划分最近一轮的库存周期。在划分好的周期阶段对行业进行相应的配置,在进入被动去和主动补库存时配置周期性行业股票,在被动补和主动去库存阶段配置非周期性行业股票从而建立基于行业轮动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将前后两个模型的绩效指标和中证800对比,将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作为模型样本回测期,构建行业轮动策略和多因子模型结合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估值、财务质量、成长性、资本结构和技术指标等多个维度选取的39个候选因子测算发现,多因子模型中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ROE以及换手率等6个因子较为有效构建行业风格固定下的多因子策略累计收益率为45.98%,年化收益为13.09%,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观察到频点附近有明显的能量聚焦,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短周期集中在41.37个月,并基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作为指标划分库存周期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的因子占优情况,构建的基于行业轮动策略多因子模型获得累计收益率为83.91%,年化收益为21.91%。两个策略都战胜了基准收益率的22.54%和基准年化收益率为6.62%;(3)多因子整个模型期没有选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通信这三个行业的股票,较为集中的直接原因就是没对行业风格固定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进行不同时期进行不同行业配置的这一操作所致。
陈亮[5](2020)在《西安市房地产市场泡沫测度》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多地的房价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以西安市为例,西安房价曾创下连续上涨39个月的记录,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房价上涨偏离合理水平,产生房地产泡沫,就会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因此,分析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相关的理论与历史事件,之后以西安市的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标法和理论价格法对其是否存在泡沫进行测度,然后得出结论。基于综合指标法需要选取一系列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房价走势等基本情况,在选取时注意选取的指标符合重要性、独立性等原则,本文确定了五个指标来测度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情况,根据熵权法的计算公式,为五个指标分配了权重,可以计算出泡沫综合系数K值,与临界值相比较得到房地产泡沫的大小。而理论价格法是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得出房屋的理论价格,再与实际的价格进行比较。理论价格法分为理论价格数量模型法和收益还原法,本文选择理论价格数量模型法来测度,并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具体计算是,先通过选取的指标计算出价格增长率,之后得到理论价格,并与实际价格比较,实际价格超过理论价格越多,则说明泡沫程度越大。根据相关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西安市在2008年-2018年之间,有部分年份存在着房地产泡沫,并且泡沫系数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具体来说在2011年-2013年,2017年-2018年之间都存在着房地产泡沫,2011年泡沫系数达到最高,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2011年之后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近年来泡沫系数上升,说明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过热的迹象,泡沫在继续扩大需要密切关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房地产市场泡沫产生的原因,并对西安市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需要密切关注。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多条建议,包括加强对投机行为的打击,减少非理性需求;政府加强引导,形成合理的住房结构;健全招投标制度,审核开发商的资质等。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和相关建议能够为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袁雅琳[6](2019)在《BH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提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广州作为老牌的一线城市,迎来了房地产发展的又一契机。AF公司是中国地产四强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打造“不动产生态发展平台”,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品牌美誉度。BH地产项目是AF公司即将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板块打造的精品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43,268平方米,总投资44.26亿元,规划了84,817平方米住宅、36,000平方米的酒店、100,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和80,000平方米的商业区。为了让AF公司通盘掌握项目计划,让投资者更好的判断项目的前景,本文以BH地产项目的商业计划为题,研究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营销方案、测算项目的财务效益、定量测算项目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对策。本文首先对AF公司的团队能力与BH地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展示了公司、项目和产品的相关信息;随后,对项目进行环境分析,其中包括PEST宏观市场环境分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以及项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SWOT分析;然后,对项目进行基于环境分析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的STP分析和营销策略分析;最后,测算项目的财务效益并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BH地产项目商业计划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一、BH地产项目启动条件成熟,AF公司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本项目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挑战。二、BH地产项目按一期进行开发,以有改善需求的中产阶层为主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是“区域地标、高端改善型住宅小区”,预计2021年达预售条件,2022年竣工交楼且商业区试营业。三、BH地产项目的净现值(NPV)为37,569.81万元、修正的内部收益率(MIRR)为14.35%。该项目的净现值(NPV)大于0,修正的内部收益率(MIRR)大于贴现率12.74%,值得投资。四、投资BH地产项目有一定的风险,仅当初始投资增加10%且营业收入减少10%时风险才会发生,应通过熟悉审批流程、制定计划、提前融资、熟悉政策、注重营销和做好招商六点防范措施,来避免投资增加和收入减少带来的风险。本文的研究为AF公司提供了BH地产项目的策划方案、营销方案和融资依据,同时也对地产项目商业计划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王晓宇[7](2019)在《L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筹划是一项综合利用多种方式降低税负或税务风险的管理行为。在企业的战略制订和经营管理中,税收筹划都是重要环节之一。企业决策者在规划企业发展路径时,应充分考虑税收成本和税收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在从事各项经营活动时,应提前制订税收筹划方案,控制税收成本及税收风险。同时税收筹划还能够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间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论文以“营改增”背景下L房地产公司涉税业务为研究对象,以解决L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税务问题为目的,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并给出可行的税收筹划策略。论文首先梳理了税收筹划的内涵、基本原则、主要技术及其理论基础,随后结合L公司的纳税情况分析现存主要税务问题及风险,主要对L房地产公司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土地增值税这三大税种进行税收筹划分析,核心章节利用比较分析法列出了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和税收筹划前后带来的税款数值差异,表明L房地产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税种的可行税收筹划方案。在“营改增”的政策形势下,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相比以前出现较大的变化。L房地产公司可以通过进项税款抵扣最大化、选择合理的供应商和计税方法等方式降低增值税税负;通过合理的利用税前扣除标准能有效的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支出,也可以通过分期确认收入的方式来延迟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降低房地产项目增值额或适时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等方式减少土地增值税税负。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税收成本和降低税务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潜在的其它风险。因此,论文的最后总结了 L公司执行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其它风险,进一步提出具体防范措施。L公司应做到尽可能快地掌握税收政策新动向,积极与税收部门联络,畅通沟通渠道,进而开展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工作。论文主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希望能优化L公司的税务管理体系,提高其发展潜力。
王华宾[8](2019)在《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是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对企业价值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该问题的内部治理机制中,有制衡能力第二大股东的作用逐渐得到实务界的重视,例如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制衡大股东的引入被赋予重要地位,而学术界的研究目前也逐渐增多,普遍认为以第二大股东为关键要素的股权制衡,即“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对私利行为的治理重要甚至关键的制度安排。同时,媒体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也时常发挥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是改善投资者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公司治理领域重点关注的新兴研究方向。因此,对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如何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制度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本研究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以多角度全面、深入分析媒体对样本公司监督水平,收集了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5879个样本数据,提出并验证了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包括:(1)总体而言,第二大股东制衡,即因第二大股东存在而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能够通过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产生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价值提升,而媒体监督虽然对私利行为并无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但是能够通过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2)强监管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优先通过关联担保尤其是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等形式上合法的交易方式获取私利,其次才会考虑通过资金占用或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不再普遍选择通过关联产品和劳务交易方式获取私利。(3)对强监管背景下已经发生变化的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第二大股东以监督和制衡为主,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这种治理作用会传导到企业价值,对私利行为的治理是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产权安排对企业价值发挥正面影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外部制度环境或者内部公司治理质量较差时,市场应对私利行为问题所内生出的产权层面的重要制度安排。(4)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具有正面作用,对私利行为则不具有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并不通过直接事后治理私利行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改善企业价值。这种改善企业价值的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5)媒体监督能够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从而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影响。媒体监督是制度环境较差时市场内生的外部治理机制,其治理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受国有产权性质、政治关联背后政府力量的负面影响,也受分析师跟踪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从企业价值出发,检验强监管下控股股东私利行为方式选择,有助于加深对私利行为决策逻辑的理解,提高私利行为研究的可靠性。国内现有私利行为研究多直接沿用文献指标,忽视了2005年以来私利行为强监管政策的影响,缺乏指标适用性检验,本研究克服这一不足,从细分类型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出发,推测私利行为的方式选择,发现与之前研究相比,在强监管政策影响下,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获取私利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2)通过研究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私利行为治理机制的研究多将第二至第五(或第十)股东视为整体考察股权制衡,对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考虑不足,本研究深入分析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发现强监管背景下,在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上,第二大股东更倾向于选择制衡而非合谋,由其存在所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对私利行为具有治理作用,因此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作用,表明第二大股东制衡通过治理私利行为这一路径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重要作用,丰富了科斯第二定理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研究。(3)将媒体因素纳入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框架,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视角研究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拓展了媒体公司治理路径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理论以及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媒体视角私利行为治理的研究主要考察媒体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忽视了媒体监督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潜在重要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从而发挥间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并且对私利行为和媒体监督的考察不够深入。本研究基于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较大改进,在深层次考察媒体监督与私利行为的基础上,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作用,发现了媒体监督能够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产权执行影响其治理作用,实现间接治理,同时发现第二大股东的行为选择和治理作用会因交易费用而发生变化。(4)对现有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为媒体治理研究深入分析媒体监督水平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一致性和复现性:对目前财务和会计领域权威的、基于中文语境的专业领域情感词典进行拓展,提出研究所忽略的、从公司层面进行媒体报道情感分析的方法,对从语句层面衡量语境影响的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同时增加了研究所忽略的、从篇章层面对语境影响的考虑。
卢尧之[9](2017)在《上市公司股票阶段性驱动研究 ——环境变失与技术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A股市场具有我国的特色。本文旨在构建股票上涨期间不同板块交替上行中技术特征的识别方法,用来指导投资者把握不同时间强势板块的轮动,从而指导投资者踏准上涨过程中的主要节奏。与成熟的资本市场股市不同的是,我国的股市参与者之中以散户居多。同时与国外的长期牛市不同的是,我国的股市通常牛短熊长,众多投资者由于缺乏完善的投资体系而在市场中屡屡碰壁。本文通过对于2007年到2016年期间,国内三次牛市的分析与概括,验证了板块轮动的存在性。板块轮动是一种资金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标的而产生合力的一种现象。板块的行情一旦启动,收益通常来说比较可观。而通过加深对板块轮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通过把握聪明投资者资金的流向来弥补自身投研或者信息方面的不足,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通过对近十年来三次牛市过程中,板块轮动过程中的技术特征的统计与分析,确定了轮动现象产生过程中的技术特征以及轮动效应过程中的收益率情况,并以此给出买卖点供投资者参考及应用。通过对板块指数的分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好的把握市场发张过程中不同阶段主力板块的行情,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将A股按照板块指数进行观察,有助于检测板块之间交替上涨的过程,使得投资者在整个行情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陈勇[10](2017)在《A股市场存量博弈阶段的结构分化现象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7年4月,A股总市值达52.75万亿元。A股从整个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大多数时间处于震荡市,即市场指数和总市值变化不大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总有几个板块强于指数,为投资者带来结构性机会,同时也有明显弱于市场的板块,出现明显下跌,造成额外的风险和损失。研究市场结构分化,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可以作为一个能够战胜市场,获取超额收益并规避额外风险的投资策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市场监管的逐步规范,过去的很多方法已经很难从震荡市场中获得超过市场的平均收益。因此有关存量市场结构分化的研究需要格外重视,并系统研究。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17年4月的上证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为依据,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个时间阶段,然后对每个样本区间内各个行业指数的累积收益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对震荡市中存在的结构分化现象作实证。然后,分别对各个阶段出现的宏观背景、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特征等进行描述,从中找出与结构分化的内在联系,并推导出造成结构分化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及其内部原因的研究,帮助投资者认识A股市场震荡市的特征,并对未来市场发展进行预判。
二、企业亏损下降 房地产业领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亏损下降 房地产业领涨(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中报:强周期业绩领涨 硬科技强势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强周期行业业绩领涨 |
科技板块强势崛起 |
老白马依旧稳健 |
前期抱团股仍是机构最爱 |
(4)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多因子选股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
1.2.2 行业轮动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2 行业轮动策略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多因子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1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理论 |
2.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2.1.3 套利定价模型理论 |
2.1.4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
2.1.5 小结 |
2.2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
2.2.1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
2.2.2 朱格拉周期理论 |
2.2.3 基钦周期理论 |
2.2.4 小结 |
2.3 行业轮动理论研究 |
2.3.1 行业轮动原理 |
2.3.2 产业链视角下的行业轮动 |
2.3.3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
2.3.4 经济周期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行业轮动研究 |
3 多因子选股模型方案设计 |
3.1 多因子选股模型原理和方法 |
3.2 建立候选因子库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异常值处理 |
3.3.2 缺失值处理 |
3.3.3 标准化处理 |
3.4 因子有效检验 |
3.4.1 相关性检验 |
3.4.2 因子收益率分析 |
3.5 冗余因子剔除 |
3.6 构建多因子模型 |
3.7 模型评价指标设定 |
4 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分析 |
4.1 实证研究 |
4.1.1 实证数据选取 |
4.1.2 候选因子的选取 |
4.1.3 实证数据预处理 |
4.1.4 因子有效性检验 |
4.1.5 因子收益率检验 |
4.1.6 进一步筛选有效因子 |
4.2 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分析 |
5 基于行业轮动的多因子选股策略 |
5.1 库存周期的选取与划分 |
5.1.1 库存周期的经济含义 |
5.1.2 库存周期验证 |
5.1.3 库存周期划分 |
5.1.4 行业大类划分 |
5.2 行业轮动策略的构建 |
5.3 行业轮动策略实证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行业轮动因子IC测试结果 |
附录2 :行业轮动策略因子收益率测试结果 |
附录3 :行业轮动策略因子相关性测试结果 |
附录4 :策略选股情况 |
附录5 :模型构建的相关代码 |
(5)西安市房地产市场泡沫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贡献与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相关理论 |
2.1 一般泡沫理论 |
2.1.1 泡沫的概念 |
2.1.2 泡沫理论的发展 |
2.2 房地产泡沫理论 |
2.2.1 房地产泡沫的含义 |
2.2.2 历史上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
2.2.3 房地产泡沫的表现形式 |
2.2.4 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成因 |
2.2.5 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危害 |
2.3 常用的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 |
2.3.1 指标指示法 |
2.3.2 理论价格法 |
2.3.3 统计检验法 |
2.3.4 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房地产发展现状 |
3.1 西安市概况 |
3.2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现状 |
3.2.1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
3.2.2 西安市房屋销售情况与竣工情况 |
3.2.3 房地产价格分析 |
3.2.4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
3.2.5 土地市场出让及成交情况 |
3.2.6 西安市房地产企业情况 |
3.2.7 西安市房地产调控政策 |
3.2.8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房地产泡沫情况研究 |
4.1 指标选取的要求 |
4.1.1 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指标的选定 |
4.2 西安市房地产价格泡沫指标的测度与分析 |
4.2.1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
4.2.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 |
4.2.3 房价收入比 |
4.2.4 房地产销售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 |
4.2.5 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 |
4.3 西安市房地产泡沫的综合测度 |
4.3.1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4.3.2 综合指标法对西安市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测度 |
4.3.3 基于理论价格法的实证研究 |
第五章 西安市房地产泡沫防范的建议 |
5.1 对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建议 |
5.1.1 加强对投机行为的打击 |
5.1.2 形成合理的住房结构 |
5.1.3 严格管理相关贷款 |
5.1.4 严厉打击囤地行为 |
5.1.5 健全招投标制度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BH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业计划书编制的文献研究 |
1.2.2 关于房地产的文献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F公司综合实力与BH项目设计方案 |
2.1 AF公司的综合实力 |
2.2 BH项目区位分析 |
2.2.1 项目位置和地块现状 |
2.2.2 区域规划 |
2.2.3 交通及配套 |
2.3 BH项目设计方案 |
2.3.1 项目的规划指标 |
2.3.2 项目总体设计 |
2.3.3 户型设计及装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项目区域房地产市场环境和竞争分析 |
3.2.1 一级土地市场分析 |
3.2.2 住宅销售市场分析 |
3.2.3 写字楼市场分析 |
3.2.4 商业市场分析 |
3.2.5 竞品项目分析 |
3.3 SWOT分析 |
3.3.1 项目优势分析 |
3.3.2 项目劣势分析 |
3.3.3 项目机会分析 |
3.3.4 项目威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 |
4.1 STP分析 |
4.1.1 市场细分 |
4.1.2 市场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营销策略分析 |
4.2.1 项目的产品策略 |
4.2.2 项目的价格策略 |
4.2.3 项目的渠道策略 |
4.2.4 项目的促销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务效益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2 收入支出及现金流估算 |
5.2.1 收入的估算 |
5.2.2 支出的估算 |
5.2.3 现金流计算 |
5.3 项目贴现率的确定 |
5.4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
6.1 基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确定敏感性因素 |
6.2 基于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定量估测风险 |
6.3 针对项目风险的防范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总投资估算表 |
附录2 增城区近期一级土地市场成交情况 |
附录3 购房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L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税收筹划研究 |
1.2.2 国内税收筹划研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税收筹划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税收筹划的内涵 |
2.2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
2.2.1 合法性原则 |
2.2.2 事前性原则 |
2.2.3 方案整体性原则 |
2.2.4 目标全面性原则 |
2.3 税收筹划的主要管理技术 |
2.3.1 节税技术 |
2.3.2 避税技术 |
2.3.3 递延纳税技术 |
2.4 税收筹划相关理论 |
2.4.1 契约论及其在税收领域的应用 |
2.4.2 博弈论及其在税收领域的应用 |
2.4.3 税务风险与税收筹划的有效性 |
第3章 L公司现状及涉税问题分析 |
3.1 L公司现状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2 L公司涉税情况分析 |
3.2.1 L公司所涉税种概况 |
3.2.2 增值税/营业税管理有待优化 |
3.2.3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偏高 |
3.2.4 土地增值税税务成本偏高 |
3.3 L公司主要涉税问题及成因 |
3.3.1 L公司主要涉税问题 |
3.3.2 L公司涉税问题成因 |
3.4 L公司税收筹划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4.1 L公司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
3.4.2 L公司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L公司税收筹划策略 |
4.1 增值税及其附加税收筹划 |
4.1.1 实现进项税款抵扣的最大化 |
4.1.2 合理选择供应商 |
4.1.3 合理选择建筑服务计税方法 |
4.2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
4.2.1 合理选择纳税主体 |
4.2.2 推迟应税收入确认时间 |
4.2.3 费用扣除的最大化 |
4.3 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 |
4.3.1 降低项目增值额 |
4.3.2 适时调整清算条件达成时间 |
第5章 L公司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
5.1 税收筹划风险 |
5.1.1 行业风险 |
5.1.2 政策风险 |
5.1.3 认定差异风险 |
5.1.4 员工风险 |
5.2 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 |
5.2.1 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意识 |
5.2.2 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
5.2.3 立足全局进行税收筹划 |
5.2.4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3.1 企业价值 |
1.3.2 控股股东 |
1.3.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
1.3.4 第二大股东制衡 |
1.3.5 媒体监督 |
1.3.6 情感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 |
2.1.2 媒体治理理论 |
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文献回顾 |
2.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本质和动机 |
2.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识别和衡量方法 |
2.2.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4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经济后果 |
2.3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文献回顾 |
2.3.1 其他股东整体的治理作用 |
2.3.2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 |
2.4 媒体治理的文献回顾 |
2.4.1 媒体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监督作用 |
2.4.2 媒体对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
2.4.3 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 |
2.5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新闻报道情感观点分析方法的研究 |
2.5.1 情感分析方法的研究 |
2.5.2 情感分析法在财务和会计领域的应用 |
2.6 文献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概念模型 |
3.1 制度背景 |
3.1.1 股权分置改革 |
3.1.2 监管政策变革 |
3.1.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3.1.4 媒体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
3.2 概念模型 |
3.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机制 |
3.2.2 私利行为的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3.2.3 总概念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改进——基于语境的财经新闻情感分析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情感词典的拓展 |
4.2.1 基于LM词典的财经新闻领域中文情感词典拓展 |
4.2.2 情感词强度确定 |
4.2.3 小结 |
4.3 评价对象的识别 |
4.3.1 段落的评价对象提取 |
4.3.2 语句的评价对象提取 |
4.3.3 小结 |
4.4 语句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
4.4.1 语句的主客观性判断 |
4.4.2 主观语句的语境影响分析和情感强度计算 |
4.4.3 质疑语句的判断和处理 |
4.4.4 小结 |
4.5 篇章整体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
4.5.1 相关度判断 |
4.5.2 转折关系考虑 |
4.5.3 题材的影响 |
4.5.4 小结 |
4.6 方法的实现与测评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中介作用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5.2.2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
5.2.3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5.3.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4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5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 |
6.2.1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6.2.2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6.3.3 计量模型设定 |
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6.4.4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6.4.5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与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关系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假设 |
7.2.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
7.2.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度量 |
7.3.2 计量模型设定 |
7.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7.4.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
7.4.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启示 |
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词典 |
附录2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程序算法和代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上市公司股票阶段性驱动研究 ——环境变失与技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有利于提倡共赢的投资理念 |
1.2.2 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 |
1.2.3 有利于培养财富阶层 |
1.2.4 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 |
1.3 论文基本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价值投资文献 |
2.1.1 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 |
2.1.2 彼得林奇价值投资理论 |
2.2 趋势交易文献 |
2.2.1 道氏理论 |
2.2.2 均线理论 |
2.2.3 趋势交易理论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不同板块轮动的市场研究 |
3.1 2007~2016 中国A股十年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时间分段研究 |
3.2 不同行业阶段性上涨分析 |
3.2.1 2007.1 .1~2007.10.16 阶段内,板块轮动分析 |
3.2.2 2008.10 .28~2009.8.4 阶段内,板块轮动分析 |
3.2.3 2014.3 .12~2015.6.11 阶段内,板块轮动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板块轮动的技术特征分析 |
4.1 板块行情发起之前成交量变化的分析 |
4.2 板块类行情中涨幅的分析 |
4.3 板块类行情趋势持续时间 |
第5章 板块轮动买卖点的分析及应用 |
5.1 板块轮动买卖点的分析 |
5.2 板块轮动买卖点的应用 |
5.3 下一轮板块的预测及现有轮动的把握 |
5.4 下一轮板块的基本面支持 |
5.4.1 新能源汽车板块 |
5.4.2 通信板块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A股市场存量博弈阶段的结构分化现象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 本文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传统金融学 |
2.1.2 行为金融学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小结 |
第3章 A股市场存量博弈阶段结构分化现象实证分析 |
3.1 释义 |
3.2 选择存量市场研究的原因 |
3.2.1 存量市场是A股的主要阶段 |
3.2.2 结构分化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
3.3 数据选取及来源 |
3.3.1 数据选取标准 |
3.3.2 数据选取时间阶段 |
3.3.3 行业板块指数选取 |
3.4 存量市场结构分化现象实证分析 |
3.4.1 不同市场阶段子区间划分 |
3.4.2 不同市场阶段子区间板块机会实证 |
3.5 A股震荡市板块结构分化的实证分析结论 |
3.6 样本外市场数据检验 |
3.7 模拟交易 |
第4章 A股市场存量博弈阶段结构分化原因研究 |
4.1 政策变化引起的结构分化 |
4.1.1 市场建设规范方面引起的结构分化 |
4.1.2 宏观政策变化引起的结构分化 |
4.2 经济周期的变化引起的结构分化 |
4.2.1 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引起的结构分化 |
4.2.2 行业周期引起的结构分化 |
4.3 投资者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分化 |
4.3.1 投资者偏好不同引起的结构分化 |
4.3.2 投资者结构变迁引起的结构分化 |
4.4 羊群效应引起的结构分化 |
4.5 存量市场结构分化原因模型推演 |
4.5.1 建立虚拟市场 |
4.5.2 模型检测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结论对投资的参考意义 |
5.3 对A股市场未来特征的预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亏损下降 房地产业领涨(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中报:强周期业绩领涨 硬科技强势崛起[J].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股市动态分析, 2021(18)
- [2]CQ市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识别及应对 ——基于税收征管视角[D]. 左永彦.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以YT公司为例[D]. 胡晨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D]. 胡林云. 西南大学, 2020(01)
- [5]西安市房地产市场泡沫测度[D]. 陈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BH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 袁雅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L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 王晓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王华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上市公司股票阶段性驱动研究 ——环境变失与技术特征分析[D]. 卢尧之.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10]A股市场存量博弈阶段的结构分化现象的实证研究[D]. 陈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