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石油通信公司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庄园[1](2020)在《信息化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是以全球视野对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进行的战略构想,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的战略布局。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信息的互联互通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国家鼓励信息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信息化建设为纽带,更好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互联网普及率普遍偏低,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信息化治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国际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的巨大障碍,为我国信息化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深入实施,我国信息化产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跃居世界前列,信息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关键信息化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成效显着,信息化企业已具备“走出去”的能力。然而信息化企业“走出去”在经营和投资方面面临诸多风险,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是信息化企业“走出去”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信息化企业如何“走出去”这一课题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了我国信息化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其次,研究了SWOT、PEST等分析方法;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华南公司“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规避劣势、准确把握机遇和成功应对威胁所采取的措施,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华南公司“走出去”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及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模式;最后,从企业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政府合作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地建议。
刘美辰[2](2020)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为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而服务的重要举措;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链,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服务行业、引领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行业领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和协同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9所北京地区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相关的“211工程”行业特色型高校为研究对象,对这9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和梳理,包括对行业背景、课程开设、竞赛举办、基地建设、师资配备等各方面现状的描述与归纳,总结出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存在的行业整体低迷带来冲击、教育理念偏差、课程设置有待优化、师资力量亟待加强等不足之处,针对这一类高校的特点,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对策与建议,从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完善创新创业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有效改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对接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和孵化平台的建立,加快转化科技创新成果,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为服务国家、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李春燕[4](2020)在《基于改进关联方法的西北四省(区)产业结构关联变动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中,力求和谐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经济增长是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持续释放的能量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实现的,所以产业结构变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永恒主题。在2013年我国提出西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背景下。研究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化对于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和与其文章在梳理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化理论与文献基础上,利用2007年、2012年、西北四省(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的投入产出表,同时借鉴中国学者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对邓氏关联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剖析,解决因序列始点数据和参照序列变化带来计算结果不唯一以及无量纲化处理可能破坏数据内在关系等问题;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构建虚拟最优前向后向效应参照序列,综合分析其与所有部门的关联效应的优化思路,客观真实地反映产业部门的拉动、推动作用和主导产业的演化,并分析四省区域间产业关联。然后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以2012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划分全国为六大区域,对各区域之间的土地资源转移量进行测算,获得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量,分析与其他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演化和转移规律。通过文章的实证研究得出下结论:(1)甘肃省主导产业主要金属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仪器仪表业为主;青海主导产业中金属机械的制造业,制造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都是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新疆主导产业中第二产业为主,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仪器仪表、废品废料。农业排名也较高;宁夏主要以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为主,经济发展中资源依赖性较强。(2)西部四省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比较类似,甚至有完全相同的主导产业,而且大多数都是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中,会产生竞争关系和重复发展的情况。从较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产业结构不利于促进西部区域的经济进步和持续性发展。(3)基于区域关联的视角,构建了省域生态资源转移量框架,对中国省域间产业的土地资源占用量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西北地区和和其他区域间产业经济联系逐渐在加强;而且西部区域的各产业部门被其他省域的占用量较多,转移量都为正。而占有其他区域的资源来发展自身经济的产业很少。(4)具体表现为:(1)农林牧渔业属于“弱势地区供给强势地区,”西北地区的农业都是向其他省域转移,(2)工业属于占用型产业,工业基础强的区域,发展速度更快,反而转移占用基础差区域的其他资源。(3)建筑业在消费、投资情境下,省域差异较大,西南、中南地区转移量呈明显增长趋势(4)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零售业,西部、东北地区转移量较大,这与华东、中南。华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较好、地理区位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等因素密切相关。(5)其他服务业在投资、消费、出口情景下,大多为占用型产业。分析得出经济越发达的中、东地区占用西部、东北区域的资源越多,尤其是一些以资源禀赋为优势发展的省域,被转移的产业资源较多,如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依旧是主要问题。
王成福[5](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王艺皓[6](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它有“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之称,广泛应用于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军事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传统制造业的性能提升。自2018年3月22日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虽然曾一度因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而得以缓和,但美国从2019年5月10日起对价值2000亿进口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从10%提高到25%,并拟对余下约3250多亿产品增收25%关税为标志,升级为全面贸易摩擦,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中美贸易摩擦更加剧烈。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格外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我国手中的王牌。被提出可以用来对美国进行贸易反制。本文将深入分析国内外稀土形势,提出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美国为什么要发起贸易摩擦及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其次,对国外稀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别对上游稀土矿石开采、中游稀土冶炼分离加工、下游稀土在不同行业产品中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分析,可以对全球稀土产业发展及战略更加了解,与我国稀土产业可以形成全方位对比,更容易找到我国稀土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接着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我国稀土产业进行外部分析,分析出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稀土产业所面临的宏观外部环境。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稀土产业的内在状况及稀土贸易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与威胁。再次,通过上述分析后,总结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我国稀土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且巨大,但是在经过多年的资源过度开采、盗挖盗采、非法出口等因素储量下降快速,在多年的粗狂性的开采冶炼后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没有完整的资源战略储备机制,稀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发展停留在中上游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及初级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的下游产业发展滞后等。最后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对稀土贸易的实证分析,发现验证影响我国稀土贸易的重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战略:稀土产业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核心,科学开采冶炼储备战略、生态及社会环境治理战略、结构调整战略、人才储备战略、稀土贸易地位战略为支撑的战略。为保障策略实施首先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并建立完善的储备机制,其次,加大稀土产业环境与非法现象的整理力度,再次,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供给侧改革,最后提出我国稀土进出口贸易的地位提升的方式,和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可以起到的战略作用。使我国稀土产业可以健康的、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向稀土强国发展。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郭书剑[8](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王雅琼[9](2015)在《华北油田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通信行业的发展愈来愈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质项目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此对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涉及研究领域广,涵盖专业门类众多。本文针对通信工程项目中所遇到的质量管理的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优秀质量管理经验,提出解决的对策。提高通信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对项目管理及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华北油田通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智能承载网项目作为例,将该项目质量管理程序与标准程序进行比对,列出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接着分析了华北油田项目质量管理的实际案例,总结可借鉴的管理经验。运用TQM、ISO9000族标准、PDCA循环原理的方法,找到项目管理各阶段的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提出对策,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的质量把握;勘察设计阶段保证设计质量,前期准备阶段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阶段应做好质量保证,深化体制创新,优化管理流程。竣工验收阶段,保证质量持续改进。本文为通信行业企业提供了可以可操作的项目质量管理方案,而且在通信工程项目中运用因果分析法等质量管理工具,为行业中其他企业提供了理念和方法借鉴。
朱道元[10](2015)在《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文中指出2014年12月13日在天津大学隆重举行的第十一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标志着2014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地落下帷幕.在竞赛的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领导下和竞赛承办单位一天津大学的精心组织下,2014年的竞赛,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371所高校、研究所的4900队、147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691名博士生)参赛,规模空前.十一年来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说明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方面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研究生欢迎,成效是显着的.
二、华北石油通信公司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石油通信公司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化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行业实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现状及做法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信息化服务企业“走出去”的理论基础 |
2.1 “一带一路” |
2.2 信息化 |
2.3 “走出去”战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PEST分析 |
3.1 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 |
3.1.1 企业经营障碍 |
3.1.2 海外投资风险 |
3.2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政治环境(P)分析 |
3.3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经济环境(E)分析 |
3.4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社会环境(S)分析 |
3.5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技术环境(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SWOT分析 |
4.1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优势(S)分析 |
4.2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劣势(W)分析 |
4.3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机遇(O)分析 |
4.4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威胁(T)分析 |
4.5 华南公司“走出去”的应对措施 |
4.5.1 “走出去”过程 |
4.5.2 “走出去”模式 |
4.5.3 “走出去”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
5.1 发展国际化管理模式 |
5.2 提升跨国人才培养 |
5.3 推广产品标准化 |
5.4 寻求政府资金支持 |
5.5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行业特色型高校 |
2.1.2 创新创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第三章 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
3.1 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 |
3.2 课程类创新创业教学现状 |
3.2.1 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
3.2.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
3.2.3 打造网络课程平台 |
3.3 依托行业的实践类创新创业教学现状 |
3.3.1 举办行业特色创新创业类竞赛 |
3.3.2 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
3.4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四章 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
4.1 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
4.1.1 依托行业、引领行业 |
4.1.2 校园文化具有“行业基因” |
4.1.3 行业校友资源丰富 |
4.2 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 |
4.2.1 行业低迷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冲击较大 |
4.2.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
4.2.3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 |
4.2.4 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
第五章 完善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5.1 坚持特色发展,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
5.1.1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支持 |
5.1.2 高校开放优质资源共享 |
5.2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创新创业教育观 |
5.2.1 高校层面破除“观念性障碍” |
5.2.2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
5.2.3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未来 |
5.2.4 树立专创融合理念 |
5.3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个性化创新创业课程 |
5.3.1 课程体系层次化 |
5.3.2 教学形式多样化 |
5.3.3 打造精品课程 |
5.3.4 自主编撰教材 |
5.3.5 引入企业资源 |
5.4 提高教师积极性,组建特色化师资队伍 |
5.4.1 强化顶层设计 |
5.4.2 注入协同理念 |
5.4.3 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
5.4.4 培育青年教师 |
5.4.5 健全激励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改进关联方法的西北四省(区)产业结构关联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产业结构的内涵 |
1.4.1 产业结构概念 |
1.4.2 产业间的结构形态 |
1.4.3 产业结构演化的新趋势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2.1 产业结构关联测度指标 |
2.1.1 投入产出分析 |
2.1.2 灰色关联分析 |
2.1.3 赫希曼判别标准与主导产业的判别 |
2.2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
2.2.1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
2.2.2 方法与步骤 |
2.3 数据基础 |
第3章 西部四省各区域产业关联演化分析 |
3.1 甘肃省产业关联演化分析 |
3.1.1 综合影响力系数演化分析 |
3.1.2 综合推动力系数演化分析 |
3.1.3 主导产业演化分析 |
3.2 青海省产业关联演化分析 |
3.2.1 综合影响力系数演化分析 |
3.2.2 综合推动力系数演化分析 |
3.2.3 主导产业演化分析 |
3.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关联演化分析 |
3.3.1 综合影响力系数演化分析 |
3.3.2 综合推动力系数演化分析 |
3.3.3 主导产业演化分析 |
3.4 宁夏自治区产业关联演化分析 |
3.4.1 综合影响力系数演化分析 |
3.4.2 综合影响力系数演化分析 |
3.4.3 主导产业演化分析 |
第4章 西部四省区域间产业演化分析 |
4.1 西部四省经济发展现状 |
4.2 西北四省区域间产业经济联系 |
4.2.1 区域间影响力系数分析 |
4.2.2 区域间感应度系数分析 |
4.2.3 区位商分析 |
4.3 四省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分析 |
第5章 西北四省与其他区域间产业经济联系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出口导致的产业区域间转移量 |
5.1.2 消费导致的产业区域间转移量 |
5.1.3 投资导致的产业区域间转移量 |
第6章 结论与分析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6)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稀土产业链发展现状 |
2.1.1 矿石资源开采 |
2.1.2 矿石的冶炼分离 |
2.1.3 稀土新材料及终端应用 |
2.2 稀土产业现状的战略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 |
3.1 PEST分析法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SWOT分析法 |
3.2.1 主要优势 |
3.2.2 主要劣势 |
3.2.3 机遇 |
3.2.4 威胁 |
3.3 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资源过度开采 |
3.3.2 生态环境破坏 |
3.3.3 稀土下游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
3.3.4 稀土贸易地位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稀土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指标解释及数据说明 |
4.3 我国稀土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多重共线诊断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主成分回归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
5.1 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设计 |
5.1.1 指导思想 |
5.1.2 战略目标 |
5.1.3 战略选择 |
5.2 我国稀土战略管理策略实施保障 |
5.2.1 科学开采冶炼并完善储备机制 |
5.2.2 整治稀土产业环境破坏及非法现象 |
5.2.3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创投入 |
5.2.4 提升我国稀土贸易中的地位 |
5.2.5 稀土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战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9)华北油田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
2.1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1.1 项目的概念 |
2.1.2 项目管理的定义 |
2.2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 |
2.2.1 项目质量管理定义 |
2.2.2 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
2.2.3 国内外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2.2.4 项目质量管理的作用 |
2.2.5 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
2.3 项目质量管理标准概述 |
2.3.1 ISO 9000 标准的介绍 |
2.3.2 ISO10006标准介绍 |
第3章 华北石油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华北油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
3.2 华北石油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3 华北石油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影响因素 |
3.3.2 质量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4章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案例介绍 |
4.2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4.2.1 可行性分析阶段 |
4.2.2 勘察设计阶段 |
4.2.3 前期准备阶段 |
4.2.4 施工阶段 |
4.2.5 竣工验收阶段 |
4.3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启示 |
第5章 华北石油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对策 |
5.1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质量把控 |
5.1.1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
5.1.2 确立项目质量标准 |
5.1.3 制定质量管理流程 |
5.1.4 做好可行性验证分析 |
5.2 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预控 |
5.2.1 制定设计管理制度 |
5.2.2 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
5.3 前期准备阶段做好物资准备 |
5.4 施工阶段的质量保证 |
5.4.1 完善施工质量监管制度 |
5.4.2 深化质量管理体制创新 |
5.4.3 加强对项目风险管控 |
5.4.4 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 |
5.5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改进 |
5.5.1 制定验收制度 |
5.5.2 加强质量信息整理 |
5.5.3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
5.5.4 注重项目的后期运维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提纲范文)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 |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 |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 |
四、华北石油通信公司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化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案例研究[D]. 庄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D]. 刘美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改进关联方法的西北四省(区)产业结构关联变动研究[D]. 李春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艺皓.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华北油田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王雅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
- [10]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J]. 朱道元.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