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non S100SP彩色喷墨打印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11)在《喷墨打印机走纸步进量作为机种特征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确定一个有助于识别喷墨打印机种的墨迹特征。方法对Epson、HP、Canon和Lexmark四大品牌的65种喷墨打印机的实验输出样本墨迹中重复出现的瑕疵进行分析。这些瑕疵包括:横向漏白条纹、重叠条纹和纵向对接错位等。结果相邻两个瑕疵之间的距离与打印机固有的走纸步进量直接相关。观测得出的走纸步进量既稳定又反映特定机种。结论将走纸步进量作为一个喷墨打印机种特征来利用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张显斗[2](2010)在《数字图像颜色复现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彩色数字图像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同类型数字图像设备的呈色机理及色域不同等原因,彩色图像在数字图像设备之间传输时经常出现颜色失真现象,这影响了如纺织、印刷、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及远程医疗等行业的发展,而颜色管理系统被公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本文主要针对颜色管理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基于色度的颜色管理系统,选择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和彩色打印机分别作为彩色图像获取设备、软拷贝显示和硬拷贝输出设备的典型代表,并提出相应的模型算法实现其设备的色度特征化及色域映射;对基于光谱的颜色管理系统,提出新的模型以重构物体的光谱反射比。最后,给出了基于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实例。对于数码相机的色度特征化,讨论了数码相机参数设置、实验装置及色度特征化过程中照明均匀性和重复性校正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的自适应模型实现其色度特征化,通过实验分析了非线性变换、局部训练样本数、多项式项数及样本介质等因素对色度特征化精度的影响。对于液晶显示器的色度特征化,讨论了两个重要假设条件即色品恒定性和通道相加性,通过经典的增益-偏置-伽玛(GOG)模型分析了依据这两个特性的特征化原理,并基于GOG模型对近似满足这两个假设条件的专业液晶显示器进行了色度特征化以评价其预测精度。然后,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段分空间(PP)模型用于实现不满足这两个假设条件的普通商用液晶显示器的色度特征化,并设计实验和其它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训练样本数不多时PP模型的颜色预测精度最高。对于打印机的色度特征化,考虑到其为减混色设备且驱动值与色度值有较强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基于立方体插值和立方体迭代细分的三维查找表模型分别实现其正向和反向色度特征化,并对基于立方体迭代细分的三维查找表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以提高其变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正向模型和经改进的反向模型均取得了较高的打印机色度特征化精度。鉴于色域映射在现代颜色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本文在对色域边界描述方法及色域映射算法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空间分布特性的自适应色域映射算法(ASCGMA)以及基于Gauss函数压缩的色域映射算法(GGMA)。对于ASCGMA,色域外待映射颜色的压缩幅度不仅与其在颜色空间的位置有关,还与其周围像素点的颜色信息有关。对于GGMA,将颜色空间划分为多个子空间,对于彩色图像中没有颜色超出目标设备色域边界的子空间,其颜色不做任何压缩,否则通过改进的高斯函数实现该子空间内颜色的压缩。然后,参照CIE规范分别与CIE推荐的HPMINDE和SGCK色域映射算法进行比较测试,基于成对比较法的视觉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ASCGMA和GGMA两种色域映射算法的表现均优于HPMINDE和SGCK算法。物体光谱反射比重构技术是光谱颜色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性基础技术。主成分分析法被广泛用于重构物体的光谱反射比,但若只通过数字图像设备三色通道对应的三个主成分来预测物体的光谱反射比,精度较低。因此,本研究将光谱空间划分为11个子空间,并在每个子空间中计算其主成分,同时将每个子空间中主成分的个数从3个扩展到9个,然后根据物体颜色的CIEXYZ三刺激值及其所在子空间的9个主成分预测其光谱反射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优于其它相关算法的光谱重构精度。为了进一步检验本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分别实现了彩色图像从液晶显示器到打印机的复现实例以及基于彩色打印机驱动值的物体光谱反射比重构实例。对于彩色图像复现实例,采用基于本文研究成果的现代颜色管理系统将4幅标准彩色图像从液晶显示器复现到打印机,并设计心理物理实验与在打印机默认设置下的硬拷贝打印图像进行视觉比较。结果表明,经过本文研究成果处理流程的所有打印图像均更接近于源图像。对于光谱重构实例,基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测试色卡进行光谱反射比重构,并与其实测光谱数据进行比较,评价结果验证了本研究算法重构物体光谱反射比的预测精度及现实可行性。最后,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予以概括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刘宁,裴雷[3](2007)在《浅谈彩色打印图像的半色调结构特征》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利用彩色打印图像上的半色调结构特征进行种类鉴别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上百种彩色打印设备输出的实验样本进行放大观察和形态学特征比较,详细描述了半色调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半色调结构特征反映打印设备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固有特征,具有特殊性和稳定性,综合其构成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彩色打印设备机种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陈凌云[4](2007)在《基于ICC规范的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彩色显示器、彩色扫描仪和彩色打印机等数字图象设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人们在享受数字图像设备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同设备间颜色传输失真的困扰。以彩色电子印前系统为代表的传统颜色管理系统采用闭环方式对颜色进行管理,无法满足现代应用对颜色管理开放式和网络化的迫切需求。为此,1993年国际颜色协会(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成立并制定了相应的ICC文件规范,旨在建立开放的、与厂商无关的、跨平台的颜色管理体系。本论文首先通过ICC规范重点介绍了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结构,着重分析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的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数据格式。通过对ANSI IT8.7/2标准色卡的测量,以其中一半色卡的数据建立了基于多项式的扫描仪颜色特征化模型,根据ICC输入设备颜色特征化规范格式生成了扫描仪颜色特征化文件,并基于ANSI IT8.7/2的另一半标准色卡数据检验了生成的特征化文件精度,两台扫描仪设备的平均色差小于1.2△Eab*单位。对于广泛应用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利用三维细分查表插值算法建立了显示器的颜色特征化模型,并生成了这两类显示器基于三维查找表的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用Macbeth ColorChecker标准色卡检验CRT和LCD的颜色特征化文件精度,CRT的AToB0平均色差小于1.0△Eab*单位,LCD的平均色差小于1.5△Eab*单位:CRT和LCD的BToA0平均色差都小于2.0△Eab*单位。然后利用Photoshop提供的颜色管理模块(CMM)实现了这两类显示器之间的颜色传递,LCD复现CRT的颜色传递精度小于2.5△Eab*单位,CRT复现LCD的颜色传递精度小于2.0△Eab*单位。对于打印机,采用三维查表插值与三维细分查表插值匹配算法建立了两台打印机的颜色特征化模型,由此生成了打印机基于三维查找表的ICC颜色特征化文件,通过打印216个色块及Macbeth色卡数据检验了两台打印机的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颜色预测精度,216个色块的平均色差小于2.5△Eab*单位,Macbeth色卡的平均色差小于3.5△Eab*单位。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王勇[5](2006)在《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及其再现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彩色显示器、彩色扫描仪和彩色打印机等数字图像设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不同图像设备的颜色获取、显示和输出原理以及颜色表现能力不同,所以颜色信息的直接传递难以实现跨媒介保真再现,严重制约了彩色数字图像设备在现代和传统颜色工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生物医学等各方面的应用。颜色管理系统通过精确定义彩色图像设备的颜色特征、颜色管理意图、照明与观察条件等影响颜色外貌的参数,通过不同图像设备颜色空间的映射,实现颜色的真实再现。另一方面,颜色是刺激物、视觉系统以及照明与观察条件(如照明光源、观察环境、观察几何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颜色管理系统非常复杂,其中的诸多问题仍然是国际上颜色科学和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着重研究颜色管理系统中的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性表征这一关键技术问题,针对不同的数字图像设备,比较并优化了颜色特征化的技术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域描述方法,分析了彩色图像设备的色域特性。最后,基于设备的精确颜色特征化,以ANSI IT8.7/2标准色卡为例,实现了从扫描仪输入、经CRT软拷贝显示到打印机硬拷贝输出的颜色传输和再现的完整应用过程。彩色扫描仪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图像输入设备。扫描仪的颜色特性表征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色度特征化和光谱特征化。扫描仪的色度特征化着重研究了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优化多项式项数、输入预处理并选择合适的输出颜色空间,实现了高精度的扫描仪色度特征化。但是,扫描仪的多项式回归色度特征化模型存在同色异谱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法(PCA)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扫描仪颜色光谱特征化的算法模型,解决了同色异谱的问题,并且获得了比国际上同类研究更高的图像光谱重构精度。对于广泛应用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比较了几种不同模型的颜色特征化精度。采用对颜色测试数据进行去除黑点的预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当每个通道采用17个标定颜色时,假定色品恒定的线性插值(PLCC)模型的颜色表征精度最高;如果每个通道采用5个标定颜色,则增益-偏置-伽玛(GOG)模型的颜色表征性能最优。由于液晶显示器(LCD)的颜色显示原理与CRT显示器不同,因而基于LCD阶调复现特性(TRC)的测试和分析,本文提出了适合LCD颜色特征化的S-Shape模型,并通过与已有描述LCD阶调特性的S-Curve模型比较表明,在达到同等精度的前提下,S-Shape模型的参数设置更合理,应用更方便。喷墨打印机的颜色特征化相对于扫描仪和显示器则更为复杂,通常采用三维查表插值法来实现其颜色空间的变换。三维立方体插值能方便地应用于打印机设备相关颜色空间到CIE色度空间的变换,但其逆向变换通常难以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立方体细分的三维查表插值匹配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打印机颜色空间逆向变换。数字图像设备准确的色域描述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色域映射的前提。相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离散描述方法,色域的解析描述能降低数据存储空间,并提高色域映射的计算效率。本文基于三维空间中曲面拟合的思想并结合色域特征,提出了色域的双变量高阶多项式(TVHOP)解析描述方法及其数学模型。通过对彩色CRT显示器的色域描述实验研究表明,TVHOP模型基于少量的色域表面颜色的测试即可以获得较高的色域描述精度。在详细研究了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技术的基础上,以ANSI IT8.7/2标准色卡为测试彩色图像,通过扫描仪输入到显示器软拷贝再现和打印机硬拷贝输出,实现了完整的颜色信息传输过程,并对各设备的颜色特征化模型以及颜色再现能力进行了综合的测试、分析和评价。然后,将本论文的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验证了本研究中数字图像设备的颜色特征化模型与颜色再现的高精度和有效性。最后,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小虫,magnum[6](2003)在《彩色品味 彩色人生——主流喷墨打印机横向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喷墨打印机市场异常热闹,惠普(HP)、爱普生(EPSON)、佳能(CANON)三大厂商不仅纷纷改进自己的技术,还不断推出新品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数码相机的价格不断下降,市场需求也逐渐有所变化,喷墨打印机大多已不再是承担简单的打印文稿工作,照片打印成为新的应用方向。由于照片打印有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让用户可随心所欲地将自己作品表现出来,因此迅速被市场所接受。 每家厂商各自的技术有什么不同?同一厂商的产品区别又在什么地方?价格虽然是最明显的体现,但什么样的机型最适合自己的需要呢?
光碟剑客[7](2002)在《A4幅面主流喷墨打印机导购与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目前打印机市场上产品众多,型号、性能参数更是眼花缭乱,究竟如何才能看清楚各种打印机的参数,根据自己的需求特点选择一台性价比最佳的打印机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参考。
光碟剑客[8](2002)在《看谁吃墨吃得多——近期喷墨打印机市场主流产品比较》文中认为打印机的吃墨现象是怎么一回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喷墨打印机谁吃墨吃得多“?本期的“市场一览”将和你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吴萍[9](2002)在《走向残酷混战的前夜》文中认为2001年的打印机市场,喷墨产品表面上的血战掩盖了激光产品背后激烈的攻防,打印机厂商在盘点喷墨市场收益的同时,积极投入了更具丰厚利润的激光打印机市场中。一个更为残酷的竞争时代即将来临,阵营的一面是HP和Epson,另一面则
方华桂[10](2001)在《市场主流喷打产品巡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两年里,打印机的价格不断下调,而品质却不断上升。3大厂商的激烈厮杀,加之利盟、施乐等很有实力的厂商的介入,喷墨打印机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阶段(当然这是对我们用户而言)。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面对各大明星倩女的广告攻势,面对商家口若悬河的强力推荐,很多消费者真是有些迷茫:到底该买哪款打印机呢?虽然你已经了解了打印机的最新技术和指标(可参阅前面),但是你对打印机市场的了解有多少?各款产品的特点你都了如指掌吗?你心中有性价比最高的打印机吗?你最渴望的高级打印机是哪款?要是你对这些问题一时还无法回答的话,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应该就有答案了。
二、Canon S100SP彩色喷墨打印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non S100SP彩色喷墨打印机(论文提纲范文)
(1)喷墨打印机走纸步进量作为机种特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2.1非原装墨盒替换原装墨盒进行采样 |
1.2.2打印过程中故意取消打印, 造成未完成的打印条纹 |
2结果与讨论 |
3结论 |
(2)数字图像颜色复现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度特征化 |
1.2.2 数字图像设备色域边界描述及映射算法 |
1.2.3 物体光谱反射比重构算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颜色科学理论基础 |
2.1 颜色的定量描述 |
2.1.1 光源及CIE标准照明体 |
2.1.2 物体的光谱光度特性及CIE标准照明与观察几何条件 |
2.1.3 人眼视觉机理及CIE标准色度观察者 |
2.1.4 颜色的计算 |
2.2 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评价 |
2.2.1 CIE1976 L~*a~*b~*颜色空间 |
2.2.2 CIELAB色差 |
2.2.3 CIEDE2000色差 |
2.3 颜色的色貌属性及定量描述 |
2.3.1 色貌属性及色貌现象 |
2.3.2 色貌的定量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度特征化 |
3.1 数码相机的色度特征化 |
3.1.1 数码相机原理 |
3.1.2 数码相机色度特征化方法 |
3.1.3 基于多项式的自适应色度特征化模型原理及评价 |
3.2 液晶显示器的色度特征化 |
3.2.1 显示器颜色特性 |
3.2.2 GOG色度特征化模型原理及其评价 |
3.2.3 分段分空间色度特征化模型原理及其评价 |
3.3 彩色打印机的色度特征化 |
3.3.1 基于立方体插值的正向色度特征化原理及其评价 |
3.3.2 基于立方体细分的反向色度特征化原理及其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图像设备色域边界描述及其映射算法 |
4.1 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域边界描述 |
4.2 CIE推荐的色域映射算法及评价方法 |
4.2.1 HPMINDE色域映射算法 |
4.2.2 SGCK色域映射算法 |
4.2.3 色域映射算法的评价方法 |
4.3 基于空间分布特性的自适应色域映射算法及其评价 |
4.3.1 算法原理 |
4.3.2 算法评价 |
4.4 基于GAuss函数压缩的色域映射算法及其评价 |
4.4.1 算法原理 |
4.4.2 算法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物体光谱反射比重构算法 |
5.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5.2 基于分空间的主成分分析法 |
5.3 基于分空间和主成分个数扩展的主成分分析法 |
5.4 算法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彩色图像跨媒体复现及物体光谱反射比重构实例 |
6.1 彩色图像跨媒体复现实例 |
6.1.1 彩色图像跨媒体复现流程 |
6.1.2 图像复现实验及评价 |
6.2 物体光谱反射比重构实例 |
6.2.1 光谱重构流程 |
6.2.2 光谱重构实验结果及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浅谈彩色打印图像的半色调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实 验 |
3 数字半色调结构特征 |
3.1 调幅网的半色调结构 |
3.1.1 网点形态 |
3.1.2 网屏线数和各色网线角度 |
3.2 调频网的半色调结构特征 |
3.2.1 最小墨点尺寸 |
3.2.2 墨点大小级数 |
3.2.3 墨点色彩种类 |
3.2.4 网点分布形态 |
3.2.5 色彩构成 |
4 讨 论 |
4.1 半色调结构特征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
4.2 影响调幅网半色调结构特征变化的因素 |
4.3 影响喷墨打印半色调结构特征变化的因素 |
(4)基于ICC规范的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颜色相关理论基础 |
2.1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和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
2.2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
2.3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评价 |
第三章 ICC规范 |
3.1 ICC颜色特征化文件分类 |
3.2 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一般格式 |
3.2.1 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总体结构 |
3.2.2 文件头(Profile Header) |
3.2.3 标签表(Tag Table) |
3.2.4 标签元素数据(TaggedElementData) |
3.3 基于ICC标准的设备颜色特征化文件 |
3.3.1 基于ICC标准的输入设备颜色特征化文件 |
3.3.2 基于ICC标准的显示设备颜色特征化文件 |
3.3.3 基于ICC标准的输出设备颜色特征化文件 |
3.4 颜色复现意图(Rendering Intent) |
第四章 扫描仪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及检验 |
4.1 扫描仪成色原理 |
4.2 扫描仪的色度特征化 |
4.2.1 实验设备和设置 |
4.2.2 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
4.2.3 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 |
4.3 扫描仪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 |
4.4 扫描仪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检验及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显示器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及检验 |
5.1 显示器颜色显示原理 |
5.1.1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显示原理 |
5.1.2 液晶显示器显示原理 |
5.2 显示器的颜色特征化方法 |
5.2.1 实验器材及装置 |
5.2.2 实验数据采集 |
5.3 显示器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 |
5.4 显示器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精度检验 |
5.5 CRT显示器与LCD之间的颜色复现 |
5.5.1 CRT向LCD的颜色传递 |
5.5.2 LCD向CRT的颜色传递 |
5.6 小结 |
第六章 打印机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与检验 |
6.1 打印机颜色显示原理 |
6.2 打印机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 |
6.2.1 实验设备、材料和方法 |
6.2.2 打印机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生成 |
6.3 打印机ICC颜色特征化文件的精度检验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及其再现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相关国际研究机构及其成果 |
1.2.2 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和色域描述相关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颜色与数字图像设备 |
2.1 颜色的基本概念 |
2.2 颜色科学基本理论 |
2.2.1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和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
2.2.2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
2.2.3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评价 |
2.3 数字成像和颜色再现设备 |
2.3.1 颜色管理系统 |
2.3.2 数字成像设备 |
2.3.3 颜色再现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扫描仪的颜色特征化 |
3.1 引言 |
3.2 通用的的色度特征化模型 |
3.2.1 三维查表插值法 |
3.2.2 BP神经网络法 |
3.2.3 多项式回归模型 |
3.3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扫描仪色度特征化 |
3.3.1 实验设备和设置 |
3.3.2 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
3.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4 实验结论 |
3.4 基于主元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扫描仪光谱特征化 |
3.4.1 主元分析法 |
3.4.2 神经网络法 |
3.4.3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5 实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显示设备的颜色特征化 |
4.1 引言 |
4.2 显示设备颜色特征化理论 |
4.3 显示设备的评估测试 |
4.3.1 测试条件 |
4.3.2 预热时间 |
4.3.3 图像稳定时间 |
4.3.4 通道相加性 |
4.3.5 色品恒常性 |
4.3.6 空间均匀性和空间独立性测试 |
4.4 CRT显示器颜色特征化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模型总体性能比较 |
4.4.3 模型各色区性能比较 |
4.4.4 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
4.5 LCD显示器颜色特征化S-Shape模型 |
4.5.1 实验方法 |
4.5.2 模型参数优化 |
4.5.3 模型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打印机的颜色特征化 |
5.1 引言 |
5.2 RGB到CIEXYZ颜色空间的正向变换 |
5.2.1 实验设备、材料和方法 |
5.2.2 颜色空间转换算法 |
5.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 打印机颜色空间的逆向变换 |
5.3.1 立方体细分查表插值匹配算法 |
5.3.2 CIEXYZ到设备RGB颜色空间的变换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域描述 |
6.1 引言 |
6.2 等明度色域边界算法确定CRT色域 |
6.2.1 等明度色域边界算法 |
6.2.2 CRT显示器的颜色特征化 |
6.2.3 CRT显示器色域的确定 |
6.3 色域的双变数高阶多项式解析模型 |
6.3.1 TVHOP模型 |
6.3.2 CRT显示器的色域解析描述 |
6.4 彩色图像设备色域的比较 |
6.4.1 打印机和CRT比较 |
6.4.2 扫描仪和CRT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数字图像设备的颜色再现及其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和色差评价 |
7.2.1 颜色再现流程 |
7.2.2 色差评价 |
7.3 CRT显示器的颜色再现 |
7.3.1 PLCC模型的变换可逆性色差 |
7.3.2 PLCC模型的预测色差 |
7.3.3 CRT显示器的颜色再现色差 |
7.3.4 扫描仪到显示器的颜色传递色差 |
7.4 打印机的颜色再现 |
7.4.1 打印机的颜色空间变换可逆性色差 |
7.4.2 打印机三维查表插值法的预测色差 |
7.4.3 打印机的颜色再现色差 |
7.4.4 扫描仪经显示器到打印机的颜色传递色差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论文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市场主流喷打产品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欧美品牌——HPHP的实力毋庸置疑, 在很多技术标准制定的时候, 它都是强有力的参与者。HP在打印机领域中也占有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在高端的彩色激光打印机市场上, HP的产品完全能够压过EPSON或是Canon的产品, 但是由于HP一贯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彩色激光打印机上, 因此HP的喷墨打印机的市场占有率排在EPSON和Canon之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HP的喷墨打印机比EPSON或是Canon的差, 相反, 随着HP公司逐渐重视中国大陆市场, HP打印机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提升。 |
HP DJ-640C参考售价:800元 |
HP DJ-930C参考售价:1350元 |
HP DJ-990C参考售价:3200元 |
EPSON Color 580参考售价:888元 |
EPSON Photo 895参考售价:2800元 |
新贵霸主——EPSON |
EPSON Stylus Photo 720参考售价:1680元 |
EPSON Stylus C20参考售价:599元 |
EPSON Stylus C40参考价格:799元 |
EPSON Photo EX3参考售价:3000元 |
中坚力量——Canon |
BJC-1000SP参考售价:630元 |
Canon S400参考售价:1150元 |
Canon BJC-6500参考价:2780元 |
Canon S800参考售价:2900元 |
第四方力量——Lexmark |
Lexmark Z31参考售价:630元 |
Lexmark Z52参考售价:1680元 |
开山鼻祖——Xerox |
DocuPrint M760参考售价:2200元 |
XK35C参考售价:4990元 |
四、Canon S100SP彩色喷墨打印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墨打印机走纸步进量作为机种特征的实验研究[J]. 刘宁. 中国司法鉴定, 2011(04)
- [2]数字图像颜色复现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显斗. 浙江大学, 2010(08)
- [3]浅谈彩色打印图像的半色调结构特征[J]. 刘宁,裴雷. 刑事技术, 2007(04)
- [4]基于ICC规范的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管理研究[D]. 陈凌云. 浙江大学, 2007(02)
- [5]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及其再现理论与技术研究[D]. 王勇. 浙江大学, 2006(02)
- [6]彩色品味 彩色人生——主流喷墨打印机横向评测[J]. 小虫,magnum. 大众硬件, 2003(06)
- [7]A4幅面主流喷墨打印机导购与评测[J]. 光碟剑客. 电脑爱好者, 2002(12)
- [8]看谁吃墨吃得多——近期喷墨打印机市场主流产品比较[J]. 光碟剑客. 电脑爱好者, 2002(04)
- [9]走向残酷混战的前夜[N]. 吴萍. 计算机世界, 2002
- [10]市场主流喷打产品巡礼[J]. 方华桂. 电脑技术,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