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毛雀麦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玥[1](2019)在《缘毛雀麦新品系主要特性与产量及品质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L.)新品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抗性以及营养品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比较其与对照—锡林郭勒缘毛雀麦(B.ciliatus L.cv.Xilinguole)的主要差异,综合评价新品系的优良特性和利用价值。结果如下:1.缘毛雀麦新品系株高约65~66cm,其枝条数高于对照(锡林郭勒缘毛雀麦),各物候期均早于对照,具有明显的早熟特性;早熟材料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余种质材料。2.各材料在生长2-3年总鲜干草产量无显着差异,其中生长第3年的干草产量均高于生长第2年的,2份新品系分别较生长第2年提高了 68.7%和72.3%;新品系生长第2年的实际种子产量240-260 kg/hm2,显着高于对照。3.两份新品系的抗旱性和耐盐性均强于对照。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从强到弱排序为:新品系2>新品系1>锡林郭勒缘毛雀麦;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从强到弱的排序为新品系1>新品系2>锡林郭勒缘毛雀麦。4.缘毛雀麦新品系生长第2年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生长第3年的粗蛋白含量是第一茬草的(14-15%)高于再生草(11-13%)。5.在新品系生长的第2-3年内,其种子产量和草产量与对照相当,但其营养品质及抗旱性和耐盐性均优于对照,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进一步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登记注册为新品种。
朱玉叶[2](2013)在《五节芒与荻杂交种的鉴定及其性状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芒属(Miscanthus Anderss)植物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黍亚科(Subfam. Panicoideae A. Braun)须芒草族(Trib. Andropogoneae Dumortier)甘蔗亚族(Subtrib. Saccharinae Grisebach),是多年生的C4类高大草本植物。芒属植物生物质产量高,可用于荒漠等非耕地土地种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培育品质优良的可用于工业生产的芒属植物杂交种是进行芒属植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材料选取五节芒和荻作为两个亲本培育人工杂交种,研究杂种后代遗传变异情况的分析,结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为选育出抗逆性强、高产、广适的新品种奠定基础。现研究结果如下1杂种真实性鉴定研究采用SSR标记与形态学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与荻(M sacchariflorus)种间人工杂交获得的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两对SSR引物(HAU-170、A3)在32个M.floridulus×M.sacchariflorus杂交后代中鉴定出32个杂交种,真杂种率为100%;在103个M. sacchariflorus×M.floridulus杂交后代中鉴定出77个杂交种,真杂种率为77.46%。而采用形态学标记从32个M. floridulus×M. sacchariflorus杂交后代中鉴定出32个真杂种,比例为100%;从103个M.sacchariflorus×M.floridulus杂交后代中鉴定出80个真杂种,比例为77.67%。SSR分子标记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的符合度为97.3%。2杂种生殖生物学分析对五节芒与荻人工杂交种群体的开花物候、花粉育性、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F1植株花期持续时间长,个体之间花期具很高同步性。F1植株结合了双亲的开花特性,呈现两个开花高峰,一个在6月份与亲本荻重合,一个在9月份与亲本五节芒重合;(2)杂种植株花粉育性低于双亲,但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下,结实率又高于双亲。杂交种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3)开花物候指数与座果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始花时间与结实率呈负相关关系,开花数和花期持续时间与结实率呈正相关关系;(4)种间杂交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正常,只有少部分的花粉母细胞出现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各时期异常行为率均低于2%,说明五节芒和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3杂种遗传变异分析对五节芒与荻人工杂种F1群体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性状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32.42±36.49,一些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如分蘖数(30.21%)、单茎干重(24.39%)、株从干重(40.40%)等变异较大。单茎干重与腋芽数、茎节数、第一节窄边直径、第一节宽边直径、叶片干重、主茎干重、花序干重、花序主轴长、三级花序数、最大叶片长、旗叶长、株高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二级花序数、旗叶宽呈显着负相关;株从干重与分蘖数呈显着正相关。F1代负向杂种优势明显,杂种正反交植株中与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没有显着差异。Fl正反交个体在聚类分析中并没有分别聚类,而是交错散乱聚类。
李志勇[3](2011)在《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扁蓿豆是一种很重要的豆科牧草,在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揭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并为该种质资源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7个地理类群的59个扁蓿豆居群为研究对象,从表型性状、叶片解剖结构、种子贮藏蛋白、ISSR分子标记及AFLP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各类群与环境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8个表型性状和9个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异系数的差异均较大,其中叶面积、株高、单枝花序数、花序的种子数、花序的结荚数、千粒重、茎色和生长习性等是引起扁蓿豆种质表型变异的主要性状;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维管束直径及叶片厚度基本可以代表叶片解剖结构大部分的变异信息。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及叶片厚度与生态因子中的年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表明这3个性状随降水量的变化发生变异,它们与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抗旱特性有关,为扁蓿豆抗旱结构的特征之一。2、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间和地理类群间均有明显的多态性。供试的基因多样性h=0.1548,Shannon多样性指数I=0.2744,表明居群间变异程度较高,遗传分化大。内蒙古和西藏地区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北京地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聚类分析可把59个居群扁蓿豆种质资源分为10类。3、选用18个ISSR引物对59个居群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43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的总扩增带数为7.94条,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80.41%。居群间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97,基因分化系数为0.8349,内蒙古和西藏地区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北京地区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聚类分析可把59个居群扁蓿豆种质资源分为8类,与种子贮藏蛋白的分析结果一致。4、利用EcoRI/MseI酶切组合和4对选择性引物,对49个居群进行AFLP扩增,总扩增条带数目为36条,多态性达100%。地区间的遗传变异小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供试居群可分为8类,来源地相同的部分居群聚在了一起,但也有相互交叉现象。5、三种遗传标记水平反映出的遗传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种子贮藏蛋白标记反映出的居群间遗传差异最大。采用表型性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种子贮藏蛋白、ISSR及AFLP标记等研究方法对供试扁蓿豆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效果较好,尤其以种子贮藏蛋白和ISSR检测评价方法为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⑴扁蓿豆种质资源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具有十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居群间,表明其遗传变异主要来源居群内。⑵不同地理类群间的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较大,来源于内蒙古地区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地区。⑶不同的遗传标记方法的聚类结果不同,但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居群均可以聚为一类,说明地理来源相同的居群的亲缘关系较近。⑷采用表型性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种子贮藏蛋白、ISSR及AFLP标记等方法对扁蓿豆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效果较好。这将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蔡丽艳[4](2010)在《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牧草产量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苜蓿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促进优良杂交苜蓿的选育,本试验以8个苜蓿雄性不育系和4个具有优良性状的苜蓿品种(或种)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配置32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苜蓿杂种优势形成的农艺学和生理学的性状表现;在基因调控水平上,探讨了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杂种产量优势形成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各亲本牧草产量配合力效应的研究发现,亲本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所占比重为71.18%,说明基因型加性效应对杂种产量性状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不育系一般配合力对杂种牧草产量优势形成的影响大于特殊配合力,其中2号、10号和12号不育系一般配合力较大,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各杂交组合中,竞争优势大于40%的组合有2×Ⅱ、2×Ⅲ、4×Ⅰ和12×Ⅰ。(2)据牧草产量及其杂种优势效应,将32个杂交组合分为强优势组、弱优势组和中间优势组3类。强优势组二年生第一茬的牧草产量(43.02g/株)及其杂种优势(41.88%)均显着高于弱优势组合(P<0.01)。在9个产量性状中株高、分枝数、主茎粗和节间数与牧草产量杂种优势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3)影响牧草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为水分利用效率,其次为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高,干物质合成量大,则有利于产量杂种优势的形成。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不明显。(4)利用cDNA-AFLP技术,对不同物候期叶片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14对引物共检测出8577条稳定的谱带,差异表达基因占14.77%。现蕾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占总差异表达基因的20.27%,分枝期较少,仅占8.31%。共有6种基因差异表达类型,其中杂种特异表达类型(UNF1)和母本表达沉默类型(UNP1)对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在返青、分枝和现蕾期,UNF1与牧草产量优势显着正相关(r=0.8726)。(5)随机克隆了12个杂种与亲本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这些基因在GenBank中均有相似性大于75%的同源性核酸序列,其中有6条基因片段与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性≥42%),由同源蛋白质的功能进一步推测苜蓿产量优势的形成涉及基础代谢、物质运输、转录调控、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其中以基础代谢途径为主。
温晓蕾,吉志新,王长青,武延超,李春华,董洪平[5](2010)在《黑色型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黑色型黄粉虫各虫态及龄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为其物种鉴定和大规模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黑色型黄粉虫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结果]黑色型黄粉虫各虫态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且不同龄期的幼虫之间和不同性别成虫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发育时期黑色型黄粉虫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庞秋香,庞书香,赵博生,陈艳艳,张萌[6](2010)在《泰山赤鳞鱼苹果酸酶同工酶表型差异的研究》文中认为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生化染色方法分别对雌雄泰山赤鳞鱼10种组织中苹果酸酶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取的10种组织中,雌性泰山赤鳞鱼在心脏、性腺、肾、眼、鳃和脾6种组织中存在苹果酸酶,而雄性泰山赤鳞鱼只在心、肌肉、性腺、眼和鳃5种组织中存在苹果酸酶。雌性鱼心脏组织中只有1条ME-2带,而雄性鱼心脏组织含有ME-1和ME-2 2条酶带;卵巢中含有ME-1和ME-2 2条酶带,而精巢中只含有ME-1 1条带;雌性鱼的眼组织含有ME-1带,而雄性鱼眼中含有ME-2带。肾和脾组织只在雌性鱼中含有苹果酸酶酶带,而肌肉组织只在雄性鱼中含有苹果酸酶。苹果酸酶的表型在泰山赤鳞鱼不同性别同一组织和同一性别不同组织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赤鳞鱼种群的发育遗传学、品种改良和定向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为赤鳞鱼的开发和保护奠定基础。
童阿玛[7](2009)在《基于ISSR标记的草地早熟禾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属于禾本科(Gramineae)早熟禾(Poa)属,是重要的牧草和草坪水土保持草种。其中,青海省牧科院选育的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 Qinghai)具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抗寒性极强,草质优良,适口性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生长良好,并且在耐寒性方面均优于其他草地早熟禾品种。本试验拟建立适宜草地早熟禾的ISSR反应体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草地早熟禾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分析材料间不同水平上存在的差异,探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草地早熟禾品种遗传变异分析的可行性以及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为更深入地了解草地早熟禾的遗传差异、抗寒性的分子机理以及基因工程、耐寒品种选育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草地早熟禾ISSR-PCR扩增体系。筛选出8条ISSR引物,对4个不同种植地的青海省草地早熟禾及一个本地野生草地早熟禾和国外四个引进品种的草地早熟禾的135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地应用于草地早熟禾的遗传多样性评价。2.首次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青海草地早熟禾和国外引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共扩增出32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324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0.6个条带,群体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99.69%,群体总的遗传变异Ht=0.1821(±0.0219),群体内的遗传变异Hs=0.1160(±0.0077),遗传分化系数Gst=0.3631,基因流Nm=0.8772。青海草地早熟禾与国外草地早熟禾分为两类,其中XN和TJ遗传距离最近,NS和GD遗传距离最近。同时,不同生长地的青海草地早熟禾也按其地理位置归入各自的类别中。群体间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822,平均香农信息指数为0.3036,群体内多态位点百分率的平均值为39.38%。群体内NS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为29.54%,YS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即遗传多样性最高。群体内变异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YS>GL>TJ>TD>WY>XN>YY>GD>NS。3.草地早熟禾遗传多样性高低与迁移历史长短,迁移群体大小方面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同时其遗传距离与种子散播路径和方式存在相关性。
刘娟[8](2008)在《内蒙古地区23份雀麦属多年生牧草表型及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以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的23份雀麦属野生多年生牧草种质——沙地雀麦和无芒雀麦为材料,对其表型和种子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综合分析,为合理利用野生雀麦属牧草种质资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多样性通过对23份种质材料的12个表型性状分析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穗长,为47.40,最小的是内稃宽的变异,为13.05;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各材料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于株高、穗长、小穗数、小花数等9个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21.24为界线,23份种质材料在形态上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群为5份沙地雀麦,第二类群、第三类群均为无芒雀麦,第四类群第五类群均为沙地雀麦,分别为材料3和材料5。2.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通过单株取样的方法,对7份沙地雀麦和16份无芒雀麦材料进行了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可知,两种雀麦种子醇溶蛋白谱带具有多态性,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3749和0.4354,种源内变异是两种雀麦变异的主要来源。通过对23份材料的230个单粒种子醇溶蛋白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3条蛋白谱带,其中29条谱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比率为87.88%,表明在种子醇溶蛋白水平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841,种源居群内遗传变异是雀麦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GD=0.18为界线,23份种质材料可以分为5大类,其中第1类包括17份材料,7份沙地雀麦和10份无芒雀麦构成2个亚类,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第5类群均为无芒雀;在采集地分布范围内,各种源5个重要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地理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着。
吴尼尔,李造哲,赵慧,李微微[9](2007)在《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同工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POD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正、反交F1的酶谱基本相同,杂种F1的EST同工酶谱亦主要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杂种F1代POD和EST同工酶谱中亲本的个别酶带有丢失现象,又各产生了2条杂种带。BC1F1代POD同工酶谱的酶谱基本相同,EST酶带特征差异较大,出现双亲互补带和杂种带,并且有酶带的丢失现象。BC1代的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地受轮回亲本野大麦的影响,说明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BC1代进一步加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系P1F1-2与Y1F1-2及P1F1-6与P1F1-7有极其近的遗传关系,野大麦与BC1F1代各株系较披碱草有较近的遗传关系。POD与EST同工酶具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高翠萍[10](2007)在《苜蓿雄性不育系Ms-4杂交改良》文中研究说明苜蓿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1978年,吴永敷教授从草原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1’)中选择出雄性不育株Ms-4,其雌蕊育性低,杂交制种结实率低,在生产中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快速有效地获得新的优良不育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作物利用杂交选育出了优良雄性不育系。为提高育种效率,需要对杂交后代进行早代选择。本研究采用两种杂交方式转育雄性不育株,杂交方式一: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多个父本与不育系杂交,从F1代中选取农艺性状优良的可育株与不育系回交,以不育系为轮回亲本进行有限回交,对回交早代进行选择;杂交方式二: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多个父本与不育系杂交,从F1代中选取不育株与原父本回交,以选取的具有优良性状的父本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通过采用组织培养、细胞形态学、同工酶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和技术,分析了原不育系雄性不育性及杂交方式一的早代雌蕊育性,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多父本与不育系杂交,从F1代中选取农艺性状优良的可育株与不育系回交,以不育系为轮回亲本进行了有限回交,对回交后代进行花粉染色反应和植株活体鉴定雄性育性,回交一代共得到24个不育株。2在苜蓿雄性不育系Ms-4没有找到保持系之前,组织培养是苜蓿雄性不育系扩繁的有效途径。叶柄可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愈伤诱导率为85.6%;附加一定比例的脯胺酸和硫酸铵的培养基有利于体细胞胚的诱导,体胚诱导率为90%,且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体细胞胚生产性能高。3对回交一代24个不育株几个与雌蕊育性相关的农艺性状调查和柱头、花柱细胞形态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回交一代不育株BC1A1-21和BC1A1-22结实率显着提高,柱头膨大较明显,即乳突细胞外露面积隆起较大,毛状体细胞也相对长且外展;花柱横切面宽且长,表皮细胞体积较大,表皮和通道细胞之间有6-8层薄壁细胞和多条维管束,通道细胞排列紧密。两者雌蕊育性提高。4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与杂交后代不育株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和小花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杂种F1代POD和EST同工酶谱为双亲的互补型或有杂种特征带。BC1代POD和EST同工酶谱偏向于轮回亲本。5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亲本及杂交后代基因组DNA遗传差异,获得了与苜蓿雄性不育性有一定连锁关系的分子标记一个,记为MSS126438。利用此标记结合表型鉴定法共获得BC1代雄性不育株14株,与表型育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是对表型育性鉴定出的不育株的进一步筛选。
二、缘毛雀麦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缘毛雀麦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缘毛雀麦新品系主要特性与产量及品质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雀麦属牧草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2 雀麦属牧草的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 |
1.2.3 雀麦属牧草营养品质与牧草产量关系的研究 |
1.2.4 雀麦属牧草抗旱性与耐盐性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小区设计和播种管理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物候期 |
2.4.2 株高 |
2.4.3 草产量 |
2.4.4 分蘖数 |
2.4.5 茎叶比 |
2.4.6 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4.7 光合生理特性测定 |
2.4.8 营养品质测定 |
2.4.9 抗旱性测定 |
2.4.10 种子萌发期各材料耐盐性测定 |
2.4.11 隶属函数的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3份材料生物学特性比较 |
3.1.1 物候期 |
3.1.2 株高的比较 |
3.1.3 分蘖数的比较 |
3.1.4 雀麦属6份牧草材料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
3.2 3份材料生产性能的比较 |
3.2.1 草产量的比较 |
3.2.2 3份材料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比较 |
3.3 3份材料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比较 |
3.3.1 种子萌发期 |
3.3.2 苗期 |
3.4 3份材料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比较 |
3.4.1 盐胁迫对3份缘毛雀麦种子相对发芽势的影响 |
3.4.2 盐胁迫对3份缘毛雀麦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
3.4.3 盐胁迫对3份缘毛雀麦种子相对发芽指数的影响 |
3.4.4 盐胁迫对3份缘毛雀麦种子相对活力指数的影响 |
3.4.5 盐胁迫3份缘毛雀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
3.5 3份材料的营养成分比较 |
3.5.1 3份材料常规养分的分析 |
3.5.2 3份材料茎叶比与常规养分的关系 |
4 讨论 |
4.1 缘毛雀麦的早熟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4.2 缘毛雀麦的光合特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4.3 缘毛雀麦抗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4.4 缘毛雀麦牧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五节芒与荻杂交种的鉴定及其性状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的远缘杂交 |
1.1 植物远缘杂交的障碍 |
1.1.1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
1.1.2 远缘杂交的不育性 |
1.1.3 远缘杂交的不稔性 |
1.2 远缘杂交障碍的克服途径 |
1.2.1 克服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
1.2.2 远缘杂种不育性的克服方法 |
1.2.3 克服远缘杂种不稔性的途径 |
2 植物杂交种的鉴定 |
2.1 同工酶分析 |
2.2 基于农艺学和植物学性状的表型观测 |
2.3 DNA分子标记 |
2.3.1 RFLP |
2.3.2 RAPD |
2.3.3 SSR |
2.3.4 ISSR |
3 芒属植物杂交群体和遗传图谱的建立研究进展 |
3.1 芒属植物杂交群体的建立 |
3.1.1 天然杂交群体 |
3.1.2 人工杂交群体 |
3.2 芒属植物遗传图谱 |
3.2.1 适于芒属植物分子标记的开发 |
3.2.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3 QTL的定位分析 |
3.2.4 与高梁属植物比较基因组研究 |
4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五节芒与荻人工杂交种的创建与鉴定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1.2.1 F1杂交群体的获得 |
1.2.2 基因组DNA的制备 |
1.2.3 SSR分子标记鉴定 |
1.2.4 形态学标记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特异SSR引物的筛选 |
2.2 杂交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
2.3 杂交种的形态学鉴定 |
2.4 分子标记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的一致性 |
2.5 HAU-170号SSR引物通用性的研究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五节芒与荻人工杂交种F1群体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F1群体开花物候观察与开花数统计 |
1.2.2 花粉育性观测 |
1.2.3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结实率的测定 |
1.2.4 F1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显微观察 |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1个体和群体的开花物候与开花数观测 |
2.2 花粉育性观测 |
2.3 自交结实率与天然结实率测定 |
2.4 开花物候指数与结实率相关性 |
2.5 花粉育性与天然结实率相关性 |
2.6 F1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F1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表型性状调查与分析 |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荻、五节芒及其杂交种正反交主要植物学性状的比较 |
2.2 荻和五节芒杂交种植物学性状的变异参数统计分析 |
2.3 F1群体表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4 F1群体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5 基于F1群体及亲本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扁蓿豆的植物学特征 |
1.2 扁蓿豆的分布与分类 |
1.3 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利用 |
1.3.1 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 |
1.3.2 扁蓿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
1.4 扁蓿豆的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 |
1.4.1 种子生物学特性 |
1.4.2 生长发育特性 |
1.4.3 生产性能 |
1.5 扁蓿豆的细胞学研究 |
1.6 扁蓿豆的光合生理特性 |
1.7 扁蓿豆的抗逆性 |
1.7.1 抗旱性 |
1.7.2 抗寒性 |
1.7.3 耐盐性 |
1.8 扁蓿豆的饲用品质与饲用价值 |
1.9 扁蓿豆种质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0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10.1 研究目的意义 |
1.10.2 技术路线 |
1.1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 |
2.1 前言 |
2.2 调查取样方法 |
2.2.1 取样 |
2.2.2 考察收集路线及收集概况 |
第三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扁蓿豆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 |
3.3.2 扁蓿豆居群不同性状表型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3.3.3 扁蓿豆居群不同性状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
3.3.4 扁蓿豆居群不同性状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5 扁蓿豆居群主要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3.4 讨论 |
3.4.1 扁蓿豆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 |
3.4.2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扁蓿豆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变异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数据统计 |
4.3 结果分析 |
4.3.1 扁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方差分析 |
4.3.2 扁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相关性分析 |
4.3.3 扁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主成分分析 |
4.3.4 扁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聚类分析 |
4.3.5 扁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4.4 讨论 |
4.4.1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异 |
4.4.2 扁蓿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4.4.3 扁蓿豆叶片抗旱结构与其资源分布的关系 |
第五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种子贮藏蛋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数据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种子贮藏蛋白带型多态性分析 |
5.3.2 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参数的统计分析 |
5.3.3 各地理类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5.3.4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5.3.5 主成分(PAC)分析 |
5.3.6 遗传参数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5.4 讨论 |
5.4.1 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在扁蓿豆种质中的应用 |
5.4.2 扁蓿豆不同居群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 |
5.4.3 扁蓿豆种子贮藏蛋白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第六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 ISSR 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ISSR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
6.3.2 ISSR 标记扩增产物的遗传多样性 |
6.3.3 ISSR 标记的聚类分析 |
6.3.4 主成分(PAC)分析 |
6.3.5 遗传参数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6.4 讨论 |
6.4.1 ISSR-PCR 的扩增多态性 |
6.4.2 扁蓿豆的在 ISSR 水平上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 |
第七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 AFLP 的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7.2.2 试验方法 |
7.3 数据统计 |
7.4 结果分析 |
7.4.1 AFLP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
7.4.2 AFLP 标记扩增产物的遗传多样性 |
7.4.3 AFLP 标记的聚类分析 |
7.4.4 主成分(PAC)分析 |
7.4.5 遗传参数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7.5 讨论 |
7.5.1 AFLP 研究中的位点数与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关系 |
7.5.2 AFLP 标记在扁蓿豆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7.5.3 AFLP 与其他标记方法对扁蓿豆种质遗聚类分析的差异 |
第八章 扁蓿豆种质资源三种标记水平的综合分析 |
8.1 扁蓿豆种质资源基于形态学与叶片解剖结构的遗传变异 |
8.2 种子贮藏蛋白、ISSR 和AFLP 三种标记方法的遗传多样性 |
8.3 三种标记方法检测扁蓿豆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性 |
8.4 五种标记方法的相关性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牧草产量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现状 |
1.1.1 杂种优势的表现 |
1.1.2 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
1.2 植物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 |
1.2.1 酶 |
1.2.2 光合特性 |
1.2.3 内源激素 |
1.2.4 其他 |
1.3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
1.4 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 |
1.4.1 DNA 结构 |
1.4.2 基因表达 |
1.4.3 基因产物与杂种优势 |
1.5 杂种优势预测 |
1.5.1 配合力法 |
1.5.2 遗传距离法 |
1.5.3 杂种优势群 |
1.6 苜蓿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 |
1.6.1 苜蓿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苜蓿杂种优势机理 |
1.6.3 苜蓿雄性不育的利用进展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杂种优势表现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2.3.2 总RNA 提取 |
2.3.3 cDNA 合成 |
2.3.4 cDNA-AFLP 体系建立及优化 |
2.3.5 数据分析 |
2.4 基因差异表达片段回收、扩增与预测 |
2.4.1 材料 |
2.4.2 TDF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展示 |
2.4.3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回收以及再扩增 |
2.4.4 同源性比对 |
3 结果分析 |
3.1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种牧草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表现 |
3.1.1 亲本牧草产量比较 |
3.1.2 亲本牧草产量配合力分析 |
3.1.3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3.1.4 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3.1.5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3.1.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与各性状表现的相关性 |
3.1.7 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效应 |
3.1.8 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相关性 |
3.1.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相关性 |
3.1.10 小结 |
3.2 杂种优势形成的光合生理特性 |
3.2.1 亲本光合特性比较 |
3.2.2 杂交组合光合生理特性表现 |
3.2.3 杂交组合光合生理特性杂种优势 |
3.2.4 光合生理特性与主要产量性状相关性 |
3.2.5 光合生理特性杂种优势与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相关性 |
3.2.6 小结 |
3.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3.1 cDNA-AFLP 反应体系的优化 |
3.3.2 基因差异表达模式 |
3.3.3 返青期苜蓿杂交组合与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
3.3.4 分枝期苜蓿杂交组合与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
3.3.5 现蕾期苜蓿杂交组合与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
3.3.6 开花期苜蓿杂交组合与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
3.3.7 小结 |
3.4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回收、测序与功能预测 |
3.4.1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回收与测序 |
3.4.2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比较 |
3.4.3 小结 |
4 讨论 |
4.1 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规律及相关表观性状 |
4.1.1 杂交组配的亲本选配原则 |
4.1.2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
4.1.3 杂交组合优势形成与配合力的关系 |
4.1.4 产量性状对牧草产量优势形成的影响 |
4.2 杂种优势形成与光合生理特性 |
4.2.1 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杂种优势 |
4.2.2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与产量杂种优势 |
4.2.3 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杂种优势 |
4.3 杂种优势形成与基因差异表达 |
4.3.1 影响cDNA-AFLP 成功的关键因素 |
4.3.2 杂交种及其亲本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 |
4.3.3 不同时期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
4.3.4 杂种优势与基因表达类型的关系 |
5 结论 |
6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黑色型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体 |
1.2 样品制备 |
1.3 电泳及染色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各龄期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 |
2.2 黑色型黄粉虫各种虫态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 |
2.3 黑色型黄粉虫幼虫各龄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比较 |
2.4 黑色型黄粉虫各种虫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6)泰山赤鳞鱼苹果酸酶同工酶表型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酶液制备 |
1.3 电泳和酶的染色 |
1.4 命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同一性别不同组织中苹果酸酶的表型差异 |
2.2 同一组织不同性别中苹果酸酶的表型差异 |
2.3 苹果酸酶在不同性别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位点比较 |
3 讨论 |
(7)基于ISSR标记的草地早熟禾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草地早熟禾的研究进展 |
1.1.1 草地早熟禾在牧草方面的相关研究 |
1.1.2 草地早熟禾在草坪及人工草地方面的研究 |
1.1.3 草地早熟禾抗逆性方面的研究 |
1.1.4 育种方面的研究 |
1.1.5 核型、蛋白质、分子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 遗传多样性及研究简史 |
1.2.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
1.2.2 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简史 |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1 形态学水平标记 |
1.3.2 细胞学水平标记 |
1.3.3 生化水平标记 |
1.3.4 分子水平标记 |
1.4 本论文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样本背景资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
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2.3 试剂制备 |
2.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3.1 形态学特征观测 |
2.3.2 草地早熟禾DNA 提取 |
2.4 ISSR 分子标记 |
2.4.1 ISSR 引物筛选 |
2.4.2 PCR 条件的优化 |
2.4.3 ISSR-PCR 扩增 |
2.4.4 电泳及成像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5.1 ISSR 数据矩阵建立 |
2.5.2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特征结果分析 |
3.2 ISSR-PCR 结果分析 |
3.2.1 草地早熟禾DNA 提取 |
3.2.2 ISSR-PCR 反应体系优化结果及分析 |
3.2.3 ISSR-PCR 结果 |
3.3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草地早熟禾ISSR 分子标记方法 |
4.1.2 草地早熟禾遗传多样性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内蒙古地区23份雀麦属多年生牧草表型及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引言 |
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及研究方法 |
1.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基本理论 |
1.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 雀麦属牧草种质资源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表型多样性研究方法 |
2.2.2 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雀麦属牧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
3.1.1 各材料间形态多样性分析 |
3.1.2 各材料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1.3 表型性状主成份分析 |
3.1.4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1.5 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
3.2 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
3.2.1 7 份沙地雀麦种质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
3.2.2 16 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
3.2.3 23 份雀麦种质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两种不同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变异评价方法的比较 |
4.1.2 不同种质材料在表型性状及种子醇溶蛋白两个层次上的差异比较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附图 |
(9)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1.2.1 酶液制备 |
1.2.2 电泳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2.2 酯酶同工酶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10)苜蓿雄性不育系Ms-4杂交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表现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划分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
1.2 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
1.3 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保存 |
1.4.1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
1.4.2 雄性不育系的保存 |
1.5 雄性不育遗传标记研究方法 |
1.5.1 形态标记 |
1.5.2 生化标记 |
1.5.3 分子标记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杂交改良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外部形态特征 |
2.2.2 杂交后代育性表现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雄性育性鉴定方法 |
2.3.2 关于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遗传类型的探讨 |
2.3.3 关于雄性不育系杂交改良方法的探讨 |
3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体细胞胚诱导再生植株 |
3.2.2 无菌插条诱导再生植株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的可行性 |
3.3.2 体细胞胚发生与枝条扦插繁殖方法比较 |
3.3.3 无菌插条生根法与枝条扦插繁殖方法比较 |
4 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株雌蕊育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回交早代部分农艺性状调查 |
4.2.2 雌蕊发育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关于杂交方式对转育苜蓿雄性不育性效果的探讨 |
4.3.2 柱头和花柱细胞形态学特征与雌蕊育性的关系 |
4.3.3 杂交方法 |
5 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株同工酶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同工酶酶酶谱分析 |
5.2.2 不同发育时期小花同工酶酶谱分析 |
5.2.3 利用同工酶鉴定回交早代植株雄性育性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POD、EST 同工酶与苜蓿雄性不育性的关系 |
5.3.2 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同工酶与苜蓿雄性不育性的关系 |
5.3.3 POD、EST 同工酶在苜蓿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
6 苜蓿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基因组DNA 质量检测 |
6.2.2 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3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基因组DNA 扩增 |
6.2.4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基因组DNA RAPD 图谱分析 |
6.2.5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基因组DNA RAPD 图谱分析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RAPD 标记的稳定性 |
6.3.2 RAPD 标记在苜蓿雄性不育研究上的应用 |
7 综合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雄性不育性鉴定方法 |
7.1.2 早代选择在杂交改良中的必要性 |
7.2 结论 |
7.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缘毛雀麦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缘毛雀麦新品系主要特性与产量及品质的比较分析[D]. 张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2]五节芒与荻杂交种的鉴定及其性状变异研究[D]. 朱玉叶.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3]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机理的研究[D]. 李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4]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牧草产量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蔡丽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0)
- [5]黑色型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 温晓蕾,吉志新,王长青,武延超,李春华,董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3)
- [6]泰山赤鳞鱼苹果酸酶同工酶表型差异的研究[J]. 庞秋香,庞书香,赵博生,陈艳艳,张萌.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 [7]基于ISSR标记的草地早熟禾遗传多样性研究[D]. 童阿玛. 青海大学, 2009(S2)
- [8]内蒙古地区23份雀麦属多年生牧草表型及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D]. 刘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9]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同工酶分析[J]. 吴尼尔,李造哲,赵慧,李微微. 中国草地学报, 2007(03)
- [10]苜蓿雄性不育系Ms-4杂交改良[D]. 高翠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