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赵悦[2](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吴楠,王广斌[3](2017)在《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产业,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组成及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的长远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03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我国粮食自给率较低,粮食进口比例较大,粮食结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各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进行归纳整理,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朱承亮[4](2016)在《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政策误区与对策建议——以甘肃省M镇为例》文中指出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以甘肃省M镇为例,研究了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从政府、市场、农户关系视角分析了M镇农业结构调整可能存在的产业政策误区。M镇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比重逐渐降低,蔬菜和水果的比重逐渐提高,在水果产业中,葡萄和红枣的比重逐渐提高,M镇农业结构变化趋势基本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但是,M镇农业结构调整存在农业生产总量增长与农产品卖难并存、种植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农民观念滞后并存、产业园区规模扩大与科技推广落后并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与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并存等问题。M镇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农户的关系,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具有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机制的管制型特征和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今后应尽可能避免以政府的判断和选择来代替市场机制和农户意愿的作法。
冯昆山[5](2013)在《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三农”问题再一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过缓的问题,已经成了整个经济工作中最为紧要的任务。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农业承担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本文把辽宁营口市作为一个具体案例来解剖,肯定了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呈现出的欣欣向荣局面,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指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还没有实现战略性调整,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营口市应该抓住所处环渤海经济圈、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的战略机遇期,立足实际,确立科学合理的调整指导思想,跳出单纯“就农业抓农业”,坚持城乡统筹,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和农民收入增长率,努力打造营口市精品型农业、高效型农业、科技型农业、安全型农业和服务型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结构优良化、农业生产科学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投入多元化、农业服务社会化。本文的研究对国内像营口这样的滨海城市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为农业产业结构基本理论概述,分农业产业结构概念、一般规律、影响因素等章节;第三章为营口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及成因;第四章从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原则、任务、方向等,并提出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本文选择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通过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分析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影响,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研究和探讨营口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从理论开拓农村产业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新领域,从实践上为有关部门制定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分析。这些或许是论文创新之处。
赵劲[6](2008)在《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五原县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县。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种植业主导型的农业结构模式,这种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已经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甚至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及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建设区域优势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五原县的农业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五原县农产品的供给逐渐由总量短缺转变为均衡,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五原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地方农民的收入也出现了低位增长的问题。五原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传统的家庭经营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如何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农民增收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自然资源、经济现状、农业结构的全面考察,应用可持续发展、产业演进等相关理论,以历年《五原县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五原县统计年鉴》及五原县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五原县农业结构的演进,调整现状及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农业结构调整目标、途径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l)通过对五原县农业结构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五原县农业结构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农村贫困、种植业比重高,畜牧业比重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大,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过剩,农民生活贫困。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目标。(2)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自身禀赋优势。(3)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农业布局,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长期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4)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农业,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三是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毛敬友[7](2007)在《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整农业结构,使其向更优化和更高水平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和任务都非同一般。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以为实现河南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本文认为,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显着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性质、市场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参与者(农民、政府、社会公众等)的理念、认识和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障碍,必须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真正调动和发挥好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措施,作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工作。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农业结构调整概论。作为全文研究的理论铺垫和指导,主要包括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农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这一部分有针对性地考察了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近年来调整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以及当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重点。这一部分指出,推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目标,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同时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正确把握方向,突出调整重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作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加大对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这些对策和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点。
黎已铭[8](2006)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保险理论和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由于我国在推行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经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很多地区农业保险曾一度停止,作为农村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保险重要作用得不到发挥,人们对农业保险在“三农”问题上的作用认识不清,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国农业保险理论及实证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现将自己撰写的《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现代农业保险理论是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及应用和推广的指导 长期以来农业保险理论我国将农业保险界定为农作物或农畜动物等标的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致的损失而由保险人进行的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界定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农业保险的概念,在改革开放以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农业的概念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扩展,农业养殖业、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的风险不单指农作物的风险,粮食种植仅仅是农村经济和农民需求的一部分。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农民的人身意外、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建立风险转移制度,规避其自身风险,以更好地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对农业保险为广义上的农业保险或现代农业保险,这种定义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保险概念,将农业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农作物以外的并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人、财、物,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财政体制下的农业保险的经营问题和投资问题,实现“以险养险”,更好的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创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2、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以及农业风险的可保性是农业保险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基础 农业风险是农业保险的基础,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了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但是,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并不代表农业风险没有可保性,农业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多数农业风险的风险单位较大、风险难以分散。(2)农业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3)农业风险具有广泛的伴生性和关联性。(4)风险事故与风险损失的非一致性,出险后可能会因这种原因导致损失的同时带来其他的益处或收益。(5)农业风险评估与风险损失测定非常复杂和繁琐。(6)农业风险发
刘夏茹,周文宗,杨文新[9](2005)在《农业系统论与农业结构调整》文中认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战略性调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的农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多误区,要求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文章阐述了农业系统论,分析了农业的结构和功能,重点从8个方面探讨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阐述了农业系统论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对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汪海玲[10](2005)在《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农业结构调整在农村、农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高度单一和效率低下的结构模式,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农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慢了半拍。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无论在工作思路上还是在具体措施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农业结构调整中政策存在误区;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农业素质、农民素质低,结构调整缺乏科技支撑;农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实质性的调整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结构的演变遵循产业演化规律:即伴随着经济增长,农业结构从总体上看,种植业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相对而言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的比重是上升的;在种植业内部,粮食的比重是下降的,饲料作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特别是特种经济作物的比重是上升的;在粮食内部,口粮的比重是下降的,而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比重上升;在口粮内部,高档次口粮比重是上升的,低档次口粮比重是下降的。这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握这种规律,确定调整方向: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内蒙古农区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比较利益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充分利用内蒙古畜牧业现有优势及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立足地区优势,农牧结合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区、农业、农民问题的一条最直接、最经济的途径;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又因农区社会经济的弱化、农业的
二、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念 |
1.1 农业结构 |
1.2 农业结构调整。 |
2 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 |
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
2.3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综合效益低下 |
2.4 农村劳动力不足, 素质偏低 |
3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3.1 加强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3.2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农业 |
3.3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
3.4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结束语 |
(4)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政策误区与对策建议——以甘肃省M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M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
(一)M镇简介 |
(二)M镇农业结构分析 |
(三)M镇种植业结构分析 |
(四)M镇水果产业结构分析 |
(五)基本结论:M镇农业结构变化趋势基本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三、M镇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一)农业生产总量增长与农产品卖难并存 |
(二)种植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农民观念滞后并存 |
(三)产业园区规模扩大与科技推广落后并存 |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与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并存 |
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误区 |
五、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5)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基本理论 |
2.1 基本内涵与特征 |
2.1.1 基本内涵 |
2.1.2 基本特征 |
2.2 一般性规律 |
2.2.1 农业份额 |
2.2.2 结构非农化 |
2.2.3 生产专业化 |
2.2.4 农工商一体化 |
2.3 影响因素 |
第三章 营口市农业基本情况 |
3.1 自然资源情况 |
3.2 农业结构现状 |
第四章 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分析 |
4.1 发展历程 |
4.2 结构特点 |
4.3 营口市农业结构剖析 |
4.4 存在问题 |
4.5 问题成因 |
第五章 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5.1 调整思路 |
5.2 调整原则 |
5.3 目标与方向 |
5.4 认识上的误区 |
5.5 对策建议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进入新阶段的农业经济及其特点 |
1.1.2 新时期农业结构与农业发展的矛盾聚焦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农业结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
1.3.2 国内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
1.3.3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1.3.4 国内外农业结构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现状 |
2.1 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人文社会条件 |
2.2 五原县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2.2.1 农业在其他产业中的地位 |
2.2.2 五原县农业结构近20 年的变化轨迹 |
2.3 农业内部结构现状 |
2.3.1 总体概况 |
2.3.2 五原县农业结构变化与全国的比较 |
2.3.3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各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1 农牧业生产的环境恶化 |
3.1.2 农业的市场化发展缓慢 |
3.1.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弱 |
3.1.4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 |
3.1.5 经济作物产业质量效益有待提高 |
3.2 五原县农业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农业产业规划及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
3.2.2 农业科技发展缓慢 |
3.2.3 农业投资不足 |
第四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目标 |
4.1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
4.1.1 五原县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市场预测 |
4.1.2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 |
4.1.3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4.2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 |
4.2.1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总体目标 |
4.2.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4.2.3 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4.2.4 林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
第五章 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措施 |
5.1 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 |
5.2 推进种植结构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的进程 |
5.2.1 稳定粮食生产总量 |
5.2.2 逐步推进林草业发展 |
5.3 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
5.4 进一步实现第一产业内部的多种经营 |
5.4.1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
5.4.2 加快发展畜牧业 |
5.4.3 加大农产品的绿色化 |
5.4.4 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产工业的发展 |
5.4.5 以水面资源为中心,发展绿色水产品 |
5.5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
5.5.1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5.5.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工增值水平 |
5.6 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
5.6.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5.6.2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5.6.3 切实抓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
5.6.4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
5.6.5 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
5.6.6 发展建立中介机构,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
5.7 加强政策性引导与扶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本文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概论 |
2.1 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2.1.1 农业结构的内涵 |
2.1.2 农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2 农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 |
2.2.1 是否与市场供需状况相适应 |
2.2.2 能否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 |
2.2.3 是否提高了农业的生态效益 |
2.2.4 能否有效协调潜在的利益冲突 |
2.2.5 能否逐步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 |
2.3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动因 |
2.3.1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2.3.2 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
2.4 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依据 |
2.4.1 比较利益理论 |
2.4.2 资源禀赋理论 |
2.4.3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及现状分析 |
3.1 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 |
3.2 河南省农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3.2.1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
3.2.2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3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内容 |
4.1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
4.2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4.2.1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
4.2.2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
4.2.3 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 |
4.2.4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4.2.5 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 |
4.2.6 坚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4.3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
4.3.1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
4.3.2 养殖业结构的调整 |
4.3.3 林业结构的调整 |
4.3.4 渔业结构的调整 |
4.3.5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 |
第五章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建议 |
5.1 进一步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 |
5.2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结构 |
5.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5.4 进一步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
5.5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
5.6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
5.7 加快农业市场、信息、质量体系建设 |
5.8 增加农业投入,转变政府职能 |
5.9 着力构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数据及资料 |
第2章 农业保险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借鉴 |
2.1 农业保险的界定及分类 |
2.1.1 农业保险概念的界定 |
2.1.2 农业保险的分类 |
2.1.3 农业保险的性质与特点 |
2.2 农业保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2.2.1 农业保险使用价值的质与量 |
2.2.2 农业保险的价值 |
2.3 发展农业保险的意义与必要性 |
2.3.1 农业保险的职能 |
2.3.2 发展农业保险的作用和重大意义 |
2.3.3 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4 农业保险补贴理论 |
2.4.1 新国际贸易理论 |
2.4.2 经济福利理论 |
2.4.3 公共财政理论 |
2.4.4 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 |
2.5 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理论 |
2.5.1 制度变迁概述 |
2.5.2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 |
第3章 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现状与管理体制 |
3.1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现状 |
3.1.1 农业保险经营数据分析 |
3.1.2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经营分析 |
3.1.3 我国农业的灾害成因分析 |
3.1.4 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结果 |
3.2 中国农业保险的体制现状 |
3.2.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沿革 |
3.2.2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状况 |
3.2.3 农业保险的管理体制 |
3.2.4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及管理模式 |
4.1 美国农业保险经营及管理模式 |
4.1.1 美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4.1.2 美国农业保险经营的特点 |
4.1.3 美国经营模式的小结 |
4.2 法国农业保险经营及管理模式 |
4.2.1 法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4.2.2 法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特点 |
4.3 日本农业保险经营及管理模式 |
4.3.1 日本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模式 |
4.3.2 日本农业保险的特点 |
4.3.3 日本经营模式的小结 |
4.4 菲律宾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模式 |
4.4.1 菲律宾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4.4.2 菲律宾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特点 |
4.5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对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启示 |
第5章 农业保险的经济性分析 |
5.1 农业保险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5.1.1 农业保险保证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分析 |
5.1.2 农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比较及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5.1.3 农业保险降低农民收入过度波动的风险理论分析 |
5.2 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与收益的关联性影响分析 |
5.2.1 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5.2.2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关系 |
5.2.3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对农业发展及产业化的影响 |
5.3 农业保险经营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特性 |
5.3.1 农业保险经营与农业系统性风险 |
5.3.2 农业保险经营的信息不对称性 |
5.3.3 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
5.3.4 农业保险经营的外部性 |
5.3.5 规避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及弱可保性的对策探讨 |
第6章 农业保险的社会性分析 |
6.1 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 |
6.1.1 政府行为的必要性 |
6.1.2 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 |
6.1.3 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行为 |
6.2 农业保险与农民的互助行为特征 |
6.2.1 农业保险中农民行为的特点 |
6.2.2 农民的互助行为──合作保险 |
6.3 农业保险的农民需求 |
6.3.1 农业保险的自然需求 |
6.3.2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
6.4 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 |
6.4.1 农业保险需要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分析 |
6.4.2 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 |
第7章 农业保险的组织与管理 |
7.1 农业保险的组织与管理概况 |
7.1.1 我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 |
7.1.2 农业保险的组织管理 |
7.2 农业保险的营销策略 |
7.2.1 农业保险的产品开发 |
7.2.2 农业保险的营销渠道 |
7.2.3 农业保险的促销策略 |
7.3 农业保险的再保险 |
7.3.1 农业再保险的概述 |
7.3.2 农业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
7.3.3 农业再保险的方式 |
7.4 农业保险的资金运用 |
7.4.1 农业保险资金的主要特点 |
7.4.2 农业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7.4.3 加强农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的措施 |
第8章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 |
8.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法律政策问题 |
8.1.1 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现状 |
8.1.2 我国农业保险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 |
8.1.3 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改革的方向 |
8.2 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问题 |
8.2.1 我国农业的财政性问题 |
8.2.2 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性问题 |
8.2.3 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模式 |
8.3 农业保险发展的投融资体制问题 |
8.3.1 我国农业保险的投资问题 |
8.3.2 我国农业保险融资问题 |
8.4 农业保险发展的人才问题 |
8.4.1 我国农业保险人才管理与储备状况 |
8.4.2 我国农业保险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章 构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探索 |
9.1 农业制度构建的物质基础 |
9.1.1 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形势不断好转为农业保险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
9.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政策空间 |
9.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保险的发展 |
9.1.4 农民收入增加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市场潜力 |
9.2 构建农业保险制度的制度基础 |
9.2.1 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
9.2.2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调整,有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
9.2.3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政策,有利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
9.2.4 保险经营管理技术的进步,农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有利的制度环境 |
9.3 构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 |
9.3.1 制定我国《农业保险法》 |
9.3.2 设立国家农业保险公司 |
9.3.3 实行“三级财政”补贴的政府补贴模式 |
9.3.4 发展农村合作保险 |
9.3.5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
9.3.6 重点推行省级农业保险制度 |
9.3.7 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和再保险基金 |
第10章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10.1 政府主导并由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 |
10.1.1 模式特点 |
10.1.2 模式的优缺点 |
10.2 政府支持下的农业保险互济合作社经营模式 |
10.2.1 模式特点 |
10.2.2 模式的优缺点 |
10.3 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10.3.1 模式特点 |
10.3.2 模式的优缺点 |
10.4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10.4.1 模式特点 |
10.4.2 模式优缺点 |
第11章 重庆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证研究 |
11.1 重庆农业风险的基本特征 |
11.1.1 重庆农业风险的主要类型 |
11.1.2 重庆农业灾害的特点 |
11.2 重庆主要农业风险的统计分析 |
11.2.1 农作物风险分析 |
11.2.2 其他风险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
11.2.3 城市化风险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
11.2.4 经济体制风险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
11.2.5 农业风险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 |
11.3 重庆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
11.3.1 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沿革 |
11.3.2 重庆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
11.3.3 重庆农业保险的产品及经营状况 |
11.3.4 重庆农业保险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4 重庆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 |
11.4.1 重庆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 |
11.4.2 重庆农业保险保障基金的建立 |
11.4.3 加强农业保险的风险控制 |
11.5 重庆农业保险的经营与发展策略 |
11.5.1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基础作用 |
11.5.2 加强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监管 |
11.5.3 设计和开发符合重庆农业风险和保障需要的农业保险产品 |
11.5.4 建立农业保险补偿基金和再保险基金 |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2.1 研究结论 |
12.2 政策建议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农业系统论与农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农业系统论 |
3 农业结构调整新思路 |
3.1 考虑农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
3.2 既要“顺向思维”, 也要“逆向思维” |
3.3 要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 |
3.4 要与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
3.5 将农副产品深加工放在突出位置 |
3.6 重视区域结构调整 |
3.7 顺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需要 |
3.8 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能力 |
(10)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 |
(一) 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环境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
(三) 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和方向 |
(一) 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二)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 |
(三) 内蒙古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 |
三、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
(一) 农牧结合发展农区畜牧业 |
(二) 农业结构调整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
(三) 农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协调发展 |
(四)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J]. 吴楠,王广斌. 山西农经, 2017(24)
- [4]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政策误区与对策建议——以甘肃省M镇为例[J]. 朱承亮.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5]营口市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冯昆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6)
- [6]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赵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毛敬友. 郑州大学, 2007(04)
- [8]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 黎已铭. 西南大学, 2006(12)
- [9]农业系统论与农业结构调整[J]. 刘夏茹,周文宗,杨文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5)
- [10]内蒙古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汪海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