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美”去编织……(论文文献综述)
彭佳琪[1](2021)在《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艺术叙事作为生活叙事的一种延续,是对生活叙事的“典型化”。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线性时间之中,时间性是叙事的必然本性。个人生活的线性化相互交织形成复杂、无限多重的社会叙事,只不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叙事并不能直接为艺术所用。社会生活的容量无限,但艺术叙事的容量却极为有限。另外,生活叙事的杂乱无序,很难让人去理解、把握,更遑论审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此时得以体现,对生活叙事的筛选、提炼、典型化、想象乃至幻想,使艺术叙事产生了重要审美价值。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于文学和戏剧之后。受前辈艺术影响,在电影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始终存在,如严格按照时间和因果逻辑推进情节的线性叙事,因福斯特提出扁平人物进而引发探讨的扁平叙事,由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而推演出的复调叙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银幕的复合叙事等。近些年,学者们又根据故事对时间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单线线性叙事、复线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反线性叙事等,在非线性叙事中又细化出若干类型,如网状叙事、环形叙事、多段叙事、数据库叙事等。这些叙事方式的界定各不相同,没有明确分类。出于对电影叙事问题研究一致性考虑,本文将这些叙事分别归纳为单叙事、双叙事和多叙事。单叙事是具有单线叙事倾向的叙事模式,包括线性叙事;双叙事从属于多叙事,但因为其在多叙事中比重较大,因此单独列出讨论,包括双线索叙事、两段式叙事以及双视角叙事;多叙事则囊括了非线性叙事中三条或三条线索以上的叙事模式和反线性叙事模式。电影诞生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时间,在初创阶段,电影单纯地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当镜头单纯的记录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时,一些电影创作者尝试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取材,于是改编成为连接电影与前辈艺术的纽带。电影改编依附于文学作品,是将人物、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其他保留因素,以声画组合的方式在影像媒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改编不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直译”,在由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时,需要关注到由于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媒介属性的差异而给予读者和观众自我建构空间的不同。不可否认,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携有迷人的艺术基因。从单个镜头下的片段纪录,到无意中出现的剪辑,再到经由剪辑呈现在银幕上的长片,电影叙事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多变,让人充满探索欲。在电影叙事的发展中,最先出现且至今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是单叙事,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单叙事并非绝对的单一叙事或线性叙事,而是一种单叙事倾向。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倾向,电影内容的主导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的发展,电影的物理叙事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对于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探索。双叙事倾向电影比单叙事倾向电影复杂,使得观众从接受相对单纯的叙事倾向作品提升到可以应对和欣赏情节相对复杂的双叙事电影的高度。在电影自身的发展中,电影创作者既需要把故事讲述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把故事讲述丰满。在信息纵横交错传播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五十多年前所提出的预言式观点的正确: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状的、立体的,因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信道的多元使得受众眼中的世界变得饱满起来,电影叙事手法随之悄然改变。然而无论是单叙事倾向故事,还是多重线索故事,都无法单独负起电影的多样审美任务。在单叙事中强化人物和叙事节奏,在多重叙事中建构主题、展现心理及情感的复杂性,这本身即是电影叙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单叙事相对清晰、稳定的情节结构倾向不同,双叙事与多叙事倾向电影在电影实践中充当了“破冰船”,用一次又一次的电影实验摸索电影叙事的边界,不断扩大电影叙事的空间,变文字叙事之不可能为镜头叙事之可能。但是,在多叙事的电影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叙事的“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叙事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多叙事的“边界”,那么极易造成电影叙事的困难,甚至形成电影审美灾难。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娱乐消遣永远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求,从这一级需求来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是模糊的。从较高一级来看观众对电影的喜爱,则是更高的精神需求——艺术美感享受。在自我实现的审美需要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由于欣赏主体先在感知结构的不同而逐渐清晰明确。采用了多叙事模式、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在推动电影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探索往往意味着高淘汰率。电影中表现性叙事与纪实性叙事的比重、影片包含的隐喻性符号与导演风格化倾向的体现,往往会帮助电影创作者在单叙事、双叙事或多叙事模式中做出相应选择。根据创作目的、作品主题与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将赋予电影作品更多内涵和价值。对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模式的探究,实则是对不同电影叙事模式阈值的探究,它既是电影审美与接受的“安全范围”,也意味着叙事破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电影有类型之分,有叙事方式之分,有逻辑是否自洽之分,有能否引发共鸣唤起思考之分,但或许永远不会、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评价之分。无论选择单叙事、双叙事还是多叙事模式,在电影故事吸引人的前提下去探索叙事边界,让观众持续保持期待,或许更有意义。
陈慧娴[2](2021)在《巧手灵动编织 传承中国文化》文中提出编织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编织的方法、技巧多样,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而中国结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本学期,笔者幼儿园也开展了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希望在锻炼幼儿观察力、手眼协调等技能的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形成耐心、细心、坚持等良好品质,使幼儿从小就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
董德[3](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曹路路[4](2020)在《融入传统造物思想的青神竹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了世世代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生活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古人将这些精华都汇成了造物的语言,用造物的方式展示出生活的智慧。青神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精美的制作工艺以及技艺精湛的传承人,也有着相对成熟的消费市场。但是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定位不够明确,设计的产品缺乏创新,无法形成符合现在市场竞争力的模式。尝试将传统造物思想中的优秀思想提取出来对青神竹编的形态进行分析,探讨对其设计开发的可行性。将研究视角放在传统造物思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天圆地方”,“物尽其用、因材施技、就地取材”这几点造物思想的探析,提取出其对造物形态及思想的理解。首先着重对传统造物思想中“形”、“色”、“质”、“巧”进行分析,结合其更深层次“情与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再者对青神竹编编织工艺及历史特色进行研究,并着重对其“形状、色彩、质地、巧思”进行研究;最后将传统造物思想融入到青神竹编形态中,并用设计的方式验证其可行性。根据传统造物思想对青神竹编形态的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要做到设计与生产相结合。设计部分参考传统造物思想中对于“形、色、质、巧”的理解进行创作,并结合当地手工特色的生产模式进行发展;第二,要做好材质之间的跨界。将传统竹编与其他材质进行融合,在保证低碳环保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设计;第三,要做到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青神竹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但是对于传统造物思想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的开发设计中要时刻谨记保留其传统工艺的传承及传统文化内涵的延续。本文运用了“元素提取”、“文化价值借鉴”、“文化情感认同”这几种方法来指导设计实践。研究结果能够给其他同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李华燕[5](2019)在《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A就是A”构式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例如“商人就是商人”“吃亏就是吃亏”“李嘉诚就是李嘉诚”“两元就是两元”等,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法上,该构式具有相同的主语和表语,也被称作“同语式”。语义上,两个“A”分别指代不同的意义;语用上,该构式体现了主观性、简洁性、新颖性,和多产性。这些研究都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该构式进行了系统阐释,但没有详细探析“A就是A”构式的动态范畴变化过程,本文认为该构式的动态范畴变化是一种聚范畴过程。基于此,本文从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穷尽性地收集了该构式的1068条语料,建立封闭语料库并结合构式压制、转喻理论提出CM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详尽探析了该构式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一步阐释了该构式的聚范畴化过程,以期证明CM模型的合理性。本文的发现在于:(1)运用构式压制和转喻理论,建立CM模型理论框架,并用其系统地解释该构式的聚范畴化过程,从而弥补前人对该构式动态范畴化研究的不足。(2)从语言哲学,即指称到非指称、客观到主观、词典到百科和抽象到具体四个方面对该构式的语义特征并结合CM模型进行了分类论述,尝试弥补前人仅从语言学层面探讨该构式的不足,进一步论证其聚范畴化的过程,并且发现该构式的语义信息焦点在后面的“A”上。(3)我们从单构式层面上升到句群层面,通过对961条“A就是A”构式及其小句的语料分析,发现其后小句是对后面“A”的进一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并列、条件和让步;进而论证了聚范畴化的结果是突显后面“A”的语义信息。
李妍焱[6](2018)在《在民间公益领域培养跨国思维——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自然学校技术援助项目论起》文中认为民间公益领域的跨国性交流实践活动,有可能促进民间公益领域的跨国思维的培养。通过设计和实施民间公益领域的交流合作项目,可以探索培养跨国思维的战略。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资助的中日自然学校交流培训项目的案例研究显示,该项目中的跨国战略包括"越"(跨越国境)、"脱"(摆脱原有思维束缚)、"接"(连接和结合)三个环节。为实现这三个环节,以下六点因素尤为重要:(1)设置与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交流平台;(2)组建能相辅相成相互有良好刺激的交流团队;(3)明确和共有长远梦想与短期交流目标之间的关系;(4)选择能带来具体启示的交流素材;(5)设置有人格魅力的访谈人物;(6)设计丰富和有拓展性讨论余地的交流情节。在实践这六点因素的过程中,作为文化翻译者的"媒介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尚荣[7](2017)在《课程透镜:问题透视与价值透射》文中指出课程透镜是一种文化隐喻,具有反射性、透射性和校正性,给我们以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想方法。它首先透射出精神、思想的价值,帮助我们进行价值澄清、道德判断,在挑战性思维和审美价值追求中滋养心灵,走向崇高境界。课程透镜也让我们对课程的工具属性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定,并发现课程的工具价值。但课程的工具属性和工具价值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让学生成为使用工具、创造工具的主人,用工具撬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也是一面透镜,照亮学生,让学生去开发课程的价值。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透视课改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王静[8](2017)在《《还记得我么?》(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翻译实践报告。该翻译项目文本选自英国畅销书作家索菲·金塞拉(Sophie. Kinsella)撰写的英文原版小说——《还记得我么?》(Remember Me?)的前四章内容。原小说内容极具娱乐性,也反映了当代西方年轻女性在的生活、事业和感情等方面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译者对其进行探究,希望让译文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反思自身、亲情和爱情,得到一定的启发。本翻译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原文文本内容、选文意义和本文框架等做了概要性描述。第二部分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校对三部分内容。译前部分也介绍了原文文本的风格特征,本文的理论基础目的论及在目的论指导下的读者定位。而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以翻译理论为依托,并从读者定位和文本风格特征角度用具体翻译方法解决问题。最后一部分是对翻译报告的总结。译者通过对该翻译实践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小说翻译中,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结合原文文本的风格特征对译文的读者进行定位,有助于恰当地选择翻译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
田文强[9](2016)在《全成形运动鞋面材料的制造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成形运动鞋面采用多种色纱和组织编织成形。应用全成形针织鞋面的运动鞋在鞋类的比例中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国外的大品牌如耐克公司,及阿迪达斯等均已全面完善全成形鞋面的开发与运用。但国内众多品牌仍旧采用先整体编织,定型后再裁剪的方法,虽然编织效率高,但仍然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研究全成形鞋面的制造与性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首先,本课题针对全成形这一概念,提出了创建模型和插入模块的组合方式进行全成形鞋面的设计,设计出了三种不同的模型编织方案。其次,本课题中分析和设计了提花组织和结构组织,为成形编织制作了模块,为成形鞋面的编织提供可用的素材。再次,本课题探讨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对组织材料的物理参数(尺寸、克重)和物理机械性能(硬挺度、拉伸断裂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各种性能变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实际的上机实验,对设计出来的创建模型和插入模块的编织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提花组织图案还是结构组织提花,均能轻易的插入到组织材料样品中,并且不破坏原组织材料样品的编织,达到理想的配合,证明了制作模型和插入模块实验的可行性。
尹鸿[10](2015)在《中国传统编织技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编织技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宝藏,它是人类文明最初阶段的实用技能之一,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生密切相关。从传统农耕生产到工业化生产,随着时代的变迁,编织技艺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编织产品也在持续发展演变,有的流传至今,有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在传统的生活需求下,人们所设计出来的产品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巧妙古朴的创作观念,这种设计理念值得为现代产品设计所借鉴。但是由于工业形态的改变,编织这一传统的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观念逐渐分离,编织产品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设计,是如今面临的迫在眉睫的一大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国传统编织技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的缘起。本论文通过对传统编织技艺特征的研究,以编织技艺在产品设计种的运用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将技艺、功能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为目标,探索新的表现形态。重点调查、分析和研究竹编家居产品设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别从编织技艺、功能、造型、色彩四个方面对传统与现代竹编家居产品进行剖析和比较,并对其设计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寻找竹编编织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新定位。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尺度规律、造型及结构、色彩规律四个方面比较了传统竹编和现代竹编在家居产品中的应用特征。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当代竹编用户需求特点。论文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造物原则,关联思考现代竹编设计理念和方法。编织产品形象、编织符号与现代产品功能重组,编织工艺与其他工艺相结合,重新运用基本造型元素来构建新的产品造型方式。论文最后重点展示了竹编的现代家居设计实践,提出了三个产品设计方案。并将其中的灯具方案构建了详细设计图,做出了实物模型。
二、用“美”去编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美”去编织……(论文提纲范文)
(1)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叙事概念溯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成果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文本叙事与镜头叙事 |
第一节 叙事理论发展概述 |
一、古典叙事理论 |
二、经典叙事学 |
三、后经典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电影叙事实践与发展 |
一、欧美小说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
二、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
三、电影叙事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
一、自我建构空间差异 |
二、依附与反哺 |
三、改编:忠于原着,再现精髓 |
四、叙事与交流 |
第二章 作为电影故事基本架构的单叙事 |
第一节 电影单叙事历史地位的形成 |
一、电影单叙事概念界定 |
二、电影单叙事的经典性 |
第二节 电影叙事节奏与隐性叙事元素 |
一、剧本的叙事节奏 |
二、色彩的叙事节奏 |
三、音乐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单叙事并不绝对 |
一、单叙事是一种叙事倾向 |
二、单叙事不意味着单一 |
第三章 双叙事给电影叙述带来的改变 |
第一节 叙事观念与方式的嬗变 |
一、跨学科视野下的电影叙事观 |
二、电影双叙事的界定 |
第二节 电影双叙事分析 |
一、双线交替叙事 |
二、两段式叙事 |
三、双视角叙事 |
第三节 双叙事对电影欣赏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叙事,电影故事的另一种可能 |
第一节 电影多叙事出现的必然 |
一、社会变革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
二、电影艺术重心的漂移 |
第二节 电影多叙事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电影多叙事模式 |
一、多角度叙事 |
二、拼图式叙事 |
三、多线程起点重置式叙事 |
第四节 电影多叙事的实验性特征 |
一、叙事的实验性 |
二、导演意识的实验性 |
第五节 电影多叙事的审美边界 |
一、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 |
二、电影故事的叙事边界 |
三、从单叙事到多叙事:电影叙事探索的殊途同归 |
第五章 叙事与选择 |
第一节 电影镜头的两种叙事倾向 |
一、表现性叙事 |
二、纪实性叙事 |
三、只是倾向而已 |
第二节 叙事符号的隐喻性与风格化:导演意识与导演选择 |
一、隐喻性 |
二、风格化 |
第三节 电影叙事选择与影片效果 |
一、单叙事:故事至上 |
二、多叙事:电影审美接受的两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巧手灵动编织 传承中国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发强烈的编织愿望,给予幼儿充分肯定 |
二、创造良好的编织环境,满足幼儿编织需求 |
三、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
(3)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
一、文化批判类 |
二、审美救赎类 |
三、大地寻根类 |
四、城市游吟类 |
五、身体迷恋类 |
六、纯乐翻唱类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融入传统造物思想的青神竹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造物思想研究现状 |
1.3.2 青神竹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传统造物思想 |
1.5.2 青神竹编 |
1.6 研究框架 |
2 传统造物思想研究 |
2.1 “造物”释义 |
2.2 传统造物思想探析 |
2.2.1 传统造物制器精神探析 |
2.2.2 传统造物制器方法探析 |
2.3 传统造物思想提炼 |
2.3.1 传统造物思想的外在表现 |
2.3.2 造物设计中“情与理”的体现 |
2.4 本章小结 |
3 青神竹编产品形态设计研究 |
3.1 青神竹编历史发展脉络 |
3.2 青神竹编制作工艺 |
3.2.1 制作工具梳理 |
3.2.2 制作流程 |
3.3 青神竹编形态设计分析 |
3.3.1 青神竹编产品分类 |
3.3.2 青神竹编形态分析 |
3.4 青神竹编发展现状 |
3.4.1 青神竹编发展问题总结 |
3.4.2 青神竹编保护措施设想 |
3.5 本章小结 |
4 传统造物思想影响下青神竹编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传统造物思想下青神竹编发展的原则 |
4.1.1 设计与生产相结合 |
4.1.2 材质之间的跨界融合 |
4.1.3 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 |
4.1.4 形态与功能相统一 |
4.2 传统造物思想下青神竹编设计方法 |
4.2.1 元素提取 |
4.2.2 文化价值借鉴 |
4.2.3 文化情感认同 |
4.3 本章小结 |
5 青神竹编产品设计实践 |
5.1 青神竹编灯具创意设计研究 |
5.1.1 灯具调研 |
5.1.2 传统造物思想下青神竹编灯具设计要素提炼 |
5.2 传统造物思想下青神竹编灯具设计方案 |
5.2.1 设计思路 |
5.2.2 设计定位 |
5.2.3 使用场景分析 |
5.2.4 产品形态分析 |
5.3 设计展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采访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Rationale |
1.2 Research Objective |
1.3 Methodology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broad and At Home |
2.1.1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broad |
2.1.2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t Home |
2.1.2.1 Syntactic Approach |
2.1.2.2 Semantic Approach |
2.1.2.3 Pragmatic Approach |
2.1.2.4 Th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
2.2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ategory Theory |
2.2.1 The Classic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2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3 The Schematic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4 The Dynamic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3 The Gap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Con-categorization |
3.2 Cognitive Construction Coercion |
3.3 Metonymy |
3.4 Theoretical Integration:CM |
3.4.1 Necessity for CM |
3.4.2 Case Study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Data Description |
4.2 Data Analysis of“A jiushi A” |
4.2.1 Syntactic Features of“A jiushi A” |
4.2.1.1 The Part of Speech of“A” |
4.2.1.2 The Syllable Distribution of “A” in “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2.1.3 Syntactic Properties of“jiushi” |
4.2.1.4 The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2.2 Semantic Features |
4.2.2.1 The Meaning of“A” |
4.2.2.2 The Semantic Distribution of“A” |
4.2.2.3 The Semantic Meaning of“A”from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4.2.3 Pragmatic Reatures |
4.2.3.1 Subjectivity |
4.2.3.2 Concision |
4.2.3.3 Productivity |
4.3 The Studies of the Subsequent Clauses of“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3.1 Causal |
4.3.2 Adversative |
4.3.3 Progressive |
4.3.4 Sup-positional |
4.3.5 Coordinating |
4.3.6 Conditional |
4.3.7 Conceding |
4.3.8 Summary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6)在民间公益领域培养跨国思维——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自然学校技术援助项目论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间公益领域 (1) 与“跨国思维” |
(一) 排外主义对民间公益领域的冲击 |
(二) 何为“跨国思维” |
二通过中日民间公益领域的交流和培训来培养跨国思维的原因 |
(一) 中日双方能形成相辅相成、互补互利的民间公益领域 |
(二) 向构筑公共社会学理论的长远目标迈出一步 |
三中日自然学校交流培训项目案例分析 |
(一) 项目的设计思路:“越”———跨越国境移动 |
1. 选择交流培训领域的理由 |
2. 中日自然学校交流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 |
(二) 项目的初期成果:“脱”———摆脱观念束缚 |
1. 日本观的变化———如何脱离固定观念 |
2. 其他观念的变化———如何促进价值观的感悟 |
(三) 项目结束后的延续:“接”———增进连接合作 |
(四) “跨国思维”得以实现的六个因素 |
四结语———民间公益领域的跨国研究的意义和课题 |
(7)课程透镜:问题透视与价值透射(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课改中的问题进行再思考, 问题的症结在于对课程本质属性和价值缺少深度认知 |
二、课程是面透镜, 这一隐喻帮助我们寻找到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想分类方法 |
(一) 从文化的层面来看, 课程是文化的透镜 |
(二) 从人类学的层面来看, 课程是人类学的透镜 |
(三) 从课程论的层面来看, 课程是透镜 |
三、课程透镜首先透射出精神和思想价值, 帮助我们建立价值思维 |
四、课程透镜透射了课程工具的本质属性, 具有重要的工具价值, 但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 |
五、教师要把自己做成一面透镜, 让学生自己照亮自己, 再去照亮课程 |
(8)《还记得我么?》(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About the Source Tex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Outlin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Theoretic basis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RANSLATION |
3.1 Difficulties |
3.1.1 Lexicon |
3.1.2 Syntax |
3.1.3 Rhetoric |
3.2 Solutions |
3.2.1 Lexical translation |
3.2.2 Syntactic translation |
3.2.3 Rhetoric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Experience |
4.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
(9)全成形运动鞋面材料的制造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运动鞋的发展与分类 |
1.2.1 运动鞋的发展史 |
1.2.2 运动鞋的分类 |
1.3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纱线选择 |
2.1 实验仪器及编织原理 |
2.1.1 仪器介绍 |
2.1.2 编织原理 |
2.2 实验仪器介绍和原料选择 |
2.2.1 原料类型 |
2.2.2 原料选择 |
2.2.3 原料的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形工艺 |
3.1 平面样板制取 |
3.2 平面样板设汁 |
3.2.1 确定比例与数据 |
3.2.2 制取平面样板 |
3.3 样品制备 |
3.4 工艺设计 |
3.5 花型编辑 |
3.6 电脑横机操作 |
3.7 阶段成果展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组织结构分析和设计 |
4.1 提花组织汇总 |
4.2 结构组织汇总 |
4.3 设计模块注意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面组织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上机工艺设计 |
5.1.2 加热实验设计 |
5.1.3 实验测试方法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尺寸变化分析 |
5.2.2 克重分析 |
5.2.3 硬挺度分析 |
5.2.4 拉伸断裂性能分析 |
5.2.5 顶破性能分析 |
5.2.6 耐磨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成形鞋面设计展示 |
6.1 模型A成形鞋面设计 |
6.2 模型B成形鞋面设计 |
6.3 模型C成形鞋面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传统编织技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与设计需求 |
1.1.2 中国传统编织技艺的衰落 |
1.1.3 编织产品设计的简述、现状与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传统编织技艺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
2.1 编织的概念 |
2.2 中国传统编织技艺的起源与发展 |
2.3 中国传统编织技艺的特征研究 |
2.3.1 编织技法 |
2.3.2 编织艺术特色 |
2.3.3 编织材料分类 |
2.3.4 编织工艺流程 |
2.4 国外编织技艺的发展 |
2.5 小结 |
第3章 传统编织技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3.1 服装服饰设计 |
3.2 家居用品设计 |
3.3 工艺品设计 |
3.4 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
3.5 其他产品设计 |
3.6 小结 |
第4章 竹编工艺在家居产品中的应用 |
4.1 竹编工艺材料特征 |
4.2 我国传统竹编家居产品分析 |
4.2.1 功能分析 |
4.2.2 尺度规律分析 |
4.2.3 造型及结构分析 |
4.2.4 色彩规律分析 |
4.3 我国现代竹编家居产品分析 |
4.3.1 功能分析 |
4.3.2 尺度规律分析 |
4.3.3 造型及结构分析 |
4.3.4 色彩规律分析 |
4.4 现代竹编家居产品用户需求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竹编现代设计理念与表现方法探索 |
5.1 传统造物设计原则 |
5.1.1 与物相宜 |
5.1.2 与时相宜 |
5.1.3 本质相宜 |
5.2 现代设计方法反思与应用 |
5.3 创新设计原则 |
5.3.1 创新基本原则 |
5.3.2 创新思维方式 |
5.3.3 创新设计的表现形式 |
5.4 小结 |
第6章 竹编在家居用品中的设计实践 |
6.1 设计定位 |
6.2 产品设计新探索 |
6.3 设计实践展示 |
6.3.1 设计方案及草图 |
6.3.2 灯具方案一 |
6.3.3 灯具方案二 |
6.3.4 实物模型展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用“美”去编织……(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D]. 彭佳琪. 吉林大学, 2021(02)
- [2]巧手灵动编织 传承中国文化[J]. 陈慧娴. 新智慧, 2021(07)
- [3]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融入传统造物思想的青神竹编设计研究[D]. 曹路路. 西华大学, 2020(01)
- [5]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D]. 李华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6]在民间公益领域培养跨国思维——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自然学校技术援助项目论起[J]. 李妍焱.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8(02)
- [7]课程透镜:问题透视与价值透射[J]. 成尚荣. 课程.教材.教法, 2017(11)
- [8]《还记得我么?》(节选)翻译报告[D]. 王静. 海南大学, 2017(06)
- [9]全成形运动鞋面材料的制造与性能研究[D]. 田文强.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5)
- [10]中国传统编织技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尹鸿.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