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召开

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召开

一、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周晖[1](2020)在《融合多源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研究 ——以黄土高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也相应推出了退耕还林等工程来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更好的对黄土高原区域森林资源分布进行监测,准确地分析出黄土高原区域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本次研究选取了30米空间分辨率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和25米空间分辨率的雷达遥感数据PLASAR,设计了两种数据源的数据融合算法,据此提取黄土高原区域年度森林资源分布信息;将融合得到的PL-based(PALSAR/Landsat)森林产品图和现有的市场上主流的八种中高分辨率的森林产品图(China Cover、FROM-GLC、GLCF、Globe Land30、Hansen、JAXA、NLCD、OU-FDL)做了精确度的比较,并在像素尺度上计算了森林产品图之间的一致性,总结了森林产品图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对PL-based森林产品图做了变化验证;最后用PL-based森林产品图分析了黄土高原区域和区域中重点县吴起县森林资源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雷达遥感数据PALSAR从垂直方向上提取森林资源的冠层结构和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从水平方向上提取森林资源的NDVI植被指数的PL-based森林产品图,拥有着最高的总体精度(91.27%)和卡帕系数(0.7728)。(2)PL-based森林产品图与基于单一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的FROM-GLC森林产品图、融合雷达遥感数据PALSAR和光学遥感数据MODIS的OU-FDL森林产品图以及基于单一雷达遥感数据PALSAR的JAXA森林产品图在像素尺度上的总体一致性分别是91.35%、93.59%和92.23%,其中森林区域占比为11.47%、9.85%以及7.95%,非森林区域占比为88.53%、90.15%和92.05%。(3)通过PL-based森林产品图分析了黄土高原区域森林资源时空变化,森林面积从2007年的1.05×105平方千米增长到2017年的1.20×105平方千米,年平均森林面积增长1500平方千米。(4)利用PL-based森林产品图分析重点县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森林面积在2007年到2017年期间,增长了353.75平方千米,造林效果显着。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孙松林[3](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于志磊[4](2016)在《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文中提出长江流域人口增长相对较快,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脆弱性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森林植被砍伐造田而引起的破坏。因此,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与保障长江流域以及毗邻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区域生态屏障建设的“屏障”主要针对建设区域内部与毗邻地区的生态防护,以期发挥阻断水土流失、调节水循环、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下垫面对水文的调节等作用。目前,针对生态屏障建设的研究多从物质与能量循环、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尺度等角度定性开展,缺乏具体系统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法:同时有关生态屏障建设水文效应的研究较少。不同于传统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庳等工程,本研究基于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水文学等基础理论,以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为支撑,综合分析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区位特征分析等结果提取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设置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根据价值当量法核算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价值,遴选最佳方案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最终方案,并模拟分析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效应。通过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在综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同时在一定程度完善了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的基本内涵,提出区位特征分析法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生态水文时空演变规律识别选取2000-2014年典型月份(8月份)的MODIS遥感数据,分析区域植被NDVI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植被长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典型月份多年平均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特征显着。基于气象、水文实测数据分析1961-2010年期间的降水量演变以及1961-2001年期间的蒸发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降水与蒸发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对典型河道断面水文站的径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近30年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干流以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干流以及干流以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2)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提出经向分带的区域特征分析法,利用ArcGIS 10.2.2工具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人口、经济密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天然植被覆盖率较低。本研究通过评价土地适宜性以及区位特征,以长江干/支流缓冲区、主要道路缓冲区和经济开发规划区为底图,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约14.63万km2;以地形地貌特征和植被特征数据为基础,结合石漠化山区分布特征,以提高坡耕地的植被覆盖度为目标,设置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3)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核算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优选创新了生态屏障坡度分级建设。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核算生态屏障区现状以及不同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显示,生态屏障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经过不同方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比选确定坡度分级建设为最佳方案。(4)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构建SWAT水文模型,通过模拟月尺度下的径流变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模拟区域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宜重流域的年均地表径流降低明显;不同典型子流域群地表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态屏障建设对枯水期与丰水期径流调节作用显着。生态屏障建设下流域蒸散发量整体增加,壤中流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整体而言,生态屏障建设可降低区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区域蒸散发量和壤中流量,有效提高区域内土壤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功能。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退化的修复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直接的方法支持,还能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为显着的实践意义。

赵丽,朱永明,张蓬涛[5](2013)在《环京津贫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问卷调查的环京津贫困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对策。要积极引入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模式,采用合理的补偿量化方法,探索多样化的补偿路径,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胡文亮[6](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田胜男[7](2012)在《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十年,工程进展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下一步的决策及广大参与退耕还林农户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建立在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以下并称为北方地区)上,调查区域覆盖共计13个市,28个县区,77个村,432个农户。采取实地调研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方地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部分内容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并根据农户反馈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后续政策的发展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1)从生态效益上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使得绿化进程加快,空气质量得到净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涵养水源能力逐步提高,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明显改善了当地气候条件;(2)从社会效益上来看,退耕还林工程对劳动力及农民就业有一定积极影响,社会保障体系和能源结构也逐渐健全,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3)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也使得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得到转移。在调查中,农户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补助停止后对农户收入影响较大,从而会导致复耕现象出现;随着政策的到期,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北方地区缺水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在退耕地上缺少管护手段,造成林木存活率低声张滞缓;除此之外,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针对出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灵活制定补助标准,完善补偿政策延长补助年限;大部分北方地区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严重缺水,政府应寻找建立长效的供水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加强退耕还林地管护;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加强职业化技能培训,提高退耕农户整体素质;落实配套措施,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

崔海宁[8](2011)在《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环京津地区环绕北京、天津,地理位置重要,同时也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然而长久以来,北京、天津作为环京津地区的中心、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并没有像上海和广州一样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反而形成了一个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带。贫困带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京津地区的生态维护。2002年,退耕工程在河北全面推开,环京津地区成为退耕的重点区域。退耕直接带来的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而这种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论文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研究区域,试图通过定量分析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背景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这对于巩固退耕成果、改善环京津地区贫困状况、建立双赢的区域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研究区域,即环绕京津的4个地级市的31个贫困县,并确定了研究时段,即2011~2007年;之后介绍了研究区的退耕状况及其生态效果。论文的主体部分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退耕前后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幅度上的和速度上的分析,进而对研究区域退耕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显着相关性。二是进行了退耕背景下的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研究表明,研究期末较期初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近54亿元,而这种价值增加与研究区域林地的增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耕地、草地的减少呈负相关关系。三是对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补偿主体关系、确定了补偿模式、并从生态退耕工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分配角度对生态价值补偿标准进行了探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退耕成果维护、区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王孔敬[9](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孔忠东[10](2009)在《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世界十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本文以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省洪雅县和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省安塞县为主要试验地,同时以其它相关省份的情况作为补充,通过倍差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等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阶段的研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阶段和成果巩固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和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总体规划滞后、工程建设重点不突出、林草种选择不当、经济林比例限制过死和工程管理各部门协调不力等几个方面: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基层要求退耕的强烈愿望与国家政策存在矛盾、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明确和工程管理经费严重匮乏等几个方面。2.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反映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37个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试验地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各年度社会影响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学模型;计算出2006年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数,分别为:0.5341、0.2332、0.1526和0.9199;以陕西省安塞县为试验地点,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际监测,测算出安塞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值为22.42亿元,同时对该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价。3.以四川、陕西、甘肃3省、6县、18个乡、36个村的355户农户为具体研究对象,对2002工程试点结束后整个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中期评估,提出了政策建议。4.从工程的质量评估、效益监测等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益评价研究的主要手段入手,提出了两大类、30个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质量评估的具体指标,制定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的计分标准,并对全国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质量进行了量化评估。5.对工程实施10年来,各27个省级工程实施单位和3000多个县级实施单位的任务量进行了统计汇总,明确了各个工程实施单位的实施规模和所处的位置。得出“退耕还林大省”和“退耕还林大县”的排序结果。

二、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多源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研究 ——以黄土高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课题来源及意义
    1.5 文章组织结构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退耕还林工程
    2.2 自然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环境现状
        2.3.1 气候特征
        2.3.2 植被资源
    2.4 本章小结
3 融合雷达遥感数据PALSAR和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的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流程
    3.1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以及预处理
        3.1.1 遥感数据源确定
        3.1.2 数据源处理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介绍
        3.1.3 雷达遥感数据PALSAR预处理
        3.1.4 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预处理
    3.2 融合雷达遥感数据和光学遥感数据的森林资源信息提取算法
        3.2.1 基于雷达遥感数据PALSAR的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信息提取
        3.2.2 基于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的 NDVImax提取
        3.2.3 融合PALSAR和 Landsat数据源的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信息提取
    3.3 本章小结
4 PL-based森林产品图与主流的八种森林产品图的对比分析以及变化验证
    4.1 现有的市场上主流的八种中高分辨率森林产品图介绍
    4.2 Google Earth验证数据和地面验证数据的收集
    4.3 PL-based森林产品图与其他森林产品图的精度评估与比较
        4.3.1 混淆矩阵介绍
        4.3.2 PL-based森林产品图与其他森林产品图的精度验证
    4.4 PL-based森林产品图与其他森林产品图一致性分析
    4.5 PL-based森林产品图与其他森林产品图不确定性分析
        4.5.1 森林资源的分布特征
        4.5.2 森林定义的差别
        4.5.3 算法的差异
        4.5.4 森林产品图的空间范围
    4.6 PL-based森林产品图的变化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PL-based森林产品图分析黄土高原森林资源时空变化
    5.1 2007-2010,2015-2017年黄土高原森林资源时间变化分析
    5.2 2007-2017年黄土高原森林资源空间变化分析
    5.3 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吴起县的森林资源时空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3)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研究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研究
        1.2.3 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1.2.4 发展趋势及未来需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第二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概况
    2.1 基本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DEM与水系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基本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社会人口
        2.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3 主要生态与水问题
        2.3.1 主要生态问题
        2.3.2 主要水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
    3.1 基于遥感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区域生态演变规律
        3.1.1 区域植被NDVI时空演变规律
        3.1.2 区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规律
        3.1.3 区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
    3.2 基于观测资料的水文演变规律
        3.2.1 降水时空演变规律
        3.2.2 蒸发时空演变规律
        3.2.3 典型河道断面径流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建设规划
    4.1 区位特征
    4.2 功能识别
        4.2.1 生态功能分区
        4.2.2 生态服务功能辨识
        4.2.3 生态屏障建设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4.3 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范围
        4.3.1 确定沿江经济带规划范围
        4.3.2 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
    4.4 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
        4.4.1 方案一:退耕还林
        4.4.2 方案二:退耕还草
        4.4.3 方案三:坡度分级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5.1 生态服务功能辨析
    5.2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及当量值确定
        5.2.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5.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当量确定
    5.3 方案核算与方案比选
        5.3.1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3.2 方案对比与推荐方案生成
        5.3.3 推荐方案下的生态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
    6.1 评价方法
    6.2 平台构建
        6.2.1 模型原理及其结构
        6.2.2 模型输入数据(文件)及其格式处理
    6.3 模型率定/验证及其适用性分析
        6.3.1 流域空间离散化处理
        6.3.2 模型参数率定/验证结果及适用性分析
    6.4 生态屏障建设对区域水文效应分析
        6.4.1 生态屏障建设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4.2 生态屏障建设对蒸散发的影响
        6.4.3 生态屏障建设对壤中流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EI 6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
    正在审稿中的学术论文(SCI 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攻读硕士期间发明的专利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环京津贫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京津贫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1、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
    2、退耕类型分析
    3、退耕还林实施的生态效果分析
二、存在问题分析
    1、补助发放不及时, 林木管护不到位
    2、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堪忧, 可能引发复耕
    3、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矛盾突出
    4、退耕标准需要规范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环京津贫困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1、积极引入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模式
    2、采用合理的补偿量化方法
    3、探索多样化的补偿路径
    4、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第一节 求学经历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第二节 工作经历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小结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小结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一、两浙林业考察
        二 台湾林业考察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小结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一、桐油抽提试验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小结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小结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一、历史地位
    二、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7)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调查区基本概况
    3.1 农户年龄、教育及劳动力情况
    3.2 农户退耕还林执行情况
    3.3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3.4 退耕成果巩固情况
    3.5 退耕还林政策趋势
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影响评价
    4.1 经济效益影响
    4.2 生态效益影响
    4.3 社会效益影响
    4.4 退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5 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延长补助年限
    5.2 落实具体管护责任,加强退耕还林地管护力度
    5.3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5.4 落实配套措施,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
    5.5 加强职业化技能培训,提高退耕农户的素质
6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域概述
    2.1 研究区域范围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自然状况
        2.2.2 生态环境状况
        2.2.3 社会经济状况
    2.3 研究区域退耕实施状况
        2.3.1 退耕数量及其分布
        2.3.2 研究区退耕实施的生态效果
        2.3.3 退耕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 基于退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3.1 数据资料收集及分类处理
    3.2 研究区域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3.2.1 退耕前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分析
        3.2.2 退耕前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速度分析
        3.2.3 研究区域退耕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4 研究区域基于退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4.1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
    4.2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结果
    4.3 退耕机制驱动下的土地利用
    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5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5.1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主体关系的确定
    5.2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模式的选择
    5.3 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补偿标准的确定
        5.3.1 基于生态退耕工程的生态价值补偿标准分析
        5.3.2 基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价值补偿标准分析
        5.3.3 基于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分配的生态价值补偿标准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
致谢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一、博弈论简介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自然资源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后记

(10)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由来
    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1.4 退耕还林工程的预期目标
    1.5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工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5.2 成果巩固阶段的主要问题
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2.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进展
        2.2.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 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3.1 研究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1 研究目标
        3.1.2 指导思想
        3.1.3 基本原则
    3.2 主要研究地概况
        3.2.1 四川洪雅
        3.2.2 陕西安塞
    3.3 研究方法
        3.3.1 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目标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3.3.3 生态效益指标的野外调查
        3.3.4 社会经济效益调查
        3.3.5 数据处理
    3.4 研究技术路线
    3.5 区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3.5.1 植被建设
        3.5.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评价
    3.6 县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3.6.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及其合理性分析
        3.6.2 森林资源变化
        3.6.3 生态效益评价
        3.6.4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3.6.5 三大效益的总体评价
        3.6.6 评价指标中主导因子的确定
    3.7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讨论和分析
        3.7.1 评价对象和范围
        3.7.2 指标的适用性特征
        3.7.3 退耕还林效益的特性
    3.8 小结
        3.8.1 总体结果
        3.8.2 结论
4 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估
    4.1 研究区域
    4.2 研究方法
    4.3 中期评估
        4.3.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4.3.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4.3.3 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情况
        4.3.4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4.4 工程质量评估
        4.4.1 评估指标
        4.4.2 评估数据来源
        4.4.3 计分办法
        4.4.4 特别处理
        4.4.5 主要评估结果
    4.5 工程实施评估
        4.5.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范围和规模
        4.5.2 农民对退耕还林的认识
        4.5.3 退耕农户在退耕还林中的自主权
        4.5.4 退耕地分布合理性分析
        4.5.5 政府工程实施成本
        4.5.6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4.6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多源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研究 ——以黄土高原为例[D]. 周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D]. 于志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环京津贫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赵丽,朱永明,张蓬涛. 新西部(理论版), 2013(Z2)
  •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D]. 田胜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8]基于退耕的环京津贫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分析[D]. 崔海宁.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8)
  •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 孔忠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四川省林学会“退耕还林(草)学术研讨会”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