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水仙,阳清伟,陈良义,陈中杰,王蓉,李隆龄,陈星宇[1](2022)在《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以球囊碎栓、中间导管抽吸为基础的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收集采用球囊碎栓、中间导管抽吸为基础的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的13例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术后1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部磁共振静脉成像或DSA检查结果。结果例1患者上矢状窦及双额顶支静脉部分再通,例9患者右横窦、乙状窦部分再通;例7、例13患者左横窦、左乙状窦慢性闭塞未开通而其余静脉窦完全再通;其他9例患者完全再通。术后1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患者术中和术后未出现与介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0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9例患者的静脉窦完全通畅。结论以球囊碎栓、中间导管抽吸为基础的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效、安全,预后较好。
刘新峰,吕斌,张荣举,杜志华,曹向宇,李宝民,王君[2](2022)在《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患者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及静脉窦狭窄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且接受脑静脉系统血管腔内操作的患者456例,腰椎穿刺示脑脊液压力≥250 mmH2O,全脑DSA检查证实存在静脉窦狭窄(狭窄两端压力差≥10 mmHg)或静脉窦血栓形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主要临床症状、头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腔内操作方法包括脑静脉窦内溶栓、脑静脉窦测压、脑静脉窦支架置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导丝导管穿刺损伤血管壁、支架状态异常所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及其他,即血管穿孔性并发症(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腹膜后出血、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回流障碍性并发症(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皮质静脉回流障碍)及静脉窦分隔,其中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为急性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置入静脉窦分隔及支架术后皮质静脉回流障碍。于术后3~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主要是头痛及视力变化情况。建议患者出院后6~12个月住院复查腰椎穿刺术、视力、视野及DSA检查,观察颅内静脉系统的变化。结果共纳入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患者456例,其中男112例(24.6%),女344例(75.4%);平均年龄(39±9)岁;共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术644例次,其中脑静脉窦内溶栓89例次,脑静脉窦测压274例次,脑静脉窦支架置入281例次。22例患者发生了操作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了2个并发症(支架置入静脉窦分隔结构,并伴硬膜外出血),故全部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6%(23/644),其中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0.3%)、硬膜下出血2例(0.3%)、支架置入静脉窦分隔2例(0.3%)、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0.2%)、皮质静脉回流障碍12例(1.9%)。结论脑静脉系统结构与动脉结构迥异,手术操作具有特殊性,熟悉这些可能的并发症并恰当及时地应对,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
苏旭东,姚冬静,刘增品,周存河,于江华[3](2021)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的13例阻塞范围较广泛的CVST患者,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中12例治愈,1例死亡。有8例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至出院时除1例死亡外,7例均意识清楚。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1(1.5,16)分、5(0,2.75)分,与术前14(2.5,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3(0,3.75)分、0(0,1.75)分,与术前5(2,5)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CVST有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祝清勇,宋承汝,滕军放[4](2021)在《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附四例报道)》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SIH)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SIH并发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35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4例患者的首发表现均为直立性头痛,其中例1头痛缓解后再发直立性头痛,余3例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并癫痫发作;例1为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例3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例2和例4为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26例文献病例描述了头痛特征改变,其中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和仍保持直立性头痛者均为12例(46.15%),头痛消失2例(7.69%);最常见的新发症状为癫痫(17例,48.57%)和肢体无力(10例,28.57%)。31例患者(4例收治病例+27例文献病例)记录了治疗后出血变化情况,其中1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患者中出血变化发生比例较14例行其他治疗患者明显增高(7/17vs. 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硬膜外血贴联合抗凝治疗的5例患者均没有出血变化。结论 SIH并发CVT的头痛特征多样,头痛性质的改变并非可靠的症状标志。SIH病程中若出现痫性发作、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警惕CVT的发生。对于SIH并发CVT,应重视SIH的病因治疗和关注抗凝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易婷玉,吴燕敏,林定来,林晓晖,潘志南,陈荣城,郑秀芬,陈文伙[5](2021)在《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在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接受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的3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CVST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意识状态,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部MR静脉成像(MRV)、DSA。3例患者均使用6 F AngioJet流变溶栓导管,且溶栓抽栓术前均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0 U/kg, 2次/d,抗凝治疗1~7 d。对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静脉破裂致颅内出血、穿刺点假性动脉瘤。术后2周对患者进行头部MRV+增强MR,采用改良心肌梗死溶栓(mTIMI)分级对静脉窦再通程度进行评估,mTIMI分级2级表示部分再通,mTIMI分级3级表示完全再通,以mTIMI分级≥2级为成功再通。术后90 d,通过电话或门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以"血管内治疗""流变溶栓抽栓术""脑静脉窦血栓"为中文主题词,在万方医学、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以"Angiojet Rheolytic Thrombectomy""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Endovascular Treatment Therapy"为英文主题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检索日期自199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结果 3例均完成了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术后造影显示脑静脉窦显影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从AngioJet流变溶栓导管到达靶静脉窦至静脉窦再通时间为28~56 min,中位时间为30 min;术后均未发生颅内出血,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患者于术后2周完成了临床及影像学随访,MRV提示静脉窦完全再通。3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3、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术后90 d, 2例患者mRS评分为0分,1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199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PubMed检索到16篇文献,万方医学、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未搜索到相关报道。16篇文献中共67例CVST患者接受了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结论初步应用分析显示,可尝试将6 F 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作为CVST血管内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样本量较少,缺少长期随访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任博文[6](2021)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急性、慢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目的:对不同起病方式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究急性、慢性起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3 m~46 m的电话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23 m),最终纳入115例CVST患者,根据起病方式分为急性起病(≤48 h,17例)、亚急性起病(48 h~30 d,74例)、慢性起病(>30 d,24例),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起病方式患者的临床差异,探究急性、慢性起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1.年龄与性别比较115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38±12.64岁,男:女为1:1.6。慢性起病组CVST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急性起病及亚急性起病组,年龄分层后,慢性起病组中大于50岁多于亚急性起病及急性起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起病组发病年龄在21~30岁的患者多于亚急性起病组与慢性起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起病组女性患者多于亚急性及慢性起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2.危险因素比较115例患者中排名前三位的危险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系统异常及妊娠产褥相关。急性起病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妊娠产褥相关多于亚急性及慢性起病,慢性起病组中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的患者多于亚急性起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表现比较115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其次为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癫痫发作。急性起病组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多于慢性起病组,慢性起病组出现视物模糊多于亚急性起病组与急性起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受累部位及影像学比较115例CVST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横窦,慢性起病组中累及横窦多于急性起病组,急性起病组出血性静脉梗死的患者多于亚急性起病与慢性起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预后情况比较慢性起病组中仅58.3%可达到完全恢复(mRS=0),低于亚急性起病患者(8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起病CVST患者好发于21~30岁,多与妊娠及产褥期相关,易伴有静脉性梗死伴出血,临床表现与慢性起病患者比更常出现癫痫发作。2.慢性起病CVST患者平均年龄偏大,>50岁的患者较多,易出现视物模糊,与急性起病患者相比更常累及横窦,与亚急性患者相比多合并免疫相关疾病,且临床预后差,易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第二部分颅内静脉窦血栓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获益性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血管内治疗与传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获益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达到规范诊疗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VST患者,对患者进行了出院后3 m~46 m的电话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23 m),最终纳入115例CVST患者,75例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了血管内治疗,另40例仅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一般资料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整,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获益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接受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mRS0-2)的患者(96.0%)多于接受单纯抗凝治疗的患者(87.5%),(P=0.104,OR=3.429,95%CI0.775-15.171),接受血管内治疗完全恢复(mRS=0)的达78.7%,抗凝治疗完全恢复达77.5%,(P=0.885,OR值1.071,95%CI0.424-2.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一般临床资料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以已被证实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整,仍未发现不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良好(mRS0-2)、完全恢复(mRS=0)有关。(P=0.327,OR=3.233,95%CI0.310-33.712)、(P=0.784,OR=0.885,95%CI0.187-3.537)。血管内联合治疗住院中位费用44616.83元,单纯抗凝治疗住院中位费用19328.02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内联合治疗住院中位时间16天,抗凝治疗住院中位时间15天,P=0.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管内治疗与抗凝治疗均能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血管内治疗住院费用显着高于单纯抗凝治疗。3.血管内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没有减少住院时间。
董安石,钟伟健,廖旭兴,罗杰,周思捷,梁铭钦,刘鑫鑫,邓其峻,王辉[7](2020)在《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伴颅内血肿的治疗分析(附9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合并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VST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与静脉窦血栓部位之间关系,相应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中颞叶及颞枕叶出血者4例,主要血栓部位为横窦、乙状窦;额叶出血及额叶出血为主伴顶叶少许出血3例,血栓部位为上矢状窦前2/3;双顶叶出血1例,血栓部位为上矢状窦后1/2;丘脑出血合并顶叶出血1例,血栓部位为直窦、窦汇及上矢状窦后1/2。本组患者均使用抗凝治疗,其中4例患者单纯抗凝治疗; 1例患者抗凝联合介入治疗; 1例患者抗凝联合去骨瓣减压及清除血肿术; 3例患者抗凝联合溶栓治疗后出现出血增多行去骨瓣减压及清除血肿术,其中2例患者术后水肿加重再次扩大减压窗。本组患者中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4分者6例,2分(植物生存) 1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出血部位可大致预测静脉窦血栓部位。抗凝治疗对CVST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有效;充分的大骨瓣减压可使病情持续进展患者获益。
钱尧轩,王德发,王零零,周雷,徐建国,王中,虞正权,李吻[8](2020)在《血管内联合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管内联合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急性或亚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实质出血或伴有脑梗死。8例患者术中均联合应用机械碎栓、支架取栓、导管抽吸、球囊扩张、接触性溶栓等方案。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迅速,血管内治疗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及随访时观察静脉窦的再通情况,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8例患者均经CT静脉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提示静脉窦部分再通后拔除微导管。术后患者均于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系统,留置时间为4~10 d,其中7例行3~8 d的接触性溶栓治疗,并规律应用抗凝药物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均未见出血进展,闭塞的静脉窦均大部分再通;1个月内颅内出血吸收、水肿消退。8例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为6~15个月,未见静脉窦血栓复发及新发神经系统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mRS ,其中0分3例,1分3例,2分1例,3分1例。结论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种血管内治疗方案,可在短时间内减轻静脉窦内的血栓负荷,是治疗出血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
叶远良[9](2020)在《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对颅内动脉的解剖学进行大量的研究,使得经动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由于对颅内静脉窦解剖及组织学认识不足,经静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相比,两者有共同点,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早期极容易误诊。研究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窦壁及纤维索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比较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及原发性脑出血发病早期临床资料。研究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尸头内颅内静脉窦纤维索、蛛网膜颗粒及窦壁的解剖与组织学特点;建议尸头静脉窦血栓模型,模拟经静脉窦途径介入取栓术,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介入材料对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分析CVST合并出血及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1.大脑大静脉-直窦连接处变异较大,解剖结构有静脉瓣样结构、窦壁连接处突起及球样小结结构,球样小结弹性纤维成分高于蛛网膜颗粒,表面有平滑肌细胞;大脑静脉分支及大脑大静脉与窦壁连接处均有平滑肌。2.岩下窦开口变异较大,位于颈静脉球部前内侧壁,在鞍背-斜坡延长线与上颚-枕骨大孔连线稍上方。3.桥静脉汇入静脉窦过程中,蛛网膜下段及静脉窦壁段长度分别为15.23±5.40mm和5.28±2.36mm。中央前沟静脉及中央沟静脉与冠状缝距离分别为 2.18±1.90cm 及 5.48±2.19cm。4.横窦窦壁连接处可见大量血管组织;直窦底壁呈分层排列,直窦底壁及板层纤维厚度最大,乙状窦壁厚度最小。5.支架对直窦内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53.4%、1级占43.20%及2级占5.40%,球囊对直窦内不同程度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73.9%、1级占17.4%及2级占9.52%,支架及球囊在直窦内反复牵拉对纤维索的损害没有显着增加;支架材料在直窦对纤维索的损伤高于上矢状窦。6.三次支架取栓过程中产生的血栓颗粒数分别为11.17±2.17、9.00±6.07及5.00±2.96;,第一次取栓产生的大颗粒数较第二、三次明显增加;第一次取栓术后残留血栓面积较第二次、第三次大。7.年龄、癫痫症状、水肿/血肿体积对早期诊断CVST合并脑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术后预后优于重症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组。研究结论:1.颅内静脉窦窦内纤维索分布不同,静脉窦窦壁呈分层改变,熟悉窦内相关解剖,有利于降低静脉窦手术的难度,改善手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2.介入材料可导致窦内纤维索轻度损伤,取栓过中容易导致血栓松动,临床上需要重视术后抗凝的重要性;3.CVST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在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预后优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呈“治愈or死亡”现象,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避免误诊,尽早规范化治疗。
李克磊[10](2020)在《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相关的MRI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横窦蛛网膜颗粒的磁共振T2WI和MRV研究目的探讨MR T2WI与CE-MRV对横窦内AG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因头痛、头晕或及体检等行MRI平扫+CE-MRV检查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符合条件的共计811例,分别记录T2WI及MRV能够检出的横窦内存在AG的病例数,AG的数量、大小、形态及与其毗邻的静脉的关系。结果使用T2WI序列在184例病例中发现AG,左侧横窦内检出AG 123例,右侧横窦内检出AG 91例,左侧多于右侧;使用MRV在119例病例中发现AG,左侧横窦内检测出AG 82例,右侧横窦内检出AG 50例,左侧多于右侧;两种方法在检出AG的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V检出的AG均能被T2WI检出,按T2WI序列检出的AG按能否被MRV检出,分为MRV检出组和MRV未检出组,测得MRV未检出组的104个AG直径为(5.30±2.10)mm,与检出组直径为(6.14±2.03)mm,两组AG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使用T2WI发现圆形或椭圆形AG 231个,分叶形AG 11个,而MRV只能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未见分叶形AG。T2WI观察到289条静脉与AG毗邻,71条为Labbé静脉,218条为非Labbé静脉;MRV可以观察到97条静脉与AG毗邻,56条为Labbé静脉,41条为非Labbé静脉,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横窦内的AG基本均与静脉毗邻,与MRV相比,T2WI能够发现更多的病例横窦内存在AG,能够发现横窦内较小的AG,更好地显示AG的形态及与其毗邻的静脉。第二部分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与年龄关系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目的通过MR观察颅内静脉窦内AG,分析其与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360例行磁共振常规及增强扫描提示颅内未见异常的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WHO年龄段划分标准基础上,本文将(020)岁分为未成年组,(2060)岁为青年组及60岁以上为中老年组,每组120例;其中各组再细分为4个年龄段,青年及中老年组按10岁为间隔分段,而未成年人按发育快慢给与分为时间不等的四段,每个年龄段均为30例,共360例。观察静脉窦内AG的分布、各年龄组AG的大小和数量及AG形态变化情况。结果经MR检查发现,163个AG在横窦,是最常见的部位;其次是上矢状窦116个、直窦50个、窦汇11个,海绵窦未见;未成年组随着年龄的增加,AG的直径逐步增大,数量逐步增多,分叶型AG数量也增多;青年组AG直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波动于固定范围内,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能检测出AG的病例数量及直径与未成年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3);中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加,AG直径减小,数量减少,分叶型AG数量也呈减少趋势,能检测出AG的病例数与直径与青年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6)。结论未成年组AG的直径逐步增大,数量增多,分叶型AG数量也增多;青年组基本保持不变,而中老年组均呈现减小趋势,这些变化可能与生长发育、衰老及脑脊液吸收调节有密切关系。第三部分Labbé静脉与蛛网膜颗粒解剖关系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目的通过MR观察,探讨Labbé静脉(LabbéVein,VL)与AG的解剖关系。方法收集我院MRI+CE-MRV检查发现横窦内或附近存在AG的40例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将CE-MRV初始资料导入神经导航仪的3D静脉图像重建系统,进行3D静脉模型构建,通过重建的3D静脉图像模型观察Labbé静脉与AG的解剖关系。结果3D静脉图像观察显示,40例病例中,Labbé静脉附近共发现53个AG,44个AG位于Labbé静脉入口上游,6个位于Labbé静脉入口下游,3个在横窦外,与Labbé静脉入口无关。其中20个AG与Labbé静脉末端未接触;14个AG与Labbé静脉末端接触,但Labbé静脉未端未发生扭曲、狭窄及引流方向改变等改变;19个AG导致Labbé静脉发生扭曲、狭窄及引流方向改变;未见Labbé静脉或其他细小静脉进入AG内;Labbé静脉与AG的解剖关系与AG大小无相关性。直窦上共发现15个AG,14个出现在大脑大静脉与直窦连接处,1个AG出现在直窦后1/3,大小为(3.88±0.74)mm,充盈缺损内均未发现静脉血管。结论AG多发生在Labbé静脉入口的上游,Labbé静脉附近的AG多数与其关系密切,部分AG导致Labbé静脉发生扭曲、狭窄及引流方向的改变等;重建的3D静脉图像观察未发现Labbé静脉及细小静脉进入AG内。第四部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蛛网膜颗粒的MRI研究目的通过MR观察,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AG的改变情况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MRI结合CE-MRV确诊为CVST的3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设为血栓组;随机选取与血栓组年龄相同且经MR检查提示颅内未异常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AG大小及数量,并记录和比较AG与各期CVST患者的MRI特征。结果血栓组中,14例病例发现AG,直径为(5.19±2.40)mm;对照组中,23例发现AG,直径为(4.45±2.03)mm,两组发现AG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AG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血栓组中,直窦AG最常见,其次是上矢状窦、右侧横窦、左侧横窦,而对照组中上矢状窦最常见,其次是左侧横窦、右侧横窦及直窦;CVST累及一个部位的AG检出数量最多,两个部位次之,四个部位未检出AG,AG检出率与CVST发生的部位数成负相关,可见CVST的部位数越多,AG的检出率越低;无论何种时期的静脉窦血栓,T2WI和Flair序列的影像表现与AG不同,可以实现CVST与AG的鉴别。结论CVST组中能够检出AG的病例数比对照组减少;血栓累及静脉窦的数量越多,AG的检出率呈减少趋势;利用T2WI和Flair序列能够有效地鉴别CVST与AG。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治疗方法 |
1. 血管内治疗前处理 |
2. 血管内治疗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术前评定 |
1. 临床表现 |
2. 危险因素 |
3. 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 |
4. 脑实质病灶及评分 |
二、血管内操作与再通 |
三、血管内治疗效果评价及随访 |
讨论 |
(2)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患者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腔内操作方法 |
1.4 术后随访 |
2 结果 |
2.1 总体情况 |
2.2 随访 |
3 讨论 |
(3)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患者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术前评估 |
2.2 术后评估 |
2.3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5)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 |
1.3 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 |
1.3.1 适应证: |
1.3.2 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系统[13]: |
1.3.3 工作原理: |
1.3.4 操作方法: |
1.4 安全性、疗效及随访 |
1.5 文献复习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疗效及随访 |
2.3 文献检索结果 |
3 讨论 |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急性、慢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内静脉窦血栓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获益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关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伴颅内血肿的治疗分析(附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血肿形态、部位及静脉窦血栓主要部位 |
1.3 治疗方法 |
1.3.1 内科用药方案 |
1.3.2 血管内介入治疗 |
1.3.3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 |
1.4 治疗时机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 |
2.2 并发症 |
3 讨论 |
(9)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颅内静脉窦窦内结构内镜解剖学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颅内静脉窦窦壁结构组织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救治对比研究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内静脉窦解剖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救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相关的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横窦蛛网膜颗粒的磁共振T_2WI和 MRV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部分研究不足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部分 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与年龄关系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部分研究不足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三部分 Labbé静脉与蛛网膜颗粒解剖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部分研究不足之处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四部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蛛网膜颗粒的MRI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部分研究不足之处 |
本研究创新点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缩略词表 |
附录B 学术成果 |
附录C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 李水仙,阳清伟,陈良义,陈中杰,王蓉,李隆龄,陈星宇. 新医学, 2022(02)
- [2]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患者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分析[J]. 刘新峰,吕斌,张荣举,杜志华,曹向宇,李宝民,王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2(01)
- [3]Navien导管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 苏旭东,姚冬静,刘增品,周存河,于江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12)
- [4]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附四例报道)[J]. 祝清勇,宋承汝,滕军放.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09)
- [5]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J]. 易婷玉,吴燕敏,林定来,林晓晖,潘志南,陈荣城,郑秀芬,陈文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5)
-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分析[D]. 任博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成人急性颅内静脉窦血栓伴颅内血肿的治疗分析(附9例报告)[J]. 董安石,钟伟健,廖旭兴,罗杰,周思捷,梁铭钦,刘鑫鑫,邓其峻,王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06)
- [8]血管内联合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J]. 钱尧轩,王德发,王零零,周雷,徐建国,王中,虞正权,李吻.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11)
- [9]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D]. 叶远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10]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相关的MRI研究[D]. 李克磊. 蚌埠医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