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12年后深层危机浮出水面(论文文献综述)
张沁园[1](2021)在《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二十世纪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历史事件,西班牙内战(1936-1939)及战后佛朗哥独裁(1939-1975)成为当代西班牙政治、社会、文化裂变与重塑的源动力。如何再现西班牙社会演变进程中的内战记忆一直是战后西班牙文学创作的关注焦点,其关注度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战后西班牙社会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发展及其代际更替的共同作用下,内战记忆的文学演示呈现了从沉默到爆发、从言说个体记忆到重构集体记忆、进而至反思文化记忆的发展脉络。这一过程始终印刻着记忆主体的身份认同、记忆认知观以及价值观的演变。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于西班牙内战书写的某单一主题,研究范式呈现一定局限性,尚缺乏对内战书写发展的历时性全貌研究,也鲜有从记忆书写与身份认同及其价值功能维度对内战文学创作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以创作主体的代际差异及内战记忆社会话语的特殊发展轨迹为现实语境,历时性地概述内战记忆书写的嬗变历程并总结西班牙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研究以记忆的文学演示模式为切入点,建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类型,聚焦内战文学爆炸时期的文学作品,剖析其中记忆书写的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价值取向,以期丰富记忆理论视阈下的文学研究,从而为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首先,作为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西班牙内战文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概括并评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拟解决的研究问题。此部分结合问题对记忆理论、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梳理,相关梳理与论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体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在全局视域下概述了西班牙内战小说的发展进程及其历时性嬗变,从内战记忆话语演变以及创作主体双重视角总结内战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探讨其在记忆演示模式与主题呈现上的共性特点,为后续章节中的文本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章侧重分析再现书写模式下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记忆再现书写主要关注游离于集体记忆框架外的记忆,其目的在于发现并传承始终被宏大历史叙事遮蔽的鲜活个体或群体生命经历,挖掘记忆中人性与情感的光芒以抵抗历史黑洞。本章节通过分析《木匠的铅笔》和《沉睡的声音》,重点阐明内战个体经历中自我同一性的坚守以及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实现历程,探讨记忆再现书写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从而突出了特殊记忆载体对记忆微光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重点研究记忆重构所实现的身份认同及记忆的现时思考。受到代际交替影响,探寻与重构成为有关内战记忆的主要认知模式。记忆的重构书写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探寻记忆主体根据自我的内战历史认知以当下视角对过去记忆的解读与阐释,继而赋予记忆现实意义,这是记忆重构书写的先决条件。本章聚焦作品《萨拉米斯的士兵》和《冰冷的心》中的“探寻-重构”框架,重点分析这一书写模式呈现的多文体杂糅特点,探索记忆重构进程中身份认同的特殊内涵,突出重构书写双时空交互背景下记忆现时化思考对内战记忆构建的作用。第四章探究记忆书写的美学创新实践对西班牙内战书写和记忆文化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分析了其价值所在。记忆解构书写尝试突破传统记忆书写范式,采用元小说结构形成叙事与评论互动的模式,将焦点从记忆文学创作转移到审视记忆产生与意义生成过程,并运用互文性写作手法解构传统叙事权威。本章节通过作品《无望的昨日》和《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探讨记忆解构书写的特点,阐明作品通过运用反叙事、拼贴、戏仿等后现AI写作作手法,在历史与文学互文过程中凸显了记忆书写的虚构性,继而反思、批判当今西班牙内战记忆文化发展现状及意义。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此部分基于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嬗变发展的历时性概括,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内战记忆的重要媒介,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始终印刻着创作主体在内战认知观上的代际差异以及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演变历程。聚焦世纪交替之际内战文学爆炸背景下的记忆书写,本研究认为:在三种记忆书写模式视域下,西班牙内战小说在身份认同、记忆书写功能以及内战记忆认知方面实现了跨越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内战经历了从历史事件到文学事件,进而跃升至文化事件三个阶段。针对这个历程的西班牙内战书写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内战记忆对西班牙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关研究对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刘原媛[2](2021)在《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美国对1990年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在假定德国统一是由两个德国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和民族情感等内因决定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随德国统一而来的德国联盟归属、主权恢复和四大战胜国权利终结等问题的解决,来考察美国在德国统一外部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作为二战后西方阵营的领导者,美国始终从国家利益和联盟战略出发看待德国统一问题,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作为管理跨大西洋联盟的重要抓手。美国支持德国1990年统一既是对二战后联邦德国追随美西方联盟进行民主化改造并对抗苏联的回报,又为美国在1990年代初欧洲局势突变之际维持对欧影响、延续北约在欧存在提供了机会。在围绕德国统一问题的博弈中,美国通过稳住苏联、力挺德国、约束英法,推动了德国统一外部进程的发展,对德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统一、恢复完全主权并继续留在北约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绪论阐明了研究课题对理解美德关系、跨大西洋联盟和冷战终结的意义。第一章点出了国际政治中“德国问题”的内涵,梳理了二战后美国一手策划德国分裂的始末。第二章回顾了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德国统一问题的态度,即原则、口头支持统一,实则奉行实用主义。第三章到第五章分阶段考察布什政府围绕1990年德国统一的外交决策和行动,并通过分析德国统一的国际影响来评估美国的政策效果。第三章分析1989年初冷战氛围开始消解的背景下,美国对德国统一的“观望政策”和“护持政策”,这一时期美国鼓励联邦德国政府扛起统一大旗,并护持科尔的“十点纲领”既契合西方联盟的战略需要又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第四章重点分析了1990年初美国实行的“推动政策”和统一谈判开启后的“配合政策”,这期间美国提出了解决统一外部问题的“2+4”谈判框架,领导北约进行战略转型,照顾了苏联的安全关切,为苏德谈判获得突破奠定了基础。第五章论述德国统一对德美关系、北约发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美关系的影响,认为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部分实现了预期。第六章综述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作用,并借助国际关系理论解读“德国问题”的解决。
苟利武[3](2021)在《乌克兰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建构研究(1991-2021)》文中认为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在转型背景下开启了独立建国之路。独立至今的30年间,乌克兰的社会转型与国家建构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先后爆发了“颜色革命”、乌克兰危机。以乌克兰为案例,探讨社会转型与国家建构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乌克兰的转型是以西方民主制度为模板多维度的转型,在政治维度,转型的目标是建立代议民主制度;经济维度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社会维度是推动国内公民社会的发展等。然而,乌克兰的社会转型也伴随着艰难的国家建构历程,体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内部层面,及地缘政治、大国影响的外部层面。对于乌克兰转型与国家建构过程中爆发危机原因的主流分析是基于美俄欧之间的博弈或乌克兰的历史因素,缺乏从政治制度建设、经济私有化改革与社会结构层面对乌克兰国家建构影响的研究。本文尝试基于新制度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与后结构主义视角分别从政治维度、经济维度与社会维度,分析乌克兰转型与国家建构的关系:从政治维度来说,“府院之争”、“央地关系”与法治改革对国家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经济维度出发,经济私有化改革、农业私有化改革和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塑造了国家与市场之间关系;从社会维度而言,政治精英的崛起、乌克兰新中产阶级的发展、低收入阶层的抗争形成了乌克兰当今的社会结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随着乌克兰国家建构进程的启动,在政治方面,由于乌克兰国家建构的制度缺失,三权分立的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国家建构陷入僵局,例如政府与议会之间的权力之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法治改革进程的缓慢;经济方面,虽然乌克兰政府采取了休克疗法来摆脱计划经济模式,但关键领域的私有化改革缓慢,导致经济效率底下;社会层面,寡头政治的现象出现加剧了乌克兰社会贫富分化,同时也遏制了作为“稳定器”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壮大,不仅如此,还透支了底层民众对政治精英的信任。最后,本文认为,转型背景下的乌克兰,由于在制度上没有形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割制衡的政治机制,使得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推行国家建构的进程缓慢。具体而言,经济领域所有制改革面临困境,社会领域的贫富分化现象严重,进一步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以至于乌克兰难以建立和维持通过政治协商来解决危机的制度与机制,使其处于一种弱国家与弱社会并存的状态,加上外部大国干预,从而导致国内和周边危机的频发。
蔡湫元[4](2021)在《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苏联解体后,苏联时期遗留的民族矛盾与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疆界划分问题转化为新独立国家间的边界纷争或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在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案例中,较富代表性意义的当属阿布哈兹冲突、南奥塞梯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以及近年来成为热点问题的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和顿巴斯冲突。这些冲突也被称为“后苏联空间的热点”。这些冲突的爆发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从叶利钦到普京时期,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非常重视,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后苏联空间政策。外高加索、德涅斯特、顿巴斯等地区冲突局势受到美国、欧盟等外部行为体的影响,且俄罗斯在这些地区拥有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利益考量和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以及对后苏联空间俄语居民的族群意识的驱使之下,俄罗斯一直对后苏联空间范围内的武装冲突进行积极介入。在俄罗斯有效介入下,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已长期处于冻结状态,而纳-卡冲突以及顿巴斯冲突则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半冻结”的动态稳定状态之中。未来短期之内,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将大体处于可控状态。从长远来看,存在着一定变数。在继续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对后苏联空间的利益观驱动下,俄罗斯仍将在解决现存冲突问题、防范新冲突上力求发挥作用。在未来应对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俄罗斯依靠自身硬实力方式主导冲突解决的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如何在完善自身在解决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中角色的同时,更高效地推行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是未来俄罗斯领导人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张晨[5](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邱丹[6](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认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徐晓宇[7](2019)在《42岁与伊万之死 ——论果戈理童年经历对其生平及创作的影响》文中指出果戈理古怪的性格、奇特的性心理状况、后十年思想的转变、《死魂灵》第二部的焚毁以及绝食自尽这些未解的问题与事件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果戈理之谜。42岁与伊万之死是两则彼此相关的、涉及作家创作与生平的、奇特的现象。作家死于42岁,在其书信中这一年龄均与死亡相关,而在其创作中这一年龄又与婚姻及爱情相关。纵观作家的所有创作,婚恋意味着毁灭与死亡,要么堕入要么逃离。这说明作家在早年生活中曾历过某些震撼心灵的、涉及42岁的重要事件,由此42岁与事件的核心意义(婚恋与毁灭)在作家心中关联起来。这一事件很可能是伊万之死,因为在1819年作家弟弟伊万去世的时候,作家的父亲瓦西里刚好是42岁。而在作家早期创作的《伊万·库巴尔节前夜》与《可怕的复仇》两部涉及弑兄、乱伦要素的作品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伊万与三次伊万之死。作品中的伊万之死似乎与现实中的相关,是作家的一大心理症结。本文用小说中的情节反向构建作家的童年经历,假设果戈理的弟弟伊万出生之后分走了母亲对果戈理的关注与爱,由此小果戈理产生了嫉妒与憎恨,并且在幻想、梦境中杀害弟弟。随着小果戈理道德意识日渐成熟,他意识到自己的罪恶并产生极强的罪恶感,渴望受到惩罚与做出弥补——由此产生了作恶受罚的心理症结,日后以潜意识罪疚感的形式出现给作家带来苦闷与忧郁。与此相关,在对弟弟的态度方面,果戈理转恨为爱,并且将这种爱扩散到男性同伴身上,这是消极的自我惩罚。在对父亲的态度方面,作家吸收了父亲的威严以加强自我心理惩罚,并且在父亲死后产生了超凡的使命感,以期弥补曾经的罪过,这也是消极自我惩罚的表现。对母亲的态度方面,由于罪过出于对母亲的爱,所以他对母亲既渴望又恐惧,并将这一态度泛化到所有女性身上,导致作家惧怕女性,无法在创作中描绘女性之美。四者的关系网络在伊万之死那一年纠缠在一起,使得42岁(父亲的年龄),爱情婚姻(对母亲的爱)与死亡毁灭(父亲的惩罚)在作家潜意识中关联在一起,影响了作家的一生。在这一心理症结的影响下,作家经常感到莫名的苦闷与忧郁,这就催生出作家寻欢作乐的渴望,以便排忧解闷发泄情绪。在这一渴望的支配下作家在彼得堡构思并创作出一生中大部分作品。1836年《钦差大臣》上演后作家出国,正式将创作确定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就导致作家内心两大力量的碰撞,因为此前创作一直是作家排忧解闷最有效的手段,而使命感却是作家心理症结对自己的消极惩罚:前者与心理症结对抗,后者受心理症结支配,前者以释放个人苦闷为目的,后者以造福同胞为目的。两相结合,便造成了作家创作困境的根本原因。1842年《死魂灵》出版之后作家的后续创作并不顺利,不能完成使命引发极强的恐惧,导致心理症结反复发作——此前作家通过寻欢作乐来缓解,而此时他认为自己内心不够纯洁,于是强迫自己苦修以克服心灵的各种嗜欲。此时作恶受罚的心理症结已经压倒了寻欢作乐的渴望。作家后十年就在上述创作怪圈中痛苦地徘徊。直到42岁那一年作家的心理症结再次爆发,42岁的心理关联让他觉得这是自己命定的一年,寻死的愿望占了上风,最终烧书绝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家创作的目的在于排忧解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将自己的心灵深入带进作品之中,使人物具有自己心灵的特点,安排他们在文本世界中经历各种各样的、与激情之恶相关的情境。因而可以根据激情(CTpacTb)的不同形式以及主角的结局来划分作家的所有作品。作家的创作进程与其从小到大的心灵发展进程同步,最早期的创作反映了五岁之前的娶母幻想,激情表现为带有一定乱伦色彩的炽烈爱情,这类创作以圆满的婚姻结局;随后1829年到1835年的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作家道德观念形成之后自我惩罚的心灵阶段,激情表现为带有一定乱伦色彩的炽烈爱情、性欲、物欲并泛化为各种嗜好,陷入爱情与欲望之中的主角非死既疯;从1835年开始的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作家成年之后面对婚姻莫名的心灵恐惧,激情弱化为各种小的嗜好,主角最终都脱离了可能到来的婚姻;最后一个阶段则贯穿作家创作始终,只包含三部没有完成的作品,反映了作家与自身罪恶和解的渴望。四大分类中,第二类直接反映了作家心理症结的根源,是作家的自我暴露与苦闷的直接释放。在深度带入心灵的同时,作家又需要保持自身与人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在人物中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时就需要使用各种伪装和隐藏的手段。而这些手段,便构成了作家创作的主要特征。
戚晶[8](2019)在《迟子建小说叙事艺术研究》文中认为迟子建可谓当代文坛着名女作家。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东北地区的独特生态环境及底层人物的命运沉浮、悲欢离合进行了多样化书写。这种多样化不仅关涉其创作题材,而且还体现在她精湛的叙事技巧上。近年来学界对迟子建小说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乡土书写、生态自然、人性、温情、文化等角度或层面,而对其小说叙事层面的研究虽有所涉及但尚末充分展开。从总体上看来,迟子建擅长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多样化的叙事技巧,这些叙事技巧极大丰富了她的小说面貌。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经典叙事学及后经典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迟子建中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探讨迟子建中长篇小说创作的四种叙事模式,具体从不同叙事模式的成因、表现手法等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探讨叙事时间问题,小说家对叙事时间的有效控制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在迟子建的小说中,不仅存在线性的时间发展模式,而且还存在着一种“多维时间”,论文借助相关叙事时间理论力求揭示其小说叙事时间对于故事情节安排的作用以及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具体讨论叙事空间,叙事空间在迟子建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种形态。叙事空间和叙事时间彼此依存,积极建构一种社会关系。第四章从叙事视角出发,着重探讨迟子建小说叙事视角的独特性及艺术作用,主要根据热奈特和托多罗夫关于叙事聚焦的相关理论,结合作品对其小说的不同视角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小说中叙事视角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揭示这些叙事视角对于文本内涵的表现作用。
丁文[9](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张德强[10](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二、俄罗斯:12年后深层危机浮出水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12年后深层危机浮出水面(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西班牙内战小说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目前研究局限性及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西班牙小说内战记忆书写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佛朗哥时期: 萌芽与初步发展 |
一、内战期间: 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分裂下的记忆书写 |
二、1940-50年代: 个体生存的现实主义书写 |
三、1960年代: 由现实主义向自我叙事转向 |
第二节 民主过渡时期: 内战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
一、过渡时期(1975-1978): 个体记忆的自我书写 |
二、民主巩固时期(1978-1996): 代际交替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的重生 |
第三节 世纪之交(1996-2008): 新时期内战小说的兴起 |
一、世纪之交: 内战记忆之争 |
二、内战小说爆炸: 内战书写的代际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记忆再现书写: 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 |
第一节 “记忆微光”的再现 |
第二节 《木匠的铅笔》: 记忆再现与身份探寻 |
一、木匠的铅笔: 多重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
二、“执权者”埃尔瓦: 身份的混沌与重塑 |
三、“战败者”达·巴尔卡: 身份的坚守与抗争 |
四、囚犯群体: 抵抗记忆政治的共同体 |
第三节 《沉睡的声音》: 内战记忆再现与女性主体身份认同 |
一、沉默: 历史记忆中的边缘地位 |
二、日记: 内战记忆书写载体与精神传承 |
三、个体成长与女性群像: 创伤记忆与身份追寻 |
小结 |
第三章 记忆重构: 历史的现时化思考与阐释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重构书写 |
第二节 《萨拉米斯士兵》: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文学探险 |
一、非虚构修辞的应用 |
二、历史探寻与自我认同 |
三、记忆的现时化审视 |
四、“塞尔卡斯效应” |
第三节 《冰冷的心》: 家族记忆映像中的“两个西班牙” |
一、揭开尘封已久的家族历史记忆 |
二、重构家庭记忆中的身份认同 |
三、家庭记忆: 国家历史记忆的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记忆解构: 内战记忆文化的批判与反讽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解构书写 |
第二节 《无望的昨日》: “行进式”小说的创作解构 |
一、元小说结构与互文性解读 |
二、寻找“批判性读者” |
第三节 《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 |
一、书写与评论的平行互动 |
二、集体遗忘下的记忆消解 |
三、批判性改写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与德国统一问题的缘起(1945-1949) |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德国问题” |
第二节 美国决定分裂德国 |
第三节 德国的分裂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与德国统一问题的演进(1950-1988) |
第一节 东西对峙:美德默契与分裂固化 |
第二节 美苏缓和:美德矛盾与统一新思路 |
第三节 德国崛起:新时期的美德关系与统一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欧洲大变局背景下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 |
第一节 欧洲变局与美国政策调整 |
第二节 “十点纲领”提出前美国对德国统一的“观望政策” |
第三节 “十点纲领”提出后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护持政策”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推动解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 |
第一节 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推动政策” |
第二节 美国对德国统一的“配合政策” |
第三节 美国对德国统一政策的演变和实质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政策效果评估:德国统一的国际影响 |
第一节 德国统一对德美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德国统一对冷战后北约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德国统一对欧洲一体化和欧美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一、美国政策综述 |
二、美国作用概述 |
三、德国问题的解决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乌克兰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建构研究(1991-202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家建构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基于制度主义视角的国家建构理论 |
第二节 基于公共选择视角的国家建构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后结构主义视角的国家建构理论 |
小结 |
第二章 乌克兰民族国家的形成 |
第一节 基辅罗斯的形成与分裂 |
第二节 波兰立陶宛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的觉醒 |
第三节 俄帝国时期对乌克兰的治理 |
第四节 苏联时期的乌克兰民族国家的形成 |
小结 |
第三章 乌克兰政治转型与国家建构 |
第一节 “府院之争”对国家建构的冲击 |
第二节 “央地关系”对国家建构的挑战 |
第三节 法治改革对国家建构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乌克兰经济转型与国家建构 |
第一节 经济私有化改革对国家建构的影响 |
第二节 农业私有化改革对国家建构的制约 |
第三节 外贸政策对国家建构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乌克兰社会转型与国家建构 |
第一节 权力精英的崛起对国家建构的干预 |
第二节 新中产阶级的自我认同对国家建构的挑战 |
第三节 底层抗争对国家建构的冲击 |
小结 |
第六章 大国因素与乌克兰国家建构 |
第一节 俄罗斯对乌克兰国家建构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对乌克兰国家建构的干预 |
第三节 欧盟对乌克兰国家建构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тонация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概述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由来 |
一、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冲突 |
二、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共性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介入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动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动因 |
一、地缘政治动因 |
二、经济动因 |
第二节 深层心理动因 |
一、大国意识 |
二、族群意识与历史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过程 |
一、俄罗斯应对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冲突 |
二、俄罗斯应对纳尔戈诺-卡拉巴赫冲突 |
三、俄罗斯应对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冲突 |
四、俄罗斯应对顿巴斯冲突 |
第二节 对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评价 |
一、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成效 |
二、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未来演变与俄罗斯的应对 |
第一节 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及对俄罗斯的影响 |
一、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的未来演变 |
二、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对俄罗斯未来的影响 |
第二节 未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冲突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
一、巩固现有冲突干预成果的政策选择 |
二、推进顿巴斯冲突解决的政策选择 |
三、防范新冲突的政策选择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42岁与伊万之死 ——论果戈理童年经历对其生平及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果戈理之谜与性心理研究 |
第二节 42岁与伊万之死 |
第一章 伊万之死—影响的起点与早期表现 |
第一节 心灵带入的创作方法与排忧解闷的创作目的 |
第二节 伊万之死:早期创作中苦闷的来源 |
第三节 童年性格与事件 |
第四节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乌克兰童年 |
第二章 童年经历对作家生平的影响 |
第一节 与心灵苦闷斗争的一生 |
第二节 年长男性与使命感 |
第三节 兄弟情谊与艺术及宗教感受 |
第四节 女性与禁忌的移置 |
第三章 童年经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激情CTpacTb”视角下的果戈理创作分类 |
第二节 《可怕的复仇》与果戈理的“五维世界” |
第三节 果戈理的“个体世界”创作要素分析 |
第四节 《旧式地主》:田园诗伪装下的欲望巢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迟子建小说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独特的叙事模式建构 |
第一节 从迷失到自我救赎 |
第二节 回忆重构中的立场反思 |
第三节 浓缩的戏剧化叙事 |
第四节 人文关怀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章 叙事时间的多向选择 |
第一节 交错的叙事时间 |
第二节 对叙事时长的有效控制 |
第三节 叙事频率:在重复中埋藏深意 |
第三章 叙事空间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实体物理空间的表现形态 |
第二节 隐匿心理空间的意识流动 |
第三节 叙事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四章 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
第一节 零聚焦视角下的宏大叙事 |
第二节 内聚焦视角下的情感透视 |
第三节 多重视角下的艺术处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时间的选取 |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
1.何为乡土文明 |
2.失落的乡土文明 |
3.乡土文明的黄昏 |
三、研究现状 |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
3.乡土文学的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
一、孤独的“剩余者” |
二、角落里的“明天” |
三、从“智者”到“负累” |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
三、逐权的村长 |
四、乡村“能人” |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
一、被弱化的“史诗” |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
三、失落后的寓言 |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
一、乡愁置何处 |
二、“无药方”的追问 |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四、俄罗斯:12年后深层危机浮出水面(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D]. 张沁园. 山东大学, 2021(11)
- [2]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研究[D]. 刘原媛. 外交学院, 2021(10)
- [3]乌克兰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建构研究(1991-2021)[D]. 苟利武.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4]俄罗斯应对后苏联空间武装冲突问题研究[D]. 蔡湫元.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7]42岁与伊万之死 ——论果戈理童年经历对其生平及创作的影响[D]. 徐晓宇. 南京大学, 2019(02)
- [8]迟子建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 戚晶.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