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氮源的配方施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1](2021)在《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红壤区,氮素是限制油茶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氮素形态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是植物吸收利用最多的两种氮素形态。本文以油茶主推品种‘湘林1号’‘湘林27号’‘湘林210号’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用分析纯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NaNO3)为氮肥进行施肥,设置了不同氮素水平(0 mmol·L-1、8mmol·L-1、16mmol·L-1)和不同氮素形态(NO3-:NH4+=0:0,10:0,7:3,5:5,3:7,0:10),研究了氮素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油茶苗木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特征,阐明了氮素促进苗木生长的生理机制、分子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油茶苗木科学合理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水平及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有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总量为8 mmol·L-1时,可以显着促进油茶苗木的营养生长;混合氮源可以显着促进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的提升,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5:5时苗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大;混合氮源显着促进了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全铵处理对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采用吸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油茶苗木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特性,不同处理均表现为Vmax铵>Vmax硝,表明油茶苗木对铵态氮的吸收潜力大于硝态氮;不同处理均表现为Km硝>Km铵,表明油茶对铵态氮的亲和力大于硝态氮,说明油茶偏好铵态氮。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铵态氮与硝态氮等比配施时不同氮素形态在不同器官的利用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根、茎、叶)对NH4+-15N肥的征调能力均高于NO3--15N肥,根系对肥料的征调能力最强;施肥后不同时期,油茶苗木对NH4+-15N肥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均显着高于NO3--15N肥,NH4+-15N肥平均利用率(15.656%)为NO3--15N肥(10.361%)的1.51倍;两种形态的氮肥在根系中分配率最高,其次是叶,茎中的分配率最低。施肥后肥料氮的去向均呈现出氮肥损失量>基质残留量>苗木吸收量的规律。3.混合氮源(NO3-:NH4+=5:5)可使油茶的光合性能大幅提高,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NO3-:NH4+=5:5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为5.68%,这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有关。NO3-:NH4+=5:5时,油茶苗木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5.62 μmol·m-2·s-1)、蒸腾速率(3.17 mmol·m-2·s-1)、气孔导度(0.36 mol·m-2·s-1)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0.0 148)、叶绿素含量(1.763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14.27 mg·g-1),较高的光合有效面积(叶面积为14.32 cm2)以及具有较高的利用弱光的能力(光补偿点4.41 μmol·m-2·s-1)、抗光胁迫能力(Fv/Fm为0.665)。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可溶性糖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羧化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全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光补偿点呈显着负相关,油茶叶片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光合生理指标、光合产物积累间均有很大的相关性,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5:5时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其次为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3:7,说明混合氮源(铵硝等比)对油茶苗木的生长更有利。5.以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NO3-:NH4+=0:10,3:7,5:5,7:3,10:0,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处理的油茶苗木生长的叶片和根系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别在叶片和根系中鉴定到3 561和4 024个差异表达基因。经GO功能注释发现,叶片和根中差异基因均显着富集在生物学过程条目中的应激反应过程、分子功能条目中的催化和结合过程以及细胞组分条目中细胞连接和膜过程。KE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差异基因分别位于信号转导、糖代谢、能力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代谢通路;根中差异基因分别位于糖代谢、脂质代谢、信号转导、内分泌系统和环境适应等代谢通路。初步筛选获得了一些在不同氮素形态条件下差异表达的氮素营养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并分析了其表达模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根系中硝酸还原酶基因NR和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在NO3-:NH4+=5:5的比例下的显着上调表达可能与油茶苗木的生长优势有关。此外,适当的氮素营养比例能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氮同化和利用效率。
李君[2](2020)在《泸州烟区烤烟氮磷钾营养调控》文中认为针对泸州烟区肥料过量施用、养分配比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于2017~2019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大田试验和矿化袋原位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泸州烟区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烤烟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分配规律、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效应函数的影响及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施用氮肥可以显着提高烤烟生长前期的农艺性状,不同氮肥处理间的农艺性状差异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减小,种植年限的增加会延长氮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作用。随氮肥用量增加,烤烟整体长势、烟株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推荐施肥处理(N 90 kg/hm2)烤烟长势最旺,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最优。泸州烟区烤烟养分在移栽后45-75 d进入快增期,养分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以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2、和推荐施肥处理相比,不施磷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显着,不施氮、不施钾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氮磷钾对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磷>氮>钾,对协调烤烟干物质分配的程度表现为:氮>钾>磷。缺素处理对烟株氮累积量的影响表现为氮>磷>钾,对烟株磷累积量的影响表现为磷>氮>钾,对烟株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为磷>氮>钾。3、原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油枯有机肥和酒糟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提升作用差异不显着。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肥配施油枯有机肥和酒糟有机肥可以改善烤烟农艺性状,促进烤烟对养分的吸收分配,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其中酒糟有机肥对提高烤烟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量效果更显着。4、推荐施肥处理的烤烟氮肥利用率和产、质量最高,该处理可有效缓解异常高温气候条件对烤烟产量的不利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产质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偏生产力、烟叶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烟叶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但养分的生理效率逐渐降低。根据肥料效应函数,试验地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氮素推荐量为69.5~70.5 kg/hm2,根据矿质养分归还学说,试验地条件下烤烟氮、磷、钾年度养分带走量为84.3~128.3kg/hm2、6.3~9.2 kg/hm2、143.4~172.1 kg/hm2。综合考虑气候、农户施肥精细程度和试验地土壤肥力状态,泸州烟区氮素、磷素和钾素肥料养分推荐的低限为82.5 kg/hm2、75 kg/hm2、195 kg/hm2。
王妍妮[3](2020)在《不同氮源形态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实[4](2020)在《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为传统大宗药材之一,科学的施肥技术是影响黄芪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管理技术之一。本论文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采用ITS2序列对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应用田间试验研究两年生蒙古黄芪生育期生长特征、营养特性并对其进行整体品质评价,最后通过建立模型并寻优得到最优施肥量,为蒙古黄芪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的结果如下:(1)采用DNA条形码技术中的ITS2序列鉴定蒙古黄芪及其混伪品,各品种在Neighbor-Joining树上各自聚为一簇,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蒙古黄芪与沙苑子、刺果甘草、锦鸡儿、蜀葵、紫花苜蓿等混伪品,达到鉴定目的。(2)施肥对黄芪根长各处理间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性区分作用不明显,但能明显促进其株高的生长发育;7-8月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黄芪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根中黄芪多糖含量在9月达到较高水平,可在9月底采挖药材提取多糖;黄芪总黄酮在11月达到累积峰值,N0P2K2处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而氮磷钾配施三个处理产量较高,次生代谢物的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3)蒙古黄芪不同植物器官N-P,N-K和P-K元素分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蒙古黄芪生长在6-11月间受N元素限制作用,不同施肥处理下蒙古黄芪根中N-P、N-K和P-K元素之间均未呈现异速生长关系;茎中N-P元素之间则呈现明显的异速生长关系,且N和P元素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表明茎对N、P元素之间吸收呈相互促进关系;N-K、P-K元素在叶中比例呈一定正相关,表明植物叶能促进根系对土壤中K元素的吸收,经茎将养分运输至叶片中。(4)施肥与黄芪品质指标之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提取4个主成分,总贡献率为85.176%,表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总黄酮、多糖在施肥对品质评价应用上存在一定的贡献:第1主成分结果表示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3个酶活性在施肥与品质评价方面表现优异;第2主成分结果表示微生物生物量在施肥与品质评价方面有一定的表现;第3、4主成分结果表示总黄酮与多糖在施肥与有效成分品质评价方面表现优异。(5)通过对蒙古黄芪产量及品质施肥效应方程的模型建立及寻优最终确定:蒙古黄芪每公顷施氮(N)70.332~125.194 kg、磷(P2O5)148.225~206.159 kg、钾(K2O)87.019~166.269 kg时有望获得4500 kg/hm2以上产量;每公顷施氮(N)8.393~51.840kg、磷(P2O5)12.537~77.438 kg、钾(K2O)74.088~90.583 kg时有望获得黄芪甲苷高于0.28%的药材;每公顷施氮(N)36.098~119.839 kg、磷(P2O5)84.126~157.672kg、钾(K2O)90.029~141.698 kg时有望获得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高于0.035%的药材,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关农艺指导。
陈丹梅[5](2020)在《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文中指出我国化肥的平均用量是美国和欧盟的2.52.6倍,农药用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肥料和农药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均值。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一系列生产、环境和安全问题,如土地生产力下降、重金属积累(主要源于化学磷肥)、水体富营养化、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药效降低(或失效)、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等。在连作高产条件下,仅依靠传统技术减施化肥农药远远不够,亟待开创新思路、发展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微生物生物技术是活化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效药效、减施化肥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生物制剂安全无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但种类较少、效果欠佳、成本偏高,急需增加种类、降低成本、提高肥效药效。本项研究以云南省长期轮作的土壤为对象,自主筛选获得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手段,研究了相关效应及机理,为减施化肥农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以下简称菌株LE16)能分泌磷酸酶、蛋白酶、溶菌酶、植物生长激素(IAA)和铁载体,可能具有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和拮抗作物病原菌等生物学功能;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LE16会发生自溶,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分子鉴定和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E16不同于已知的产酶溶杆菌OH11、C3、3.1 T8等,为产酶溶杆菌新株。利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后发现,该菌株的核基因序列上存在指导合成分泌蛋白酶、磷酸酶、铁载体、IAA和多种抗菌物质的结构机构和调节基因,具有一定的植物促生防病潜力。(2)液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生NH4+;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28℃,菌株水解有机氮的能力逐渐增强;在pH4.010.0范围内,菌株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NH4+能力无显着变化。此外,该菌株还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在1228℃和pH 4.010.0条件下均能水解卵磷脂;等量的硝态氮、铵态氮和尿素对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能力无显着影响,适量的外源氮和无机磷能显着提高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效率。(3)土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在供试紫色土中成功定殖,并分泌蛋白酶和磷酸酶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培养30 d后,接菌土壤中的碱解氮、铵态氮、Olsen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均显着增加,比未接菌处理分别提高17.82%22.26%、46.54%47.86%、64.33%81.67%和48.82%55.88%。(4)盆栽试验表明,接种菌株LE16能提高生菜和辣椒根系活力,显着促进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LE16菌剂使生菜和辣椒分别增产6.43%11.30%和43.82%70.33%,品质改善。其主要机理可能是菌株LE16活化了土壤有机氮磷、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5)在50 mL等体积培养条件下,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36℃,LE16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336 h缩短至96 h;在28℃等温培养条件下,培养体积由50 mL增加至400 mL,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120 h增加至216 h;但培养pH 5.0、7.0、9.0和接种量1%、2%、5%对该菌株的自溶过程无显着影响。因此,菌株LE16可能通过群体感应诱导菌体发生自溶,并通过细胞间的接触进行传播,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6)平板拮抗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松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瓜类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长。其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在常温下储存1年后,仍能显着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畸形,其抑菌机理可能是分泌蛋白酶、磷酸酶、溶菌酶、铁载体和热稳定性抗菌物质等。(7)抗病试验表明,盆栽土壤施用菌株LE16发酵液能诱导植株产生获得性系统抗性,对烤烟黑胫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96%75.67%和86.20%93.10%;叶面喷施该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瓜类蔓枯病菌侵染黄瓜,对黄瓜蔓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0.65%和53.67%,类似农药甲基托布津。该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常温储存1年后,均能显着抑制白粉病孢子萌发并有效防治烤烟和黄瓜白粉病,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92.25%100%(烤烟)和91.30%96.78%(黄瓜),优于常用农药三唑酮;此外,该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具有持续作用。总之,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能活化土壤有机氮磷,促进植物生长,拮抗多种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高效防治作物白粉病,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寇智瑞[6](2020)在《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肥力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烟田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烤烟优良品质的形成。受实际客观因素的影响,重庆烟区烟草连作现象严重,并且长期以来重施化肥,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和粗放管理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烟田生态环境恶劣,烤烟产质量下降。施用有机肥被看作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连作和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论文研究不同类型、不同用量及不同配比的有机肥对黄壤连作烟田肥力特性改良效应,以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中低产烟田的产质量,为绿色生产做理论支撑。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探索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不同植烟年限对黄壤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重庆市选取未种植烤烟(CK)和连续种植烤烟1年、3年、5年、8年、10年和12年的黄壤地块,分析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与连作年限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8-10年后的土壤pH、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速效磷均显着低于15年的,种植12年的又显着低于种植8-10年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而明显增加;中微量元素如交换性钙和水溶性氯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钙和镁几乎种植年限每增加2年,就显着降低一个台阶。土壤细菌群落和组成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变化,种植5年的烟田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之后,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开始下降,并在连作12年时最低。长时间连作对黄壤烟田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与土壤pH、土壤养分等密切相关,土壤pH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有显着的正相关。绿弯菌门与土壤pH、有机质、总碳、碱解氮均有显着的正相关,这说明pH和土壤速效养分是影响土壤细菌组成的关键因子。因此对于黄壤烟田,从土壤细菌群落和组成多样性来看,建议烟田连作58年要进行适当的轮作,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烟田健康可持续利用。(2)为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比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为重庆烤烟优质适产栽培的土壤有机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连续5年的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仅施化肥(M1)、有机肥提供10%的氮(M2)、有机肥提供20%的氮(M3)、有机肥提供30%的氮(M4)、有机肥提供40%的氮(M5),结果显示,总体上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相比于对照增加了土壤总碳量和有机碳库,但未达到显着影响水平。而对于不同组分的活性有机碳,只施用无机化肥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无太大改良效果,但可以显着提升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而随着有机肥的施入,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轻组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达到显着水平,有机肥提供30%氮结合化肥提供70%氮处理,与仅施用化肥相比,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提升效果最好,且可溶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所占有机碳含量的百分比显着增加,再增加有机肥投入量,这些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占比没有显着增加。从烟叶产量、中上等烟比例以及差值来看,M4、M5处理也均显着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建议本地黄壤烟田采取有机肥提供30%氮配合化肥提供70%氮施肥措施,长期施用可显着培育黄壤烟田有机碳活性,提高烟叶的产质量。(3)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以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以连作5年的山地烟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化肥配施鸡粪、猪粪、烟杆和菌渣四种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均能提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中4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水稳性以及烟叶产量。其中,鸡粪提升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成效最好,相比CK显着提升了57.63%;菌渣提升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好,相比CK分别显着提升了40.97%和41.50%;猪粪提升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最好;烟杆提升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效果最好。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施合理的有机物料,能有效的改良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4)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对烤烟生长、烟叶质量、土壤肥力的影响,明确农家肥的最佳施用量,农家肥当季养分供应状况,为农家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的科学施用提高技术支撑。本次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连作5年的山地烟田为研究对象,试验设4个有机肥用量水平,假设有3种有机肥当季供应率(即有机肥当季供肥0,50%,100%),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烟叶产量逐渐增加,且增施有机肥降低了烟叶上、中部叶的氮碱比,明显提高了中部烟叶的施木克值,改善了烟叶质量。有机肥的施用显着提高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显着提高了细菌数量,但对烟田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影响不显着。综合来看,有机肥在烟田的当季供氮率可以按50%计算。大量只施用有机肥,当季供氮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烟叶生长发育,有机无机合理配施才能显着增加烟叶产量,提升烟叶品质。
丁梦娇[7](2019)在《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物秸秆添加到土壤中可以降低土壤酸度,改良土壤酸化。但秸秆全量还田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化成腐料,聚积在土壤中的未腐熟秸秆越来越多,引起土壤腐殖质组分、碳结构发生变化。腾冲高有机质酸性植烟土壤长年秸秆还田,但土壤pH仍呈逐年降低趋势。为明确长年秸秆还田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通过纤维素降解菌促腐还田秸秆,解决秸秆还田酸性植烟土壤碳组分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改良植烟土壤酸化,提高烤烟品质、产量产值。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的酸性植烟土壤(腾冲长年全量秸秆还田、永安水稻收获后部分根茬还田、昌宁秸秆不还田)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的差异,结果可以看出腾冲酸性植烟土壤潜在酸含量低,盐基饱和度高,常年秸秆还田,有机质逐年升高,但烤烟生长季土壤pH值呈逐年降低趋势。土壤中胡敏酸占可提取腐殖物质的比例(PQ)、HA/FA值、E4值及红外出峰波段1630 cm-1处的rA值和积分后相对面积均显着高于昌宁鸡飞镇及永安西洋镇土壤,E4/E6值、△logK值及A2920/A1630值腾冲取样土壤较其他两地区低,说明腾冲取样土壤腐殖物质组成HA相对含量高,有机碳结构较复杂。(2)分析腾冲土壤酸碱性与有机碳结构、腐殖质组分之间的关系。以腾冲同一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水平下,不同pH值的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低有机质含量土壤的HA/FA值会随着pH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说明活性高的碳组分逐渐增多,稳定性高的碳组分逐渐减少。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pH与HA/FA、PQ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酸性的增强,HA/FA逐渐增大,稳定性高的腐殖质组分增多。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随着pH升高,红外A2920/A1630逐渐升高。说明在一定pH范围内,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稳定性腐殖质组分增多,土壤pH降低。(3)分析三个烟区的酸性植烟土壤添加不同类型秸秆培养过程有机碳的变化。与空白处理相比,添加秸秆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土壤碳结构缩合度和氧化度呈降低趋势。培养至96 d,三地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碳结构较简单化的处理分别为永安添加油菜秸秆、腐熟玉米秸秆及腐熟水稻秸秆,昌宁添加腐熟水稻秸秆、腐熟玉米秸秆,腾冲空白、添加腐熟玉米秸秆、腐熟水稻秸秆,说明相比较未腐熟秸秆还田,腐熟的秸秆还田在较短时间内更易分解,不易使腐殖质组分变复杂,碳结构亦较简单化。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腐解菌剂达到促腐秸秆的效果较好。(4)从腾冲高有机质酸性植烟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降解纤维素的耐酸性芽孢杆菌属。对其进行多项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acillus aciditolerans YN-1T与菌株Bacillus onubensis 0911MAR22V3T、Bacillus humi LMG22167T、Bacillus timonensis10403023T、Bacillus sinesaloumensis P3516T和Bacillus cheonanensis PFS-5T相似度分别为98%、97.5%、97.4%、97.1%和95.9%。菌株YN-1T细胞脂肪酸谱显示具有众多支链脂肪酸;主要成分是iso-C15:0(17.6%),anteiso-C15:0(43.1%)和C16:0(12.2%)。鉴定的极性脂质是di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菌株YN-1T的主要甲基萘醌是MK-7,它是芽孢杆菌属成员的主要甲基萘醌成分。生理生化分类学和表型数据表明菌株YN-1T代表芽孢杆菌属中的新物种。(5)挖掘菌株Bacillus aciditolerans YN-1T纤维素降解机理,对其功能基因组学进行分析。菌株YN-1T的基因组注释共有4,023个基因参与到183个代谢通路中。主要的代谢通路有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ABC转运、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和碳代谢等。基因组中编码CAZymes基因的数量共有126个。占比最高的是糖基水解酶GHs(60个),其次是碳水化合物酯酶CEs(31个)。糖基转移酶GTs、多糖裂解酶PLs、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酶类CBMs和辅助模块酶类AAs注释基因的个数分别为20个、5个、7个和3个。基因组注释包含有糖基水解酶亚家族基因,为菌株YN-1T能够降解纤维素提供了依据,分别为GH1(2个)、GH3(5个)和GH43(3个)。(6)分析配施YN-1T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3 d后各样本中的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样本中微生物种类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丰富度指数显示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总的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无显着性变化,特别是添加了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组与只添加秸秆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相近时间采集的样品被聚为一类,不会对原有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度及土壤pH分析可知,未腐熟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腐熟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及腐熟水稻秸秆添加的效果较好。(7)通过大田试验,验证水稻、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配施微生物菌剂还田,对酸性植烟土壤改良效果及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还田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水稻、玉米秸秆的分解,酸性土壤pH的提高。添加秸秆及添加秸秆+菌剂处理的烤烟发病率、病情指数都低于CK处理;水稻、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菌剂烤烟病情指数低于单一秸秆还田处理。与CK相比,添加秸秆配施菌剂的处理,可以提高烤后各部位烟叶钾、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其中下、中部烟叶达到显着水平,且能降低烤后各部位烟叶氯含量;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添加菌剂的处理比不添加菌剂的处理烟碱含量偏低;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菌剂80 kg/667m2处理烤烟产值显着高于40 kg/667m2还田量的处理,与CK相比,水稻、玉米秸秆还田及配施菌剂还田能显着增加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均价,从而提高烟叶产值。
唐海龙[8](2019)在《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生长和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是四川地山丘陵区大面积种植的花椒品种,其产量和品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省广大山区林农劳动就业和增收致富。建立竹叶花椒施肥技术体系,获得合理配方施肥量,对指导竹叶花椒椒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竹叶花椒幼苗和3年生椒树进行氮、磷和钾配方施肥试验,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设计对6年生和9年生椒树进行氮、磷和钾配方施肥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生理生化指标、养分吸收与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估算最佳施肥量,为竹叶花椒科学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试验得到以下结果:⑴氮、磷和钾配方施肥能显着促进竹叶花椒幼苗的生长,提高植株的地径、株高和冠幅,增加生物量,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竹叶花椒幼苗的地径和苗高显着提高,施肥处理生物量为17.345.2 g·株-1。能获得竹叶花椒幼苗最大生物量的适宜土壤水分含量为61.9%FWC,氮、磷和钾施用量分别为181.6、65.4和158.2 kg·hm-2。配方施肥对3年生、6年生和9年生竹叶花椒枝条萌生、枝条数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具有显着提升作用。能获得最大生物量的氮、磷和钾肥最佳施用量,3年生椒树分别为211.7、91.1和188.9 g·株-1,6年生椒树分别为265.7、61.3和142.9 g·株-1,9年生椒树分别为234.8、77.1和237.6 g·株-1。⑵氮、磷和钾配方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各年龄椒树果实产量和品质。3年生竹叶花椒鲜椒产量可达5400.06433.3 g·株-1,品质综合值是不施肥处理的2.417.43倍。6年生竹叶花椒鲜椒产量可达4545.76380.9 g·株-1,品质综合值为不施肥处理的3.188.55倍。9年生竹叶花椒鲜椒产量可达5364.38215.1 g·株-1,品质综合值为不施肥处理的2.658.30倍。能获得竹叶花椒高产和优质的最佳氮、磷和钾肥施肥量,3年生椒树分别为202.8219.3、98.0109.2和192.5254.5 g·株-1,6年生椒树分别为323.4346.7、49.051.3和214.1227.6 g·株-1,9年生椒树分别为343.73375.0、57.258.6和197.0229.7 g·株-1。⑶氮、磷和钾配方施肥处理能提高竹叶花椒细胞保护酶(SOD、POD、CAT和PPO)活性,增加渗透物质(SS、SP和PRO)含量,降低RH值和MDA含量。3年生竹叶花椒的生理生化综合值是不施肥处理的3.0912.17倍。6年生和9年生竹叶花椒的生理生化综合值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1.964.91倍和2.155.91倍。能获得较好的抗逆性的氮、磷和钾肥最佳施肥量,3年生椒树分别为181.6、65.4和158.2 g·株-1,6年生椒树分别为228.8、49.7和204.9 g·株-1,9年生椒树分别为248.4、51.7和159.0 g·株-1。说明配方施肥能较好的增强竹叶花椒植株抗逆性。⑷氮、磷和钾配方施肥能显着促进氮、磷和钾养分的吸收。竹叶花椒幼苗氮、磷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4.544.4%、3.66.6%和15.929.8%。3年生竹叶花椒的氮、磷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别为13.234.0%、13.625.5%和9.930.9%。6年生竹叶花椒的氮、磷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别为9.617.8%、36.351.8%和26.240.9%。9年生竹叶花椒的氮、磷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别为13.922.1%、43.854.5%和37.057.5%。6年生和9年生竹叶花椒存在偏施氮肥,磷钾比较缺乏,出现氮肥利用率偏低,磷钾肥利用率偏高的现象。⑸水肥处理显着促进了竹叶花椒幼苗土壤肥力的提高,竹叶花椒幼苗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肥力综合值是不施肥处理的4.2216.92倍。配方施肥也促进3年生、6年生和9年生竹叶花椒的土壤肥力的提高,土壤有效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具有大幅增加。土壤肥力综合值分别是是不施肥处理的5.4918.42倍、2.335.46倍和2.165.73倍。对氮、磷和钾肥施入量和土壤肥力综合值回归拟合得到,竹叶花椒幼苗在60.4%FWC、氮、磷和钾配比施入量分别为:253.0、55.0和81.1 kg·hm-2;3年生竹叶花椒为:226.7、107.1和244.8 g·株-1;6年生竹叶花椒为:326.0、71.6和230.1 g·株-1;9年生竹叶花椒为:342.7、68.9和266.6 g·株-1。土壤肥力综合值分别达到最大。综上所述,在合理的水分保障的基础上,配方施肥能有效促进竹叶花椒幼苗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和养分利用率,提高苗木质量和土壤肥力。竹叶花椒幼苗土壤水分含量约在60.0%FWC、氮、磷和钾配比施入量分别为181.6253.0、55.065.4和81.1158.2kg·hm-2,崇州研究区3年生竹叶花椒氮、磷和钾配比施入量分别为181.6226.7、65.4107.1和158.2244.8 g·株-1,岳池研究区6年生竹叶花椒为248.4326.0、49.068.9和142.9230.1 g·株-1,广安研究区9年生竹叶花椒为234.8375.0、51.777.1和197.0266.6 g·株-1,能显着提高竹叶花椒的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和座果率,提高竹叶花椒树体生理生化特性,增强树体抗逆强度,达到增产提高品质的效果,在以采代剪和枝叶还田的基础上,配方施肥也能有效促进土壤肥力的增加。
贾可[9](2021)在《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大量宏观农户调查与多年、多点不同区域主栽作物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4-2006年和2014-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3602个农户施肥状况的调查,研究我国农户复合肥施用现状与变化,并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复合肥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2001-2006年和2008-2014年两个时间段的293个田间肥料试验,对不同工艺复合肥进行农业效果评价;通过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761个田间肥料试验,分析研究肥料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农学效率年际变化规律;基于肥料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而优化企业复合肥配方和配套科学施肥技术、提出减量施肥建议,分析研究中、微量营养元素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指导复合肥生产中的中微量元素添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大量的农户施肥调查,明确我国主要作物施肥氮、磷、钾复合化率平均为69.5%、92.1%、84.3%。农户习惯施肥现状为: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施肥N:P2O5:K2O平均为1:0.36:0.30,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氮、磷、钾施肥养分投入比例平均为 1:0.75:1.07。通过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发现,1997-2016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由798.1万吨增长至2207.1万吨,年均增长70.4万吨,但近年来复合肥施用量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增长率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6年的1.4%。2、由于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差异,其产量效应也不同。2008-2014年:不同复合肥处理和混配肥在东北春玉米上差异不显着;冬小麦上硝氨、氢钾、高塔复合肥及混配肥处理显着高于团粒复合肥处理;在夏玉米上硝氨、高塔和氢钾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三者显着高于混配、团粒、缓释复合肥处理;在东北水稻上缓释肥处理显着低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其他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华南水稻上混配、高塔、团粒工艺处理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在叶菜类蔬菜上,高塔复合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增产率高于30%的频度为88.4%;在果菜类蔬菜上,硝氨复合肥处理增产率高于30%的试验频度为86.1%,高于其他肥料。3、随着复合肥的广泛施用以及施肥养分投入量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的农学效率也发生改变。在东北春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6.1%,施肥的农学效率由2003年的15.5 kg·kg-1下降至2016年的8.1 kg·kg-1;在华北冬小麦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1.6%,施肥农学效率由2002年的9.0kg·kg-1下降至2016年的6.5kg·kg-1,冬小麦高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氮>磷>钾;在华北夏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2.9%,施肥农学效率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2002年9.4 kg·kg-1,2010最高为13.1 kg·kg-1,之后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11.1 kg·kg-1;在华南水稻上,2002-2016年土壤供肥能力相对稳定,土壤地力产量无明显变化,2004-2016年农学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2007年后施肥农学效率稳定在10kg·kg-1左右。4、随着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农学效率的改变,作物施肥的产量效应也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复合肥配方的优化与调整。基于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和华南早稻最高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平均用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根据16组田间试验结果优化的2006年春玉米复合肥配方N-P205-K20为18-14-14,2016年为28-8-10;根据24组田间试验结果,提出2006年冬小麦区域优化配方N-P2O5-K20为18-18-6,2016年优化配方为18-20-4;根据18组田间试验结果将夏玉米2005复合肥配方N-P2O5-K2O优化为22-8-12,2016年为24-6-10;将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N-P2O5-K2O 优化为 20-10-14。中微量元素的产量效应影响到复合肥配方中的这些元素的合理添加。东北春玉米基肥加150kg·hm-2七水硫酸锌镁和30kg·hm-2七水硫酸锌均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夏玉米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明显增产作用而加30kg·hm-2硼砂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冬小麦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有明显增产作用;在华南水稻上基肥增施75kg·hm-2氧化钙无明显的增产作用。5、以作物施肥产量效应研究结果和复合肥配方优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制定出主栽作物的减量施肥方案。在春玉米上;减量施肥处理基肥施用复合肥525kg·hm-2,追施尿素150kg·hm-2,较3种习惯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投入量4.0%-17.2%、增加产量0.1%-10.0%,实现了节肥增效的目的。在冬小麦上,两种减量施肥方案:将小麦基肥由习惯施肥750kg·hm-2减量为600kg·hm-2,或习惯施肥基础上减少追肥用量25%,小麦产量与习惯施肥相比差异均不显着,节肥效果明显。在夏玉米上,复合肥作追肥的施肥方式中,由习惯施肥量的750kg·hm-2减量20%的施肥量,玉米产量无显着变化,节肥增效效果显着;在复合肥基施450kg·hm-2,追施尿素30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减量20%同时追肥减量50%的方式,较习惯施肥节肥40.5%,没有造成减产;种肥同播复合肥750kg·hm-2基础上,施肥量减量20%和减量30%,玉米产量分别增加3.8%和15.1%。在华南水稻上,在基施复合肥375kg.hm-2或45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复合肥减少用量20%或46.0%,未造成水稻减产;在追施尿素225kg·hm-2基础上,追肥减量25%,也能够增加水稻收益。在当前蔬菜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蔬菜基施复合肥用量从375kg·hm-2(番茄)或600kg·hm-2(生菜)和750kg·hm-2(辣椒)基础上,减量20%未造成蔬菜减产,增加净收入4.7%-12.3%;在习惯施肥600kg·hm-2基础上,减量20%结合有机肥375kg·hm-2,能够保证小白菜产量。6、最后,土壤供肥能力还影响着作物施肥方式的调整。春玉米一次性施肥和夏玉米种肥同播与分次施肥的产量差异不显着;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时配合适量种肥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冬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显着减产。水稻直播田建议施肥方式是:复合肥375kg·hm-2(基肥),两叶一心期追施尿素150kg·hm-2,后期追施尿素共150kg·hm-2。
兰子汉[10](2018)在《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且能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本研究结合大田生产实际,选取目前海南省主栽芒果品种红金龙为试验对象,通过研究纯硼四个水平(0/株、1.13g/株、2.26g/株、3.39g/株)、纯镁四个水平(Og/株、10g/株、20g/株、30g/株)配施对红金龙芒果叶片营养,果实营养、土壤养分、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海南省红金龙芒果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成花率和挂果率的影响。镁肥施用量与成花率达到显着性相关,硼、镁肥用量与挂果率均呈现正相关,且硼肥与挂果率相关性更大。综合来说,处理E(Mg2B2)的成花率和挂果率最好,I(Mg3B3)处理的效果次之。且施用不同用量的硼、镁肥对成花率和挂果率总体都有促进作用。2.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处理D(Mg2B1)与对照相比增重的效果最明显,但增产的效果却较差;E(Mg2B2)处理的单果重效果仅次于D(Mg2B1)、G(Mg3B1),但是增产效果最好,达到35.68%;效果最差的是处理A(Mg1B1),单果重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均降低了。综合各处理对红金龙芒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以处理E(Mg2B2)的效果最好,处理A(Mg1B1)的效果最差。3.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果实VC含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除了处理A(Mg1B1)、B(Mg1B2)的维生素C含量比CK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要低,其余处理均比CK处理含量高。处理H(Mg3B2)的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效果最差的是处理A(MgiBi)。对果实外观品质影响中,处理G(Mg3B1)的效果最好,处理E(Mg2B2)、D(Mg2B1)其次,中-高用量镁肥,低-中用量硼肥的纵径明显比其他施肥处理要高;对果实横径增加最明显的是处理D(Mg2B1)其次是处理F(Mg2B3),中高水平镁肥对果实横径影响最大,硼肥对果实横径影响较小。4.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在可溶性固形物上,处理F(Mg2B3)的效果最好;效果最差的是处理D(Mg2B1),只提高了 3.48%。在可滴定酸上,处理C(Mg1B3)的降低效果最明.显;降低效果最差的是处理B(Mg1B2),仅降低了 8.33%。在固酸比上,处理I(Mg3B3)的效果最明显;效果最差的是处理B(Mg1B2),降低了 1.85%。综合各处理的影响,处理I(Mg3B3)的效果最好。5.硼、镁肥配施对叶片和果实矿质养分的影响。施用不同用量硼、镁肥均能增加叶片中B、Mg养分,促进果实吸收Mg、B养分,但是当硼、镁肥过量施用时,会抑制果实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并不是土壤中养分含量越高,果实吸收养分的能力就越强。6.推荐施肥量。根据因子评价优良度排序,推荐本研究较佳的施肥配比组合是N(纯量)490g/株+P(P2O5 计)112g/株+K(K2O 计)540g/株+Mg(纯量)20g/株+B(纯量)2.26g/株。
二、不同氮源的配方施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氮源的配方施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1 氮肥的形态及特性 |
1.1.2 氮素形态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 |
1.1.3 氮素形态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 |
1.2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1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
1.2.2 氮素形态对植物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
1.2.3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产物的影响 |
1.2.4 氮素形态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1.3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1.3.1 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1.3.2 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和同化 |
1.4 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
1.4.1 氮素利用的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子 |
1.4.2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
1.5 转录组和转录组学在植物氮素研究中的应用 |
1.6 油茶氮素利用研究进展 |
1.6.1 油茶概况 |
1.6.2 油茶氮肥施用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氮素水平及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素水平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2.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根系氮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
3.2.3 油茶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规律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3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
4.2.4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荧光特征的影响 |
4.2.5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叶片全氮含量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影响 |
4.2.6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
4.2.7 油茶叶片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综合评价 |
5.1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素对油茶苗木生产力的影响 |
5.2.2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5.2.3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氮素形态调控油茶苗木生长的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茶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叶片与根系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6.2.2 参考序列拼接与注释 |
6.2.3 不同氮素形态下叶片差异表达基因 |
6.2.4 不同氮素形态下根系差异表达基因 |
6.2.5 不同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小结 |
6.3.2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综合讨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油茶苗木生长照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泸州烟区烤烟氮磷钾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烤烟氮素营养 |
1.1.1 氮素的生理作用 |
1.1.2 氮素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1.1.3 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 |
1.1.4 氮素对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1.5 氮素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1.2 烤烟磷素营养 |
1.3 烤烟钾素营养 |
1.4 气候条件对烤烟的影响 |
1.4.1 温度 |
1.4.2 水分 |
1.4.3 光照 |
1.5 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5.1 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5.2 有机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1.5.3 有机肥对烤烟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6.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无机肥料 |
2.2.2 供试有机肥料 |
2.2.3 气象数据采集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氮磷钾用量试验 |
2.3.2 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试验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样品测定 |
2.4.2 烤烟农艺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3 样品采集与测试指标 |
2.4.4 植株杀青样品的测定指标和方法 |
2.4.5 烤烟产量产值的测定 |
2.4.6 计算公式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烤烟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 |
3.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团棵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3 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生长动态的影响 |
3.1.4 烤烟大田期叶面积变化特征 |
3.2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分配的影响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分配的影响 |
3.2.2 不同生育期烟株各器官干物质累积分配特征 |
3.3 烤烟生长季基本气候特征 |
3.3.1 泸州烟区气候年型 |
3.3.2 温度 |
3.3.2.1 环境温度 |
3.3.2.2 土壤温度 |
3.3.4 降雨 |
3.3.5 光照条件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烤烟氮磷钾养分吸收特征 |
4.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成熟期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 |
4.1.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烟株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 |
4.1.3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
4.1.3.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各器官氮素分配的影响 |
4.2.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各器官磷素分配的影响 |
4.2.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各器官钾素分配的影响 |
4.2 烤烟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特征 |
4.2.1 烤烟氮素吸收特征 |
4.2.2 烤烟磷素吸收特征 |
4.2.3 烤烟钾素吸收特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供氮特征的影响 |
5.1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1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1.2 有机物料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2 有机物料对烤烟的影响 |
5.2.1 有机物料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有机物料对烟株氮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5.2.3 有机物料对烟株磷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5.2.4 有机物料对烟株钾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5.2.5 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泸州烟区氮素调控策略 |
6.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6.2 氮肥效应函数 |
6.3 百公斤烟叶养分需求量 |
6.4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5 氮养分平衡 |
6.6 烤烟全生育期施肥推荐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芪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黄芪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分布 |
1.1.2 黄芪药用历史及生态环境 |
1.1.3 黄芪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1.4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 中药鉴定条形码技术研究进展 |
1.3 施肥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中药材配方施肥研究 |
1.5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5.2 选题的依据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区概况及布置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区布置 |
2.3 试验技术路线 |
2.4 试验研究内容 |
2.4.1 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的鉴定 |
2.4.2 黄芪氮磷钾吸收特性 |
2.4.3 氮磷钾配施对黄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4.4 蒙古黄芪品质评价主要指标选择 |
2.4.5 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施肥配比 |
2.5 试验研究方法 |
2.5.1 样品的采集 |
2.5.2 试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2.5.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基于ITS2的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获取 |
3.2.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古黄芪DNA提取和PCR扩增 |
3.3.2 蒙古黄芪及其混伪品邻接树构建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对蒙古黄芪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获取 |
4.2.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黄芪根长的影响 |
4.3.2 对黄芪株高的影响 |
4.3.3 对黄芪根直径的影响 |
4.3.4 对黄芪茎直径的影响 |
4.3.5 对黄芪根冠比的影响 |
4.3.6 对黄芪折干率的影响 |
4.3.7 对黄芪产量的影响 |
4.3.8 对黄芪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9 对黄芪多糖的影响 |
4.3.10 对黄芪总黄酮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施肥对蒙古黄芪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分配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获取 |
5.2.2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黄芪不同器官N、P、K含量动态变化 |
5.3.2 黄芪不同器官N、P、K相关性分析 |
5.3.3 黄芪不同器官中N、P、K分配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芪施肥与品质指标之间主成分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获取 |
6.2.2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肥对黄芪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2 施肥对黄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3.3 施肥与品质指标间主成分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蒙古黄芪氮磷钾施肥肥效反应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数据获取 |
7.2.2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蒙古黄芪产量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2 蒙古黄芪甲苷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3 蒙古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4 施肥处理蒙古黄芪产量与品质模型寻优 |
7.4 讨论 |
7.5 小结 |
7.5.1 肥效反应模型分析 |
7.5.2 最优施肥方案寻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 |
1.1.1 植物根际及微生物 |
1.1.2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
1.1.3 PGPR的作用及其机理 |
1.1.4 PGPR的研究方法 |
1.1.5 PGPR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 产酶溶杆菌 |
1.2.1 溶杆菌简介及分类地位 |
1.2.2 产酶溶杆菌 |
1.2.3 产酶溶杆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 |
1.2.4 产酶溶杆菌的研究展望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目标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述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菌株的筛选 |
3.3.2 目标菌株的基本生物学性质 |
3.3.3 目标菌株的分子鉴定 |
3.3.4 菌株LE16的全基因序列 |
3.3.5 菌株LE16促生功能相关基因 |
3.4 讨论 |
3.4.1 目标菌株的筛选及其基本生物学性质研究 |
3.4.2 目标菌株的种类鉴定及功能预测 |
3.5 小结 |
第4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LE16水解有机氮 |
4.3.2 菌株LE16水解有机磷 |
4.3.3 菌株LE16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
4.3.4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氮 |
4.3.5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磷 |
4.4 讨论 |
4.4.1 菌株LE16对有机氮磷的水解作用 |
4.4.2 菌株LE16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
4.5 小结 |
第5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蔬菜(生菜、辣椒)生长的促进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菌株LE16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5.3.2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3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 |
6.3.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基本性质及其制备研究 |
6.3.3 菌株LE16发酵液的热稳定性及保质期研究 |
6.3.4 菌株LE16的抑菌机理 |
6.4 讨论 |
6.4.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及机理 |
6.4.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制备 |
6.5 小结 |
第7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菌株LE16发酵液对烤烟黑胫病的防治作用 |
7.3.2 菌株LE16发酵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 |
7.3.3 菌株LE16发酵液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 |
7.3.4 菌株LE16发酵液对温室烤烟和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
7.3.5 菌株LE16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作用 |
7.4 讨论 |
7.4.1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
7.4.2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 |
(6)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肥力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烟田连作的现状 |
1.2 有机肥对烟田改良效应研究进展 |
1.2.1 有机肥的概述 |
1.2.2 有机无机配施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 |
1.2.3 有机无机配施对植烟土壤化学性状的改良 |
1.2.4 有机无机配施对植烟土壤生物性状的改良 |
1.2.5 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1.3 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中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2.3 预期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连作年限黄壤烟田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区概况 |
3.2.2 试验方法 |
3.2.3 土壤样品采集 |
3.2.4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3.2.5 土壤细菌DNA提取与基因测序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不同连作年限黄壤烟田土壤理化性质 |
3.3.2 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
3.3.3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性质、微生物量的关系 |
3.3.4 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 |
3.3.5 不同年限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分类组成及差异 |
3.4 讨论 |
3.4.1 连作对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影响 |
3.4.2 连作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
3.4.3 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配施对黄壤烟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4.2.3 样品采集 |
4.2.4 样品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4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
4.3.5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6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7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比重分析 |
4.3.8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研究方法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有机物料对烟叶产量的影响 |
5.3.2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3.3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5.3.4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3.5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5.3.6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5.3.7 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5.4.2 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烟田土壤团聚体分级及稳定性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区概况 |
6.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有机肥产品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6.3.2 不同有机肥产品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6.3.3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
6.3.4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烟叶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
6.3.5 不同有机肥产品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
6.3.6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收获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秸秆添加、有机碳矿化与土壤酸化之间的关系 |
1.2.1 植烟土壤酸化现状 |
1.2.2 有机碳分组及其官能团表征 |
1.2.3 有机碳组分与土壤酸度之间的关系 |
1.2.4 秸秆添加对土壤酸化改良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1.2.5 秸秆还田对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对秸秆腐解及应用效果研究 |
1.3.1 纤维素分解菌的腐解机制 |
1.3.2 纤维素分解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 |
1.3.3 纤维素分解菌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酸性植烟土壤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土壤 |
2.1.2 测定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特征 |
2.2.2 土壤养分和酸度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
2.2.3 土壤腐殖质特征 |
2.2.4 土壤可见光谱特征 |
2.2.5 土壤红外光谱特征 |
2.3 讨论 |
第3章 腾冲不同pH值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烟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3.2.2 有机碳及腐殖质组分分析 |
3.2.3 各分组土壤光谱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酸性植烟土壤添加秸秆有机碳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土壤材料 |
4.1.2 试验秸秆材料 |
4.1.3 试验处理 |
4.1.4 取样时间 |
4.1.5 测定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类型秸秆特征差异 |
4.2.2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3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对土壤HA、FA的影响 |
4.2.4 各类作物秸秆添加红外光谱分析 |
4.3 讨论 |
4.3.1 秸秆基本特征 |
4.3.2 土壤有机质变化 |
4.3.3 土壤腐殖质组分影响 |
4.3.4 土壤红外光谱分析 |
第5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的筛选与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的筛选和纤维素降解效果试验 |
5.1.2 菌株YN-1T的形态学描述及生理生化鉴定 |
5.1.3 系统发育学特征及基因组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系统发育地位与基因组分析 |
5.2.2 生理生化鉴定 |
5.2.3 对滤纸及秸秆的分解 |
5.3 讨论 |
第6章 Bacillus aciditolerans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原始数据质控 |
6.2.2 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结果 |
6.2.3 细菌全基因组序列功能元件分析 |
6.2.4 细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3 讨论 |
第7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对酸性植烟土壤p H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处理 |
7.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7.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秸秆添加配施微生物菌剂对高有机质酸性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7.2.2 秸秆添加配施微生物菌剂对高有机质酸性土壤pH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8章 纤维素降解菌(Bacillus aciditolerans)对酸性植烟土壤养分、碳特征、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测定项目 |
8.2 结果分析 |
8.2.1 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8.2.2 烤烟生长 |
8.2.3 烤烟品质 |
8.2.4 烤烟产量产值 |
8.3 讨论 |
第9章 全文总结 |
9.1 结论 |
9.1.1 酸性植烟土壤酸度指标及有机碳特征 |
9.1.2 不同pH值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 |
9.1.3 酸性植烟土壤添加秸秆培养过程有机碳特征 |
9.1.4 纤维素降解功能菌筛选、多项分类学鉴定 |
9.1.5 Bacillus aciditolerans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
9.1.6 纤维素降解菌对酸性植烟土壤pH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9.1.7 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降解菌对酸性植烟土壤养分、有机碳特征及烤烟生长、产质量的影响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生长和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方施肥技术概述 |
1.2.1.1 配方施肥的概念与原理 |
1.2.1.2 配方施肥的方法 |
1.2.1.3 配方施肥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 |
1.2.2 配方施肥效应研究概述 |
1.2.2.1 配方施肥中各养分的作用 |
1.2.2.2 配方施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3 配方施肥对植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2.4 配方施肥对植物抗性生理的影响 |
1.2.2.5 配方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3 花椒栽培研究现状 |
1.2.3.1 花椒简介 |
1.2.3.2 花椒研究概述 |
1.2.3.3 竹叶花椒以采代剪及枝叶还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1.1 确定竹叶花椒各试验点配方施肥推荐量 |
1.3.1.2 竹叶花椒生长的响应 |
1.3.1.3 竹叶花椒产量形成与品质差异 |
1.3.1.4 竹叶花椒的生理生化特性 |
1.3.1.5 竹叶花椒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差异 |
1.3.1.6 竹叶花椒林分土壤肥力的变化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地概况 |
2.1.1.1 竹叶花椒幼苗试验地概况 |
2.1.1.2 3年生竹叶花椒试验地概况 |
2.1.1.3 6年生竹叶花椒试验地概况 |
2.1.1.4 9年生竹叶花椒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2.1 竹叶花椒盆栽实验 |
2.1.2.2 3年生竹叶花椒田间试验 |
2.1.2.3 6年生和9年生竹叶花椒田间试验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竹叶花椒幼苗生长 |
2.2.1.1 竹叶花椒幼苗地径和苗高 |
2.2.1.2 竹叶花椒幼苗根茎叶生物量 |
2.2.2 3年生竹叶花椒生长 |
2.2.2.1 3年生竹叶花椒株高、地径和冠幅 |
2.2.2.2 3年生竹叶花椒枝条生长 |
2.2.2.3 3年生竹叶花椒叶枝果生物量 |
2.2.3 6年生竹叶花椒生长 |
2.2.3.1 6年生竹叶花椒株高、地径和冠幅 |
2.2.3.2 6年生竹叶花椒的叶枝果生物量 |
2.2.4 9年生竹叶花椒的生长 |
2.2.4.1 9年生竹叶花椒株高、地径和冠幅 |
2.2.4.2 9年生竹叶花椒叶枝果生物量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3年生竹叶花椒产量品质的形成 |
3.2.1.1 3年生竹叶花椒花芽内源激素 |
3.2.1.2 3年生竹叶花椒花芽分化 |
3.2.1.3 3年生竹叶花椒的产量效应 |
3.2.1.4 3年生竹叶花椒果实品质 |
3.2.1.5 3年生竹叶花椒高产优质推荐施肥量 |
3.2.2 6年生竹叶花椒产量品质的形成 |
3.2.2.1 6年生竹叶花椒的产量效应 |
3.2.2.2 6年生竹叶花椒果实的品质 |
3.2.2.3 6年生竹叶花椒高产优质推荐施肥量 |
3.2.3 9年生竹叶花椒产量品质 |
3.2.3.1 9年生竹叶花椒的产量效应 |
3.2.3.2 9年生竹叶花椒果实的品质 |
3.2.3.3 9年生竹叶花椒高产优质推荐施肥量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3年生竹叶花椒生理生化特性 |
4.2.1.1 3年生竹叶花椒细胞抗氧化保护酶活性 |
4.2.1.2 3年生竹叶花椒膜脂过氧化产物 |
4.2.1.3 3年生竹叶花椒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
4.2.1.4 3年生竹叶花椒生理生化综合评价 |
4.2.2 6年生竹叶花椒生理生化特性 |
4.2.2.1 6年生竹叶花椒细胞抗氧化保护酶活性 |
4.2.2.2 6年生竹叶花椒膜脂过氧化产物 |
4.2.2.3 6年生竹叶花椒渗透物调节质积累 |
4.2.2.4 6年生竹叶花椒生理生化综合评价 |
4.2.3 9年生竹叶花椒生理生化特性 |
4.2.3.1 9年生竹叶花椒细胞抗氧化保护酶活性 |
4.2.3.2 9年生竹叶花椒膜脂过氧化产物 |
4.2.3.3 9年生竹叶花椒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
4.2.3.4 9年生竹叶花椒生理生化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竹叶花椒幼苗植株养分吸收与利用 |
5.2.1.1 竹叶花椒幼苗根茎叶养分含量 |
5.2.1.2 竹叶花椒幼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 |
5.2.1.3 竹叶花椒幼苗氮磷钾养分利用率 |
5.2.2 3年生竹叶花椒的养分吸收与利用 |
5.2.2.1 3年生竹叶花椒枝叶果养分含量 |
5.2.2.2 3年生竹叶花椒枝叶果养分吸收量 |
5.2.2.3 3年生竹叶花椒氮磷钾养分利用率 |
5.2.3 6年生竹叶花椒的养分吸收与利用 |
5.2.3.1 6年生竹叶花椒枝叶果养分含量 |
5.2.3.2 6年生竹叶花椒枝叶果养分吸收量 |
5.2.3.3 6年生竹叶花椒氮磷钾养分利用率 |
5.2.4 9年生竹叶花椒的养分吸收与利用 |
5.2.4.1 9年生竹叶花椒枝叶果养分含量 |
5.2.4.2 9年生竹叶花椒枝叶果养分吸收量 |
5.2.4.3 9年生竹叶花椒氮磷钾养分利用率 |
5.2.5 竹叶花椒各林龄的肥料利用率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配方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竹叶花椒盆栽幼苗的土壤肥力 |
6.2.1.1 竹叶花椒盆栽幼苗土壤养分 |
6.2.1.2 竹叶花椒盆栽幼苗土壤酶活性 |
6.2.1.3 竹叶花椒盆栽幼苗土壤微生物数量 |
6.2.1.4 竹叶花椒盆栽幼苗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筛选 |
6.2.2 3年生竹叶花椒土壤肥力 |
6.2.2.1 3年生竹叶花椒土壤养分 |
6.2.2.2 3年生竹叶花椒土壤酶活性 |
6.2.2.3 3年生竹叶花椒土壤微生物数量 |
6.2.2.4 3年生竹叶花椒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筛选 |
6.2.3 6年生竹叶花椒土壤肥力 |
6.2.3.1 6年生竹叶花椒土壤养分 |
6.2.3.2 6年生竹叶花椒土壤酶活性 |
6.2.3.3 6年生竹叶花椒土壤微生物数量 |
6.2.3.4 6年生竹叶花椒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筛选 |
6.2.4 9年生竹叶花椒土壤肥力 |
6.2.4.1 9年生竹叶花椒土壤养分 |
6.2.4.2 9年生竹叶花椒土壤酶活性 |
6.2.4.3 9年生竹叶花椒土壤微生物数量 |
6.2.4.4 9年生竹叶花椒最佳配方施肥组合筛选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竹叶花椒生长最佳配方施肥 |
7.2 竹叶花椒产量和品质最佳配方施肥 |
7.3 竹叶花椒抗逆性最佳配方施肥 |
7.4 竹叶花椒养分吸收利用率 |
7.5 竹叶花椒土壤肥力的最佳配方施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1 复合肥定义与分类 |
1.1.2 世界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3 中国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4 中国复合肥企业和流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我国复合肥工艺与产品 |
1.2.1 团粒法工艺与产品 |
1.2.2 高塔法工艺与产品 |
1.2.3 硫酸氢钾法工艺与产品 |
1.2.4 硝酸氨化法工艺与产品 |
1.3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农业评价 |
1.3.1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3.2 不同工艺复合肥产品的农业评价 |
1.4 施肥的产量效应研究与复合肥合理施用 |
1.4.1 施肥的产量效应 |
1.4.2 复合肥的合理施用 |
1.4.3 复合肥与减量施肥 |
1.5 复合肥配方研究 |
1.5.1 复合肥农艺配方的确定 |
1.5.2 复合肥生产配方的确定 |
1.5.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复合肥配方 |
1.6 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1.8.2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
1.8.3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4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5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6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1.8.7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1.8.8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2.2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2 农户施肥复合化率现状 |
2.3.3 农户施肥养分投入量现状与变化分析 |
2.3.4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
2.4 小结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比较 |
3.2.2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
3.2.3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产品理化性质比较 |
3.3.2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在叶菜上产量效应比较 |
3.3.3 不同国产工艺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
3.3.4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
3.4 小结 |
3.5 讨论 |
第四章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4.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4.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4.2.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4.2.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肥效试验 |
4.2.6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科学方法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4.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4.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4.3.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4.3.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产量效应 |
4.3.6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科学方法 |
4.4 小结 |
4.5 讨论 |
第五章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5.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5.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5.2.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5.2.5 冬小麦土壤供氮磷钾能力研究 |
5.2.6 冬小麦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5.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5.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5.3.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5.3.5 冬小麦土壤供肥能力研究 |
5.3.6 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5.5 讨论 |
第六章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6.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6.2.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6.2.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6.2.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6.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6.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6.3.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6.3.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6.5 讨论 |
第七章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7.2.2 氮磷钾在早稻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
7.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早稻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
7.2.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7.2.5 直播水稻复合肥科学施用技术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
7.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华南早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
7.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
7.3.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
7.3.5 直播水稻复合肥施用技术 |
7.4 小结 |
7.5 讨论 |
第八章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2.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2.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
8.2.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3.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
8.3.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
8.3.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
8.4 小结 |
8.5 讨论 |
第九章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2.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2.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3.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
9.4 结论 |
9.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芒果栽培现状 |
1.1.1 国外芒果产业现状 |
1.1.2 国内芒果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
1.1.2.1 国内芒果生产现状 |
1.1.2.2 国内芒果生产主要问题 |
1.1.3 海南芒果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
1.1.3.1 海南芒果生产现状 |
1.1.3.2 海南芒果生产主要问题 |
1.2 配方施肥在果树上的研究现状 |
1.3 镁、硼元素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 |
1.3.1 镁元素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 |
1.3.1.1 镁素的生理功能 |
1.3.1.2 镁素的研究现状 |
1.3.2 硼元素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 |
1.3.2.1 硼素的生理功能 |
1.3.2.2 硼素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采样、制样和测定方法 |
2.3.1 土壤采集方法与制备 |
2.3.2 叶片样品采集方法与制备 |
2.3.3 果实样品采集方法与制备 |
2.3.4 产量及品质测定方法 |
2.3.5 样品矿质元素分析及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硼、镁肥配施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1 硼、镁肥配施对成花率和结果率的影响 |
3.1.2 硼、镁肥配施对单果重和产量的影响 |
3.1.3 硼、镁肥配施对VC含量的影响 |
3.1.4 硼、镁肥配施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1.5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和叶片主要矿质元素的影响 |
3.2.1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与叶片中N元素的影响 |
3.2.2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与叶片中P元素的影响 |
3.2.3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与叶片中K元素的影响 |
3.2.4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与叶片中Mg元素的影响 |
3.2.5 硼、镁肥配施对果实与叶片中B元素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硼、镁肥配施处理与成熟期叶片、果实、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4 硼、镁肥配施处理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不同配方施肥处理的综合因子评价 |
3.5.1 果实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
3.5.2 果实性状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与处理优良度排序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硼、镁肥配施对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的影响 |
4.1.2 硼、镁肥配施对成花率和结果率的影响 |
4.1.3 硼、镁肥配施对单果重和产量的影响 |
4.1.4 硼、镁肥配施对品质的影响 |
4.1.5 因子评价推荐施肥量 |
4.2 结论 |
4.2.1 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成花率和挂果率的影响 |
4.2.2 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
4.2.3 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内在品质的影响 |
4.2.4 硼、镁肥配施对叶片与果实矿质养分影响 |
4.2.5 本试验推荐施肥量 |
4.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不同氮源的配方施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D]. 王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泸州烟区烤烟氮磷钾营养调控[D]. 李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不同氮源形态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王妍妮.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4]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D]. 陈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D]. 陈丹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6]有机物料对黄壤烟田土壤肥力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D]. 寇智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7]酸性植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腐解调控研究[D]. 丁梦娇.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生长和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 唐海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9]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D]. 贾可.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10]硼、镁肥配施对红金龙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兰子汉. 海南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