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交互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震[1](2021)在《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及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文中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如何发展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关键,也是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自2016年以来,不管老牌知名车企还是新兴后起之秀,都将企业的发展瞄向了新能源、互联网+、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方向,“Google+菲亚特”、“Intel+宝马”、“腾讯+蔚来”、“阿里巴巴+小鹏”、“百度+车和家”,跨界融合成为了汽车行业新常态,互联网与汽车企业的合作也多以车载APP和移动APP为突破口,打造价值生态系统,新能源汽车企业生态战愈演愈烈。由于新能源汽车大量使用了高新科技,生产成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因此,汽车厂商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商业模式构建上来。已有研究表明,商业模式的落后,只能让优秀的技术停留在技术层面,不能使公司产品在生态层面影响市场的走向。云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也积极利用科技优势来构建生态商业模式,关于生态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问题也成为价值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国际前沿问题,该问题的研究焦点之一为:有学者认为生态商业模式能够通过跨界和扩张,有效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势必会吸引更多的顾客栖息于生态系统,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跨界和扩张虽然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但通过跨界和扩张获得新顾客的成本要远超企业维护现有价值活动的成本,将会影响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学者们关注的这一焦点问题,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建模、扎根理论、问卷调查、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价值生态系统理论、商业模式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及品牌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逐层递进式的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的结构维度如何表征?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是否有影响?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如何?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明确了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的结构维度、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机理,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其一,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建模,并运用扎根理论对研究资料的初始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了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结构和价值生态系统扩张两个理论模型,其中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结构理论模型包括价值主张优势、价值创造优势、价值获取优势和价值维护优势四个维度;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理论模型包括价值分蘖和价值衍生两个维度。根据扎根理论扎得的理论模型,开发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测量量表和价值生态系统测量量表,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了两个量表的结构维度,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两个量表的构思效度、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研究结果表明,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理论模型由价值主张优势、价值创造优势、价值获取优势和价值维护优势四个维度构成;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理论模型由价值分蘖和价值衍生两个维度构成。其二,本文对2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消费者群体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得到624份有效问卷,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的四个维度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价值主张优势、价值创造优势、价值获取优势和价值维护优势对品牌竞争力有显着的直接影响作用。其三,通过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Hayes检验,进一步研究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价值主张优势、价值创造优势、价值获取优势和价值维护优势对品牌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作用需要通过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间接的影响品牌竞争力。(2)价值生态系统扩张不能够正向调节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但能够正向调节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与顾客感知价值的关系。(3)价值生态系统扩张也不能通过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从而间接正向调节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本文主要的理论贡献包括:(1)通过扎根理论构建的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理论模型能够更加贴切的体现并描述出云经济背景、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构成的价值活动新特征,拓展了已有的关于企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板图,深化了对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的认知。(2)通过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各维度对品牌竞争力强弱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中价值主张优势、价值创造优势、价值获取优势和价值维护优势对品牌竞争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需要通过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从而对品牌竞争力起到影响,此外,价值生态系统的扩张并不能显着调节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与品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卢嘉欣[2](2020)在《互联网品牌基因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移动设备和电脑设备成为人们的必备生活物品,电子载体上涌现出一大批软件,由于发展速度快、成长时间短,互联网行业传递出了一种快消快长的信号。为了增长互联网产品的生长周期,稳固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地位,品牌基因成为了着力点。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在互联网领域的品牌基因生成与发展机制模型,为中小企业提供如何在互联网浪潮下构建自身品牌基因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维持基因延续和进化的方法论。研究思路发起于传统行业的品牌基因研究,尤其是汽车领域关于品牌基因的生成、表征以及继承进化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指导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拓展至互联网行业,将研究主体转换为互联网产品,主要产品形式是PC端的网站和移动端的软件、系统等,为该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基因层的方法论指导。研究首先明确传统行业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形态表征及提取方法,将其嫁接到互联网产品设计中,通过问卷、访谈、spss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基因的提取流程及方法进行再设计。由于显隐性基因之间存在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影响机制,针对既有硬件产品布局又有软件产品布局,且自身暂无明确隐性基因策略的品牌来说,提取出其品牌基因的生成模型如下:基于硬件产品表现建立品牌基因原始形态库——抽象提取共性形态——生成显性品牌基因——融合意象评价作为约束——生成隐性品牌基因——指导软件产品的设计表现。针对已有明确隐性基因策略的品牌来说,提取出其品牌基因的生成模型如下:提取企业战略层要素——生成品牌隐性基因——约束指导产品设计表达——构建产品显性基因体系。在构建显性基因表达体系时,引用了 Alan Cooper提出的、经过多重市场验证后确认可行的软件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作为基础,将软件产品分成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分层次进行品牌基因原始形态库的构建,接着提取出抽象的共性形态,生成显性基因表征库。最终的研究成果是一个显隐性品牌基因的生成转换模型,以及具体落实到软件设计上的显隐性品牌基因映射库。在研究的最后,以小米为实例验证对象,从小米的硬件产品中提取出产品显性基因,融合小米自身的品牌定位和基因战略,从五个层次对小米的主要运营软件——“米家”进行验证,提取出米家的显性基因表征,并将其和小米硬件产品所体现的基因表现进行对照,发现具备相当程度的吻合性,证实小米公司的软硬件设计是遵循统一的品牌基因表达体系而进行的,但是也存在部分未吻合甚至偏离性较大的设计表达,可见软件产品的基因表达体系的完整度和系统性弱于硬件产品,这也为小米的进一步软件设计迭代提供了 一个主要修整方向。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陈宁宁[4](2020)在《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视阈下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性下降等问题,食品健康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点。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健康的食品,既能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需要,又能给农民带来增收,提高农村经济。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致力于打造绿色食品品牌,用品牌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所以,如何建设绿色食品品牌以及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品牌知名度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品牌繁杂等严重阻碍绿色食品品牌的发展。因此,明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绿色食品的品质与生产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息息相关,这使绿色食品品牌价值与区域要素有紧密的联系,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为研究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富饶的黑土地孕育了无数优质健康的农产品,绿色食品资源丰富,拥有多个知名绿色食品品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的价值,增强品牌竞争优势,本研究在品牌价值理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理论和绿色食品相关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构建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视阈下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引入品牌品质、品牌创新、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和社会责任等品牌自身因素作为自变量,地理资源禀赋、区域文化、区域品牌认同、政策法规等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并依据结构方程提出研究假设。选择黑龙江省知名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五常大米”下的绿色食品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23.0和AMOS23.0软件对收集到的309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品牌品质、品牌创新、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和社会责任对绿色食品品牌价值有直接正向影响,区域品牌因素对绿色食品品牌价值有间接影响。在区域品牌因素对绿色食品品牌自身因素和品牌价值之间影响作用的20个调节效应假设中,有2个假设未通过检验,即区域文化在品牌保护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之间没有调节作用,区域文化在社会责任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结合实证结果,本研究为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价值提出建议:加强质量管控保障绿色食品品牌品质;加大品牌创新投入;拓宽品牌传播渠道;提高品牌保护力度;绿色食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整合发扬区域优秀文化;借力区域品牌认同提升品牌价值。
殷万通[5](2020)在《品牌基因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表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产品进入大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也日益增加,互联网宣传与推广方式成为企业传达品牌理念、彰显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技术同质化、品牌差异化认知不足等原因,使得我国互联网产品设计越来越趋于“重功利性(可用性与易用性等)而轻享乐性(品牌与情感体验等)”等同质化倾向,这将严重影响企业品牌识别形象塑造以及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质量。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和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交流,总结整理了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和情感意象研究层面的主要内容,并对比较重要的内容展开论述和评价,获得了该研究领域相关的理论支持;然后以用户体验五层次要素理论为线索,通过头脑风暴和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层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发散和归纳,并以此构建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层级要素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分别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操控层、表现层探究了品牌表征的形式与路径。在互联网产品品牌表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基因”、“行为基因”和“外显基因”的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层级,并依据品牌基因的表征层级和互联网产品设计要素进行了映射关系分析,从而构建了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的表征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应用的层面提出了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框架的应用策略:语义基因的表现和提取、行为基因的确立和表达、外显基因的设计和评估,并总结了应用原则。最后,以小米品牌为例,对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框架以及应用策略进行了实践。首先,通过桌面调研和用户访谈构建了小米品牌语义词汇库,并利用专家评估与权重计算提取了核心语义词汇作为小米的品牌语义基因;然后基于语义基因对小米的5款App进行了感性评估,得到这5款App与语义基因的贴合程度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5款App的视觉层和行为层设计的特征要素进行拆解和提炼,并基于感性评估的结果分析了特征要素与语义基因的关联关系,为小米品牌产品的后续设计迭代提出建议。
李大虎[6](2020)在《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宝,通过品牌为企业赋能已上升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跃式发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这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大国影响力很不匹配,中国企业的品牌瓶颈凸显;近年来品牌理论研究整体上成果丰硕同时也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其中“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是有待加强的研究主题。本文从理论研究需要和企业品牌实践需求出发系统研究企业价值形成机理,选题具有深刻的研究背景和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及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并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现有文献研究成果;通过扎根研究、典型案例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系统研究、发现和验证了企业品牌价值创造机理、企业品牌价值衍生机理、企业品牌价值增值机理、企业品牌价值调节机理;提出若干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相关理论研究、企业品牌价值形成过程分析、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研究、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实证研究和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建议,其中: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相关理论研究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研究的整体脉络和趋势、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研究成果、企业品牌价值实证研究成果等;企业品牌价值形成过程分析包括基于扎根研究的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分析、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典型案例研究;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研究包括基于企业品牌的企业品牌价值创造机理研究、基于企业品牌定位的企业品牌价值衍生机理研究、基于企业品牌传播的企业品牌价值增值机理研究、基于企业品牌创新的企业品牌价值调节机理研究;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实证研究包括研究设计、预测问卷分析、正式问卷数据检验、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等。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相关理论研究发现现有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研究成果较少且以模型描述为主、缺乏实证研究,企业品牌价值实证研究存在量化方法缺陷、量化结果差异大等问题。企业品牌价值形成过程分析发现扎根研究初始抽样合理、扎根模型达到理论饱和;不同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存在个性和共性;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是包含企业品牌价值创造、衍生、增值、调节的系统过程。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研究发现企业品牌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有直接效应;企业品牌定位和企业品牌传播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有中介效应;企业品牌创新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有正向调节效应。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品牌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有积极影响;企业品牌定位、品类特征、定位点、定位期限、企业品牌传播、企业品牌传播内容、企业品牌传播对象、企业品牌传播范围、企业品牌传播模式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有中介效应;企业品牌创新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有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系统化地研究、发现和检验了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即企业品牌价值创造机理、企业品牌价值衍生机理、企业品牌价值增值机理和企业品牌价值调节机理,是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研究的理论创新;构建了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模型、基于品牌经济学的企业品牌定位模型、企业品牌传播Bass模型、以企业品牌创新为调节变量的量化模型,是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研究的模型创新;此外本文将品牌经济学用于企业品牌定位研究是对品牌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陈敏华[7](2020)在《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对外名片和内部管理者,代表着整个企业组织,其个人形象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消费意向,还深刻地影响企业组织的业绩表现。由此,不少企业纷纷打造光鲜亮丽的企业家形象,以求吸引消费者关注和青睐,建立和改善与消费者的关系。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不少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企业家形象能作用于企业品牌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尚未明晰,仍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地分析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S-O-R模型、说服理论和认知平衡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构建了以企业家形象为自变量,企业品牌信任为因变量,企业品牌认知和企业品牌情感为中介变量和文化价值取向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在分析348份调研问卷后,本研究发现:(1)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企业家能力形象正面影响企业品牌认知信任,道德形象正面影响企业品牌情感信任的产生。(2)企业品牌认知正向影响企业品牌信任,并在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品牌情感促进企业品牌信任的产生,并在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品牌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企业品牌认知对企业品牌情感有正向影响,并与企业品牌情感顺次在企业家形象和企业品牌信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5)消费者的能力价值取向调节了企业家能力形象和企业品牌认知的关系,道德价值取向则调节了企业家道德形象和企业品牌情感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在推动理论发展和提高企业营销效果上具有积极作用。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为企业家形象正面影响企业品牌信任提供了实证指出,并且深入地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丰富了企业家形象的当前研究,为后续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实践方面,基于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企业品牌了解消费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并有针对性地塑造出符合消费者想象的企业家形象,能有效地改善企业品牌印象、态度和关系。
魏利平[8](2020)在《跨境电商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明确指出,希望中国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促进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中都提出“走出去”战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鼓励各类企业加快走出去。品牌化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供应链的延伸,产品质量提升、差异化明显,知识产权完善,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品牌形象,可以提高企业利润率和消费者忠诚度,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境电商作为一个开放、自由、普惠、通用的贸易平台,将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与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大量海外品牌不断涌入我国境内,形成了与传统国内品牌不同的新的消费者-品牌关系,为我国本土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为我国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借助跨境电商出口可以缩短产业链,将中国产品及品牌信息传递给国外消费者,以此打造中国品牌国际知名度,塑造中国自主品牌形象,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进一步强调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反映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发挥品牌的引领示范作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跨境电商环境中,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即,由消费者生成的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的质量,对产品或服务的品牌构建产生着重要影响。消费者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依据购买体验和满意度,形成对产品和服务感知的评价,其生成内容质量的高低,可以推进或阻断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品牌融入,进而萌生或淡化品牌依恋,影响品牌价值及商品、服务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本文研究过程中考虑品牌依恋这一结果变量的建立路径,品牌依恋是消费者-品牌关系中最高级的关系,基于顾客对品牌的情感关系而展开研究,充分考虑品牌依恋自下而上的建立路径,即顾客生成内容质量对其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的,本文考虑了品牌依恋形成的间接路径-品牌融入,指顾客与品牌之间的认知及互动对品牌依恋关系形成的内在影响机制;其次,考虑了品牌融入形成的直接路径,并分具身认知及社交临场感两条路径考虑了顾客生成内容信息质量与顾客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影响下,品牌融入形成的间接机制。最后,考虑了独立型自我建构对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与具身认知之间关系及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与社交临场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研究过程中,基于顾客取向考虑跨境电商平台海外品牌与我国国内消费者建立品牌依恋的路径与机制。具体地,本文主要从五部分共八个章节内容对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的影响展开系统研究。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第一章引言部分、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创新。文献综述部分则对跨境电商发展、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品牌依恋、品牌融入等几个构念及其关系进行文献回顾,为搭建理论模型作铺垫。首先,对跨境电商发展与用户生成内容质量进行了回顾;其次,对品牌依恋与用户生成内容的关系进行综述;再次,对电商平台消费者品牌融入进行综述。最后,依据研究设计对变量及其关系进行批判性评述,为后续章节理论假设的提出以及实证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得出了从顾客角度来阐释跨境电商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影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点:第一,关于品牌依恋建立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角度出发考虑营销策略对其建立和维护的影响,缺乏从顾客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的品牌依恋建立路径探讨;并且,品牌依恋建立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传统购物环境中本国内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依恋关系建立的角度出发,缺乏数字环境下,消费者与海外品牌依恋关系的建立机制探讨,因而需要探索跨境电商环境下,国内消费者与海外品牌的依恋关系建立;第二,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的研究总体较少,这需要更多的证据和视角来对两者的关系作出阐释;且现有相关研究仅仅关注了用户生成内容质量与品牌依恋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少探讨二者之间建立的路径与内在机制,情感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需要探讨其内在机制,以更好揭示品牌依恋建立的活动轨迹;第三,已有研究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情感、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忽略情境的作用,本文考虑了不同自我建构情境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融入的影响差异。第二部分:发展现状及机遇挑战。包括第三章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品牌国际化现状。主要介绍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品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跨境电商出口为品牌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包括第四章理论基础和假设;第五章实证研究设计,这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理论基础和假设部分。首先,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依恋理论、信息采纳理论及详尽可能性模型。其次,通过相关理论的阐述,构建了用户生成内容质量通过品牌融入间接影响品牌依恋的中介理论模型,并且分信息及交互两条路径,构建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通过具身认知间接影响品牌融入及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通过社交临场感间接影响品牌融入的两个中介理论模型。考虑到该中介模型的第一阶段可能受到独立型自我建构的影响,本文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介效应受独立型自我建构调节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根据理论模型中现有相关文献证据的支持以及变量间的关系,本研究共提出了17个假设。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样本、变量测量、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及相关性检验。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样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前期的预调研、样本的选择以及数据搜集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模型是中介模型,同时也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本研究使用两个不同阶段的调研数据,前后两次搜集的时间相差六个月。其中,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使用2019年6月份的数据,因为自变量的作用具有时间滞后性,因此,因变量使用2019年12月份的数据。测量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定量分析中涉及的各变量的测量方式。本研究通过Cronbach信度来对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第四部分:实证研究结果及讨论。包括第六章的实证研究结果和第七章实证研究结果讨论,这两章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实证研究部分由三部分定量分析来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其中,第一部分主要采取逐步回归法对假设1a,假设1b;假设2a,假设2b;假设3;假设4a,假设4b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这7个假设全部得到验证。即,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对品牌融入有正向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对品牌融入有正向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对品牌依恋有正向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对品牌依恋有正向的影响;品牌融入对品牌依恋有正向的影响;品牌融入在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和品牌依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品牌融入在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和品牌依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第二部分主要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假设5到假设9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其中4个假设得到支持。即,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对具身认知有正向的影响;具身认知对消费者融入有正向的影响;具身认知在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与品牌融入中起中介作用;独立性自我建构负向调节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对具身认知的作用;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通过具身认知间接影响品牌融入中介效应在第一阶段受独立型自我建构的负向调节(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该假设未得到支持。即,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通过具身认知间接影响品牌融入中介效应在第一阶段未受独立型自我建构的负向调节。第三部分主要采用逐步回归检验法对假设10到假设14进行检验,结果显示5个假设均得到支持。即,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对社交临场感有正向的影响;社交临场感对品牌融入有正向的影响;社交临场感在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与品牌融入中起中介作用;独立性自我建构负向调节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对社交临场感的作用;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通过社交临场感间接影响品牌融入中介效应在第一阶段受独立型自我建构的负向调节(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其次,为了证明研究结论的稳定性,三部分实证研究均执行了稳健性检验。通过更换检验方法,选用Process进行检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所有假设的检验结果与前述假设检验部分的结果一致,本文研究结论得到了支持。因而,本研究的结果是可靠和非随机的。实证研究结果讨论部分结合已有实证研究,对第六章得到的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旨在进一步说明本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第五部分:结论。包括第八章的结论。该章主要阐释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管理启示、局限及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弥补了现有品牌依恋构建研究中缺乏机制的不足,丰富了跨境电商平台跨国消费者品牌依恋自下而上建立的路径。现有关于数字世界品牌依恋建立的研究,主要从企业角度出发考虑营销策略对其建立和维护的影响,缺乏从顾客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的品牌依恋建立机制探讨。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平台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关系,即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造成的影响,探讨其路径及形成机制。品牌依恋是消费者-品牌关系中最高级的关系,截至目前,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的影响关系研究总体较少,这需要更多的视角和证据来对二者的关系作出阐释;进一步的,现有相关研究较多关注用户生成内容质量与品牌依恋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少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情感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需要探讨其内在的关系,以更好的揭示品牌依恋建立的活动轨迹。其次,丰富了现有关于跨境电商平台品牌融入形成机制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品牌依恋形成的中介变量-品牌融入,指顾客与品牌之间的体验与互动对品牌依恋关系形成的内在影响机制。探讨这一中介变量过程中,主要研究该变量的前因及形成机制,探讨了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与顾客生成内容交互质量对品牌融入的直接影响。进一步的,考虑了顾客虚拟体验(具身认知视角)及虚拟交互(社交临场感视角)两条路径对品牌融入的间接影响机制,即消费者认为跨境电商平台某一品牌的用户生成内容质量越高,消费者与该品牌互动过程中关于品牌的认知及情感程度越高。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受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及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的影响,与品牌互动过程中对品牌积极情绪的程度,以及消费者与品牌互动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等也会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会建立情感关系。Park(2016)指出,只有高融入的顾客才会形成与品牌互动并持续关注并分享品牌的信息。因此,提升顾客对品牌的融入程度,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本文运用理论模型探索品牌融入形成的内在机制来帮助企业寻求目标消费者和加强已有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和提升消费者的融入程度,增进消费者-品牌之间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关系。再次,为独立型自我建构类型消费者在信息质量方面认知的差异性,提供理论方面的补充。考虑到消费者的异质性,本文探讨了独立型自我建构情境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具身认知和社交临场感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检验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一是独立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与具身认知之间关系;二是独立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与社交临场感之间关系。也就是说本文考虑消费者经验、知识和品牌联想及个性特质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受到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影响之后,建立虚拟体验及虚拟社交临场感的程度不同,并对品牌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情感,进而建立的消费者-品关系程度就不同,进一步充实了自我建构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后,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选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现有研究大多探讨传统环境下本国内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较少系统的研究跨境电商环境下的情况。跨境电商环境,新的交易模式的出现,使消费者与海外品牌的接触与互动更多,成本更低,海外品牌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的对象,作为外来品牌,消费者在选择海外品牌过程中对其认知、情感等方面较国内品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内消费者与海外品牌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同样差异较大。本文系统研究国内消费者与海外品牌依恋的建立机制,为研究我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的管理启示在于:首先,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启示。第一,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与目标国消费者品牌情感关系的建立,并制定情感营销策略。第二,跨境电商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应着力增加产品或品牌知觉体验方面的信息并设置一定的情境,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交互,进而增加消费者网购过程中的虚拟体验及虚拟临场感,促进消费者品牌融入。第三,跨境电商企业应注意运用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增强其情感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后,企业管理者应针对低质量的用户生成内容做好危机公关。其次,对跨境电商网站运营商的启示。第一,跨境电商运营网站应制定策略提升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及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第二,跨境电商运营商应按照质量高低,来分级分类管理用户生成内容。最后,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第一,我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过程中,政府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注重引导企业跨境电商出口模式由B2B逐步向B2C及B2B2C转变,使我国企业品牌信息能够直接传递给消费者,并及时得到海外消费者的反馈,形成积极地交互关系,有利于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转变传统的OEM模式,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其次,我国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出口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最后,我国应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及企业自身加大品牌战略方面的科学研究,为我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
何笑[9](2019)在《酒店纺织品新品牌跨越式发展研究及实践 ——以“瞳语”为例》文中提出酒店纺织用品行业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无品牌竞争状态,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拼价格和纱支。一个小企业,一个新生品牌如何冲出重围,独树一帜,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瞳语”的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本文首先对酒店纺织产品进行了市场调研分析,理清了酒店纺织品的种类特点。从酒店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出发,提出了酒店床品的创新方向,为产品的开发和品牌规划指明了方向。其次,探讨了新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认为“瞳语”只有在产品开发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才有可能实现跨越。为此,开发了具有全新意义的“瞳语纺”面料和“瞳语绒”絮片。其中,“瞳语纺”和“瞳语绒”的差异化定位,以及耐水洗、缩水小、抗起毛起球等性能与目前常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为“瞳语”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瞳语纺”面料和“瞳语绒”絮片为主线对“瞳语”品牌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品牌形象设计和营销规划,包括品牌基础设计、办公系统设计、环境系统设计、包装设计、展厅设计、网页设计等方面,较为清晰地表达了“瞳语”的品牌形象、愿景和营销渠道等。不到两年的时间,“瞳语”已成为令酒店布草行业高度关注的新品牌,实现了跨域式发展。
刘梦圆[10](2019)在《羌山雀舌苔子茶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品牌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高价值品牌是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羌山雀舌作为北川茶业的龙头企业,拥有苔子茶独特树种和羌族古羌茶文化双重资源优势。茶叶企业数量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对羌山雀舌茶叶有限公司品牌资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品牌价值提高的有效策略,对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羌山雀舌茶叶有限公司品牌现状分析,进行消费者调研,研究品牌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选择适当的资产评估法进行品牌资产评估。依据品牌资产情况和品牌阶段特点,有针对性的探求提升羌山雀舌品牌价值的要素,企划品牌价值提升的解决方案。特别针对羌山雀舌茶叶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情况,提出以其“苔子茶”的树种优势和优越的生长环境,与独具特色的“古羌茶文化”的文化优势为依托,在理念将“健康”和“自然”作为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拳头产品。生产上利用政策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整体销售利润和单位销售利润率。销售上改进分销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积极进行消费者互动,促进信息渠道构建,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企业形象设计上采用CIS(corop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建设策略,以凸显品牌差异化特点为目的进行打造,增强品牌辨识度和吸引力,提高产品溢价,提升品牌价值。基于时代特点以运营社交媒体和社群扩张品牌影响力品牌传播策略,尝试通证化积分改造,或者通证化改造实现消费者品牌价值共建做大品牌格局,提升品牌价值。
二、论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交互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交互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及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2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2.1 价值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
2.1.1 价值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2.1.2 价值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3 价值生态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研究 |
2.2 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 |
2.2.1 商业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2.2.2 商业模式的评价维度及测量 |
2.3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2.3.1 新能源汽车组织边界研究 |
2.3.2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研究 |
2.4 品牌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2.4.1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
2.4.2 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研究 |
2.4.3 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的测量维度 |
2.5 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影响相关研究 |
2.5.1 生态位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 |
2.5.2 商业模式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
2.6 研究述评 |
2.6.1 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6.2 品牌竞争力研究述评 |
2.6.3 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影响研究述评 |
3 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3.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发展与演变 |
3.2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的构成 |
3.2.1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驱动因素 |
3.2.2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组织结构特征 |
3.2.3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运营机制 |
3.2.4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3.2.5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 |
4 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影响理论模型 |
4.1 生态型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影响模型的理论推证 |
4.1.1 生态位理论 |
4.1.2 价值生态系统理论下的价值创造 |
4.1.3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
4.1.4 竞争优势转化理论 |
4.1.5 协同进化理论 |
4.2 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扎根理论研究 |
4.2.1 扎根理论的提出及应用 |
4.2.2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构成资料收集 |
4.2.3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构成资料分析 |
4.2.4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构成要素资料收集 |
4.2.5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构成要素资料分析 |
4.2.6 扎根理论的结果与讨论 |
4.3 理论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4.3.1 模型构建思路 |
4.3.2 理论模型 |
4.4 变量及研究假设 |
4.4.1 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特征 |
4.4.2 价值生态系统下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构成 |
4.4.3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直接影响效应 |
4.4.4 顾客感知价值中介效应的理论分析 |
4.4.5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调节作用理论分析 |
4.4.6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 |
4.4.7 假设汇总 |
5 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直接影响研究 |
5.1 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竞争优势测度研究 |
5.1.1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初始量表设计 |
5.1.2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3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验证性因子分析 |
5.1.4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分析 |
5.2 品牌竞争力的测量 |
5.2.1 品牌竞争力测量模型构建 |
5.2.2 品牌竞争力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3 品牌竞争力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与品牌竞争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企业属性控制变量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
5.3.2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相关性分析 |
5.4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回归分析 |
5.4.1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回归模型构建 |
5.4.2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回归模型分析 |
5.5 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
6.1 顾客感知价值中介变量的测量 |
6.1.1 顾客感知价值中介变量测量模型 |
6.1.2 顾客感知价值中介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6.1.3 顾客感知价值中介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调节变量的测量 |
6.2.1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测量量表设计 |
6.2.2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3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4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差异性分析 |
6.3 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研究 |
6.3.1 企业属性控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2 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3 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影响分析 |
6.3.4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研究 |
6.5 分析与讨论 |
6.5.1 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2 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3 基于价值生态系统扩张在顾客感知价值中介作用下的调节效应 |
7 蔚来汽车案例研究 |
7.1 易车网分蘖而来的蔚来汽车 |
7.2 蔚来汽车生态商业模式解构 |
7.2.1 价值生态系统下蔚来汽车价值主张模式 |
7.2.2 价值生态系统下蔚来汽车价值创造模式 |
7.2.3 价值生态系统下蔚来汽车价值获取模式 |
7.2.4 价值生态系统下蔚来汽车价值维护模式 |
7.3 蔚来汽车价值生态系统的扩张 |
7.4 蔚来生态商业模式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
7.4.1 蔚来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对品牌竞争力的直接影响 |
7.4.2 蔚来汽车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研究 |
7.4.3 蔚来汽车价值生态系统扩张的调节效应研究 |
7.4.4 蔚来汽车基于顾客感知价值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管理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
8.3.1 构建价值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 |
8.3.2 利用5G和大数据提升企业价值主张优势 |
8.3.3 打造生态化的价值创造优势 |
8.3.4 提升服务化的价值获取优势 |
8.3.5 增强嵌入化的价值维护优势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竞争优势访谈提纲 |
附录B 新能源汽车生态商业模式优势调研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互联网品牌基因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相关概念简析 |
1.2.1 品牌基因 |
1.2.2 互联网品牌 |
1.2.3 基因生成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品牌基因研究现状 |
1.3.2 互联网品牌研究现状 |
1.3.3 生成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范围界定 |
1.5.2 研究思路及整体架构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传统企业的品牌基因生成及进化机制 |
2.1 基因学相关理论基础架构 |
2.1.1 生物学基因理论基础模型 |
2.1.2 营销学品牌理论概念模型 |
2.1.3 设计学传统企业品牌基因模型组成 |
2.2 设计情境下产品隐性基因生成方法 |
2.2.1 传统品牌产品隐性基因特征 |
2.2.2 隐性基因的提取方法设计 |
2.3 设计情境下产品显性基因生成方法 |
2.3.1 传统品牌产品的显性基因表征 |
2.3.2 传统品牌产品显性基因特征 |
2.3.3 显性基因的提取方法设计 |
2.4 设计情境下品牌基因进化机制 |
2.4.1 品牌基因的进化路径 |
2.4.2 品牌进化的动力机制 |
2.4.3 苹果IOS系统基因进化历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的形态表达体系 |
3.1 互联网品牌产品共性特征 |
3.2 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 |
3.3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隐形基因库 |
3.4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显性基因库 |
3.4.1 交互设计的原始形态层 |
3.4.2 范围层的原始形态提取 |
3.4.3 结构层的原始形态提取 |
3.4.4 框架层的原始形态提取 |
3.4.5 表现层的原始形态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生成策略 |
4.1 隐形基因的生成策略 |
4.1.1 品牌定位决定隐性基因的内在逻辑 |
4.1.2 需求分析约束隐性基因的进化变异 |
4.1.3 设计传达是隐性基因的转译工具 |
4.2 结构层:不同结构层形态引导不同的品牌基因 |
4.2.1 层级结构:层级概念和强逻辑性 |
4.2.2 自然结构:容变性和专属感 |
4.2.3 线性结构:单一但轻量化的主线贯穿式 |
4.2.4 矩阵结构:强发散性和大容量需求 |
4.3 框架层:各框架设计要素对品牌基因生成的影响 |
4.3.1 导航设计中的品牌基因生成策略 |
4.3.2 界面设计中的品牌基因生成策略 |
4.3.3 信息设计中的品牌基因生成策略 |
4.4 表现层:产品表现层的显性基因生成策略 |
4.4.1 构建视觉层的品牌基因库 |
4.4.2 听觉层中的品牌基因生成策略 |
4.4.3 触觉层中的品牌基因生成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小米为例—生成策略的实例认证 |
5.1 米家的隐性基因提取及分析 |
5.2 从小米的硬件产品层中提取显性基因 |
5.3 米家:提取软件层的显性基因表征 |
5.3.1 米家的结构层提炼 |
5.3.2 米家的框架层提炼 |
5.3.3 米家的表现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视阈下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品牌概念 |
2.1.2 品牌价值概念 |
2.1.3 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概念 |
2.1.4 绿色食品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品牌价值相关理论 |
2.2.2 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理论 |
2.2.3 绿色食品相关理论 |
3 实证研究设计 |
3.1 研究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品牌品质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
3.2.2 品牌创新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
3.2.3 品牌传播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
3.2.4 品牌保护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
3.2.5 社会责任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
3.2.6 区域品牌因素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
3.3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
3.3.1 变量的操纵性定义与测量 |
3.3.2 问卷设计 |
3.4 问卷数据收集 |
4 实证结果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2.1 信度检验 |
4.2.2 效度检验 |
4.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4.3.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3.2 调节效应分析 |
4.3.3 假设检验总结 |
4.4 对实证检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4.1 品牌品质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关系的讨论 |
4.4.2 品牌创新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关系的讨论 |
4.4.3 品牌传播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关系的讨论 |
4.4.4 品牌保护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关系的讨论 |
4.4.5 社会责任与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关系的讨论 |
4.4.6 区域品牌因素调节效应的讨论 |
5 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视阈下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的建议 |
5.1 加强质量管控保障绿色食品品牌品质 |
5.2 加大品牌创新投入 |
5.3 拓宽品牌传播渠道 |
5.4 提高品牌保护力度 |
5.5 绿色食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5.6 整合发扬区域优秀文化 |
5.7 借力区域品牌认同提升品牌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品牌基因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互联网产品的渗透性不断增强 |
1.2.2 产业背景:互联网成为企业彰显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 |
1.2.3 设计背景:互联网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趋势 |
1.3 研究现状 |
1.3.1 品牌基因的研究综述 |
1.3.2 管理学视角下的互联网品牌研究 |
1.3.3 设计学视角下的互联网品牌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 |
1.7 研究框架及流程 |
第二章 互联网产品与品牌基因的相关研究 |
2.1 互联网产品的相关研究 |
2.1.1 互联网产品的概念与发展 |
2.1.2 互联网产品的特性 |
2.1.3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 |
2.2 品牌基因的相关研究 |
2.2.1 从“基因”到品牌基因 |
2.2.2 产品品牌基因的表征形式 |
2.2.3 产品品牌基因的遗传和变异 |
2.2.4 产品品牌基因生成方法 |
2.3 品牌基因介入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理论线索 |
2.3.1 情感化设计 |
2.3.2 感性工学的概念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的表征分析 |
3.1 用户体验视角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要素 |
3.2 互联网产品设计要素的用户研究 |
3.2.1 互联网产品设计要素的头脑风暴 |
3.2.2 互联网产品设计要素的访谈调研 |
3.3 互联网产品设计层级要素的划分与解析 |
3.3.1 互联网产品设计层级要素的划分 |
3.3.2 互联网产品设计层级要素的解析 |
3.4 互联网产品品牌表征的案例分析 |
3.4.1 战略层品牌表征的案例分析 |
3.4.2 范围层品牌表征的案例分析 |
3.4.3 结构层品牌表征的案例分析 |
3.4.4 操控层品牌表征的案例分析 |
3.4.5 表现层品牌表征的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的表征框架与应用分析 |
4.1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框架的构建 |
4.1.1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的表征层级 |
4.1.2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的表征框架 |
4.2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框架的应用策略 |
4.2.1 语义基因的表现与提取 |
4.2.2 行为基因的确立与表达 |
4.2.3 外显基因的设计与评估 |
4.3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框架的应用原则 |
4.3.1 差异化原则 |
4.3.2 继承与传播原则 |
4.3.3 动态进化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产品品牌基因表征框架的应用实践 |
5.1 小米品牌语义基因的提取 |
5.1.1 品牌语义词库构建 |
5.1.2 核心语义词汇提取 |
5.2 基于语义基因的产品样本感性评估 |
5.2.1 感性评估样本的收集 |
5.2.2 产品样本感性评估 |
5.3 外显基因设计与语义基因间的关联分析 |
5.3.1 产品视觉设计特征要素的拆解 |
5.3.2 视觉特征要素与语义基因之间的关联分析 |
5.4 行为基因设计与语义基因间的关联分析 |
5.4.1 产品组织结构与语义基因间的关联分析 |
5.4.2 功能行为逻辑与语义基因间的关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表格与图片来源 |
附录二 小米品牌意象问卷调查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6)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品牌概念的发展及演化 |
1.2.2 品牌及企业品牌的概念界定 |
1.2.3 企业品牌价值的概念界定 |
1.2.4 机理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研究的整体脉络及趋势 |
1.3.2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现有研究综述 |
1.3.3 企业品牌价值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
1.3.4 现有研究的总体评价、局限和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扎根研究的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分析 |
2.1 扎根研究法的研究流程和启示 |
2.1.1 扎根研究法的研究流程 |
2.1.2 扎根研究法的研究启示 |
2.2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样本 |
2.2.1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样本选择方法 |
2.2.2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初始抽样 |
2.3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数据分析 |
2.3.1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开放编码 |
2.3.2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主轴编码 |
2.3.3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选择编码 |
2.4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完备性检验 |
2.4.1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理论抽样 |
2.4.2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扎根研究理论饱和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过程分析 |
3.1 典型案例研究及启示 |
3.1.1 典型案例研究 |
3.1.2 典型案例研究的启示 |
3.2 基于扎根研究和案例研究的企业品牌价值形成过程分析 |
3.2.1 企业品牌价值的创造 |
3.2.2 企业品牌价值的衍生 |
3.2.3 企业品牌价值的增值 |
3.2.4 企业品牌价值的调节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研究 |
4.1 基于企业品牌的企业品牌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
4.1.1 企业品牌创造企业品牌价值的背景 |
4.1.2 企业品牌的信息属性创造企业品牌价值 |
4.1.3 企业品牌的功能属性创造企业品牌价值 |
4.1.4 企业品牌的形成过程 |
4.2 基于企业品牌定位的企业品牌价值衍生机理研究 |
4.2.1 企业品牌定位的多维解读 |
4.2.2 影响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的企业品牌定位因素 |
4.2.3 基于品牌经济学的企业品牌定位研究 |
4.2.4 本节研究结论即企业品牌价值衍生机理 |
4.3 基于企业品牌传播的企业品牌价值增值机理研究 |
4.3.1 企业品牌传播的概念、作用及途径 |
4.3.2 影响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的企业品牌传播因素 |
4.3.3 基于Bass模 型的企业品牌传播研究 |
4.3.4 本节研究结论即企业品牌价值增值机理 |
4.4 基于企业品牌创新的企业品牌价值调节机理研究 |
4.4.1 企业品牌创新概述 |
4.4.2 企业品牌创新对企业品牌价值形成影响的定量分析 |
4.4.3 本节研究结论即企业品牌价值调节机理 |
4.5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 论模型的构建 |
4.5.1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模型描述 |
4.5.2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BPCI理论模型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
5.1.2 变量设计及问卷编制 |
5.2 预测问卷分析及修订 |
5.2.1 预测问卷信度检验 |
5.2.2 预测问卷效度检验 |
5.3 正式问卷分析及假设检验 |
5.3.1 正式问卷信度检验 |
5.3.2 正式问卷效度检验 |
5.3.3 模型验证及假设检验 |
5.3.4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及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于企业品牌价值形成的若干建议 |
6.1 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建议 |
6.1.1 树立专业务实的企业家品牌 |
6.1.2 树立兼顾整体和个人的员工品牌 |
6.1.3 树立特色鲜明的消费者品牌 |
6.1.4 树立丰富精湛的业务品牌 |
6.2 企业品牌定位方面的建议 |
6.2.1 客观审视行业环境及经营环境 |
6.2.2 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特征并掌握市场规律 |
6.2.3 提供适当的品牌利益应对品牌竞争 |
6.3 企业品牌传播方面的建议 |
6.3.1 深度挖掘和提炼企业品牌传播内容 |
6.3.2 构建多层次的企业品牌传播平台 |
6.3.3 积极探索和创新企业品牌传播模式 |
6.3.4 注重互动交流和示范效应的发挥 |
6.4 企业品牌创新方面的建议 |
6.4.1 全方位开展对企业品牌本身的创新 |
6.4.2 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品牌定位创新 |
6.4.3 系统开展企业品牌传播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7.2.1 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局限及展望 |
7.2.2 实证研究方面的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 |
(7)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企业家形象 |
2.1.1 企业家形象的内涵 |
2.1.2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的影响 |
2.2 企业品牌信任 |
2.2.1 企业品牌信任的内涵 |
2.2.2 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企业品牌认知 |
2.3.1 企业品牌认知的内涵 |
2.3.2 企业品牌认知的相关研究 |
2.4 企业品牌情感 |
2.4.1 企业品牌情感的内涵 |
2.4.2 企业品牌情感的相关研究 |
2.5 消费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
2.5.1 文化价值取向的界定 |
2.5.2 文化价值取向的维度 |
2.5.3 文化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模型框架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模型框架构建 |
3.2 研究假设 |
3.2.1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影响 |
3.2.2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认知的影响 |
3.2.3 企业品牌认知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 |
3.2.4 企业品牌认知的中介作用 |
3.2.5 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情感的影响 |
3.2.6 企业品牌情感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 |
3.2.7 企业品牌情感的中介作用 |
3.2.8 企业品牌认知与企业品牌情感的影响 |
3.2.9 文化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变量测量 |
4.1.1 企业家形象的测量 |
4.1.2 企业品牌信任测量 |
4.1.3 企业品牌认知测量 |
4.1.4 企业品牌情感测量 |
4.1.5 文化价值取向测量 |
4.2 初始问卷设计 |
4.3 问卷预调查与修正 |
4.3.1 预调查题项的CITC和信度分析 |
4.3.2 预调查题项的效度分析 |
4.3.3 量表修正 |
4.4 问卷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5.1 描述性分析 |
5.1.1 调研样本的情况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分析 |
5.2.1 企业家形象的信度分析 |
5.2.2 企业品牌信任的信度分析 |
5.2.3 企业品牌认知的信度分析 |
5.2.4 企业品牌情感的信度分析 |
5.2.5 文化价值取向的信度分析 |
5.3 效度分析 |
5.4 数据同源偏差分析 |
5.5 相关分析 |
5.6 共线性分析 |
5.7 回归分析 |
5.7.1 企业家形象的回归分析 |
5.7.2 企业品牌认知的回归分析 |
5.7.3 企业品牌情感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回归分析 |
5.8 中介作用 |
5.8.1 企业品牌认知的中介作用分析 |
5.8.2 企业品牌情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
5.8.3 企业品牌认知与企业品牌情感的中介作用 |
5.9 文化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5.9.1 能力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5.9.2 道德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
5.10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建议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跨境电商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跨境电商发展与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 |
2.2 消费者品牌依恋与用户生成内容机制研究 |
2.3 电商平台品牌融入文献研究 |
2.4 文献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跨境电商及品牌国际化发展现状 |
3.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3.2 我国品牌国际化发展现状 |
3.3 跨境电商出口为品牌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基础 |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样本 |
5.2 变量测量 |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 信度检验 |
5.5 效度检验 |
5.6 相关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结果 |
6.1 假设检验结果 |
6.2 稳健性检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7.1 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品牌融入、品牌依恋关系讨论 |
7.2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具身认知、品牌融入关系讨论 |
7.3 用户生成内容交互质量、社交临场感、品牌融入关系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管理启示 |
8.3 局限与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酒店纺织品新品牌跨越式发展研究及实践 ——以“瞳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酒店纺织品基础研究 |
1.1.2 酒店展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品牌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2.1 品牌和产品的关系研究 |
2.1.1 产品的可体验性和品牌的无形性 |
2.1.2 没有“品牌”的产品是脆弱的 |
2.1.3 新产品不会自然成为品牌产品 |
2.2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 |
2.2.1 “瞳语”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中的定位 |
2.2.2 “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差别 |
2.2.3 “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相互转化 |
2.3 品牌的策略 |
第三章 “瞳语”品牌的产品开发与创新 |
3.1 “瞳语”品牌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
3.1.1 市场调查的意义 |
3.1.2 调查方式与实施过程 |
3.1.3 调查问卷与报告分析 |
3.1.4 市场需求和压力促使企业寻求创新合作伙伴 |
3.2 市场寻求和产品分析 |
3.2.1 酒店床品的共性分析 |
3.2.2 竞品品牌分析 |
3.3 产品开发初探 |
3.3.1 “瞳语”新产品开发的切入点研究 |
3.3.2 “瞳语纺”的开发与创新 |
3.3.3 “瞳语绒”的开发与创新 |
3.3.4 “瞳语”品牌毛浴巾系列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产品的品牌策划方案设计 |
4.1 品牌的定位 |
4.2 品牌的基础设计 |
4.2.1 品牌命名设计 |
4.2.2 品牌的Logo设计 |
4.2.3 品牌识别设计 |
4.2.3.1 标志识别 |
4.2.3.2 专业字体识别 |
4.2.3.3 标准色识别 |
4.3 品牌应用设计 |
4.3.1 办公系列设计 |
4.3.2 环境系统设计 |
4.3.3 包装设计 |
4.4 品牌设计方案升级 |
4.4.1 Logo设计 |
4.4.2 标准色彩方案 |
4.4.3 产品包装设计方案 |
4.5 网页设计及网页策划方案 |
4.5.1 网页呈现 |
4.5.2 网页策划方案 |
4.6 加盟店及展厅方案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品牌策划方案 |
5.1 营销目标 |
5.2 营销模式 |
5.3 营销策划方案 |
5.3.1 营销渠道的设立和品牌渠道推广 |
5.3.2 营销团队的建立 |
5.3.3 营销方案的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羌山雀舌苔子茶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品牌价值提升基础理论 |
2.1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
2.1.1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
2.1.2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指导意义 |
2.2 消费者品牌价值创造理论 |
2.2.1 消费者品牌价值创造理论的内涵 |
2.2.2 消费者品牌价值创造理论在品牌价值提升中的指导意义 |
2.3 品牌价值评估理论 |
2.3.1 品牌价值评估理论的内涵 |
2.3.2 品牌价值评估在品牌价值提升中的指导意义 |
3 茶叶行业品牌价值现状和发展情况 |
3.1 茶叶行业品牌价值现状分析 |
3.1.1 茶行业品牌价值现状分析 |
3.1.2 茶行业品牌价值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3 国内和国外茶行业品牌价值的差距 |
3.2 茶叶品牌价值提升主要模式及成功事例 |
3.2.1 茶叶品牌价值提升主要运作模式 |
3.2.2 茶叶品牌价值提升典型事例分析 |
4 羌山雀舌品牌价值现状分析 |
4.1 羌山雀舌苔子茶基本情况概述 |
4.1.1 北川县自然条件和茶叶生产概况 |
4.1.2 北川县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
4.1.3 羌山雀舌苔子茶的品牌价值分析 |
4.1.4 羌山雀舌苔子茶的品牌价值提升劣势分析 |
4.2 羌山雀舌品牌阶段分析 |
4.2.1 羌山雀舌苔子茶所处品牌阶段 |
4.2.2 品牌阶段与品牌价值提升略策关联分析 |
4.3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羌山雀舌品牌价值分析 |
4.3.1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
4.3.2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羌山雀舌苔子茶品牌资产结果分析 |
4.3.4 品牌价值评估结果 |
5 羌山雀舌苔子茶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
5.1 基于品牌阶段特点分析的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
5.1.1 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 |
5.1.2 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
5.1.3 打造拳头产品凸显品牌差异化 |
5.2 基于品牌资产分析的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
5.2.1 品牌超额收益的提升 |
5.2.2 品牌乘数的提升 |
5.3 基于消费者价值共建的品牌价值提升策略建议 |
5.3.1 企业系统识别系统建设策略 |
5.3.2 注重互联网新媒体媒体品牌传播 |
5.3.3 通证设计创建消费者共建共享品牌价值的社群 |
5.4 羌山雀舌品牌价值提升策略保障建议 |
5.4.1 多方参与综合管理 |
5.4.2 成立专项工作组稳步推进 |
5.4.3 形成持续运营品牌社群制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论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交互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能源汽车生态型商业模式及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D]. 李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互联网品牌基因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 卢嘉欣. 江南大学, 2020(0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视阈下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陈宁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5]品牌基因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表征研究[D]. 殷万通. 江南大学, 2020(01)
- [6]企业品牌价值形成机理研究[D]. 李大虎.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D]. 陈敏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8]跨境电商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对品牌依恋影响机制研究[D]. 魏利平.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9]酒店纺织品新品牌跨越式发展研究及实践 ——以“瞳语”为例[D]. 何笑. 青岛大学, 2019(02)
- [10]羌山雀舌苔子茶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D]. 刘梦圆.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