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病句解题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钱华南[1](2021)在《基于具体情境的语言文字运用“1带N”题型的备考思考——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为例》文中认为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考生语言素养培育的基础,高考对其的考查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因此,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会直接影响考生的语文成绩。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这部分的复习,但实际复习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从全国卷来看,"1带N"题型是指根据一则材料命制三道试题或两道试题,这些试题可以涵盖语言文字运用的部分考查点,体现了综合考查的特点,
徐斌[2](2021)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件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在新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排在首位,表明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基础性地位的重视。高考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方向标,是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度感和表达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高考试题中,如何使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如何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分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概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历程,对试题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试题的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高考考试改革背景下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第二章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探究。第一节论述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掌握试题的命制情况。第二节以2011年至2020年的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命题分析,从题型、考查形式、语言材料、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节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总结。第三章主要总结了高中语言文字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教师在当前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考试和认识情况。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在全面分析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实践性思考,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文教材以及语言文字的教学相联系,从学生应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应如何对待语言文字的教学以及应如何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资源这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探讨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希望对教师语言文字的教学提供启迪,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张勇[3](2021)在《浅谈“语段综合情境”类试题的解题技巧》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文字应用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具活力、最富于变化的板块。从近年的高考真题来看,该板块试题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注重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以2020年全国Ⅰ卷和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为例,谈谈语言文字应用大家族中"语段综合情境"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成小方[4](2020)在《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维导图通过简洁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能够以最为直观、形象、简洁的方式表征知识,拓展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已有研究能够证实思维导图在阅读、写作、文言文等新授课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但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拓展到高三语文复习中来。考虑到高三语文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复习需要查漏补缺等问题,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从安排时间整体规划,到设定具体复习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复习效率,到减轻教师教学的工作量。论文根据时间进度、知识目标、教学方式等,结合高三语文复习具体教学案例及其对比,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论文由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规划并合理利用复习时间。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的规划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直观性,按年、月、周的形式分层次对高三语文的复习时间做了详细的安排,以期为学生每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做好定位。第二章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明确语文复习的具体目标。在综合分析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和考查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对语文各部分的考查要求,论文利用思维导图拟定详细、具体、可量化的复习目标,指导学生有序安排阅读、写作、基础知识三个部分复习内容。第三章比较传统形式与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文复习案例。从复习目标、复习过程、复习效果等方面比较传统形式与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文复习案例的异同,旨在优化高三语文复习的具体教学模式。第四章针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进行反思。本章从从学生的个性化复习方案和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提供具体的建议。论文认为,思维导图复习教学有其自身优势和创新性,能够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思维导图在语文复习中的教学应用依赖于学生和教师对思维导图的接受与熟悉程度;推广思维导图复习教学也并不意味排斥传统复习模式,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复习教学实践,灵活地选择最有效率的语文复习方法。
张凌云[5](2020)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6-2019年全国卷为例》文中指出语言文字知识是现代汉语表达的基础,同时语言文字知识也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文体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的必要准备。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在日常的考试中还是在高考中,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对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计的改变有所引导。作为2016-2019年全国卷高考试题的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题常以正确使用成语、辨析修改病句、语句补写等形式出现。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研究离不开对试题特征的分析,因此,本文的第一章从考查形式、考查材料、考查方式三个方面对2016-2019年全国卷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第二章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L省J市五所高中的部分高三学生和部分高三语文组的教师进行调查,深入了解高中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现状,找出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结合前两章的内容,探讨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策略,即:转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挖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材料,联系高考内容;创新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研究,最终还要回归到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文字运用题题目的答题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作为联系语文课程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桥梁,语言文字运用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教师而言,加深对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完善教学方法。
金琪[6](2020)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活动,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本文选择近五年的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论文首先比较了三卷的试题类型,具体包含题量、赋分,题型等内容,发现三卷的题量和赋分非常稳定,试题结构也很成熟,但是在题型探索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适当增加综合性、开放性的题型。论文还从关联性、真实性和思想性三个角度考查三卷的语料,从类型、整合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四个角度考查了情境,发现三卷在语料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上都有较好的探索,但还可以加强语料的思想性以及情境的整合性。最后论文比较了三卷试题的测试目标的能力层级和测试点,发现三卷存在因为题型限制导致试题能力层级下降的现象,在命题时应该考虑增加整合多个能力层级的题型,并且三卷试题的测试点都较为集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论文对三卷试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后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希望为高考命题的优化以及中学语言文字教学提出一点建议。但目前论文还有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比较,增加比较评析的角度,如从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等角度出发进行更加全面的比较研究,以期得出新的结论。
陈鹭燕[7](2019)在《高考语用题探析 ——以2003-2017年全国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考语用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考生语用水平的有力手段。但是近年来,高考语用题的作答情况不尽人意,已经逐渐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虽然一线教师及学者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但效果仍不太理想。本研究以“高考语用题”为研究对象,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分“两步走”对高考语用题进行探析。第一步主要从微观层面,对围绕以高考语用题“怎么考”为核心的考查走向、围绕“考什么”为核心的考查内容、以及围绕“为什么考”为核心的考查能力进行探析;第二步从宏观层面对高考语用题的命题特征及创新度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进一步把握高考语用题的发展趋势。本论文内容如下:第1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对高考语用题的研究以单一年份的研究为主,缺少跨年份的纵向研究且将高考语用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第2章,对高考语用题取样,发现高考语用题考查走向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考查形式逐渐偏向主观;二是考查方式渐趋多变;三是考查趋势从分散走向综合。第3章,对高考语用题语料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高考语用题语料考查内容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一是选材趋向现实生活;二是选材趋向社会热点;三是趋向传统文化渗透;四是趋向跨学科、跨领域考查。第4章,对高考语用题的能力立意进行探析,发现高考语用题的考查能力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注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注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三是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四是兼顾考查基础能力与高层次能力。第5章,从宏观层面对高考语用题进行把握,发现高考语用题在命题特征上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注重考查语境;二是命题模式渐趋稳定;三是兼具技巧性与实用性;四是兼具趣味性与人文性。在创新度上呈现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稳中求新,与时俱进;二是稳中求变,兼具传统与创新。第6章主要针对高考语用题的选材趋向、考查取向、命题特征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
王一帆[8](2018)在《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中语病选择题探析及教学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水平考试又被称为HSK考试,是为母语非汉语者设立的国际标准化测试。与大部分语言类考试一样,HSK考试分为六个等级,其中六级为最高等级,很多留学生都会参加新HSK六级考试。新HSK六级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和写作,阅读理解的语病题是针对汉语语法设置的考点,也是很多留学生考试的难点部分。本文以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中语病题为研究内容,对河北大学留学生对语病题难易程度展开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意义、内容、研究现状和方法进行简单阐述。第二部分为语病题题型分析,主要是介绍语病题考试形式和题型特点。第三部分为语病题真题解析,主要是对语病题中出现的语法成分、语法结构、词语使用、逻辑关系、语序排列等进行分析并匹配相应的真题讲解;然后是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是对留学生语病题难易程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大部分留学生认为语病题整体难度适中,考试中语病题答题时间基本够用,平时语病题训练花费时间大多为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主要考虑留学生汉语学习时间,留学生需要教师讲解解题技巧,并结合学习小组训练语感。第四部分为教学策略,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是留学生语病题训练:主要选择考试真题进行训练,选择模拟试题训练。其次是教学建议,将答题技巧和汉语水平相结合,真题讲解与语法讲解相结合,自主练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主要按照“辨别语病-修改语病-掌握语法”的思路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分为真题讲解、区分重点、培养语感、实践活动。最后是教学方法的详细提出:对考试中涉及的基本句法成分、语法结构、词语错用、逻辑关系、语序错误等进行详细的教学方法讲解;为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中语病题讲解提供详细的教学策略;并提出解题技巧点拨:培养留学生语感辨识、删减误导语句、提取主干结构、抓住关键词语、辨识出题陷阱。
李忠[9](2017)在《2017年高考语言运用客观题解析及备考指导》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全国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的,主要包括成语辨析、病句辨析和语言得体的内容。一、成语辨析成语以其源远流长、结构凝固、形式精练、内容丰富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高考常考题。2017年高考9套语文试卷共有8套(注:上海卷没有考查)对成语进行了考查,且都是客观选择题,分值3分。除江苏卷、天津卷采用辨别选择的形式外,
肖秀华[10](2017)在《动态语法观视域下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与解析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病辨析题一直是高考语文科目必考试题之一,近20多年来除少数省份外,大多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高考语病辨析题在命题和解析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命题方面主要表现为标准答案所指出的病句似是而非,甚至不能算作病句;解析方面则主要表现为解析牵强、不彻底,甚至解析错误。这些错误多源于我们对语法观的错误理解。基于此,我们引入了“动态语法观”这一概念。当我们将动态语法观作为中学语法教学的指导思想并以之反观目前的高考语病辨析题时,就会发现很多我们之前难以解释的“人为”病句,其实存在着命题上的瑕疵,同时也能够为病句解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详细梳理了2010年至2015年各省市及全国试卷高考语文病句辨析题,并考察了在此期间教学刊物上各地一线教师发表的相关解析文章,找出其中命题和解析有所不足之处,并就所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造成命题和解析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命题者及解析者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足,尤其是不能以动态语法观来指导命题和解析活动。除此以外,高考命题形式、分值等客观原因也对命题的失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解析者对语病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受到“淡化语法”观影响的中学语法教学的缺失等因素也是影响解析准确性的主要原因。针对本文发现的问题,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理论上,要明确三个关系,即:规范性语言和生活性言语的关系(静态语言和动态言语的关系);专家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关系;淡化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实践上,针对命题和解析各提出若干建议,即,命题方面,改变命题方式和谨慎选择命题材料;解析方面,提高教师语言学素养、端正教师语法教学态度,以及明确三个平面的动态语法观和方法论。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前人研究分类综述。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分类介绍,主要分为理论探讨类、试题梳理类、应试技巧类和教学对策类四大类。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阐明我们研究中的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法、语法观、语言和言语等基本概念,重点介绍基于三个平面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动态语法观。第三章,2010-2015年高考语病辨析题概述。主要通过归纳整理2010年至2015年我国统考及各省市自主命题试卷中的语病辨析题,对近年来高考的题型、出题特点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梳理。第四章,命题失误考查及原因探析。主要以动态语法观的视角从命题方面分析2010至2015年高考语病题命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解析失误考查及原因分析。主要从高考解析方面根据动态语法观的思想分析2010至2015年高考语病题解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六章,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新思路。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若干改革建议。本文以历年高考真实试题为基础,结合动态语法观的基本理论,对高考语病辨析题的命题和解析的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分析,旨在为将来高考命题以及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高考病句解题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病句解题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2)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分析研究 |
(二)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题趋势 |
(三)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策略研究 |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问卷、访谈调查法 |
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概述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历程 |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初始阶段(1977—1984)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阶段(1985—2006) |
三、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创新阶段(2007—2016) |
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成熟阶段(2017 年至今) |
第二节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 |
一、新课改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 |
二、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内容改革影响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探究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 |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二、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分析 |
一、语文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题型分析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言材料 |
三、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趋势 |
第三章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现状 |
第一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师教学现状 |
一、缺乏国际视野及对新课标理念理解 |
二、教师对高考试题重视程度各有不同 |
三、必修与选修课程没有很好的相结合 |
第二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的学习现状 |
一、考试情况与分析 |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四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 |
第一节 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一、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用语言表达培养语感 |
二、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要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
三、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创建学生的审美体验 |
四、从传统提升文化涵养,在现实挖掘人文精神 |
第二节 端正教学观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地位 |
一、推动育人方式转变,注重研究高考试题新动向 |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 |
三、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
第三节 丰富教学资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
一、结合日常教学,充分利用必修与选修教材 |
二、关注试题命制,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
三、开发隐性资源,打开视野并积累素材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浅谈“语段综合情境”类试题的解题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题呈现 |
(一)2020年全国Ⅰ卷 |
(二)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 |
二、2020年全国Ⅰ卷题型及解题技巧 |
(一)词语辨析题 |
1. 理解关键词素,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 |
2. 分析感情色彩,以语境褒贬选词语。 |
3. 注意搭配问题,关注词语的语法功能。 |
4. 注意细微差别,考虑语境制约。 |
(二)病句修改题 |
1. 语感感知法 |
2. 提取主干法 |
3. 看标志词法 |
4. 逻辑分析法 |
(三)标点符号使用题 |
1. 口诀法 |
2. 图示法 |
3. 分析法 |
三、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题型及解题技巧 |
(一)标点符号使用题 |
(一)标点符号使用题 |
(二)修辞手法分析题 |
1. 积累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熟悉每类修辞的主要特征,这是做题的基础。 |
2. 细致审题,认清手法,明确方向。 |
3. 紧扣文句,充实详细,规范答题。 |
(三)变换句式题 |
1. 掌握各种类型句式的表达效果。 |
2. 细致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
3. 紧扣语段,联系主题,规范答题。 |
(4)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界定 |
二、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维导图规划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一节 按年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二节 按月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三节 按周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细化高三语文复习目标 |
第一节 思维导图细化阅读复习目标 |
第二节 思维导图细化写作复习目标 |
第三节 思维导图细化基础知识复习目标 |
第三章 高三传统语文复习与思维导图语文复习教学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概述 |
第二节 从几个维度来比较两种形式复习教学的不同 |
第三节 两种案例比较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反思 |
第一节 思维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
第二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中教师的素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思维导图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 |
附录2:传统模式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 |
致谢 |
(5)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6-2019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特征分析 |
(一)考查形式:稳中有变,继承发展 |
1.题序、题量、赋分情况变化稳定 |
2.考点传统与创新并存,灵活多变 |
(二)考查材料:选材丰富,与时俱进 |
1.渗透科普知识 |
2.关注社会生活 |
3.重视传统文化 |
(三)考查方式:要求明确,培养能力 |
二、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现状及反思 |
(一)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现状 |
1.学生的日常考试以及学习现状 |
2.教师的日常教学现状 |
(二)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现状反思 |
1.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
2.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思 |
三、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策略 |
(一)转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
(二)挖掘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材料,联系高考内容 |
(三)创新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
1.适当改变讲解成语的方式 |
2.培养学生形成纠错的习惯 |
3.引导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录2 关于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教学问卷调查(教师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2015-2019 年三卷语言文字运用命题依据述评 |
第一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类型基本情况比较.. |
第一节 三卷题量及赋分情况比较 |
一 整体结构稳定 |
二 逐年减少题量以增强试题整合性 |
三 主观题赋分大于客观题 |
第二节 三卷题型比较 |
一 三卷题型皆以选择题为主 |
二 浙江与全国I卷中简答题的同与异 |
第二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料与情境评析 |
第一节 三卷语料评析 |
一 语料关联性 |
二 语料真实性 |
三 语料思想性 |
第二节 三卷情境比较 |
一 情境类型 |
二 情境整合性 |
三 情境时代性 |
四 情境开放性 |
第三章 全国I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测试目标评析 |
第一节 三卷试题能力层级评析 |
一 三卷在注重表达的同时要兼顾基础性 |
二 注重出题方式,力求不要降低能力层级 |
三 三卷应增加多能力层级结合试题 |
第二节 三卷测试点评析 |
一 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应该继续作为考查重点 |
二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 测试点设置可以更加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7)高考语用题探析 ——以2003-2017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考语用题试题研究 |
1.2.2 高考语用题命题特征研究 |
1.2.3 高考语用题答题策略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语用题考查走向分析 |
2.1 考查形式逐渐偏向主观 |
2.2 考查方式渐趋多变 |
2.2.1 词语使用考查分析 |
2.2.2 表达连贯考查分析 |
2.3 考查趋势从分散走向综合 |
2.3.1 单一知识点与综合知识点考查情况分析 |
2.3.2 单一知识点题及综合知识点题分值变化分析 |
2.3.3 综合知识点题知识点考查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语用题考查内容分析 |
3.1 选材趋向现实生活 |
3.2 选材趋向社会热点 |
3.3 趋向传统文化渗透 |
3.3.1 传统文化考查分析 |
3.3.2 谦辞敬语考查分析 |
3.4 趋向跨领域、跨学科考查 |
3.5 小结 |
第4章 语用题考查能力分析 |
4.1 注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
4.2 注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 |
4.3 注重考查综合能力 |
4.4 兼顾考查基础能力与高层次能力 |
4.5 小结 |
第5章 语用题命题特征及创新度分析 |
5.1 语用题命题特征分析 |
5.1.1 注重考查语境 |
5.1.2 命题模式渐趋稳定 |
5.1.3 兼具技巧性与实用性 |
5.1.4 兼具趣味性与人文性 |
5.2 语用题创新度分析 |
5.2.1 稳中求新,与时俱进 |
5.2.2 稳中求变,兼具传统与创新 |
5.3 小结 |
第6章 高考语用题教学策略 |
6.1 注重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衔接 |
6.2 注重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衔接 |
6.3 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
6.4 注重逻辑思维能力教学 |
6.5 注重语境教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中语病选择题探析及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现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举例分析法 |
1.3.4 统计分析法 |
1.3.5 对比分析法 |
第2章 新HSK六级真题语病题试题特点 |
2.1 新HSK对语病题的考查 |
2.2 语病题的题型特点 |
2.2.1 考点覆盖范围广且分布随机 |
2.2.2 四选一,阅读量大、耗时长 |
第3章 新HSK六级阅读理解语病题分析 |
3.1 语病题类型分析 |
3.2 新HSK六级阅读理解语病题题型分析 |
3.2.1 成分残缺或赘余 |
3.2.2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
3.2.3 语法结构混乱 |
3.2.4 词序不当 |
3.2.5 逻辑关系混乱 |
3.2.6 语序排列不当 |
3.2.7 其他题型分析 |
3.3 留学生语病题难易程度调查及分析 |
3.3.1 出题量分析 |
3.3.2 留学生难易程度调查分析 |
第4章 教学建议 |
4.1 学生考试建议 |
4.1.1 备考期间训练材料的选取 |
4.1.2 语病题型学生解题方法建议 |
4.2 教师教学建议 |
4.2.1 教学原则 |
4.2.2 教学思路 |
4.2.3 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训练 |
4.3 教学方法 |
4.3.1 基本句法成分 |
4.3.2 语法结构 |
4.3.3 词语错用 |
4.3.4 逻辑关系 |
4.3.5 语序错误 |
4.4 解题技巧点拨 |
4.5 小结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2017年高考语言运用客观题解析及备考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语辨析 |
(一) 用错对象 |
1. 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 当年毕业时, 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 而他守正不阿, 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 最后硕果累累。 (2017年全国卷Ⅰ第17题第 (4) 句) |
2.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 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 跃跃欲试。 (2017年全国卷Ⅰ第17题第 (5) 句) |
3. 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 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 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2017年全国卷Ⅱ第17题第 (1) 句) |
4.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2017年全国卷Ⅱ第17题第 (6) 句) |
5. 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 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 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 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2017年全国卷Ⅲ第17题第 (2) 句) |
6. 近年来, 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 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2017年全国卷Ⅲ第17题第 (5) 句) |
7. 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 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 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2017年全国卷Ⅲ第17题第 (6) 句) |
8.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7年江苏卷第1题) |
(二) 不合语境 |
9. 比赛过后, 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 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 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2017年全国卷Ⅰ第17题第 (1) 句) |
1 0. 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2017年全国卷Ⅱ第17题第 (2) 句) |
1 2. 根据材料二, 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 (2017年北京卷第4题) |
1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7年天津卷第2题) |
(三) 望文生义 |
(四) 误用褒贬 |
(五) 重复累赘 |
(六) 谦敬错位 |
(七) 不合语法 |
二、病句辨析 |
(一) 语序不当 |
1.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 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 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全国课标Ⅰ卷第18题B) |
(二) 搭配不当 |
2. 在互联网时代, 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 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全国课标Ⅰ卷第1 8 题C) |
3.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 发展前景却非常好, 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 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全国课标Ⅱ卷第18题D) |
4.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 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全国课标Ⅲ卷第18题D) |
5.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 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天津卷第3题A) |
6.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 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 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天津卷第3题C) |
7.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 C919的试飞成功, 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卷第5题C) |
8.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 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 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浙江卷第4题A) |
(三) 成分残缺或赘余 |
9.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 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 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全国课标Ⅱ卷第18题B) |
1 0. 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 往往笑容更多, 幸福感更强, 抗挫折能力更突出, 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全国课标Ⅲ卷第18题C) |
1 1. 骑自行车健身时, 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 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山东卷第5题D) |
1 2.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 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浙江卷第4题D) |
1 3.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 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 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 5%到30%左右。 (天津卷第3题B) |
(四) 结构混乱 |
1 4.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 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 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全国课标Ⅰ卷第1 8 题A) |
1 5.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 看一个人的吃相, 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全国课标Ⅲ卷第18题B) |
(五) 不合逻辑 |
(六) 表意不明 |
三、语言得体 |
(一) 谦辞误用 |
1.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 引来一片赞叹, 但落款却出了差错, 一时又无法弥补, 只好连声道歉:“献丑, 献丑!” (全国课标Ⅰ卷第19题B) |
2.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 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 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全国课标Ⅰ卷第19题D) |
3.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 她就有事失陪了, 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 看看电视。 (全国课标Ⅱ卷第19题A) |
4.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 环保又美观, 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全国课标Ⅱ卷第1 9 题C) |
5.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 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 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全国课标Ⅲ卷第19题A) |
6.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 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 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全国课标Ⅲ卷第19题D) |
7.“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
8.“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 |
9.“忝”字一族: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 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 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 自己觉得有愧。 |
1 0.“小”字一族。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
1 1.“愚”字一族。谦词, 用于自称。 |
1 2.“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文章、见解等) 。 |
1 3. 其他, 如⑴管见:浅陋的见识 (像从管子里看东西, 看到的范围很小) :略陈管见。⑵寒舍、舍间、舍下:对人称自己的家。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⑷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 (多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着作) :续貂之讥。⑸才疏学浅:才能低, 学识浅 (多用于自谦) 。⑹蓬荜增辉:谦辞,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⑺抛砖引玉:谦辞,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
(二) 敬辞误用 |
1.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 头脑灵活, 处事周到, 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 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全国课标Ⅰ卷第19题C) |
2.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 的确放任了些, 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全国课标Ⅱ卷第1 9 题D) |
3.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 作为他的高足, 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全国课标Ⅲ卷第19题B) |
4.“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
5.“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
6.“光”字一族:表示光荣, 用于对方来临。 |
7.“贵”字一族: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
8.“华”字一族:称美之词, 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
9.“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
1 0.“令”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
1 1.“屈”字一族:用于敬称对方降低身份做某事。 |
1 2.“台”字一族: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 |
1 3.“贤”字一族: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
1 4.“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
1 5.“玉”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身体、行动等。 |
(10)动态语法观视域下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与解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前人研究分类综述 |
1.1 理论探讨类 |
1.2 试题梳理类 |
1.3 应试技巧类 |
1.4 教学对策类 |
1.5 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动态语法观 |
2.1.1 语法 |
2.1.2 语法观 |
2.1.3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 |
2.1.4 动态语法观 |
2.2 语言和言语 |
2.3 高考语病辨析题 |
3 2010-2015 年高考语病辨析题概述 |
3.1 考查形式以及分值安排 |
3.2 考查点统计 |
3.3 考试选材特点 |
3.4 小结 |
4 基于动态语法观的命题失误分析 |
4.1“搭配不当”类命题失误 |
4.1.1 主宾搭配 |
4.1.2 动宾搭配 |
4.2“成分残缺或赘余”类命题失误 |
4.2.1 成分残缺类 |
4.2.2 成分赘余 |
4.3“不合逻辑”类命题失误 |
4.3.1 属种关系矛盾 |
4.3.2 单面和双面矛盾 |
4.4 其他命题失误 |
4.4.1 介词用法 |
4.4.2 关联词语 |
4.5 语病题命题失误原因探析 |
4.5.1 命题失误的客观原因 |
4.5.2 命题失误的主观原因 |
4.6 小结 |
5 基于动态语法观的解析失误分析 |
5.1 解析失误考察 |
5.1.1 牵强附会 |
5.1.2 以偏概全 |
5.1.3 浅尝辄止 |
5.1.4 指鹿为马 |
5.2 解析失误的原因探析 |
5.2.1 解析失误的客观原因 |
5.2.2 解析失误的主观原因 |
5.3 小结 |
6 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新思路 |
6.1 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改革的理论性建议 |
6.1.1 规范性语言和生活性言语的关系 |
6.1.2 专家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关系 |
6.1.3 淡化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
6.2 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改革的实践性建议 |
6.2.1 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改革建议 |
6.2.2 高考语病辨析题解析改革建议 |
6.3 小结 |
7 结语及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考病句解题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具体情境的语言文字运用“1带N”题型的备考思考——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为例[J]. 钱华南. 教学考试, 2021(46)
- [2]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D]. 徐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浅谈“语段综合情境”类试题的解题技巧[J]. 张勇.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1(01)
- [4]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成小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6-2019年全国卷为例[D]. 张凌云. 渤海大学, 2020(05)
- [6]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比较研究 ——以2015-2019年全国Ⅰ卷、浙江卷以及江苏卷为例[D]. 金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考语用题探析 ——以2003-2017年全国卷为例[D]. 陈鹭燕. 集美大学, 2019(09)
- [8]新HSK六级阅读理解中语病选择题探析及教学策略[D]. 王一帆. 河北大学, 2018(01)
- [9]2017年高考语言运用客观题解析及备考指导[J]. 李忠. 语文月刊, 2017(09)
- [10]动态语法观视域下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与解析问题研究[D]. 肖秀华. 宁波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