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美学在织物组织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燕,王秀芝,穆慧玲[1](2021)在《基于多维教学目标的针织学知识体系模块化设计》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针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知识、能力、素质和思政多维教学为目标的针织学知识体系模块化设计,指出要根据新时期针织技术的发展特点和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设计课程,以实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教学目标。
陈晓铮[2](2021)在《棉/TPU单丝抗卷边针织衣领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棉针织衣领卷边是影响服装美观和使用寿命的瓶颈问题,已有文献报道利用热塑性聚氨酯(TPU)单丝良好的热塑性和回弹性,将其以添纱方式编入棉罗纹组织中,制得的针织横机衣领经热压后具有良好的抗卷边能力,但未深入研究TPU单丝提高罗纹织物保形性的机理和水洗对织物保形性能及舒适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热压TPU单丝/棉罗纹衣领的高保形机理,分析探讨TPU单丝的织入方式、水洗方法对衣领的保形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热处理张力和温度对180 dtex TPU单丝的拉伸弹性回复性能、几何尺寸和结晶度的影响,编织4根40 s棉纱和180 dtex TPU的添纱罗纹织物,并分析不同热压温度对织物内TPU线圈结构形态的影响,阐明衣领的保形机理;通过比较添纱、衬纬和衬垫三种弹性纱引入方式制备的TPU单丝/4根64s棉罗纹衣领保形及舒适性,确定最佳的TPU织入方式;通过采用不同水洗次数和洗涤剂,分析高保形衣领的耐久性及舒适性。单丝热处理研究结果表明,TPU单丝松弛热处理温度越高(140—200℃),单丝弹性越差;相反,紧张热处理时,温度越高TPU单丝弹性越好,但过高的温度(200℃)造成TPU老化,弹性下降。热压时织物内TPU处于不完全松弛状态,因此在小变形(折皱回复)测试中,织物的弹性回复能力随热压温度的升高而呈波动趋势。热压使得织物内TPU纱线与棉纱粘合,热压温度越高,粘合程度越大,织物结构越紧密,织物内TPU单丝热压定型后的高弹性及其与棉纱之间产生的粘合作用是衣领织物高保形的根本原因。比较TPU单丝不同织入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添纱、衬纬以及衬垫织物内TPU的含量分别为21.17%,5.38%,4.93%,添纱织物内部TPU单丝在各个方向均有分布,衬纬织物内部的TPU单丝以浮线形式存在,衬垫织物内部的TPU单丝以悬弧和浮线形式存在;添纱织物纵向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能力和较好的折皱回复性能,衬纬和衬垫织物横向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能力。水洗耐久性研究结果证明TPU单丝/棉添纱罗纹衣领在15次水洗后的保形性能相比尼龙氨纶包覆丝/棉罗纹衣领大幅提升。聚酯型的TPU在含氯洗涤剂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溶胀、结晶度降低、强度降低、拉伸回弹性有所下降。聚醚型的普通氨纶在含氯洗涤剂中发生氯取代反应、部分溶解、结晶度降低、强度降低、拉伸回弹性下降。
熊晶晶[3](2021)在《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吸湿快干类纺织品的不断研发,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服用类纺织品越来越青睐使用具有优良吸湿排汗性能的面料。织物吸湿、导湿速度越快,自然状态下经润湿后越易恢复干燥,人体在运动或高温高湿环境下着装时,可减少闷热、汗液粘黏等穿着不适感,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织物的导湿能力与其吸湿快干性能密切相关,对织物湿传递过程的研究以及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与评定等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使用传统滴液法测试织物导湿性能时,借助相机获取织物润湿图像,首先针对织物图像特点,提出可以有效提取织物润湿区域及特征值的处理算法;然后通过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润湿面积测试结果的稳定性,确定合适的滴液高度、单次滴液量、采样数量等试验参数;按照规范的试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34种织物进行了导湿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探讨了原料、纱线、织物结构及后整理工艺等因素对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规律,验证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织物润湿面积动态变化曲线,提取表征织物动态导湿性能的评价指标,探索建立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与评价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织物润湿图像处理方法:利用同态滤波和高斯滤波对织物润湿图像进行预处理,可解决织物润湿图像亮度过暗和其他噪声问题,减小织物表面纹理结构对图像分割造成的干扰,再经阈值分割可有效提取出织物润湿区域及润湿面积值。(2)优化了滴液试验条件及采样方法:滴液试验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液体,需对所用液体的表面张力进行说明,当滴液高度设置为2 cm、单次滴液量为40μL、按圆形轨迹变换滴液位置重复试验5次时,测得的织物润湿面积数据稳定性较好。(3)图像法测试结果表明的不同因素对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规律与已有研究结论相符,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纤维原料对织物的导湿性能影响较大,亲水性纤维素纤维织物表现出优良的吸湿导湿性能;异形涤纶纤维较普通圆形截面的涤纶纤维表现出更好的导湿性能,异形度越大,织物吸湿导湿速度越快;不同纺纱方式的涤纶织物导湿性能差异不大,但较蓬松的涡流纺织物较环锭纺和赛络纺导湿性更好;纱线细度、织物组织和密度与织物紧度、孔隙分布密切相关,对织物导湿性能影响较大,密度较小的缎纹织物和斜纹织物吸湿导湿性能较好,而高支高密的平纹或方平织物导湿性能极差;经疏水整理的棉织物润湿性能变差,当疏水整理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浓度增大到1%时,织物难以被润湿,润湿面积接近为0。(4)初步形成了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与评价体系:利用织物动态润湿面积变化曲线,提取出可表征织物动态导湿性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吸湿速率、快速导湿时间、快速导湿面积、缓慢导湿时间和最大润湿面积。按照现有标准对34种不同织物的动态水分传递性能进行测试与评级,参考织物性能评级结果,探索建立了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与评定标准。
王子琪[4](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沈晨晨[5](2021)在《横编针织品中的图案设计及其应用和表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变化,纺织品的外观设计不断趋于时尚化和潮流化。图案作为纺织品设计要素之一,其设计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随着纱线的丰富和横机技术的发展,横编针织品的图案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肌理感、色彩感。本课题从图案设计出发,基于横编工艺特点,探讨和研究以点、线、面的表现形式下图案在横编针织中的表现效果。首先,从纺织品设计要素的角度,探讨图案的重要性,了解图案设计的点、线、面构成、表现形式以及色彩搭配;分析纺织品中一般的图案设计原则以及工艺要素对图案表现的影响;为横编图案设计与织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借鉴。其次,以横编针织工艺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和讨论,系统分析纱线、组织结构以及后整理等要素对图案表现的影响;对比不同机型的横机加工设备的花型成形能力;归纳总结图案表现效果的评价方向:图案清晰度、图案色彩以及图案肌理。再次,进行图案设计、横编织造工艺实践。以传统图案为灵感进行了云纹和水纹的图案设计,分别以点、线、面为主要图案表现形式,通过填充小图技术进行系列化设计;通过纱线的选择、组织结构调整和编织工艺的调试,织造不同组织的织片。最后,对织片进行图案表达效果的主客观评价及分析。通过主观评价,研究探讨不同图案构成的表现形式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对图案的色彩和肌理等表现效果的影响;通过客观的图像色彩分析,探讨不同组织结构对色彩表现效果的影响。本论文得出下列结论:(1)图案素主要是由点、线、面构成,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点、线、面构成与图案色彩丰富性和风格之间具有显着性相关性。与色彩丰富性相关性的另一个因素是填充小图数量。(2)此外,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明确影响图案整体效果的因素,明确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其中色彩梯度分布协调程度、大面积色彩分布协调程度相关性程度较大。通过色彩聚类图片分析,结果表明色彩在表现时会受到相互的影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组织结构与色彩纯度、图案精细度以及肌理丰富程度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其中相关性较大的是肌理丰富程度。提花组织和提花与衬纬复合组织的织片相比,在肌理丰富程度上存在差异。(4)经过图像色彩分析,结果表明芝麻点提花和圆筒芝麻点提花之间的色彩一定程度上存在明显色差。芝麻点与衬纬复合组织织片与圆筒芝麻点与衬纬复合组织的织片在色彩上存在非常大的色差。通过研究针织品的工艺要素对图案表现的影响,通过图案设计和优化工艺条件来实现图案与纺织品更好的结合。这不仅能够丰富纺织品的多样性,还可以为针织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吴为(YEO ADAM)[6](2021)在《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象牙海岸,亦称科特迪瓦共和国,是位于西非的一个国家。领土面积为322463平方公里,是一个语言极为多样化的国家。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2660万,所使用的语言约为70种。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语言、声音、图形或手势系统,它允许个人之间进行交流。和其它国家一样,科特迪瓦曾经有过系统的图文交流形式。这些过去使用的传统图形形式具有各种各样非常丰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独特的文化对象,但它却不为人知,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究其原因有:非洲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和文化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已经逐渐被抛在了脑后,因此许多传统文化没有被得到广泛传播。由于部分研究者和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充分,所以关于这一问题的历史文献很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科特迪瓦的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寻求灵感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将这些图形系统作为解决设计问题的灵感来源。本文主要研究和考察象牙海岸语言中的所有图形符号,特别是传统的图形符号、图画、标志、代码、字母和现有的书写系统。重点是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图形符号及其意义、审美意识和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这项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及其描述性研究技术,通过收集所有可能的信息、及图像出版物和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应对目前对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的生疏状况,突出科特迪瓦语言中现存的多种图形系统,并介绍其历史发展、使用技术和材料、表达方式和意义。同时,还采用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和应用研究的方法,对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符号的使用现象和文字设计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一现象,现如今已成为一种结构,正是创造将其试为对文化及其现代性演变的新方法。而这也使得我们有可能利用我们的文化特性,而不是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常常被忽视和边缘化,使我们的平面设计文化得到发展。本文不仅仅是对科特迪瓦语言中的图形符号进行简单的研究,更深入探讨了科特迪瓦语言中传统图形符号的使用,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以便艺术家和设计师运用文化激发的创造力来解决设计问题。而从更广泛的多维角度来看,本文旨在直观地介绍鲜为人知的科特迪瓦传统图形系统,促进和保护该发源地的文化遗产,防止其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消亡。因此,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也是试图对研究科特迪瓦图形符号的历史和图形文字设计的文化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王倩[7](2021)在《装饰用异面织物的花纹设计及吸声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装饰用纺织品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美观性还应该拥有特定的功能性。由于功能性材料或物理化学的整理方法往往具备有害的缺点,因此通过改变织物结构获得良好的美观性和一定的功能性会是较好的选择。基于此,本课题在一种异面织物的基础上,进行了装饰用花纹设计并研究了该织物的吸声性能,该研究为装饰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首先本文从三个角度对异面织物进行花纹设计。从机织角度来看,机织组织的变化会使机织面外观发生改变,同时也会引起针织面线圈的分布和形态发生变化,使之产生横向(纵向)的分布变化,或是使线圈形态发生规律性歪斜现象。恰当的设计可使织物的单面花纹发生变化。从针织角度来看,可通过针织移圈、集圈和毛圈的织造形成立体花纹、网眼和双面毛圈的外观效应。从上述两者综合作用角度来看,机织结构的存在为针织线圈结构的局部编织创造条件;当对局部编织的线圈进行部分移圈时,可完成多种花纹组织和提花花型的织造。其次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异面织物的吸声性能。首先异面织物的吸声性能比传统的机织物、针织物更好;其次该织物的吸声性能随纬密和线圈长度的增大而增加;再次该织物处于无规则入射声场时,其吸声性能比声波正入射时整体提高,而织物背后空腔的存在能有效提升织物在低频区的吸声性能;最后分析了花纹设计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针织面为平针且外观效应呈现蜂巢状时3/1斜纹的机织面吸声性能最佳,其反面(蜂巢状针织面)的吸声性能最差,此外在异面织物部分分层中填充的木棉纤维越多,织物吸声性能越好,此时吸声曲线第一峰值向低频转移,整体吸声性能均有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灵活地组合设计异面织物的针织和机织结构,我们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观性和吸声性能,这有助于装饰用纺织品的设计开发,也为绿色环保的纺织品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王桂芳[8](2021)在《宋锦面料设计配色与成品间色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锦是中国传统名锦,其图案和色彩蕴含着悠久浓重的历史文化,它不仅优雅美观、风格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备受人们青睐。当下,人们对服装、箱包等纺织品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色彩鲜艳丰富的同时,其准确性、一致性逐渐受到重视。宋锦需要传承和发展,就需拥有广大客户群体,在市场竞争激烈、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保证面料的色彩质量也是赢得客户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生产面料通常是根据设计图凭借经验去选配纱线,这样容易使实际面料与设计稿间的色彩相差较大,导致面料生产效率降低,无形中增加了面料生产成本。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研究使面料设计稿与实际面料之间的色差控制在企业对色彩准确性质量接受的范围中。针对宋锦以三枚斜纹为主的组织特点,实验设计出具有斜纹效果的两种组织,即双面复合右斜纹和两经三纬,采用黑色地经,淡黄、红、蓝三色纬纱分别织造两种组织共108块面料。随后测得面料色度值,代入色差公式算出设计图与织造面料间的色差值,并根据不同颜色面料色差值大小,从纱线色彩、面料经纬密、经纬组织点分布三个角度去分析影响面料色差的原因。研究发现:(1)纱线的明度、彩度和色相会不同程度影响面料色差。当面料设计稿明度值较高时,由于宋锦采用黑色经纱,因而纬纱明度值需比设计稿明度值高20±6;当面料设计稿明度值在40~50范围内时,纬纱明度值需比设计稿明度值高15±5;当面料设计稿明度值在20±4时,纬纱明度值需比设计稿明度值高4±3。三种颜色纬纱彩度值均需达到设计稿彩度值的1.5~2.0倍。在纬纱明度和彩度准确性可控的情况下,色相对织物色彩的影响相对较小。(2)面料经纬密决定纱线排列的疏密程度,在面料组织相同的情况下,经纬纱密度越大,显示在织物表面的色彩越多。经密相同,随着纬密增加,面料表面纬纱色彩会愈加浓郁,与设计稿颜色趋于接近,面料色差随之减小;纬密相同,随着经密增加面料色彩变暗,与设计稿色彩差距变大,面料色差增大;经纬密相差较大时,面料色差变大。实验发现,在以黑经作为地色的宋锦面料中,当纬密与经密比值不小于0.75时,色差较小。(3)组织结构决定了色纱在面料表面的覆盖率,进而影响经纬纱在面料表面的显色效果。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相同的情况下,组织点个数多的色纱在面料表面显色越多,色彩更为浓重,与面料设计稿的色差越小。双面复合右斜纹和两经三纬均属于斜纹组织,但由于经纬组织点个数存在差异,以致后者颜色准确性好于前者。根据实验结论,设计并织造宋锦面料,通过测色对比,所得面料色彩更为准确,提高了现有色差标准,符合企业的色彩质量要求。
秦愈[9](2021)在《三向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拉伸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通过软件程序进行织物结构设计的便捷性与快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三向织物具有结构稳定性好,拉伸、撕裂等力学性能较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材料中。本文通过对三向织物的结构进行研究,采用代码程序对织物进行平面设计,为织物建模奠定结构基础。拉伸性能是织物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文章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研究了三向织物的拉伸性能。同时,文章分别对比了不同织物、不同组织结构和不同纱线线密度的织物模型拉伸性能。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可以减少实际试织、制样、测试等流程,有效地对织物的拉伸性能进行模拟分析。首先,文章对三向织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扁平织带进行不同组织、不同宽度的实物编织,探究织物组织中特征点的位置关系,并根据机织物覆盖系数的原理推出三向织物覆盖系数计算公式。其次,文章利用Python语言进行三向织物的组织结构软件设计,分别计算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的循环方式以及覆盖系数。并利用Python和Py Qt5相结合,进行软件程序界面的设计和软件代码的设计,软件程序可以设计出不同纱线宽度、不同经纱组数、不同经纱颜色的织物组织图。同时利用代码进行纱线位置的排列可以减少人为手工编织的不准确性。最后,在软件程序的基础上根据输出的位置坐标结果以及实际观察的纱线位置截面关系,来计算织物中纱线的弯曲路径,利用建模软件建立织物模型,为有限元织物模拟奠定三维物理模型基础。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进行织物单胞模型的细观拉伸分析和织物整体模型的宏观拉伸分析,对比两种织物模型的经向拉伸和纬向拉伸中应力分布情况,并对比两种模型结构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有限元单胞模型的基础上,对比了平纹组织和三向组织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细观模型可以准确反映出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网格划分越细致,越与实际结果相符合;对比同纱线密度、不同组织结构对织物的拉伸性能存在一定影响,三向织物的拉伸性能模拟结果好于平纹织物;对比相同组织、不同纱线线密度的三向织物结构发现,在三向织物中,纱线线密度越大,织物的拉伸性能越好;对比同种纱线线密度、不同三向织物组织结构发现,经纱根数的增加会对织物拉伸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根数增加,织物的空隙减少,织物的拉伸性能越好。
孙嘉琪[10](2021)在《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常被称为“粉红杀手”。而在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上升尤为明显,且20岁以后发病几率开始逐年增加,现代女性亟需重视对乳腺的健康管理。医学研究表明,温度信号作为反映乳房生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变化与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基于温度信号的乳腺监测智能内衣研究尚处于探究和试验阶段,其中采用的质硬刚性传感器会影响穿着舒适性和测量可靠性,相关产品的开发仍需进一步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日常化转变。本课题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原理和需求,针对可应用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进行设计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乳腺癌病理以及基于温度信号的乳腺癌风险监测原理进行研究和梳理,并对智能监测文胸以及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2)选用Pt(铂)纤维作为温敏材料,涤棉、纯棉、羊毛以及锦纶4种服用纱线作为基底纱线,结合不同组织结构,基于机织方法对织造参数进行设计,采用裸纤织入的方法制备得到8种含有面积约为1 cm×1 cm的传感区域的织物温度传感器,验证了机织法制备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可行性。(3)通过服用性能测试对比不同传感器试样的表面形貌、基础物理参数以及透气性、导热性和接触舒适性,并通过模拟条件下的感温性能测试,对试样的线性度、灵敏度、静态误差以及迟滞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8种传感器试样的电阻值与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达0.99以上,非线性误差小于5%,温度系数在0.00327/℃~0.00364/℃之间,静态相对误差与迟滞分别在2%和7.5%以内。结合服用性能和感温性能测试结果,采用纯棉纱线和缎纹组织制备的织物温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纱线种类、组织结构、外层结构以及压力条件对织物温度传感器感温性能的影响。(4)基于相关设计理论和市场及专利调研分析,对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设计要素进行总结,从款式结构、组织结构、织造参数以及电路连接等方面进行设计探究,将多个传感单元集成在同一罩杯结构的织物基底上,并对制得的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测得其电阻值与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电阻值的温度预测模型。(5)根据乳腺癌风险监测需求设计和搭建了基于单片机的最小预警系统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预警系统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穿着实验将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应用于乳房温度的实时测量,从稳定性和准确性两方面探究其在乳腺癌风险监测应用中的可靠性,并结合主观评价实验,对其舒适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本课题对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进行设计探究,通过织造的方式集成制备了柔软透气且具有良好穿戴舒适性的多点监测织物温度传感器,能够对乳房温度进行较为稳定准确的实时监测,探索了其在基于温度信号的乳腺癌风险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为乳腺癌风险监测相关产品的柔性化改良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浅谈美学在织物组织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美学在织物组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维教学目标的针织学知识体系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织行业发展特点 |
1.1 针织生产智能化 |
1.2 针织产品时尚化 |
1.3 针织产品功能化 |
1.4 针织产品高品质化 |
2 针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2.1 课程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 |
2.2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
2.3 课程缺乏美学教育 |
2.4 课程思政教育不足 |
3 课程目标 |
3.1 知识目标 |
3.2 能力目标 |
3.3 素质目标 |
3.4 思政目标 |
4 基于多维目标的针织学课程知识模块设计 |
4.1 基本组织模块 |
4.2 花色组织模块 |
4.3 织物分析与识别模块 |
4.4 织物设计与上机模块 |
4.5 德育模块 |
5 结语 |
(2)棉/TPU单丝抗卷边针织衣领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针织衣领保形研究现状 |
1.3 衣领织物相关性能测试 |
1.4 微观结构探究 |
1.5 研究目标、创新点和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织物的保形机理探究 |
2.1 样品制备 |
2.2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保形针织衣领面料 |
3.1 织物组织设计及制备 |
3.2 织物性能表征 |
3.3 织物保形性及舒适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织物水洗耐久性 |
4.1 实验部分 |
4.2 水洗对织物性能影响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与评定 |
1.2.1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方法 |
1.2.2 织物导湿性能评定方法 |
1.2.3 织物导湿性能新型测试方法 |
1.3 图像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 |
1.3.1 图像技术在纤维检测中的应用 |
1.3.2 图像技术在纱线检测中的应用 |
1.3.3 图像技术在织物检测中的应用 |
1.4 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导湿性能测试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织物润湿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
2.1 织物润湿图像采集 |
2.2 织物润湿图像预处理 |
2.2.1 图像增强 |
2.2.2 图像平滑 |
2.3 织物润湿区域提取 |
2.3.1 图像分割 |
2.3.2 润湿区域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织物动态导湿性能图像测试系统构建 |
3.1 图像采集控制界面 |
3.2 测试装置 |
3.2.1 装置结构 |
3.2.2 装置搭建与校准 |
3.3 滴液试验条件优化 |
3.3.1 测试液体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3.3.2 单次滴液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3.3.3 滴液高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3.3.4 采样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3.4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步骤 |
3.4.1 试样预处理 |
3.4.2 测试步骤 |
3.5 图像法测试的不同织物导湿性能差异 |
3.5.1 不同纤维原料的织物导湿性能差异 |
3.5.2 不同纱线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差异 |
3.5.3 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差异 |
3.5.4 不同后整理工艺的织物导湿性能差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与评定 |
4.1 动态评价指标的提取与表征 |
4.1.1 动态评价指标提取 |
4.1.2 评价指标测试结果 |
4.2 织物动态水分传递性能测试 |
4.2.1 试验设备与方法 |
4.2.2 织物动态水分传递性能测试与评级 |
4.3 织物动态导湿性能评定标准的建立 |
4.3.1 评价指标对比 |
4.3.2 评级标准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性 |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
2.3.1 织物的绞组 |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
2.4 结论 |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
3.5 结论 |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
4.4 结论 |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
5.2.2 复原试织 |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
5.4 结论 |
上篇小结 |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
6.1.1 纱坠 |
6.1.2 骨针和骨管 |
6.1.3 综版式织机 |
6.1.4 腰织机 |
6.1.5 双轴织机 |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
6.2.1 简单踏板织机 |
6.2.2 提花织机 |
6.2.3 罗织机 |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
6.3.1 综版式绞综 |
6.3.2 线制绞综 |
6.3.3 对偶式绞综 |
6.3.4 金属绞综 |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
6.4 结论 |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
7.4 结论 |
中篇小结 |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
8.1.1 杭罗织造技艺 |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
8.4 结论 |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
9.4 结论 |
下篇小结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横编针织品中的图案设计及其应用和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点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2 纺织品的图案设计与表现 |
2.1 纺织品设计要素及图案的重要性 |
2.2 纺织品图案的设计 |
2.2.1 图案的点线面构成 |
2.2.2 图案的表现形式 |
2.2.3 图案的色彩 |
2.3 纺织品图案设计的原则 |
2.3.1 装饰性 |
2.3.2 整体性 |
2.3.3 实用性 |
2.4 纺织品中图案实现的工艺要素 |
2.4.1 材质要素 |
2.4.2 规格尺寸要素 |
2.4.3 生产工艺要素 |
2.4.4 用途要素 |
2.5 纺织品图案的应用及其特点 |
2.5.1 整体布局 |
2.5.2 局部布局 |
2.6 本章小结 |
3 横编针织品工艺要素对图案表现的影响 |
3.1 影响织物图案表现的工艺要素 |
3.1.1 纱线 |
3.1.2 组织结构 |
3.1.3 后整理工艺 |
3.2 横编针织加工设备 |
3.3 图案表现效果的评价指标 |
3.3.1 图案的清晰度 |
3.3.2 图案的色彩 |
3.3.3 图案的肌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图案设计实践及针织物图案评价研究 |
4.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4.2 图案设计 |
4.2.1 实验方案 |
4.2.2 主题板和色彩板的设计 |
4.2.3 传统吉祥图案调研与分析 |
4.2.4 图案效果图设计 |
4.3 织片的织造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3.3 提花组织结构 |
4.3.4 提花与衬纬复合组织结构 |
4.4 织片图案外观主观评价 |
4.4.1 实验方案 |
4.4.2 实验材料 |
4.4.3 主观评价问题 |
4.5 织片图案色彩提取与色差分析 |
4.5.1 实验方案 |
4.5.2 实验面料 |
4.5.3 织片拍摄 |
4.5.4 多项式回归法校正颜色 |
4.5.5 颜色信息提取 |
4.5.6 色差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织物图案表现效果影响分析 |
5.1 织物图案外观评价分析 |
5.1.1 均值分析 |
5.1.2 相关性分析 |
5.1.3 小结 |
5.2 织物图案色差分析 |
5.2.1 提花组织色差分析 |
5.2.2 提花与衬纬复合组织色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科特迪瓦语言中图形符号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
1.3 课题研究角度、主要方法 |
1.4 标题中所使用的关键字定义 |
第1章 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
1.1 科特迪瓦的语言历史和图形符号 |
1.2 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特点 |
1.3 科特迪瓦语一览表与科特迪瓦语言的实用正字法 |
1.4 不同族群在科特迪瓦的语言符号 |
1.5 文字和符号之间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科特迪瓦的语言图形符号 |
引言 |
2.1 图案和符号的象征意义 |
2.2 黄金砝码和图腾象征 |
2.3 群族标识的符号象征含义(BOGOLAN, KITABERGLANG, KOHOGOB) |
2.4 面具符号的象征含义 |
本章结论 |
第3章 科特迪瓦语言与图形符号间的联系 |
3.1 托物传意的表现 |
3.2 吉凶巫术的预兆 |
3.3 信仰崇拜的礼仪符号 |
本章结论 |
第4章 BéTé文字 |
4.1 定义和来源(起源) |
4.2 BéTé字母字设计哲学 |
4.3 BéTé文字与汉字的比较 |
4.4 BéTé文字表遇到的问题 |
本章结论 |
第5章 科特迪瓦语言与图形符号的视觉表现及象征意义 |
5.1 意象、表象、想象 |
5.2 平面造型的应用 |
5.3 图形符号的视觉设计 |
5.4 视觉语言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形符号与文化概念的体现 |
6.1 平面设计符号的拓展 |
6.2 文化及文化认同符号 |
6.3 创造力的文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装饰用异面织物的花纹设计及吸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装饰用纺织品 |
1.2 织物组织与花纹设计 |
1.2.1 机织物的组织与花纹设计 |
1.2.2 针织物的组织与花纹设计 |
1.3 织物的吸声性能 |
1.3.1 噪音污染 |
1.3.2 纺织品的吸声原理 |
1.3.3 装饰用纺织品吸声性能的研究现状 |
1.4 针机织复合织物 |
1.4.1 针机织复合织物的研究现状 |
1.4.2 异面织物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组织设计方法 |
2.2 实验方案 |
2.3 测试方法 |
2.3.1 织物吸声性能的测试 |
2.3.2 织物厚度的测试 |
2.3.3 织物单位面积克重的测试 |
2.3.4 织物体积密度的计算 |
2.4 数据的处理 |
2.4.1 曲线积分面积 |
2.4.2 显着性差异分析 |
3 异面织物的花纹设计与织造 |
3.1 机织组织的应用 |
3.1.1 线圈纵行顺直的设计与应用 |
3.1.2 线圈纵行曲折的设计与应用 |
3.1.3 类似外观效应不同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
3.2 针织组织的应用 |
3.2.1 基于移圈组织的异面织物 |
3.2.2 基于集圈组织的异面织物 |
3.2.3 基于毛圈组织的异面织物 |
3.3 局部编织 |
3.3.1 凸条效应 |
3.3.2 基于移圈的花纹效应 |
3.4 小结 |
4 异面织物的吸声性能分析 |
4.1 织物结构参数 |
4.2 三种织物的吸声性能对比 |
4.3 织物结构参数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3.1 纬密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3.2 线圈长度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4 组织设计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4.1 花纹效应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4.2 填充木棉纤维的复合织物的吸声性能 |
4.5 测试条件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5.1 入射角度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5.2 背后空腔对异面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宋锦面料设计配色与成品间色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宋锦的概述 |
1.1.2 宋锦色彩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色差与覆盖率理论以及实验设置 |
2.1 色差定义 |
2.1.1 色差的评定标准 |
2.1.2 色彩空间的介绍 |
2.1.3 色差计算的方法 |
2.2 色纱覆盖率 |
2.3 色彩调研 |
2.3.1 宋锦的色彩特征 |
2.3.2 宋锦产品色彩调研 |
2.4 实验设置 |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4.2 面料设计与织造 |
2.4.3 实验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种组织面料打样测色与数据分析 |
3.1 两种面料小样的测色与色差计算 |
3.2 纱线色彩对面料色彩的影响 |
3.2.1 纱线色彩对右斜纹面料色彩的影响 |
3.2.2 纱线色彩对两经三纬组织面料色彩的影响 |
3.3 经纬密对面料色彩的影响 |
3.3.1 经纬密对斜纹面料色彩的影响 |
3.3.2 经纬密对两经三纬组织面料色彩的影响 |
3.4 斜纹经纬组织点分布对织物色差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锦案例应用与结果验证 |
4.1 宋锦面料图案设计灵感 |
4.2 宋锦面料的设计与织造 |
4.3 宋锦面料测色与色差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三向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拉伸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 |
1.2.2 三向织物的发展 |
1.2.3 三向织物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4 三向织物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向织物的结构研究及二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
2.1 相关理论 |
2.1.1 Python介绍 |
2.1.2 Qt简介 |
2.1.3 PyQt5 简介 |
2.1.4 三向织物的组织结构 |
2.2 三向织物单元组织结构分析及特征点确定 |
2.2.1 三向织物单元结构分析 |
2.2.2 工艺参数测量 |
2.2.3 组织单元特征点选择 |
2.3 织物覆盖系数 |
2.4 三向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
2.4.1 经纱循环宽度计算 |
2.4.2 纬纱循环宽度计算 |
2.4.3 织物覆盖系数的计算 |
2.5 织物的二维设计 |
2.5.1 参数界面设计 |
2.5.2 逻辑文件设计 |
2.6 二维设计图 |
2.6.1 不同纱线宽度的三向织物 |
2.6.2 不同纱线组数的三向织物 |
2.6.3 不同经纱颜色的三向织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向织物的三维模拟和有限元拉伸模拟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 |
3.1.1 ABAQUS软件介绍 |
3.1.2 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 |
3.1.3 织物拉伸性能有限元计算流程 |
3.2 织物单胞模型的三维模拟 |
3.2.1 纱线截面构建 |
3.2.2 纱线中心线构建 |
3.3 织物结构模型构建 |
3.3.1 三向织物单胞模型 |
3.3.2 三向织物等比例模型 |
3.4 单纱拉伸强力测试 |
3.5 织物力学拉伸性能环境创建 |
3.5.1 几何模型建立 |
3.5.2 材料属性定义 |
3.5.3 有限元求解器的选择 |
3.5.4 相互作用及接触摩擦定义 |
3.5.5 载荷及边界条件 |
3.5.6 网格单元的划分 |
3.6 织物有限元拉伸模型分析 |
3.6.1 织物单胞有限元模型 |
3.6.2 织物等比例有限元模型 |
3.6.3 两种有限元模型对比 |
3.7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单胞模型的有限元织物拉伸对比 |
4.1 平纹织物与三向织物的单胞模型拉伸有限元对比 |
4.1.1 平纹织物与三向织物单胞模型构建 |
4.1.2 织物拉伸力学性能模拟 |
4.1.3 模拟结果 |
4.2 不同线密度的三向织物单胞模型拉伸有限元对比 |
4.2.1 织物单胞模型构建 |
4.2.2 织物拉伸力学性能模拟 |
4.2.3 模拟结果 |
4.3 不同组织的三向织物单胞模型拉伸有限元对比 |
4.3.1 织物的单胞模型构建 |
4.3.2 织物拉伸力学性能模拟 |
4.3.3 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乳腺癌相关医学理论 |
2.1.1 乳房结构与乳腺癌 |
2.1.2 乳腺热传递与温度信号 |
2.1.3 乳腺癌筛查手段 |
2.2 智能监测文胸 |
2.2.1 智能内衣模型 |
2.2.2 乳腺健康监测文胸 |
2.2.3 乳房生理参数监测技术 |
2.3 柔性织物传感器技术 |
2.3.1 柔性织物传感器分类 |
2.3.2 柔性织物传感器应用 |
2.3.3 柔性织物温度传感器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机织法制备柔性温度传感器 |
3.1 制备方法 |
3.2 材料选择及基本性能测试 |
3.2.1 材料选择 |
3.2.2 基本性能测试及分析 |
3.3 织造方案设计 |
3.3.1 织物组织结构 |
3.3.2 温度传感区域 |
3.3.3 上机织造参数 |
3.4 试样参数配伍及制备 |
3.4.1 试样参数配伍 |
3.4.2 试样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织物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服用性能测试及分析 |
4.1.1 实验方案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3 基于测试结果的织造参数优选 |
4.2 感温性能测试及分析 |
4.2.1 感温性能评价指标 |
4.2.2 模拟条件下电阻-温度特性测试 |
4.2.3 基于测试结果的织造参数优选 |
4.3 影响传感器感温性能的因素探究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点监测温度传感器设计制备与性能测试 |
5.1 设计需求及要素分析 |
5.1.1 相关设计理论 |
5.1.2 市场及专利调研分析 |
5.1.3 多点监测温度传感器设计要素 |
5.2 结构设计与织造方案 |
5.2.1 尺寸获取与款式设计 |
5.2.2 结构设计与样板补正 |
5.2.3 织造参数设计 |
5.2.4 电路连接及缝制工艺设计 |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服用性能测试 |
5.3.2 感温性能测试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多点监测温度传感器应用测试与评价 |
6.1 最小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及仿真实验 |
6.1.1 设计需求及工作原理 |
6.1.2 模块设计与连接 |
6.1.3 Proteus仿真实验 |
6.2 实时温度监测及性能评价 |
6.2.1 实验方案 |
6.2.2 分析与讨论 |
6.3 穿着舒适性主观评价 |
6.3.1 主观评价方法 |
6.3.2 主观评价实验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织物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部分) |
附录2 感温性能影响因素测试结果(部分) |
附录3 市场调研及专利调研 |
附录4 多点织物温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 |
附录5 单片机程序设计 |
附录6 多点织物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果(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美学在织物组织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维教学目标的针织学知识体系模块化设计[J]. 王秀燕,王秀芝,穆慧玲. 山东纺织科技, 2021(06)
- [2]棉/TPU单丝抗卷边针织衣领的开发[D]. 陈晓铮. 东华大学, 2021(09)
- [3]基于图像技术的织物动态导湿性能测试研究[D]. 熊晶晶.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5]横编针织品中的图案设计及其应用和表现[D]. 沈晨晨. 东华大学, 2021(01)
- [6]科特迪瓦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表现研究[D]. 吴为(YEO ADAM).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装饰用异面织物的花纹设计及吸声性能研究[D]. 王倩.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8]宋锦面料设计配色与成品间色差问题研究[D]. 王桂芳. 东华大学, 2021(09)
- [9]三向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拉伸性能研究[D]. 秦愈.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10]基于乳腺癌风险监测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设计研究[D]. 孙嘉琪. 东华大学, 2021(09)
标签:吸声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