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论文文献综述)
曾照祥[1](2021)在《假腔填塞治疗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的心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起病急,危害大,死亡率高。现有的外科治疗方式如开放手术或者腔内修复术通常情况下仅仅针对于近端裂口,对于远端裂口,大多数采取保守治疗。但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有一部分患者由于远端裂口存在,血流持续冲击导致远端主动脉扩张,甚至破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探索远端夹层裂口的治疗。传统采用胸腹主动脉置换是该疾病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往往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高,并不适用于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目前,针对于远端裂口的腔内修复方法主要分为真腔途径干预和假腔途径干预。真腔途径干预方法包括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平行支架技术和多层裸支架技术;假腔途径干预方法则以填塞或者封堵假腔为主,如弹簧圈、封堵器、髂动脉支架等方法。而远端裂口常常累及内脏分支动脉段,采用腔内修复术大多数需要重建内脏分支动脉,技术难度较大,仅在一些大中心开展。基于现有的腔内修复术,采用一种多孔移植物填充假腔,改变局部流场来促进假腔完全血栓化,从而中断假腔持续的血流,促进夹层远端良性重构。研究目的1、对比不同夹层预后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阐述发生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血流动力学因素。2、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不同治疗方法,评价假腔辅助栓塞在夹层术后远端扩张治疗中的疗效。3、基于体外夹层模型,评估多孔移植物填塞的效果。4、构建动物模型,完成多孔移植物填塞,探讨多孔移植物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1、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构建特征性主动脉夹层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不同夹层预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夹层术后远端扩张形成机制提供依据。2、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影像学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假腔辅助填塞分组,对比不同分组下主动脉重塑、再干预等情况,评估假腔辅助填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利用软性硅胶材料打印制作透明、低折射率的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病例模型,在体外循环泵作用下来评估不同孔隙率多孔移植物填塞的效果。4、在上述体外实验筛选出的孔隙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验证多孔移植物治疗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结果1、基于不同夹层预后病人特征性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探究不同预后模型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在重塑不好的模型中,主动脉夹层术后假腔内压力、壁面剪切力、血流速度及震荡剪切指数分布均高于重塑良好模型的假腔中分布。2、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共纳入70名患者,其中假腔辅助填塞组(A组)51名,19名患者单独接受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B组)。A组无围术期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34.5±16.0个月,3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中1例死于肠梗阻,1例因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主动脉瘤)。6例患者出现内漏导致夹层继续扩张,给与弹簧圈填塞治疗。2例患者因支架狭窄/闭塞再次行支架植入术,1例患者于支架远端发现新发破口,暂时给与保守治疗。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后症状缓解。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41.4±19.5个月。B组患者中,1例患者因胃癌死亡,3例患者因内漏行二次干预,1例患者因支架导致主动脉逆斯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术后再干预率及生存率之间差异没有显着性。A组患者术后,在支架末端平面、腹腔干动脉平面和腹主动脉分叉平面主动脉重塑良好,真腔扩张,假腔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再上述三个测量平面仅表现为真腔扩张,假腔直径及主动脉直径变化未见明显差异。3、利用硅胶制作1:1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模型,外接循环泵作用下,成功完成不同孔隙率多孔移植物释放,发现多孔移植物能够有效填塞假腔,降低假腔内血流灌注。4、对7只健康动物进行主动脉旁路建模,其中1例术后死亡,建模成功6只,术后CTA提示主动脉旁路通畅。在剩余6只动物体内成功释放多孔移植物,术中即时造影提示填塞段主动脉未见显影。5只存活,1只因感染性休克死亡。随访超声提示多孔移植物在位,未见明显移位,填塞段主动脉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影,分支动脉及主动脉旁路通畅。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目前发病率较高,现有的开放手术或者腔内修复手术治疗上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在上述情况下,提出采用一种多孔移植物,通过封堵假腔,诱导假腔血栓形成,为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并且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初步验证多孔移植物假腔填塞治疗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和随访期的治疗效果理想。
张金辉[2](2020)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和急危重症,治疗或处理不当,48h内死亡率可高达36%—71%,2周内的死亡率高达75%。随着微创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经成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主流手术方式。目前AD的腔内治疗三个问题尚存在争议或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一,对于特定的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Un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UTBAD)患者以及TEVAR术后远端残留的夹层,因缺少有效的疾病风险评估方法,是否进行手术或何时进行干预还存在争议。其二,对于解剖复杂的主动脉弓部病变,常规诊疗手段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复杂病变的解剖特点,常规腔内治疗存在困难。其三,对于近端锚定区(Proximal Landing Zone,PLZ)不足且无法通过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得到治疗的复杂高危TBAD患者,临床缺少能够在完全微创条件下,利用现有常规器材对主动脉弓病变进行腔内治疗,并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Supra-Aortic Branches,SAB)血流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原理和方法,探索建立AD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方法,为解剖复杂的AD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快速、准确的解剖学依据;数值模拟并量化分析AD发生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不同血流动力学表现和行为对AD疾病进展的影响,为UTBAD和TEVAR术后远端残留夹层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合CFD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腔内治疗,探索CFD在腔内治疗TBAD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完全腔内重建SAB血流的方法。[方 法]计算机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在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胸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基于TBAD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结果,即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格式(Digital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on Medicine,DICOM)存储的医学图像原始数据,利用医学影像逆向工程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建立AD三维几何模型,一方面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和网格划分,进一步用于后续的CFD数值模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复杂病变的解剖结构,测量相关手术数据,帮助快速掌握病变的解剖特点,必要时进行3D打印,直接或间接地辅助手术治疗,为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在第一部分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对AD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及其内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流动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和分析,了解夹层发生后的速度场、压力场、壁面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参数变化,为AD术前评估、疾病风险评估和腔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DSA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CTA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随访,验证CFD数值模拟的有效性以及将CFD结果和方法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根据病变特点和血流动力学表现,探索个性化的腔内治疗方案,降低AD进展风险。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流的应用研究。对于无法通过传统开胸手术、分支支架、杂交手术、“烟囱”技术、开窗技术等现有方法得到治疗的复杂型AD,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CFD数值模拟,根据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一种完全微创的腔内治疗方法,在不影响SAB血流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常规器材,拓展PLZ,在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同时,保护和重建SAB血流,并使其血流动力学行为尽可能的符合正常解剖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成功建立了 7例具有不同代表性的TBAD典型病例的三维几何模型,其中UTBAD 1 例,逆撕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RAAD)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并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s,PAU)1例,病变仅局限于降主动脉的TBAD 1例,以及复杂型TBAD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近端破口位于LSA起始部的复杂型RAAD 1例,慢性TBAD合并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1例。其中两例患者的胸主动脉病变解剖较为复杂,通过构建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精细地测量,以及3D打印辅助手术,成功地实施了个性化的腔内治疗,在有效修复胸主动脉病变的同时,保证了 SAB的良好血流。手术效果满意,随访至今患者预后良好;同时另外两例患者的三维几何模型经优化后,被成功用于进一步的CFD数值模拟。成功对一例UTBAD患者和一例RAAD患者主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及其内RBC的大规模数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1)近端破口处的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远端破口和主动脉其他部位,提示积极修复近端病变能够降低AD进展风险;(2)假腔近心端的血流情况复杂,具有旋涡、RBC运动轨迹缠绕等血流动力学行为,提示有利于促进假腔近心端的血栓化形成;(3)远端破口和假腔的持续存在,使真假两腔之间存在持续低速的血液流动,影响血液的有效运输,主动脉远端发生灌注不良的风险高;(4)远端假腔内存在向近心端的逆向血流,提示不利于假腔内血栓化和术后重构,远端夹层具有进展风险。通过对术后血流动力学表现的观察和CTA病情变化的随访,发现CFD数值模拟结果和DSA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对远端夹层的随访,根据解剖特点和血流动力学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腔内治疗,对高危患者早期进行干预,能够降低远端夹层进展风险。成功通过右肱动脉逆行入路成襻“烟囱”技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了 14例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患者,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2.86±14.46(27岁-79岁)。其中TBAD 8例,PAU 1例,RAAD 1例,胸主动脉瘤(ThoracicAorticAneurysm,TAA)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thoracicaortic Pseudoaneurysm,PSA)2例。14条LCCA和1条IA被成功重建。平均随访时间为9.77±6.64月(0-24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死亡外,其余13例患者均存活,随访CTA显示,弓上分支动脉内植入的支架(包括:1例IA支架,13例LCCA支架和5例LSA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变形、断裂、受压狭窄和血栓形成,主动脉弓部病变修复良好,假腔内或动脉瘤内未见造影剂显影,支架内及其近远端管腔通畅,血流良好。[结论]1.主动脉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有助于主动脉夹层诊疗水平的提高。2.基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A影像,使用逆向工程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建立三维几何模型,一方面用于解剖复杂的主动脉弓病变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辅助,另一方面用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3.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评估、术前评估和腔内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依据。4.成襻“烟囱”技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重建弓上分支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造影显示出接近正常解剖和生理状态的良好血流动力学表现。术后短-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随访。
冯蜀欢,缪慧娴,吕鑫,汪川,林建华[3](2020)在《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危重孕产妇的诊治措施。方法对设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危重孕产妇中的35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由仁济医院门急诊直接收入或由其他医疗机构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转入。结果 (1)35例死亡病例中上海市户籍6例(17.14%)、外地常住人口10例(28.57%)、外地直接来沪就医19例(54.29%)。孕前对自身健康状况未评估者22例(62.86%)、已知妊娠风险但要求继续妊娠者13例(37.14%)。(2)死亡病因前5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13例,37.14%)、妊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例,22.86%)、妊娠合并重症肺炎(4例,11.43%)、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4例,11.4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例,5.71%)。(3)围产儿结局:宫内妊娠34例(1例异位妊娠),其中活产18例(52.94%)[早产15例(83.33%)、足月产3例(16.67%)]、围产儿死亡16例(47.06%)。新生儿窒息10例,均抢救成功。结论仁济医院12年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以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为主。针对危重乃至濒死的孕产妇抢救,需要完善的孕产妇孕期保健制度、内外科疾病诊疗的高水平及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但加强孕前和孕早期优生检查和健康状况的评估更为重要。提高产科医生对危重因素的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可减少危重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其生存率。
刘剑锋[4](2020)在《改良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的中、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随访观察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自主改良的Cabrol技术用于单纯主动脉根部瘤和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患者的中、远期疗效以及对该技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以证明该术式的优越性。[方 法]我科先前相关研究及报道已证实我科自主改良的Cabrol技术是安全、可行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204例单纯主动脉根部瘤及67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患者应用改良Cabrol技术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至2020年1月,随访率90.77%,进一步随访观察手术中、远期疗效,并对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病因进行分析。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 果]应用改良Cabrol技术的271例患者,男性:220例(81.2%),女性:51例(18.9%),年龄:17岁至70岁、平均年龄:49.0±11.9岁,单纯主动脉根部瘤:204例(78.8%)、主动脉夹层:67例(21.2%),其中Ⅰ型主动脉夹层、Ⅱ型主动脉夹层、Ⅲ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根部瘤分别为57例、7例、3例。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移植同时应用改良Cabrol技术:140例(51.7%),左冠状动脉开口移植应用改良Cabrol技术:113例(41.7%),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应用改良Cabrol技术:18例(6.6%)。术后院内死亡患者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3例,因停机后根部出血,止血过程中致右冠状动脉受累后导致心肌缺血死亡1例,脑出血死亡2例,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3例;院外死亡患者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5例):术后1月脑出血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6月因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1例;术后1年不明原因死亡1例;术后2年11月因脑梗死亡1例;术后3年因脑出血死亡2例;5年后出现不明原因死亡1例,为高龄随访病人。在死亡病例中,主动脉夹层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64.71%,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主动脉夹层与术后患者死亡及相关并发症有相关性,但与该术式用中介人造血管行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无直接的相关性。1年、3年、6年、9年生存率分别为 95.6%、92.2%、88.3%、88.3%。术后神经损伤症状及未规律服用华法林所引发的相关表现是该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271例随访患者中,术后伴有神经损伤症状有46例,其症状在术后3月内均有所缓解并逐渐恢复;未规律服用华法林所引发的相关表现有24例(6例死亡)。术后复查心脏彩超,97.96%的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未发现术后心功能较术前进一步恶化的患者。在术后复查双源CT结果中,仅1例术后1年发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至远端不同程度的瘤样扩张,连续随访过程中瘤体未见进一步扩张,心脏彩超提示未见明显的改变,目前该患者随访存活,患者为马方综合征,考虑与马方综合征血管病变有关。其余随访患者中未发现冠状动脉开口狭窄及血栓栓塞的相关表现。[结 论]通过对随访结果的分析及与近年相关文献的比较,我科自主改良的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中、远期治疗效果肯定,长期复查双源CT和心脏彩超未发现冠状动脉开口狭窄及血栓栓塞的相关表现,通过对相关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该术式用中介人造血管行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无直接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该术式疗效的优越性。
秘家学[5](2020)在《开窗与分支TEVAR技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比较性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体外预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技术与分支TEVAR技术在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治疗主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差异,筛选不同腔内技术的适应症。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5日至2019年10月3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诊疗的79例需重建LSA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按LSA重建方式不同分为预开窗支架组(f TEVAR组,简写为f组)和分支支架组(b TEVAR组,简写为b组),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二次手术干预率等。对术前及术后随访的影像资料采用专业软件进行重建,观察分支动脉通畅性和测量主动脉各平面的真假腔的面积变化,对比两组分支动脉通畅情况和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共纳入f组50例,b组29例,两组术前临床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解剖适应症选择方面,f组近端锚定区长度显着大于b组(10.4±6.0vs 5.2±7.5,p=0.039)。术中结果:f组和b组动脉瘤或夹层均获得有效封堵,手术成功率(100%vs100%)无显着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LSA均获得重建。f组中2例早期病例因定位不准中转为烟囱技术,但两组术中支架释放成功率(96%vs 100%)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术毕造影发现微量Ia型内漏1例(未予处理),但两组术中Ia型内漏发生率(2.0%vs 0%)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中主动脉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vs 0%)和死亡率(0%vs 0%)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手术时间(123.0±40.7min)显着长于b组(84.2±16.3min,p<0.05)。围手术期结果:f组和b组平均住院时间(14.9±5.0 vs 14.6±8.7天)无显着性差异(p=0.857)。b组手术费用(162005.7±4990.9元)显着高于f组(142995.6±11017.8元,p<0.05)。f组术毕造影发现的微量Ia型内漏消失。f组和b组新发I型内漏发生率(0%vs 0%)、III型内漏发生率(2.0%vs 0%)、夹层逆撕发生率(0%vs 3.5%)、新发急性脑栓塞率(2.0%vs 0%)、入路并发症发生率(2.0%vs 3.5%)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1例于术后一周再次手术采用封堵器和弹簧圈成功封堵III型内漏,1例再次手术行左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修补术。b组1例因术后一周出现夹层逆撕行二次开放手术治疗,1例再次手术行左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修补术,但两组二次手术干预率(4.0%vs 6.9%)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LSA均保持通畅,无死亡病例。近期(6-12月)随访期结果:f组和b组的新发并发症发生率(8.0%vs 13.8%),支架相关并发症率(6.0%vs 3.5%)、内漏率(0%vs 0%)、新发脑栓塞、脊髓缺血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率(0%vs 0%)以及支架远端动脉瘤形成率(6.0%vs 0%)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和b组LSA通畅率(100%vs 96.6%)及支架移位率(0%vs 0%)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b组发生LSA闭塞1例,二次手术置入支架治疗,两组二次手术干预率(0%vs 3.5%)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支架相关死亡率(0%vs 0%)及全因死亡率(4.0%vs 3.5%)无显着性差异(p>0.05)。共获得f组24例和b组15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有效测量数据。两组术后支架段真腔增大,假腔减小,b组真腔增大显着高于f组(p<0.05),b组假腔减小亦高于f组,但无显着差异(p>0.05)。非支架段整体变化趋势与支架段相似,但变化幅度较小,部分出现术后真腔减小、假腔增大,且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主动脉支架段术后重塑效果优于非支架段。结论:1、体外预开窗TEVAR技术与分支TEVAR技术重建LSA治疗主动脉病变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两种技术在支架段主动脉重塑方面近期效果良好,且分支TEVAR技术略优于体外预开窗TEVAR技术,中远期结果尚待评估;3、分支TEVAR技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4、分支TEVAR技术未破坏支架结构,对于锚定区较短的病变具有更高的有效性;5、体外预开窗TEVAR技术的耗材价格更低,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胡宁治[6](2020)在《不同处理方式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及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治疗的预后及对主动脉弓角度和曲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因“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溃疡”等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治疗的病例63例。对于主动脉病变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小于15mm的处理方式分别为颈部动脉搭桥术(杂交)7例,直接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9例,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置入术13例;主动脉病变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大于15mm的患者,保留左锁骨下动脉,共34例。术前给予控制血压、卧床、镇痛、通便等治疗,术后对症处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处理方式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排除术前-术后影像资料不全者,最终收集61例患者术前-术后主动脉弓角度和主动脉弓曲率半径的数据。测量患者术前、术后主动脉弓的角度及曲率值,应用IBM SPSS软件进行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成对数据进行分析;P值小于0.05,变化具有显着差异。对于角度及曲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对数据行不同手术方式分组和不同支架材料进行行单变量多因素分析发现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手术组中,封闭组在术后生存率、平均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方面较杂交组、烟囱组有优势。对于术前、术后主动脉弓角度及曲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主动脉弓角度变化平均为3.33±1.07°,术前术后主动脉弓曲率变化平均为-0.0009±0.0002mm-1。术前术后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角度及曲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行单变量多因素分析,P值均大于0.05。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及手术方式不是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论:1.严格把握适应证(右椎动脉优势,Willis环通畅,不伴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较杂交手术,烟囱支架技术更有优势。2.覆膜支架的置入对于主动脉弓角度及曲率变化有一定的影响。3.主动脉弓角度与曲率变化与手术方式和支架材料无明显关系,推测可能与主动脉弓自身形态及支架置入主动脉弓的深度有关。
姚申申[7](2020)在《TEVAR在创伤性主动脉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TEVAR治疗创伤性主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将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因主动脉损伤于我院介入血管外科行TEVAR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其中男性30例(85.7%),女性5例(14.3%),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5±12.3岁,男性平均年43.7±11.6岁,女性平均年龄52.6±10.2岁。其中1例男性患者高空坠落后因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在入院后3h内死亡,就诊患者生存率(97.1%),其余34例患者均成功行TEVAR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汽车碰撞伤28例,摩托车碰撞伤3例,高空坠落伤2例(死亡1例),汽车行人伤2例。合并脑挫裂伤3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大量血气胸2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31例,合并肺挫伤28例,合并急性左上肢缺血1例,合并急性肾缺血1例。所有患者均经主动脉CTA明确诊断,其中IV级主动脉损伤2例,III级主动脉损伤32例。急诊行TEVAR手术治疗5例(2例行单纯主动脉覆膜支架术,3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术),择期行TEVAR手术治疗29例(17例行单纯主动脉覆膜支架术,2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腋腋搭桥术,1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左侧颈总动脉搭桥术,9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术)。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复查形式,随访1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病情变化,随访内容包括:有无死亡、截瘫、肾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通过门诊复查CTA观察主动脉覆膜支架位置及形态、有无内漏及支架移位、最大假腔直径变化、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及搭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给予TEVAR手术治疗,其中急诊TEVAR手术组5例,给予TEVAR干预时间13.38±5.21h,术中TEVAR修复时间3.51±1.46h,总住院时间19.26±5.34天,术后卧床时间9.15±1.86天,入住ICU时间5.24±2.18天,气管插管时间2.89±1.56天,术前夹层动脉瘤平均直径4.52±0.18cm,最大假腔平均直径1.51±0.13cm,术中近端瘤颈直径3.19±0.24cm,夹层动脉瘤病变长度6.34±1.25cm,支架长度15.34±1.71cm,支架近端直径3.31±0.52cm。择期TEVAR手术组29例,给予TEVAR干预时间125.13±70.62h,术中TEVAR修复时间3.21±1.08h,总住院时间23.73±8.29天,术后卧床时间12.35±2.63天,入住ICU时间7.32±1.95天,气管插管时间2.57±1.31天,术前夹层动脉瘤平均直径3.47±0.21cm,最大假腔平均直径1.32±0.11cm,术中近端瘤颈直径3.16±0.35cm,夹层动脉瘤病变长度5.34±2.71cm,支架长度14.52±1.63cm,支架近端直径3.54±0.32cm。术后1例患者因失去联系方式,无法进行跟踪随访,其余33例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截瘫、肾功能衰竭及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门诊复查CTA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支移位及逆撕夹层,搭桥动脉血管血流通畅,最大假腔直径逐渐缩小(数据详见附表5)。结论:1.对于III级、IV级主动脉损伤患者,首选TEVAR修复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2.TEVAR手术时机,针对IV级主动脉损伤合并大量血气胸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建议立即行急诊TEVAR修复治疗(小于24h),恢复主动脉真腔血流。针对III级主动脉损伤且合并以下症状之一者:(1)夹层累及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导致脑、肢体或者腹腔脏器急性缺血的;(2)夹层动脉瘤直径超过正常直径50%或者壁间血肿进行性增大的;(3)血压控制不稳或者胸部疼痛难以控制,出现躁动不安,不能卧床休息的;建议行急诊TEVAR修复治疗(小于24h)。针对III主动脉损伤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建议先积极的控制血压及心率,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TEVAR修复治疗(大于24h)。3.针对近端锚定区不足且左椎动脉优势型或者既往存在脑梗塞、左侧内乳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运是有必要的。
宋雨杰[8](2019)在《主动脉血管医学建模及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提供的几组CT数据,利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7.0重构三维几何模型,其过程包括:CT原始数据处理、图像序列生成、血管模型分层重构以及血管实体模型打印。在利用血管分割算法过程中,利用阈值法提取出人体血管轮廓特征,通过灰度分离法对轮廓区内进行处理,最后利用区域增长法将模糊边界进行手动选取以生成与真实血管相符的三维模型。选取健康人体主动脉血管、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血管的三维结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重建后的几组主动脉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并对比健康主动脉血管与发生疾病主动脉血管内血液流动状况的不同,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主动脉血管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特性间的关系,从而研究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主动脉血管相关疾病的产生、发展的影响。对比人体健康主动脉血管结构模型的数值结果后发现:1由于主动脉弓的异常形态,致使该处的血流动力学环境较复杂,极易发生夹层类疾病。而血管内侧血液流动出现的涡流、紊流现象,恰是致使主动脉夹层进一步延伸、剥离的诱因。夹层区域的低切应力同样导致血细胞及血液中脂肪粒的沉积,使血管壁失去弹性;2主动脉发生异常弯曲、异常扭曲等形变的同时伴有二次流的存在,且高速、涡旋的二次流现象会对血管壁造成不可缓解的冲击,从而导致动脉瘤的产生,并使动脉瘤的直径逐渐增大。同时瘤体内部高压力集中区会导致血管壁面不断变薄,从而增加破裂风险。通过对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疾病的血流动力学数值计算,探究异常形变(弯曲、扭曲等)主动脉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特性对夹层及动脉瘤的产生及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利于对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同时也为临床有效实施介入治疗提供血流动力学理论指导。
俞波[9](2019)在《应用新型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危致死性的大血管疾病。症状出现后,未接受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每小时死亡率为1-2%,30天的死亡率更是高达90%。急性主动脉夹层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约占67%。药物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目的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控制夹层的危险因素,尚无法控制病情进展或是根治夹层。目前,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行升主动脉或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二是累及弓部的夹层需要同时行主动脉弓部分或全弓置换手术。累及弓部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由于手术复杂,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为简化手术方式,学者围绕主动脉弓部重建不断提出新的术式,外科手术治疗夹层累及范围广泛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已经成为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传统冰冻“象鼻”手术基础上改进的“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已成为国内多数心脏外科中心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夹层的标准术式。但是该术式也存在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弓部分支血管吻合较多、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依然较高等缺陷。随着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技术的发展,分支覆膜支架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用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重建,该术式简化了主动脉弓的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是由于主动脉弓部解剖的差异性,部分病人术后容易出现支架移位、内漏等并发症。在上述三分支支架基础上,上海长海医院与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改良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通过前期采用此可调型双分支覆膜支架用于动物模型弓部修复的临床前研究,证实该双分支支架血管腔内全弓置换是安全可行的,短期随访结果良好。但是此可调型双分支覆膜支架用于临床开放式手术治疗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治疗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与经典的“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和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术比较,评估其临床疗效。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累及主动脉弓部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更加优化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1.通过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估,验证应用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通过与“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对比研究,评价应用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与有效性。3.通过与三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手术对比研究,评价应用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评估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对象及方法:1.对象及分组1)对象: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连续收集21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部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治疗的患者,同期收集18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治疗和23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部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治疗的患者。2)不同术式疗效对比分组(1)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与“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估。(2)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与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估。2.研究方法:1)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有效性临床评价包括:支架成功释放、手术总时间、停循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术中输血量和出血量、支架移位、内漏发生率、二次手术等。安全性评价主要是指12月内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死亡、截瘫、脑部并发症等)。2)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与“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组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包括:手术总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主动脉重塑后是否通畅、假腔血栓形成率、住院和随访期间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等。3)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与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包括:支架成功释放、手术总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支架有无移位、内漏、假腔血栓形成率、住院和随访期间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等。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1.21例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双分支支架通过输送系统全部成功置入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的真腔中。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210.2±32.4min,主动脉阻闭平均时间为94.9±18.0min,选择性脑灌注和深低温停循环平均时间为27.0±10.4min。住院死亡率4.8%。随访时间平均为38.2±12.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内漏、支架移位等支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与“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组两组术前临床资料除年龄外(P<0.05),其他无统计学差异。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意识障碍、昏迷、截瘫、下肢轻瘫、肾功能不全及死亡率等均明显低于“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组(P<0.05)。3.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与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的手术总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等均高于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P<0.05),但是术后内漏、支架移位的发生率显着低于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组(P<0.05)。结论:1.本研究证实主动脉弓部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且手术操作简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修复的选择方法。2.相对于经典的“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治疗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对降低。3.与三分支支架全弓置换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比较,新型双分支支架全弓置换后的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率显着降低。
罗光泽[10](2019)在《累及内脏动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建立及支架植入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累及内脏动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评估AAD腔内支架治疗后的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第一部分是动物模型建立:选用本地健康杂种犬共12条,随机分配至实验组或对照组,每组各6条。两组均于全麻下左侧开胸,游离胸主动脉并测量其直径,于主动脉左侧壁纵向切开至中膜内1/3层,利用神经剥离子分离中膜。其中对照组用桡动脉鞘向夹层腔内灌注弹性蛋白酶注射液并维持30min,之后再用剥离子或者自制内膜分离器分离中膜;实验组用超滑超硬导丝配合单弯导管向远端分离中膜层,再用球囊扩张,然后通过球囊导管灌注弹性蛋白酶并维持30min。两组分离完中膜层后,阻断主动脉后横向切除部分主动脉内膜,将切除后远端内膜缝合固定至主动脉侧壁,之后缝合主动脉切口,确定两组均无出血。两组均以0.04 mg/kg的肾上腺素静注予以升高血压至200mmHg以上,观察20min后关闭胸腔。术后立即行腔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比较两组AAD形成数量,长度,以及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情况。两组试验犬于术后3日处死,取主动脉血管标本测量夹层长度,并通过HE染色分析夹层的病理改变。第二部分是支架植入的实验研究:根据改良建模方法建立累及内脏分支的AAD模型的实验犬6条,建模术后测量夹层近端及远端主动脉及真假腔直径,根据测量结果按10%-20%Oversize的比例选择覆膜支架及金属裸支架,将两组支架分别调整并组装入支架输送系统。在建模术后3天内行腔内治疗,经开腹游离并切开腹主动脉,通过支架输送系统将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近端破口,将裸支架植入主动脉内脏动脉区。术后行DSA或CTA检查,观察治疗后支架植入情况、夹层变化以及内脏供血情况等。检查完后处死试验动物,取血管标本观察支架植入情况及夹层假腔变化。将治疗前后CTA图像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整合,重建三维模型,然后通过计算软件ANSYS和CFX对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分析。初步分析腔内治疗前、后AAD瘤壁的剪应力和内脏分支动脉血液流场变化,评估多层裸支架(Multiple overlapping bare stent,MOBS)技术对治疗的累及内脏动脉的AAD有效性。结果:第一部分1.两组试验动物在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夹层建模术后存活率均为83.3%,p=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与33.3%,p=0.29;围手术期存活率分别为50.0%与83.3%,p=0.26。以上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夹层形成率为100.0%vs 66.7%,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5)。其中内脏动脉累及率分别为66.7%与0%,两组具有差异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形成夹层长度16.38±1.22cm vs 4.00±3.21cm,p<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HE染色结果示夹层中膜两侧结构破坏,细胞核减少,层次紊乱;夹层远端内膜越靠近破口损伤越严重。第二部分1.本组选用实验犬6条,术中器械释放成功率为100%。其中植入覆膜支架7枚,金属裸支架14枚。血管标本解剖结果示支架植入情况良好、夹层假腔变小且腔内血栓形成。2.腔内治疗后的腹腔干动脉水平夹层真腔直径平均值增大及假腔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系膜上动脉、左右动脉水平夹层真/假腔直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FD分析结果示腔内治疗后显着降低了假腔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远近端破口处假腔血流压力明显减小,而真腔的血压增大,两组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MOBS植入术后内脏分支动脉血流量增加,两组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改进建模法相较传统建模法显着提升了累及内脏动脉的AAD动物模型成功率。2.建模术后采用分别选择IVUS、CTA及DSA进行检查,可以从多个检查结果中反映AAD模型的特征以及为进一步腔内治疗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3.动物模型与人的夹层在形态、累及范围等方面相似,可以作为研究人主动脉夹层的动物实验平台。4.经腔内治疗后,夹层假腔封闭且有血栓形成,内脏及远端分支供血明显改善,达到良好的主动脉形态学重塑。5.CFD分析结果显示经MOBS治疗后,重塑了内脏动脉区血流流场的性质,MOBS可以有效改善内脏分支动脉血流,表明MOBS具有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AAD的实验基础。6.本实验应用MOBS治疗累及内脏分支区的AAD得到较好结果,但鉴于样本量小,缺乏与其它方法的对照研究以及中远期研究结果,有可能造成结果偏倚。因此需进一步增加实验样本量,设计对照试验并进行远期研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假腔填塞治疗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血流动力学仿真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选取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假腔辅助栓塞治疗在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疗效 |
一、研究目的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多孔移植物的选择及体外模型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实验过程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多孔移植物治疗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材料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腔内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 |
致谢 |
(2)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主动脉夹层 |
1.1.1 概念及流行病学 |
1.1.2 临床特点和危害 |
1.1.3 分型 |
1.1.4 诊断 |
1.1.5 治疗 |
1.2 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
1.2.1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概况 |
1.2.2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存在的问题 |
1.3 腔内治疗重建弓上分支 |
1.4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1.4.1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 |
1.4.2 生物力学 |
1.4.3 血流动力学 |
1.4.4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
1.4.5 三维几何模型 |
1.4.6 血液的构成和流体属性 |
1.4.7 血管壁的结构和材料属性 |
1.4.8 流固耦合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计算机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在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胸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试剂、软件和设备 |
2.2.2.1 试剂 |
2.2.2.2 检查设备 |
2.2.2.3 计算机工作站 |
2.2.2.4 软件 |
2.2.3 三维几何模型构建方法 |
2.2.3.1 图像导入 |
2.2.3.2 阈值分割 |
2.2.3.3 建立和编辑蒙版 |
2.2.3.4 生成三维模型 |
2.2.3.5 三维模型的面的优化 |
2.2.3.6 内膜破口的处理 |
2.2.3.7 血流区域模型的构建 |
2.2.3.8 血管壁区域模型的构建 |
2.2.3.9 血流三维模型的导出 |
2.2.4 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辅助腔内治疗主动脉复杂病变 |
2.3 结果 |
2.3.1 构建结果 |
2.3.2 网格优化后的模型结果 |
2.3.3 网格结果 |
2.3.4 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辅助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二部分 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2 软件和设备 |
3.2.2.1 大型计算机 |
3.2.2.2 软件 |
3.2.3 几何模型的计算前处理 |
3.2.4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3.2.4.1 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
3.2.4.2 主动脉夹层红细胞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 |
3.2.5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 |
3.2.6 据CFD数值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行腔内治疗 |
3.2.7 远端残留夹层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及处理 |
3.3 结果 |
3.3.1 主动脉夹层整体速度场分析 |
3.3.2 主动脉夹层不同层面的力学表现分析 |
3.3.3 主动脉夹层红细胞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 |
3.3.4 CFD在腔内治疗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夹层应用研究的结果 |
3.3.5 远端破口及假腔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及处理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三部分 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流中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资料来源 |
4.2.2 研究方法和手术方法 |
4.2.3 随访 |
4.2.4 统计学分析 |
4.2.5 知情同意及伦理许可 |
4.3 结果 |
4.3.1 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 |
4.3.2 手术相关的结果 |
4.3.3 围手术期结果 |
4.3.4 短-中期随访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孕产妇死亡定义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危重孕产妇死亡病例的基本情况 |
2.2 危重孕产妇死亡病例的死因分类 |
2.2.1 妊娠合并心脏病 |
2.2.2 妊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2.2.3 妊娠合并重症肺炎 |
2.2.4 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
2.2.5 其他疾病 |
2.3 围产儿结局 |
3 讨论 |
3.1 病例来源及孕期管理 |
3.2 死亡病因除完善管理制度及流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对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的诊疗水平 |
3.2.1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
3.2.2妊娠合并中枢系统疾病 |
3.2.3 妊娠合并重症肺炎 |
3.2.4 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
3.2.5其他 |
(4)改良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的中、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主动脉根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开窗与分支TEVAR技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比较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和过程 |
2.3 随访方法与分析指标 |
2.4 影像资料观察和测量 |
2.5 相关定义 |
2.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患者一般情况 |
2 手术和术中并发症情况 |
3 围术期随访结果 |
4 近期(6-12月)随访结果 |
5 两组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的比较 |
讨论 |
1 重建LSA的必要性 |
2 体外预开窗技术与分支支架技术对比 |
3 预开窗TEVAR与分支支架TEVAR术后夹层主动脉重塑的研究 |
4 TEVAR主要并发症和治疗 |
5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EVAR术中各辅助LSA重建技术的优劣和选择策略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不同处理方式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及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入选标准 |
1.2 诊断依据及影像学 |
1.3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腔内治疗 |
2.3 术后治疗 |
3 数据收集 |
4 处理方法 |
结果 |
1 临床资料 |
1.1 基本指标 |
2 平均术后住院日 |
3 术后症状改善情况 |
4 生存率 |
5 术后并发症 |
6 支架置入术后对主动脉弓曲率与主动脉弓角度的影响 |
6.1 测量方法 |
6.2 主动脉角度测量方法 |
6.3 主动脉弓曲率测量方法 |
6.4 测量得到的结果数据 |
6.5 手术方式对于主动脉弓曲率及角度的影响 |
6.6 支架材料对主动脉弓曲率及角度的影响 |
6.7 主动脉弓角度及曲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
讨论 |
1 基本资料 |
2 左锁骨下动脉的不同处理方式 |
2.1 杂交技术 |
2.2 烟囱支架技术 |
2.3 封闭左锁骨下动脉 |
3 支架置入后对于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 |
3.1 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 |
4 支架材料的影响 |
4.1 对角度的影响 |
4.2 对于主动脉弓曲率半径及曲率的影响 |
5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主动脉弓形态对于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及腔内隔绝治疗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TEVAR在创伤性主动脉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创伤性主动脉损伤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主动脉血管医学建模及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病例 |
1.3.1 主动脉夹层 |
1.3.2 腹主动脉瘤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医学模型三维重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2.2 医学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
2.2.1 图像预处理 |
2.2.2 三维模型后处理 |
2.3 医学模型3D打印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值计算 |
3.1 数值求解 |
3.1.1 计算方法和控制方程 |
3.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1.3 网格划分 |
3.2 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
3.3 腹主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 |
3.4.2 腹主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 |
3.5 结果讨论 |
4 结论 |
4.1 医学影像三维重建作用 |
4.2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作用 |
4.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应用新型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主动脉夹层概述 |
1 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研究现状 |
2 国内急性主动脉夹层研究现状 |
3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进展 |
第一部分 应用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应用新型双分支主动脉弓部支架与“四分支人工血管全弓置换加象鼻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应用新型双分支与三分支主动脉根部支架全弓置换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累及内脏动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建立及支架植入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累及内脏动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建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设备和药品 |
1.1.3 实验腔内器械 |
1.1.4 动物模型的建立 |
1.1.4.1 实验设计 |
1.1.4.2 术前准备 |
1.1.4.2.1 试验动物准备 |
1.1.4.2.2 手术器械及设备准备 |
1.1.4.2.3 动物手术室准备 |
1.1.4.2.4 弹性蛋白酶 |
1.1.4.2.5 麻醉与气管插管 |
1.1.4.2.6 静脉通路建立及液体准备 |
1.1.4.3 手术过程 |
1.1.4.3.1 实验组手术过程 |
1.1.4.3.2 对照组手术过程 |
1.1.5 术后检查 |
1.1.5.1 腔内超声造影(IUVS)检查 |
1.1.5.2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
1.1.5.3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 |
1.1.6 实体标本收集与测量 |
1.1.7 病理切片及HE染色 |
1.1.8 实验观察指标 |
1.1.9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 |
1.2.2 存活率(SR) |
1.2.3 急性夹层形成情况 |
1.2.3.1 夹层形成率 |
1.2.3.2 内脏动脉夹层累及率 |
1.2.3.3 夹层撕裂长度 |
1.2.3.4 影像检查结果 |
1.2.3.4.1 IVUS检查结果 |
1.2.3.4.2 DSA检查结果 |
1.2.3.4.3 CTA检查结果 |
1.2.3.5 离体标本情况 |
1.2.3.6 HE染色结果 |
1.3 讨论 |
1.3.1 AAD的临床研究背景与动物模型的作用 |
1.3.2 AAD建模基础与改进建模的意义 |
1.3.3 两组间的结果比较与建模成功的关键 |
1.3.4 术后检查结果分析 |
1.3.5 HE染色结果分析 |
1.3.6 本研究的不足 |
二、支架植入的实验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动物模型准备 |
2.1.2 支架准备 |
2.1.3 手术过程 |
2.2 结果 |
2.2.1 建模及术后测量结果 |
2.2.2 覆膜支架及裸支架设计长度和直径 |
2.2.3 术中造影结果 |
2.2.4 MOBS治疗前后内脏分支水平AAD真假腔结果 |
2.2.5 流体力学分析 |
2.2.5.1 血流压力变化 |
2.2.5.2 内脏分支动脉血流变化 |
2.3 讨论 |
2.3.1 CFD研究背景与AAD支架置入意义 |
2.3.2 CFD结果的解释 |
2.3.3 本研究的不足 |
2.3.4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进展 |
1 介绍 |
2 分型 |
3 病因与流行病学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 |
6 治疗 |
6.1 药物治疗 |
6.2 开放手术 |
6.3 腔内治疗 |
6.3.1 Stanford A型 AD腔内治疗 |
6.3.2 Stanford B型 AD腔内治疗 |
7 总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假腔填塞治疗夹层术后远端扩张的实验研究[D]. 曾照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张金辉.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3]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J]. 冯蜀欢,缪慧娴,吕鑫,汪川,林建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10)
- [4]改良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的中、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研究[D]. 刘剑锋.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开窗与分支TEVAR技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比较性临床研究[D]. 秘家学.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不同处理方式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预后及主动脉弓形态的影响[D]. 胡宁治.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TEVAR在创伤性主动脉损伤中的临床应用[D]. 姚申申.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8]主动脉血管医学建模及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D]. 宋雨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9(01)
- [9]应用新型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研究[D]. 俞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累及内脏动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建立及支架植入的实验研究[D]. 罗光泽.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