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DPC码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司雨鑫[1](2021)在《非二元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保证数据在通信系统中高质量传输,信道编码技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诸多信道编码方案中,非二元低密度奇偶校验(Non-Binary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NB-LDPC)码属于信道编码方案的一种,该编码方案的纠错性能比二元LDPC码更接近香农编码极限。针对这种编码方案,虽然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译码算法,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译码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矛盾却仍然未得到解决,通常情况下,如果某种译码算法表现出较好的译码性能,那么该算法的复杂度也相对较高,但是如果设法降低该算法的复杂度,那么它的译码性能也会变差。为提高非二元LDPC码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本文主要对非二元LDPC码的两类译码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针对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译码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扩展备选码元范围的可靠度更新方法。该方法的要点在于,在可靠度更新过程中,不仅更新与外部校验和之间汉明距为0的元素,同时更新与外部校验和汉明距为1的元素,将更多伽罗华域元素纳入可靠度更新范围,扩大备选码元的数量,增加了译码成功的概率,提高了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的误码率性能可提高约0.2dB。由于加权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与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原理相同,故对扩展备选码元范围的可靠度更新方法进行调整,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加权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中,设计出一种扩展备选码元范围的加权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提高了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可提高0.1dB。(二)针对额外两列置信度最小最大译码算法译码性能偏低的问题,对变量节点置信度信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使用门限值与修正因子,降低置信度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提高了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译码算法性能可提高约0.2dB。
钱荷玥[2](2021)在《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近20年来,纠错编码技术快速发展。20世纪末,Mackey等人的发现迎来了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研究热潮。而后人们发现多元LDPC(Non-Binary Low-Density Parity-Check,NB-LDPC)码与码长码率近似的二元LDPC码和Turbo码相比,在中短码情况下其译码性能具有较大增益,因此NB-LDPC码也成为了通信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在自适应编码调制中经常使用码率兼容(Rate-Compatible)码来提高或者降低码率,针对多元LDPC码码率兼容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比特级的多元打孔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二元镜像矩阵对多元校验矩阵进行映射处理,再根据变量节点的度分布选择合适的打孔节点,从而实现比特级多元LDPC码码率兼容的打孔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与基于符号级的多元打孔算法相比,本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在各个码率均获得0.2到0.4dB的增益。基于环路对LDPC译码性能的影响,结合最小环路检测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环路的符号级打孔算法,通过最小环路检测算法计算出每个多元变量节点所在的最小环路并对其分类,选取拥有最大环路的集合进行打孔从而提高码率。仿真结果证明与基于小环路节点打孔算法以及传统的符号级打孔算法相比,基于大环路的符号节点打孔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误码率。结合二元镜像矩阵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环路的比特级打孔算法,通过环路检测算法选取大环路的符号变量节点,利用二元镜像矩阵将其比特化,根据比特变量节点的度分布选取较优节点进行目标码率的打孔。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与基于环路的符号级打孔算法相比,比特级打孔算法在各个码率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包展恺[3](2021)在《基于LDPC码与混沌序列的数字水印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轻松地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但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非法复制、伪造等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所以对于数字信息的版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将差错控制编码引入数字水印技术中,较好的改善了数字水印的鲁棒性,其中LDPC码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LDPC码和混沌序列在数字水印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在现有的数字水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LDPC码理论和混沌加密理论来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改进,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数字水印技术对即时性要求不高的特点,本文对已有的LDPC码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进行改进,分析译码算法迭代过程中的振荡迭代问题。通过增加一部分计算量来减小振荡效应对译码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译码算法的可靠性。本文对数字水印进行LDPC编码后还利用了多混沌系统对编码后的水印信息进行双重加密。(2)对常见的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算法进行仿真实现,并将改进的译码算法与多混沌加密系统引入数字水印系统中,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改进后的数字水印系统进行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3)研究了硬件设计的相关知识,基于FPGA以及Verilog HDL对改进的LDPC译码算法进行硬件实现,最后通过Modelsim给出的时序仿真图以及译码结果验证设计的正确性。(4)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智会[4](2021)在《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第三代前向纠错编码强有力的候选码,由于具有低复杂度的编译码器结构以及纠错性能优异等优点,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Binary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B-LDPC)码在高速光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进制LDPC码在中短码长时较B-LDPC码有编码增益高、纠突发错误能力强、适合高阶调制通信系统的优点。本文围绕确定度分布下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非规则多进制LDPC码的列重分布以及低复杂度的LDPC编码联合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系统软信息计算方法三个研究点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针对现有结构化构造方法较随机构造方法仍具有一定性能损失,为了提高多进制LDPC码的编码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搜索算法(Local Optimal Searching,LOS)结合最优元组和行满秩条件(Full Rank Condition,FRC)替换准则的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所提构造方法在二进制母矩阵构造过程中采用分块递进式搜索的LOS算法,对于非零元素的选择采用最优元组和FRC替换准则。AWGN信道、BPSK调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确定度分布下所构造出的围长更大或者短环数量更少的多进制准循环LDPC(Non-Binary Quasi Cyclic LDPC,NB-QC-LDPC)码,在误比特率(Bit Eroor Ratio,BER)为10-7量级时,相比准循环连续边增长结合随机非零元素替换构造出的NB-QC-LDPC码,可获得0.5dB的性能改善。二、列重分布是影响非规则多进制LDPC码瀑布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B-LDPC码列重分布分析的密度进化、高斯消去、外部信息转移图等理论已经扩展至多进制LDPC码,但是由于复杂度过高而且仅是阈值分析的结果,所以在实际码设计过程中很少采用。本文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在实际构造出的码字基础上对多进制LDPC码的列重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 NB-QC-LDPC码的最佳列重分布,并在最佳列重分布条件下比较了各阶多进制码的性能。在BPSK调制、AWGN信道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最佳列重分布下的高阶多进制LDPC码的性能表现更为出色,且最佳列重分布下等效比特长度为3600的GF(64)域NB-QC-LDPC码较常见的各列列重均为3的B-QC-LDPC在BER为10-6时获得约0.3dB的性能增益。三、LDPC编码联合PPM调制技术是空间光通信和水下光通信系统常见的一种编码调制技术,然而急需降低接收端软信息计算的实现复杂度。基于理论软信息计算方法具有指数和对数运算对硬件实现不友好且现有优化方法性能损失较大的背景,本文通过数学近似提出了一种基于Max-Max的低复杂度LDPC编码联合PPM调制系统软信息计算方法。通过对各方法复杂度的分析以及仿真对比,表明了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 83.3%的复杂度。4PPM调制格式、AWGN信道下,采用对数域置信传播译码算法,所提方法在BER=10-5时性能损失仅0.05dB,弱湍流信道下较功率比值法在BER=10-5时具有0.5dB的性能改善。
刘煜[5](2021)在《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及其大围长性能改进》文中提出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LDPC)是一类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有着逼近香农极限的优异性能,具有可并行译码、译码错误可检测和译码复杂度低等显着优点,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确定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增强移动宽带场景(5G eMBB)数据信道短码和长码的编码方案。准循环LDPC码(Quasi Cyslice-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型LDPC码,其校验矩阵具有规范的结构和简洁的数学表达,拥有功能实现简单、存储占用较低等显着优势,实现了译码速率和译码复杂度的优势结合。QC-LDPC码校验矩阵结构中的信息位常用数列来确定和构造。在通常情况下,利用数列构造出来的准循环码型,均具备较好的纠错性能,常见的构造数列有等差数列、Fibonacci数列、大衍数列、Hoey数列和Lucas数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数列构造的QC-LDPC码,却存在着码率选取不够灵活、编码复杂度较高、纠错性能提升不足等多重问题。Jacobsthal数列组合背景意义深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文章将Jacobsthal数列优良的组合性质,应用到QC-LDPC码的基矩阵构造上。文章采用双对角线结构的基矩阵构造方法,利用掩码修饰技术,创新性地构造出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JACO-QC-LDPC)码。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修饰后的JACO-QC-LDPC码,可以灵活地选取码率和码字长度,实现快速编码,其净编码增益(NCG)分别提升约0.1dB、0dB、0.1dB、0.1dB,整体性能表现良好,具有更优的错误基底和编码性能。随后,文章采用遍历消除法,设计出一种消除短环后的JACO-QC-LDPC码。仿真结果表明,消除短环后的JACO-QC-LDPC码,其NCG分别提升约0.1dB、0dB、0.1dB、0.1dB,进一步提升编码性能、降低了误码概率。最后,文章通过修改QC-LDPC码的循环置换矩阵系数,设计出一种短环消除算法,构造出具有更优性能的大围长JACO-QC-LDPC码。利用该算法构造出的大围长JACO-QC-LDPC码,具备更快的译码收敛速度,其NCG分别提升约0.3dB、0.2dB、0.1dB,更进一步地提高了 JACO-QC-LDPC码的编译性能、降低了误码率。与其他的编码方案相比,JACO-QC-LDPC码的编码性能被不断地优化提升,有着更快的迭代译码收敛速度,受译码干扰程度较小,尤其是在瀑布区,其编码性能表现更为优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吴熹[6](2021)在《面向5G+的Polar码增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样化的移动业务深刻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对移动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设备连接数及连接密度、可靠性、时延等指标方面进行了规划和要求。5G增强(5G-Advanced,5G+)网络是5G向第六代移动通信(The Six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6G)演进的必经之路。5G+将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和技术,在提升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拓展适用空间。信道编码作为无线通信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的改进将直接影响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等方面。极化码(Polar Code)在理论上是容量可达的,在短数据包传输方面表现突出,已经纳入5G标准。在5G+的研究中,需要继承5G-Polar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性能提升的途径。系统码更容易与其他技术组合,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甚至,诸如概率成形和信息耦合等技术只能和系统码组合运用。5G-Polar码是非系统码,包含三种不同的编码结构,根据信道和码长条件选择具体的编码结构。每种结构的码字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各具优势。传统的系统Polar编码方法不适用于5G-Polar码,限制了5G-Polar码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方面的运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接入能力,可以满足5G+系统在高频谱效率、大连接等方面的需求。在NOMA系统中引入Polar码可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有助于实现预期的系统性能目标。Polar码与NOMA技术的组合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何设计低复杂度的接收算法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信息耦合技术通过优化编码结构达到增强码字性能的目的,应用于Polar码可以满足系统对更高可靠性的需求。部分信息耦合(Partially Information-Coupled,PIC)Polar码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PIC-Polar码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面向5G+系统对高可靠和大连接的需求研究了 Polar码的增强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针对传统系统Polar编码方法不适用于5G-Polar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系统5G-Polar码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基于5G-Polar码的结构特征,提出并证明了 Polar码由非系统形式向系统形式转换的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结构的Polar码在辅助比特的类型、位置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设计了具体的系统Polar编码方法和辅助比特的位置选择方案。仿真表明,相比于5G标准中的非系统结构,提出的系统5G-Polar码在误块率方面没有性能损失且取得了更低的误码率,满足系统Polar码的基本性能特征,设计方案是有效的。所提系统Polar编码方案更充分的利用了 5G标准在Polar码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把不同结构的非系统Polar码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的优势运用到系统Polar码中,有利于Polar码与其他先进技术组合,进而达到系统的预期性能目标。第二,针对Polar编码的NOMA系统接收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基于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低复杂度的CRC辅助的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CRC Aided 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SCL Decoding,CAJIDS)接收机。研究了硬输出的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的外信息重构方法,解决了 SCL算法在迭代接收机中的应用问题。基于SCMA与Polar码的联合因子图,将消息传递算法检测器与SCL译码器相组合,设计了基础的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Basic 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SCL Decoding,BJIDS)接收机。相比于传统的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BJIDS接收机在复杂度相同的条件下取得了 0.82dB(误块率为10-3)的性能增益。为了降低BJIDS接收机的复杂度,基于分布式CRC校验和可变列表宽度的思想,设计了 CAJIDS接收机。CAJIDS接收机将译码可靠性和复杂度相关联,根据CRC校验结果动态调整SCL译码器在下一轮迭代的列表宽度,使得复杂度随信噪比的增高而降低。推导了接收机的译码复杂度和时延的近似公式。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和瑞利信道下,通过仿真分析优化了低复杂度接收机的译码列表宽度。相比于BJIDS接收机,CAJIDS接收机降低了约60%(瑞利信道,误块率为10-3)的复杂度,但没有性能损失。相比于文献中的联合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Decoding,JIDD)接收机,CAJIDS接收机在瑞利信道下取得了大于0.8dB(误块率为10-3)的性能增益。解决了基于JIDD接收机的SCMA系统在低码率条件下性能比基于LDPC码的SCMA系统差的问题。第三,针对PIC-Polar码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的优化问题,结合奇偶校验和分布式CRC校验设计了一种新的PIC-Polar码。基于系统Polar码的设计原则和5G-Polar码的特征,提出了系统形式的奇偶校验与分布式CRC校验联合辅助的Polar(Joint Parity Check and Distributed CRC Aided Polar Codes,PCDCA-Polar)码,优化了 PIC-Polar码的基础结构。该方法通过奇偶校验和分布式CRC校验分别达到增强码字的可靠性和降低错误码字译码复杂度的目的。设计了信息耦合规则,结合辅助比特的差异性设计了耦合位置的选择方案。然后,基于前馈-反馈机制和基础码特征,设计了 PIC-PCDCA-Polar码的译码方法,并进行了错误概率的理论分析。相比于原始的PIC-Polar码,提出的方案在短码长条件下取得了约0.3dB的增益。在各码率条件下,所提方案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复杂度,当码长为200且码率为1/2时计算复杂度节约率最高可达16%。以SCMA系统为应用环境,基于可变列表宽度和提前终止迭代的思想设计了针对PIC-PCDCA-Polar码的接收机。基于外信息的传输特性优化了PIC-PCDCA-Polar码的可靠性序列和耦合参数。相比于不耦合的Polar码,PIC-PCDCA-Polar码提升了 SCMA系统的可靠性,在瑞利信道下取得了大于0.4dB的增益。
王之卓[7](2021)在《车载信道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车辆的激增,车载通信作为车联网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缓解汽车增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就要确保车载通信能够实现实时通信以及高保真的通信质量。相比于室内,车载信道因为收发双方的相对高速运动,存在较大的多普勒频移和时延,使得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有更高要求。本文围绕车载信道下译码算法误码率性能提高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s,DRSN)有着很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利用DRSN特征提取的能力,辅助LDPC译码算法。实验证明,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LDPC译码算法在快速衰落信道下不仅可行,而且能够提高LDPC码的译码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贡献为:(1)研究分析LDPC码的基础理论和经典译码算法,参照文献[40]搭建出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器,并且在python平台下进行仿真实验。证明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算法的可行性后使用DRSN代替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训练损失函数值证明,DRSN的信道增益预测能力强于CNN,而且基于DRSN的LDPC译码算法与传统译码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瑞利信道下具有更好的译码性能。(2)基于IEEE802.11p标准,在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车载信道下进行仿真评估本文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案译码性能逊色于传统译码算法。通过重新定义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计算公式,再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高信噪比下,本文所提的译码算法性能更好。
张亚坤[8](2020)在《空间耦合LDPC码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第5代(5G)数字通信的发展,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因其优异的纠错特性备受关注,并成为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场景数据信道编码方案。空间耦合LDPC(Spatially Coupled LDPC,SC-LDPC)码由多个相同的LDPC码耦合而成,其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阈值接近LDPC码的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MAP)阈值,这种现象称为“阈值饱和”效应。因此,SC-LDPC码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由于边界的不规则性,SC-LDPC码的码率低于它的构造单元——LDPC码。学者们为了改善SC-LDPC码的码率损失,提出了一系列的结构设计方案。本文以提高码率为出发点,对SC-LDPC码进行结构设计,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对常规SC-LDPC码的边缘扩展规则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可以改善码率的SC-LDPC码新结构。与常规结构相比,除第一个位置外,其余位置上的变量节点连接到校验节点的位置索引均相应向左移动一位,构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空间耦合结构。对其基矩阵、码率、译码复杂度、阈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耦合链长相同时,新结构的码率损失有所改善,译码复杂度略有增加;新结构同样具有“阈值饱和”效应并且阈值优于常规结构。最后通过BP译码,证明了SC-LDPC码新结构译码性能的优异性。(2)对边缘展开规则进一步的优化,根据耦合宽度选取起始和结尾若干个位置上的变量节点,使其边缘展开呈对称分布,中间位置上变量节点的边连接到校验节点的索引值相应变小,得到了一种码率无损失的SC-LDPC码。对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上的变体结构进行外部信息转移(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EXIT)函数分析和BP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SC-LDPC码的常规结构,本文提出的SC-LDPC码变体结构在有限的耦合链长范围内不仅能避免码率损失,还具有更优的阈值和译码性能,在未来的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系统中更具优势。
杨云帆[9](2020)在《无线信道下数字喷泉码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信道编码技术主要存在码率固定和需要获取信道先验信息等问题,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环境。因此,采取一种码率自适应且编码可靠性高的编码方式,是提升信息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性能的可行方法。具有无码率特性的数字喷泉码是一种拥有良好编译码性能的纠错码,编码时发送端无需获取信道信息,也不设置固定的码率,而是源源不断地产生编码包并发送,直至收到接收端反馈的译码完成信息。所以数字喷泉码可以在未知信道先验信息的条件下根据信道状态的变化进行任意码率的编码,具有良好的信道适应性。针对现有信道编码的不足,如何将数字喷泉码更好地应用于无线信道值得深入研究。论文从数字喷泉码编译码算法、数字喷泉码级联传输方案和反馈传输方案三个方面对数字喷泉码性能进行优化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研究等效擦除信道系统模型,对擦除信道下数字喷泉码编译码算法进行改进。针对数字喷泉码均匀选取编码算法导致的短环和信源信息不完全覆盖等问题,从度分布函数和选取方式两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非均匀选取编码算法。针对数字喷泉码两种译码算法无法兼顾复杂度与译码效率的问题,研究将两者优势相结合的联合译码算法,对改进的联合编译码算法进行性能验证。2.研究无线信道下数字喷泉码传输方案。论文深入研究数字喷泉码直接应用于无线信道的方案,在现有直接应用方案的基础上引入改进的数字喷泉码编码算法,对改进的数字喷泉码直接应用方案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直接应用方案的性能相比现有直接应用方案有所改善,但仍较信道编码方案差。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深入研究数字喷泉码级联传输方案,在现有级联方案的基础上引入改进的数字喷泉码联合编译码算法,对改进的数字喷泉码级联方案从内外码长码率组合、信道编码与信道环境选择、复杂度等方面进行仿真论证。3.在改进的数字喷泉码级联方案基础上引入适量的反馈,研究数字喷泉码反馈传输方案。针对现有数字喷泉码反馈机制存在的编码冗余较高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停止集筛选的反馈机制。从译码开销和反馈开销两方面,对结合停止集筛选反馈机制的数字喷泉码级联方案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反馈机制的引入能够使级联码在付出较低的反馈代价的前提下降低编码冗余,提升传输可靠性,并实现在无线信道下自适应码率传输。
饶商周[10](2019)在《喷泉码在UHF频段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频段凭借其优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中。为了保证信息在UHF频段的复杂噪声信道中高效、可靠、安全的传输,必须设计出具有较低误码率、较高的传输速率、能对抗多种复杂信道环境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并且在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还要兼顾系统的复杂度。数字喷泉码是一种新颖的线性纠错码,具有无固定码率的特点,能够在信道状态未知的情况下,自动地根据信道条件匹配相应的速率。这种码字最初被设计应用于删除信道中,其编译码算法简单,有较好的纠删能力,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无线信道中。本论文以喷泉码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喷泉码的度分布设计及编译码方法,并结合UHF频段的信道特点,对喷泉码的码型设计,应用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喷泉码实际应用于UHF频段提供借鉴和参考。首先,对典型的喷泉码的原理及性能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常用的LT码和Raptor码的编译码原理及算法进行研究。由于LT码中,度分布设计直接影响编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因此,本文对常见的度分布,如:理想孤波分布、鲁棒孤波分布、泊松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并选取适用于UHF频段的度分布函数。对于Raptor码,本文采用LDPC码作为预编码,仿真比较了采用同一度分布的Raptor码与LT码的译码性能。对UHF频段信道特性进行研究,选取典型应用场景下的信道参数,建立相应的信道仿真模型,进一步构建UHF频段数据传输系统仿真模型。结合应用条件进行码型设计,选择合适的编译码算法及调制解调技术,在典型信道模型下,进行系统性能仿真,并分析比较码长、译码算法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适用于UHF频段数据传输系统的数字喷泉码设计方法。
二、LDPC码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DPC码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二元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二元LDPC码的研究背景 |
1.2 非二元LDPC码的研究现状 |
1.2.1 非二元LDPC码的构造方法 |
1.2.2 非二元LDPC码的译码算法 |
1.3 非二元LDPC码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说明 |
第二章 非二元LDPC码的编译码 |
2.1 伽罗华域与欧几里得空间 |
2.1.1 伽罗华域元素的表示方法 |
2.1.2 伽罗华域的本原多项式与本原元 |
2.1.3 伽罗华域的运算法则 |
2.1.4 伽罗华域元素的本原元表示 |
2.1.5 欧几里得空间中的直线 |
2.2 非二元LDPC码的编码过程 |
2.2.1 将二进制比特序列映射为非二元信息序列 |
2.2.2 构建校验矩阵 |
2.2.3 计算编码序列 |
2.3 非二元LDPC码的译码算法 |
2.3.1 迭代硬可靠度(IIHRB)译码算法 |
2.3.2 额外两列置信度最小最大(TEC-TMM)译码算法 |
2.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展备选码元范围的迭代硬可靠度译码算法 |
3.1 IIHRB译码算法的可靠度更新过程分析 |
3.2 扩展备选码元范围的IIHRB译码算法 |
3.2.1 改进算法的原理 |
3.2.2 复杂度分析与对比 |
3.2.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 扩展备选码元范围的WIHRB译码算法 |
3.3.1 WIHRB译码算法简介 |
3.3.2 改进算法的原理 |
3.3.3 复杂度分析与对比 |
3.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门限值TEC-TMM译码算法 |
4.1 额外两列置信度最小最大译码算法的置信度计算分析 |
4.1.1 校验节点置信度计算分析 |
4.1.2 变量节点置信度计算分析 |
4.2 基于门限值的TEC-TMM译码算法 |
4.2.1 改进算法的原理 |
4.2.2 复杂度分析与对比 |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门限值与修正因子的选取 |
4.3.2 译码性能对比 |
4.3.3 复杂度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2)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信道编码技术发展 |
1.1.2 码率兼容技术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元LDPC码研究现状 |
1.2.2 码率兼容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理论基础 |
2.1 多元LDPC码基础理论 |
2.1.1 多元LDPC码校验矩阵表示 |
2.1.2 多元LDPC码的Tanner图和度分布表示 |
2.2 多元LDPC码译码算法 |
2.3 码率兼容算法介绍 |
2.3.1 扩展算法基本理论 |
2.3.2 打孔算法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二元镜像的多元打孔算法 |
3.1 多元打孔算法 |
3.2 基于伽罗华域二元镜像矩阵算法设计 |
3.2.1 伽罗华域二元镜像矩阵 |
3.2.2 算法原理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元环路的打孔算法 |
4.1 多元LDPC码环路 |
4.2 基于环路检测算法的打孔算法 |
4.2.1 最小环路检测算法 |
4.2.2 基于环路的符号级打孔算法 |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多元环路的比特级打孔算法 |
4.3.1 算法原理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全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LDPC码与混沌序列的数字水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DPC码研究现状 |
1.2.2 混沌加密研究现状 |
1.2.3 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LDPC码理论基础 |
2.1 LDPC码表示方法 |
2.1.1 LDPC码的矩阵表示 |
2.1.2 LDPC码的Tanner图表示 |
2.2 关于LDPC码的编码算法 |
2.2.1 Mackay构造法 |
2.2.2 准循环LDPC码构造 |
2.3 关于LDPC码的译码算法 |
2.3.1 概率域BP译码算法 |
2.3.2 对数域BP译码算法 |
2.3.3 最小和译码算法 |
2.4 基于振荡均值的LLR-BP译码算法 |
2.4.1 振荡的定义及影响 |
2.4.2 基于振荡均值的LLR-BP译码算法 |
2.5 多元LDPC码 |
2.5.1 有限域 |
2.5.2 多元LDPC码矩阵表示 |
2.5.3 多元LDPC码对数域BP译码算法及其改进 |
2.5.4 多元LDPC码最小和译码算法及其改进 |
2.6 小结 |
3 混沌加密系统 |
3.1 混沌的定义 |
3.2 常见的离散混沌映射系统 |
3.2.1 Logistic映射 |
3.2.2 Tent映射 |
3.2.3 Henon映射 |
3.2.4 多混沌密码系统 |
3.3 混沌理论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
3.3.1 置乱技术 |
3.3.2 混沌序列对数字水印的置乱 |
3.4 小结 |
4 基于LDPC码与混沌序列的数字水印技术 |
4.1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4.1.1 数字水印分类 |
4.1.2 数字水印的生成及特点 |
4.1.3 基于通信系统的数字水印模型 |
4.2 基于变换域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 |
4.2.1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 |
4.2.2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 |
4.3 LDPC码与混沌序列在数字水印应用中的改进方案 |
4.3.1 数字水印的多混沌系统加密 |
4.3.2 数字水印的编码 |
4.3.3 数字水印的嵌入及提取 |
4.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5 多元LDPC码译码器的FPGA设计 |
5.1 FPGA基本介绍 |
5.2 LDPC码译码器在FPGA中的结构类型 |
5.3 多元LDPC码译码器FPGA设计 |
5.3.1 多元LDPC码译码器的整体设计 |
5.3.2 多元LDPC码译码器的模块化设计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
(4)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进制LDPC码的研究现状 |
1.2.2 LDPC联合PPM调制系统软信息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确定度分布下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叠加构造架构的NB-QC-LDPC码构造流程 |
2.3 基于LOS算法的二进制母矩阵构造方法 |
2.3.1 算法介绍 |
2.3.2 围长和短环数量分析 |
2.4 非零元素替换准则 |
2.4.1 基于最优元组的非零元素替换方法 |
2.4.2 基于FRC准则的非零元素替换方法 |
2.5 性能仿真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规则多进制LDPC码的列重分布研究 |
3.1 引言 |
3.2 NB-QC-LDPC码的列重分布分析 |
3.2.1 列重分布对规则NB-QC-LDPC码性能影响分析 |
3.2.2 平均列重介于[2,3]的非规则NB-QC-LDPC码性能分析 |
3.2.3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列重分布分析流程 |
3.3 列重分布分析结果及性能仿真 |
3.3.1 NB-QC-LDPC最佳列重分布结果 |
3.3.2 最佳列重分布下各阶NB-QC-LDPC码的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复杂度的LDPC编码联合PPM调制系统软信息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LDPC编码联合PPM系统介绍 |
4.2.1 PPM调制 |
4.2.2 LDPC联合PPM调制的解调方法 |
4.3 基于Max-Max的低复杂度LDPC编码联合PPM调制软信息计算方法 |
4.4 性能仿真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5)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及其大围长性能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通信 |
1.2 信道编码 |
1.3 信道编码的发展历史 |
1.4 LDPC码的发展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数列的QC-LDPC码构造方法综述 |
2.1 QC-LDPC码 |
2.2 基于Fbonacci数列的QC-LDPC码构造 |
2.3 基于Fbonacci-Lucas数列的QC-LDPC码构造 |
2.4 基于等差数列的QC-LDPC码构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性能研究 |
3.1 快速编码方法 |
3.2 BP译码算法 |
3.3 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构造 |
3.4 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性能研究 |
3.5 基于Jacobsthal-Lucas数列的QC-LDPC码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性能提升 |
4.1 短环的检测和消去算法 |
4.2 消去短环后的JACO-QC-LDPC码 |
4.3 消去短环后的JACO-LUCAS-QC-LDPC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围长JACO-QC-LDPC码的构造方法及性能提升 |
5.1 长环的检测和消去算法 |
5.2 大围长JACO-QC-LDPC码的生成算法 |
5.3 大围长JACO-QC-LDPC码的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面向5G+的Polar码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系统Polar编码及其应用 |
1.2.2 Polar码与NOMA技术的组合优化 |
1.2.3 空间耦合Polar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2 论文各章节的关联关系 |
第二章 基于5G标准的Polar码研究 |
2.1 引言 |
2.2 Polar码基础简介 |
2.2.1 比特信道的可靠性估计 |
2.2.2 速率匹配 |
2.2.3 译码算法 |
2.3 5G-Polar码的典型结构 |
2.3.1 集中式CA-Polar码 |
2.3.2 分布式CRC辅助的Polar码 |
2.3.3 奇偶校验与CRC联合辅助的Polar码 |
2.3.4 5G-Polar编码流程 |
2.3.5 性能仿真与评估 |
2.4 系统5G-Polar码设计 |
2.4.1 系统CA-Polar码 |
2.4.2 系统DCA-Polar码 |
2.4.3 系统PCCA-Polar码 |
2.4.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CMA系统的Polar码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Polar编码的上行SCMA系统模型 |
3.3 基于SCL算法的Polar译码器外信息构造 |
3.3.1 基于信源端序列处理的外信息构造 |
3.3.2 基于码字端序列处理的外信息构造 |
3.4 基于SCL译码的联合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 |
3.4.1 基于Polar编码的SCMA系统联合因子图 |
3.4.2 基础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接收机 |
3.4.3 CRC辅助的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接收机 |
3.5 联合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的译码时延与复杂度分析 |
3.5.1 译码时延分析 |
3.5.2 译码复杂度分析 |
3.6 性能仿真与评估 |
3.6.1 外信息构造算法性能评估 |
3.6.2 BJIDS接收机性能评估 |
3.6.3 CAJIDS接收机性能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耦合技术的Polar码研究 |
4.1 引言 |
4.2 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设计 |
4.2.1 信息耦合 |
4.2.2 基础码编码 |
4.2.3 部分信息耦合Polar译码 |
4.2.4 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的错误概率分析 |
4.3 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在SCMA系统的应用 |
4.3.1 基于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的上行SCMA系统模型 |
4.3.2 联合迭代检测与部分信息耦合Polar译码接收机设计 |
4.3.3 基于外信息传输特性的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设计 |
4.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4.4.1 单用户系统下的性能 |
4.4.2 基于PIC-PCDCA-Polar码的SCMA系统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5.2 全文展望 |
附录1 缩略语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车载信道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1 信道编码的历史 |
1.1.2 LDPC码的国内外现状 |
1.2 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的意义与研究背景 |
1.3 论文结构安排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LDPC码概述 |
2.1 LDPC码的定义 |
2.1.1 校验矩阵表示法 |
2.1.2 Tanner表示法 |
2.2 LDPC码的编码 |
2.2.1 高斯消元法(GE) |
2.2.2 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算法 |
2.3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2.3.1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
2.3.2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
2.3.3 改进译码算法 |
2.4 实验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方案 |
3.1 引言 |
3.2 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 |
3.2.1 神经网络介绍 |
3.2.2 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 |
3.2.3 损失函数 |
3.2.4 反向传播算法 |
3.2.5 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 |
3.3 神经网络模型 |
3.3.1 卷积简述 |
3.3.2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
3.3.3 深度残差网络 |
3.3.4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
3.4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LDPC译码方案 |
3.4.1 系统模型 |
3.4.2 实验数据集的生成 |
3.4.3 DRSN网络的搭建 |
3.5 LDPC码译码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载信道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优化译码方案 |
4.1 仿真实验平台的搭建 |
4.1.1 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 |
4.1.2 矩池云-GPU云共享平台 |
4.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2.1 车载信道模型 |
4.2.2 车载信道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算法仿真实验 |
4.2.3 损失函数性能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空间耦合LDPC码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信道编码理论发展历程 |
1.2.1 经典编码方案 |
1.2.2 现代编码方案 |
1.3 SC-LDPC码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结构设计研究 |
1.3.2 性能分析研究 |
1.3.3 译码算法研究 |
1.3.4 SC-LDPC码的应用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SC-LDPC码的基础理论 |
2.1 LDPC码基本原理 |
2.1.1 LDPC码基本定义和表示 |
2.1.2 原模图LDPC码基本定义和表示 |
2.2 SC-LDPC码基本原理 |
2.2.1 随机构造码集 |
2.2.2 原模图构造码集 |
2.3 译码算法 |
2.3.1 BP译码原理 |
2.3.2 SC-LDPC码的BP译码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改进的SC-LDPC码 |
3.1 SC-LDPC码新结构的构造 |
3.2 SC-LDPC码新结构的渐进性分析 |
3.2.1 码率分析 |
3.2.2 阈值分析 |
3.3 SC-LDPC码新结构的复杂度分析 |
3.3.1 计算复杂度 |
3.3.2 空间复杂度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耦合链长L固定 |
3.4.2 耦合链长L不固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码率无损失的SC-LDPC码 |
4.1 码率无损失的SC-LDPC码的构造 |
4.2 码率分析 |
4.3 码率无损失的SC-LDPC码阈值分析 |
4.3.1 基于原模图的EXIT算法 |
4.3.2 数值结果 |
4.3.3 图形分析 |
4.4 BP译码仿真 |
4.5 咬尾的SC-LDPC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无线信道下数字喷泉码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喷泉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喷泉码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喷泉码应用于无线信道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数字喷泉码相关原理 |
2.1 数字喷泉码基本原理 |
2.2 无线信道模型 |
2.3 等效擦除信道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喷泉码编译码算法研究 |
3.1 数字喷泉码编码算法研究 |
3.1.1 度值选择性提高和非均匀选取编码算法 |
3.1.2 数字喷泉码编码算法性能仿真 |
3.2 数字喷泉码译码算法分析 |
3.2.1 BP-GE联合译码算法 |
3.2.2 译码算法性能仿真 |
3.3 编译码算法联合性能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线信道下数字喷泉码应用方案 |
4.1 数字喷泉码直接用于无线信道 |
4.1.1 方案论证 |
4.1.2 性能仿真 |
4.2 数字喷泉码与信道编码级联 |
4.2.1 方案论证 |
4.2.2 性能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线信道下数字喷泉码传输方案研究 |
5.1 数字喷泉码反馈传输方案 |
5.1.1 方案论证 |
5.1.2 性能仿真 |
5.2 结合反馈的级联 |
5.2.1 方案论证 |
5.2.2 性能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喷泉码在UHF频段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喷泉码的研究概况 |
1.2.1 喷泉码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2 喷泉码的研究现状 |
1.3 UHF频段数传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字喷泉码概述 |
2.1 数字喷泉码的原理 |
2.2 典型信道模型 |
2.2.1 删除信道模型 |
2.2.2 AWGN信道 |
2.2.3 Rayleigh信道 |
2.3 随机线性喷泉码 |
2.4 LT码 |
2.4.1 LT码编码过程 |
2.4.2 LT码译码过程 |
2.5 Raptor码 |
2.5.1 LDPC码 |
2.5.2 Raptor码的编译码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喷泉码的性能研究 |
3.1 LT码的度分布设计 |
3.1.1 理想孤波分布 |
3.1.2 鲁棒孤波分布 |
3.1.3 泊松分布 |
3.2 LT码编译码方法 |
3.2.1 LT码编码方法 |
3.2.2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
3.2.2.1 删除信道下的置信传播算法 |
3.2.2.2 无线信道下的置信传播算法 |
3.2.3 高斯消元法 |
3.2.4 LT码译码算法性能分析 |
3.3 Raptor码 |
3.3.1 Raptor码的构造 |
3.3.2 Raptor码的译码方法 |
3.3.3 Raptor码的性能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泉码在UHF频段的应用 |
4.1 UHF频段信道模型 |
4.2 数字喷泉码级联码编码方案 |
4.2.1 传统级联码编码方案 |
4.2.2 UHF频段编码方案 |
4.3 性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LDPC码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二元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D]. 司雨鑫.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1)
- [2]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研究与设计[D]. 钱荷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LDPC码与混沌序列的数字水印技术[D]. 包展恺. 烟台大学, 2021(09)
- [4]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D]. 王智会.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基于Jacobsthal数列的QC-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及其大围长性能改进[D]. 刘煜. 宁夏大学, 2021
- [6]面向5G+的Polar码增强技术研究[D]. 吴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车载信道下基于深度学习的LDPC译码算法研究[D]. 王之卓.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1)
- [8]空间耦合LDPC码的结构设计与优化[D]. 张亚坤. 华侨大学, 2020(01)
- [9]无线信道下数字喷泉码应用技术研究[D]. 杨云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喷泉码在UHF频段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饶商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