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MS地质建模软件在MTZ地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雅静[1](2021)在《基于GoCAD平台的复杂地质体空间信息一体化建模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错综分布,地质构造复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增多,而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以后的使用安全,同时降低工程建设的开发成本,需要在工程开始前进行合理规划,从多个视角对地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此可借助三维可视化模型再现三维地质信息,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分析预见问题,以达到对工程直观有效地规划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地质体不是简单的层面结构,通常存在着断层、透镜体、裂隙等复杂地质现象。文章中选择的贵州某研究区域,含有大量的溶洞,在含有溶洞的地区进行工程活动,外部荷载以及环境的作用下有可能导致岩体强度的破坏,甚至产生岩溶塌陷,影响工程建设的稳定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复杂地质区域,地质体需要更加直观、清晰和真实,以达到对工程活动的进一步控制,本文提出融合地面、地下信息于一体,建立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地层地质体的三维模型,实现地上、下信息的一体化表达。由于时间、环境、成本等各方面的限制,通常在实际的工程中,能够为地质建模提供的资料较少,为此文章特针对地质数据信息较少的复杂地质区域,提出利用Python提取柱状图中钻孔信息,并将剖面图加入建模过程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信息的目的。然后基于GoCAD建模平台,借助其离散光滑插值法以及UVT转换技术在其工作流程中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建模方法比选本文选用网格模型对象来生成地质体,可通过地质体模型(Geologial Grid)或六面体模型(SGrid)两种方法生成体模型。为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以某一含断层的区域为例,对GoCAD平台工作流程(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y Workflow)生成地质体模型和流程外通过对象箱法生成SGrid来建立地质体模型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2)地质数据预处理搜集研究区域的地质勘探信息,并对现有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预处理。对于缺少的钻孔信息,提出利用脚本语言Python从CAD中的钻孔柱状图提取,并转化成Excel形式;其次充分利用地质剖面图,提取图中溶洞轮廓线上关键点的坐标,为构建溶洞模型做好准备;此外由于钻孔数据稀少且分布不均导致地层数据点稀疏的情况,提出对现有的钻孔数据进行Kriging插值,将修正后的钻孔数据点作为地层交接面的离散点,并利用GoCAD中的离散光滑插值技术来解决后续插值建模中产生的地层畸变问题。(3)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依据SKUA-GoCAD工作流程中的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y Workflow建模方法,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将钻孔数据转化成每一地层的数据点,基于列的形式输入到GoCAD当中,同时还需确定钻孔在某一位置对应的地层标志;设定地层层序和地层接触关系以此来创建地层柱,并确定所建地质模型的边界(建模域和深度域)即定义目标研究区(VOI);在工作流中先生成预览地层模型,对数据以及地层模型进行质量检查,然后设置单元格厚度,预览生成的地质网格模型,以此控制地质模型的精度,构建最终的地层。(4)特殊地质体-溶洞模型的构建与内嵌利用轮廓点构建溶洞椭球面,通过岩体雕刻地质网格中的区域(Region),使所形成的独立的溶洞嵌入地层曲面模型中,实现复杂地质区域的模型构建。为实现对地质体任意面剖切时,可以显现溶洞与地质剖切面的位置关系,对不含填充土空心溶洞所占的区域进行空白处理,并通过定义岩性属性划分使溶洞在三维地质模型的显示中有所区分。(5)地上、地下空间信息一体化实现利用研究区域的平面布置图,提取建筑物的构建轮廓线,GoCAD平台根据建筑物的轮廓信息以及建筑物的高度,生成建筑物的面模型;其次依据空间位置坐标,将所构建的建筑物模型与地质体模型进行整合,同时显示地质体与地上建筑的三维情况。假定目标研究区存在隧道等地下构筑物,通过建立隧道模型,将其与地上建筑物以及地质体加以整合,通过任意角度的地质剖切,得到地上、下建筑与地质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地上建筑与地下信息的一体化表达。
冯帅龙[2](2021)在《雨旺煤层气区块三维地质建模与叠置含气系统产能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合应用地质建模、煤层气储层模拟理论和煤层气藏工程等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针对老厂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区雨旺区块开展数字化建模和多层合采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等研究工作。收集和整理了雨旺区块的分层数据、岩相数据断层数据、钻孔空间数据、物性测试数据。首先制定了突出目标煤储层(9#煤层、13#煤层、19#煤层)和以基础地质信息为基础的建模原则。确定了建模工作将采用的建模技术(主要包括断层建模与网格剖分技术、插值技术、模型粗化技术、属性模型约束技术以及属性建模技术);确定了建模工作的基本流程,即基础数据的整理—数据导入和层面的生成—建立断层模型—平面网格剖分—建立层面模型—建立层间体积模型—建立层序地层模型—剖分垂直网格—物性数据粗化—属性约束建模。运用地质建模软件petrel2009对雨旺区块进行了地层建模、断层建模、网格剖分、属性体建模、岩相数据粗化、物性数据粗化,最终建立了雨旺区块的基础地质模型、空间模型和属性模型。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提取16#、18#、19#煤层的模型信息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ET3,选取典型参数排采井LC-C2井进行储层模拟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LC-C2井1500d总产气量101284.6m3,平均日产气量67.5m3/d。18#煤层产气量在双层排采、三层排采阶段产气量均占据主导地位,为该气井的主力产层。随着朗格缪尔体积的增加,本煤层产气量逐渐减小。随着含气量、渗透率、朗格缪尔压力、储层压力的增加,本煤层产气量逐渐上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了各个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程度,压裂渗透率对合采井产能影响最为明显,朗格缪尔体积对合采井产能影响最微弱。150m为本区块煤层气井间距的最优方案,菱形井网加中心井为本区块煤层气开发井网布局的最优方案。论文包含文字3.7万字,图54幅,表37个。
徐春辉[3](2020)在《辽宁本溪地区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与BIF铁矿分布规律》文中提出辽宁本溪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内,是我国条带状铁矿(BIF)的重要产地,具有悠久的铁矿勘探和开采史,已探明资源储量在我国同类型已探明储量中占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现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矿山企业和科研工作者逐渐将资源找矿的目标由地表转入地下,发掘第二找矿空间矿床资源逐渐成为矿床资源开发的主要趋势。当前矿山企业和科研机构已掌握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地学数据,如何通过的科学的空间分析技术挖掘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矿产资源,为矿产资源的空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地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论文采用分区块的三维地质研究方法,在对研究区内地层、矿床、构造等地质数据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非震地球物理剖面数据(重力、地磁、大地电磁)和区域重、磁数据处理和解释,完成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调查。采用以剖面为主,地表产状和野外观测为辅,钻孔验证为约束的基于剖面的分块三维建模方法,建立了本溪地区地下三维地质模型。揭示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和BIF铁矿空间分布规律,阐述了深部地质结构与BIF铁矿展布的空间关系,找出了侵入岩体、褶皱、断裂等后期地质构造活动对铁矿空间发育分布的影响,指出了深部找矿的靶区。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和认识:(1)提出了以地质模式为指导、多级剖面约束、分区块调查与研究、统一集成、逐步完善的三维地质研究思路;分别建立了以研究方法和模型为中心的三维地质研究流程。为矿集区的三维地质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案。(2)设计了5条穿过研究区的主干剖面并测量了剖面上的非震地球物理数据,使用反演软件对剖面上的重、磁、电数据进行反演,绘出5条非震地球物理剖面,对非震剖面进行综合解释,得出主干剖面上的深部地质结构。应用反演软件以区域重、磁数据为基础,主干剖面为约束,对将研究区均匀等分的12条重、磁联合反演剖面进行重、磁联合反演与综合解释,得出重、磁联合反演剖面上的深部地质结构。(3)使用基于剖面的三维建模方法,以剖面为主,DEM数据、钻孔数据、产状数据等为辅,结合地层、矿床、构造等地质资料,建立了本溪地区的地下三维地质模型,阐述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依据特征的不同划分为以古元古界为主型、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型和太古代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双层结构型三大类以及六个小类。根据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类型将本溪地区划分为龙岗地块、辽吉裂谷、辽吉裂谷和龙岗地块的过渡带三个大的深部构造单元六个小的深部构造单元。本溪地区的铁矿空间分布与深部地质结构间存在重要关系。(4)建立了本溪地区主要铁矿的三维空间模型,结合该区的深部地质结构,指出了本溪地区铁矿空间展布的规律:本溪地区的铁矿以NW向走向为主;由南向北盖层逐渐变薄遭受的剥蚀逐渐增强;北部地区含铁建造多表现为复式褶皱,南部地区铁矿含铁建造多表现为板状。本溪地区铁矿现有空间展布是后期褶皱、断裂、岩体侵入等地质构造活动综合地质作用的结果。褶皱和断裂改变铁矿的空间形态,影响铁矿的发育规模同时还能促进富铁矿的形成。岩体侵入一方面对含铁建造造成了侵蚀影响了铁矿的规模,另一方面因岩体侵入提供的热液与贫铁矿产生交代反应促成富铁矿的发育。(5)指出深部找矿远景区,根据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铁矿空间展布规律,结合区域重、磁异常推测在研究区东部本溪田师傅盆地新元古-古生代沉积盖层下埋藏有太古宙BIF隐伏铁矿,深部找矿远景好。
种苗[4](2020)在《苏里格气田苏14区盒8下气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苏14区块气藏特征异常复杂,具有储集体横向变化大、地层压力低、储量丰度低、气井产能低、气水分布复杂、储层物性普遍偏低,气藏规模小以及外围能量补给性弱的特点,从而充分表现出强烈的储层非均质性,构造特征显示难以形成构造气藏圈闭条件。因此,根据对苏里格气田储层分布的已有认识,苏14区块的目的层主要为下石盒子组底部的盒8段,需要对苏里格气田苏14区块盒8段进行早期气藏精细描述研究开发,并且对苏14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气藏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解决目前生产急需明确的储层非均质性及气藏的分布规律问题,以及为鄂尔多斯盆地其余地区上古生届天然气的开发提供借鉴和模式的目的。本文综合应用地质、测井以及测试等多方面的信息,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储层沉积学、成藏动力学和油藏描述为理论指导,以数据库为支持,通过对地质、测井以及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动静结合,详细描述储层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储层砂体及有效砂体精细刻画研究与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对目的层形成比较完整、精细的地质认识,分析控制苏14区块盒8段天然气相对富集区块分布的沉积、成岩和成藏机理,采用目前最为有效的分步随机建模方式,运用建立的三维模型属性参数重新落实苏14区盒8段各层的含气面积和储层属性的平面分布,进行研究区的储量复算,以更为准确的评价研究区的开发潜力和筛选有利开发区块。
陈雄涛[5](2020)在《澳大利亚TB区块煤层气岩相建模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TB区块位于澳大利亚Bowen盆地,是M煤层气田的核心产气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研究目的煤层位于二叠中含煤系地层中,依次发育R、F和M三套煤层组,煤层组内部发育众多单煤层。目前煤层气主要生产层位于M煤层组,煤层类型多、煤层薄、横向变化快以及煤层气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都极大地制约着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在认识研究区煤储层的分布特征基础上开展煤层产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煤层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建立研究区岩相模型,明确煤层气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从而达到指导煤层气开发的研究意义。本文基础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地震、测井、岩芯以及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开展煤层构造精细解释和煤层测井解释研究,在三维地震资料密度和自然伽玛属性体反演建立体模型基础上,结合单井岩相解释成果,根据自然伽玛与密度曲线之间的岩性相互关系式建立岩相解释模型,再以岩相模型为约束,结合储层物性参数分析结果,依次建立含气量、灰分、渗透率等属性模型。其次基于地质模型,从单井属性,平面属性,地震属性和储层物性参数属性四方面分析主力产层产气量影响因素,明确M层产气量与煤层埋深、煤层密度、上覆砂岩厚度、煤层厚度以及地震属性最小曲率呈负相关性,与顶面地层倾角、地层方位角、渗透率和地震属性最大曲率呈正相关性。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为TB区块下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能为国内中煤阶煤层气开发提供借鉴。
景丽娟[6](2020)在《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肇州油田州254区块位于大庆长垣东侧、朝阳沟阶地地西的三肇凹陷南部,三肇凹陷是大庆长垣外围控制区主要的生油凹陷之一。而肇州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因此,运用水平井技术提升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成了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因此,针对肇州油田油层较薄、薄互层发育、井间连续性差、断层发育等地质特征及水平井开发效果好但目的层随钻难控制、钻遇薄砂层多、单砂体空间难认识等问题。本次研究开展薄互层窄小砂体条件下的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为预测平面上砂体展布、分析油水井的连通情况以及研究开发动用程度评价提供有力地指导。本次水平井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采用Petrel建模软件完成,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基于井震精细构造解释及小层及沉积单元级平面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开展了复杂多段块地质条件下的断层、层面构造三维构造建模,精细刻画了156条断层,特别对新识别的32条、校正的46条断层进行了建模与校正,为水平井钻遇层位校正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改传统确定性建模方法,用随机性建模和确定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了三维立体相建模;及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相控属性三维地质建模;通过模型、离散化、井点原始属性值分析,属性建模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用后验井等证实构造、沉积相模型可靠。在详细的薄互层窄小砂体及复杂断块的三维地质建模基础上,确定各直井、水平井井控面积,计算水平井开发程度,估算水平井损失储量,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杜荔萍[7](2020)在《基于数理统计的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脚步,城镇化率的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挤入城市,导致城市资源紧张,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如交通堵塞、建设用地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城市的地质条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正确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摆在首位的就是了解地下空间资源现状,进而对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文在北京市平原区永定河及潮白河冲洪积扇选取了4条典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钻孔数据对地层岩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参考相关岩土勘察规范,将地层岩性概化为12类,利用地质建模软件以实现三维地质可视化。在充分对比分析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影响大小的前提下,同时借鉴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意见,在4条典型剖面现有的钻孔中遴选出7项物理力学参数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利用统计学计算方法对本次适宜性各评价指标实测值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值对后续评价分析的影响,为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和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两种评价方法,以筛选的6项物理力学参数及经概化后的岩性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对4条典型剖面进行适宜性评价,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比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选取最适合该研究区的评价方法。根据上述研究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可以很好地利用钻孔数据将地层岩性展布规律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有助于我们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岩性分布、工程地质条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2)运用莱依达准则法、Grubbs准则法和Dixon准则法对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指标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异常值检验,经数据计算验证,对于不同的样本容量应采取不同的异常值检验方法,才能保证准确无误的剔除异常值。(3)对比分析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和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两种评价方法对4条典型剖面的评价结果,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参考现有地下工程实际资料,发现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方法较另一种方法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更加符合现有地下工程在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得出的实践经验,更加适合于北京市平原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价。
丁亮[8](2020)在《陕西省山阳县庙梁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空间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与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的社会背景下,地质三维建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行业发展结合的典型实例。构建数字矿山,应用三维空间建模技术实现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建模是实现矿山可视化的基础。这种方法不仅能便捷地实现地质数据时时存储、管理和更新,而且可形象直观的展示各种地质体在空间的形态结构和展布特征,此外在结合地质数据库基础上可分析地质体属性在空间变化规律,如矿体品位变化特征、岩浆岩矿化程度等,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庙梁金矿以往各个阶段勘查地质资料为基础,在系统调查矿区野外地质特征条件下,以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为工具,构建了庙梁金矿地质数据库、数字地表模型、断层及矿体等实体模型。借助地质统计学中变异函数及变异椭球体等方法,构建实验变异函数,同时用理论变异函数拟合所得结果,在此基础上运用普通克里格和距离幂次反比赋值法对矿体实体赋值,分析变异椭球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各向异性和空间矿化特征。最后在矿体实体模型基础上构建矿体块体模型,结合地质数据库运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矿体品位赋值,估算资源储量。此次研究阐述了庙梁金矿数据库及多种模型构建方法,在矿体实体模型基础上,利用实验变异函数和变异椭球体分析矿体在空间矿化规律,南北矿体在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均存在各向异性特征,北部矿体在该三个主要方向的比值为1.66:1:1,南部矿体的比值为1.15:1:1。北部矿体矿化分布较均匀,相对集中且具有明显坐标变化特征,南部矿体实验变异函数有明显锯齿现象,表示贫富矿交替出现,具有一定的坐标变化性质,是受构造影响的典型表现。在实体模型及数据库基础上构建矿体块体模型和品位模型,得到庙梁金矿的金属资源储量。
任江丽[9](2019)在《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王世璐[10](2019)在《吴起油田A井区长6油层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文中指出吴起油田A井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西部,吴起县南部。根据前人资料可知,研究区长6时期处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良好的储层条件,且研究区长7层烃源岩丰富,表明A井区长6层具有勘探开发的潜力。但A井区主力开发油层为长4+5层,对长6油层组研究程度较低,对长6油层组砂体展布特征以及储层属性分布规律等了解有限,因此本论文开展吴起油田A井区长6油层组三维地质建模工作,为进一步全面清晰地认识研究区长6油层组打下基础。依据标志层识别、旋回控制以及地层厚度对比等方法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将研究区长6油层组划为长611、长612、长621、长622、长63。由小层顶面构造等高线图可知,研究区呈东高西低较平缓单斜构造,其间发育部分鼻状构造。将预处理后的测井数据通过解释模型进行二次解释,得到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属性数据,从而进一步探究储层“四性关系”。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区沉积相标志可知,研究区长6油层组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与分流间湾微相发育明显;在顺物源及垂直物源沉积微相连井剖面中,长612小层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程度最好,长611、长621与长622次之,长63最差;对比各小层砂地比及砂厚等值线图可知,研究区在长6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向,河流主要从研究区北部及东部流入,南部及西部流出,长612小层砂体发育程度最好,长63最差。根据测井二次解释结果以及岩性分布特征对储层的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探究,通过计算各项评价参数并综合对比各小层非均质性强弱可知,研究区长6油层组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强弱表现为:长62>长61>长63。采用petrel软件建立研究区构造模型、岩相模型以及储层属性模型,综合分析所建立模型可知:(1)岩相模型与储层属性模型以及储层属性模型之间具有较强关联性,即属性模型高值区域与岩相模型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对应性较好;(2)研究区长6油层组中长612为最佳储层,长622、长621和长611次之,长63最差。
二、RMS地质建模软件在MTZ地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MS地质建模软件在MTZ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oCAD平台的复杂地质体空间信息一体化建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三维空间一体化理论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建模技术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三维建模应用平台研究现状 |
1.2.4 现存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维地质建模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 |
2.1.1 三维地质模型分类 |
2.1.2 空间插值计算分析 |
2.2 建模流程及关键技术分析 |
2.2.1 SKUA-Go CAD建模工作流程 |
2.2.2 关键建模技术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模研究区工程概况 |
3.1 区域概况 |
3.1.1 地形、地貌状况 |
3.1.2 场地岩土条件 |
3.1.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1.4 工程地质作用 |
3.2 岩溶地质特征及其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层建模预处理 |
4.1 建模方法比选 |
4.1.1 Wizard与工作流程内地层曲面拟合 |
4.1.2 Wizard与工作流程内UVT断层网络构建 |
4.1.3 SGrid与工作流程内地质实体建模 |
4.2 现场工程数据预处理 |
4.2.1 源数据处理分析 |
4.2.2 Python提取数据信息 |
4.2.3 剖面图地质信息转换 |
4.2.4 钻孔数据插值加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上、地下空间信息一体化建模技术及应用 |
5.1 复杂地质地层曲面建模 |
5.1.1 现场工程数据加载 |
5.1.2 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y Workflow构建地层地质模型 |
5.2 复杂地质体(溶洞)模型的构建与内嵌 |
5.3 地上、地下空间信息一体化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雨旺煤层气区块三维地质建模与叠置含气系统产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建模原则的制定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建模思路及原则 |
2.3 模型信息 |
2.4 建模技术和工作流程 |
2.5 小结 |
3 雨旺区块三维地质建模 |
3.1 基础数据整理 |
3.2 数据导入和层面的生成 |
3.3 建模过程及结果讨论 |
3.4 小结 |
4 合层排采产能分析及预测 |
4.1 LC-C2井合采产能预测分析 |
4.2 合层排采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 井网优化与产能预测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辽宁本溪地区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与BIF铁矿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F铁矿的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地质调查的研究现状 |
1.2.3 鞍-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含铁建造空间展布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小结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古元古界 |
2.2.3 新元古界 |
2.2.4 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3 侵入岩 |
2.3.1 新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地质构造 |
2.5 断裂 |
2.6 矿产 |
第3章 三维地质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 三维地质研究内容 |
3.2 三维地质研究思路 |
3.2.1 地质模式指导 |
3.2.2 多级剖面约束 |
3.2.3 分区块调查研究 |
3.2.4 分区块按对象三维地质建模 |
3.2.5 统一集成 |
3.2.6 逐步完善 |
3.3 三维地质研究流程 |
3.3.1 以研究方法为中心的三维地质研究流程 |
3.3.2 以模型为中心的三维地质研究流程 |
3.4 三维地质建模模型 |
3.5 小结 |
第4章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4.1 岩石物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2 区域岩石物性特征 |
4.3 区域重力特征 |
4.4 区域航磁特征 |
4.5 小结 |
第5章 区域深部地质结构格架特征 |
5.1 非震地球物理数据的采集 |
5.1.1 重力数据测量 |
5.1.2 地磁数据测量 |
5.1.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测量 |
5.2 非震地球物理数据的处理 |
5.2.1 重、磁数据处理 |
5.2.2 MT数据处理 |
5.3 非震地球物理剖面深部地质结构 |
5.3.1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Ⅰ |
5.3.2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Ⅱ |
5.3.3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Ⅲ |
5.3.4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Ⅳ |
5.3.5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Ⅴ |
5.4 重、磁联合反演 |
5.5 重、磁联合反演剖面深部地质结构 |
5.6 小结 |
第6章 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 |
6.1 研究区三维空间模型 |
6.2 燕山期侵入岩体的深部地质形态 |
6.3 辽吉裂谷的构造边界与沉积边界 |
6.3.1 构造边界 |
6.3.2 沉积边界 |
6.4 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 |
6.5 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史 |
6.6 小结 |
第7章 本溪地区含铁建造的空间发育规律 |
7.1 本溪地区主要铁矿矿床特征 |
7.1.1 南芬矿集区 |
7.1.2 北台矿集区 |
7.2 本溪地区铁矿空间展布规律 |
7.2.1 研究区主要铁矿平面展布特征 |
7.2.2 含铁建造盖层发育情况 |
7.2.3 含铁建造空间三维形态 |
7.2.4 富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 |
7.3 岩体侵入对含铁建造空间发育的影响 |
7.3.1 岩体侵入对含铁建造的侵蚀作用 |
7.3.2 岩体侵入对矿体的富集作用 |
7.4 褶皱对含铁建造空间发育规律的影响 |
7.4.1 褶皱改变铁矿的形态 |
7.4.2 褶皱使铁矿富集 |
7.5 断裂对含铁矿建造空间发育的影响 |
7.5.1 断裂影响矿体出露形态 |
7.5.2 断裂影响矿体的保存程度 |
7.5.3 断裂提供铁矿富集条件 |
7.6 隆升剥蚀作用及盖层对铁矿的影响 |
7.7 深部找矿前景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苏里格气田苏14区盒8下气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
1.2.2 辫状河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3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划分及构造特征 |
2.1 地质划分 |
2.1.1 地质特征 |
2.1.2 小层标志 |
2.1.3 地层格架 |
2.2 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划分依据 |
3.2.1 岩心相 |
3.2.2 测井相 |
3.3 沉积微相划分 |
3.3.1 曲流河 |
3.3.2 辫状河 |
3.4 沉积微相特征 |
3.4.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3.4.2 沉积剖面相分析 |
3.4.3 沉积平面相分析 |
3.4.4 测井相平面分析 |
第四章 储层砂体及有效砂体精细刻画研究 |
4.1 砂体发育特征 |
4.2 砂体的纵向特征 |
4.2.1 砂体的纵向分布模式 |
4.2.2 砂体接触关系 |
4.2.3 砂体规模的确定 |
4.3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4.3.1 砂岩的平面展布特征 |
4.3.2 有效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测井解释 |
5.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5.1.1 储层岩性 |
5.1.2 储层物性 |
5.1.3 储层电性 |
5.1.4 储层含气性 |
5.1.5 四性关系研究 |
5.2 储层测井解释 |
5.2.1 物性测井解释 |
5.2.2 饱和度测井解释 |
5.2.3 测井解释成果 |
第六章 储层三维精细气藏建模研究 |
6.1 地质建模思路与基本流程 |
6.1.1 地质建模思路 |
6.1.2 Petrel地质建模流程 |
6.2 构造-地层格架模型建立 |
6.3 岩相模型 |
6.4 属性模型 |
6.4.1 数据离散化 |
6.4.2 属性模型数据分析 |
6.4.3 属性模型建立 |
6.5 储量计算 |
6.5.1 储量计算参数研究与选取 |
6.5.2 储量计算结果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澳大利亚TB区块煤层气岩相建模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盆地演化特征 |
2.3 煤系地层特征 |
第三章 煤层划分和对比 |
3.1 划分原则 |
3.2 划分对比结果 |
第四章 煤储层地震解释 |
4.1 基础数据分析 |
4.2 井震标定分析 |
4.3 煤层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
4.3.1 区域构造特征分析 |
4.3.2 构造解释方法 |
4.3.3 构造解释成果 |
第五章 煤储层测井综合解释 |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5.1.1 标志层选择 |
5.1.2 标准化方法 |
5.1.3 岩芯深度归位 |
5.2 煤层测井解释 |
5.2.1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 |
5.2.2 测井解释结果 |
5.2.3 岩相划分结果 |
5.4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
5.4.1 含气量分析 |
5.4.2 灰分分析 |
5.4.3 湿度分析 |
5.4.4 密度分析 |
5.4.5 渗透率分析 |
5.4.6 兰氏压力和兰氏体积分析 |
第六章 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 |
6.1 构造模型 |
6.1.1 断层模型 |
6.1.2 层位模型 |
6.2 属性模型 |
6.2.1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岩相模型 |
6.2.2 煤储层物性参数模型 |
第七章 煤储层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
7.1 数据基础 |
7.2 单井属性分析 |
7.3 平面属性分析 |
7.4 地震属性分析 |
7.5 储层物性参数属性分析 |
7.6 应用效果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0.2.1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 |
0.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0.3 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路线 |
0.4 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理位置 |
1.2 区域构造特征 |
1.2.1 断层体系展布及平面组合 |
1.2.2 断层体系剖面组合 |
1.3 研究区沉积背景 |
第二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 |
2.1 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微相类型及其测井相模式 |
2.2 研究区重点小层微相平面展布 |
第三章 水平井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3.1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
3.1.1 确定性建模方法 |
3.1.2 随机模拟基本原理 |
3.1.3 常见随机建模方法 |
3.1.4 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原理 |
3.2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 |
3.3 建模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
3.4 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的重、难点 |
3.4.1 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重点 |
3.4.2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
3.5 水平井区三维构造建模 |
3.5.1 断层模型建立 |
3.5.2 模型范围及网格确定 |
3.5.3 水平井区层位模型建立 |
3.5.4 水平井区构造模型建立 |
3.5.5 水平井层位归属 |
3.5.6 垂向网格划分 |
3.6 水平井区沉积相建模 |
3.6.1 沉积相建模方法优选 |
3.6.2 相控框架建立-井震结合沉积微相刻画 |
3.6.3 沉积微相图数字化 |
3.6.4 序贯指示模拟参数优选-变差函数 |
3.6.5 水平井区沉积相建模结果 |
3.7 水平井区属性建模 |
3.7.1 曲线数据离散化 |
3.7.2 数据分析 |
3.7.3 水平井区属性模型建立 |
第四章 模型可靠性分析及储量计算 |
4.1 可靠性分析 |
4.1.1 构造模型质量控制 |
4.1.2 沉积相模型质量控制-后验井 |
4.1.3 属性模型质量控制 |
4.2 模型储量计算 |
4.2.1 净毛比模型 |
4.2.2 储量计算 |
第五章 水平井区开发动用程度评价 |
5.1 井控面积 |
5.2 开发动用程度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基于数理统计的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 |
3.三维地质概念模型 |
3.1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选取 |
3.2 三维地质概念模型搭建 |
3.2.1 岩性概化 |
3.2.2 绘制剖面图 |
3.2.3 引入虚拟钻孔 |
3.3 模型分析 |
4.基于数理统计的岩土参数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整理 |
4.2 数据分析 |
4.2.1 异常值检验 |
4.2.2 岩土参数的数理统计 |
5.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级 |
5.3 确定指标权重 |
5.3.1 层次分析法 |
5.3.2 粗糙集理论 |
5.4 评价模型的选取及两种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比较 |
5.5 北京市平原区4条典型剖面适宜性评价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陕西省山阳县庙梁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介绍 |
1.3 三维地质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庙梁金矿的勘查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岩浆岩 |
2.2.4 矿区角砾岩 |
2.3 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矿体地质特征 |
2.3.2 矿石特征 |
2.3.3 围岩蚀变与变质作用 |
第三章 地质数据库构建及可视化 |
3.1 地质钻孔数据特征 |
3.2 地质数据库及存储方式 |
3.3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库构建及可视化 |
3.3.1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简介 |
3.3.2 3DMine地质数据结构 |
3.3.3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库构建 |
3.3.4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 |
3.3.5 庙梁金矿钻孔数据库构建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区三维实体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
4.1 三维地质建模基本理论 |
4.1.1 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
4.1.2 数字地表模型构建方法 |
4.1.3 3DMine三维实体建模原理及方法 |
4.2 矿区数字地表模型 |
4.3 矿区实体模型构建 |
4.3.1 矿体模型 |
4.3.2 断层模型 |
4.4 矿区构建实体模型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庙梁金矿地质样品统计分析研究 |
5.1 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 |
5.1.1 区域化变量概念 |
5.1.2 变异函数理论 |
5.1.3 空间变异椭球体模型 |
5.1.4 距离幂次反比法与克里格法 |
5.2 庙梁金矿地质样品分析 |
5.2.1 原始样品统计分析 |
5.2.2 特异值处理 |
5.2.3 组合样品统计分析 |
5.3 庙梁金矿金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5.3.1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 |
5.3.2 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 |
5.3.3 变异函数地质解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区块体模型构建及应用 |
6.1 块体模型构建原理及流程 |
6.1.1 块体模型构建原理 |
6.1.2 块体模型构建流程 |
6.2 庙梁金矿块体模型构建 |
6.2.1 属性参数设置 |
6.2.2 条件约束 |
6.3 庙梁金矿品位模型构建 |
6.4 庙梁金矿资源储量估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域及主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研究现状 |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开发现状 |
2.3 地层特征与地层划分对比 |
2.3.1 地层特征 |
2.3.2 确定标志层 |
2.3.3 地层划分与对比成果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3.1 构造解释 |
3.1.1 单井层位标定 |
3.1.2 三维构造解释 |
3.1.3 构造变速成图 |
3.2 结构特征 |
3.3 断裂特性 |
3.3.1 平面构造特性 |
3.3.2 纵向构造特性 |
3.4 平面上构造区块单元的划分 |
3.4.1 东部洼槽带 |
3.4.2 西部洼槽带 |
3.4.3 东部缓坡带 |
3.4.4 东部鼻状构造带 |
3.4.5 中部断垒带 |
3.4.6 西部鼻状构造带 |
3.4.7 西部反转带 |
3.5 构造的演化过程 |
3.5.1 断陷形成早期 |
3.5.2 断陷稳定期 |
3.5.3 断陷萎缩期 |
3.5.4 回返抬升期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测井相 |
4.2 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类型 |
4.2.1 扇三角洲沉积 |
4.2.2 湖相沉积 |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3.1 单井相分析 |
4.3.2 连井相分析 |
4.3.3 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五章 储层预测模型 |
5.1 地震属性的筛选和优化 |
5.1.1 均方根振幅(振幅统计类) |
5.1.2 地震波弧线长值(频谱类统计类) |
5.1.3 平均信噪比(地震道相关统计类) |
5.1.4 平均瞬时频率(复地震道统计类) |
5.2 反演难点及解决办法 |
5.2.1 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
5.2.2 地震资料纵向分辨低 |
5.2.3 测井曲线数据差异大 |
5.2.4 波阻抗重叠严重,砂泥岩无法有效识别 |
5.2.5 纵向反演层系多 |
5.3 反演方法的优选 |
5.3.1 常规反演方法 |
5.3.2 反演方法优选 |
5.3.3 稀疏脉冲反演基本原理 |
5.4 反演关键参数的确定 |
5.4.1 确立反演流程 |
5.4.2 优选反演参数 |
5.5 反演模型检验 |
5.6 油气成藏研究 |
5.6.1 成藏条件与机制 |
5.6.2 油气成藏模式 |
5.6.3 潜力层系的成藏特征 |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目的 |
6.2 建模方法简述 |
6.2.1 确定性建模方法 |
6.2.2 随机建模方法 |
6.3 建模技术路线及流程 |
6.4 模型建立 |
6.4.1 构造模型 |
6.4.2 岩相模型 |
6.4.3 属性模型 |
6.5 模型验证 |
6.6 剩余油分布特征 |
6.6.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6.6.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七章 勘探开发实践应用 |
7.1 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寻找储量接替潜力 |
7.2 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
7.3 强化注水系统,保持老井固有生产能力 |
7.3.1 油井转注 |
7.3.2 扩大油层水驱波及体积 |
7.4 加大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
7.4.1 老井压裂 |
7.4.2 解堵驱油 |
7.5 调整方案总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作者简介 |
1. 基本情况 |
2. 教育背景 |
(10)吴起油田A井区长6油层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地质建模概述 |
1.2.2 国内外储层建模发展历程 |
1.2.3 油藏描述中的地质模型 |
1.2.4 吴起油田地质建模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勘探开发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 |
2.1.2 研究区晚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 |
2.2 研究区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研究区小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地层划分 |
3.1.2 连井骨架剖面对比 |
3.2 小层顶面构造特征 |
第四章 测井二次解释以及储层“四性关系” |
4.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4.1.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
4.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2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4.2.1 邻区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特征 |
4.2.2 测井解释模型(电性与物性、含油性关系) |
4.2.3 研究区内电性与岩性关系 |
4.2.4 研究区内岩性与物性关系 |
4.2.5 研究区内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
4.3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结果 |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
5.1 研究区长6期沉积概况 |
5.2 沉积相标志 |
5.2.1 岩石颜色特征 |
5.2.2 岩石成分特征 |
5.2.3 岩石结构特征 |
5.2.4 沉积构造特征 |
5.2.5 测井相标志 |
5.3 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
5.4 单井沉积微相划分以及沉积微相连井剖面 |
5.4.1 单井沉积微相划分 |
5.4.2 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图 |
5.5 沉积微相及砂体厚度展布特征 |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 |
6.1 层内非均质性 |
6.1.1 垂向粒度韵律及渗透率韵律 |
6.1.2 层内渗透率非均质参数 |
6.1.3 层内不连续薄夹层 |
6.2 层间非均质性 |
6.2.1 分层系数(An) |
6.2.2 砂层密度(Sn) |
6.2.3 隔层分布 |
第七章 三维地质建模 |
7.1 三维地质建模定义及特点 |
7.2 地质建模方法 |
7.3 地质建模涉及的建模软件 |
7.4 建模流程 |
7.4.1 建模前期准备 |
7.4.2 数据粗化 |
7.4.3 变差函数 |
7.5 建模结果 |
7.5.1 构造模型 |
7.5.2 岩相模型 |
7.5.3 储层属性模型 |
第八章 认识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RMS地质建模软件在MTZ地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oCAD平台的复杂地质体空间信息一体化建模研究与实践[D]. 潘雅静.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雨旺煤层气区块三维地质建模与叠置含气系统产能预测[D]. 冯帅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辽宁本溪地区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与BIF铁矿分布规律[D]. 徐春辉. 吉林大学, 2020(03)
- [4]苏里格气田苏14区盒8下气藏地质特征研究[D]. 种苗.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澳大利亚TB区块煤层气岩相建模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D]. 陈雄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6]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D]. 景丽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基于数理统计的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D]. 杜荔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8]陕西省山阳县庙梁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化空间分析[D]. 丁亮. 长安大学, 2020(06)
- [9]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 任江丽.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吴起油田A井区长6油层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 王世璐.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