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丽江城市水环境调查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江浩麟[2](2020)在《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区域内城市水环境经过多年治理得到较大改善,但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亟需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展开研究,明确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并制定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和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这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总结西南地区城市概况,掌握了西南地区城市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水文水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数据。并选取了区域内的15个城市共计45处断面进行取样检测,选取BOD、TN、NH4+-N、TP四项指标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价,解析污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城市有接近半数的水体水质较差,接近六成的水体水质没有达到目标水质类别。区域内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超标指标为氮、磷。基于西南地区城市的水质目标要求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负荷削减分配,制定西南城市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别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污染物削减目标。综合考虑技术在西南地区城市的适用性和实效性,从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水体水质提升和城市节水四个方面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提出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充分考虑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分属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结合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阶段性,设置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未来重点技术方向和阶段性治理目标,实施分期治理。最终形成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指导未来十五年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城市水体开展治理与修复等工作。
陈扬扬[3](2019)在《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古城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此等情况,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与手段,来应对当前古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国家的重视和民族文化的日益觉醒恰好为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日益规范化的保护行为和对保护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是地方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象征,能够使地方政府管理工作朝着更高效、精细和智慧化方向前进。文章基于地方政府不断重视古城保护的趋势,对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探索。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的材料,概括总结地方政府保护泉州古城取得的成效,提出其在古城维修维护、利用开发、发展服务、资源效率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古城保护主体间存在利益博弈、古城保护相关部门权责不够明晰、古城保护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古城保护投融资渠道不够多元、公共物品供给配置体系不够成熟,是泉州古城保护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强化古城保护的制度性保障、协调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行为、提升古城保护的能力水平方面进一步优化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罗莎[4](2019)在《济南市城市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产业结构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用水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城市水系统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取济南市中城市化特征明显的市区(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和槐荫区)和历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7年五年作为城市水系统评价基准年进行可持续性的评价研究。本论文选择DPSIR模型作为评价模型,对济南市城市水系统进行可持续性评价。将城市水系统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水生态系统和水管理系统,利用DPSIR模型的特征,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类因素特点,结合研究区的水文气象、社会文化和经济状况等,基于城市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目标,对四大子系统进行指标的筛选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对于所选取的指标,存在单位不统一的状况,本论文选取变异系数法和改进熵值法进行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同时进行权重的确定;对比分析变异系数法和改进熵值法对于确定指标权重的优缺点,进而选择了变异系数-改进熵值组合法,进行四大子系统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同时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城市水系统各子系统权重的确定。在对济南市城市水系统进行评价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层面,对四个子系统进行年际可持续性评价分析研究,比较市区和历城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济南市城市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在不同的准则层,不同的年份,对城市水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利用雷达图直观性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准则层,不同的年份,综合城市水系统的主作用系统;由此可推断,不同年份,综合城市水系统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主导作用系统,对于城市水系统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任天漫[5](2014)在《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自然适应性研究 ——以古代丽江、苏州、保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城市营造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朴素的自然观,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城市的选址依托大自然,充分利用河流水系,在气候环境上城市建设注意趋利避害;将周围绿色的山林及优美的水面融入到城市之中。因此,在历史上中国古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城市,尤其是一些府县城市,往往突破《周礼》城市营建制度,城市营建更加顺应自然,丽江、苏州、保定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城市自然基础的忽视和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忽略,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尽和谐。研究中国古代府县城市的自然适应性,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信,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现实”,给予我们深远的启迪。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考证对古代丽江、苏州、保定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矩阵图法对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自然适应性进行结构性梳理。论文的第三章开始到第五章,从自然环境中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地形、河流水系、气候)入手,宏观上总结我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及实践中的地形、河流水系及气候的适应性,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地域条件下的三个城市:丽江(西南山地城市)、苏州(江南水乡城市)和保定(华北平原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以这三个城市为代表,系统分析了城市选址、空间结构、城市肌理、技术问题等方面的自然适应性。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府县城市在自然适应性上有着如下特征。首先,从宏观到微观的因地制宜性。在选址时考虑区域以及内部地形的选择,地形决定空间格局、道路的走向和分布密度,使平原、山地城市和水乡城市呈现出不同的肌理特征。其次,从“逐水而居”到“理水而兴”的因水制宜性。城市选址于水源丰富之地,靠近江河湖海;在水网纵横的城市,水系为骨架形成空间格局;重视理水和防洪工程,对自然水系进行引导建造园林。最后,从被动到主动的趋利避害的气候适应性。选址时充分勘察气候,追求“藏风聚气”的格局;靠近水域形成“水陆风”。通过方位的偏移和街道的组织引导通风,建筑的朝向、密度、形式、结构及布局等适应气候。笔者认为,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古代城市,同时也要用历史地眼光来看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启示是要由“以人为本”的规划观转向“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要尊重自然要素本身的特征,对其系统地保护和适度的利用。
李旭[6](2010)在《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冷静地观看我们的城市,不难发现“自大与自卑”的现象从理论到实践都不鲜见,说明我们的城市建设尚缺乏自信,内在活力仍显不足,而要找到自信,拥有活力,就必须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深刻了解,如此方能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实现真正的民族自尊和自强,因而地域城市建设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意义。同时西南地区地域广阔,城市丰富多样,演进过程复杂而曲折,若面面俱到,难免“歧路亡羊”,因此必须抓住主要问题,把握重点,方能以点带面获得对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论文以“西南”为研究域,“名城”为研究点,由城市形态切入,以“序列+结构”的方式,通过对城市形态起源、演变、特点、成因的分析,解析其发展演变规律,探讨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启示,力图为当代西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客观的依据与借鉴。历史本体部分,考虑到西南地区城市形态演进过程曲折、复杂,各阶段城市形态各具特点,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故按形态特征的差异将其分为:原生聚居文明格局及演进、传统形态形成与演进、近现代转型期三大阶段,将社会历史、城市形态演变及对成因的分析紧密结合进行论述。先秦时期是西南地区聚居、城市起源的重要阶段,文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远古历史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与文化结构、族属及迁徙、交通路线等,还原当时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循着远古文明、“巢居、穴居”、聚落、城市的发展顺序,复原当时的聚居文明格局,分析早期城市的形态特征,力图阐明在先秦时期逾百万年的远古历史中,西南地区生活着什么样的部族,他们在怎样的条件下,出于什么目的创造了什么样的聚居环境,这些聚居环境的形态有何特征,为何形成这样的特征。秦汉至明清是西南地区传统城市形态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该时期有关城市形态演进的资料较原生聚居文明时期丰富许多,使得研究有可能深入到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形态的内部结构及构成要素的分析。论文纵向上以各阶段社会背景、城镇发展为基础,以典型城市形态的演进轨迹为线索,找出城市发展及形态演进的特点及成因;横向上深入探讨传统城市形态构成要素(山水格局、轮廓、核、轴、架、群)的类型、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古代城市的营建模式、城市发展与形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西南地区近现代城市形态经历了剧变转型,文章在分阶段论述历史背景、城市发展特点、典型城市形态演变的基础上,抓住近现代城市发展轨迹极其相似这一特点,从整体上论述近现代城市的剧变转型过程:正是不同于传统城市的新型城市形态要素的出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构,城市扩展的速度与模式的变化导致了城市形态的剧变转型;其本质原因是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改变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在历史过程及特点已然清晰的基础上,论文总结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得出城市形态与环境、与功能相适应,并且自身具有延续继承性的一般规律;从组织机制的角度回答了城市是怎样去适应环境与功能,城市复杂多样而有序的城市结构是怎样形成的问题;然后总结了影响因素、组织机制、规律对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作用。最后尝试将城市形态特色衰微现象置于历史过程中,从演进规律与组织机制的角度分析衰微的本质原因,从宏观、中观层面探讨历史形态本身以及历史规律及经验对构建当代特色城市的价值与启示。
卢斌(王莹)[7](2010)在《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一个人口迁移、景观变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断加大,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也向纵深拓展。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断加强,很多快速城市化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在脆弱生态地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作为西部干旱区的典型案例地区,艾比湖流域已成为新疆继塔里木河流域之后的第二大生态退化区,该流域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到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在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位于新疆西部的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构建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构建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格网GIS技术对各项指标进行空间格网化表达,然后综合运用主观AHP打分法和客观修正熵权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在GIS的支持下进行地图代数运算,获得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步结果,最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艾比湖流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以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了预测,得到2015年和2020年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在上述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多项对策,以期为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强烈,城市化的初期阶段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中,自然背景的生态环境因素高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生态因素,但流域人地关系在进一步加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强。(2)应用格网化方法对影响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人口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3)通过分析评价艾比湖流域1990年、2000年、2008年三个年份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现,2000年以后,区域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流域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呈良性发展。(4)从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上来看,城市内部和外部或非城市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即城市内部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要明显好于非城市区域。(5)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将逐步好转,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尝试运用格网化方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对传统的以行政单元为最小研究区域的方法进行了更新,从而可有效揭示行政单元内部的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区域城市化发展状况。(2)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实现了格网化分析研究,使得研究的尺度在空间上进一步细化,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具操作性。(3)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格网化结果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模型进行了预测,比传统的基于行政单元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方法精度有所提高,预测的结果比单纯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预测模型准确度有所提升。
黄义忠[8](2010)在《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丽江市地处藏滇地槽与扬子准地台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丽江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成果对丽江市社会经济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系统收集丽江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料分析整理并借助GIS平台建立基础地质环境空间数据。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开展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提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解译遥感地质信息,分析遥感地质特征对丽江市遥感地质信息解译,将遥感地质特征归纳为:活动断裂发育,线性特征清晰,连续性好,影像信息明显,显示了断裂的强烈活动性,由活动线性构造控制边界的环形构造发育。线—环构造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格局:活动断裂带构成了菱格状—三角形的构造骨架,构造盆地、隆起受断裂带的控制,线、环构造形成共用边界、相切和相交的关系。2、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丽江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方病、环境变迁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及环境污染等。丽江市活动断裂发育,活动断裂控制了区内地貌发育、资源分布及地震发生。研究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丽江市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个乡镇、矿山和多条公路受到危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受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的控制,研究区分为易发区、较易发区两类,进一步划分9个危害区段。丽江市土壤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地质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加剧土壤侵蚀。丽江市化探未见放射性元素异常,地方病病种有地方性甲状腺病、地氟病和克山病,发病地域有限并得到控制。程海、拉市海呈现水体萎缩、水质恶化趋势,分析认为是湖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与气候等多因素综合结果;近年来玉龙雪山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交通和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和范围小,区内陡坡垦殖现象已得到遏制。丽江市部分江河湖泊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各大居民点空气受到一定程度污染。3、多源信息叠加与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多源信息叠加综合分析认为,线、环构造交叠部位是活动地带和易发震部位,布格重力异常带与深大断裂和地震活动存在对应关系,均衡重力异常表明区内存在强烈的局部均衡重力调整,强震发生与异常区相关,航磁异常与大地构造分区及分界断裂相对应,强震发生在剧变处。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为地球物理场复杂多变,活动构造发育,构成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基础条件,地质环境问题以地震、地质灾害为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资源丰富但区域差异明显。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为活动构造、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分析认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研究区可划分6个潜在震源区,对未来地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为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开发。4、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采取“多系统评价”的原理方法,将评价综合层划分为基础资源条件(影响因素)、环境状况(胁迫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因素)三个要素,选取了12个因子作为评价项目(因子层),拟定了因子分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因子的权重。将研究区划分为8921个网格评价单元,采取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计算各单元得分值,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全区共分为4个脆弱性低亚区、10个脆弱性较低亚区、7个脆弱性中等亚区、6个脆弱性较高亚区、2个脆弱性高亚区。5、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通过人一地质环境关系分析,探讨丽江市人一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认为地质环境背景、人类活动、地质环境问题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功能良好的地质环境系统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成果基础上,将全区进一步划分为9个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提出了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探索性创新成果:①以人—地质环境系统理念,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空间分布、控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②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③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区划。④探索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较大区域,基于GIS和多源信息的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方法体系。
范弢,庄立会[9](2008)在《丽江城市水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对丽江盆地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使用美国EPA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DRASTIC)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该盆地的脆弱性值高。在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丽江市地下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适宜性区划及措施。
范弢[10](2008)在《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以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野外调研、GIS、数理模型分析、文献分析对比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云南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质学的角度讨论了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的兴起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内涵。从地质构造、气候、水资源、植被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子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特征。(2)研究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通过对丽江拉市海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等环境指标研究,近2000aBP以来丽江气候环境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阶段Ⅰ(2000~1480aBP)气候偏暖干;阶段Ⅱ(1480~890aBP)气候较冷湿;阶段Ⅲ(890~450aBP)气候较暖干,存在明显冷湿波动;阶段Ⅳ(450~130aBP)气候冷湿;阶段Ⅴ(130aBP以来)气候向偏暖干发展,存在冷湿波动。磁化率指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反映拉市海流域近2000aBP以来人类活动的环境响应不断加强。第四纪以来丽江气候与植被演替显示出冷湿—暖干气候组合,代表着西南季风区气候演化的区域性特点。与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抬升相对应,滇西北金沙江水系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阶段、上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早期的内陆河水系阶段以及早更新世晚期的现代水系发育与金沙江河谷形成阶段。探讨了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形成的“新构造”模式,认为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是在第四纪多期新构造运动,导致生态地质环境变异,并叠加多期冰川作用的结果。(3)重点研究了近现代丽江生态地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丽江大研古城生活污染导致丽江盆地地下水和漾弓江水污染加剧,盆地现有水资源仅可满足丽江城市近期和中期发展需要,而对远期保障率不高。暖干气候变化、过度抽取地下水以及水源地生态环境退化导致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对拉市海调水依赖性增强,古城景观水质下降和水量不足影响世界遗产地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龙雪山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显着的响应,表现为冰川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等特征。山坡地质灾害、特殊类土及地震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强降水及城市工程扰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两个最直接因素。森林资源低位消耗、城市建设扰动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加速了丽江盆地周缘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趋势。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ⅢSNE),研究了丽江地区1992~2006年产业结构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1992年以来丽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可持续的。(4)从演化动力、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是生态地质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第四纪以来,受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影响,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经历了第三纪末至更新世早期、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以来以及全新世以来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格局。暖干气候变化和丽江社会经济发展是未来50~10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脆弱性评价”的内涵,并以地质构造、岩性、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类型及覆盖率、土壤类型、水资源、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影响及环境质量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了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及脆弱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较高,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区及丽江盆地是生态地质环境高脆弱区,各生态脆弱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并指出了各脆弱区主要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5)利用野外调查、文献综述、模型分析以及历史对比等方法探讨了未来5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到2050年,丽江增温1.6℃(相对1990s),人类活动成为增温的主要因素;而降水波动明显,先增后减,2030年以后呈加速减少趋势,到2050年约减少10%左右,枯水年概率增加。暖干气候导致玉龙雪山冰川融水在2020~2050左右将经历先增后减的状态,漾弓江地表径流和盆地地下水补给增加,但2050年后雪山融水逐年减少将严重威胁丽江城市水资源安全。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丽江盆地地下水评价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盆地边缘的岩溶水以及孔隙水易受污染。水污染加剧以及景观水质和水量不足影响丽江城市水安全,并提出丽江盆地边缘的岩溶大泉及盆地中部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及承压水可作为丽江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利用玉龙雪山区气候监测数据,运用冰川物质平衡模型分析了白水1号冰川ELA演化。到2050年温度上升1.6℃,白水1号冰川相对物质平衡将达到-1430mm水当量,ELA将上升166m至5000m左右;冰川积累区面积从0.713 km2减小到0.155km2左右,冰川面积将约减小到现在面积的22%左右。综合分析了未来丽江山地灾害演变趋势,气候波动、地震活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三方面是制约山地灾害发育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丽江山地灾害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逆转,2005年、2020年、2030年左右是灾害比较活跃的年份,且自2000年开始,山地灾害又将进入一个12年左右波动周期的上升阶段。未来滇西北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转移到近SN向强震带上,丽江地区所在的中甸—大理地震带7级地震的重现期为72年左右,未来50~70年强震活动处于较低水平。而虎跳峡区地质构造运动和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活跃性,是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运用概率分析法,分析了未来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推测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在里氏2.3~4.7级左右。未来50年丽江山地灾害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世纪80~90年代平均水平的6~8倍左右,达到年均2~3亿元左右。丽江土地覆被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森林向草地转移速率将加快。在经济主导性和自然主导性原因为主导因子作用下,林地比例减少速率达0.66%/a,草地比例增加速率达0.59%/a。土壤侵蚀量到2050年将增加1.59倍,水土流失面积将翻倍扩大。而相关政策性因素的有效实施,将使土地覆被面积变化速率减缓,尤其是森林转化为草地的速度将明显降低,森林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增加的幅度减缓,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以旅游业和水电开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将成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2001年以来丽江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必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站工程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影响金沙江上游生态环境和原着民的生活。增强适应能力,减少脆弱性是丽江地区未来实现人一地和谐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地质环境建设、协调人地关系是丽江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保护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以及玉龙雪山冰川资源环境、协调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丽江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丽江城市水环境调查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江城市水环境调查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西南地区概况 |
2.1.1 气候和自然地理 |
2.1.2 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 |
2.1.3 水资源和水文 |
2.1.4 城市基础设施情况 |
2.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 |
2.2.1 西南地区城市污水排放量 |
2.2.2 西南地区城市水功能分类 |
2.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表征方法 |
2.3.2 西南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3.3 西南地区城市湖泊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污染成因解析 |
2.4.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的构建 |
3.1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总则 |
3.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4 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
3.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3.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
3.3.2 西南地区城市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3.3 西南地区城市生态流量核算方法研究 |
3.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 |
3.4.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4.3 西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方案 |
3.4.4 西南地区城市节水方案 |
第4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总则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的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步骤 |
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 |
4.2.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及分阶段目标的确立 |
4.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2.5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指标 |
附录B 西南地区城市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3)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行性分析 |
(三)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古城保护 |
二、地方政府 |
三、政府行为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古城保护的概况 |
一、泉州古城的价值 |
二、泉州古城的特色 |
三、泉州古城保护的近期发展 |
第二节 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的成效 |
一、初步构建古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
二、基本完成了古城保护的规划框架 |
三、有效保护了古城的整体风貌 |
四、更好实现了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利用 |
五、明显提升了古城公共服务的功能 |
第三节 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一、在古城维修维护方面 |
二、在古城利用开发方面 |
三、在古城发展服务方面 |
四、在古城资源效率方面 |
第四节 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古城保护主体间存在利益博弈 |
二、古城保护相关部门权责不够明晰 |
三、古城保护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四、古城保护投融资渠道不够多元 |
五、公共物品供给配置体系不够成熟 |
第三章 国内外古城保护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古城保护的经验 |
一、统一的管理机构 |
二、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
三、筹资渠道多样 |
第二节 国外古城保护的经验 |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 |
二、善于调动民间力量 |
三、重视专业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国内外古城保护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古城保护的制度性保障 |
一、健全古城保护的地方性政策法规 |
二、理顺古城保护的市级和区级政府职责 |
三、制定全面的古城保护规划内容 |
第二节 协调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行为 |
一、补齐古建筑和文物修缮的短板 |
二、统筹规划公有资源的配置 |
三、实施“古城文化+旅游”的产业策略 |
四、开发“互联网+古城文化”的产业链条 |
第三节 提升古城保护的能力水平 |
一、拓宽古城保护的筹资渠道 |
二、建设古城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 |
三、完善古城的基础设施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济南市城市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城市水系统概况 |
2.3.1 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3.3 城市水生态状况 |
2.3.4 城市水管理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价模型与方法 |
3.1 DPSIR模型的来源及含义 |
3.2 DPSIR模型原理及应用领域 |
3.3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3.3.1 变异系数法 |
3.3.2 改进的熵值法 |
3.3.3 变异系数—改进熵值法的组合权重确定 |
3.3.4 综合指数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PSIR的济南市城市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基于DPSIR模型的评价因子分析 |
4.2 指标筛选原则 |
4.3 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城市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5.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1 变异系数法权重计算 |
5.1.2 改进熵值法权重计算 |
5.1.3 组合法权重计算 |
5.2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5.2.1 各子水系统年际评价结果 |
5.2.2 城市水系统年际评价结果 |
5.2.3 城市水系统评价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3.1 基于DPSIR模型的五类因素分析 |
5.3.2 综合评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自然适应性研究 ——以古代丽江、苏州、保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
1.1.2 近年来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忽略 |
1.2 研究对象概念解析 |
1.2.1 关于府县城市 |
1.2.2 关于适应性 |
1.2.3 城市自然适应性 |
1.2.4 研究的主体对象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历史研究的本体价值 |
1.3.2 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研究进展综述 |
2.1 关于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规划的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关于城市与自然相适应的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3 中国古代府县城市地形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营建适应地形的理论思想 |
3.1.1 大山之下,广川之上 |
3.1.2 择“中”而立 |
3.1.3 因天材,就地利 |
3.1.4 轴线对山 |
3.2 古代丽江地形适应性 |
3.2.1 城市选址——山川险要,用水足而沟防省 |
3.2.2 空间格局——三山为屏,一川相连 |
3.2.3 城市肌理——顺山随水错结庐 |
3.2.4 技术问题——结合地形的建筑布局 |
3.3 古代苏州地形适应性 |
3.3.1 城市选址——面水无浸润之害,而得水利之益 |
3.3.2 空间布局——水陆相邻,河街平行 |
3.3.3 城市肌理——江南水巷 |
3.4 古代保定地形适应性 |
3.4.1 城市选址——山环水抱,用水足 |
3.4.2 空间格局——“靴城”,规整有序 |
3.4.3 城市肌理——里坊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古代府县城市河流水系适应性研究 |
4.1 城市营建适应水系的理论思想 |
4.1.1 《管子》中的水系适应性理论 |
4.1.2 风水中的水系适应性理论 |
4.2 古代丽江水系适应性 |
4.2.1 城市选址——生态选择,安全格局 |
4.2.2 空间格局及形态——放射枝状,错落有致 |
4.2.3 城市肌理——因水成势,尺度宜人,致密自由 |
4.2.4 城市用水——科学用水,放水冲街 |
4.2.5 城市防洪——自然演变,奖罚机制,修建泄洪桥 |
4.3 古代苏州水系适应性 |
4.3.1 城市选址——蓄水防洪,航运优越 |
4.3.2 空间格局——双棋盘,沿河发展,城墙城门因水制宜 |
4.3.3 城市肌理——三横四直,带状水巷 |
4.3.4 城市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4.3.5 城市防洪——水利建设,水门基础,城门构造 |
4.4 古代保定水系适应性 |
4.4.1 城市选址——鸡距泉水,贯穿纵横 |
4.4.2 空间格局——北四南五,鸡距绕城 |
4.4.3 城市园林——莲漪清艳 |
4.4.4 城市防洪——疏浚河道,建闸筑堤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古代府县城市气候适应性研究 |
5.1 城市营建适应气候的理论思想 |
5.1.1 坐北朝南——接纳阳光、获取热量 |
5.1.2 藏风聚气——营造良好的小气候 |
5.1.3 面水而居——调节气温 |
5.1.4 方形城市——四季和空间的配合 |
5.2 丽江 |
5.2.1 城市选址——向阳暖和,冬避寒风,夏导凉风 |
5.2.2 空间格局——靠山依水,背山向阳,藏风聚气 |
5.2.3 城市肌理——建筑致密,合院保暖 |
5.2.4 技术问题——建筑结构,屋面山墙,照壁 |
5.3 苏州 |
5.3.1 城市选址——尽量远离太湖湿气,地势稍高 |
5.3.2 空间格局——方位南偏东,水网密布,园林广布 |
5.3.3 城市肌理——横河、直河两侧的建筑布局 |
5.3.4 技术问题——天井和窗的合理组织 |
5.4 保定 |
5.4.1 城市选址——向阳暖和,山脉挡风,水系调温 |
5.4.2 空间格局——方位南偏西,导夏季风 |
5.4.3 城市肌理——干道错开,里坊 |
5.3.4 技术问题——建筑高度、间距,窗的布局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从宏观到微观的因地制宜性 |
6.1.2 从“逐水而居”到“理水而兴”的因水制宜性 |
6.1.3 从被动到主动的趋利避害的气候适应性 |
6.2 启示与展望 |
6.2.1 启示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论文目录 |
(6)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西南地区城市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定位 |
1.2.2 “城市形态”研究的整体观 |
1.2.3 “西南”研究域范围界定及自然地理特征概览 |
1.2.4 亚文化区域划分与“名城”研究点的确定 |
1.2.5 城市形态演进的历史分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的总体研究状况 |
1.3.2 西南地区城市(镇)及建筑历史的研究状况 |
1.3.3 “城市形态”的研究状况 |
1.3.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组织及框架 |
2 原生聚居文明格局及演进(先秦时期) |
2.1 原生聚居文明发展的历史背景 |
2.1.1 “沧海桑田”:远古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
2.1.2 古文明的分布与主要族属、源流 |
2.1.3 “部落--酋邦--方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与演进 |
2.1.4 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
2.1.5 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 |
2.1.6 雏形初具的交通格局 |
2.2 “聚落--古城--都城”: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
2.2.1 “巢居、穴居--聚落”的发展演变 |
2.2.2 史前古城:城市的萌芽 |
2.2.3 方国都城:先秦西南的文明高地 |
2.3 原生聚居文明演进的总结与分析 |
2.3.1 “从聚居到城市”:原生聚居文明的演进轨迹 |
2.3.2 早期城市形态特点及表达的意义 |
2.3.3 影响早期城市发展及形态特点的重大因素总结 |
3 传统城市形态的形成与演进(秦汉—清) |
3.1 秦汉:归于统一王朝后带来城市建设的高潮 |
3.1.1 社会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3.1.2 “拼贴共融”的城市形态 |
3.1.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3.2 三国魏晋南北朝:战乱中北方残破,西南较平稳发展 |
3.2.1 社会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3.2.2 “踯躅徘徊”的城市形态 |
3.2.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3.3 隋唐五代宋:城市繁荣鼎盛,居全国前列 |
3.3.1 社会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3.3.2 “格局初具”的城市形态 |
3.3.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3.4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北移,巴蜀衰落,云南发展 |
3.4.1 社会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3.4.2 “自由发展”的城市形态 |
3.4.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3.5 明清:历经兴衰再迎建城高潮 |
3.5.1 社会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3.5.2 “渐臻成熟”的城市形态 |
3.5.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3.6 西南地区传统城市形态构成要素研究 |
3.6.1 山水格局 |
3.6.2 城市轮廓 |
3.6.3 核 |
3.6.4 轴 |
3.6.5 架 |
3.6.6 群 |
3.7 传统城市形态演进的总体结论 |
3.7.1 “秦--清”城市整体上升的波浪式发展轨迹 |
3.7.2 古代城市营建模式总结 |
3.7.3 传统城市形态的总体特点 |
3.7.4 影响古代城市发展及形态的重大因素总结 |
4 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剧变转型 |
4.1 鸦片战争后城市的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1840-1936) |
4.1.1 历史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4.1.2 “多区组合”的城市形态 |
4.1.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4.2 抗战时期城市的极盛与复衰(1937-1949) |
4.2.1 历史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4.2.2 “畸变”的城市形态 |
4.2.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4.3 建国以来城市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曲折发展(1949-1977) |
4.3.1 历史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4.3.2 “计划配置”的城市形态 |
4.3.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4.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1978 至今) |
4.4.1 历史背景及城镇建设概况 |
4.4.2 “剧变”中的城市形态 |
4.4.3 城市发展与形态的阶段特点及成因分析 |
4.5 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剧变转型总结 |
4.5.1 近现代西南地区城市的“N”字形发展轨迹 |
4.5.2 新型城市空间要素的出现与演变 |
4.5.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转型与重构 |
4.5.4 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与特点 |
4.5.5 影响近现代城市发展及形态剧变的主要因素 |
5 城市形态演进解析及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
5.1 西南地区城市形态历史演进解析 |
5.1.1 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总结 |
5.1.2 西南地区城市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 |
5.1.3 城市形态的组织机制 |
5.1.4 演进机制、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城市形态的综合作用分析 |
5.2 城市形态演进历史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
5.2.1 从演进机制与规律看城市形态特色的衰微与重构 |
5.2.2 历史形态在构建特色城市中的影响与价值 |
5.2.3 历史规律、经验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6.2.1 论文创新点 |
6.2.2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区域意义 |
1.2.3 理论与方法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数据资料来源 |
1.4.1 人口、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
1.4.2 遥感影像数据 |
1.4.3 图形图像数据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条件 |
2.1.3 河流水系特征 |
2.2 生态环境 |
2.2.1 土地资源概况 |
2.2.2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
2.2.3 水土开发的空间格局及主要绿洲 |
2.3 历史时期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变 |
2.3.1 古代游牧民族时期的被动依存关系 |
2.3.2 秦汉至清代以前的人与自然半依存关系 |
2.3.3 清代至建国以前农业经济时期的城市化初步形成 |
2.3.4 建国以来现代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
2.4 艾比湖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 |
2.4.1 城市化过程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 |
2.4.2 流域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
2.5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3.1 城市化研究 |
3.1.1 城市化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城市化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3.1.3 城市化研究评述 |
3.2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3.2.1 生态环境效应国外研究进展 |
3.2.2 生态环境效应国内研究进展 |
3.2.3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评述 |
3.3 二者关系研究 |
3.3.1 二者关系国外研究进展 |
3.3.2 二者关系国内研究进展 |
3.3.3 二者关系研究评述 |
3.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 |
3.4.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方法 |
3.4.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方法评述 第四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与评价体系构建 |
4.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
4.1.1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探讨 |
4.1.2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和反馈机制 |
4.1.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响应机制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3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数据标准化 |
4.4 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4.2 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 |
4.4.3 组合赋权法最终确定权重 |
4.5 权重分析 |
4.6 小结 第五章 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格网化表达 |
5.1 图形基础数据的处理与建库 |
5.2 遥感基础数据的处理与解译 |
5.2.1 土地利用数据 |
5.2.2 NDVI数据 |
5.3 图形类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3.1 地形起伏度 |
5.3.2 气候适宜度 |
5.3.3 水文指数 |
5.3.4 地被指数 |
5.3.5 生态弹性度 |
5.4 统计类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4.1 城市化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4.2 生态环境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6.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定量评价 |
6.1.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定量评价 |
6.1.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 |
6.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
6.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化分析 |
6.3.1 状态与过程分析 |
6.3.2 二元关系分析 |
6.3.3 耦合协调分析 |
6.4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趋势预测 |
7.1 元胞自动机原理 |
7.2 BP神经网络模型 |
7.3 基于元胞自动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预测模型 |
7.3.1 预测模型及分析方法选择 |
7.3.2 城市化模型 |
7.3.3 生态环境模型 |
7.4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分析预测 |
7.5 小结 第八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
8.1 制定科学的流域发展规划 |
8.2 加强自然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
8.3 加快边贸城市建设和发展 |
8.4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 |
8.5 加快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步伐 |
8.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
8.7 确保入湖水量,加强用水的管理 |
8.8 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科研投入 |
8.9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8)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
1.1.1 地质环境与人-地质环境系统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3 研究区地质环境研究状况 |
1.1.4 研究进展综述 |
1.2 论文选题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支撑条件 |
1.6 论文研究成果创新之处 |
2 丽江市基础地质环境 |
2.1 区域大地构造及演化 |
2.2 地质构造 |
2.3 地层岩性 |
2.4 遥感地质信息 |
2.4.1 遥感地质影像单元划分 |
2.4.2 研究区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特征 |
2.5 地球物理特征 |
2.5.1 重力场特征 |
2.5.2 航磁场特征 |
2.5.3 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 |
3 丽江市资源环境 |
3.1 地貌 |
3.2 气象 |
3.2.1 气候特征 |
3.2.2 降雨 |
3.2.3 垂直气候带分区 |
3.3 水资源 |
3.3.1 地表水 |
3.3.2 地下水 |
3.4 土地资源 |
3.5 矿产资源 |
3.6 生物资源 |
3.6.1 植被森林 |
3.6.2 动物资源 |
3.7 旅游资源 |
3.8 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 |
4 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 |
4.1 活动断裂 |
4.1.1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4.1.2 活动断裂地质环境效应分析 |
4.2 地震 |
4.2.1 地震资料 |
4.2.2 地震效应分析 |
4.2.3 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
4.3 地质灾害 |
4.3.1 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 |
4.3.2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
4.3.3 地质灾害分布侍征与区划 |
4.4 土壤侵蚀 |
4.4.1 土壤侵蚀现状 |
4.4.2 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
4.4.3 土壤侵蚀与环境效应 |
4.4.4 土壤侵蚀发育特征 |
4.5 地球化学背景与地方病 |
4.5.1 地球化学背景 |
4.5.2 地方病 |
4.6 环境变迁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
4.6.1 程海湖泊水体萎缩与水质恶化 |
4.6.2 拉市海环境地质问题及效应分析 |
4.6.3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及效应分析 |
4.7 人类工程活动及其效应 |
4.8 环境污染 |
5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多源信息叠加分析 |
5.1 丽江市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特征 |
5.1.1 遥感地质综合信息特征 |
5.1.2 地球物理异常场综合信息特征 |
5.2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
5.2.1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 |
5.2.2 丽江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
5.3 丽江市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
5.3.1 活动构造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
5.3.2 地震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
5.3.3 未来人类工程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
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6.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6.1.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选择 |
6.1.2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地质环境脆弱性分级 |
6.2.2 构建原则 |
6.2.3 指标体系确定 |
6.2.4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确定 |
6.2.5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 |
6.2.6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6.3 评价模型构建 |
6.4 评价单元划分 |
6.5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6.5.1 评价数据的提取与赋值 |
6.5.2 评价因素得分值分析 |
6.5.3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6.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 |
6.6.1 分区原则 |
6.6.2 生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 |
7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 |
7.1 人—地质环境关系分析 |
7.2 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 |
7.3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 |
7.3.1 区划原则与方法 |
7.3.2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划 |
7.4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与建议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与论着简况 |
(9)丽江城市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丽江市社会经济和自然概况 |
1.1 社会经济概况 |
1.2 气象与水文特征 |
2 丽江盆地水资源现状及分析 |
2.1 水资源基本状况 |
2.2 水资源量变动与气候变动影响 |
3 丽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 丽江市城市水资源评价 |
4.1 地下水污染 |
4.2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
4.2.1 盆地孔隙水分布区 |
4.2.2 基岩地下水分布区 |
4.3 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分析 |
4.3.1 自然因素 |
4.3.2 人为因素 |
5 城市地下水利用适宜性区划与保护 |
5.1 地下水适宜性区划 |
5.2 地下水源地保护区 |
6 丽江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调控对策 |
6.1 立项加强水资源的战略性研究 |
6.2 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的方针 |
6.3 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
6.4 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 |
6.5 加强对重要岩溶泉水点和水源补给区的保护 |
6.6 加强对景观用水水质的保护 |
(10)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分析 |
1.1.1 生态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
1.1.2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
1.1.3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
1.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气候─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
1.2.1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与环境演化研究 |
1.2.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气候环境演化研究 |
1.2.3 晚新生代以来滇西北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
1.3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
2.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自然要素构成 |
2.1.1 地质构造与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与水资源 |
2.1.4 植被与土壤 |
2.1.5 土地利用状况 |
2.2 丽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征 |
2.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
第三章 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
3.1 第四纪以来地质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演化 |
3.1.1 青藏高原隆升与滇西北生态地质环境变化 |
3.1.2 丽江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
3.2 第四纪以来丽江古环境演化过程 |
3.2.1 第四纪以来丽江环境演化 |
3.2.2 拉市海湖泊沉积记录与气候环境演化 |
3.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 |
3.3.1 丽江水系演化 |
3.3.2 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机制 |
第四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
4.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现状 |
4.1.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特征 |
4.1.2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状况 |
4.2.1 横断山海洋型冰川区近期冰川变化 |
4.2.2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状况 |
4.3 丽江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
4.3.1 山地城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4.3.2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
4.3.3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
4.4 丽江森林植被变迁及其环境效应 |
4.4.1 森林资源变迁 |
4.4.2 生态环境效应 |
4.5 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环境效应 |
4.5.1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4.5.2 城市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第五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机制及脆弱性评价 |
5.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动力机制与过程 |
5.1.1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
5.1.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 |
5.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5.2.1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脆弱性评价 |
5.2.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5.2.3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综合评价 |
第六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 |
6.1 丽江气候变化趋势 |
6.1.1 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
6.1.2 气候变化趋势 |
6.2 玉龙雪山冰川演变趋势 |
6.2.1 玉龙雪山更新世冰川演化过程 |
6.2.2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演化趋势 |
6.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趋势 |
6.3.1 丽江水资源总体演化趋势 |
6.3.2 丽江盆地水资源演化趋势 |
6.4 丽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
6.4.1 滇西北山地灾害总体发展趋势 |
6.4.2 丽江地震灾害发展趋势 |
6.4.3 丽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 |
6.4.4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 |
6.5 丽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趋势 |
6.5.1 丽江植被变化规律 |
6.5.2 森林和草地变化趋势 |
6.6 丽江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态势及其影响 |
6.7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及影响 |
6.7.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 |
6.7.2 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对丽江发展的可能影响 |
6.8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调保护与调适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简况 |
四、丽江城市水环境调查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江浩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泉州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研究[D]. 陈扬扬.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济南市城市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罗莎. 济南大学, 2019(01)
- [5]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自然适应性研究 ——以古代丽江、苏州、保定为例[D]. 任天漫. 重庆大学, 2014(01)
- [6]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 李旭. 重庆大学, 2010(07)
- [7]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 卢斌(王莹). 西北大学, 2010(09)
- [8]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 黄义忠.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9]丽江城市水资源评价[J]. 范弢,庄立会. 水资源保护, 2008(02)
- [10]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 范弢.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