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视听艺术的色彩通感(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星[1](2021)在《色彩的情感 ——毕业作品《五色·舞色》创作思考》文中提出
胡亚[2](2020)在《“通感”创新思维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感也叫"移觉",最初是用在文章当中,是修辞格的一种。在平日生活中,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常常可以有相互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通过利用人的两种感官的互通,可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具有新奇感和生动性,因而在视觉设计中得到普遍应用。艺术通感所触发的感知,能够有效地丰富人们的情感,提升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沟通的能力。因此,在视觉设计中善于掌握和运用通感思维的训练,对于提高自身的艺术观感能力、提升作品的艺术内涵及价值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公艺涵[3](2020)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需要设计师进行更多形式和思维上的尝试以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运用心理学中的通感现象,将其内化为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让人们回归以感官认识世界的方式,从而更真实地感知设计,更准确快捷地从中获取信息。本论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通感这一心理现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意义。通感是一个结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艺术的跨学科概念,对于通感的研究从修辞学延伸到艺术领域并衍生出艺术通感的概念。艺术通感具有修辞、认知和艺术审美的功能,使得通感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中的一个门类,主要以视觉的表现为主,通感现象可以利用感官上的互通让视觉传达设计拥有更多表达的可能。本论文先通过音乐可视化的实验来论证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分析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设计师与受众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从设计师的角度,通感可以拓展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并且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进而使视觉传达设计更人性化;从受众的角度,通感可以让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更有效地传达给受众,通感带来的情感互通也让受众更能理解设计的内涵。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联系并指导实践,研究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与作用也是为了探索视觉传达设计的更多表达形式,让视觉传达设计更加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本论文旨在挖掘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与作用,目的是帮助拓宽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为设计师提供新的创意思维方式,利用通感中的情感互通实现情感化设计,使得设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为未来视觉传达设计新的发展提供思路。
何思明[4](2019)在《德彪西音乐与印象派绘画之关系研究 ——谈德彪西艺术歌曲之意境》文中研究指明音乐与绘画之间本为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查阅书籍文献及自身艺术实践经验中,对德彪西所处的当时的时代、社会、哲学、艺术背景以及当时对研究艺术家的史料记录进行分析,从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诞生、创作特征、印象派音乐对印象派绘画的借鉴及二者受东方文化的影响的相似性比较,得出结论,从而进一步从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歌词、钢琴伴奏及声音表现来分析德彪西艺术歌曲中歌词的“景”、钢琴的“画”、声音的“色”,从而分析如何理解德彪西音乐中的画面,并表现德彪西艺术歌曲中的意境,进而提出借助设计中的“情绪板”尝试在德彪西艺术歌曲意境的理解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希望能为学习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教师、歌者提供一些教学方法,以便更准确地诠释德彪西的作品,期待本文的完成能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也希望能体现跨学科研究声乐作品重要意的义。
杨逸[5](2019)在《动画纪录片研究 ——本体理论与审美表达》文中提出自第一部动画纪录片诞生至今已有了百年的历史,从最初弥补摄影影像资料的缺失与不足,到以自身独有的表现形式关照现实,到利用数字技术高度还原、再现现实世界,甚至是反映心理、精神层面等主观真实的内容,动画不断拓展实拍影像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受到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相较于动画纪录片的影像创作,其理论研究多集中对动画纪录片真实性的探讨,而缺少系统理论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从动画纪录片的本体理论出发,探讨其审美表达,并结合新媒体环境的时代语境,构建动画纪录片研究的文化维度。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动画纪录片的概念、分类、视觉感知进行梳理,构建动画纪录片的本体理论,从对纪录片真实观的丰富和延展的角度,探讨动画纪录片真实表达的空间,结合动画艺术虚拟性、间离性等特征,分析动画纪录片独特的审美表达。同时,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像多样性与丰富,满足了观众对“观看”的追求。因此,本文最后将从文化的角度对动画纪录片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方向。
曹晓娇[6](2019)在《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探索,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符号学理论来支撑对纳博科夫文学文本的阐释,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阐释路径。本论文将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的《玛丽》(Mary)、《黑暗中的笑声》(Laughterinthe Dark)、《斩首之邀》(Invitation to a Befheading)和《洛丽塔》(Lolita)四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沿着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的文学语言与文化研究脉络,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地探索文学文本在文本、文化、符号圈三个层次的意义衍生机制。纳博科夫是公认的杰出小说家、翻译家和文体家,是20世纪文学浩荡潮流中的先锋、侨民文学的代表、文化转换的典型。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多元的文化语境、广泛的个人爱好塑造了纳博科夫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作品,都凸显着欧洲文学和美洲文学的对比与融合,也体现了欧洲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差异与对话。纳博科夫研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想要更好地解读这位高度跨文化、多元立体的作家及其多层次、多语言的文学文本,需要的正是文化符号学这样一种开放、包容、阐释力强的研究方法。而能够为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提供较好的方法论支持的,应非尤里·洛特曼的意义再生理论莫属。洛特曼指出,符号形成文本,文本形成文化,文化形成符号圈,构成了一个分层次的复合系统。在洛特曼看来,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个系统的各个层次实现了它们最主要的功能,即作为开放的、动态的意义衍生机制生成新的意义。本论文按照文本、文化、符号圈的递进顺序展开论述。首先,在文本层次,借助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有关文本的理论,探索小说中的修辞手法与细节刻画,分析纳博科夫如何利用文本内部不同语言编码、解码之间的不对称激起新的语义联系,如何利用不对等的翻译激发读者的想象,如何通过细节的精雕细琢与前后呼应促进读者寻找、想象与拼接,完成意义的逆向衍生,彰显纳博科夫小说的文本之美;其次,在文化层次,借助洛特曼电影符号学理论,探索纳博科夫如何将电影文化及电影化表现手法引入小说创作当中,分别剖析四部小说作品如何通过对色彩、时空建构、蒙太奇等电影表现手法的借鉴,通过两种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之间的碰撞,增强小说的视觉艺术效果,扩大文本可阐释空间,促进读者去想象,使读者的思维意识冲破两种不同类型文本的束缚,完成意义的转换与衍生;最后,在符号圈层次,借助洛特曼符号圈理论,梳理纳博科夫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通过分析他一生中在族裔、文化、语言、身份等符号圈之间不断地穿越界限,以及持续的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的运动,来研究穿越符号圈界限行为对纳博科夫小说创作及文本意义衍生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分析,本论文确定想象与转换两个关键因素在纳博科夫小说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掘出纳博科夫小说独特的意义衍生机制。无论是对修辞手段、电影手段的运用,还是作品中多元文化的对话与碰撞,都可以看出纳博科夫的创作具有符号、语言、文化等诸方面的丰富性,并通过作品中文本的复杂建构、文化的冲突对话、符号圈界限的穿越和融合来激发读者的想象,促进多语言、多文化在读者思维中的转换,扩大文本的可阐释空间,让文本的意义源源不断地衍生。文本意义的衍生是永动的、发展的,并不存在固定的、终结的意义。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文学创作,或许会对文学批评的任务产生新的认识,即文学阐释并非要给研究对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多元的解读;文学批评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要弄清楚研究对象,而是发掘研究对象更多的可阐释路径,通过研究提升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魏莎[7](2018)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音乐通感表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沉淀升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魅力,中国画的创作目的,从来不在于如实描摹出某些物象的具体样貌,那样做会束缚作者情感的自由表达和意趣的缺失,中国画大都“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以此抒发出作者自己对于自然的亲切情感。尤其是宋、元文人画兴起以后,中国画就更为在意作者在情感意兴上的抒发,从而形成了以“重情”、“写意”为主的美学思想。从历代画作的赏析中可以得知,中国画很重要的表达特点是讲究虚实相生,太实则大白于天下,毫无朦胧美可言,限制了想象力。中国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恰恰人对音乐审美的追求也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应情应景,同时,音乐需要通过作者的想象力和内在的底蕴去成全大众的审情趣,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共鸣,唤醒和引发听众心底的渴望。中国画技法构成中的点线面造型,勾画和运笔中蕴含强烈的节奏感,使其具有音乐旋律的抑扬顿挫,这种气韵结合、神形合一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画的独家魅力,而笔墨色彩的浓淡和构图犹如音乐作品中庞大的和声调式体系,能给人直观的情感交流。因此绘画和音乐这两者我认为有着神似的共性,气韵贯通。本文意在从中国画的音乐性表达研究中,开拓性进行比较和实验性融合,力求兼容并蓄、别开生面、另辟蹊径地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具有现代风格的中国画作品,使中国画这一古老艺术重焕青春,产生新的生命活力,持续向世界展现它无限的魅力。
孙静[8](2018)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理想的交通工具,其高流动性、高聚集效应决定了它应是传承和演绎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然而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地铁,虽获得了建设速度的显项收益,却付出了城市文化特征迷失的代价。标准化孪生性设计模式造成了线路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车站风貌极为雷同,缺乏各自地域的文化特征。加之高速建设的态势下,各城市对于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风格与定位尚处于积极探索与调整期,虽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却普遍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品质之灵魂所在,其所蕴含的“环境特质信息”更是缝合地下与地上环境分区,赋予地铁各车站相似空间结构以显着识别性和记忆点的设计源泉。当前我国地铁站空间设计正由解决基本功能需求向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层面过渡。如何从文化的高度,兼顾艺术的视角塑造具有“地域性城市文化意象”的地铁建筑空间,必将成为今后地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其作为百年工程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担当之所在!为此论文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尝试对地铁空间特色表达设计中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了“理论——方法——模式”的研究框架。论文主体研究内容共分三部分6个章节。第一部分,论文架构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框架。从乘客的多层次需求角度探寻“地域性”理念介入下地铁站空间的核心价值及设计更新;在此基础上,以地铁乘客的感知度及关注度为研究依据,系统总结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体系的内涵因素,凝练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主要切入点,确立了“空间界面、公共艺术”两大层面的设计维度,架构起“地域性”地铁站空间意象体系研究的核心主体,从而形成理论上的突破。第二部分,论文总结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设计方法。从实际调研与设计实践着手,依照“限定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手法”的研究主线,分别从空间界面、公共艺术两个维度系统提炼了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地铁站空间人文艺术应用设计层面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论文凝练了基于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设计模式。针对当前普遍存在于地铁站空间创作实践中的共性规律,系统凝练了地铁站空间地域性特色表达的两种基本模式:均质——标准化、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分析其成因、设计表现特征、优势及局限,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加以验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从而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方彬,赵莹[9](2017)在《色彩在广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广告艺术教学及创作中,色彩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再现了广告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社会产品的功能,进而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文章主要讨论色彩在广告教学中的应用。
白懿晗[10](2016)在《多重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在当今这个时间节点,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着重从多感官体验的角度解析新媒体艺术,首先对人体本身的感官机制进行分析,其次从心理学角度以及传统艺术角度分析感官体验,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了解如何在创作中强化感官的体验。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感官体验机制,实现的多感官共同作用下的艺术体验,本文的重点即是多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提出"氛围场"的概念与多感官体验的建立相辅相成,可以说多感官体验的建立成就了"氛围场",而没有"氛围场"则很难获得多感官体验。文章阐释了我们的各部分感官体验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一点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多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它所带来的体验往往是视觉与听觉或者与其他感官相结合的,这种体验模式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要远远高于传统艺术单一感官体验带来的刺激,当我们增加作品中的感官体验种类,则我们所能接收到的刺激爆炸式的增长,我们可以获得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量也随之增长,使观赏者更加准确的接收到艺术家通过作品所传递的观念。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充分认知到多感官体验的机制以及它在新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创作中使用多感官体验的技巧,使作品呈现出更为强烈并且准确的感官体验。文章强调了新媒体艺术作为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观念性的重要性。在追求感官体验的同时,观念作为艺术作品灵魂的事实。多感官体验只是观念的一种传递方式,新媒体艺术也只是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容易忽视观念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的追求作品的感官体验或交互体验或科技体验,这样也许会产生一些新奇、刺激的作品,但是作品中观念的缺失使得观者在观赏作品之后缺少思考性的回馈,这样在或刺激或好玩的感觉过后,观者的内心并没有过多的触动,很快就会回归平静。这样作品的生命力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我们要避免本末倒置。要以作品的观念性为根基,再以新媒体艺术的多感官体验性开花、结果。唯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使我们创作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成为艺术,避免使它成为一种电子工艺品。本文旨在对于新媒体艺术下这种新的感受形式进行剖析,在对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散,希望能对今后的新媒体艺术研究工与创作工作上能够有所启迪。
二、论视听艺术的色彩通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视听艺术的色彩通感(论文提纲范文)
(2)“通感”创新思维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审美感知与通感 |
2 视觉设计中的通感形式表达 |
2.1 视觉与触觉的通感形式 |
2.2 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形式 |
2.3 视觉与味觉的通感形式 |
2.3.1色彩的味觉引导 |
2.3.2图像的味觉引导 |
3 通感的矛盾与协调 |
4 结束语 |
(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探讨通感体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
探讨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 |
三、研究意义 |
为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探索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现状分析 |
国内现状分析 |
国外现状分析 |
五、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 |
个案分析法 |
访谈法 |
实验法 |
第一章 通感与艺术通感 |
第一节 通感的定义 |
第二节 通感产生的条件 |
一、客体条件 |
二、主体条件 |
第三节 通感在艺术中的功能与艺术通感 |
一、通感在修辞中的功能 |
二、通感在绘画书法中的功能 |
三、通感在设计中的功能 |
四、艺术通感 |
第四节 艺术通感的不同层次 |
一、感觉挪移 |
二、表象叠加 |
三、意象互通 |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 |
第一节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 |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要素的通感 |
一、文字元素的通感 |
二、图形元素的通感 |
三、色彩元素的通感 |
四、构成中的通感 |
第三节 通感在视觉传设计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
一、视听通感形式 |
二、视触通感形式 |
三、视味通感形式 |
四、视觉移情通感形式 |
第四节 影响通感的因素 |
一、文化差异 |
二、个人因素 |
第三章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播作用 |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包含信息的类型 |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过程 |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信息传达效果实验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通感在设计信息传达过程中的作用 |
一、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理性诉求信息的理解 |
二、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感性诉求信息的沟通 |
三、推动受众与设计师的沟通理解 |
第四章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设计从业人员问卷与访谈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流程 |
第二节 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
一、通感帮助缩短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
二、通感帮助设计师开拓创意思维 |
三、通感有利于提升设计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
一、替换重构法 |
二、经验转移法 |
三、象征联想法 |
四、氛围创造法 |
第四节 活用通感思维方式进行设计的训练方法 |
一、感觉能力的训练 |
二、理性训练方法 |
第五节 通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
一、丰富设计思维 |
二、增强与观者的互动性 |
三.优化传播与沟通效果 |
四、深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维度 |
第五章 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 |
第一节 感觉驱动的设计 |
第二节 情感化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德彪西音乐与印象派绘画之关系研究 ——谈德彪西艺术歌曲之意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印象派绘画与德彪西音乐之诞生 |
第一节 印象主义思潮诞生的哲学背景 |
第二节 印象派绘画的诞生 |
第三节 德彪西音乐的诞生 |
第二章 印象派绘画与德彪西音乐特征之关联 |
第一节 印象派绘画与德彪西音乐的内容与题材 |
第二节 印象派绘画与德彪西音乐的表现手法 |
第三章 印象派绘画与德彪西音乐受东方艺术之影响 |
第一节 印象派绘画中的东方元素 |
第二节 德彪西音乐中的东方印象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意境体现 |
第一节 诗中有景——象征主义诗歌对景色的描绘 |
第二节 乐中有画——钢琴伴奏中的画面信息 |
第三节 声中有色——歌唱音色的变化及处理 |
第五章 歌唱“意境”的表现与教学 |
第一节 作品的选择与分析 |
第二节 借助设计中的“情绪板”辅助画面的想象 |
第三节 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教学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动画纪录片研究 ——本体理论与审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动画纪录片的发展流变 |
二、动画纪录片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动画纪录片本体性研究 |
第一节 动画纪录片的概念 |
一、动画纪录片的界定 |
二、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
第二节 动画纪录片的分类 |
一、社会纪实类 |
二、历史再现类 |
三、人物传记类 |
四、认知教育类 |
五、宣传与意识形态类 |
六、主观展现类 |
第三节 动画纪录片的视觉感知 |
一、赋予影像以生命的造型表现 |
二、色彩表现 |
三、光影变幻 |
四、视觉影像的动态感知 |
第二章 动画纪录片美学:规约与创构 |
第一节 动画纪录片真实性争议 |
一、动画主观性与纪录客观性的矛盾 |
二、动画假定性与纪录真实性的矛盾 |
第二节 虚拟与真实的融合与统一 |
一、纪录片真实观外延的丰富对动画纪录片的影响 |
二、数字技术消解了动画和实拍影像的边界 |
第三节 动画纪录片的真实特性 |
一、基于叙事文本与真实的相近 |
二、与客观世界的直接连接——声音 |
三、主观内容的真实 |
四、受众感知的真实 |
第三章 动画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虚拟性:主观绘制的影像艺术 |
一、虚拟的视觉符号 |
二、虚拟的生命运动 |
三、虚拟的时空维度 |
四、虚拟的真实感 |
第二节 间离性:现实世界的抽象间离 |
一、视觉符号的陌生化 |
二、生命和情感的抽象感知 |
三、影像表现的隐喻作用 |
四、突出了对拍摄对象的人文关照 |
第三节 丰富性:形式和内容的多元表现 |
一、影像构成的多样 |
二、表现风格的多变 |
三、主题内涵的拓展 |
第四节 可控性:被操控的影像艺术 |
一、可控的表演和搬演 |
二、可控的观点和心理 |
第五节 诗意性:情感、情绪的诗化处理 |
一、音响系统的诗意表达 |
二、内心、情绪的诗意凝结 |
第四章 动画纪录片美学生成的文化语境与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诱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纪录片的呈现与建构 |
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
二、真实与艺术的融合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
结语 |
附录:本文涉及的动画纪录片列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从碰撞到融合,以想象促转换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语言天才的文字游戏:文本的修辞与细节之美 |
第一节 作为意义生成机制的文本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隐喻 |
第三节 天赋独具的通感 |
第四节 巧妙设计的细节 |
第三章 视觉文化大师的电影盛宴:小说的电影化创作 |
第一节 现实的幻象 |
第二节 加宁的彩色玻璃 |
第三节 辛辛纳特斯的时空之狱 |
第四节 亨伯特的蒙太奇 |
第五节 欧比纳斯的电影人生 |
第四章 博学通才的穿越之旅: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
第一节 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
第二节 贵族与流亡者 |
第三节 写作与翻译 |
第四节 教学与文学批评 |
第五节 科学与艺术 |
第六节 符号圈与语境 |
结论 因对话而多元,以衍生得永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中国画创作中的音乐通感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中国画和音乐的艺术同源 |
1.1 中国画和音乐的艺术混生阶段 |
1.2 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其音乐性的变化 |
第2章 中国画创作与音乐表达在基本元素上的互通 |
2.1 线条与节奏 |
2.2 笔墨与织体 |
2.3 气势与旋律 |
第3章 中国画创作与音乐表达在艺术审美上的通感 |
3.1 以和为美 |
3.2 虚实相生 |
3.3 气韵生动 |
第4章 中国画创作与音乐表达在哲理上的相通 |
4.1 尽善尽美,文质彬彬 |
4.2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4.3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经典作品赏析 |
5.2 本人作品解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的高速态势 |
1.1.2 地铁站空间的文化与艺术使命 |
1.1.3 国内地铁站空间设计的问题反思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切入点、内容及框架 |
1.4.1 范围界定与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切入点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以文献查阅为理论基础 |
1.5.2 以实地调研为研究前提 |
1.5.3 以项目实践为研究依据 |
1.5.4 以多学科交叉为研究视野 |
1.6 研究创新点 |
2 地铁站空间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铁站空间的结构解析 |
2.1.1 地铁车站形态分类 |
2.1.2 地铁站空间布局 |
2.1.3 地铁站空间的功能组成 |
2.2 地铁站空间的特质解析 |
2.2.1 空间感受的疏离性 |
2.2.2 空间形态的相似性 |
2.2.3 空间行进的规定性 |
2.2.4 空间流动的高频性 |
2.2.5 空间功能的制约性 |
2.3 不同艺术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解析 |
2.3.1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ismStyle)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2 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3 国家权利美学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4 现代主义(Modernism Style)思潮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6 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4 国内地铁站空间文化发展脉络 |
2.4.1 功能转型阶段(1960—1985) |
2.4.2 “填充式”公共艺术装点空间阶段(1986-2007) |
2.4.3 “融合式”公共艺术营造空间阶段(2008—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构建 |
3.1 地铁站空间文化表达的优势 |
3.1.1 受众的多样性 |
3.1.2 视觉欣赏的强迫性 |
3.1.3 艺术品的高覆盖率 |
3.1.4 文化传播的广泛性 |
3.1.5 碎片化文化资源的整合性 |
3.2 地域文化导向下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核心价值 |
3.2.1 地铁乘客的需求层次分析 |
3.2.2 功能性价值:满足公众多元需求,增强站点识别性 |
3.2.3 审美性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塑造空间意象 |
3.2.4 意指性价值:展现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体验 |
3.3 地域文化导向下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新倾向 |
3.3.1 设计理念上:功能性地铁向人文性地铁转型 |
3.3.2 设计方法上:模式化空间构成向多元化审美转换 |
3.3.3 设计机制上:串行设计向一体化同步设计转变 |
3.4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基础 |
3.4.1 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的内涵 |
3.4.2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的乘客认知度调查 |
3.4.3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主要切入点 |
3.4.4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设计维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界面特色表达设计 |
4.1 地铁空间界面设计的限定性 |
4.1.1 空间尺度规范的限制 |
4.1.2 界面与各设备接口整合的限定 |
4.1.3 空间照明功能性的限制 |
4.2 地铁站空间界面地域特色表达原则 |
4.2.1 艺术表象,功能优先原则 |
4.2.2 地域意象,现代演绎原则 |
4.3 地铁站空间界面地域特色表达方法 |
4.3.1 对自然因子的抽象与还原 |
4.3.2 对文化理念的地域性契合 |
4.3.3 空间层高的优化提升 |
4.3.4 照明的艺术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公共艺术特色表达设计 |
5.1 地铁公共艺术的多样化形态 |
5.1.1 永久性地铁公共艺术 |
5.1.2 临时性地铁公共艺术 |
5.2 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限定性 |
5.2.1 欣赏时的干扰性 |
5.2.2 行进动线的规定性 |
5.2.3 停留时间的短暂性 |
5.2.4 有限空间的节约性 |
5.2.5 工程实施的复杂性 |
5.3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原则 |
5.4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方法—地铁壁画维度 |
5.4.1 地铁壁画——地铁公共艺术的首选形式 |
5.4.2 立“题”切意——地铁壁画的主题定位 |
5.4.3 建“构”表意——地铁壁画的构图定位 |
5.4.4 因“型”制宜——地铁壁画的选位与尺度定位 |
5.4.5 取“色”达意——地铁壁画的色彩定位 |
5.4.6 选“材”映象——地铁壁画的材质运用 |
5.5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方法——新媒体艺术维度 |
5.5.1 新媒体艺术——地铁公共艺术的跨界形式 |
5.5.2 主题氛围的虚拟营造 |
5.5.3 色彩表达的智能可变 |
5.5.4 公共精神的互动体验 |
5.6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技术表达及设计要求 |
5.6.1 地铁公共艺术材质的特殊属性要求 |
5.6.2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质量的控制 |
5.6.3 地铁公共艺术照明层面的设计表达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设计模式 |
6.1 均质——标准化模式 |
6.1.1 模式的内涵 |
6.1.2 模式形成的原因 |
6.1.3 模式的设计表现特征 |
6.1.4 模式案例验证——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 |
6.1.5 模式的总结 |
6.2 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模式 |
6.2.1 模式的内涵 |
6.2.2 模式形成的原因 |
6.2.3 模式的设计表现特征 |
6.2.4 模式案例验证——以武汉地铁王家湾站为例 |
6.2.5 模式的总结 |
6.3 对两种典型模式进行改进的思路 |
6.3.1 均质——标准化模式的改进思路 |
6.3.2 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的改进思路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色彩在广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色彩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
1.1 通过色彩呈现不同的区域文化 |
1.2 通过色彩呈现不同的时代 |
1.3 通过色彩影响受众的情感 |
1.4 色彩运用对观念形态传播的影响 |
2 结论 |
(10)多重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感官的机制 |
2.1 感官的生理解读 |
2.2 感官的心理学解读 |
2.2.1 感的定义 |
2.2.2 知的定义 |
第三章 传统艺术中的感官体验 |
3.1 艺术的感官理论基础 |
3.2 知觉主义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综述 |
4.1 新媒体艺术的背景 |
4.2 新媒体艺术的兴起 |
4.3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
4.3.1 录像艺术 |
4.3.2 数码艺术 |
4.3.3 表现手法 |
4.4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
4.4.1 表现手法多样,多重感官体验 |
4.4.2 交互性表现手法 |
4.4.3 连接互动 |
4.4.4 真切的感受(沉浸式体验) |
4.5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功能 |
4.5.1 审美功能 |
4.5.2 认识功能 |
4.5.3 教育功能 |
4.5.4 娱乐功能 |
4.6 新媒体艺术出现的意义 |
4.6.1 新媒体艺术的开创性 |
4.6.2 新认知方式 |
4.6.3 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方式 |
第五章 新媒体艺术中的多感官体验 |
5.1 多感官体验与"氛围场" |
5.2 新媒体艺术中的声音与影像 |
5.2.1 影像也是一种听觉经验 |
5.2.2 声音与影像的联系 |
5.3 新媒体艺术中的交互性 |
5.4 新媒体艺术的现实应用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四、论视听艺术的色彩通感(论文参考文献)
- [1]色彩的情感 ——毕业作品《五色·舞色》创作思考[D]. 王亚星.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通感”创新思维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胡亚.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6)
- [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研究[D]. 公艺涵. 苏州大学, 2020(03)
- [4]德彪西音乐与印象派绘画之关系研究 ——谈德彪西艺术歌曲之意境[D]. 何思明.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9)
- [5]动画纪录片研究 ——本体理论与审美表达[D]. 杨逸.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2)
- [6]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D]. 曹晓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国画创作中的音乐通感表达研究[D]. 魏莎. 湘潭大学, 2018(02)
- [8]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D]. 孙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
- [9]色彩在广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方彬,赵莹. 广东蚕业, 2017(03)
- [10]多重感官体验下的新媒体艺术[D]. 白懿晗.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