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因特网上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瑞[1](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吴钢[2](2014)在《数字出版物法定呈缴制度客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保存国家数字文化遗产,传承民族记忆,需将法定呈缴制度的客体延伸至数字出版物。通过调研国外典型立法,发现数字出版物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显着变化,公开提供获取利用的数字资料都可视为数字出版物,应将其纳入到法定呈缴的客体范围。国际立法经验显示,网络出版物客体的界定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从创建发布者、资源内容角度判断纳入一个国家法定呈缴体系的网络出版物客体。为了适应客体的变化,需要革新法定呈缴实施的方式。

杜娜[3](2013)在《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新阶段,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面对数字信息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高校数字图书馆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以及有效储存就显得极有重要。本文立足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从管理学、情报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对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进行系统分析。本文从管理学视角出发,将目前已在企业管理、公共管理中成熟应用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引入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首先,从信息资源管理概念出发,对当前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原则、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技术系统性制定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业务管理技术以及生产与服务管理技术。根据前半部分对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策略与方法等做作系统全面研究与分析,通过对安徽大学数字图书馆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该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在经过理论研究与调研后,系统性数理出了安徽大学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方案,并指出了其中值得推广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为提高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本文在总结前文中所出现的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性地从信息管理、技术管理、人员管理、数据库管理等方向提出了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实施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以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根据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构建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框架,并对现阶段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也是本文的基本贡献和创新之处。

吴钢[4](2010)在《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资源塑造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时代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特征的集中反映。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为了实现对一个民族记忆的有效传承延续,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开展,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分工需要,图书馆等公共信息管理机构承担了信息资源保存的职能,发挥了自身的价值。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形态发生了显着变化,数字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主流,信息资源类型多样,数量巨大,对其保存活动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保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在国际上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解决信息资源保存活动中面临的问题,需要探索信息资源保存的模式,开展信息资源保存制度方面的研究。这既有利于提高信息资源保存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有利于实现用于信息资源保存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信息资源保存的效果和效率。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了解我国信息资源保存的现状,分析与信息资源保存密切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探索信息资源保存活动的主体构成和运行机制,重点在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能够适用于我国的相关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构建。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信息资源保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国外比较重视信息资源保存制度方面的研究,在技术因素之外,也强调对经济、法律等因素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些薄弱。我国在学习借鉴国外信息资源经验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第2章对我国信息资源保存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保存的进展、信息资源保存条件和我国图书馆界工作者对信息资源保存相关问题的认知。论文提出我国信息资源保存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保存资源覆盖面、保存经费保障、保存程序规范、实施标准、保存合作等方面。第3章从理论上对信息资源保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借助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分析了信息资源保存活动的特征,提出信息资源保存活动有利于延长信息生命周期;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建设是系统工程;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属于公共物品。以信息权利为基础,提出了信息保存权的含义,认为信息保存权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存档、管理、处理,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提供服务,并确保资源能够提供长期利用的权利。从公共信息管理机构出发,阐述了信息保存权理论的正当性和对信息保存活动的指导意义。论文提出了开展国家信息资源保存活动的原则:国家主导原则,公益性原则,分级保存原则,分类保存原则,利益平衡原则。第4章分析了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构成。在数字环境下,参与到信息资源保存活动中的主体更加多样化,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个人等主体之间需要开展良好合作,以提高保存活动开展的效率。纳入到信息资源保存体系中的客体资源类型种类更加丰富,需要通过确定相应的标准对资源进行选择,重视数字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和标准格式的应用。在信息资源保存程序中,需要取得对数字信息资源的相应保存权利,便利于保存活动的开展。对保存的信息资源需要采取有效的存储管理机制和服务管理机制。信息资源保存成本支出巨大,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保存经费承担机制,为信息资源经费的长期获得提供保障。对信息资源保存的主体和实施效果需要开展评估活动,改善信息资源保存活动。本章在分析过程中,结合对我国图书馆界工作者的调研情况,分析了其对我国信息资源保存活动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第5章从信息资源保存的具体子制度出发,分析了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运行方式。其中探讨的制度包括:法定呈缴制度是完整地保存一个国家出版物遗产的制度;政府信息寄存制度是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长久保存和利用的制度;开放存储制度是对数字学术资源进行保存的制度;远程存储是对低利用率纸本文献进行集中保存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运行都与图书馆有着密切联系。分析了不同制度的实现模式,国际上新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和调研情况对在我国发展相关的制度提出了实施和改进建议。第6章提出了优化我国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建议,其中包括强化国家的主导作用;增加信息资源保存制度供给;重视信息资源保存政策制定;构建良好的合作开展模式;加强标准与规范建设与应用;强化图书馆在保存制度中的核心作用。第7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图11,表27,附录1)

何欢欢[5](2010)在《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整个地球变成了小小的村落。人类借助网络革命,逐渐开辟了另外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空间(Cyberspace),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进行信息和服务传递、存储和获取的方式。政府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管理和服务组织,积极应对这一浪潮。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全球政府纷纷借助网络开展工作,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因而催生了大量的政府网站。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全球政府网站规模迅速膨胀,涵盖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我们发现,新的信息不断增加的同时,旧的信息也在不断消失,曾经浏览过的网页在几十天之后可能不复存在。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针对当前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涉及的相关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探讨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客体和目标、保存主体、保存策略以及保障机制,并辅以实例加以分析,最终形成本论文。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进行发现、梳理和总结,初步构建了一套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方法与理论体系。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是引言。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其次指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阐述了最后所要达到的研究目的;再次对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理清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第2章是研究综述。本章分为文献综述、实践概览和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三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就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和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两大主题分别阐述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在实践概览部分,选择性地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实践项目进行了介绍。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践概览,笔者得出了两点启示:一是应当构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二是必须确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只有如此,方能实现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两点启示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第3章至第6章将围绕这两点启示分别展开研究。第3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客体和目标。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类型、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三大基本问题,一是阐述“保存”的释义;二是概括当前保存的挑战;三是提出了保存的目标。笔者认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长期保证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第4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主体。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组织与领导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无论从当前实践还是理论层面考虑,图书馆和档案馆都是最适于承担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组织与领导职责的机构;其次,提出了一套国家层面的保存责任体系,对不同责任者在这一责任体系中分别应承担的职责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中的合作模式,详细说明了如下问题:选择何种结构模型开展合作、参与合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合作方式有哪些、在多大范围内进行合作。第5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策略。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的采集策略进行了探讨,详细论述了采集对象、采集方式、采集工具和采集频率的选择问题,并专门对深网信息采集进行了论述;其次,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整理策略,对政府网站信息过滤、重命名与标识、分类和编目进行了研究;再次,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的长期存储策略,在构建长期存储系统框架和保存元数据的基础上确立了长期存储载体与格式、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和安全管理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多种可行的政府网站信息提供利用方式,并简要论述了提供利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第6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所需的法律保障机制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呈缴法、着作权法、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法入手,构建了法律保障;其次在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源节流”的经济保障;最后,从保存机构和国家层面上提出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所需的行政管理保障。第7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实例分析。主要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子项目——“政府网站采集与保存”。首先对项目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对项目中实施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项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项目组下一步将要开展的主要工作。第8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春辉,高莉[6](2009)在《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特网带来了人们对语言问题的诸多思考,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就是其中之一。因特网兴起初期,许多人认为它将是英语的天下,但后来人们开始对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表现出乐观的态度。然而,因特网上语言使用的不平等现状、历史上形成的、技术性的以及市场和管理等诸多不利因素,却使因特网上语言多样性的实现变得极其困难。要克服这些不利条件,需要宏观和微观两个纬度的措施。解决好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问题,将给缓解语言濒危带来极大帮助。

武利红[7](2009)在《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逐渐增长,对海量无序、质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已迫在眉睫。为解决这一难题,图书情报界人士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其中包括书目控制的成功运用。一些研究者已经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概括性的,且比较分散。有鉴于此,笔者拟在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探究,不仅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发展有所裨益,而且便于人们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以书目控制为主要手段,以网络信息资源为控制对象,重点放在如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书目控制上。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其中,一条是以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内容范围(即选择控制、描述控制、检索控制、规范控制)为主线,一条是以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模式(即搜索引擎模式、网络资源指南模式、学科信息门户模式、数字图书馆模式)为辅线,对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内容范围内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文中附有图2幅,表27个。全文约17万字,共分为四大部分、七章内容,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第1章)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是在借鉴传统书目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借鉴传统的书目控制理论,首先要对书目控制的基本概念、相关概念、内容范围以及任务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重点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必要性、概念、内容范围、原则和模式。尤其是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内容范围的确定和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的提出,使得本文有了坚实的立足点。笔者认为,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选择控制、描述控制、检索控制和规范控制四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主要模式有搜索引擎模式、网络资源指南模式、学科信息门户模式、数字图书馆模式等四种模式。这部分研究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2-5章)分析研究了不同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的选择控制问题、描述控制问题、检索控制问题和规范控制问题。下面分述如下:第2章分析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控制问题。选择控制是进行其它控制的前提和基础。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控制就是要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冗余和不稳定的信息资源进行控制,以选择效用信息。选择控制主要表现在资源选择原则、资源收集范围、资源选择标准和资源评价标准中。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其选择控制是不同的。笔者对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选择控制进行了分别研究。对各种模式的选择控制的研究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选择控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搜索引擎是在一定的选择标准和规则的基础上,对庞杂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选择控制。因此,笔者也对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都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选择控制,他们的选择控制是逐步提高的。数字图书馆的选择控制优于学科信息门户的选择控制;学科信息门户的选择控制优于网络资源指南的选择控制;网络资源指南的选择控制优于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最不理想。第3章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问题。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就是要对每个“收录”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记录、描述、排列。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不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使得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控制面临着许多困难:难以选定信息源与描述内容、难以判定版本、难以确定有关日期、难以一次完成等。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笔者分别研究了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描述控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描述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从总体上看,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都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描述控制,而且数字图书馆和学科信息门户的描述控制优于网络资源指南和搜索引擎的描述控制。搜索引擎的描述控制最不理想,但它也给用户提供了基本的描述内容。第4章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检索控制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的揭示来实现的,其重点是在对信息资源进行形式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控制除了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还提供了一些独特的检索控制方法。笔者依次研究了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控制。对各种模式的检索控制的研究也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其不同模式的检索控制特点,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总体而言,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对网络信息资源都进行了一定的检索控制,而且其检索控制多优于其它控制。第5章分析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控制问题。规范控制历来是书目控制的重要内容,重点是通过确定标目范围、统一标目形式及建立参照关系来实现目录的揭示与集中和查询功能。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其规范控制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笔者分别对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规范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各种模式的规范控制的研究同样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的规范控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搜索引擎提供的某些功能起到了规范控制的作用,因而,搜索引擎也进行了规范控制。总体而言,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规范控制。笔者认为,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控制时,应该借鉴传统的规范控制的经验,并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寻求网络信息资源规范控制的新方法,对重要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控制。第三部分(第6章)主要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实践工作的广泛开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需求的增加,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后,应该朝着面向对象全球化、控制模式融合化、描述控制简单化、书目控制合作化的方向发展。第四部分(第7章)是结论部分。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郭鹏[8](2008)在《国家利益冲突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际关系为视角考察电子商务国际机制的构建,从国际利益冲突的角度研究利益因素对电子商务国际法律机制构建的影响。通过考察四个核心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论证。第一,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WTO归类中的利益冲突。美国作为电子商务世界第一强国,在WTO电子商务议题磋商中坚持将数字化交付的信息产品归类为货物而适用于自由化程度很高的GATT,但是欧盟及其他国家为本国的市场保护及产业发展而主张归类为服务而适用自由化程度较低的GATS。第二,网络版权技术措施保护标准中的利益冲突。对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因特网条约》的执行各国采取了不同标准,美国、欧盟等知识产权强国(地区)的国内(区域)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已远远超越了条约的要求。而知识产权产业并不发达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内立法不愿意采取超高标准的技术措施保护,发展中国家作为版权的净进口国也对技术措施保护采取了较低的标准。为保护其本国利益,美国利用自由贸易协议在国际上推广其技术措施保护的高标准。第三,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征收中的利益冲突。美国与日本要求WTO电子传输关税豁免永久化,但遭到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反对。最有利于美国的居民地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主张遭到其他各国的反对,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管辖权主张也被发达国家排斥,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则主张保持现有国际税收体制。由于现行国际税收体制仍然有利于发达国家利益,因此美国近来已逐渐趋同于OECD的服务器/常设机构规则。第四,电子商务国际诉讼管辖权中的利益冲突。为减小美国公司的国外应诉风险,美国法院发展出一个目标指向标准以最大限度确保因特网诉讼管辖权保留在销售者地。欧盟及其他国家作为电子商务的输入国和消费国,坚持消费者利益取向及可访问标准的管辖原则。这两种对立的主张导致《海牙公约》难以生效。因此,利益是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构建中的基本考虑。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设计中各国立场往往尖锐对立,电子商务国际机制的构建进展艰难,且其最终将只能以基本框架和原则的形式确立。

郭欣[9](2007)在《数字图书馆及其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基本特征,并对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王军辉,张帆[10](2006)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文中认为在概述数字图书馆的主体性质和知识产权的宗旨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在文献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和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数字图书馆自身的域名、网页和自建数据库的保护问题;并针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出建议。

二、目前因特网上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前因特网上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网络知识获取
        (二)网络知识生产
        (三)网络知识传播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三)网络知识论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七、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四、“奥威尔悖论”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六、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数字出版物法定呈缴制度客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延伸出版物法定呈缴制度客体的必要性
    2. 1 保存国家数字文化遗产的要求
    2. 2 提升数字信息资源保存实施效率的需要
    2. 3 数字出版物法定呈缴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 问题
3 数字出版物呈缴客体的延伸
    3. 1 数字出版物的内涵与类型 3. 1. 1 数字出版物概念的泛化
        3. 1. 2 数字出版物的类型划分
    3. 2 数字出版物内涵延伸对法定呈缴客体的影响
    3. 3 国际上相关立法的规定
    3. 4 呈缴实施方式适应网络出版物客体变化的 革新
4 网络出版物呈缴客体范围的界定
    4. 1 确定网络出版物呈缴客体范围, 改变对“完整 性”目标的认识
    4. 2 网络出版物呈缴客体范围的判断标准
        4. 2. 1从资源的创建发布角度判断
        4. 2. 2 从资源内容角度判断
5 结语

(3)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DL信息资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高校DL信息资源概述
    2.1 高校DL的界定
    2.2 高校DL信息资源的界定
        2.2.1 高校DL信息资源概述
        2.2.2 高校DL信息资源的类型
        2.2.3 高校DL信息资源的特点
第三章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3.1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2 高校DL信息资源的管理观念
    3.3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原则
        3.3.1 整体性原则
        3.3.2 标准化原则
        3.3.3 优化性原则
        3.3.4 安全性原则
        3.3.5 连续性原则
        3.3.6 立体性原则
    3.4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策略
        3.4.1 高校DL信息资源的保存策略
        3.4.2 高校DL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
        3.4.3 高校DL信息资源的技术策略
第四章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流程与技术
    4.1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
        4.1.1 信息资源规划
        4.1.2 信息资源采集
        4.1.3 信息资源综合管理
        4.1.4 信息资源发布
    4.2 高校DL的业务管理技术
        4.2.1 信息采集与编制技术
        4.2.2 流通与阅览技术
        4.2.3 信息咨询技术
    4.3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4.3.1 信息资源的生产管理
        4.3.2 信息资源的服务管理
第五章 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案例—以安徽大学为例
    5.1 安徽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现状
    5.2 安徽大学DL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5.2.1 数字化信息资源类型的选择
        5.2.2 深层数据库资源的挖掘
        5.2.3 数字文档机制的设立
    5.3 安徽大学DL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方案
        5.3.1 设立图书馆信息主管
        5.3.2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5.3.3 拓展数字化信息服务
        5.3.4 成立技能再学习中心
        5.3.5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5.3.6 安徽大学DL信息资源管理中应用
第六章 加强我国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
    6.1 我国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6.2 加强我国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相关术语界定
        0.2.1 信息资源的内涵
        0.2.2 保存的内涵
        0.2.3 制度的内涵
        0.2.4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内涵
    0.3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内容
    0.4 研究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1.1.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1.1.2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2 我国信息资源保存的现状与问题
    2.1 我国信息资源保存现状
        2.1.1 信息资源保存数量
        2.1.2 信息资源保存条件
        2.1.3 图书馆信息资源保存状况调研
    2.2 我国信息资源保存的问题
        2.2.1 保存资源覆盖面问题
        2.2.2 保存经费保障问题
        2.2.3 保存程序规范问题
        2.2.4 保存实施标准问题
        2.2.5 保存合作开展问题
3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理论思考
    3.1 信息资源保存制度利于延长信息生命周期
        3.1.1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3.1.2 信息资源保存与生命周期管理的互动
    3.2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建设是系统工程
        3.2.1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整体观
        3.2.2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有序观
        3.2.3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动态观
    3.3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属于公共物品
        3.3.1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3.3.2 公共物品理论指导下的信息资源保存活动
    3.4 确立信息保存权
        3.4.1 权利的一般理论
        3.4.2 信息权利的兴起
        3.4.3 信息保存权的内涵
        3.4.4 信息保存权的意义
    3.5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构建原则
        3.5.1 国家主导原则
        3.5.2 公益性原则
        3.5.3 分级保存原则
        3.5.4 分类保存原则
        3.5.5 利益平衡原则
4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构成
    4.1 信息资源保存的主体
        4.1.1 公共部门
        4.1.2 非公共部门
        4.1.3 保存主体的合作机制
    4.2 信息资源保存的客体
        4.2.1 信息资源保存的客体构成
        4.2.2 信息资源保存的客体选择
        4.2.3 信息资源保存的形式要求
    4.3 信息资源保存的程序机制
        4.3.1 信息资源保存的获取机制
        4.3.2 信息资源保存的存储管理
        4.3.3 信息资源保存的服务管理
    4.4 信息资源保存的费用机制
        4.4.1 信息资源保存的经费支出
        4.4.2 信息资源保存的经费承担方
        4.4.3 信息资源保存的经费保障机制
    4.5 信息资源保存的评估机制
        4.5.1 信息资源保存评估的意义
        4.5.2 信息资源保存评估的主体
        4.5.3 信息资源保存评估的方式
5 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运行
    5.1 法定呈缴制度
        5.1.1 法定呈缴制度的内涵与立法模式
        5.1.2 数字环境下法定呈缴制度的发展
        5.1.3 我国法定呈缴制度的改进对策
    5.2 政府信息寄存制度
        5.2.1 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保存功能
        5.2.2 数字环境下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发展
        5.2.3 我国政府信息寄存制度的构建
    5.3 开放存储制度
        5.3.1 开放存储制度的内涵
        5.3.2 开放存储的实施保障措施
        5.3.3 我国开放存储的改进方向
    5.4 远程存储制度
        5.4.1 远程存储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5.4.2 远程存储制度的运行方式
        5.4.3 我国远程存储制度的构建
6 优化我国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的建议
    6.1 强化国家的主导作用
    6.2 优化信息资源保存制度供给
    6.3 重视信息资源保存政策
    6.4 开展良好的保存合作
    6.5 加强标准与规范建设与应用
    6.6 增强图书馆在保存制度中的核心作用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保存需求与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5)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理论背景
        1.1.3 现状概况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案例分析
        1.4.3 比较分析
        1.4.4 专家访谈
2 研究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专题一:网络信息资源保存
        2.1.2 专题二: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
        2.1.3 文献评述
    2.2 实践概览
        2.2.1 美国
        2.2.2 英国
        2.2.3 加拿大
        2.2.4 实践评述
    2.3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3.1 构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
        2.3.2 确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客体和目标
    3.1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
        3.1.1 内涵与外延
        3.1.2 类型
        3.1.3 特点
    3.2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
        3.2.1 "保存"释义
        3.2.2 保存挑战
        3.2.3 保存目标
    3.3 本章小结
4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主体
    4.1 组织与领导
    4.2 责任体系
        4.2.1 图书馆和档案馆
        4.2.2 政府机构
        4.2.3 营利性机构
        4.2.4 非营利性机构
        4.2.5 个人
    4.3 合作模式
        4.3.1 合作结构模型
        4.3.2 合作条件
        4.3.3 合作方式
        4.3.4 合作范围
    4.4 本章小结
5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策略
    5.1 采集策略
        5.1.1 采集对象
        5.1.2 采集方式
        5.1.3 采集工具
        5.1.4 采集频率
        5.1.5 深网采集
    5.2 整理策略
        5.2.1 过滤
        5.2.2 重命名与标识
        5.2.3 分类
        5.2.4 编目
    5.3 长期存储策略
        5.3.1 系统框架
        5.3.2 载体与格式
        5.3.3 技术方案
        5.3.4 安全管理
    5.4 提供利用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
    6.1 法律保障
        6.1.1 呈缴法
        6.1.2 着作权法
        6.1.3 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法
    6.2 经济保障
    6.3 行政管理保障
        6.3.1 保存机构内部的行政管理
        6.3.2 国家层面上的行政管理
    6.4 本章小结
7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实例分析
    7.1 项目概况
    7.2 具体策略
        7.2.1 采集与保存系统的技术框架
        7.2.2 采集与保存的技术和工具
        7.2.3 编目方法
        7.2.4 长期保存系统
        7.2.5 提供利用途径
        7.2.6 其它措施
    7.3 分析与总结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难点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还是偏向性?
    (一) 一个态度上的转变:偏向性转向多样性
    (二) 一个极其模糊的未来: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
        1.因特网上语言使用的现状
        1) 因特网上最常用的几种语言
        2) 因特网使用的地区分布及与世界语言地区分布的对照
        3) 因特网主机的地区分布
        2.历史上形成的不利因素
        3.技术性不利因素
        1) 编码问题
        2) 置标语言和编程语言问题
        3) 交际模式中的技术问题
        4.因特网市场和管理的不利因素
三 一些必要的措施:实现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
四 结 语

(7)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0.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0.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方法
        0.3.2 本文的创新
1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概述
    1.1 书目控制概述
        1.1.1 书目控制及其相关概念
        1.1.2 书目控制的内容范围
        1.1.3 书目控制的任务
    1.2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概述
        1.2.1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必要性
        1.2.2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内容范围
        1.2.3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原则
        1.2.4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模式
2 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控制
    2.1 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控制概述
        2.1.1 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控制的难度
        2.1.2 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控制的原则
        2.1.3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2.2 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
        2.2.1 搜索引擎选择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2.2.2 搜索引擎选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3 网络资源指南的选择控制
        2.3.1 网络资源指南选择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2.3.2 网络资源指南选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4 学科信息门户的选择控制
        2.4.1 学科信息门户选择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2.4.2 学科信息门户选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5 数字图书馆的选择控制
        2.5.1 数字图书馆选择控制概述
        2.5.2 数字图书馆选择控制的现状
        2.5.3 数字图书馆选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
    3.1 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控制概述
    3.2 搜索引擎的描述控制
        3.2.1 搜索引擎描述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3.2.2 搜索引擎描述控制实例研究
    3.3 网络资源指南的描述控制
        3.3.1 网络资源指南描述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3.3.2 网络资源指南描述控制实例研究
        3.3.3 网络资源指南描述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4 学科信息门户的描述控制
        3.4.1 学科信息门户描述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3.4.2 学科信息门户描述控制实例研究
        3.4.3 学科信息门户描述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5 数字图书馆的描述控制
        3.5.1 MARC格式
        3.5.2 DC格式
        3.5.3 CORC格式
4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控制
    4.1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控制概述
    4.2 搜索引擎的检索控制
        4.2.1 搜索引擎检索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4.2.2 搜索引擎检索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3 网络资源指南的检索控制
        4.3.1 网络资源指南检索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4.3.2 网络资源指南检索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4 学科信息门户的检索控制
        4.4.1 学科信息门户检索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4.4.2 学科信息门户检索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5 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控制
        4.5.1 数字图书馆检索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4.5.2 数字图书馆检索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 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控制
    5.1 网络信息资源规范控制概述
    5.2 搜索引擎的规范控制
        5.2.1 搜索引擎规范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5.2.2 搜索引擎规范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3 网络资源指南的规范控制
        5.3.1 网络资源指南规范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5.3.2 网络资源指南规范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4 学科信息门户的规范控制
        5.4.1 学科信息门户规范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5.4.2 学科信息门户规范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5 数字图书馆的规范控制
        5.5.1 数字图书馆规范控制的现状
        5.5.2 数字图书馆规范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发展趋势
    6.1 面向对象全球化
    6.2 控制模式融合化
    6.3 描述控制简单化
    6.4 书目控制合作化
7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8)国家利益冲突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的WTO归类:货物还是服务
    第一节 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的WTO归类共识的重要性
        一、确定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的WTO归类的必要性
        二、现行国际贸易法律难以明确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的归类
    第二节 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的WTO归类谈判中的观点分歧
        一、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归类争议
        二、服务贸易模式1与模式2归类争议
        三、服务贸易具体服务部门的归类争议
        四、欧美关于数字化信息产品归类问题的观点对比
    第三节 数字化交付信息产品WTO归类观点中的利益分析
        一、美国数字信息产业要求数字贸易自由化的国内政治压力
        二、美国《2002年贸易促进授权法案》的数字贸易自由化要求
        三、美国利用特惠贸易协议推进数字贸易自由化
        四、美国对信息产品的归类采取国际与国内双重标准
        五、欧盟的政策:文化多样性保护及信息产品产业竞争力提高
        六、欧盟受到的内部政治压力:有保留的数字贸易自由化
        七、欧盟目前对数字贸易自由化的抵制及其示范效应
        八、货物与服务的界限:利益驱动下的决定
    小结
第二章 网络版权技术措施保护:超高标准还是低标准
    第一节 《WIPO因特网条约》技术措施保护条款的模糊性
        一、美国是《WIPO因特网条约》的驱动者
        二、技术措施保护条款是利益妥协的结果
    第二节 条约成员方执行技术措施保护条款的保护标准立法差异
        一、保护的范围
        二、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和例外
        三、制裁和救济
    第三节 条约成员方技术措施保护标准差异中的利益分析
        一、条约成员方技术措施保护标准高低比较
        二、知识产权强国对技术措施保护条款的阐释:“超版权”
        三、美国利用特惠贸易协议在国际上推行其超高保护标准
        四、非版权强国的发达国家利益考虑:合理使用及公共作品维护
        五、发展中国家低保护标准的利益考虑:经济发展需要
    小结
第三章 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征收:关税豁免与否及税收管辖权如何分配
    第一节 电子商务关税征收中的利益冲突
        一、美国与日本要求WTO电子传输关税豁免永久化
        二、欧盟及其他国家反对电子传输关税豁免永久化
        三、欧盟及其他国家反对电子传输关税豁免的利益考量
        四、数字信息产品海关估价问题的利益冲突
    第二节 电子商务国际税收管辖权中的利益冲突
        一、确立电子商务国际所得税管辖权规则的必要性
        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所得税管辖主张被排斥
        三、美国利益最大化的电子商务所得税居所地管辖被抵制
        四、经合组织电子商务所得税管辖主张:服务器/常设机构规则
        五、美国的妥协:逐渐倾向经合组织的服务器/常设机构规则
        六、电子商务增值税管辖权争议:起源地税收与目的地税收
    小结
第四章 电子商务国际诉讼管辖权:销售者利益维护还是消费者利益保护
    第一节 因特网管辖权标准的利益取向分歧
        一、美国因特网管辖权标准的演进:降低企业的国外应诉风险
        二、美国的目标指向标准:扩大电子商务销售者地管辖权
        三、欧盟的因特网管辖权:扩大消费者地管辖权及可访问标准
        四、德国的因特网侵权管辖权:可访问标准
        五、澳大利亚及法国的因特网侵权管辖权:可访问标准
        六、中国的因特网侵权管辖权:可访问标准
    第二节 美国对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因特网管辖权标准的批评
        一、对欧盟《布鲁塞尔规则》的批评
        二、对德国因特网侵权管辖权标准的批评
        三、目标指向标准适用于法国与澳大利亚时的不同管辖结果
    第三节 《海牙公约》草案谈判中的利益冲突
        一、美国在公约草案中维护电子商务企业利益
        二、欧盟及其他国家在公约草案中坚持消费者保护立场
        三、利益冲突导致《海牙公约》草案难以协商通过
    小结
结语
    一、本文研究发现与结论
    二、中国的立场和观点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数字图书馆及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2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1)信息获取和信息数字化。
    (2)信息存储和组织管理。
    (3)检索和查询。
    (4)信息发布和传播。
    (5)信息安全和权限管理。
3 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
    (1)存储和组织技术。
    (2)智能型全文检索技术。
    (3)多媒体处理技术。
    (4)知识产权保护技术。
    (5)下一代Web技术。
    (6)相关标准。
4 结束语

(10)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概述
    1.1 数字图书馆概述
        1.1.1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
        1.1.2 数字图书馆的主体性质。
    1.2 知识产权概述
        1.2.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1.2.2 知识产权的原则和宗旨。
2 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2.1 复制权对作品数字化的限制
    2.2 汇编权对数据库建设的限制
    2.3 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数字化文献网络传播的限制
3 数字图书馆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
    3.1 数字图书馆的域名保护
    3.2 数字图书馆的网页版权保护
    3.3 数字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
4 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建议
    4.1 完善知识产权法规, 增强版权意识
    4.2 重新定位数字图书馆的业务与服务
    4.3 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4.4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目前因特网上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数字出版物法定呈缴制度客体研究[J]. 吴钢.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01)
  • [3]高校DL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 杜娜. 安徽大学, 2013(11)
  • [4]国家信息资源保存制度研究[D]. 吴钢. 武汉大学, 2010(05)
  • [5]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D]. 何欢欢. 武汉大学, 2010(05)
  • [6]因特网上的语言多样性问题[J]. 王春辉,高莉. 语言文字应用, 2009(02)
  • [7]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D]. 武利红. 武汉大学, 2009(09)
  • [8]国家利益冲突与国际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构建[D]. 郭鹏. 暨南大学, 2008(03)
  • [9]数字图书馆及其关键技术[J]. 郭欣. 情报探索, 2007(03)
  • [10]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J]. 王军辉,张帆.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6(06)

标签:;  ;  ;  ;  ;  

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