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山西省吕梁地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

2001年山西省吕梁地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

一、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陆[1](2014)在《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活动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等死灰复燃,重新对人类构成危胁。另一方面,新的病原体和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EID)不断出现,并且有些已经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2003年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暴发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最近几年国内发现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我国传染病发患者数居高不下,各种传染病反复流行,还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威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纷纷出现,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疾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河西区作为天津市的经济强区及文化强区,开放程度更高,与全国及世界各地交往也更密切,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也更严峻。本研究通过收集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13年接报的法定传染病患者情况,对天津市河西区10年法定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进行描述分析,为更好的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将天津市河西区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下载,并采用Exce12003数据管理软件和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定基比、环比等,以及率、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卡方趋势性检验。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传染病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人群等三间分布的特点和流行趋势分析。结果1.2004-2013年期间河西区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幅度较大,传染病发病表现出大幅增长后逐渐下降趋势,10年发病率下降48.59%。病例总数和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χ2趋势=6697.71,P<0.001),10年间传染病病例数同比下降37.79%。两个病例数高峰主要是2005年及2006年,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738例和11774例,发病率分别为1121.26/10万和1519.62/10万。发病率最低的年份为2013年,发病率为448.46/10万。10年来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与细菌性痢疾作为报告病例数的主要病种一直排在报告总数的前两位,肺结核也一直排在报告病例数的前五位。乙肝、淋病以及梅毒的病例报告数在报告病例总数中的构成比也一直很靠前。各年份男性发病率均显着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20~5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期,其占总发病构成的比例为56.44%。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前三种职业分别为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公务人员及职员,三者占到了43.71%。报告病例数构成比最高的三个街道为尖山、珠海、柳林,其占到总数30.4%。2004~2013年传染病总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随季节变化性明显,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传染病发病率较低,夏季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其中以七月份发病率最高,为146.86/10万。2.2004~2013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6670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1667例;2005年报告数最高,为2368例;2013年报告数最低,为981例。10年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χ2趋势=1190.46,P<0.001)。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303.86/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为106.89/10万。3.手足口病2008年报告数最低,为242例,自2008年病例数逐年上升,到2010年报告病例数最高,为891例,此后逐年下降,平均年报告病例数580例。6年间手足口病发病率变化呈抛物线(χ2趋势=78.61,P<0.001),2008年发病率最低为30.91/10万,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102.34/10万,发病率随后逐年回落,2013年为58.84%。4.2004~2013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3401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整体呈平稳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340例,2007年报告数最高,为416例,2004年报告数最低,为266例。10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呈相对波动下降趋势(χ2趋势=22.85,P<0.001),在2013年达到最低,发病率为32.14/10万。5.2004~2013年共报告梅毒病例2583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258例,2009年报告数最高,为377例;2004年报告数最低,为100例。10年来梅毒发病率呈抛物线趋势(χ2趋势=127.48,P<0.001),2004年发病率最低,为13.19/10万;在2009年达到最高峰,为47.64/10万。6.2004-2013年共报告乙肝病例2158例。10年来乙肝报告病例数变化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216例,2007年报告数最高,为378例;2013年报告数最低,为109例。10年来乙型肝炎发病率大幅下降趋势(χ2趋势=479.57,P<0.001,有统计学意义),从2007年发病率达到最高,为47.99/10万,在2013年达到最低,为11.88/10万。7.2004~2013年共报告出血热病例46例。10年来报告病例数变化曲线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平均年报告病例数4例,2004年报告数最高,为22例,2007、2008及2012年报告数为0例。10年来出血热发病率大幅下降趋势(χ2趋势=63.31,P<0.001,有统计学意义),从2004年发病率达到最高,为2.90/10万,而后发病率大幅下降。结论1.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0年间传染病的死亡率呈波动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死亡病例主要是肺结核和艾滋病。肠道传染病的报告数构成比一直处于第一位,且呈高位持续态势,一直占传染病总数的70%以上。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与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报告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河西区发病人群年龄构成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尖山、珠海、柳林等街道报告病例数构成比最高;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前三种职业分别为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公务人员及职员。提示上述人群与地区是当前河西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3.建议今后国家政府加大支撑,多部门增强协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居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防病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利于传染病的及时发现、诊断、规范治疗和疫情的早期控制。根据疾病的流行状况,调整免疫策略,推广对各类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

薛艳梅[2](2008)在《山西吕梁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230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山西吕梁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30例山西吕梁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1岁10个月~14岁,平均发病年龄(7.70±3.15)岁。56.96%患儿有明确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2)所有病人均有典型皮肤紫癜,分布于双下肢(100%),臀部(37.83%),双上肢(20.87%)等。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38.70%(89/230),男女之比为2.18:1(P<0.05)。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9.15%(27/141),而在肾损组占53.93%(48/89)(P<0.05)。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以及生活在矿区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紫癜以及生活在城市者(P<0.05)。(3)临床表现形式为单一皮肤症状的发生率为28.26%(65/230)。皮肤紫癜初发的患儿单一皮肤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肤紫癜反复者(P<0.01);生活在城市的HSP患儿单一皮肤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活在矿区者(P<0.01)。(4)血小板计数增高者占34.35%,血沉增快者占22.34%。结论:(1)HSP发病诱因以感染占第一位,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相符。(2)男性更易发生肾损害。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或生活在矿区者肾脏更易受累及。(3)皮肤紫癜反复或生活在矿区者临床表现形式更为多样。(4)HSP患儿存在高粘滞血症,有必要早期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

梅志强[3](2006)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业务技术上全面总结山西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响流行的因素以及开展预防控制疫情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进一步防控SARS特别是处理其它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经验。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和血清流行病学方法研究SARS疫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影响流行的因素,以揭示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①调查全省448例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绘制全省输入SARS原代病例的主要来源以及引起传播后被感染者的去向图,阐明SARS病例的输入与扩散原因;②用传播链图分析传播关系,了解SARS的主要传播过程;③选择SARS原代病例与续发病例接触日期、发病日期明确而完整的传播链病例计算不同传播链同一代之间以及同一传播链不同代之间的平均潜伏期,并计算观察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以及第5、第95百分位数,确定SARS的最短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④对患者发病、就诊、住院时间以及医院诊断为SARS可疑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SARS就诊的及时性以及临床诊治情况;⑤计算不同接触方式、关系密切程度传播SARS的危险度,筛选形成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⑥检测不同人群和同一人群不同时间的SARS血清抗体,了解抗体的阳转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①山西省SARS原代病例主要从广东、北京输入,并在省人民医院形成大规模医源性传播,该院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严重交叉感染成为SARS疫情在省内扩散的“反应堆”、“转运站”;②448例SARS病例中,有明确接触史者411人,占91.74%,明确传播链31条,链上人数208人,占有明确接触史人数的50.61%,续发病例最多4代,以二代为多,占68.75%;③不同传播链同一代之间平均潜伏期为5.88天,同一传播链不同代之间平均潜伏期5天,观察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5.89天,最短潜伏期为0.93天(第5百分位数),最长潜伏期为13.6天(第95百分位数);④病人从发病到就诊的平均天数为2.64天,就诊到住院的平均天数为0.94天;从住院到做出疑似诊断平均天数为1.24天,从疑似诊断到临床诊断的平均天数为5.23天;从住院到临床确诊平均天数为5.37天;⑤陪侍病人、医院探视、共同居住等不同接触方式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90、7.28、2.93,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朋友等关系密切程度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9.90、19.00、15.83、9.09、11.40;⑥传播链病例SARS-IgG抗体阳性率远高于非传播链阳性率,两年后SARS患者的IgG抗体阳性率仍保持在88%以上。结论①减少或避免医院内感染是控制SARS疫情爆发的重要措施;②引起医院传播和家庭聚集性爆发,尽管与超级传播者有关,但就诊环境设置不合理,污染严重,个体防护

陈功[4](2005)在《坚持“儿童优先”,关注儿童健康》文中研究表明

李军[5](2005)在《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 DS)是一种严重的出生缺陷,表现为智力低下,机体功能缺陷,器官多发畸形等综合症候群,不仅病人本人终身痛苦,而且家庭、社会为照顾、抚养病人要耗费巨大资源。迄今为止,DS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DS产前筛查,及早发现,及早预防,避免此类病人的出生。 继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将对DS产前诊断的研究纳入重点课题范围,各地卫生、科技、计划生育部门也相继对此类项目予以重点资助。在这种情形下,适时对基于我国实际的DS疾病负担、产前诊断干预策略进行经济学评价,发掘科学、客观的证据,不仅有利于识别具有成本-效果的干预方案,使政府部门决策有据可循,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填补、充实国家预防、控制出生缺陷系统工程的空白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社会的观点,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对DS产前诊断策略进行经济学评价与分析,为卫生决策部门科学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经济、有效、可行的预防控制DS相关策略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有:1、测量DS的疾病负担(实施产前诊断策略产生的效益);2、测算医疗机构DS产前诊断服务项目标准成本;3、评价不同DS产前诊断策略的功效与安全性;4、比较不同DS产前诊断策略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 研究内容 1、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测量唐氏综合征疾病负担。 2、采用决策树模型,模拟不同策略避免的DS患儿出生数、每避免1例患儿出生而致正常胎儿流产数。 3、对比分析不同DS产前诊断策略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益。 4、测算DS产前筛查、诊断项目的标准成本。 研究方法 1、疾病经济负担测算方法。通过对上海、河北和陕西3地唐氏综合征病人家庭的回顾性调查,结合专家咨询和文献评阅,以病人对医疗服务和其它相关服

孟国昌,宋子书[6](2003)在《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文中认为 山西省吕梁地区曾于1991年发生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局部流行,共发病22例,发病率为0.73/10万;1992年至今已连续十余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为全面了解目前我区健康人群脊灰免疫水

石海兰[7](2002)在《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搞清山西省近十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3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山西省十二个疾病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由3个城市、9个不同类型的农村监测点组成。12个监测点共计观察人口50余万人。山西省疾病监测系统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统一的设计方案,采用统一的报告卡、册,进行数据的收集。死因统计采用ICD—9编码,并采用WHO1975年第9次疾病分类会议推荐的国际疾病、外伤和死目的统计分类手册的分类模式进行统计。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标准化用直接标准化法进行计算。 结果:1990~1999年山西省甲、乙、丙3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死亡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态势。甲、乙、丙3类35种传染病中,24种有病例报告,其中以痢疾、 NMK#tf #i,HN&t 肝炎、麻疹、肺结核发病率为高;艾滋病感染者1998年开始出现;死 亡率以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乙脑为高,肺结核死亡为法定报告 传染病的主要死因。不同类别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以消化道传染病发 病率最高,呼吸道传染病多位居第二,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次之,自 然疫源性疾病较低。少年儿童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高发年龄段;城 市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城乡均以男性发病率 高于女性;一年中均以7Ss月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0、 11、12月次之,l、2J月最低。在甲、乙、丙 3类传染病中,麻疹、猩红 热、流感都表现出了周期性的特点。 结论: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死亡率有所回升。防制的重点传染病为痢疾、肝炎、肺结核、麻疹及 性传播疾病。降低城市、农村发病率,提高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治水 平,降低其死亡率,保护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是该地区的法 定报告传染病综合防制的重点任务。

二、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人口资料
        1.1.2 发病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整理与分析
        1.2.2 计算方法
2. 结果
    2.1 2004~2013天津市河西区报告传染病病例数情况总体概况
    2.2 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传染病死亡病例情况
    2.3 传染病报告病例顺位及构成
    2.4 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
        2.4.1 报告病例数性别分布
        2.4.2 报告病例数年龄分布
        2.4.3 报告病例数职业分布
        2.4.4 报告病例数地区分布
        2.4.5 报告病例数随季节变化情况
    2.5 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病例分布变化趋势
    2.6 不同传播途经传染病中主要病种的趋势情况
        2.6.1 肠道传染病
        2.6.2 呼吸道传染病
        2.6.3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2.6.4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3. 讨论
    3.1 资料分析
    3.2 2004~2013年传染病总体流行趋势分析
    3.3 重点传染病发病分析
        3.3.1 细菌性痢疾
        3.3.2 手足口病
        3.3.3 肺结核
        3.3.4 梅毒
        3.3.5 乙型肝炎
        3.3.6 流行性出血热
    3.4 十年河西区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2)山西吕梁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23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s
前言
第一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因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接触者不同接触方式危险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防控技术措施与体会
    1 防控 SARS 的技术措施
    2 防控 SARS 的经验
    3 防控 SARS 的体会
第六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控制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1 控制干预措施
    2 主要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3 评价结果
    4 讨论
第七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预防控制治疗的教训与反思
    1 SARS 时期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利用存在的问题
    2 SARS 时期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3 SARS 流行不同阶段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特殊表现
    参考文献
综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1 SARS流行的三个环节
    2 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
    3 影响SARS流行的因素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坚持“儿童优先”,关注儿童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农村环境问题调查
    (1) 灌溉造成土壤污染严重。
    (2) 农药污染。
    (3) 化肥污染不容忽视。
    (4) 农膜污染。
    (5) 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6) 小城镇环境问题亟待整治。
    (7) 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严重。
    (8)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值得重视。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分析
儿童健康与民族素质
儿童营养与经济发展
实施“健苗”工程 泽惠三晋百姓
关注低出生体重问题
主持人评论

(5)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与框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唐氏综合征的流行概况
        2、预防DS的主要技术
        3、我国DS产前诊断的实践
        4、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1、总目的
        2、具体目的
    三、研究内容
        1、DS的疾病负担
        2、DS产前诊断策略决策模型
        3、DS产前诊断策略的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益
        4、DS产前诊断服务项目标准成本
    四、研究框架
        1、理论基础
        2、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 DS疾病负担研究
    前言
    第一节 DS疾病经济负担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回顾性调查
        2、文献回顾
        3、专家咨询
        4、伦理学原则
        5、DS疾病经济负担测算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一般情况
        2、疾病经济负担
        3、DS疾病经济负担的构成
        三、讨论
        1、DS的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2、方法学的讨论
    第二节 DS无形负担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1、调查方法
        2、调查对象
        3、访谈地点和时间
        4、访谈内容与目的
        二、主要结果
        1、访谈者一般情况
        2、DS的无形负担
        三、讨论
        1、DS无形负担的测量
        2、降低DS无形负担
    小结
第三部分 DS产前诊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前言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现场调查
        2、文献评阅
        3、专家咨询
        4、经济学评价.
        5、敏感性分析
        6、统计分析
    二、主要结果与分析
        1、决策树模型
        2、决策树模型的参数
        3、三种策略的模拟效果
        4、三种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
        5、三种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讨论
        1、DS产前诊断策略的功效与安全性
        2、策略2与策略3的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DS产前诊断项目标准成本研究
    前言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现场调查
        2、专家咨询
        3、专家选取标准
        4、文献检索与回顾
        5、标准成本测算
        6、统计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调查机构一般情况
        2、DS产前诊断项目标准成本计算参数
        3、DS产前诊断服务项目成本
    三、讨论
        1、标准成本测算对改善DS产前诊断策略经济学效果的意义
        2、标准成本测算可以为合理制定DS产前诊断服务价格提供依据
    小结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附件二:知情同意书
    附件三:调查表
    附件四: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6)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与标准:
    1.3 实验室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脊灰中和抗体检测情况:
    2.2 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比较:
    2.3 不同县市人群抗体水平比较:
    2.4 不同性别抗体水平比较:
3 讨论

(7)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我国传染病的流行现状【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致谢

四、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2004~2013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D]. 王陆.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2]山西吕梁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230例临床分析[D]. 薛艳梅. 山西医科大学, 2008(03)
  • [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研究[D]. 梅志强. 山西医科大学, 2006(12)
  • [4]坚持“儿童优先”,关注儿童健康[J]. 陈功.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03)
  • [5]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 李军. 复旦大学, 2005(07)
  • [6]山西省吕梁地区200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J]. 孟国昌,宋子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3(04)
  • [7]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D]. 石海兰. 山西医科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2001年山西省吕梁地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