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氯剂在水中氯仿检测时作用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吴静[1](2020)在《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比色检测方法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2007年Whitesides团队率先提出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概念后,利用纸设计微流控检测芯片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由于纸基检测芯片具有造价低廉、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较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控制、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纸基检测芯片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本论文提出了几种纸基芯片的更加便捷稳定的构建方法,分别致力于解决基于光反射结果分析方法的比色检测因线性范围窄导致准确度低,常见纸基芯片制备方法亲疏水边界分辨率低,纸基检测芯片结果表达不直观,以及实现纸基芯片比色检测图案化过程繁琐等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紫外光固化-丝网印刷方法快速制备图案化的纸基芯片,并基于光透射的结果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实现了水体中铜、铁、镍离子的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测得的三种离子的检测限相差不大,但检测结果的线性范围扩大了10倍,准确性更高。另外,在对抗干扰能力以及实际环境样品的研究时发现,检测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表明了本研究提出方法的实际应用可行性。(2)由于纸基芯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溶液在纸基上的流动速度直接影响了检测过程的速度以及检测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纸基芯片构建方法,通过将图案化的掩膜和紫外光固化-丝网印刷方法结合起来,制备了印刷分辨率较高、吸液能力强、液体传输效率较高的纸基芯片。通过在纸基上黏贴图案化的掩膜,不但实现了只需一块印版即可达到多种图案化纸基芯片的制备,提高了印版的使用率;而且,与传统的丝网印刷方法相比,提高了纸基微流通道制备的分辨率。另外,芯片上的疏水边界能够有效阻碍常见有机溶液的泄漏。(3)将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制备的纸基芯片应用于食品安全控制领域,分别基于长度法和角度法制备纸基检测器件用于牛奶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无需借助任何外界工具就能实现检测结果的直接读取,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友好性。其中,基于长度法检测的纸基器件设计有透明刻度尺,通过测量显色区域的直径实现氯离子的定量检测;而基于角度法检测的纸基器件,通过转动指针即可判断样品中氯离子浓度是否超过了0.14%,实现样品中氯离子浓度的定性以及半定量检测。(4)通过对纸基表面进行电荷和浸润性调控,构建无疏水边界的纸基检测芯片,借助生物活性墨水笔的使用实现图案化及点阵检测结果显示,简化了预制纸基检测芯片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纸基检测的便捷性和用户友好性。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按需书写”,满足不同测试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借助台式绘图仪,实现纸基芯片的规模制造和自动化检测,适用于单步法检测、不同分析物同步检测以及多步骤夹心法酶联免疫测定(ELISA)。
苏梦可[2](2020)在《液相界面增强拉曼光谱快检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一些实验室检测技术虽然可以满足精准检测的要求,但是样品预处理程序复杂、耗时长,难以及时地监控食品安全状况。快速检测技术可弥补其不足,逐渐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热门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方法,其光谱谱带较窄,不易重叠,可提供物质组成和分子结构特征信息。但是它能检测的体系有限,一方面,SERS活性纳米结构通常是固定在固相基片表面上,热点结构是固定的;另一方面,SERS信号定量仍然是个难题。并且许多检测需要在合适液相体系或固/液界面进行。因此,本文以构建液相界面增强拉曼检测平台(LERP)为出发点,首先获得其制备的通用策略;然后探究LERP上自愈合纳米阵列结构可控性与SERS灵敏度关系,为优化LERP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撑;通过研究溶剂内标化,实现对待测样本的定量化检测;使用LERP中的有机相,实现待测样品组分的快速分离及检测;此外,对该平台原位实时跟踪分子反应过程的方法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最后,受酶标仪工作原理的启发,将LERP与微孔附件或者微流控技术结合,推动SERS技术发展成类似于酶标仪或光度计一样简便却更灵敏的多通道定量化液态测量技术,为痕量食品危害物的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针对传统固/气界面或溶胶颗粒SERS检测方法的瓶颈,设计了液/液界面(LLI)上等离子体阵列的自组装,成功构建了SERS性能优越的LERP。通过对等离子体阵列动态可调谐与自愈合特性的控制,对LERP进行了优化。以有机相指纹峰为内标(IS),归一化SERS测量信号,考察连续相内标对纳米溶胶、温度、激发体积、激光聚焦和样品微环境等因素引起的SERS信号涨落的校正能力,成功将拟合曲线的R2从0.84提高到了0.93。该平台不仅可以用于多组分检测,还可以用于多相的原位检测,避免了复杂体系中取样带来的干扰,并成功应用于对鱼肉中痕量危害物孔雀石绿(MG)的检测,检测限(LOD)为20 n M。2)一般在SERS中,只有靠近贵金属表面的待测物才能被有效地检测到。因此,如何使非吸附分子离表面足够近一直是SERS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LERP中的有机相提供了使非吸附分子,比如多环芳烃分子,靠近界面等离子体阵列的疏水环境,实现对它们的痕量检测。时域有限差分模拟(FDTD)表明,界面等离子体阵列具有双相可及的非对称热点,其中氯仿(CHCl3)相的电磁场增强约为水(W)相的四倍。我们推测CHCl3所提供的电磁场增强和疏水环境是成功检测四种常见多环芳烃(PAHs)的两个重要因素。此外,我们还探索了吸附分子和吸附分子、吸附分子和非吸附分子、非吸附分子和非吸附分子在LERP上的竞争性SERS信号变化。LERP成功实现了对食用油中多种痕量多环芳烃的检测,它们的检测限(LOD)均为10 ppb。3)LERP在p H=1-14范围内均可以稳定存在,因此其具有监测化学反应过程的潜在应用。选取经典分子反应,硼氢化钠(Na BH4)还原对硝基苯硫酚(PNTP)以及对氨基苯硫酚(PATP)的光催化氧化来评估LEPR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监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p H=1-4时,PNTP直接还原为PATP;当p H=5-8时,PNTP先还原为二巯基偶氮苯(DMAB)再继续还原为PATP;当p H=9-14时,DMAB和PATP一直共存,此时,在停止添加Na BH4后,对界面等离子体阵列进行连续激光照射时,PATP可以转化为DMAB。其中,该平台的自愈合性保证了各个反应物之间的充分混合,提高了反应效率;成功使用粒径较大的金纳米颗粒(GNPs)作为催化剂。此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成功采用界面等离子体阵列研究不同p H值对Na BH4还原PNTP行为的影响,为实时跟踪食品中分子反应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4)为了进一步提高样本的检测通量,我们将LERP与微流控技术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在线等离子体胶囊微流控(PCM)-LERP。等离子体胶囊优良的水包油(OW)特性保证了内部通道的表面污染更少,避免了不同胶囊之间的交叉污染。在1分钟内即可对不同胶囊中的5种分析物进行连续检测,而在一个胶囊中对双分析物和三分析物的检测即使在分析物浓度相差两个数量级的情况下也显示出极好的灵敏度。近年来,大麻巧克力、大麻糕点、大麻糖果、果冻、神仙水、新潮饮料等食品饮料类新兴毒品日渐兴起,对公共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以甲基苯丙胺(MA)为例,使用有机相(CHCl3)作为萃取剂,实现了对MA的有效分离和富集。利用PCA算法,该平台可以方便地实现痕量MA的自动分类,其浓度可降至ppm水平。PCM结合便携式拉曼器件实现了对复杂介质中目标分子的多样本、多通道、高通量的快速分析。5)将LERP与微孔附件结合,设计了一种简便却更灵敏的多通道定量化测量技术。界面等离子体阵列可以储存在亲水性的容器中,并处于水包油(O/W)状态,如石英微孔附件。相反,它可以储存在疏水性容器中,并处于油包水(W/O)状态,如聚苯乙烯(PS)微孔附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等离子体阵列在石英微孔附件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环保性,当激光从石英微孔附件底部入射时,避免了界面等离子体阵列的波动,SERS性能优越。此系统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提供12个样品的快速高通量分析,具有极好的信号再现性。我们的系统展示了高分辨率的双重和三重分析物检测,充分保留了混合物中单个分析物的信号和拉曼特征,同时,微孔隔离的界面等离子体阵列防止了彼此之间的污染,允许样本的准确量化。最后,对农残福美双(TAM)进行了检测,其中,在苹果皮和橘子皮上,TAM的LOD分别为10 ppb和100 ppb。这为现场传感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为SERS的高性能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
邸鑫[3](2020)在《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油的需求逐年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海上石油泄露,工业废油以及生活含油废水等污染等问题。其中污染物中的油组分大多具有毒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水体、生态甚至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此外,在油田开采后期,往往采用注水方式驱油,该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悬浮油水乳液,这就增加了油品回收的难度。因此,面对亟待解决的油水分离问题,科研工作者们从材料表面浸润特性出发,通过调控材料表面的化学组分和表面粗糙度制备出具有特殊浸润性的油水分离材料。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来源广泛,经济环保的天然植物纤维基材为原料,设计制备了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或油水分离装置,用于解决水体中的油污染问题和含水废油的油品提纯回收问题,最终实现以废治废甚至油品提纯回收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这些特殊浸润性功能材料或装置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表现,探究其中基本的科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对这些材料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本论文主要以材料表面润湿特性、材料油水分离特性以及材料普适性三个方面展开,内容如下:(1)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材料。综合考虑成本和环保性两个方面,我们以杨木粉为原料基材,制备了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吸附材料。该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为140°,油下对水油下接触角为139°,可对外界磁场产生响应,便于操控。通过磁力搅拌,疏水/亲油磁性木粉能够有效分离无表面活性剂的水包甲苯乳液,处理后溶液油分含量下降率97.6%,滤液水纯度为99.96%。将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包夹在尼龙膜中间,制备成尼龙/疏水磁性木粉夹层膜,该复合夹层膜在真空度-0.09 MPa条件下能够分离乳化剂稳定的甲苯包水型乳液,平均纯化效率为99.94%。尼龙/疏水磁性木粉夹层膜可以被清洗回收再利用,并且经过20次反复使用,油品纯化效率基本保持在99.90%以上,说明该复合膜具备优异的分离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除此之外,该复合夹层膜在真空度-0.09 MPa条件下可用于分离多种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型乳液(如:甲苯、四氯化碳和氯仿),分离效率不低于99.9%。本实验考查并挖掘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吸附材料在油乳分离领域的潜在应用,为利用植物纤维处理各种油水乳液混合物做出初步的探索。(2)湿固化型聚氨酯制备特殊浸润油水分离材料。以麻布织物为原料基材,利用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遇水固化的特性,直接在材料表面构筑满足超浸润表面所需的粗糙结构,构筑过程中,不需添加额外的纳米粒子,材料经过低表面能修饰后即制得特殊浸润油水分离材料。超疏水性麻布织物具备高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为152°,且具有良好的酸碱抗性、油浸蚀抗性,可用于选择性分离分层油水混合物,解决了传统油水分离材料抗水性差,造价昂,油水分离耗时长等问题;该麻布织物材料可以用于循环分离多种油水混合物,展示了较高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循环使用稳定性能。同时,利用湿固化聚氨酯遇水固化的方式可以在多种不同基材表面构筑满足超浸润所需的粗糙结构,所制备的疏水化材料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均高于150°。其中,湿固化聚氨酯制备的超润湿织物滤膜材料(麻布织物与尼龙织物)能够分离不同种类的互不相容性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高于 99%。(3)多功能超浸润油水分离器的制备。针对分层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油水乳液的分离以及目前仍需亟待解决的多相油乳/水混合物的分离,本文设计了操作简便、油水分离特性优异且稳定的,功能化超浸润油水分离器。将超亲水/水下疏油秸秆粉吸附剂装填到PDMS/SiO2麻布袋中,组装成悬挂式油水分离器,可用于分离油水乳液甚至目前仍需亟待解决的多相油乳/水混合溶液。该分离器对乳化剂稳定型甲苯包水乳液的平均纯化率不低于99.95%;对多相油乳/水的混合物的平均纯化率不低于99.85%且经过15个循环后其油水分离效率仍保持在99.8%以上,适用于多相油包水乳液/水混合物的分离,用乙醇简单清洗处理后可以反复使用。实验结果显示,超亲水/水下疏油棉花饱和吸油量在12~27 g g-1之间。将超亲水/水下疏油棉花吸附剂装填到具备超疏水/超亲油PDMS/SiO2麻布袋中,组装成吸附式油水分离器,可用于吸附分离两相油水混合物(如正己烷/水、甲苯/水、汽油/水以及柴油/水)和三相油水混合物(如:甲苯/水/四氯化碳),分离效率不低于99.9%,且具有良好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吸附粘度较低的有机溶剂后可通过将滤芯取出并挤压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粘度高的油质可以通过更换滤芯的方式对超浸润布袋回收,回收后的疏水/亲油麻布在被油分完全浸湿之后依然保持优异的疏水亲油性能。(4)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的制备。设计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用于自驱动重复收集水面粘性浮油,为制备或设计可持续性黏油收集装置提出了新思路。将中空多孔聚乙烯球装填到超疏水/超亲油麻布袋(PDMS/SiO2负载麻布袋)中,即组装成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其中,集油器外侧超疏水/麻布织物在磨耗实验、酸碱腐蚀实验以及油腐蚀实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和机械稳定性;中空多孔聚乙烯球作为内部支撑物,可以最大限度的撑开并稳定布袋内部空间,提升集油器收集容量。超浸润自驱动特性集油装置在不借助其它外力情况下可自发收集水面浮油,且经过50次循环后,二甲基硅油平均回收率为94.81%。此外,集油器完成油收集后浸泡在水中长达15天,其漂浮黏油回收率不低于95.8%,证明该集油器可以满足对采集的粘性浮油进行长时间储存的要求。超浸润自驱动特性集油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黏油的收集,经过一定比例放大后可以用于回收漂浮混油,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丹[4](2019)在《共轭分子理化性质调控及其生物应用》文中提出探针可作为信号分子,在金属离子识别、生物大分子分析、生物分子标记和生物成像等化学、环境和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共轭有机半导体材料(Conjugated Organic Semiconductors)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环境稳定性和可设计性,成为一类新兴的光学探针,在生物医学光子学中表现出比传统荧光染料更优异的应用潜力。通常,共轭有机半导体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其作为探针的紫外吸收波长、荧光量子效率、能级、化学稳定性等重要性质。为了获得在生物医学分析、成像应用中具有更有针对性功能的探针分子,科学家们利用合理的探针分子设计策略和有效的合成手段,对探针分子工程设计的优化,使其具有成像和治疗一体化、增强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性、靶向细胞器等功能。荧光成像通常用于分析在亚细胞水平发生的分子和事件,为非侵入性的生物分析技术提供了较高的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同时在检测时使用仪器设备简单,信号易读/易识别、灵敏度高,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学影像手段之一。由于电子激发单重态到三重态的系间窜越,探针分子不仅会产生荧光发射,还会产生光动力治疗效果。光动力治疗有良好的可控性、较低的毒副作用,并能够避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但是,多数有机共轭半导体光敏剂在进行成像和治疗应用中,会对非靶向组织产生光毒性;有机半导体分子间聚集不仅会导致荧光猝灭,也会导致过氧自由基(ROS)或单线态氧产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制备了含有苝二酰亚胺(PDI)、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苯并[c][1,2,5]噻二唑(BT)这三种不同电学特性的结构单元的共轭有机小分子探针,在细胞或小鼠肿瘤模型上验证其具有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治疗一体化性能。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苝二酰亚胺(PDI)衍生物的生物成像及光动力治疗的应用。利用新型苝二酰亚胺衍生物49-Py和49-Py-PDI-a,研究其溶液和纳米颗粒的相关性质并将49-Py-PDI-a纳米颗粒应用于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的实验中。体外和体内实验都充分表明,49-Py-PDI-a NPs可以能够靶向富集到肿瘤部位进行荧光成像,同时产生了单线态氧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49-Py-PDI-a产生单线态氧可能由分子扭曲和形成醌式结构造成的。2、两亲性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衍生物的生物成像及光动力治疗的应用。我们成功合成了含吡啶季铵盐阳离子的有机共轭小分子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衍生物。通过化学键的方式连接了溴乙烷,有效地解决了有机化合物水中溶解性的问题。此外,由于阳离子部分与线粒体负膜的结合,ethyl-BD-DPP可靶向作用于线粒体。研究结果表明ethyl-BD-DPP NPs单线态氧效率达到52.26%,发射波长范围在610-680 nm。另外,细胞实验明确表明ethyl-BD-DPP NPs能够在细胞线粒体中进行荧光成像,并且浓度越高的ethyl-BD-DPP NPs对Hela细胞的杀死效果越好。3、水溶性有机荧光染料苯并[c][1,2,5]噻二唑(BT)的衍生物的合成、性质研究及生物应用。为了调控共轭有机分子的能级、光谱等性质,我们选择苯并[c][1,2,5]噻二唑(BT)为结构单元,通过插入噻吩杂原子环,合成了一组共轭有机分子M1和M2并比较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之后,选择1-(3-三甲基铵丙基)-4-甲基吡啶二溴化物和分子M2进行共价键连接后,使得M2的堆积作用减弱,很好地解决了有机小分子在水中溶解性差的问题。细胞实验表明M3能够在细胞中产生单线态氧,可以对细胞有治疗的效果,并能有效地在细胞膜上进行双光子荧光成像。
胡双清[5](2019)在《烘焙过程中可燃固废模拟组分无机氯迁移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可燃固废数量日益增加且组分更加复杂,严重阻碍了可燃固废清洁高效处置。其中,含氯可燃固废在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求降低可燃固废Cl含量的方法以期达到清洁处置要求,已变得极其重要。由于烘焙具有改善生物质等燃料特性和降低有害元素含量的作用,将烘焙作为可燃固废预调质的手段,以期降低Cl含量,改善烘焙产物燃料特性,是可燃固废实现清洁高效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以可燃固废模拟组分(含NaCl纤维素和木质素)为原料,在现有Cl含量测定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准确测量可燃固废Cl含量的方法,并利用管式炉和TG-FTIR/MS对可燃固废模拟组分在4个烘焙温度(250,300,350和400°C)下进行烘焙实验,探究可燃固废模拟组分无机Cl的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分析5种测量Cl含量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更为准确测量可燃固废Cl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氧弹燃烧法、艾士卡法、水萃取法和XRF法无法准确测量可燃固废不同种类Cl含量;水萃取法分别与氧弹燃烧法、艾士卡法联合,均可测量可燃固废无机Cl和有机Cl含量;水萃取联合艾士卡法最适合且准确检测可燃固废总Cl的含量。(2)研究含NaCl纤维素在烘焙过程中无机Cl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结果显示含NaCl纤维素在烘焙过程中部分无机Cl转变成有机Cl赋存固体产物中,释放的Cl主要以HCl/CH3Cl和tar-Cl等形式析出。添加SiO2后未发现有机Cl的生成,HCl生成量增加近一倍,350°C时CH3Cl生成量最多,这主要是SiO2抑制了焦炭中碳活性位点生成,从而阻碍了无机Cl向有机Cl转变,促进了更多HCl和CH3Cl的生成。(3)研究含NaCl木质素在烘焙过程中无机Cl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结果显示无论含NaCl木质素中是否添加SiO2,烘焙固体产物中均未出现有机Cl生成,无机Cl主要以HCl/CH3Cl形式释放。但SiO2改变了固体产物结构分布并抑制碳活性位点生成,促进相对较多如甲氧基等官能团的生成,从而增加了350°C和400°C时HCl和CH3Cl的生成量,HCl增加量近一倍,但CH3Cl增加总量较少。
崔世强[6](2019)在《改性吸附剂对石脑油中有机氯的脱除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由于原油储量减少,开采难度变大,为了提高采油率,常加入一些含氯代烃的采油助剂,导致了石脑油中有机氯的含量明显增加。一些有机氯化物会通过化学反应形成HCl,这将进一步加速设备的腐蚀。并且有机氯很容易导致催化剂永久性失活中毒,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石脑油中有机氯进行脱除研究。分别选用13X、ZSM-5、活性炭(AC)、Al2O3、MCM-22、NaY等作为载体考察,进行脱除有机氯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3X和ZSM-5分子筛脱氯能力优于其它载体。并进一步研究采用金属离子进行改性分子筛,制备一些新型改性吸附剂用来提高对氯化物的脱除能力。采用浸渍法对13X和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改性金属离子有Mg2+和Fe3+两种,制备成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吸附剂。通过实验得出,经过Mg2+和Fe3+两种金属离子共同改性的吸附剂脱氯效果最佳。利用XRD、N2吸附-脱附、TD-DTA、XRF等表征技术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说明,Mg2+和Fe3+两种金属离子成功负载于分子筛表面,改性后分子筛的结构没有被破坏,但吸附剂的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均发生一定的改变。通过考察改性吸附剂对石脑油的脱氯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吸附剂在550℃焙烧4h、吸附时间为2h、石脑油用量为30mL、吸附剂为1mL、在吸附温度为60℃时对石脑油的脱氯率最高,达98.7%。通过考察改性吸附剂对模拟油中不同有机氯化物的脱除实验,表明其对CH2Cl2脱除效果最好。改性吸附剂使用5次之后脱氯效果仍能达到75%以上。分别对模拟油脱氯过程拟合了一级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由于拟合的一级动力学相关系数R2<0.85,说明拟合的可信度不高。拟合的二级吸附动力学的相关系数R2>0.99,说明吸附脱氯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得出吸附反应的活化能小于40kJ/mol,通过活化能可知改性后的吸附剂主要为物理吸附,对比可知改性之后对于吸附反应更容易进行。
张革[7](2019)在《石脑油中氯化物的分布及脱除》文中研究指明催化重整是二次加工的重要工艺,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手段。而石脑油是催化重整的原料,石脑油中如果有氯化物存在,会在催化剂上积累使催化剂氯含量增加,在高温下迫使晶粒长大,破坏载体微孔结构,从而使活性和稳定性降低。另外,原料中的含氧化合物会在反应中生成水,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对设备造成腐蚀,因此,研究石脑油中的氯化物的分布及脱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运用实沸点蒸馏技术,将几种原油切割石脑油馏分,用微库仑综合分析仪测量各窄馏分氯化物含量,得到氯化物在各窄馏分中的分布;然后采用水热法制备多孔硅酸盐吸附剂,对模拟石脑油进行了静态吸附,考察原料配比、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得出温度、时间、剂油比等最佳吸附条件;最后对真实石脑油进行吸附,考察吸附剂的循环再生性能,采用XRD、BET、TEM、XRF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石脑油中氯化物含量均随馏分温度的升高而增高,无机氯化物含量均相对较低。氧化镁与氧化铝两种金属氧化物共同作用使吸附剂极性变强,因此制得的硅酸镁铝吸附剂脱氯效果最好,在120℃下,水热反应18 h,镁铝摩尔比为3:2,吸附温度为常温,吸附时间为12 h,剂油比为1:30时,对模拟油的脱除效率达65.17%,且再生3次以后,仍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对同样方法制得的吸附效果稍差的硅酸镁吸附剂进行酸化改性,硅镁比为1:4达到同系列最佳的吸附效果,制备温度为100℃,制备时间为14 h,酸化浓度为15%(质量分数),达到最佳吸附效果,吸附温度为常温,吸附时间为8h,剂油比为1:25时,对模拟油的脱除效率达74.13%,且再生3次以后,仍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
夏维坚[8](2017)在《脱除石脑油中1,2-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许多炼油厂常常因为石脑油中过量的氯化物造成催化重整装置管路的阻塞和腐蚀。本文采用吸附剂静态吸附法对吸附脱除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1,2-二氯苯和四氯乙烷进行研究。测定了吸附剂对1,2-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氯脱除率和平衡吸附量,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分析,优化了吸附剂的活化条件和吸附过程的吸附条件;同时,通过测定吸附剂对1,2-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吸附等温线并对其进行拟合,计算了相关的热力学参数;又通过动力学模型拟合的方式得到了吸附动力学参数,初步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1,2-二氯苯的吸附过程中,分子筛的孔结构影响着分子筛的脱氯性能;金属离子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提升分子筛的脱氯性能,Cu13X分子筛是吸附1,2-二氯苯的适宜的吸附剂,氯脱除率达到了 87.95%,平衡吸附量为3.88mg/g。Cu13X分子筛吸附1,2-二氯苯的吸附等温线可通过Freundlich等温方程较好的拟合,计算得到了吸附过程的焓变AH=-40.06 kJ/mol,熵变△S=-80.56 J/(mol·K),△G<0。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的描述该吸附过程,由拟合结果得到吸附过程的吸附活化能为18.059 kJ/mol。在四氯化碳的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是脱除率也并不高,仅有38%。而活性炭在经过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溶液改性之后,对四氯化碳的脱除效果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氯脱除率为60.84%,平衡吸附量是6.13mg/g。同样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对该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分析,计算得到了吸附过程的焓变△H=-14.2kJ/mol,熵变AS=-42.68 J/(mol K),△G<0,以及吸附反应的活化能为16.114 kJ/mol。
杨立新[9](2016)在《连续重整脱戊烷塔结盐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文中指出全面调查了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连续重整装置脱戊烷塔结盐腐蚀情况以及造成的危害,对脱戊烷塔空冷管束堵塞情况以及堵塞物进行了分析。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脱戊烷塔结盐腐蚀主要发生在低温区域,结盐腐蚀物中主要为铁和氯,其中铁含量达到52.46%,氯含量达到41.09%,其次是硫和铜、锌等元素。在结盐腐蚀区域发生较严重腐蚀,主要是氯造成的,硫腐蚀是加速腐蚀的一个重要因素。氯离子主要来源于再生催化剂还原过程中氯流失,对还原气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氯化氢含量平均达23.3μg/g;硫的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硫和为维持催化剂选择性及钝化反应器表面金属所补入的二甲基二硫,跟踪分析结果表明,重整进料的硫含量平均为0.45μg/g,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平均为0.30μg/g。通过对装置关键物料的跟踪分析,确定了连续重整装置进料中硫、氮含量和水含量、循环氢中硫化氢和水含量、再生催化剂上氯含量均在装置设计的范围内。对还原气中的水含量30周的跟踪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含量为220μg/g,最高含量为1500μg/g,这部分水与氯离子和硫离子生成氯化氢和硫化氢,进入脱戊烷塔后造成塔顶腐蚀。根据脱戊烷塔腐蚀原因,提出了采用注缓蚀剂保护,脱戊烷塔进料前增加液相脱氯罐,采用高效脱氯剂和优化的操作参数,低温易腐蚀设备选用耐氯腐蚀材质等措施,基本解决了脱戊烷塔结盐腐蚀严重,装置运行周期短的问题。
杨霄[10](2016)在《原油有机氯形态分析及脱氯剂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原油中的氯元素杂质会对后期工业加工中的设备造成腐蚀等诸多不利影响,故要对原油中的氯元素进行脱除。本文首先以萃取脱氯为主要方法,测试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三乙胺,DMF以及自制脱氯剂TC-F等多种萃取剂对油品中的氯元素的脱除效果,结果发现脱氯剂TC-F能有效脱除油样中绝大部分有机氯。选用TC-F将油样中的有机氯化物萃取出来,随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出来的氯元素进行形态分析。得出有机氯杂质主要为5-氯-2-甲基苯胺,2,4-二氯-6-甲基苯胺等。通过所得的有机氯化物形态分析研究脱氯机理,随后对TC-F进行脱氯性能评价,包括不同剂油比下的脱氯效率以及脱氯反应时间等,实验得出8%剂油比的TC-F能够达到92.28%的脱氯率,并且高速搅拌下9分钟即可完成反应,随后测试TC-F与酸性组分B复配后的脱氯剂效果。研究中发现TC-F与油样的液相反应存在需要分离纯化,难以充分接触等弊端,故选择制备固相脱氯剂,采用TC-F作为活性组分,活性炭作为载体,使用KOH溶液进行活化除杂,以除去活性炭所含的碱溶性与酸溶性灰分物质,目的在于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加TC-F的负载率。碱洗水洗后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固体脱氯剂。用制得的固体脱氯剂进行脱氯实验,考察KOH除杂时溶液的浓度与时间的影响,以及除杂水洗后TC-F负载的最佳浓度与时间。实验得出,使用KOH除杂对于组分TC-F的负载有积极影响,未除杂的样品负载率为19.20%,脱氯率为70.71%,使用10%的KOH溶液浸泡活性炭1h除杂水洗至中性后,再以45%的浓度负载TC-F组分12h制得的脱氯剂样品能达到28%-29%的负载率,脱氯率也提升至94.67%。固体样品的最佳剂油比为24%,在13分钟能达到最佳的脱氯效果。最后对制得的样品使用IR,SEM,BET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验证实验结论。
二、脱氯剂在水中氯仿检测时作用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脱氯剂在水中氯仿检测时作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比色检测方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流控技术发展的背景以及起源 |
1.2 纸基检测芯片的概述 |
1.2.1 纸基检测芯片的工作原理 |
1.2.2 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 |
1.3 纸基检测芯片的应用领域 |
1.3.1 纸基检测芯片在医学诊断方面的应用 |
1.3.2 纸基检测芯片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1.3.3 纸基检测芯片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 |
1.4 纸基检测芯片的主要检测方法 |
1.4.1 电化学方法 |
1.4.2 化学发光法 |
1.4.3 电化学发光法 |
1.4.4 荧光法 |
1.4.5 比色法 |
1.5 纸基芯片的比色检测方法具体介绍 |
1.5.1 比色法的定性结果检测 |
1.5.2 比色法的半定量结果检测 |
1.5.3 比色法的定量结果检测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比色检测和光透射结果分析方法的纸基芯片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基于比色检测和光透射结果分析方法的纸基芯片的构建 |
2.2.3 纸基芯片用于光透射结果分析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 |
2.2.4 基于光透射结果分析的芯片比色检测方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比色检测和光透射结果分析方法的纸基芯片的构建 |
2.3.2 纸基芯片用于光透射结果分析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 |
2.3.3 基于光透射结果分析的芯片比色检测方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用于纸基芯片的构建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纸基芯片基底的选择 |
3.2.3 纸基芯片的构建方法对比 |
3.2.4 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构建的纸基芯片的效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纸基芯片基底的选择 |
3.3.2 纸基芯片的构建方法对比 |
3.3.3 借助掩膜的UV固化丝网印刷方法构建的纸基芯片的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纸基芯片比色法的长度/角度测量用于牛奶中氯离子的检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检测反应的机理 |
4.2.3 纸基芯片的构建以及检测区域尺寸的确定 |
4.2.4 纸基检测芯片上反应剂浓度的选择 |
4.2.5 构建纸基芯片用于检测牛奶中的氯离子 |
4.2.6 构建纸基检测器件(长度法/角度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纸基芯片检测区域尺寸的确定 |
4.3.2 纸基检测芯片上反应剂浓度的选择 |
4.3.3 纸基芯片用于检测牛奶中的氯离子 |
4.3.4 构建纸基检测器件(长度法/角度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书写法实现生物检测的无疏水边界纸基芯片的构建及其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通过书写法制备纸基检测芯片 |
5.2.3 通过书写法直接进行生物测定 |
5.2.4 纸基芯片的大规模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通过书写法制备纸基检测芯片 |
5.3.2 通过书写法直接进行生物测定 |
5.3.4 纸基芯片的大规模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液相界面增强拉曼光谱快检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危害物 |
1.1.1 食品危害物的概述 |
1.1.2 食品危害物的分类及常见的检测方法 |
1.2 SERS概述 |
1.2.1 SERS简史 |
1.2.2 SERS基底的分类 |
1.3 SERS对食品危害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
1.3.1 SERS对食品危害物检测的研究 |
1.3.2 液态SERS对食品危害物检测的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LERP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纳米颗粒的的合成 |
2.3.2 硅片的疏水处理 |
2.3.3 比色皿和毛细管的表面处理 |
2.3.4 鱼类样品快速分离纯化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自愈合PML组装与优化 |
2.4.2 可控PD依赖的SPR和 SERS特性 |
2.4.3 精确量化PML优化LERP的 SERS信号 |
2.4.4 固有内标用于SERS信号定量 |
2.4.5 多重和多相检测 |
2.4.6 LERP用于复杂体系中MG的快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ERP用于痕量多环芳烃的快检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单分散GNPs的合成 |
3.3.2 基于ACE的油样快速分离纯化 |
3.3.3 猪油预处理工艺 |
3.3.4 容器的亲水性处理 |
3.3.5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双相可及热点突破Bap接近GNP的极限 |
3.4.2 优化LIA |
3.4.3 LIA的分子依赖性吸附行为 |
3.4.4 LIA检测食用油中多环芳烃 |
3.4.5 LERP检测多环芳烃的通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ERP作为微反应器的初步探索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单分散GNPs的合成 |
4.2.4 液相界面等离子体阵列的SERS测量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稳定不同pH下的界面等离子体阵列 |
4.3.2 p H依赖性分子反应途径的SERS原位监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CM-LERP在痕量毒品快检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单分散GNPs溶胶的合成 |
5.3.2 分离和浓缩分析物 |
5.3.3 容器的亲水处理 |
5.3.4 SERS测量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3D O/W界面PCM-LEPR平台 |
5.4.2 PCM-LEPR的连续高通量分析 |
5.4.3 单胶囊多重检测 |
5.4.4 低拉曼活性MA的快速高效检测 |
5.4.5 PCM-LEPR分析唾液和尿液中的MA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A-LERP在农残快检中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GNPs的合成 |
6.3.2 实验材料的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可逆O/W界面等离子体阵列的封装 |
6.4.2 不同浓度同一分子的高性能分析 |
6.4.3 对各种分子的高性能分析 |
6.4.4 双组分和三组分的高效分析 |
6.4.5 食品危害物的高效分析 |
6.4.6 P-M-LERP测定果皮上的TAM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
(3)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水体油污染的危害及油水混合物种类 |
1.2.1 水体油污染危害 |
1.2.2 油水混合物分类及处理方法 |
1.3 特殊浸润性材料构建理论基础 |
1.3.1 接触角,表面张力及表面能 |
1.3.2 气/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理论基础 |
1.3.3 液/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 |
1.4 特殊浸润性材料的分离特性及应用 |
1.4.1 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理论基础 |
1.4.2 疏水/亲油材料 |
1.4.3 水下疏油材料 |
1.5 选题的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目的内容 |
1.5.2 创新点 |
2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物的制备及乳液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制备过程 |
2.2.4 制备原理 |
2.2.5 材料表征 |
2.2.6 乳液分离 |
2.2.7 稳定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的表面形貌 |
2.3.2 疏水/亲油木粉的浸润性研究 |
2.3.3 改性剂添加量对样品接触角的影响 |
2.3.4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2.3.5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的磁性分析 |
2.3.6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2.3.7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膜通量及循环稳定性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3 湿固化聚氨酯构筑超润湿油水分离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方法与机理 |
3.2.4 材料表征 |
3.2.5 超疏水涂层化学稳定性研究 |
3.2.6 不同基材表面超疏水涂层构筑研究 |
3.2.7 油水混合物分离实验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的表面形貌 |
3.3.2 疏水/亲油麻布织物表面浸润性研究 |
3.3.3 疏水亲油麻布表面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3.3.4 超疏水表面化学稳定性研究 |
3.3.5 特殊浸润性材料在油水混合物中分离性能研究 |
3.3.6 不同基材表面构筑超疏水涂层研究 |
3.3.7 不同疏水化基材对油水混合溶液分离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化超浸润油水分离器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超亲水/油下亲水秸秆粉的制备 |
4.2.4 PDMS/SiO_2麻布袋的制备 |
4.2.5 材料表征 |
4.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 |
4.2.7 化学稳定性研究 |
4.2.8 油水分离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形貌研究 |
4.3.2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浸润性研究 |
4.3.3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4.3.4 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
4.3.5 三相油水混合物分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的制备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 |
5.2.3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的制备 |
5.2.4 材料表征 |
5.2.5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稳定性研究 |
5.2.6 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浮油收集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形貌及浸润性能性能分析 |
5.3.2 PDMS/SiO_2麻布织物表面油下超浸润性能研究 |
5.3.3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5.3.4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稳定性的研究 |
5.3.5 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 |
5.3.6 集油器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共轭分子理化性质调控及其生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荧光探针简介 |
1.1.1 荧光及荧光成像 |
1.1.2 荧光探针 |
1.2 共轭有机半导体探针 |
1.2.1 苝二酰亚胺(PDI)衍生物探针 |
1.2.2 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衍生物探针 |
1.2.3 苯并[c] [1,2,5]噻二唑(BT)衍生物探针 |
1.3 荧光材料的生物应用 |
1.3.1 成像与光动力治疗的的一体化 |
1.3.2 成像与相关环境内标志物检测的一体化 |
1.3.3 成像与药物治疗的一体化 |
1.3.4 成像与其他生物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苝二酰亚胺(PDI)衍生物的生物成像及光动力治疗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目标分子的表征及生物应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49 -PDI和49-Py-PDI-a在溶液(THF)中和制备成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表征 |
2.3.2 49 -Py-PDI-a的光稳定性测试和单线态氧测试 |
2.3.3 49 -PDI和49-Py-PDI-a的纳米颗粒的TEM和 DLS分析 |
2.3.4 体外细胞实验 |
2.3.5 小动物荧光成像和体内光动力治疗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亲性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衍生物的生物成像及光动力治疗的应用 |
3.1 引言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目标分子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应用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衍生物的核磁表征 |
3.2.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2.3 BD-DPP和 ethyl-BD-DPP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表征 |
3.2.4 BD-DPP和 ethyl-BD-DPP的纳米颗粒的TEM和 DLS分析 |
3.2.5 BD-DPP和 ethyl-BD-DPP的单线态氧测试 |
3.2.6 体外细胞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性有机荧光染料苯并[c] [1,2,5]噻二唑(BT)的衍生物的合成、性质研究及生物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2 目标分子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应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_1、M_2、M_3的核磁表征 |
4.3.2 M_1、M_2、M_3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表征 |
4.3.3 M_1、M_2、M_3电化学分析测试 |
4.3.4 M_3 的光动力测试 |
4.3.5 体外细胞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烘焙过程中可燃固废模拟组分无机氯迁移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可燃固废特性及处置方法 |
1.2.1 可燃固废特性 |
1.2.2 可燃固废处置方式 |
1.3 可燃固废热处置过程中的问题 |
1.4 烘焙预处理 |
1.4.1 烘焙预处理过程及特点 |
1.4.2 烘焙对产物理化特性影响研究 |
1.5 烘焙对Cl迁移行为和赋存形态影响 |
1.5.1 烘焙对Cl释放特性影响 |
1.5.2 烘焙对Cl赋存形态影响 |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可燃固废Cl含量测量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制备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氧弹燃烧法 |
2.3.2 水萃取法 |
2.3.3 艾氏卡法 |
2.3.4 XRF法 |
2.3.5 Cl含量分析方法 |
2.4 可燃固废中Cl含量测量及比较 |
2.4.1 有机Cl含量分析 |
2.4.2 无机Cl含量分析 |
2.4.3 可燃固废中Cl含量分析 |
2.4.4 厨余沼渣中总Cl含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NaCl纤维素在烘焙过程中无机Cl迁移规律 |
3.1 引言 |
3.2 原料制备 |
3.3 烘焙实验 |
3.3.1管式炉烘焙实验 |
3.3.2 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仪 |
3.3.3 裂解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3.4 实验分析方法及仪器介绍 |
3.4.1 固体样品分析方法 |
3.4.2 液体样品分析方法 |
3.4.3 气体样品分析方法 |
3.5 SCSW-C烘焙过程中无机Cl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分析 |
3.5.1 TG-FTIR/MS分析SCSW-C烘焙气体产物及含Cl化合物 |
3.5.2 SCSW-C管式炉烘焙产物及含Cl产物赋存形态分析 |
3.6 SCSW-C-SiO_2 烘焙过程中无机Cl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分析 |
3.6.1 TG-FTIR/MS分析SCSW-C-SiO_2烘焙气体产物及含Cl化合物 |
3.6.2 SCSW-C-SiO_2 管式炉烘焙产物成分及含Cl产物赋存形态分析 |
3.7 纤维素烘焙过程中无机Cl释放机理及迁移路径探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NaCl木质素烘焙过程中无机Cl迁移规律 |
4.1 引言 |
4.2 原料制备 |
4.3 烘焙实验及分析方法 |
4.4 SCSW-L烘焙过程中无机Cl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分析 |
4.4.1 TG-FTIR/MS分析SCSW-L烘焙气体产物及含Cl化合物 |
4.4.2 SCSW-L管式炉烘焙产物及含Cl产物赋存形态分析 |
4.5 SCSW-L-SiO2 烘焙过程中无机Cl赋存形态和迁移规律分析 |
4.5.1 TG-FTIR/MS分析SCSW-L-SiO_2烘焙气体产物及含Cl化合物 |
4.5.2 SCSW-L-SiO_2 管式炉烘焙产物成分及含Cl产物赋存形态分析 |
4.6 木质素烘焙过程中无机Cl释放机理及迁移路径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改性吸附剂对石脑油中有机氯的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品中氯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
1.1.1 油品中氯的来源 |
1.1.2 油品中无机氯和有机氯的化合物形态 |
1.2 氯化物对石油炼制过程的影响和危害 |
1.3 脱氯方法的研究 |
1.3.1 催化加氢脱氯方法 |
1.3.2 萃取脱氯方法 |
1.3.3 氢转移脱氯方法 |
1.3.4 生物脱氯方法 |
1.3.5 光催化脱氯方法 |
1.3.6 电化学脱氯方法 |
1.3.7 吸附脱氯方法 |
1.4 吸附剂的种类 |
1.4.1 氧化铝吸附剂 |
1.4.2 硅胶吸附剂 |
1.4.3 活性炭吸附剂 |
1.4.4 硅酸镁吸附剂 |
1.5 吸附剂的制备工艺 |
1.5.1 溶胶凝胶法 |
1.5.2 浸渍法 |
1.5.3 共沉淀法 |
1.6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主要研究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吸附剂的制备 |
2.3.1 MgO/13X和 Fe_2O_3/13X吸附剂的制备 |
2.3.2 MgO-Fe_2O_3/13X吸附剂的制备 |
2.3.3 MgO/ZSM-5和Fe_2O_3/ZSM-5 吸附剂的制备 |
2.3.4 MgO-Fe_2O_3/ZSM-5 吸附剂的制备 |
2.4 模拟石脑油的制备 |
2.5脱氯实验 |
2.6 氯含量的测量 |
2.7 吸附剂的表征 |
2.7.1 X射线衍射(XRD) |
2.7.2 BET表征 |
2.7.3 TG-DTA表征 |
2.7.4 XRF表征 |
3 改性13X分子筛的脱氯性能硏究 |
3.1 载体的选择 |
3.1.1 载体种类对脱氯率的影响 |
3.1.2 载体种类对平衡吸附氯容量的影响 |
3.2 最佳改性吸附剂的选择 |
3.3 吸附剂的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2 BET表征分析 |
3.3.3 改性吸附剂的TG-DTA表征 |
3.4 吸附剂脱氯性能的研究 |
3.4.1 Fe_2O_3/MgO(wt%)不同负载量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3.4.2 吸附剂的焙烧温度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3.4.3 焙烧时间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3.4.4 吸附时间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3.4.5 剂油体积比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3.4.6 吸附温度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3.4.7 吸附剂重复使用次数对脱氯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改性ZSM-5 分子筛对不同氯化物的脱除性能硏究 |
4.1 载体的选择 |
4.2 吸附剂表征评价 |
4.2.1 不同吸附剂XRD表征分析 |
4.2.2 不同吸附剂BET表征分析 |
4.2.3 改性吸附剂的TG-DTA表征分析 |
4.2.4 XRF表征分析 |
4.3 最佳吸附剂的选择 |
4.3.1 吸附剂种类对脱氯率的影响 |
4.3.2 吸附剂种类对平衡吸附氯容量的影响 |
4.4 吸附剂脱氯性能研究 |
4.4.1 Fe_2O_3/MgO(wt%)不同负载量对脱氯的影响 |
4.4.2 吸附剂的焙烧温度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4.4.3 焙烧时间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4.4.4 吸附时间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4.4.5 剂油体积比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4.4.6 吸附温度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4.4.7 吸附剂重复使用次数对脱氯能力的影响 |
4.5 改性ZSM-5 分子筛吸附动力学研究 |
4.5.1 动力学模型拟合 |
4.5.2 吸附活化能的计算 |
4.6 小结 |
5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石脑油中氯化物的分布及脱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原油中氯的由来及分布 |
1.1.1 原油中氯的由来 |
1.1.2 原油中氯的分布 |
1.2 氯化物的危害 |
1.3 氯化物的测试方法 |
1.4 国内外关于脱氯方法的研究 |
1.4.1 无机氯化物的脱除 |
1.4.2 有机氯化物的脱除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石脑油馏分的切割及分析 |
2.3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2.5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XRD) |
2.5.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定(BET)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4 X射线荧光色谱(XRF) |
2.6 吸附脱氯方法 |
第3章 氯含量测定方法的校正 |
3.1 前言 |
3.2 测定条件的考察 |
3.2.1 偏压对氯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
3.2.2 放大倍数对氯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
3.2.3 积分电阻对氯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
3.2.4 氧气气流量对氯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
3.3 实际样品中氯含量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4章 石脑油中氯化物分布的基础研究 |
4.1 前言 |
4.2 河南原油石脑油氯化物分布规律的考察 |
4.3 辽河原油石脑油氯化物分布规律的考察 |
4.4 大庆原油石脑油氯化物分布规律的考察 |
4.5 俄油石脑油氯化物分布规律的考察 |
4.6 小结 |
第5章 硅酸镁铝吸附脱除氯化物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吸附剂的优选 |
5.2.1 低温N2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
5.2.2 XRD表征结果分析 |
5.2.3 SEM表征结果分析 |
5.2.4 脱氯效果评价 |
5.3 硅酸镁铝吸附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
5.3.1 水热温度的影响 |
5.3.2 水热时间的影响 |
5.3.3 镁铝摩尔比的影响 |
5.4 吸附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 |
5.4.1 吸附温度的影响 |
5.4.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5.4.3 剂油比的影响 |
5.5 吸附剂再生性能的考察 |
5.6 石脑油的实际脱除效果的考察 |
5.7 小结 |
第6章 硅镁吸附剂脱除氯化物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硅镁吸附剂的筛选 |
6.2.1 低温N2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
6.2.2 XRD表征结果分析 |
6.2.3 SEM表征结果分析 |
6.2.4 脱氯效果评价 |
6.2.5 XRF表征结果分析 |
6.3 硅酸镁吸附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
6.3.1 水热温度的影响 |
6.3.2 水热时间的影响 |
6.3.3 酸浓度的影响 |
6.4 吸附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 |
6.4.1 吸附温度的影响 |
6.4.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6.4.3 剂油比的影响 |
6.5 吸附剂再生性能的考察 |
6.6 石脑油的实际脱除效果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脱除石脑油中1,2-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课题背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氯化物的来源及分类 |
2.2 有机氯的危害及其危害机理 |
2.2.1 铵盐堵塞 |
2.2.2 加剧硫化氢腐蚀 |
2.2.3 露点腐蚀与水冲刷腐蚀 |
2.2.4 催化剂中毒 |
2.3 脱氯方法的研究进展 |
2.3.1 "一脱四注"工艺 |
2.3.2 催化法脱除有机氯 |
2.3.3 脱氯剂脱氯 |
2.3.4 生物质脱氯 |
2.3.5 吸附法脱氯 |
2.4 分子筛吸附剂 |
2.4.1 分子筛结构 |
2.4.2 分子筛的改性 |
2.5 吸附原理 |
2.6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吸附剂的改性方法 |
3.3.1 13X分子筛的改性方法 |
3.3.2 活性炭的改性方法 |
3.4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3.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2 比表面积以及孔结构测定(BET) |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4.4 氨吸附及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3.4.5 热重-差热分析(TGA-DSC) |
3.5 氯含量测定方法 |
3.6 吸附剂脱氯性能评价方法 |
3.6.1 氯脱除率φ |
3.6.2 平衡吸附氯容量Q_e |
3.6.3 平衡吸附氯容量的测定 |
第4章 13X对1,2-二氯苯的吸附研究 |
4.1 前言 |
4.2 吸附剂的选择 |
4.2.1 吸附剂筛选 |
4.2.2 吸附剂孔结构的测定 |
4.3 吸附剂的改性 |
4.4 吸附剂的表征 |
4.4.1 改性13X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的测定 |
4.4.2 X射线衍射分析 |
4.4.3 氨吸附及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4.5 最佳吸附条件 |
4.5.1 分子筛焙烧时间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5.2 分子筛焙烧温度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5.3 吸附时间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5.4 剂油比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6 Cu13X分子筛的吸附热力学 |
4.6.1 吸附等温线测定 |
4.6.2 热力学参数确定 |
4.7 13X分子筛的吸附热力学 |
4.8 Cu13X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 |
4.8.1 动力学模型拟合 |
4.8.2 吸附活化能的计算 |
4.9 13X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 |
4.10 本章小节 |
第5章 改性活性炭对四氯化碳的吸附研究 |
5.1 前言 |
5.2 吸附剂的选择 |
5.3 吸附剂的改性 |
5.4 吸附剂的表征 |
5.4.1 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的测定 |
5.4.2 SEM扫描结果分析 |
5.5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 |
5.5.1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5.5.2 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5.6 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 |
5.7 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 |
5.7.1 动力学模型拟合 |
5.7.2 吸附活化能的计算 |
5.8 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 |
5.9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连续重整脱戊烷塔结盐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氯腐蚀机理研究进展 |
1.2.1 氯对不锈钢的腐蚀机理 |
1.2.2 应力腐蚀失效机理 |
1.2.3 孔蚀失效机理 |
1.2.4 晶间腐蚀 |
1.2.5 垢下腐蚀 |
1.3 硫腐蚀机理研究进展 |
1.3.1 高温化学腐蚀 |
1.3.2 低温硫化氢电化学腐蚀 |
1.3.3 连多硫酸腐蚀 |
1.4 铵盐的影响 |
1.5 水含量对腐蚀的影响 |
1.6 国内外有关脱戊烷塔结盐腐蚀的防护 |
1.6.1 增设脱氯、脱水设施、在线水洗、注缓蚀剂 |
1.6.2 机泵密封改进 |
1.6.3 设备材质选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脱戊烷塔结盐腐蚀情况 |
2.1 脱戊烷塔相关流程及设备说明 |
2.2 装置脱戊烷塔结盐腐蚀情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脱戊烷塔结盐腐蚀原因分析 |
3.1 结盐腐蚀机理 |
3.2 结盐腐蚀物来源及腐蚀 |
3.2.1 硫的来源及腐蚀 |
3.2.2 氯的来源及腐蚀 |
3.2.3 水的来源及腐蚀 |
3.2.4 氮的来源及腐蚀 |
3.3 小结 |
第四章 脱戊烷塔结盐腐蚀应对措施 |
4.1 减少结盐腐蚀物来源 |
4.1.1 控制并减少氯离子 |
4.1.2 控制并减少系统中的水 |
4.2 减缓腐蚀措施 |
4.2.1 定期水洗及注缓蚀剂 |
4.2.2 提高设备内介质流速 |
4.2.3 采用耐氯腐蚀材质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原油有机氯形态分析及脱氯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原油中氯元素的危害 |
1.1.1 HCI对设备的腐蚀 |
1.1.2 铵盐堵塞及垢下腐蚀 |
1.1.3 催化剂中毒 |
1.2. 原油中的氯元素的来源及分布 |
1.3 现有的脱氯方法 |
1.3.1 无机氯的脱除方法 |
1.3.2 有机氯脱除方法 |
1.4 氯含量的分析方法 |
1.5 脱氯剂的研究现状 |
1.6 脱氯剂的制备 |
1.6.1 固体酸的载体选择 |
1.6.2 活性炭的灰分影响 |
1.6.3 活性炭的活化特性 |
1.7 课题思路 |
1.8 研究内容 |
2 仪器与药品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微库仑仪原理 |
2.3.1 微库仑仪简介 |
2.3.2 氯含量的测定原理 |
2.3.3 电解液的配置 |
3 油样有机氯的形态分析 |
3.1 原油的分馏 |
3.2 有机氯含量测定 |
3.3 萃取剂的选择 |
3.3.1 使用相转移催化剂三乙基苄基氢氧化铵进行氯的提取 |
3.3.2 使用三乙胺 |
3.3.3 使用二甲基甲酰胺 |
3.3.4 使用TC-F |
3.3.5 不同萃取剂的萃取结果 |
3.4 有机氯的萃取 |
3.4.1 水相的洗涤 |
3.4.2 有机氯的反萃 |
3.5 形态测定 |
本章小结 |
4 液-液脱氯方案条件优化 |
4.1 液相脱氯剂用量的优化 |
4.2 反应时间的优化 |
4.3 脱氯剂的复配 |
本章小结 |
5 负载型脱氯剂的制备 |
5.1 对照实验 |
5.2 KOH对活性炭的活化作用 |
5.3 KOH活化条件正交实验 |
5.4 TC-F负载条件正交实验 |
5.5 样品的表征 |
5.5.1 IR表征 |
5.5.2 SEM表征 |
5.5.3 BET表征 |
本章小结 |
6 固体脱氯剂脱氯条件优化 |
6.1 脱氯剂的用量优化 |
6.2 脱氯剂反应时间优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脱氯剂在水中氯仿检测时作用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纸基检测芯片的制备及其比色检测方法的应用[D]. 吴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液相界面增强拉曼光谱快检方法研究[D]. 苏梦可.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3]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邸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共轭分子理化性质调控及其生物应用[D]. 刘丹.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5]烘焙过程中可燃固废模拟组分无机氯迁移规律的研究[D]. 胡双清.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改性吸附剂对石脑油中有机氯的脱除研究[D]. 崔世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7]石脑油中氯化物的分布及脱除[D]. 张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脱除石脑油中1,2-二氯苯和四氯化碳的研究[D]. 夏维坚.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7)
- [9]连续重整脱戊烷塔结盐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D]. 杨立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原油有机氯形态分析及脱氯剂的制备[D]. 杨霄. 武汉纺织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