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豫西伏牛山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杨润萌[1](2021)在《河南三线建设略论》文中提出
崔文华[2](2020)在《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地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农业劳动力减少、农耕文明与乡土文化遭受冲击,乡村地域的农业生产、文化传承等传统功能有所衰弱。与此同时,水土能源资源被过度消耗并引发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乡村拥有广阔的天然空间,生态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依托原生态自然景观与乡土文化,乡村旅游业兴起,乡村地域的旅游休闲功能逐渐增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多元价值和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开展乡村地域多功能研究对于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口、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且乡村发展环境多样的河南省为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了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居住生活、生态保育、文化传承、旅游休闲为核心的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17年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自然断点法、泰尔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功能间交互作用,并划分地域类型,提出功能优化策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七章,前三章为研究基础,第四至六章为研究主体,第七章为论文总结。具体地,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介绍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三章对研究区域、方法与数据进行介绍。第四章详细探讨了河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集聚与等级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及功能间交互作用。第五章划分出河南省乡村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并分析了各地域类型的功能组合特征和区域发展背景。第六章提出了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优化策略。第七章对主要结论进行总结,指出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1)河南省县域乡村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农业生产功能高值县域主要位于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经济发展功能高值县域主要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城市群周边;居住生活功能高值县域与经济发展功能高值县域分布比较一致但更为广泛;生态保育功能高值县域大体位于豫西和豫南的山地丘陵区;文化传承功能高值县域较为分散,豫北浚县、豫中郏县和宝丰县最为突出;旅游休闲功能高值县域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太行—王屋山脉、豫西山地和豫南大别山区。(2)旅游休闲功能的县域间差距最大,居住生活功能的县域间差距最小;豫北和豫西地区与河南省总体县域差异较为一致,豫南地区与河南省总体县域差异的差别最大;五个子区域内部的乡村地域功能差异与五个子区域间的差异相比更为显着;豫南地区对农业生产、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旅游休闲四类功能的区域内差异影响较大,而豫中地区对经济发展和居住生活两种功能的区域内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3)多对乡村地域功能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交互作用较强;目前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交互作用中冲突、协同与兼容三种类型的比例达到平衡,生态保育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冲突作用最为显着,文化传承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协同作用最为明显,农业生产功能则最多地与其他功能呈兼容状态。(4)河南省乡村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7种:均衡发展区、农业生产优势区、经济发展宜居区、生态保育优势区、文化传承优势区、旅游休闲优势区和生态旅游并重区;不同地域类型具有差异化的功能组合特征和区域发展背景。(5)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优化应共同遵循“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空间、传承乡村文化”的基本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功能优化策略。
李梦晓[3](2020)在《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寇炮火的猛烈摧残下,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相继沦陷,各区教育机关受到严重毁坏,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莫大的灾难。各高校为躲避战火、保存文脉相继南迁。随着1938年济南、徐州战事吃紧,开封情势愈发严重,已没有一片土地可以安放大学的课桌。位于省城开封的河南大学、水利专科学校、艺术专科学校三所学校自此也开始了流亡生涯。河南省政府为应对危机局势,做出“凡已受袭击或易受袭击区域之学校,一律向安全地带转移”的决定。河南大学就在此时踏上流亡办学的征途,河南大学的学生在流亡途中,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条件怎样困顿,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坚韧奋发的精神品质,不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以各种形式保家卫国。河南大学自1937年12月开始流亡,至1945年12月底返汴,流亡办学之路前后凡八年历六次搬迁。其先后深入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陕西宝鸡和汉中等地区。每搬迁一次,河南大学的办学条件就更加恶劣一次。设备不足、住宿简陋、伙食单一、经济恶化、师资紧缺,随时随地躲避日军战火的攻击,是他们自始至终面临的困境。但河南大学仍然坚持办学,力求维持“战时的平常化”,这一时期河南大学除文学院编辑国防教材、增设战时经济、文化讨论课程,理学院增设国防化课程,以适应战时需要外,其他课程努力维持战前的状况,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河南大学的学生们砥砺求学,无论白天、黑夜竭力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条件进行学习,图书馆、学术讲座、河滩边、深山里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在完成个人求学目标的同时,为更好地应对战时环境,努力上好体育课,以强身健体。与此同时,还要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化规训,摆脱其思想控制。为救国救亡,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踊跃投身于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活动中去,创办剧社、表演话剧、创作吟唱抗战歌曲、张贴壁报、组织参加救亡团体、兴办社会教育等丰富的形式是他们宣传救国救亡思想的主要阵地。有些学生受到这种精神的鼓舞还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号召,争先恐后选择投笔从戎踏上战场,为国效力。河南大学的学生怀抱爱国强国报国的信念,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追寻新知、探求真理,以积极乐观、同心协力的心态克服一切磨难,乐观生活。其精神激励着我辈青年学生坚定的追随其步伐,发扬光大其精神,发奋践行其思想,拼搏向前,在新时代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牧渔[4](2019)在《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与调控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豫南地区山地县城为研究对象,选取区域内新县、内乡县、桐柏县和南召县四个典型山地县城为实例,以2018年四个山地县城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遥感技术和ArcGIS数据分析平台,提取绿地相关信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豫南山地县城空间形态特征、绿地系统特征、绿地面积指标、景观格局、可达性多个方面入手,对豫南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结构调控策略。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新县、内乡、桐柏、南召四个豫南山地县城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山地县城山水格局、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特征。(2)总结了典型山地县城绿地系统特征,新县与桐柏呈“绿心”与“绿廊”相结合的绿地结构,整体上绿地建设质量较高;内乡呈点线网状的绿地结构,绿地建设质量良好;南召县绿地呈散点状分布,未成完整结构,绿地建设质量较差。(3)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总量、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面积指标较高,其中新县和桐柏已到达国家园林城市标准。(4)构建城市绿地景观分类体系和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从绿地构成、尺度、形状和格局四个方面,对四个城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5)山地县城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表明,整体上山地县城公园绿地在步行30分钟内仍存在大量服务盲区、大尺度山地公园可达性较差以及老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滞后,公园绿地的服务效能难以发挥。最后,总结出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空间形态特点和绿地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规划理论,提出山地县城绿地结构的调控策略。
冯佳[5](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提出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白廷彩[6](2019)在《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活动,在极其特殊的背景下建造了大批地处深山、戈壁的工业项目,留下了一大批非典型工业住区。在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个个兵工城,一个个工业住区被从无到有的建设起来,为数百万投身到祖国工业建设一线的拳拳赤子们提供居住之所。作为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工业住区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田野调查,整理出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相关一手材料,对三线建设重点的豫西地区的相关研究进行补缺。对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研究,从交代三线建设的背景开始,完成对豫西地区三线建设在概述、项目分布、主要建设成果等方面的梳理。通过选取豫西地区三线建设两大重点建设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居住形态的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入手,对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进行研究。物质层面的研究分为空间格局及建筑形态两部分,将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以建筑学的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通过其与周边村落、其他三线建设地区及同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及工业住区建设高潮的“一五”时期156项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豫西地区三线建设居住形态物质方面的特征。非物质层面的研究围绕豫西地区居住行为的主体,即三线人展开,与居住物质空间环境关联起来,提供全新的三线建设研究视角。对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相关内容的系统梳理,让曾经作为我国三线建设重点区域的豫西地区进入大众的视野,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三线建设的精神。通过建筑学的角度对居住形态的研究,关注到三线人这一居住主体与居住物质空间环境的关系,同时补缺建国以来工业住区乃至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为今后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支持。
韩小召[7](2019)在《河南三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开展了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基础工业机械、电子、交通等方面都得到极大发展,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建立了稳固的后方战略基地,增强了我国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三线建设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河南豫西地区是三线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河南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丰富的矿产和劳动力资源为三线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三线建设在河南的发展过程尽管是曲折的,但是三线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促进了河南交通、工业布局和工业城市的再发展,改变了区域面貌。同其他省份一样,河南三线建设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吸取三线建设的教训经验,走经济新常态发展道路。本文由摘要、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绪论从总体上介绍河南三线建设以及目前学术界对河南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及意义。正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围绕三线建设的实施,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劳动力资源、初步的工业基础展开。第二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四个过程。主要由河南三线建设领导班子的建立;河南三线建设的开始、停滞、高潮、收尾续建四个过程。第三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和基础项目第四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基本成就。从建立国防工业、交通、工业城市发展等方面来论述。第五部分: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以及对现实的启示。
杨青育[8](2019)在《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西,也就是指河南的西部地区,豫西地区包括洛阳市和三门峡市两个地级市。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大地,孕育了曾是举世闻名的河洛文化。洛阳古称为“天下之中”,在累计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这里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先进的文人、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在这里聚集,造就了其悠久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由于其丰厚的底蕴,才滋养着其民歌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经过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变革和洗礼沉淀下来,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豫西地区在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下,为我们呈现了多种多样的民歌艺术,本人在采风中了解到其民歌作品种类的丰富,经过收纳、整理、归类之后构成了论文框架,形成了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为五个模块,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的缘由、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一章,河南民歌中的瑰宝—豫西民歌。由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豫西民歌概述:笔者从历史视角与地理视角两个角度,简要介绍豫西民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豫西民歌的种类及其基本特征:其中从体裁内容角度看,豫西民歌分为传统民歌、历史民歌、新民歌三大类;从体裁形式看又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六种,笔者分别对以上种类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介绍。第二章,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特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笔者从音阶调式、曲式结构、旋律节奏、节拍词段等方面,分别对豫西民歌的六种体裁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二部分,豫西民歌的文学特征分析:此部分笔者从豫西民歌的歌词特点、歌词表达方式、歌词的表现手法、衬字衬词、衬句、叠词在歌词中的运用等方面分析研究。第三章,豫西民歌的演唱特点分析。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咬字吐字;第二部分润腔与衬腔,其中润腔包括倚音、波音、滑音的运用与演唱,衬腔包括语语气衬腔、韵律式衬腔、整句衬腔的演唱;第三部分方言语调,笔者分别从读音的差别与声调的不同来分析研究豫西民歌在演唱上的特点。第四章,对豫西民歌的保护及建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保护豫西民歌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其中包括,民歌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河南豫剧的巨大冲击、传承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三方面;第二部分,豫西民歌保护的建议与对策,分别从,整理歌集并发行、民歌进校园入课堂、乡音乡情教育、社区文化多样发展、举办比赛豫西人唱豫西歌、电视传播六个方面分析研究。
李鹏龙,叶丽丽,孙亚杰,屈凌波[9](2018)在《伏牛山区中河南片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扶贫路径的思考》文中指出豫西伏牛山区位于我国腹地,自然资源丰富,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本文立足于对伏牛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自然禀赋及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按照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发展理念,构建了伏牛山物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和基于生物质资源的产业扶贫开发新的思路,形成了有效、可持续、综合利用的路径,并对可持续和生态发展型的山区产业扶贫路径进行思考。
李维楠[10](2018)在《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方法研究 ——以河南省栾川县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针对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问题严重、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未来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发展建设的方向,通过文献梳理、现场踏勘、发放问卷、实证分析等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手段,以栾川县中心城区生态修复规划为案例,旨在探讨基于生态分区的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框架体系和基于要素修复的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建设受地形区位限制、人口高速集聚、工业影响严重等因素的影响,认为保障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城市生态质量、营造城市景观风貌将是未来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发展的建设态势。(2)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应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渐进式修复模式和因地制宜的修复手段。在此基础上,将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分为整体引导、规划方法探索和规划实施路径等三个层面,并构建了“整体引导—分区管控—要素控制”的三位一体的规划编制框架,以此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空间品质。(3)针对豫西山区小城市转型发展的特点,提出包括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制定生态分区控制内容体系的生态修复规划方法,并针对城市山体、水系、绿地和棕地四类生态修复要素提出了具体的修复治理模式、修复规划措施及方法,作为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技术支撑。(4)选取河南省栾川县中心城区作为实证案例,通过构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地质灾害、游憩娱乐和景观连通度等五个方面的单一生态安全格局,以及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对其进行生态分区。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山体、水系、绿地和棕地四类生态修复要素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规划方法。
二、对豫西伏牛山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豫西伏牛山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支撑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认知 |
2.1.1 乡村 |
2.1.2 乡村地域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地域功能理论 |
2.2.4 区位优势理论 |
2.2.5 农业多功能理论 |
2.2.6 乡村多功能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乡村地域功能的评价 |
2.3.2 乡村地域功能的分区 |
2.3.3 乡村地域功能的相互作用 |
2.3.4 乡村地域功能的影响机制 |
2.3.5 多功能视角下的乡村发展 |
2.3.6 研究述评 |
3 研究区域与方法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基础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农业农村发展 |
3.2 研究方法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功能评价值计算 |
3.2.3 全局空间自相关 |
3.2.4 泰尔指数 |
3.2.5 相关分析 |
3.2.6 聚类分析 |
3.3 数据来源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空间信息数据 |
4 河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的评价 |
4.1 乡村地域各功能的等级分布特征 |
4.1.1 农业生产功能的等级分布 |
4.1.2 经济发展功能的等级分布 |
4.1.3 居住生活功能的等级分布 |
4.1.4 生态保育功能的等级分布 |
4.1.5 文化传承功能的等级分布 |
4.1.6 旅游休闲功能的等级分布 |
4.2 乡村地域各功能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 各功能的县域总体差异 |
4.2.2 各区域的功能总体差异 |
4.2.3 各功能的区域内与区域间差异 |
4.2.4 各功能区域内差异的来源 |
4.3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交互作用 |
4.3.1 交互作用类型的计算结果 |
4.3.2 乡村地域功能间的冲突作用 |
4.3.3 乡村地域功能间的协同作用 |
4.3.4 乡村地域功能间的兼容作用 |
4.3.5 交互作用类型的研究启示 |
5 河南省乡村多功能的地域类型 |
5.1 乡村多功能地域类型的划分结果 |
5.2 乡村多功能地域类型的现状分析 |
5.2.1 各地域类型的功能组合特征 |
5.2.2 各地域类型的区域发展背景 |
6 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优化策略 |
6.1 总体优化目标 |
6.1.1 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 |
6.1.2 保护生态环境 |
6.1.3 改善生活空间 |
6.1.4 传承乡村文化 |
6.2 分区优化策略 |
6.2.1 均衡发展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6.2.2 农业生产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6.2.3 经济发展宜居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6.2.4 生态保育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6.2.5 文化传承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6.2.6 旅游休闲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6.2.7 生态旅游并重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主旨及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内迁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中国高校流亡办学 |
第二节 河南大学的内迁及历程 |
第三节 “留省”还是迁省:屡次内迁究为何 |
第二章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学习状况 |
第一节 河南大学的课程设置 |
第二节 院系设置、教学概况及学生学习情况 |
第三章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伙食 |
第二节 住宿生活 |
第三节 经济状况 |
第四章 从校园到社会: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课外活动 |
第一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体育与军事化生活 |
第二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社团活动 |
第三节 提高民智的社会文化教育 |
第四节 战时河南大学学生的爱国民主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与调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山地生态问题 |
1.1.2 目前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的局限性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城市绿地 |
1.2.2 豫南地区 |
1.2.3 县城概念及内涵 |
1.2.4 山地及山地城市 |
1.2.5 城市空间形态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绿地空间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绿地空间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豫南地区概况 |
2.1.2 研究城市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提取 |
2.2.3 绿地面积指标计算 |
2.2.4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
2.2.5 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
3 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 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空间形态特征 |
3.1.1 典型山地县城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1.2 山水格局特征总结 |
3.1.3 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总结 |
3.2 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系统特征分析 |
3.2.1 新县绿地系统特征 |
3.2.2 内乡县绿地系统特征 |
3.2.3 桐柏县绿地系统特征 |
3.2.4 南召县绿地系统特征 |
3.3 建成区绿地面积指标分析 |
3.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
3.4.1 绿地景观构成分析 |
3.4.2 绿地景观尺度等级分析 |
3.4.3 绿地景观形状分析 |
3.4.4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
3.5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
3.5.1 典型山地县城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
3.5.2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对比分析 |
4 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调控策略探讨 |
4.1 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总结 |
4.2 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结构调控策略探讨 |
4.2.1 尊重自然山水,构建绿色网络 |
4.2.2 加强廊道建设,提高生态效益 |
4.2.3 利用山水资源,突显山城特色 |
4.2.4 均匀公园绿地分布,增加可达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5)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既往相关研究 |
1.4.1 三线建设的研究 |
1.4.2 老工业住区的研究 |
1.4.3 居住形态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豫西地区的三线建设及案例 |
2.1 三线建设的建设背景和建设历程 |
2.1.1 建设背景 |
2.1.2 建设历程 |
2.1.3 与“一五”156 项建设的比较 |
2.2 豫西地区的三线建设概述及项目分布 |
2.2.1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概述 |
2.2.2 项目分布 |
2.3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成果 |
2.3.1 交通发展 |
2.3.2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建立 |
2.3.3 基础工业发展 |
2.4 案例 |
2.4.1 南召、鲁山的大口径炮弹基地案例调查 |
2.4.2 济源531工程火炮基地案例调查 |
2.5 本章小结 |
3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住区的空间格局研究 |
3.1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住区的规划布局 |
3.1.1 规划思想 |
3.1.2 布局形态 |
3.2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住区的构成要素 |
3.2.1 自然环境 |
3.2.2 街道及桥梁 |
3.2.3 建筑物及构筑物 |
3.2.4 室外场所 |
3.3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住区的空间模式 |
3.3.1 模式语言之小广场 |
3.3.2 模式语言之医院 |
3.4 比较研究 |
3.4.1 与周边村落的比较 |
3.4.2 与三线建设其他地区的比较 |
3.4.3 与“一五”时期工业住区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住区的建筑本体研究 |
4.1 建筑类型 |
4.1.1 居住建筑 |
4.1.2 公共建筑 |
4.2 内部空间 |
4.2.1 居住建筑 |
4.2.2 公共建筑 |
4.3 结构及材料 |
4.3.1 居住建筑 |
4.3.2 公共建筑 |
4.4 比较研究 |
4.4.1 与周边村落的比较 |
4.4.2 与三线建设其他地区的比较 |
4.4.3 与“一五”时期工业住区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作为居住主体的豫西地区三线人的研究 |
5.1 居住形态的主体 |
5.1.1 人是居住形态的主体 |
5.1.2 三线人作为主体的特殊性 |
5.2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居住形态的主体类型 |
5.2.1 个人 |
5.2.2 家庭 |
5.2.3 社区 |
5.3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居住形态的主体活动 |
5.3.1 生产 |
5.3.2 生活 |
5.3.3 交往 |
5.4 与周边农村的互动关系 |
5.4.1 周边农村对三线建设的支援 |
5.4.2 三线厂对周边农村的帮助 |
5.4.3 对周边农村产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特征总结 |
6.2 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
6.2.1 政策的调整 |
6.2.2 主体的需求变化 |
6.2.3 主体人群的变化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记录1 |
附录2:访谈记录2 |
附录3:图纸及标签 |
(7)河南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实施 |
二、河南良好的区域条件 |
三、河南具有初步的交通条件和工业基础 |
四、河南丰富的矿物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
第三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曲折过程 |
一、河南三线建设领导机构的成立 |
二、河南三线建设的四个阶段 |
(一)1964—1966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开始阶段 |
(二)1967—1968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停滞阶段 |
(三)1969—1972 是河南三线建设的高潮阶段 |
(四)1973—1980 是河南三线建设收尾续建阶段 |
第四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主要项目 |
一、重点项目的实施 |
(一)焦枝、太焦铁路 |
(二)南阳、中原油田 |
(三)舞阳钢铁厂 |
二、基础工业项目的建设 |
(一)国防军工项目 |
(二)煤碳工业项目 |
(三)交通建设项目 |
(四)电力工业项目 |
(五)“五小工业” |
第五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基本成就 |
一、促进河南交通事业的发展 |
二、大力会战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 |
三、优化河南经济布局,促进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 |
四、三线建设使河南成为重要军工和科研基地 |
五、河南三线建设的独特性 |
第六章 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与现实启示 |
一、河南三线建设的教训 |
(一)战线拉的过长,违反基建程序 |
(二)投资忽高忽低且投资比例失调 |
(三)选址缺乏科学性,忽视职工生活设施建设 |
二、河南三线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大力提倡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精神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三)建立以创新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河南民歌中的瑰宝—豫西民歌 |
(一) 豫西民歌概述 |
(二) 豫西民歌的种类及基本特征 |
第二章 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特征 |
(一) 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
(二) 豫西民歌的文学特征分析 |
第三章 豫西民歌的演唱特点分析 |
(一) 吐字咬字 |
(二) 润腔与衬腔 |
(三) 方言语调 |
第四章 对豫西民歌的保护及建议 |
(一) 保护豫西民歌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二) 豫西民歌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伏牛山区中河南片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扶贫路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伏牛山区中河南片区发展概况 |
二、伏牛山区中河南片区产业发展现状 |
(一) 工业发展情况 |
(二) 农林发展情况 |
(三) 水资源情况 |
(四) 矿产发展情况 |
(五) 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情况 |
三、伏牛山区中河南片区实现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的思考 |
(一) 依托伏牛山生物质资源,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
(二) 落实旅游产业精准扶贫, 促进山区村落乡村振兴 |
(三) 创新产业融合, 深化产业扶贫供给侧改革 |
(四) 拓展伏牛山区多层次教育渠道, 打造人才培养教育基地 |
(10)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方法研究 ——以河南省栾川县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加速城市提质转型 |
1.1.2 “城市双修”契合城市提质转型 |
1.1.3 豫西山区小城市亟需生态修复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修复的研究焦点 |
2.1.2 河流及污染地生态修复受到广泛关注 |
2.1.3 生态修复评价成为重要内容 |
2.1.4 弹性/韧性城市成为研究热点领域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生态城市是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 |
2.2.2 修复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成为研究的主流 |
2.2.3 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及方法处于探索期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建设判析 |
3.1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特征 |
3.1.1 豫西山区的基本概况 |
3.1.2 豫西山区小城市的基本特点 |
3.1.3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特征解析 |
3.2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建设的影响因素 |
3.2.1 地形区位限制 |
3.2.2 人口高速集聚 |
3.2.3 工业污染严重 |
3.3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发展的态势分析 |
3.3.1 保障生态安全格局 |
3.3.2 提高城市生态质量 |
3.3.3 营造城市景观风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框架体系 |
4.1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定位 |
4.1.1 与法定规划的关系梳理 |
4.1.2 与相关规划理念的关系梳理 |
4.2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基本原则 |
4.2.1 转型发展语境下的城市生态修复规划转型 |
4.2.2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基本原则 |
4.3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框架体系 |
4.3.1 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重点 |
4.3.2 城市生态修复规划层次及主要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方法 |
5.1 基于生态分区控制的生态修复规划方法 |
5.1.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2 制定生态分区控制内容体系 |
5.2 基于要素修复的生态修复规划设计支撑 |
5.2.1 要素修复技术路线 |
5.2.2 城市山体修复 |
5.2.3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 |
5.2.4 城市绿地生态修复 |
5.2.5 城市棕地生态修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案例-以河南省栾川县中心城区为例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栾川县生态修复规划整体引导 |
6.2.1 栾川县生态问题分析及发展需求 |
6.2.2 栾川县生态修复规划目标与重点 |
6.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栾川县生态分区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单一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6.3.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栾川县生态分区划定 |
6.4 栾川县生态要素修复规划设计 |
6.4.1 山体修复 |
6.4.2 水系生态修复 |
6.4.3 绿地生态修复 |
6.4.4 棕地生态修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栾川县生态修复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 B: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对豫西伏牛山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三线建设略论[D]. 杨润萌. 上海大学, 2021
- [2]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D]. 崔文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流动的校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生活[D]. 李梦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豫南地区山地县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与调控策略[D]. 牧渔.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5]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豫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居住形态研究[D]. 白廷彩.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河南三线建设研究[D]. 韩小召. 湘潭大学, 2019(02)
- [8]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D]. 杨青育.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伏牛山区中河南片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扶贫路径的思考[J]. 李鹏龙,叶丽丽,孙亚杰,屈凌波. 决策探索(下), 2018(12)
- [10]豫西山区小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方法研究 ——以河南省栾川县中心城区为例[D]. 李维楠. 西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