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1](2021)在《中国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价值认知与发展历程回顾》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7处中国文化景观遗产地为主体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方法,解读比较申报文件、ICOMOS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文件以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学理性地对此类遗产在我国的整体价值认知和申报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
彭亮[2](2020)在《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丝绸之路文化线路也于2014年申遗成功。这是多年来我国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承担起缔约国责任与担当的体现。也说明在文物保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从我国如何从遗产大国变为遗产强国的角度出发,以脱胎于文物保护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主体,研究如何将国际组织的遗产保护要素融入我国的体系中来。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保护服务。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了相关标准问题,认为我国需要在保护的法律依据、价值内涵、监测评估方式三方面对国际组织的标准进行研究。《世界遗产公约》作为国际公约,是我国开展遗产保护工作的最高法理依据,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文物保护法》又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这决定了我国遗产保护的工作实际上是通过文物保护的方式来实现的。文物的价值描述更偏重历史,遗产的价值描述则偏重文化,文物价值的论述已经无法涵盖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线路。从评估的角度来说,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监测评估的方式,把握着遗产保护评估的最终裁决权。在我国保护评估标准与其评估标准不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有必要加强对国际组织评估标准与方式的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除了具有自身无以伦比的突出普遍价值外,其价值也具有总体的整体性与局部重要度的均一性,这决定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在于“补弱”。本文的第五章及第六章,对丝绸之路22个遗产点进行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找出以国际组织的标准,究竟哪些遗产是薄弱环节。分析的标准包括五个:建设工程类、资源与环境类、实体与使用类、气候生态与地质类、人类行为与管理类等因素。通过对相关遗产进行调研、资料收集,以相关敏感因素是否存在给予相关的计权,并计算加和,最终找到总体敏感度值、分类敏感度值较高的遗产。总结各个类别影响因素敏感度所反应出来的诸如遗产区与缓冲区相关建设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调控问题;土遗址本体保护与遗产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于洪水、滑坡等进行预防性保护的问题;加强改善寻呼手段及合理利用资金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最终实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补弱,综合提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钟慧云[3](2020)在《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同感知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遗产是文化与自然的结合,1992被世界遗产组织认定为特殊遗产,将遗产类型分为设计型、关联型以及持续型三种,其普遍突出价值的研究是遗产界定以及保护策略制定的核心,已被世界各国学者所关注。目前,我国仅有5处认定的文化景观遗产,占我国世界遗产总数的9%,说明我国对于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挖掘整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认同评价机制亟待制定。本文在明确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相关理论和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世界遗产组织认定的三种类型,选择了我国三种不同类型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其中以庐山、五台山、哈尼梯田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了研究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现状。通过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三处遗产地进行价值挖掘。首先,庐山遗产价值分别从遗产区客观资源、物质载体、历史信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遗产景区的功能演化脉络进行了梳理;其次,五台山遗产价值挖掘采用扎根理论对样本进行编码提取,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挖掘,进而得出样本的高频特征词汇,将所得特征词汇数据进行赋值比较,建立分析类目解读数据;再次,哈尼梯田遗产地进行调研问卷与专家访谈,将遗产价值多元要素界定为多种评价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统计学软件将游客对遗产价值信息评价因子的认同感知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经研究分析最后得出庐山遗产价值感知要素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信息、杰出科学技术、美景美学艺术;五台山遗产价值感知要素的核心内容为:多元景观吸引物、历史文化资源、遗产区活动体验、环境服务设施;哈尼梯田遗产价值感知层次可分为四类:文化识别度因子,美感吸引度因子,生态理解度因子,影响了解度因子。本文通过对比以上遗产地的价值要素,发现不同类型的遗产地价值要素存在共性与特定的差异性。本研究可拓展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研究的新视野,为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的界定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
牟瑶[4](2019)在《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列为世界遗产的新类型,它代表了“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九华山风景区为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有着明显的文化景观特征。九华山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反映的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人们在进行的各种活动形态,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区文化景观的价值特点与认知方式,通过观念因素、行为因素、结果因素三个因素的要素类型及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认知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载体;将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操作指南中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相对应,从而阐述出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论证其文化景观遗产及其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探索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潜力的同时,从文化资源载体类型、自然资源载体类型、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三个方面论述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总结其保护与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与建议。通过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进行研究,全面认识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是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唤醒人们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论证九华山风景区具有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禀赋,亦为九华山今后的申遗与保护规划工作做一部分基础工作。
赵烨[5](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王静莉[6](2019)在《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遗产象征着人类历史和文明,将文化与自然相结合,代表了最具价值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其价值所在是借助世界遗产进行科学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长期驱动下,人类与自然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呈现出延续性的关联状态,文化景观遗产则表现和承载了这一状态。2009年,五台山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个融合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的典型景观,契合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核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该遗产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保留佛教古建筑群等珍贵的人文遗产;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蕴藏丰富的地质资源。本文以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五台山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并对其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其次,遵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山岳型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建五台山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旅游设施环境和社会环境等4项准则、17项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对五台山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总体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中,自然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文化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旅游设施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说明目前人文环境是五台山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长项,也是其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自然环境也为其发展增色不少,应着重于这两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此外,研究区的旅游设施环境和社会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实地考察的情况,针对可能威胁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弊端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一、丰富和优化遗产旅游资源结构;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交通便捷度;三、加强宣传教育,增进保护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四、提高五台山知名度,推进网站建设,拓宽传播媒介;五、联合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蔡华[7](2018)在《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文中指出梵净山是中国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满足世界遗产申请标准中的3条标准,第vii条、第ix条和第x条,自然条件优良,生物资源丰富。纵观梵净山历史,佛教在梵净山人类活动史中占有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活力,佛教思想和佛教戒律都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自然保护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梵净山史料的搜集分析,运用实地考察、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总结梵净山佛教发展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对比同类型宗教名山,分析当下佛教文化对自然保护的作用,探讨佛教文化的自然保护价值,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相关依据。1.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刻画梵净山佛教发展历程,揭示佛教发展中对自然保护起到的作用。梵净山所在的黔东地区是贵州佛教传入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以14世纪作为梵净山佛教传入起点,历史上佛教受到明万历皇帝的敕封,但因四次战乱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缘故,迄今仅保留小部分寺庙。明清两代存留的佛教碑刻一方面描述了梵净山良好的环境,风景优美迷人堪当仙山佛地,另一方面禁止开采森林资源,告诫后人要保护环境,保护鸟兽,以期为后代人留下福祉,反映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点,这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人们起到了警示的作用。2.通过与遗产地和非遗产宗教名山的对比,分析梵净山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自然保护表现和举措,归纳其特点。梵净山佛教传入发展时间在所有对比地中最短、单一的佛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自然保护,仅次于世界遗产的保护等级推动自然保护的进行,通过历代政府对佛教的重视养护山林,禁止砍伐林木,僧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佛教建筑等文化景观依山而建,凸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梵净山的自然保护。3.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分析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力。根据调查结果,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范围局限于省内和周边地区,佛教文化影响力弱,超过20%的人对梵净山佛教不了解,佛教活动以观音诞为主,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一和六月十九,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对佛教活动管理较为严格,推行护生为主的自然保护方式。访谈者对佛教文化评价为一般,佛教文化综合评分为6.3分,梵净山佛教文化存在发展潜力。4.在佛教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梵净山佛教文化特色分析其内在的生态价值。佛教的生态观通过缘起论和因果论揭示人与自然存在着联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命运休戚相关,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观音文化以慈悲为主题,通过平等观展示人与自然界生命是完全的平等,不存在凌驾于自然的情况;弥勒文化以净土为主题,通过对未来净土世界的描绘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据此提出梵净山佛教发展的3点建议,加强佛教生态观的教育,发展特色佛教文化产业,加强佛教文化体验,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共同推动梵净山的生态发展。
李凤仪[8](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崔海洋[9](2016)在《居民与游客对世界遗产申报影响感知研究 ——以世界文化景观五台山为例》文中认为世界遗产作为世界级旅游资源,一旦申遗成功,其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成为世界旅游者向往之地,世界遗产申报逐渐成为旅游地发展的主要战略。申遗给地方政府带来的不仅仅是开发和保护的资金压力,同时更是经济效益的回报。世界遗产的巨大"票房"号召力,使各地政府纷纷加入"申遗"的队伍中。然而,是否每个地区都适合选择"申遗"的道路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申遗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对所牵涉到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透过申遗热来冷静客观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本文以世界文化景观五台山为例,研究五台山申遗所产生的影响。长期居住在遗产地的居民对申遗过程最为熟悉,是申遗影响最直接和最深刻的感受者。而游客作为遗产地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旅游地形象感知的直接主体。所以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遗产地居民与游客的角度出发,对申遗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和变化进行感知,以尽可能全面衡量申遗的影响。与此同时,选取部分影响居民与游客感知的因素进行分析,验证哪些因素对居民与游客感知存在显着影响。最后针对调查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本文采用访谈与问卷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运用T-test、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居民对中遗产生的各方面积极影响持肯定的态度,居民普遍认同申遗给景区旅游资源与生活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针对申遗产生的经济影响,居民肯定申遗对当地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但对涉及到自身实质受益情况的经济影响感知差异较大。居民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和是否搬迁对居民申遗的经济影响感知存在显着影响,而居民的性别、年龄对经济影响感知不大。从游客的角度,申遗后,游客对五台山的满意度普遍提高,也更加愿意将景区推荐给他人。游客普遍认同申遗给景区旅游资源与环境、社会关注度以及基础服务设施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也表示景区住宿餐饮的卫生条件在申遗前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影响游客对旅游消费成本感知最显着的因素为收入水平的高低,而旅游动机是影响基础设施感知的主要因素,对五台山文化的了解程度对社会感知存在显着影响。
吕舟[10](2016)在《世界遗产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文中提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从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对于考古遗址和纪念物的保护开始,到20世纪中期以后逐步形成一个国际潮流。这个潮流尽管存在着多样性的保护观念和原则,但在基本价值观和保护所要达到的目的方面依然形成较为一致的共识。在文化遗产保护潮流的发展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项目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项目建立起
二、关于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
1.6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际组织与我国在遗产保护管理形式上的关系 |
2.1 脱胎于文物保护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式 |
2.1.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职能 |
2.1.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
2.1.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方式的总结 |
2.2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方式 |
2.2.1 国际组织遗产保护的组织职能 |
2.2.2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
2.2.3 国际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
2.3 我国与国际组织在遗产保护法理依据上的差异 |
2.3.1 《世界遗产公约》作为指导性法律的定位 |
2.3.2 《文物保护法》作为实施性法律的瑕疵 |
2.4 《文物保护法》与《世界遗产公约》的整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组织价值语境下的丝路遗产价值整合 |
3.1 文物价值的内涵与演进 |
3.2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内涵与演进 |
3.2.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内涵 |
3.2.2 文化遗产内涵的逐渐补充 |
3.2.3 文化线路概念的发展 |
3.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与分析 |
3.3.1 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突出普遍价值 |
3.3.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整体的关联性 |
3.4 丝绸之路遗产价值与文物价值保护的差异 |
3.4.1 对于遗产与文物价值的认识和厘定 |
3.4.2 遗产类型与文物类型的区别 |
3.4.3 遗产与文物地理覆盖的差别 |
3.4.4 保护依据的作用原则差别 |
3.4.5 遗产与文物退出机制的区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组织监测标准下的丝路遗产监测的特征 |
4.1 基于文物保护评估的我国遗产监测评估 |
4.2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实施与标准 |
4.2.1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实施方式 |
4.2.2 国际组织监测评估的依据标准 |
4.3 国内外评估标准与评估方式的差异 |
4.3.1 评估标准差异 |
4.3.2 评估方式差异 |
4.4 我国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的案例与共性特征 |
4.4.1 武当山玉真宫顶升工程 |
4.4.2 曲阜孔庙孔府遗产缓冲区内古泮池环境整治工程 |
4.4.3 我国的反应性监测的启示 |
4.5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监测的个性特征 |
4.5.1 塔尔加尔遗址监测的过程 |
4.5.2 塔尔加尔遗址监测的分析 |
4.5.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总体价值具有整体性 |
4.5.4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局部价值具有重要度的均一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
5.1 影响因素分类与敏感度的计算 |
5.2 影响因素敏感度的评价标准 |
5.3 影响因素敏感度的具体分析 |
5.3.1 影响因素的总体分布情况 |
5.3.2 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3 建设工程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4 资源环境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5 实体保护与遗产使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6 气候生态地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3.7 人类行为及管理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反映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
6.1 丝绸之路建设工程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1.1 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设施的建设的建议 |
6.1.2 缓冲区内的城镇发展建设的建议 |
6.2 丝绸之路资源环境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2.1 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的建议 |
6.2.2 人口调控的建议 |
6.3 丝绸之路实体使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3.1 土遗址保护的建议 |
6.3.2 对遗产区内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的建议 |
6.4 丝绸之路气候生态地质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5 丝绸之路人类行为及管理因素高敏感度遗产地建议 |
6.5.1 更新巡查手段的建议 |
6.5.2 保护资金合理使用的建议 |
6.5.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跨省协调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世界遗产影响因素详细分类 |
附录2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影响因素敏感度信息汇总 |
附录3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图录 |
致谢 |
(3)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同感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社会背景 |
1.1.3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阅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网络文本分析法 |
1.3.4 语义分析法 |
1.3.5 统计分析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 研究内容 |
1.5.1 查阅文化景观遗产相关国内外文献 |
1.5.2 遗产属性分析与历史文脉资料收集 |
1.5.3 文化景观遗产区进行多元化调研 |
1.5.4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感知特征分析 |
1.5.5 探究遗产景区价值要素的差异性 |
1.6 研究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阐释 |
2.1 文化景观遗产概述 |
2.1.1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 |
2.1.2 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 |
2.1.3 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 |
2.2 遗产价值界定 |
2.2.1 遗产价值的发展历程 |
2.2.2 国际认定标准 |
2.2.3 中国认定标准 |
2.3 遗产价值认同 |
第三章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旅游资源 |
3.1.3 价值要素 |
3.2 庐山遗产价值评价分类 |
3.2.1 自然生态环境因子 |
3.2.2 历史文化环境因子 |
3.2.3 社会科学发展因子 |
3.2.4 美景美学艺术因子 |
3.3 遗产价值要素演化 |
3.3.1 景区功能演化 |
3.3.2 历史文化演替 |
3.3.3 价值要素载体 |
3.4 遗产价值感知 |
3.4.1 感知要素的提取 |
3.4.2 价值要素的保护 |
第四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 |
4.1 遗产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遗产资源 |
4.1.3 价值要素 |
4.2 数据来源于处理 |
4.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4.2.2 样本筛选与处理 |
4.2.3 样本内容挖掘 |
4.3 遗产感知实证研究 |
4.3.1 高频特征词统计分析 |
4.3.2 语义网络分析 |
4.3.3 建立分析类目 |
4.4 量化结果分析与优化策略 |
第五章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 |
5.1 遗产区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遗产资源 |
5.1.3 价值要素 |
5.2 遗产价值评价 |
5.2.1 多元的认同感知主体 |
5.2.2 虚实共生的景观客体 |
5.2.3 语义分析法 |
5.3 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 |
5.3.1 专家访谈 |
5.3.2 感知评价因子确定 |
5.3.3 问卷设计及调查 |
5.3.4 样本选取与取样 |
5.4 量化统计分析 |
5.4.1 信度效度分析 |
5.4.2 主成分分析 |
5.4.3 因子分析 |
5.5 因子组量化计算 |
5.6 量化结果与优化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保护策略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已发表论文 |
2)参与课题项目情况 |
致谢 |
附录 |
(4)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其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文化景观概念演变及类别 |
2.2.1 概念演变 |
2.2.2 文化景观遗产类别 |
2.3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 |
2.4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及标准 |
2.4.1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
2.4.2 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估标准 |
2.5 真实性与完整性概述 |
2.6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
2.7 本章小结 |
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
3.1 九华山风景区概述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宗教文化 |
3.1.5 建筑特点 |
3.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
3.2.1 观念因素 |
3.2.2 行为因素 |
3.2.3 结果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世界遗产下的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
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整体价值 |
4.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特征 |
4.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阐述 |
4.4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 |
4.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4.4.2 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4.5 本章小结 |
5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 |
5.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 |
5.1.1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保护现状 |
5.1.2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
5.1.3 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
5.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问题 |
5.2.1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策略问题 |
5.2.2 九华山风景区发展问题 |
5.2.3 九华山风景区商业化现象问题 |
5.2.4 文化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
5.2.5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
5.2.6 非物质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
5.3 保护策略与建议 |
5.3.1 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体系 |
5.3.2 整体风貌的保护 |
5.3.3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5.3.4 自然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5.3.5 非物质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5.3.6 科研检测和多方合作保护 |
5.3.7 价值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名单 |
附录B 九华山风景资源点 |
附录C 重点保护建筑名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 |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比较研究法 |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
1.5.4 .其他 |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各章内容 |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
2.1 .为何比较? |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
7.2.1 .层积性的过程 |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
7.3.1 .关联性的内容 |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
学术成果 |
致谢 |
(6)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世界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世界遗产概述 |
2.1.1 世界遗产的定义 |
2.1.2 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 |
2.2 中国的世界遗产 |
2.2.1 我国的世界遗产类型及数量 |
2.2.2 中国的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
2.2.3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建设情况 |
2.3 遗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
2.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3.2 遗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五台山概况 |
3.2 五台山遗产地申报、建设情况 |
第4章 五台山遗产价值及对比 |
4.1 五台山遗产资源概述及价值分析 |
4.1.1 自然资源概述及价值分析 |
4.1.2 文化遗产资源概述及价值分析 |
4.2 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定 |
4.3 五台山遗产资源对比分析 |
4.3.1 国内文化景观遗产对比 |
4.3.2 地质公园对比 |
4.3.3 四大佛教名山对比 |
第5章 五台山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构建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5.2 研究方法概述及评价过程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评价过程 |
5.2.3 可持续评价标准 |
5.3 评价结果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
5.3.1 评价结果分析 |
5.3.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7)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
2 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
3 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梵净山佛教渊源与自然保护 |
1 梵净山佛教起源 |
1.1 贵州佛教 |
1.2 梵净山佛教传入发展历史 |
1.3 梵净山寺庙 |
2 梵净山佛教碑刻与自然保护 |
3 历史上佛教文化对自然保护的影响 |
四、梵净山与同类型宗教名山对比分析 |
1 梵净山与中国世界遗产宗教名山对比 |
1.1 宗教类型 |
1.2 保护等级 |
1.3 宗教传入时间 |
1.4 宗教保护自然的举措 |
2 梵净山与中国其他宗教名山对比 |
2.1 宗教类型 |
2.2 保护等级 |
2.3 宗教类型 |
2.4 宗教保护自然的举措 |
3 对比结果分析 |
五、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 |
1 梵净山保护管理依据 |
1.1 法律依据 |
1.2 保护管理模式 |
1.3 相关规划 |
2 佛教文化的生态价值 |
2.1 佛教生态观 |
2.2 佛教胜地的“活态”发展 |
3 梵净山佛教文化特色 |
3.1 观音的慈悲文化 |
3.2 弥勒的净土文化 |
4 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力分析 |
4.1 佛教文化调查分析 |
4.2 佛教文化访谈分析 |
4.3 佛教文化对梵净山自然环境影响的总结分析 |
5 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保护建议 |
5.1 推进佛教生态观的教育,促进梵净山的活态发展 |
5.2 发展特色佛教产业,推动梵净山生态经济的发展 |
5.3 加强佛教文化体验,建设梵净山的净土氛围 |
六、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8)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
1.3.2. 寺庙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概念解析 |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
2.1.1. 地质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环境 |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
2.2.1. 经典论证 |
2.2.2. 皇家扶持 |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
2.4.1. 文殊菩萨信仰 |
2.4.2. 汉藏佛教并存 |
2.4.3. 大乘八宗并行 |
2.4.4. 十方子孙并重 |
2.5. 小结 |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
3.4. 小结 |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
4.1.4. 五台龙脉 |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
4.2.2. 朝山路线分类 |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
4.4. 小结 |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
5.1. 寺院选址特点 |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
5.2. 村落分布特点 |
5.2.1. 依谷而建 |
5.2.2. 村寺相依 |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5.5. 小结 |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6.1. 寺院空间布局 |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类型 |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
6.4. 结论 |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
7.3.1. 文学 |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
7.3.3. 清代皇家园林 |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8.2. 讨论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居民与游客对世界遗产申报影响感知研究 ——以世界文化景观五台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假设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 |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世界遗产 |
2.1.1 世界遗产的概念 |
2.1.2 影响世界遗产申报的因素 |
2.1.3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
2.1.4 五台山文化景观资源 |
2.2 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居民感知研究综述 |
2.3.1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理论构建 |
2.3.2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 |
2.3.3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跨时间和跨地域研究 |
2.3.4 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 |
2.3.5 基于感知和态度差异的居民分类研究 |
2.3.6 小结 |
2.4 旅游者目的地感知研究综述 |
2.4.1 游客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研究 |
2.4.2 游客感知对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 |
2.4.3 游客感知影响因素 |
2.4.4 游客感知与管理实践的结合 |
2.4.5 游客感知的相关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
2.4.6 小结 |
2.5 相关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
2.5.1 社会表象理论 |
2.5.2 社会交换理论 |
2.5.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研究区域介绍 |
3.1 五台山景区背景介绍 |
3.2 五台山管理体制 |
3.3 五台山申遗过程 |
3.3.1 五台山申遗前现状 |
3.3.2 申遗政策与措施 |
3.3.3 申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
4 研究方法 |
4.1 数据收集方法 |
4.1.1 文献分析 |
4.1.2 访谈设计与内容 |
4.1.3 问卷的设计与内容 |
4.2 调研过程 |
4.2.1 调研样本量的确定 |
4.2.2 调研的时间与方式 |
5 研究结果 |
5.1 五台山旅游发展经济状况分析 |
5.2 数据分析结果 |
5.2.1 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2.2 居民综合调查结果 |
5.2.2.1 居民基本情况介绍 |
5.2.2.2 居民经济影响感知 |
5.2.2.3 居民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
5.2.2.4 居民环境影响感知 |
5.2.3 游客调查结果 |
5.2.3.1 游客基本情况介绍 |
5.2.3.2 游客满意度变化 |
5.2.3.3 游客对各评价指标的感知结果 |
5.2.4 居民与游客对相关影响感知的对比分析结果 |
5.3 影响感知的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居民感知因素分析 |
5.3.2 影响游客感知因素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居民申遗影响感知 |
6.1.2 游客申遗影响感知结果 |
6.1.3 影响居民与游客感知因素的假设验证 |
6.2 申遗影响的调控及对策建议 |
6.2.1 保障居民经济利益的实现 |
6.2.2 扩大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机会 |
6.2.3 注重居民社会权益的赋予 |
6.2.4 发展五台山文殊文化旅游优势 |
6.2.5 改善住宿餐饮卫生,优化景区标示 |
6.2.6 宣传旅游新路线,开通景区内公交,禁止私家车进入 |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价值认知与发展历程回顾[J]. 陈瑞.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1(03)
- [2]国际组织保护监测标准下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彭亮.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同感知评价研究[D]. 钟慧云.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4]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D]. 牟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6]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静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D]. 蔡华.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8]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居民与游客对世界遗产申报影响感知研究 ——以世界文化景观五台山为例[D]. 崔海洋.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10]世界遗产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A]. 吕舟. 《圆明园》学刊第二十期,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