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工所办公司 军转民的开端(论文文献综述)
谢玮[1](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高冠龙[2](2017)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然而由于“左”的思想未得到彻底纠正,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以“左”的经济部署、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新冒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也开始起步。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有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相关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李先念在会议开幕时发表重要讲话,该讲话成为指导此次会议和国民经济调整的纲领性文件。4月6日至28日,会议围绕着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大主题展开了讨论。关于国民经济调整,与会者主要对调整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即为什么调整、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具体来说,首先,会议通过分析形势、摆出矛盾、找出原因,逐渐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性、国民经济出现比例失调的原因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从而初步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达成了一致。其次,以李先念在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为基础,会议从比例关系、规模结构、社会政策三个方面对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会议提出,此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应是:调整比例关系,贯彻农、轻、重的方针;调整规模结构,精简基本建设和引进项目;调整社会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最后,会议围绕着如何开展调整进行了讨论。会议提出为做好调整工作,应着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党的领导、做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经过讨论,对于即将进行的国民经济调整,与会者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上初步达成了共识,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展。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议主要对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即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整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会议指出当时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过于集中,要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企业的积极性为原则,首先对企业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进行改革。这些改革的核心都是中央对地方和企业进行放权让利。会上不仅有改革设想和建议措施,广东省主要负责人还为使广东在对外开放中“先走一步”进行了努力。会议提出当时我国的企业尚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应以建立、健全责任制为核心开展企业整顿,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会议围绕着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发表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讨论了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环境。同时会议还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如何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会议讨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问题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有利于巩固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整顿企业、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能从根本上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此次会议决定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会后,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大量吸收了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成果,并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逐步展开。但由于经济工作中“左”的思想并未根本清除、对经济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以及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会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决定并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但会上关于企业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设想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落实。尽管会议精神和部分观点并未得到很好贯彻,但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仍有着重要历史意义。此次会议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并为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认识基础,从而推动了调整和建设进程。此次会议的主要特点在于:既有问题意识,又有攻坚决心;既有务实,又有务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但此次会议也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经济工作和思想中的“左”的错误,没有充分发挥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作用,以及没有采取措施保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但这些并不能影响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傅海辉[3](2015)在《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有两个: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在抗日战争时期,航空研究院在中国航空史、科技史和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梳理了航空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科研工作,指出,抗日战争初期,航空企事业单位大举西迁,损失惨重。当时中国空军所需装备、物资基本依赖外国供应。由于沿海各大城市、港口相继沦陷,空军处境愈益困难。在这一背景下,1939年7月,航空研究所于成都建立,隶属于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成立以后,把尽快使航空器材与设备国产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1941年,航空研究所扩充为航空研究院。研究院研究了西南多种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板和多种航空材料,尤其是创造性地研究了西南的多种竹材并研制成功了飞机用“层竹”。研究院还设计或改进了多种航空仪器仪表和航空武器设备。航空研究院设计了三种教练机和一种巨型滑翔机,它们均使用其自制的层板和层竹。航空研究院还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领域有研究工作。本文讨论了航空研究院的历史功绩,指出,航空研究院虽然没有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它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研究和航空工业国产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效支持了空军持久抗战,培养锻炼了航空科研人才,为四川地区的航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绩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取得的。本文在梳理航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时,考察了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与航空研究院的关系,发现了钱学森的一篇佚文,并对钱学森早年学术研究风格和力学思想发展脉络作了初步探讨。航空研究院兴盛于抗日战争之中,却衰落于抗战胜利之后。事实上,抗战时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科技唯一的黄金时代。本文辨析了航空研究院兴衰的原因,指出,航空研究院的衰落除时势因素外,还在于航空研究院自身未能跟上世界航空科技发展的步伐;国民政府和军方对本国航空科研和航空工业信心不足,支持不力。航空研究院是中国航空科技史上的重要案例。本文将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作了对照研究。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航空科技史,并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杨鹏[4](2015)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就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国有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本文从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入手,运用文献梳理与理论研究、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演进和改革,提出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本文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各项职能的制度化形式。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02年;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当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确立的,基本内容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理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即“双层出资结构体制模式”。当前国有资产体制中存在国有资产管理法制不够健全、国有资产的产权不够明晰、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不够优化、“大国资”格局不够完善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西方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集权型、分权型和统分结合型三种模式,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启示我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关键在于加强法制建设,要依据国有资产所在不同行业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改革,体现出“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使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方向的原则、坚持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坚持“两分开一分离”原则、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坚持“三统一三结合”的原则。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定位于有助于提升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能够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模式,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政府定位,优化代理链、强化对委托-代理的监管,推动“大国资”监管体制的构建和完善,总结和推广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经。
卢锐[5](2014)在《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世纪70年代肇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西方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现代城市文明也随之出现。中国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历程伴随着近代城市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日益临近,那些见证了国家现代化、工业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史进程的各具特色的工业文化遗存,正逐渐褪去辉煌的色彩,它们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更新运动过程中,或无人问津,任其自生自灭,或被蚕食、拆毁,或被整体替代,用作它途。言而总之,它们正快速的消失于我们的视野之中。笔者一直在关注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实践工作,自90年代以来,有关工业遗产的研究在我国兴起,近年来甚至形成了一股风潮不小的“工业遗产热”,人们对工业遗产的认知逐渐回归理性,肯定了它们作为工业文明和文化传承的见证,深刻的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它们理应得到与其他文化遗产同等的待遇。本文选取中国近代化历程极为典型的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自汉口开埠以来武汉近代化和工业化历程中的众多工业企业,从武汉食品工业遗产这一行业角度入手,细化工业遗产的研究,试图形成武汉工业遗产研究的行业化和专门化,形成系列和实际可行的方案。本文以晚晴、民国初期和中后期、新中国初期几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为研究主线,通过对武汉食品工业发展的脉络的分析及对近代食品工业遗存的详实调查,勾勒出一幅武汉食品工业发展的路线图。以此为依据,本文将视角转向城市迅速更新的现在,在分析武汉食品工业遗产历史、文化、建筑、经济和技术五大价值的基础上,对这些工业遗存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模式和路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了本文选题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分析解释、论文研究对象的具体界定、研究方法和结构等几大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武汉食品工业发展的历程的回顾与梳理,以时间为线索,通过重大时间节点说明晚晴时期、民国初年、民国中期、新中国初期等几个阶段的食品工业发展概况,同时侧重于重点企业的发展历程,做到有点有面;第三部分从历史回到现在,着重分析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的遗产现状与特征,厘清武汉食品工业的实际遗存状况,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撑;第四部分主要分析现状食品工业遗产的价值,从历史、文化、建筑、经济和技术五大方面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尾部分,综合以上四部分的内容,结合相关实际案例,对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模式和路径;第六部分为总结展望部分。
代艳丽[6](2013)在《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文中提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正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指出,要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军工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广大“军工人”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所谓军工文化,是指以军工行业成员为主体,以军工信息和军工实践为客体,以军事工业场域为平台的特色行业文化。军工文化的基本内容包含服务军工、献身国防的爱国热情,严谨求实、自律敬业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工作方式,追求卓越、无私奉献的工作境界。因此,军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类高校包括军工高校、与军工系统有共建关系的高校。在军工类高校开展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对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军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能够为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文化场”,营造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文化环境;第二军工文化能够为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重要文化资源;第三,军工文化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为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重要载体。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一般功能包括军工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约束规范功能、文化传播与创新功能。特殊功能包括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道德教化的塑造功能、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离不开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军工文化育人载体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导向性、激励性、辐射性、渗透性等特点。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类型丰富,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军工类高校通过育人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向广大学生广泛宣传军工文化所传递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其保障机制不可或缺。在育人过程中,军工类高校要构建起以思想保障为灵魂、物质保障为基础、组织保障为前提、制度保障为手段、人才保障为关键的保障体系。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要遵循方向原则、层次原则、求实原则和榜样示范原则。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如何?我们选择了一所与核工业渊源深厚的高校——南华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情况,大学生是十分愿意学习、了解、认知军工文化的。大学生在学习、了解、认知军工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在思想上引起共鸣,对军工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对于推进文化传承,实现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自觉,对于提升军工类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刘薇[7](2010)在《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殿军人物,建立近代兵工企业是张之洞洋务成就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由其一手创办的汉阳兵工厂因体系完备、技术先进、生产能力强,在当时赢得了“巨龙之爪”、“东方克虏伯”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造”步枪成为中国军队抵御日寇的重要武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际上,除了建立着名的汉阳兵工厂外,张之洞的兵工活动还远不止于此。早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他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广东原有的兵工局厂进行整顿扩建,促进了广东近代兵器工业的兴起。两次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又多次对江南制造局进行整顿,并统筹该厂的迁建工作,为晚清乃至民国时期该厂的发展走向奠定了基础。张之洞在两广、湖广、两江任上进行的兵工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对中国近代兵工企业的崛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按照时间推移和地点变化,以张之洞在广东、湖北、江南三地整顿或兴办兵工企业的活动为主要线索,重点考察与之相关的各主要兵工局厂的建立、财政经费、军火生产、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局厂管理等问题,理清张之洞兵工思想及活动的主要脉络,并对其作出客观的历史评价。在史料运用方面,力求以第一手资料为主,包括张之洞本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奏折、电稿、书信、批札等等,同时广泛搜索各种相关的档案史料以及晚清的报刊杂志,以严谨的态度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伪,力图真实、详尽的还原史实。在研究方法上,以历史学为基础,借鉴国防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希望能够拓宽本文的研究层面。全文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中国近代兵工企业概况》主要介绍晚清以来中国近代兵工企业的发端以及中法战争前近代兵工企业的概况,找出这一时期兵工企业的特点与不足,揭示张之洞创办兵工事业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第二章《张之洞与广东近代兵器工业》主要记述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期间进行的兵工活动,这是张氏兴办兵工企业的正式开端。张之洞督粤之前,广东的兵工基础相当薄弱,在中法战争的直接刺激下,张之洞整顿旧厂、建立新厂,为广东近代兵器工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同时,建立近代大型兵工企业——广东枪炮厂的计划也在酝酿之中,随着张之洞的迁任,枪炮厂最终落地湖北。第三章《张之洞与湖北兵工厂》主要论述张之洞兴建湖北兵工厂的经过以及晚清时期该厂的发展沿革。重点考察三个问题:第一,财政状况,包括该厂的经费收支和财政管理状况,说明其经费困难的根本原因。第二,军火生产情况,包括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分拨与营销、制式划一的努力等等,揭示其生产运作的特点。第三,兵工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包括军官及技术人才培养和基层官兵培训,指出张之洞培养兵工人才和进行技术创新的成绩与缺陷。第四章《张之洞与江南制造局的迁建风波》主要论述张之洞提出的江南制造局迁建计划及其结局。江南制造局因选址失误多次计划迁建,但均未成功。1903年,张之洞提出了新的迁建计划,却在执行中遇到了阻力,虽经适时修改,清政府仍对其可行性存有疑虑。1905年铁良提出建立南、北、中三厂,张之洞的迁建计划宣告失败。本章重点分析江南制造局迁建风波中复杂的政治因素,指出张之洞迁建计划的失败是其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五章《张之洞、李鸿章兵工事业比较研究》主要以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兵工企业——湖北兵工厂和江南制造局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作为晚清洋务运动不同阶段的两大兵工巨头,两厂的建立时间、创办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均不相同。本章重点对两厂的设备引进、经费来源、军火生产、译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以两厂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共性特征和发展规律。第六章《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的历史地位》主要对张之洞建立近代兵工企业的活动进行梳理和评价。重点讨论四个问题:第一,张之洞兵工思想的形成过程,这与历史潮流的推进和张氏兵工实践的展开密不可分。第二,张之洞兴办兵工企业的历史环境,揭示政治因素和政府态度对其兵工活动产生的影响。第三,对张之洞兴建近代兵工企业的历史地位作出客观评价。第四,揭示张之洞兴办近代兵工企业的缺陷和不足。结语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张之洞与近代兵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说明中国现代化起步之艰难。
夏玮[8](2008)在《军工科研院所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以某兵器装备研究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防科研院所将向企业化转制,以独立的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军工产品将走向市场,国家对科研院所的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担负着军用产品科研与生产重任的军工科研院所需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参与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某兵器装备研究所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设计却相对不够完善。因此,为了保证国防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研究所、军工科研人员自身的发展,改进军工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在需要层次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研究所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找出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调查问卷,对军工科研人员的需求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物质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重新设计了以动态三元薪酬分配体系为主体、同时在完善培训体系、军工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的激励机制。本文参阅了航天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等下属单位的相关措施,结合本人在该研究所从事人事工作中掌握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激励机制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不仅对本研究所,而且对其它军工科研院所的激励机制设计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窦玲[9](2006)在《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涉及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摆脱落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所面临的一项战略挑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激化是在一个矫正传统制度缺陷,又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国家制度变迁的条件下出现的。从区域差异变化的过程来看,我们可以从政府制度供给差异变化中找到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轨迹,也就是说中国区域差异变化与政府制度供给和政策出台的时间相吻合。因此,本文试图把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变量,引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区域制度供给差异理论来分析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停滞与增长原因,虽然这种研究还很不深入,但对于寻找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归纳了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制度变迁、制度供给的文献研究,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主要文献;二是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制度供给概念、制度供给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制度供给创造需求的模式、制度供给的差异性,制度供给特点、分类、主体,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特点,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等理论问题的探讨;三是通过对美、日、意制度供给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借鉴和启示;四是中国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从制度供给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差异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对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制度供给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首要因素,西部地区制度差异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外商投资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及制度实施等方面,尤其是在正式制度中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五是就西部地区制度创新机制及制度创新的内容,主要是对西部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创新提出具体建议;六是简短的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对制度供给赋予了新的解释。认为制度供给是指制度创新的能力,是制度供给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以获得追加经济利益的活动;并认为制度供给差异主要是各地人为设计的正式制度供给(法律、政策)的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效率与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在变量。因为正式制度供给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很容易产生差异。
石建国[10](2006)在《东北工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写作按照历史时间发展的线索,从19世纪60年AI写作起,到20世纪50年代结束,描述了东北工业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分析了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和原因,探讨了东北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东北工业化”选题的缘起,接下来对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当前学术界的几种主要观点后,笔者对于自己的倾向性观点做了说明。这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运用的几种方法,具体包括文本研究法、计量式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 本文正文共六章,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写东北工业化的起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东北地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西方列强通过商品入侵和资本入侵,强行把东北纳入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后的被动反应。东北工业化是在外力的冲击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先天不足,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本章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地理;接着又分成三个时期对于东北工业化的发轫予以论述,即清末民初东北工业化的发轫、奉张时期的工业发展和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工业的畸形膨胀;这一章的最后写了日本投降后东北工业化的劫难。 第二章主要写恢复时期的东北工业。东北地区光复后,国共两党随即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厮杀。中共占据当时的有利条件,抢先进入东北,并由此开始了进行现代化大工业的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东北工业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的控制范围内艰难的恢复,有的行业还有所发展,但战争对工业的破坏也很严重。待到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工业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章主要写“一五”时期的东北工业。笔者在这一章当中,首先论证了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情况。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中,东北地区共安排56项,占全部数目的三分之一强。这些重点项目构建了该段时期东北工业建设的主要框架。在东欧国家的援助和支持下,围绕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东北地方政府也上马了一批项目,进行了配套建设。“一五”时期,是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所以,对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和改造,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最后部分对于“一五”计划在东北地区的实施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四章是第三章的继续和展开。该章主要写了“一五”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
二、军工所办公司 军转民的开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工所办公司 军转民的开端(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五、创新点和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由来 |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一、“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形势 |
二、“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三、1977、1978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 |
第二节 经济工作中出现新冒进 |
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中“左”的错误 |
二、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政策 |
四、新冒进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
第四节 中央工作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
一、中央工作会议的筹备 |
二、会议名单及分组 |
三、会议的主要经过 |
四、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会议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讨论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 |
一、如何认识我国的当前形势 |
二、如何认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性 |
三、如何认识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 |
一、调整比例关系,贯彻农、轻、重的方针 |
二、调整规模结构,精简基本建设和引进项目 |
三、调整社会政策,改善人民生活 |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原则 |
一、调整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 |
二、调整国民经济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 |
三、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宣传工作 |
四、调整国民经济的前提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
第一节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权力过于集中 |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 |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放权让利于地方和企业 |
第二节 对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 |
一、以建立、健全责任制为核心开展企业整顿 |
二、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环境 |
第四章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与评价 |
第一节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 |
一、国民经济调整在争论中推进 |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开始起步 |
第二节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评价 |
一、会议的历史意义 |
二、会议的主要特点 |
三、会议的历史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学术意义与研究现状 |
2.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3.原始史料与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航空研究院之历史背景与沿革 |
1.1 中国近代航空科学技术史概述 |
1.2 中国航空科技史起点考辨 |
1.3 航空研究院建立之历史背景 |
1.4 航空研究院之沿革 |
1.5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与生产 |
第二章 航空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 |
2.1 中国航空器材国产化之前驱 |
2.2 航空研究院木材研究之条件与方法 |
2.3 川产云杉性质研究 |
2.4 其他木材性质研究 |
2.5 中国木材平衡含水量研究 |
2.6 层板之研制 |
2.7 木材性质研究及技术研发简评 |
第三章 航空竹材研究与航空仪器研制 |
3.1 与以往竹材性质研究之区别 |
3.2 川产楠竹与慈竹性质研究 |
3.3 层竹之研制 |
3.4 竹质外挂副油箱之研制 |
3.5 其他航空材料之研制 |
3.6 航空设备之研制 |
3.7 竹材研发与航空仪器研制简评 |
第四章 飞机设计与基础理论研究 |
4.1 中国近代飞机设计简史 |
4.2 航空研究院之飞机设计 |
4.3 航空研究院理论研究举隅 |
4.4 飞机设计与理论研究简评 |
第五章 航空研究院之初步评析 |
5.1 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之比较 |
5.2 航空研究院之科研环境与人才 |
5.3 历史功绩与意义 |
5.4 航空研究院兴衰原因探讨 |
结语 |
【附录一】航空研究院大事记 |
【附录二】中国近代飞机设计汇总五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学术工作 |
(4)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
二、国有资产 |
三、国有资产管理 |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 |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78—1992) |
三、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1992 年—现在) |
第三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 |
二、当前国有资产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
一、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二、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 |
三、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
四、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五章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践与借鉴 |
一、国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典型模式 |
二、国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启示与借鉴 |
第六章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遵循 |
三、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
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范围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汉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西风始进——晚清时期(1861年——1911年) |
一、汉口开埠——外资工厂的兴起(1861年——1891年) |
二、官办工厂与民营食品工业的兴起(1891年——1911年) |
第二节 曲折发展——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 |
—、民初食品工业的“黄金时期”(1911年——1927年) |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曲折发展(1927年——1949年) |
第三节 改造与繁荣——新中国初期(1949年——1965年) |
一、建国初期食品工业的改造与发展 |
二、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创办 |
第四节 由商而工的发展逻辑 |
一、外资工厂成长路线图 |
二、官办企业及民营工业的成长轨迹 |
第二章 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现状与特征 |
第一节 遗产分布及保存现状 |
一、汉口租界内遗产 |
二、市内其他工业遗产 |
第二节 潜在食品工业遗产寻踪 |
第三节 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特征 |
一、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突出 |
二、遗产分布较为集中 |
三、遗产保留的完整度不高 |
第三章 武汉食品工业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历史价值构成 |
一、外资工厂:武汉近代工业的开端 |
二、民族资本:不可或缺的工业力量 |
第二节 文化价值构成 |
第三节 建筑价值:“文脉城市”载体 |
第四节 经济价值:再利用的现实需要 |
第五节 技术价值的体现 |
第四章 武汉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
第一节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
二、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武汉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探讨 |
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二、多层次的遗产开发模式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军工文化育人概论 |
2.1 军工文化的内涵 |
2.1.1 军工文化的概念界定 |
2.1.2 军工文化的基本内容 |
2.1.3 军工文化的本质 |
2.2 军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
2.2.1 军工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
2.2.2 军工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来源 |
2.2.3 军工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
2.3 军工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3.1 军工文化与军事文化 |
2.3.2 军工文化与校园文化 |
2.4 文化育人与军工文化育人 |
2.4.1 文化在军工文化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
2.4.2 文化育人与军工文化的关联度 |
3 军工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是军工文化育人的思想来源 |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军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论述举要 |
3.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提供了军工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 |
3.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是军工文化育人的根本方法 |
3.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石 |
3.2.1 毛泽东相关思想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借鉴 |
3.2.2 邓小平的文化育人思想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军工文化育人确立了科学的价值导向 |
3.2.4 科学发展观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人本底蕴 |
3.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军工文化育人的学理基础 |
3.3.1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规律确立了军工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供了军工文化育人的基本思路 |
3.4 “文化与主体相互构建”的理论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借鉴 |
4 军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
4.1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
4.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
4.1.2 军工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4.1.3 军工文化必须围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工作 |
4.2 以服务国防现代化为目标定位 |
4.2.1 国防现代化的内涵 |
4.2.2 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军工文化育人的重要目标 |
5 军工文化育人的一般功能 |
5.1 导向功能 |
5.1.1 传导主导意识形态 |
5.1.2 筑牢政治信仰 |
5.1.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5.2 激励功能 |
5.3 凝聚功能 |
5.4 熏陶功能 |
5.5 约束规范功能 |
5.6 文化传播与创新功能 |
6 军工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 |
6.1 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 |
6.1.1 军工文化促进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政治价值观 |
6.1.2 军工文化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
6.2 道德教化的塑造功能 |
6.2.1 道德教化塑造功能释义 |
6.2.2 加强道德教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6.3 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 |
6.3.1 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
6.3.2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
7 军工文化为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提供有力载体 |
7.1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7.1.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
7.1.2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 |
7.2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类型 |
7.2.1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的分类 |
7.2.2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的具体类型 |
7.2.3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的选择与运用 |
8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保障机制 |
8.1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保障机制的要素分析 |
8.1.1 保障对象 |
8.1.2 保障过程 |
8.2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保障体系 |
8.2.1 思想保障 |
8.2.2 物质保障 |
8.2.3 组织保障 |
8.2.4 制度保障 |
8.2.5 人才保障 |
8.3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原则与步骤 |
8.3.1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原则 |
8.3.2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的步骤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思路 |
四、困难与不足 |
五、论文框架与概要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兵工企业概述 |
一、中国近代兵工企业的发端 |
二、中法战前中国近代兵工企业发展概况 |
三、张之洞兵工活动之契机 |
第二章 张之洞与广东近代兵工企业 |
一、张之洞兴办广东兵工的直接动因 |
二、张之洞兴办广东兵工的举措 |
第三章 张之洞与湖北兵工厂 |
一、兵工厂的建立与沿革 |
二、经费收支与财政状况 |
三、军火生产与分拨营销 |
四、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 |
第四章 张之洞与江南制造局的迁建风波 |
一、选址失误与迁建动议 |
二、张之洞迁建方案的提出与修改 |
三、张之洞迁建方案的结局及影响 |
第五章 张之洞、李鸿章兵工事业比较研究——以湖北兵工厂和江南制造局为中心 |
一、张、李创办兵工企业之共性 |
二、张、李创办兵工企业之差异 |
第六章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的历史地位 |
一、张之洞兵工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张之洞兵工活动的历史环境 |
三、张之洞兴办近代兵工企业的积极意义 |
四、张之洞兴办近代兵工企业的历史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军工科研院所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以某兵器装备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激励理论概述 |
第三章 某兵器装备研究所的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某兵器装备研究所的概况 |
3.2 某研究所激励机制的现状 |
3.3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3.4 激励机制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军工科研院所激励机制的设计 |
4.1 军工科研人员的需求分析 |
4.2 现行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 |
4.3 激励机制的框架 |
第五章 军工科研院所激励机制的应用 |
5.1 建立具有军工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 |
5.2 建设新时期的军工文化 |
5.3 设置科技成果奖及合理化建议奖 |
5.4 完善军工科研人员的培训体系 |
5.5 建立破格评定职称制度 |
5.6 健全军工科研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
5.7 深化军工院所的体制改革,探索更有效的激励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
2.1 制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制度及其内涵 |
2.1.2 制度变迁 |
2.1.3 制度供给 |
2.2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综述 |
2.2.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综述 |
2.3 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文献综述 |
2.3.1 区域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 |
2.3.2 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文献综述 |
3.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理论研究 |
3.1 制度供给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
3.1.1 制度供给概念 |
3.1.2 制度供给特性 |
3.1.3 制度供给类型 |
3.1.4 制度供给主体 |
3.2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 |
3.2.2 区域经济差异的特点 |
3.2.3 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
3.3 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
3.3.1 制度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 |
3.3.2 经济发展促进制度创新 |
4.美、日、意制度供给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
4.1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制度供给及影响 |
4.1.1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制度供给 |
4.1.2 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度供给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2 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的制度供给及影响 |
4.2.1 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的制度供给 |
4.2.2 日本北海道开发制度供给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3 意大利南部开发中的制度供给及影响 |
4.3.1 意大利南部开发中的制度供给 |
4.3.2 意大利南部开发制度供给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4 美、日、意开发落后地区制度供给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
5.中国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
5.1 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原因 |
5.1.1 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 |
5.1.2 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
5.2 中国东西部区域制度供给差异及其原因 |
5.2.1 东西部区域制度供给差异 |
5.2.2 东西部区域制度供给差异的原因 |
5.3 制度供给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
5.3.1 制度供给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差异 |
5.3.2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制度变迁 |
6.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
6.1 西部制度创新机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6.1.1 制度创新机制的一般性分析 |
6.1.2 西部制度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6.2 西部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
6.2.1 法制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前提 |
6.2.2 产权制度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 |
6.2.3 公司治理制度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
6.2.4 企业家制度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 |
6.2.5 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保障 |
6.2.6 外商投资制度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 |
6.2.7 资源开发制度创新是发挥西部优势的保证 |
6.2.8 新农村制度创新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 |
7.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研究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和所获奖励 |
(10)东北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三、东北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北工业化的起步(1868-1945) |
一、东北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 |
(一) 东北领域与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 |
(二) 东北的自然环境 |
(三) 东北的历史沿革 |
(四) 东北的人口 |
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韧 |
(一) 通商开埠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
(二) 东北地方政府倡导兴办的工业 |
(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四)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工业发韧的总体评价 |
三、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契机及其前提的确立 |
(二)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概况 |
(三)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
四、日本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化 |
(一) 日本垄断资本控制东北经济命脉与特殊会社的建立 |
(二) 两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下的东北工业 |
(三) 畸形工业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
五、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劫难 |
(一) 日本方面在战败前后对工业有意识的破坏以及其他的损失 |
(二) 苏联强占东北工矿企业及大肆拆运机器设备 |
(三) 国共双方争夺东北战争的影响和破坏 |
(四) 来自民间其他方面的破坏和损失 |
第二章 东北工业化的曲折发展(1946-1952) |
一、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关于东北问题的认识与举措 |
(一) 抗战胜利之前中共高层对东北工业问题的认识及当时的有利条件 |
(二) 中共战略举措之一--抢占东北(1945年8月10日-10月上旬) |
(三) 中共战略举措之二—独占东北(1945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
(四) 中共战略举措之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5年11月下旬) |
二、国共争夺东北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 中共接管大工业的方针及初步实践 |
(二) 国民党接收的工业及其概况 |
三、东北解放后的工业恢复与发展 |
(一) 东北解放后中共中央的部署与东北工矿企业的全面接管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东北工业的构成及地位 |
(三) 东北地区工业的特点及管理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工业的恢复与改造 |
四、东北工业迅速恢复与改造的原因分析 |
(一) 苏联的大力协助与支援 |
(二) 国家对东北的投资与扶持 |
(三) 各方面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到来与支持 |
(四) 工人阶级的热烈响应 |
(五) 东北党和政府的扎实领导 |
第三章 东北工业化的加速推进(1953-1957) |
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
(一)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过程 |
(二)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
(三)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在东北实施的特点及意义 |
二、东北地区其他的工业投资与建设 |
(一) 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建的非重点工程项目 |
(二) 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上马的工程项目 |
(三) 地方中小工业企业的投资与发展 |
三、关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与改造 |
四、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实施的绩效 |
(一) 东北重化工业基地的建立 |
(二) 东北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 管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与交流 |
第四章 “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的发展概况 |
一、重化工业体系的完备与发展 |
(一) 能源工业建设首当其冲 |
(二) 冶金工业与机械工业的重点建设 |
(三) 化学工业的发展 |
二、森林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
(一) “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的森工发展 |
(二) “一五”时期东北轻工业的发展 |
三、“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水平及其比较分析 |
(一)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整体推进与特征 |
(二) 东北工业化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
第五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格局分析 |
一、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行业分布 |
(一) 能源工业的分布 |
(二) 冶金工业的分布 |
(三) 化学工业的分布 |
(四) 机械工业的分布 |
(五) 森林工业的分布 |
(六) 轻工业的分布 |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
(一)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分析 |
(二)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
三、东北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关分析 |
(一) 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分析 |
(二) 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分析 |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
第六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及问题 |
一、东北工业化的特点 |
(一) 从“资本侵略”到“低息贷款”—外资在东北工业化中的重要角色 |
(二) 从“机船矿路”到“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的特点 |
(三) 从“官商合办”到“计划经济”—政府在东北工业化中的作用 |
二、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一) 资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很大 |
(二) 民营企业力量发展薄弱 |
(三) 政府的相对强大与市场力量的薄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军工所办公司 军转民的开端(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2]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D]. 高冠龙.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抗战时期空军航空研究院科研工作之研究[D]. 傅海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4]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杨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5]武汉食品工业遗产研究[D]. 卢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6]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D]. 代艳丽. 中南大学, 2013(03)
- [7]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D]. 刘薇. 武汉大学, 2010(10)
- [8]军工科研院所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以某兵器装备研究所为例[D]. 夏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 [9]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D]. 窦玲. 西北大学, 2006(11)
- [10]东北工业化研究[D]. 石建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