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农村畜禽疫病防治配套技术探讨与应用

罗山县农村畜禽疫病防治配套技术探讨与应用

一、罗山县控制农村畜禽疫病配套技术的探讨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农业农村部[1](2021)在《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文中认为农科教发[2021]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科学院,有关农业(农林、农牧)大学(学院):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我部决定表彰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

木洁[2](2021)在《玉龙县推进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有着丰富的地质种类和多样的水域特征,形成了流域、湿地、草原、海洋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生物构成。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将生态补偿做了初步规定。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在全国划定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达386万平方米千米。截止2019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区名单已从首批的436个增至817个。国际上对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国际上对市场配置生态环境资源观点的认可;二是生态环境服务付费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改善了地区贫困状况。1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服务付费中发挥主导作用,制定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并开展相关工作:一是中央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投入,跨区域开展横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试点工作。二是建立森林、流域、基本农田等生态类型补偿机制,积极开展政府与市场合作机制。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比较分析及文献收集的方法整理了国内外近年来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相关概念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价值、生态资本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探究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政策实施情况,介绍了玉龙县生态资源类型及状况、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玉龙县在推进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中存在补偿模式单一;补偿标准设置不合理;生态补偿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效不明显;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景区、森林、水源地、基本农田、草甸湿地各生态类型提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建议。最后,通过对比玉龙县与贡山县的生态补偿模式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县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建立县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三是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周国宏[3](2021)在《信阳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养殖污染防治不当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影响水环境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收集信阳市畜禽养殖业数据,阐述了信阳市畜禽养殖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布局、促进资源化利用、强化执法监管、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和建议,为更有效地推进信阳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污染物减排工作、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杨忠艳[4](2020)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节选)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农村部为了发展我国的"三农"工作,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从八个方向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阶段性地部署规划,把乡村振兴工作细化,基于此颁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文简称为《战略规划》),力求全面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谢香艳[5](2019)在《湖南省洞口县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湖南省洞口县畜牧水产局《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项目,介绍了该项目围绕"猪群健康、产品健康、环境健康、人类健康"4个健康的目标,在疫病防治技术、规模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控制母猪便秘技术、生猪料槽精细化管理方式、节水节料减排、高铜高锌控制、粪污排放达标建设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南方地区县域养殖业探索高效、安全、健康养殖技术提供借鉴。

袁日进[6](2018)在《坚持绿色发展 服务乡村振兴 推动新时代江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这次会议(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以及农业农村部在长沙召开的南方水网地区养殖业绿色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五年特别是2017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畜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18年重点工作。会上,我们观摩了海安畜牧业提档升级、全产业链发展、畜禽粪污治理与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7)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豫政办[2017]2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7年1月25日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谋划我省"十

马芳[8](2015)在《罗山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经商,农村土地面临着广种薄收、弃耕甚至撂荒的巨大危机,土地流转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并呈现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的新态势。本论文在回顾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以信阳市罗山县为例,选取罗山县土地流转具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乡镇作为样本,通过查阅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法,获取了当前罗山县土地利用及土地流转现状的最新数据,并以这些原始数据及典型案例为支撑,对罗山县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了归纳概况。同时,选取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指数、土地产出值变化指数等六项经济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为各评价指标进行了组合赋权,计算出了罗山县三种主要土地流转模式产生的经济绩效,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比较。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20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在土地流转农户中,绝大部分农户以转出为主,转入土地的农户较少。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受到非农收入、社会保障完善程度以及家庭可用劳动力状况的影响。(2)通过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罗山县的土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表明,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所带来的诸如土地产出值、规模经营面积、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绩效也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农户之间自发流转的得到的收益较低,土地产出值及规模经营面积也相对较低。在集体组织流转和股份合作流转模式下,土地流转的收益相对高一些,其中,以股份合作模式进行的土地流转各方面绩效为最高。(3)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土地流转能否提高农村土地产出值及土地利用效率、能否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是否能够增加农民收入。(4)根据罗山县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价格偏低等制约因素,提出了以保障农民权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原则,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市场化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强化政府监管与扶持、维护农民土地权利等建议和对策。

周亮[9](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认为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彭春光,鄢桂华,李波[10](2013)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畜牧业》文中研究表明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志。发展畜牧业不仅能够加快粮食和其他副产品转化,推动种植业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加速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文章综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畜牧业。

二、罗山县控制农村畜禽疫病配套技术的探讨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山县控制农村畜禽疫病配套技术的探讨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2)玉龙县推进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生态补偿
        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
        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四、生态资本理论
第二章 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推进情况
    第一节 玉龙县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一、玉龙县景区概况
        二、玉龙县水源地概况
        三、玉龙县森林概况
        四、玉龙县基本农田概况
        五、玉龙县草甸湿地概况
    第二节 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原则
        一、坚持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原则
        二、坚持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原则
        三、坚持高效合理的资源配置原则
        四、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原则
    第三节 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实施情况
        一、纵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支持
        二、建立县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
        三、探索横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
        四、依托生态补偿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章 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问题成因
    第一节 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补偿模式单一
        二、补偿标准设置不合理
        三、生态补偿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效不明显
        四、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二节 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问题成因分析
        一、县级相关责任主体分工不明确,补偿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二、配套政策缺失,制度搭建不完善
        三、补偿资金获取途径单一,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尚未健全
    第三节 玉龙县与贡山县比较分析
        一、贡山县自然地理概况
        二、玉龙县与贡山县资源对比分析
        三、贡山县生态补偿模式
        四、对比结论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实践情况
        一、易北河横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协议
        二、FONAFIFO生态服务付费
    第二节 国内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实践情况
        一、浙江省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探索
        二、白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
    第三节 国内外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启示
        一、因地制宜的开展生态补偿工作
        二、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三、创新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
        四、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
第五章 推进玉龙县各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景区
        一、开展景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
        二、完善景区环境保护技术支撑
        三、加强制度建设,创新补偿模式
    第二节 水源地
        一、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合理分配补偿资金
        二、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完善饮用水生态补偿机制
        三、探索建立水源地基金项目,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
        四、增大水源地周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森林
        一、科学合理规划林区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二、发展特色林区产业经济,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三、明确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资金使用监管
        四、成立森林管理队伍,开展执法宣传活动
    第四节 基本农田
        一、明确基本农田生态补偿范围,科学完善补偿标准
        二、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
        三、结合地区农业优势探索造血型补偿方式
    第五节 草甸湿地
        一、明确补偿标准,形成合理的补偿机制
        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探索多元的补偿方式
        三、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第六章 推进玉龙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一、明确补偿主体和客体,完善补偿标准
        二、科学选择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测算方法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第二节 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一、构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
        二、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建立绩效评价监督体系
        三、促进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调整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第三节 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结合“绿水青山”,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二、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三、依托“绿水青山”,打好绿色食品牌
        四、发挥能源优势,打好绿色能源牌
        五、健全“绿水青山”市场交易机制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制度建设是县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实施的重要保证
        二、针对不同生态功能区特点划分,有利于补偿政策的落实
        三、创新补偿模式,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
    第二节 尚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有待深入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有待建立
        三、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运用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信阳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信阳市畜禽养殖现状
    1.1 畜禽养殖业基本情况
    1.2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情况
2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场规划建设不科学
    2.2 畜禽养殖规模大、污染重,配套治理设施不足
    2.3 养殖场环保意识不强
    2.4 环保执法监管力度不足
    2.5 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足
3 对策及建议
    3.1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布局
    3.2 强化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3.3 坚持依法监管,提高行政监管水平
    3.4 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3.5 多措并举,加强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4 结语

(4)《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节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布局农业的生产
2 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2.1 种养一体化
    2.2 农牧渔结合
3 发展特色的农业产业

(6)坚持绿色发展 服务乡村振兴 推动新时代江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的五年特别是2017年全省各级持续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着, 形成了鲜明的“六化”导向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动能, 积极探寻畜牧业发展新路径
三、全面落实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推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四、着力强化求真务实作风, 全面推进畜牧兽医体系自身建设

(8)罗山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目的
    2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2 论文框架
        2.3 技术路线
    3 国内外研究概况
        3.1 国外研究概况
        3.2 国内研究概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区概况
    1 相关概念及理论
        1.1 新型城镇化
        1.2 土地权属
        1.3 农村土地流转
        1.4 农用地及建设用地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罗山县土地流转现状研究
    1 罗山县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
    2 罗山县土地流转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罗山县土地流转类型及发展状况
        2.2 罗山县土地流转空间分析
        2.3 罗山县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
第四章 罗山县土地流转绩效评价
    1 土地流转模式分类
        1.1 农户自发流转模式
        1.2 集体组织流转模式
        1.3 土地入股流转模式
    2 评价指标选取
    3 评价方法选取
        3.1 层次分析法
        3.2 熵权法
        3.3 组合赋权
    4 指标赋权
        4.1 层次分析法赋权
        4.2 熵权法赋权
        4.3 组合赋权
    5 罗山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经济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1 农户自发流转模式的经济绩效评价
        5.2 集体组织流转模式经济绩效评价
        5.3 土地入股流转模式经济绩效评价
    6 影响罗山县土地流转经济绩效的因素分析
        6.1 农户间自发流转规模小、时间短、收益低
        6.2 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6.3 流转程序不规范
        6.4 土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明显
        6.5 流转意愿普遍不强
        6.6 规模经营主体融资困难
    7 结论与分析
第五章 罗山县土地流转措施与建议
    1 罗山县农村土地流转措施
        1.1 制定实施方案
        1.2 招商引资,扶持培育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1.3 开展省、市、县三级示范性合作社(场),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园
        1.4 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及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1.5 实施农产品初加工惠民工程,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1.6 兴修水利,规划实施高标准粮田
        1.7 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提升计划,推广农业科技
    2 罗山县土地流转建议
        2.1 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加强政府监管
        2.2 市场评估与政府指导相结合,建立流转价格浮动机制
        2.3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及中介体系,提高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
        2.4 严格土地流转合同管理
        2.5 资源整合,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实力
        2.6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
        2.7 保护耕地,防控流转土地“非农化”、“非粮化”
        2.8 发展非农产业,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2.9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9)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方法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3 技术路线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2.3.2 研究方法
        2.3.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4.1.3 评价权重厘定
        4.1.4 评价单元选取
        4.1.5 综合评价方法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章小结
    6.3 研究创新点
    6.4 本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致谢

(10)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畜牧业(论文提纲范文)

1 罗山县畜牧业现状与产业特点
2 罗山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2.2 畜产品安全存在隐患
    2.3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其他困难
    2.4 农村散养户信心不足
    2.5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2.6 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2.7 龙头企业发展仍显滞后
    2.8 利润分配不均
    2.9 畜牧改革相对滞后
    2.1 0 管理观念亟待更新
3 应对措施
    3.1 大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
    3.2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3.3 加大畜牧业行政执法力度
    3.4 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加工营销龙头企业
    3.5 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
    3.6 充分发挥养殖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四、罗山县控制农村畜禽疫病配套技术的探讨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J]. 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1(11)
  • [2]玉龙县推进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D]. 木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信阳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周国宏. 农家参谋, 2021(01)
  • [4]《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节选)解读[J]. 杨忠艳. 农村实用技术, 2020(11)
  • [5]湖南省洞口县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研究[J]. 谢香艳. 中国猪业, 2019(05)
  • [6]坚持绿色发展 服务乡村振兴 推动新时代江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J]. 袁日进. 中国畜牧业, 2018(16)
  • [7]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11)
  • [8]罗山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 马芳.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6)
  • [9]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 [10]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畜牧业[J]. 彭春光,鄢桂华,李波. 湖北畜牧兽医, 2013(01)

标签:;  ;  ;  ;  ;  

罗山县农村畜禽疫病防治配套技术探讨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