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leomagnetic study on orogenic belt:An example from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Inner Mongolia,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1](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张超[2](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说明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构成贯穿东北及邻区的北东向岩浆活动带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还存在争议,主要是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对大兴安岭地区影响的时空范围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研究区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和古太平洋俯冲带皆相距较远,是研究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远程效应转换的理想区域。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晚中生代岩浆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探讨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结合东北地区盆地演化、断裂活动以及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了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文以“时代+岩性”的划分方式对火山岩进行年代划分,结合研究区内的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已发表的测年数据,可将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峰期为154Ma)、早白垩世早期(峰期为140Ma、130Ma)和早白垩世晚期(峰期为125Ma)。而且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岩浆活动存在短暂的间断(或变弱),同时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强度显着增强。晚侏罗世侵入岩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斑岩,其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斑岩为A型花岗岩,侵入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3.111.6之间,TDM2年龄值为586Ma1369Ma。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其中新民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416TW16,164Ma)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16TW02,162Ma)属于高分异I型流纹岩,而其它酸性火山岩均属于A型流纹岩,火山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0.712.1之间,TDM2年龄值为5491714Ma。以上特征表明岩浆岩的原始岩浆应为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自额尔古纳地块向南到兴安地块北部、大兴安岭中段,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成岩年龄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表明早侏罗世岩浆作用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东南向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有关。中侏罗世S型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C型埃达克质岩石的发现,以及同期的变质事件和翼北-辽西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事件,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东经120°以西)―剪刀‖式碰撞闭合有关。晚侏罗世时期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在构造判别图解中均落入后碰撞花岗岩中,早期以I型花岗岩、高分异I型流纹岩和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晚期为A型花岗岩/流纹岩,暗示晚侏罗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坍塌起始阶段的加厚背景下,处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晚侏罗世中晚期进入全面伸展阶段的拉张环境,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岩浆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东部(东经120°以东)南向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后撤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的岩石组合包括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DRT和BBS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分别为-1.63.1、-11.72.6,TDM2年龄值分别为918Ma1776Ma、1385Ma2678Ma,说明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为埃达克质岩石,Mg#值和Mg O含量较低,锆石εHf(t)值分别为-2.35.8、3.08.3,TDM2年龄值分别为565900Ma、868Ma1355Ma,表明岩浆起源于地壳加厚过程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环境中。同期中-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1.613.0之间,是遭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的过程中有古老陆壳物质混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中。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中存在古老的捕获锆石以及负εHf(t)值,说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古老地壳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岩浆的Sr-Nd-Pb同位素特征暗示了地幔源区遭受俯冲流体交代,与区域上同期发育的构造事件共同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包括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该期侵入岩属于A型花岗岩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同期酸性火山岩是由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组成,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锆石εHf(t)值分别为-4.68.6和-0.110.2,TDM2年龄值分别为842Ma2035Ma、692Ma1634Ma,说明原始岩浆应起源于新增生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以上特征共同揭示了区域性伸展环境的存在,这也得到了区域上广泛发育的A型花岗岩、变质核杂岩和裂谷盆地的支持。结合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的峰值年龄与松辽盆地及以东的地区岩浆活动的峰值年龄有明显的差异,该期岩浆事件在大兴安岭地区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演化规律,这与松辽盆地及以东地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变化规律有所区别,结合地球物理资料,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形成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坍塌后软流圈大规模上涌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有关,研究区早白垩世晚期(125Ma)的岩浆活动主要与后者相联系。综上所述,本文初步总结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时空变化过程:晚二叠世-三叠世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东南向俯冲使兴安地块北部与额尔古纳地块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闭合,俯冲洋壳的影响范围持续向东南迁移;中侏罗世晚期影响到大兴安岭南段;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西侧完成闭合,俯冲带沿缝合带向北东方向迁移过程中俯冲板片随之后撤,导致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形成弧后伸展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快速闭合驱动大洋板片向南发生平板俯冲,俯冲洋壳到达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晚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完成最终闭合后,俯冲洋壳由南至北逐渐坍塌,使大兴安岭与华北板块北缘地区处于伸展背景。
刘金宇[3](2020)在《西南三江特提斯保山地块晚古生代玄武质岩浆作用与镍—铜成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缅泰马地块北端的保山地块是我国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山地块于晚古生代裂解自冈瓦纳大陆北缘并标志中特提斯洋盆的开启,然而关于洋盆开启驱动机理及其对冈瓦纳重建和区域成矿的启示效应,一直缺乏系统研究。论文选取保山地块广泛发育的与中特提斯洋打开相关的晚古生代溢流玄武质岩石、辉绿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以及赋存在侵入岩体中的镍-铜硫化物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溢流玄武质岩石的时-空分布、岩浆性质以及成岩-成矿过程。本文聚焦研究的保山地块七处辉绿岩/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在~310-280 Ma,说明在区内存在一期时间长达30 myr的玄武质岩浆喷发事件,如此的时一空分布特征不同于典型地幔柱岩浆作用实例。保山地块玄武质岩石和辉绿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和Nb-Ta元素亏损的特征,与大陆弧玄武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相似,而区别于洋岛玄武岩。利用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进行模拟,指示玄武质岩石和辉绿岩的微量元素系源于地幔的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遭受地壳物质混染所致。保山地块和其他源于冈瓦纳超大陆北缘的微陆块缺乏晚古生代钙碱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从而支持保山地块这期玄武质岩浆作用是大陆裂谷过程的产物,而与弧岩浆作用无关。基于保山地块~310-280Ma裂谷性质的岩浆作用,以及源于冈瓦纳超大陆的微陆块(南羌塘、拉萨和喜马拉雅)上近同期的玄武质岩石,联合反映大陆裂谷作用是导致中特提斯洋盆打开的动力学机制。结合其他约束条件,本文提供了早二叠纪世冈瓦纳超大陆北缘古地理的新模型。与溢流玄武岩相关的侵入体中常蕴含岩浆硫化物矿床。保山大雪山矿床是特提斯东段至今发现的首例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它赋存于一处年龄为300 Ma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中,与区域溢流玄武质岩石和辉绿岩密切共生。该岩体包括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辉长岩,他们富集轻稀土、亏损Nb-Ta元素,同位素较为富集,结合母岩浆较高氧逸度,指示了源区受到早期俯冲作用改造富集。橄榄石成分和Nd-Hf-Os同位素表明结晶分异和地壳混染是导致大雪山岩浆硫化物饱和熔离的机制。大雪山母岩浆在深部发生过早期硫化物熔离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基于这项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保山地块、南羌塘、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发育的~310-280 Ma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中具有重要镍-铜成矿潜力。
纪政[4](2020)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中国东北海拉尔盆地及其毗邻的蒙古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建立了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精确年代地层格架,查明了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揭示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对中国东北地区叠加改造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根据地震反射剖面、岩石组合、陆相古生物化石组合以及区域地层对比,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传统上自下而上被划分为塔木兰沟组、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但其形成时代缺乏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本文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32口钻井中的中生代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限定了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建立了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塔木兰沟组形成于中侏罗世卡洛夫期-晚侏罗世提塘期(166145 Ma);铜钵庙组形成于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瓦兰今早期(142136 Ma);南屯组一段形成于早白垩世瓦兰今晚期-阿普特早期(135120 Ma);南屯组二段形成于早白垩世阿普特晚期-阿布尔早期(119111 Ma)。本文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识别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中生代火山岩,包括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富铌玄武安山岩、高硅火山岩、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它们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密切相关。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岩石由加厚的石榴角闪岩相大陆下地壳发生脱水熔融而形成,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产物。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过程中榴辉岩相洋壳的含水熔融,产生的熔体在快速上升穿越较薄的地幔楔时与橄榄岩发生非常有限的反应。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源自受俯冲板片熔体交代的含金云母石榴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楔低程度的部分熔融(<2%),为古太平洋板块回卷的产物。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为拆沉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初始埃达克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周围地幔橄榄岩发生反应的产物;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存在两种成因类型,其中I型高硅火山岩起源于年轻的含云母富钾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型高硅火山岩来源于曾经历脱水却并不亏损熔体的富钾中基性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此外,A型高硅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和岩石圈的拆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发表的资料,全面阐释了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叠加改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侏罗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造成东北地区岩浆活动向陆内迁移,而靠近海沟的松辽盆地和吉黑东部于晚侏世-早白垩世早期逐渐进入岩浆活动的间歇期。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影响,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中侏罗世经历了显着的地壳增厚。当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部分俯冲到具有较厚岩石圈的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之下时,由于板片整体俯冲深度的增加导致洋壳充分发生榴辉岩化,俯冲板片不再稳定开始发生回卷。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古太平洋板片回卷速度较慢,所引起的软流地幔物质上涌的规模和速度较小,且影响范围局限于俯冲板片前缘及其附近。在古太平洋板块持续回卷的过程中,松辽盆地和吉黑东部的岩浆活动相继复苏,形成东北地区向海沟(东南向)变年轻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迁移规律。同时,随着下沉的古太平洋板块逐渐在地幔过渡带滞留脱水,引发东北地区岩石圈的拆沉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自西北向东南迁移。
胡懿灵[5](2020)在《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赞宗错地区,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和南羌塘地体南缘。研究区内的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对理解特提斯域以及青藏高原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前人在该区域的研究主要从某沉积体系或者岩浆事件单向出发,该区域也较缺乏系统的构造解析工作。因此,本文选择赞宗错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沉积-岩浆-构造的综合分析,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地区,在白垩纪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沉积记录、岩浆响应和构造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展与联系。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沉积相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将沉积-岩浆-构造紧密结合,以夹层火山岩将沉积-岩浆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物质基础和构造变形结合的分析体系为纲要将沉积-岩浆的物质存在和构造运动的物质改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沉积相分析、夹层火山岩测年对陆相红层重新厘定,新识别出研究区内的白垩系竟柱山组磨拉石建造,将拉萨-羌塘碰撞事件的最晚时代约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5 Ma;通过对早白垩世夹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推断其是加厚下地壳条件下,拆沉作用发生的结果,代表了白垩纪时期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岩浆响应,表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事件对于高原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一套晚白垩世约72 Ma的木地姜雅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是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的尾声,标志着此时已经进入造山后伸展演化阶段;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建立了不同构造层次变形特征以及地质体的构造样式,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通过沉积-岩浆-构造耦合分析,从物质基础和构造重构两方面,首次提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造山作用具有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张伟杰[6](2020)在《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碰撞是青藏高原演化以及特提斯构造域演化的重要中间阶段,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很多争议。拉萨地块白垩纪的精细古地理重建工作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对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东侧去申拉组火山岩及沉积岩地层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与古地磁学综合研究,获得了具有精确年代限定的古地磁学结果,为确定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依据。年代学结果显示研究区去申拉组地层的形成年龄为114Ma~112Ma。古地磁学结果(通过了褶皱检验)显示这一时间段研究区(31.8°N,87.7°E)的古纬度为20.3°N。对比白垩纪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得到120Ma~100Ma拉萨地块北缘稳定于20°N,羌塘地块南缘稳定于27.6°N,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尚未接触碰撞,可能是以弧-弧“软碰撞”模式发生碰撞,120Ma~100Ma弧-弧“软碰撞带”的纬向宽度稳定在7.6°。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与弧-弧“软碰撞带”的规模,得到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初始碰撞的时间约为163Ma。对比120Ma以来欧亚大陆、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及印度板块的古纬度变化曲线得到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约20°的纬向构造缩短量具体包括两部分:(1)110Ma~60Ma欧亚大陆与其南侧各地块相背运动引起欧亚大陆南部各个地块之间及其内部产生可能大于10°的纬向构造伸展的消亡,(2)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之间约纬向7.6°的弧-弧“软碰撞带”的消亡。
张哲坤[7](2020)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提出东亚大陆濒临西太平洋,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大地构造演化受到来自西太平洋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作用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燕山运动、华南大陆再造过程、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古太平洋俯冲的详细过程,以及与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不足。本文选择中国东部典型的构造带及岩浆岩为对象,开展详细的构造变形及岩浆岩分布研究,试图通过中国东部构造-岩浆耦合特征,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以及对东亚大陆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广泛发育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岩浆活动及增生杂岩带,是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细节过程的绝佳位置。本文通过对华北北缘、山东半岛、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梳理发现:侏罗纪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NW向展布,并且显示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由NE向SW迁移的特征,指示侏罗纪古太平洋向SW方向俯冲;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E向,并且显示从NW向SE迁移,指示古太平洋板块白垩纪向NW方向俯冲并向SE方向后撤。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由SW转为NW。另外,我们发现:早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局部复活,朝鲜半岛湖南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日本船津剪切带也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而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运动,湖南剪切带和船津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脆性剪切活动,同样指示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而早白垩世俯冲方向转为NW向。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与Mo?Cu?Au成矿作用。早中侏罗世(190?160 Ma)南秦岭大巴山向SW发生逆冲推覆形成弧形构造带,该时期大别-苏鲁造山带也发生显着的抬升剥蚀。值得注意的是,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完成并转为碰后伸展,以广泛发育A型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煌斑岩为主要特征。因此,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早中侏罗世的陆内造山活动应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SW俯冲远程效应密切相关。从160 Ma开始,秦岭-大别造山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Mo?Cu?Au矿床,岩浆岩显示了高的氧逸度特征。此外,山阳-柞水地区出露一系列与斑岩铜矿相关的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高镁埃达克岩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因此,我们认为160Ma可能为转折点,标志着秦岭-大别构造体制由挤压开始转为伸展,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SW转为NW向密切相关。燕山运动的提出至今近一个世纪,关于其时空范围和动力学背景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燕山运动是晚中生代环华北克拉通周缘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构造行迹应该与缝合带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WE向或NE向。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发生广泛的向南或向北的逆冲构造并伴随着右行走滑活动,秦岭-大别造山带也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断裂和逆冲构造,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太行山构造带发生显着的挤压抬升。我们认为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俯冲挤压促使华北克拉通向欧亚大陆内部楔进,沿着克拉通边缘和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这个认识得到了沙盘模拟实验的很好验证。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这个过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板片俯冲到底有什么物质贡献一直都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华北北缘云蒙山岩体、房山岩体具有非常高的氧逸度特征,统计发现高氧逸度岩浆在华北非常广泛。研究表明,高氧逸度特征既不是来源于基底岩石,也不是通过岩浆演化过程逐渐累积,而是氧化性物质输入导致。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经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大量的板片释放的流体和熔体进入地幔楔并交代地幔楔,使其逐渐发生氧化,在此过程地幔楔的强度逐渐降低,是克拉通破坏的前奏。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发生重要的岩石圈减薄,大量的氧化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长英质岩浆混合可能是高氧逸度岩浆形成的主要途径。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容易被混淆,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简要阐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燕山运动主要以中晚侏罗世(170?165 Ma)和早白垩世(140?135 Ma)两期挤压幕为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古太平洋以向西方向俯冲为主要运动方向;而135 Ma之后,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后撤的过程。因此,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均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只是分别对应了在不同的俯冲时期并具有不同的俯冲方向和角度。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同心环状岩体。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多批次岩浆脉动增量生长的岩体。岩体主要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包含丰富的镁铁质包体。通过详细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岩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活动在132.5?128.7 Ma之间。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抽提并快速上升在10?16 km浅部地壳就位。锆石的微量元素、Hf同位素组成表明四个侵入单元和镁铁质包体的特征显着不同,指示它们分别来源不同的岩浆批次。这些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水平,是通过镁铁质岩浆及分异的残余熔体以及部分熔融的地壳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基于锆石CL图像,我们发现镁铁质包体中出现4类锆石,包括类型1(深源晶和自结晶)、类型2(捕获晶)、类型3(核-边结构)、类型4(重结晶),它们记录镁铁质岩浆的整个演化历史。部分类型1锆石并不是形成于侵位水平,而是形成于深部岩浆房,被侵位的岩浆裹挟上来的。大部分的类型2锆石是镁铁质岩浆穿过浅部岩浆房从粗粒二长岩中捕获的。类型3锆石显示核-边结构,指示捕获的锆石在镁铁质岩浆继续生长的过程。类型4锆石呈现了分区结构或补丁状结构,显示类型1锆石与熔体相互作用,富Th-REE-P的锆石逐渐被替代形成富Hf的锆石和磷钇矿等,暗示了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过程。本文展示了锆石成分和形貌研究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来揭示复杂的岩浆演化系统。
张少华[8](2019)在《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文中指出银额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过渡地带,且位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接部位。该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环境与盆地构造属性颇有争议,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动产生的改造效应亦相当复杂,此问题不但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亚洲腹部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直接影响该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属于当今盆山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特征与后期改造,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大量测试分析以及覆盖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沉积充填、构造属性、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远景区。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首次在银额地区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发现淡色花岗岩并获得0.9 Ga锆石U-Pb年龄,且得到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1.6 Ga,为该构造带前寒武纪古老陆块存在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推测其应为南蒙古微大陆在我国境内的延伸。据此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特征各异的单元:南部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与中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在0.9 Ga就已发生拼贴,此拼贴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拼贴时限较晚,二者之间的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具有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总体而言,银额地区在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期具块-带-盆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即沉积盆地与稳定地块和活动构造带形成密切相关、有机相联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木山组沉积期),银额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深海沉积,恩格尔乌苏以南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中晚二叠世(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沉积期),银额地区主体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缺失深海沉积。此外,恩格尔乌苏一带可见阿木山组的深海沉积与上覆埋汗哈达组的滨浅海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指示早二叠世晚期银额地区的构造环境发生了转变。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的碎屑沉积岩总体显示出较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改造,指示区域构造环境较为活跃。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恩格尔乌苏以南的阿木山组具有统一的源汇体系,显示出双向物源的特征,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拉善地块与宗乃山-沙拉扎山之间不存在具有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与之不同,恩格尔乌苏一带的阿木山组具有单向物源;这指示该区与其以南地区的阿木山组具有截然不同的源汇体系。中上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物源具有双向性,既有南部阿拉善地块和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的贡献,又有北部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蒙古国南部地质体的贡献。将上述结果与火成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生物构造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本文提出银额地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约280270 Ma),即阿木山组沉积之后、埋汗哈达组沉积之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银额地区的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在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海沟或弧前盆地,恩格尔乌苏以南的地区受弧后伸展作用的影响发育裂陷盆地;中晚二叠世,银额地区处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并发育近海的陆内裂陷盆地。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以及后期构造变动的热年代学记录指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经历了10期后期构造变动-改造事件,其中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对阿木山组的影响较大;二叠纪末—晚三叠世早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最强;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也具有较强的改造效应;其余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相对较弱。后期改造的形式主要包括构造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肢解残存与热力改造等,且这5种改造形式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强度表现出差异叠加、复合改造的特征。从改造效应看,伸展环境下沉降区的叠合深埋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较为有利;伸展环境下盆缘区与隆起带的构造抬升以及挤压环境下的强烈变形与隆升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不利。银额地区各期构造变动事件的动力学背景不尽相同,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主要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中生代的构造变动先后受南部特提斯洋、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古今太平洋系统演化的影响,新生代的构造变动主要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的幕式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在银额地区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其中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中生代拐子湖-哈日凹陷下伏的二叠系为该区上古生界最为有利的油气远景区。此外,白垩纪裂陷盆地中凸起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可能形成新生古储的潜山型油气藏,也是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唐宗源[9](2019)在《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地处中亚造山带东部,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之间,经历了众多微陆块复杂的拼合历史和多次洋-陆转换过程,在微陆块闭合后的中生代时期又发生了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从而成为我国独特的火山岩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兴安岭火山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演化机制等一直以来作为地质学家的研究热点,然而这些问题仍有较大争论。大兴安岭中段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出露相对完整,侵入岩也遍及各个时期,因此是研究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事件、岩石成因和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作用期次、岩石成因和构造域对该区影响时限,另通过统计Hf-Nd同位素来揭示大兴安岭地区地壳增生的历史。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作用期次可分为三期:晚三叠世(235-225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5-115 Ma),岩浆作用高峰出现在早白垩世中期(125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没有明显的间断期,应为火山喷发作用不同阶段的结果。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哈达陶勒盖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和梅勒图组地层。哈达陶勒盖组火山作用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235-225Ma),并非前人认为的早三叠世;满克头鄂博组和玛尼吐组火山作用分别形成于155-140 Ma和150-125 Ma之间,满克头鄂博组和玛尼吐组火山岩喷发时限没有明显区分,但满克头鄂博组火山作用主体为晚侏罗世而玛尼吐组火山作用主体为早白垩世;白音高老组(135-120 Ma)和梅勒图组(130-120 Ma)火山作用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大兴安岭中段统计的大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锆石U-Pb年龄显示,之前定义的同一个组的火山岩地层在不同地区的形成时代存在“穿时性”,以往仅根据地层组划分可能会造成火山岩形成时代的误判,本文认为以“时代+岩性”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哈达陶勒盖组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具有较高的Sr含量、弱的Eu负异常和较低的Y以及Yb,部分具有较高的MgO含量,为“埃达克质岩石”。英安岩是通过同期安山质岩浆分离结晶形成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并且具有正的εHf(t)值(+6.3至+12.7)和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858-452 Ma),表明岩浆起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期间新增生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这些特征说明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来自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熔融的岩浆与地幔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使埃达克质岩浆具有相对高MgO含量(Mg#值)。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并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弱或无Eu异常,具有正εHf(t)值(+6.2至+13.4)和Hf单阶段模型年龄(TDM1=556-270 Ma),岩浆来源于先前俯冲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在岩浆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有限的地壳混染的影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流纹质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并且比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具有更亏损的高场强元素,Eu异常明显亏损,具有正εHf(t)值(+4.3至+10.2)和Hf两阶段模型年龄(TDM2=910-544 Ma),另结合本区Hf同位素资料,表明岩浆来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新增生中-高钾玄武质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且岩浆经历了高度分异的演化过程。大兴安岭中段、兴安地块北部、额尔古纳地块主要地壳增生时期分别发生在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新元古代和中-新元古代期间。大兴安岭中段的地壳增生具有与兴安地块北部和额尔古纳地块不同的增生史以及不同的地壳增生机制,暗示大兴安岭地区地壳增生的非均一性。通过与大兴安岭的岩浆作用时限对比分析,结合区域上构造特征、古地磁数据、多金属矿产分布等,将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概述如下:(1)早-中三叠世(250-240 Ma),古亚洲洋板块持续向北俯冲,形成了东西向的同碰撞花岗岩带和与俯冲相关的斑岩型Cu-Mo矿床,说明该期岩浆作用与古亚洲洋间的微陆块碰撞作用有关;(2)晚三叠世(235-205 Ma),大兴安岭中南段出现大量造山后花岗岩和磨拉石建造以及具有加厚下地壳埃达克岩属性的斑岩型铜钼矿,表明古亚洲洋在该区已经闭合,区域上处于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环境;(3)早-中侏罗世(180-165 Ma),大兴安岭中段和吉黑东部出露的一套I型花岗岩,额尔古纳地块主要出露的弧形岩浆岩,松嫩地块东侧出现的“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和佳木斯地块西侧出现的南北向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说明佳木斯地块-松嫩地块东侧的岩浆-成矿作用受伊佐柰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影响,而大兴安岭中段岩浆作用主要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南向俯冲有关;(4)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55-138 Ma),该时期伊佐柰琦板块向北俯冲而蒙古-鄂霍茨克洋逐渐自西向东“剪刀式”闭合,大兴安岭中段岩浆作用与额尔古纳西侧的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断离和岩石圈拆沉引发的软流圈上涌有关;(5)早白垩世中晚期(137-115 Ma),大面积的高分异I型、A型花岗岩和多金属矿床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且岩浆年龄具有由南向北逐渐迁移的趋势,暗示大兴安岭中段岩浆作用主要受额尔古纳地块北部的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伸展作用的影响,而在松辽盆地及以东地区的岩浆-成矿作用主要受到伊佐柰琦板块折返导致的软流圈物质上涌的影响,两个构造域共同促使整个东北地区的岩浆-成矿大爆发。
边伟伟[10](2019)在《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文中指出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及印度板块的北向漂移标志着印度洋的形成,而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后续的持续挤压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这些地质过程对全球古气候、古地理以及生命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前人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但是对于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和裂解过程以及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仍存在激烈争议。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岩相学及年代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遮拉组和维美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3±2.7 Ma和137.6±3.8 Ma,不属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给出的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年龄范畴;(2)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和堆纳-岗巴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及倒转检验约束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极,31个采点和30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分别为:0.9°N,293.4°E,A95=7.0°,和58.7°N,330.3°E,A95=2.5°,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期间分别为南纬53.5°±7.0°和北纬10.4°±2.5°;在拉萨地块革吉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检验约束的古地磁极,54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为:74.4°N,225.9°E,A95=3.8°,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晚白垩世期间为北纬19.6°±3.8°;(3)结合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克拉通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已有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结果,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东南部早白垩世(147–124Ma)措美大火成岩省喷发于南纬50°左右,与重建的Kerguelen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喷出时的中心位置较为一致,揭示措美大火成岩省起源于Kerguelen地幔柱;东冈瓦纳大陆在147 Ma开始裂解,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在124 Ma之前已完全裂解;(4)结合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已有的可靠的古地磁学结果,表明亚洲大陆南缘(参考点:29.0?N,87.5?E)在整个白垩纪一直位于北纬14.3?左右,且处于近东西向排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在晚侏罗世以后既不存在洋盆的伸展也不存在超过1000公里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印度-亚洲大陆在48.1 Ma已经发生碰撞。
二、Paleomagnetic study on orogenic belt:An example from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Inner Mongolia,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leomagnetic study on orogenic belt:An example from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Inner Mongolia,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
3.2 断裂构造 |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3 节理构造 |
3.4 褶皱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
1.1.2 中亚造山带东段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与构造单元划分 |
2.1.1 东北地区构造格局 |
2.1.2 大兴安岭构造单元划分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断裂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晚中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学特征 |
3.1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地质特征 |
3.2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
第4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时空分布 |
4.1 分析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4.2.1 研究区晚中生代侵入岩的定年结果 |
4.2.2 研究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定年结果 |
4.3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期次 |
4.3.1 晚侏罗世岩浆岩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
4.3.2 早白垩世早期火成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4.3.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 |
第5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1 分析方法 |
5.1.1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2.2 锆石Hf同位素 |
5.3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3.1 ~14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2 ~14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3.3 ~130Ma岩浆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 |
5.3.4 ~130Ma岩浆岩的锆石Hf同位素 |
5.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 |
5.4.1 主量和微量元素 |
5.4.2 锆石Hf同位素 |
第6章 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 晚侏罗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1.1 晚侏罗世侵入岩岩石成因 |
6.1.2 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2.1 ~14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2 ~130Ma侵入岩岩石成因 |
6.2.3 ~14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2.4 ~130Ma火山岩岩石成因 |
6.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 |
6.3.1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3.2 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岩石成因 |
6.4 大兴安岭南段的陆壳增生 |
6.4.1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多样性 |
6.4.2 大兴安岭南段陆壳的不均一性:锆石Hf同位素证据 |
第7章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1 晚侏罗世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2 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3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7.4 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7.4.1 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引起的弧后伸展) |
7.4.2 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的平板俯冲作用) |
7.4.3 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环境)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西南三江特提斯保山地块晚古生代玄武质岩浆作用与镍—铜成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
1.2.1 中特提斯洋盆开启机制研究现状 |
1.2.2 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解决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解决思路 |
1.4 分析方法 |
1.4.1 锆石U-Pb-Hf同位素 |
1.4.2 造岩矿物成分 |
1.4.3 全岩主微量元素 |
1.4.4 全岩Sr-Nd-Os-S同位素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1.6.1 理清玄武质岩石时空分布特征 |
1.6.2 查明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属性 |
1.6.3 揭示玄武质岩石大地构造背景 |
1.6.4 查明大雪山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1.6.5 阐释大雪山成岩成矿过程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前寒武系 |
2.1.2 古生界 |
2.1.3 中-新生界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大地构造演化 |
2.4 矿产资源 |
3 晚古生代溢流玄武质岩石时空分布 |
3.1 晚古生代东特提斯域冈瓦纳北缘微陆块 |
3.1.1 南羌塘地块 |
3.1.2 拉萨地块 |
3.1.3 喜马拉雅造山带 |
3.1.4 滇缅泰马地块 |
3.2 保山地块溢流玄武质岩石地质特征 |
3.2.1 采样剖面 |
3.2.2 形成年代 |
4 保山晚古生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启示 |
4.1 锆石Hf同位素 |
4.2 矿物化学 |
4.3 地球化学 |
4.3.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4.3.2 全岩Sr-Nd同位素 |
4.4 构造环境 |
4.4.1 典型地幔柱特征 |
4.4.2 晚古生代玄武岩成因模式 |
4.4.3 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古地理再造 |
5 大雪山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过程 |
5.1 矿床地质 |
5.1.1 地层与构造 |
5.1.2 岩体与矿体 |
5.1.3 矿石特征 |
5.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O同位素 |
5.2.1 锆石U-Pb年龄 |
5.2.2 锆石Hf-O同位素 |
5.3 地球化学 |
5.3.1 矿物化学 |
5.3.2 全岩主微量元素 |
5.3.3 全岩Sr-Nd-Os-S同位素 |
5.3.4 铂族元素 |
5.4 成矿过程 |
5.4.1 成矿岩浆氧逸度特征 |
5.4.2 PGE含量和控制因素 |
5.4.3 地壳混染和源区特征 |
5.4.4 成矿作用与找矿远景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
1.4.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块 |
2.1.3 松辽地块 |
2.1.4 佳木斯-兴凯地块 |
2.1.5 那丹哈达地体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的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3.1 布达特群 |
3.2 塔木兰沟组 |
3.3 铜钵庙组 |
3.4 南屯组一段 |
3.5 南屯组二段 |
第4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 |
4.1 分析方法 |
4.1.1 样品制备 |
4.1.2 锆石内部结构分析 |
4.1.3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2 定年结果 |
4.2.1 布达特群 |
4.2.2 塔木兰沟组 |
4.2.3 铜钵庙组 |
4.2.4 南屯组一段 |
4.2.5 南屯组二段 |
4.3 年代学讨论 |
4.3.1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火山-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 |
4.3.2 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
第5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
5.1 分析方法 |
5.1.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1.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方法 |
5.1.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2.2 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2.3 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 |
5.2.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 |
5.2.5 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 |
5.3 岩石成因 |
5.3.1 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3.2 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
5.3.3 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 |
5.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 |
5.3.5 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岩石 |
第6章 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 |
6.1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6.2 晚侏罗世早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 |
6.3 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 |
6.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与岩石圈的拆沉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班怒带的演化过程 |
1.3.2 班怒带碰撞造山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南羌塘地体 |
2.1.2 班怒带 |
2.1.3 拉萨地体 |
2.2 赞宗错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构造 |
3 碰撞造山的沉积记录 |
3.1 竟柱山组磨拉石野外地质特征 |
3.2 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相分析 |
3.3 竟柱山组磨拉石的时代及物源 |
3.3.1 竟柱山组的时代 |
3.3.2 竟柱山组的物源 |
3.4 小结 |
4 碰撞造山的岩浆响应 |
4.1 野外观察和样品采集 |
4.1.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1.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1.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火山岩 |
4.2 测试分析方法 |
4.2.1 LA-ICPMS锆石U-Pb |
4.2.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2.3 Sr-Nd-Pb同位素分析 |
4.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3 测试结果 |
4.3.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3.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3.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双峰火山岩 |
4.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4.1 阿萨尔庞-阿隆郝布姜早白垩世火山岩 |
4.4.2 木地姜雅晚白垩世双峰火山岩 |
4.5 小结 |
5 研究区构造解析 |
5.1 构造层划分 |
5.2 构造样式组合 |
5.2.1 J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2 J_3-K_1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3 K_1-K_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4 E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5 E_3-N构造层构造样式 |
5.3 构造层次与构造期次 |
5.3.1 构造层次 |
5.3.2 构造期次 |
5.4 小结 |
6 讨论 |
6.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2 造山期结束的时限 |
6.2 拉萨-羌塘碰撞与高原早期隆升 |
6.3 沉积-岩浆-构造综合造山过程 |
6.4 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
6.4.1 造山带内的物质基础 |
6.4.2 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锆石U-Pb测年数据表 |
附录2 全岩地球化学主量测试数据表 |
附录3 全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4 全岩地球化学稀土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5 全岩Sr-Nd-Pb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6 锆石Hf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7 主要软件使用声明 |
附录8 个人简介 |
(6)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班公湖-怒江(洋)缝合带研究现状 |
1.2.2 拉萨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
1.2.3 羌塘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锆石U-Pb年代学 |
1.4.2 古地磁学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采样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 采样概况 |
第三章 年代学实验与结果 |
3.1 锆石年代学实验 |
3.2 锆石年代学结果 |
第四章 古地磁学实验与结果 |
4.1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热退磁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热退磁实验结果 |
4.2.2 低温剩磁分量 |
4.2.3 特征剩磁分量 |
4.2.4 古地磁极位置 |
4.2.5 可靠性检验 |
第五章 讨论 |
5.1 拉萨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 |
5.1.1 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
5.1.2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
5.2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对比 |
5.3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过程 |
5.4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运动过程 |
5.5 青藏高原的构造缩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
1.2.2 燕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东亚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 |
1.3 东亚地区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2.1 沙盘模拟实验 |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 |
2.1.1 岩石薄片制备 |
2.1.2 全岩200 目粉末磨制 |
2.1.3 单矿物分选与样品靶制备 |
2.3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
2.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2.3.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2.3.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2.3.5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第3章 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华北北缘及东北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2.2 朝鲜半岛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2.3 日本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3 东北亚地区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1 华北北缘及东北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2 朝鲜半岛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3 西南日本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4 华北北缘及东北亚岩浆与矿床的时空分布 |
3.4.1 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2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3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4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5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
3.5 东北亚地区岩浆组合的时空变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5.1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 |
3.5.2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 |
3.6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6.1 中国东部及东北地区NE-NNE向断裂活动 |
3.6.2 朝鲜半岛NE-NNE向断裂活动 |
3.6.3 日本飞弹地块NE-NNE向断裂活动 |
3.6.4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7 小结 |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
4.1 引言 |
4.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4.2.1 秦岭造山带 |
4.2.2 大别造山带 |
4.2.3 苏鲁造山带 |
4.3 区域主要断裂及缝合线 |
4.4 区域岩浆活动 |
4.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
4.5.1 基本概况 |
4.5.2 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及应力分析 |
4.5.3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时代 |
4.5.4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
4.6 中生代大别-苏鲁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冷却历史 |
4.6.1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
4.7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7.1 基本概况和年代格架 |
4.7.2 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 |
4.7.3 晚中生代秦岭高镁埃达克岩与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
4.7.4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地球动力学背景 |
4.8 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8.1 早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8.2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9 小结 |
第5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1 引言 |
5.2 晚中生代依泽纳吉板块漂移历史 |
5.3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3.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南缘的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5.3.2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4 小结 |
第6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燕山运动 |
6.1 引言 |
6.2 燕山运动的概况 |
6.2.1 燕山运动的提出 |
6.2.2 燕山运动的期次划分 |
6.2.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
6.3 华北克拉通周缘构造特征 |
6.3.1 阴山-燕山褶皱逆冲带 |
6.3.2 秦岭-大别造山带 |
6.3.3 太行山构造带及郯庐断裂 |
6.3.4 华北周缘构造变形的机制 |
6.4 模拟实验 |
6.4.1 实验设计 |
6.4.2 实验结果 |
6.5 讨论 |
6.5.1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
6.5.2 地壳缩短与增厚 |
6.5.3 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周缘变形机制 |
6.5.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7章 高氧逸度岩浆:指示华北克拉通破坏 |
7.1 引言 |
7.2 地质背景和样品 |
7.3 实验方法及氧逸度估算方法 |
7.3.1 实验方法 |
7.3.2 锆石Ce4+/Ce3+比值 |
7.3.3 根据磷灰石估算氧逸度 |
7.4 实验结果 |
7.5 讨论 |
7.5.1 华北克拉通高氧逸度岩浆 |
7.5.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氧化的地幔楔 |
7.5.3 地球动力学指示 |
7.6 小结 |
第8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岩体研究之房山岩体 |
8.1 引言 |
8.2 地质背景 |
8.2.1 区域地质 |
8.2.2 房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8.3 结果 |
8.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 |
8.3.2 锆石形态特征 |
8.3.3 锆石U-Pb年龄 |
8.3.4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8.3.5 锆石Ti温度和全岩锆饱和温度 |
8.3.6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
8.3.7 岩浆侵位压力 |
8.4 讨论 |
8.4.1 岩石结构约束岩浆起源 |
8.4.2 地球化学约束岩浆起源 |
8.4.3 锆石U-Pb年龄揭示岩浆多期活动 |
8.4.4 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中锆石起源 |
8.4.5 锆石记录岩浆多期分批脉动 |
8.4.6 岩浆侵位压力特征 |
8.5 房山岩体形成概念模型 |
8.6 研究意义 |
8.7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中亚造山带与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及盆地构造属性 |
1.2.2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与后期改造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主要测试方法说明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力场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岩石地层特征 |
2.4.1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 |
2.4.2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 |
2.4.3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 |
2.4.4 雅干构造带 |
第三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特性 |
3.1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厘定 |
3.1.1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 |
3.1.2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地质意义 |
3.2 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格架 |
3.2.1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2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3 区域基底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沉积充填与构造属性 |
4.1 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4.1.1 阿木山组(C2P1a) |
4.1.2 埋汗哈达组(P2m) |
4.1.3 阿其德组(P2a) |
4.1.4 哈尔苏海组(P3h) |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2.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2.2 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分选 |
4.2.3 源区物质组成 |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3.2 统计比较分析 |
4.3.3 沉积物源解释 |
4.4 石炭—二叠纪盆地构造属性讨论 |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
5.1 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构造改造 |
5.1.1 露头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2 覆盖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3 断裂构造年代学 |
5.1.4 构造变形变位过程及其改造效应 |
5.2 显生宙岩浆活动特征与岩浆热力改造 |
5.2.1 珠斯楞-杭乌拉带 |
5.2.2 宗乃山-沙拉扎山带 |
5.2.3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带 |
5.3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
5.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5.3.2 热史模拟 |
5.3.3 讨论与小结 |
5.4 后期改造特征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 |
6.1 石炭—二叠系烃源条件 |
6.2 保存成藏单元与油气远景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火山岩研究现状 |
1.1.2 中亚造山带东部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3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主要大地构造与构造单元划分 |
2.1.1 东北地区大地构造 |
2.1.2 大兴安岭构造单元划分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研究区侵入岩 |
第3章 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岩石学特征 |
3.1 哈达陶勒盖组 |
3.2 满克头鄂博组 |
3.3 玛尼吐组 |
3.4 白音高老组 |
3.5 梅勒图组 |
3.6 小结 |
第4章 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期次 |
4.1 锆石U-Pb定年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4.2.1 哈达陶勒盖组 |
4.2.2 满克头鄂博组 |
4.2.3 玛尼吐组 |
4.2.4 白音高老组 |
4.2.5 梅勒图组 |
4.3 火山岩年代学格架 |
4.3.1 哈达陶勒盖组 |
4.3.2 满克头鄂博组 |
4.3.3 玛尼吐组 |
4.3.4 白音高老组 |
4.3.5 梅勒图组 |
4.4 地层划分归属 |
4.5 小结 |
第5章 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 分析方法 |
5.1.1 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5.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晚三叠世火山岩 |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 |
5.3 中生代火山岩的成因 |
5.3.1 晚三叠世 |
5.3.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 |
5.4 大兴安岭中段的地壳增生 |
5.5 小结 |
第6章 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三大构造域演化概况 |
6.1.1 古亚洲洋构造域 |
6.1.2 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 |
6.1.3 古太平洋构造域 |
6.2 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中三叠世 |
6.2.2 晚三叠世 |
6.2.3 早-中侏罗世 |
6.2.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案 |
1.5 本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采样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特提斯喜马拉雅 |
2.2.1 洛扎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
2.2.2 洛扎地区古地磁采样 |
2.2.3 堆纳-岗巴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
2.2.4 堆纳-岗巴地区古地磁采样 |
2.3 拉萨地块 |
2.3.1 革吉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
2.3.2 革吉地区古地磁采样 |
2.4 研究方法 |
2.4.1 年代学 |
2.4.2 岩石磁学 |
2.4.3 岩相学 |
2.4.4 古地磁学 |
第3章 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始新世古地磁结果 |
3.1 洛扎地区 |
3.1.1 年代学结果 |
3.1.2 岩石磁学结果 |
3.1.3 岩相学结果 |
3.1.4 古地磁学结果 |
3.2 堆纳-岗巴地区 |
3.2.1 岩石磁学结果 |
3.2.2 岩相学结果 |
3.2.3 古地磁学结果 |
第4章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 |
4.1 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 |
4.2 岩石磁学结果 |
4.3 古地磁学结果 |
4.3.1 倾角浅化校正 |
4.3.2 同构造沉积校正 |
4.3.3 构造应力与剩磁方向 |
第5章 讨论 |
5.1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及裂解过程 |
5.1.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时间分布特征 |
5.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古地理位置 |
5.1.3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 |
5.2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 |
5.2.1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始新世古纬度演化 |
5.2.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始新世古纬度演化 |
5.2.3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四、Paleomagnetic study on orogenic belt:An example from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Inner Mongolia,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大兴安岭南段巴林左旗-扎鲁特旗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张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3]西南三江特提斯保山地块晚古生代玄武质岩浆作用与镍—铜成矿研究[D]. 刘金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D]. 纪政. 吉林大学, 2020(08)
- [5]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D]. 胡懿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伟杰. 西北大学, 2020(02)
- [7]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D]. 张哲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8]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19(01)
- [9]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机制[D]. 唐宗源. 吉林大学, 2019(10)
- [10]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D]. 边伟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