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

多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

一、多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沙,尹小娟,温慧敏,冯光富,汪蕾,李儒杰[1](2021)在《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使用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的依从性,旨在优化后续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小儿伤科方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伤科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评估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5 d及治疗1个月时的疼痛程度,治疗1个月时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功能;采用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3 d、15 d及1个月时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时的骨痂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小儿伤科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使用小儿伤科颗粒治疗的依从性更好,更利于提高治疗整体疗效、促进患儿骨折愈合,且服用颗粒制剂的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可靠。

龚植超[2](2021)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小儿在肘关节部位非常普遍的骨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比较难以治疗且很容易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原因是小儿肱骨的结构比较特殊,这样的结构使得肱骨不能够得到稳定的复位。其中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也根据受伤时的情况分为伸直和屈曲两种类型。本文通过阐述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病机制,进而针对该病治疗方式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唐昊[3](2021)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两者在临床应用上的优劣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纳入了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福州第二医院小儿骨科的30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与30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侧别、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外固定拆除时间、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末次随访Baumann角、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10.6个月(6-20个月),平均年龄为3.75岁(1-9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左侧发病者为33例,右侧发病者为27例。手法组和克氏针组在外固定拆除时间(27.47±2.15 VS 27.57±2.08)天、并发症发生率(0.00%VS 3.33%)和术后末次随访Baumann角(70.88°±5.36°VS 71.56°±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发现1例尺神经损伤,手法组未发现术后并发症。而在临床疗效评价上,术后末次随访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提示手法组和克氏针优良率均为100.00%,其中手法组:优28例,良2例,中0例,差0例;克氏针组:优30例,良0例,中0例,差0例。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在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上拥有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相似的疗效,并且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疗程短、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许萌[4](2021)在《旋转端挤手法治疗Gartland Ⅱ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文献挖掘与整理,总结关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复位的方法;观察并分析旋转端挤手法治疗Gartland Ⅱ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通过手工检索图书馆和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搜集中医骨伤相关文献与各流派书籍、医案等相关资料,总结并描述闭合复位的操作、功效及学术思想,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手法复位进行梳理与总结。(2)收集天津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月就诊并符合纳排标准的Gartland Ⅱ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法闭合复位组和手术组。手法闭合复位组(29例)采用旋转端挤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手术组(29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收集并整理二组伤肢治疗前、术后3天、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8周伤肢肱骨远端Baumann角及前倾角;收集二组术后8周肘关节活动情况并根据Flynn评分标准评价,收集并记录临床愈合时间。采用SPSS25.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石膏、夹板固定Gartland Ⅱ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便,在临床中易于推广。尺骨鹰嘴牵引固定需防止感染,较石膏、夹板固定步骤复杂,皮牵引在临床中极少使用。(2)(1)手术组较手法闭合复位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患侧构成比)以及术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术前前倾角、Baumann角),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Baumann角对比:手法闭合复位组术后8周与术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术后8周与术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术后8周时,闭合复位组矫正值与手术组矫正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前倾角对比:手法闭合复位组组内术后8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术后8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检验,两组前倾角不满足球形对称条件(P<0.05),对自由度进行校正。不同治疗方式时象前倾角的方差分析结果F=6.896,P=0.001,有交互作用,说明不同治疗方式时象前倾角有区别。不同治疗方法的前倾角方差分析结果F=2.113,P=0.152,说明不同治疗方式不存在组间差别。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类似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不同时间前倾角两两比较,手法闭合复位组与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4)临床愈合时间:手术组临床愈合天数平均为35.56±2.21,手法闭合复位组临床愈合天数平均为33.28±2.05,手法闭合复位组低于手术组(P<0.05);(5)肘关节功能评分(Flynn评分):组间比较:术后8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畸形率:前倾角对比:术后8周时,手法闭合复位组畸形率为20.7%,手术组畸形率为17.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aumann角比较:闭合复位组畸形率为17.2%,手术组畸形率为3.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旋转端挤手法石膏固定治疗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Gartland Ⅱ型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8周内,两种治疗方法对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前倾角、Baumann角均有矫正,8周时两种治疗方式的Baumann角、前倾角畸形率均较低,但旋转端挤手法石膏固定治疗在临床愈合时间上优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吴晨熙[5](2021)在《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探讨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提供一种新的保守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根据标准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急诊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治疗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儿及家属意愿,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依据纳入标准共纳入48名患儿,其中,试验组24例于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急诊进行保守治疗,对照组24例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选择手术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umann角及提携角、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统计软件比较数据,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因各种原因脱落3例,最终纳入4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结果如下:(1)VAS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在治疗后这个时间点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两组间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Baumann角及提携角的测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患侧上臂Baumann角度均明显改善,治疗后3月的Baumann角及提携角度恢复对照组优于试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侧肘关节活动度:治疗3个月后的患侧肘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对照组优于试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侧肘关节功能: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指数、日常生活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运动功能、稳定性指数及Mayo评分总分方面对照组优于试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间治疗后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及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这两种治疗方式在患侧上臂疼痛、Baumann角度及肘关节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在恢复肘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患侧上臂Baumann角及提携角度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是在肘关节功能改善方面,两种治疗方式无明显差异。因此葛氏伤科手法复位联合塑形纸夹板固定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为闭合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提供了一种简单操作、少痛苦、低费用的治疗思路。

阿巴斯·艾海提(Abbas Ahat)[6](2021)在《维吾尔医手法复位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印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照维吾尔医与西医目前在用的闭合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诊疗方法,观察其诊疗后所需要的骨折愈合时间的长短、患侧肘关节功能康复情况、预后等方面的有效性,初步探讨维吾尔医正骨疗法与西医正骨疗法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SFH)患儿的疗效性,从而为维吾尔医正骨诊治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之间在骨伤科门诊就诊,并经过临床及X线检查后确诊“伸直型SFH”的患儿;2)本次研究采用院内制定的正骨诊疗方案,即(患侧肘关节以屈曲40°~60°维吾尔医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为治疗组;3)以2011年度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继福.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定为对照组,即(以回顾性研究方式收集资料完整、年龄1~12岁的105名伸直型SFH患儿,采取三种不同方式进行诊治:A组:闭合整复管型石膏外固定诊疗39名、B组: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诊治的患者共有34名、C组: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式内固定诊治患者共有32名)分别观察三组间的骨折愈合时间的长短、患侧肘关节的屈伸功能康复、肘关节携带角及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等;4)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39名患儿进行诊疗;诊疗期间段为3周(约21天);过程中保持患肢密切观察及复查,患者相关资料以门诊或电话随访方式完整;5)通过文献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两组小儿的年龄、性别、受伤患肢、骨折复位及固定方法、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患侧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Flynn评价优良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所采集到的资料与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评估及分析。结果:1)两组小儿在性别的分布、肘折伤类型、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的长短及患侧肘关节内翻畸形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2)经维吾尔医与西医闭合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诊疗后,两组在患侧肘关节的屈伸功能及携带角变化结果方面进行比较、Flynn功能评价优良率结果示:维吾尔医正骨诊疗组(100%)的疗效优于西医正骨诊疗组(97.44%)、(P<0.0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诊疗、临床观察、随访等结果表明:维吾尔医正骨诊疗组在患侧肘关节屈伸功能的恢复及携带角变化方面优于西医正骨对照组;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的长短,治疗后肘关节内翻畸形的发病概率相当。以综合性结果进行对比看,维吾尔医正骨诊疗儿童伸直型SFH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引用及推广。

姚永锋,庞帅,王延军[7](2020)在《不同石膏外固定方法对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近期功能和Baumann角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不同石膏外固定方法对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近期功能和Baumann角的影响。方法对32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6例,伸直130°石膏管型固定)和对照组(16例,伸直130°石膏托固定)。术后4周拆除石膏,术后6~8周拔除内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 d、4周、12周的Baumann角;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周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携角。结果 3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周。术后4、12周,两组患儿的Baumann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的提携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管型固定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Baumann角的维持和预防肘内翻发生具有一定作用,且效果优于石膏托固定。

张兵[8](2020)在《活血止痛熏洗剂配合主动功能锻炼对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活血止痛熏洗剂配合主动功能锻炼对儿童常见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据临床研究结果对这一方法做出评估,观察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对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与活血止痛熏洗剂熏洗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中医院儿童肘关节骨折较常见的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肱骨外髁骨折(Ⅱ型、Ⅲ型),常规行切开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后患儿,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各50例。依据患儿出院后拔针先后顺序分配入组。两种骨折类型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肱骨外髁骨折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经患儿家属同意后,在拆除石膏外固定和拔针后,定期复查,对照组采用术后基础治疗加主动功能锻炼。观察组锻炼方式和基础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另外采用山东省中医院自制剂活血止痛熏洗剂对患肢肘关节加以熏洗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熏洗2个疗程。开始熏洗及锻炼后嘱其定期复查,记录两组患儿拔针时、拔针后2周、4周的功能锻炼时的肘关节活动度(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结果等数据。并将数据录入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种骨折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受伤患侧、拔针时间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折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拆除外固定及拔针时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拔针后2周、4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各项疗效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有效。说明活血止痛熏洗剂对促进儿童肘关节恢复有良好的效果。结论:活血止痛熏洗剂配合主动功能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着,早期肘关节屈伸度及前臂旋转度的增加更快、更有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此种方法简单有效,患儿及家属满意。可以应用于临床当中儿童的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

揭强[9](2020)在《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本课题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间就诊于泉州市正骨医院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标准、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的患儿60名,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于514岁之间,平均年龄7.9±2.5岁。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入选病例均由同一组医生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出院后并由同组医生复查,术后第28天(4周)复查X线片证实临床愈合予拔除克氏针,术后第31天针眼闭合后开始熏洗。对照组为术后常规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31天同等水温的温水熏洗,每次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试验组为术后同样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31天同等水温的熏洗2号方熏洗,同样也是每次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均观察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记录术后第31、38、45天肘关节被动锻炼时的疼痛强度;记录术后第31、38及45天的肘关节的活动度;术后第31、38、45天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阶段性评定;是否出现接触性皮炎。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受伤侧别)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2)肘关节被动锻炼时的疼痛强度观察指标:两组术后第38天、45天分别比较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组内两两比较,均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3)患侧肘关节活动度观察指标:两组术后第38天及第45天分别比较以及两组数据组内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4)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阶段性评定:两组术后第38天及第45天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组内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指标:两组患儿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皮肤烫伤及皮肤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结论:1、熏洗2号方能有效缓解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锻炼时的疼痛。2、熏洗2号方经过药力与热效的共同作用,具有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对提升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有显着的作用。3、熏洗2号方不会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郑云霞[10](2020)在《Q版八段锦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Q版八段锦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为Q版八段锦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选择自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骨伤科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给予Q版八段锦锻炼(2次/天,20-30分钟/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2周为1疗程,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并对患儿康复过程的依从性进行评分。综合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完成后,试验组共完成29例,对照组完成28例,具体如下:1、患者基本信息: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患肢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患肘关节活动度、患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肘关节活动度: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儿肘关节活动度进行记录并与治疗前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而试验组在提高患肢肘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各进行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肢肘关节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治疗后患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肢肘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4、康复依从性:两个疗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儿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进行评分,记录两组的康复依从性评分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患儿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1、从临床效果来看,常规康复训练和Q版八段锦锻炼均能有效提高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和改善肘关节功能,但Q版八段锦锻炼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2、从治疗实施过程来看,由于Q版八段锦锻炼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易于被患儿及患儿家属接受,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二、多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脱落标准
        1.1.4 剔除标准
        1.1.5 样本估算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疼痛程度
        1.4.2 骨折愈合情况
        1.4.3 肘关节功能
        1.4.4 治疗依从性
        1.4.5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比较及试验完成情况
    2.2 VAS评分
    2.3 骨折愈合情况
    2.4 肘关节功能
    2.5 治疗依从性
    2.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2)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1.1 解剖特点
    1.2 骨折分型
        1.2.1 伸直型
        1.2.2 屈曲型
2 治疗
    2.1 治疗时机
    2.2 治疗方法
        2.2.1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法
        2.2.1.1 闭合复位外固定疗法
        2.2.1.2 牵引治疗
        2.2.1.3 复位后行穿刺固定
        2.2.2 手术复位固定治疗法
        2.2.3 治疗方法的选择
        2.2.3.1 GartlandⅠ型
        2.2.3.2 GartlandⅡ型
        2.2.3.3 GartlandⅢ型
3 并发症
    3.1 血管功能缺失
    3.2 肘内翻、肘外翻、成角畸形

(3)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分组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Gartland分型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标准
        1.9 脱落处理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术前术后处理及随访
        1.2 克氏针组手术方法
        1.3 手法组正骨方法
        1.4 复位后处理及中药熏洗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1 外固定拆除时间
        2.2 肘关节功能评分
        2.3 Baumann角(Baumann's angle)
        2.4 并发症发生率
    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外固定拆除时间
        2.2 术后末次随访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
        2.3 术后末次随访Baumann角
        2.4 术后末次随访并发症发生率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1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
    2 解剖与损伤机制
    3 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4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4.1 保守治疗
        4.2 手术治疗-闭合复位
        4.3 手术治疗-切开复位
    5 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
    6 传统医学对肱骨髁上骨折的认识
    7 关于本研究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
文献综述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国内外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旋转端挤手法治疗Gartland Ⅱ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与经验总结
    1.文献研究内容与方法
    2.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历史沿革
    3.骨折的整复原则
    4.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
    5 复位与固定
    6.手法复位的注意事项
    7 康复方法
    8.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1.1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手法及外固定治疗
        1.2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药治疗
    2. 西医学对肱骨髁上骨折的认识
        2.1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
        2.2 骨折分型
        2.3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试验组(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治疗)
        2.2 对照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3. 疗效评价
        3.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简称VAS)
        3.2 Baumann角及提携角的测量
        3.3 患者双侧活动度的测量
        3.4 肘关节功能
        3.5 并发症对比
        3.6 统计学方法
        3.7 流程图(图1-3)
        3.8 质量控制
        3.9 伦理审查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患者的纳入和随访情况
        1.2 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2. 疼痛情况比较
    3 Baumann角及提携角的测量
    4 两组患者双侧活动度的比较
    5. 两组患侧肘关节功能比较
    6. 两组并发症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2. 并发症的处理
        2.1 神经血管损伤
        2.2 肘内翻畸形
        2.3 骨筋膜室综合征
    3. 对本研究治疗方案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1 对影像学指标的分析和总结
        3.2 对临床症状指标的分析和总结
    4. 关于本研究的分析
        4.1 葛氏伤科手法对疗效的影响
        4.2 固定材料的选择
        4.2.1 石膏
        4.2.2 小夹板
第五部分 总结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第六部分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病例二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2:肘关节活动度测量表
    附录3:Mayo评分表
    附录4: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研究 病例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维吾尔医手法复位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印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
        1.3 采集时间
        1.4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维吾尔医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院内制定的诊疗方案)
        2.2 西医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3 研究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价标准
结果
讨论
小结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现况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不同石膏外固定方法对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近期功能和Baumann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Baumann角比较
    2.2 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携角比较
    2.3 典型病例分析
3 讨论

(8)活血止痛熏洗剂配合主动功能锻炼对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病例资料
    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 病例选择
        2.1 病例诊断标准
        2.2 病例分型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剔除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 手术治疗方法
        1.1 术前准备
        1.2 手术过程
        1.3 术后处理
        1.4 出院后定期复查
    2 研究方案
        2.1 对照组主动功能锻炼
        2.2 观察组熏洗配合主动功能锻炼
        2.2.1 活血止痛熏洗剂使用方法
        2.2.2 熏洗注意事项
    3 观察及评价指标
        3.1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3.2 肘关节活动度(ROM)
        3.2.1 ROM评分说明
        3.2.2 ROM测量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1 患儿一般资料分析
    2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分析
    3 肘关节活动度统计结果分析
讨论
    1 肱骨髁上与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
    2 肘关节功能及术后功能障碍
    3 术后功能锻炼的探讨
    4 中药熏洗的作用机制
    5 活血止痛熏洗剂方药分析
    6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熏洗在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康复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9)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病例诊断依据
    3 病例分型标准
    4 研究病例标准
        4.1 纳入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剔除及脱落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主要器械及药品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3 注意事项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4.1 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强度
        4.2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OM)
        4.3 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4.4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两组患儿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1.2 两组患儿的年龄差异性分析
        1.3 两组患儿的侧别差异性分析
    2 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强度分析
    3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分析
    4 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析(Mayo评定标准)
    5 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1.1 儿童肱骨髁上的解剖特点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
    2 肘关节功能障碍概述
        2.1 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2.2 肘关节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及分类
        2.3 肘关节功能障碍治疗
    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3.1 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
        3.2 肱骨髁上骨折的早期治疗及固定方法
        3.3 早期功能锻炼因素
    4 中医学对肘关节功能障碍认识
        4.1 中医学对功能障碍的理论认识
        4.2 中药熏洗在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的运用
        4.3 熏洗2号方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熏洗2号方对术后功能锻炼时疼痛强度的影响
        5.2 熏洗2号方对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5.3 熏洗2号方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
        5.4 安全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Q版八段锦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分型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脱落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内容及方法
    3 可变因素控制
    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病例收集
    2 一般资料比较
        2.1 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比较
        2.2 两组患儿性别、患侧构成比较
    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3.1 肘关节活动度
        3.2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4.1 肘关节活动度
        4.2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4.3 康复依从性
    5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西医对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认识
        1.1 肘关节的应用解剖
        1.2 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机制
    2 中医对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认识
    3 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方法及存在问题
        3.1 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功能康复方法
        3.2 功能康复存在的问题
    4 中医传统导引功法八段锦的功效
        4.1 从气血理论探讨八段锦与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关系
        4.2 从经络理论探讨八段锦与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关系
    5 从中医角度分析八段锦对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5.1 疏通气血经络
        5.2 调理脏腑功能
    6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 Q 版八段锦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6.1 提高肘关节活动度
        6.2 减轻疼痛
        6.3 提高康复依从性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多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对比[J]. 杨沙,尹小娟,温慧敏,冯光富,汪蕾,李儒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
  • [2]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J]. 龚植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21(16)
  • [3]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对比[D]. 唐昊.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旋转端挤手法治疗Gartland Ⅱ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 许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葛氏伤科手法联合塑形纸夹板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研究[D]. 吴晨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维吾尔医手法复位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印证研究[D]. 阿巴斯·艾海提(Abbas Ahat). 新疆医科大学, 2021(10)
  • [7]不同石膏外固定方法对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近期功能和Baumann角的影响[J]. 姚永锋,庞帅,王延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34)
  • [8]活血止痛熏洗剂配合主动功能锻炼对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张兵.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 揭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Q版八段锦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云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多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