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染色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黄昊,任燕,尚玉栋,徐成书[1](2021)在《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是当今印染行业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节水染色技术有原位矿化染色、泡沫染色、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等,非水介质染色技术有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反胶束体系染色、有机溶剂悬浮体系染色等,对上述技术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其优缺点,综述了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领域的应用进展。
贾储源[2](2020)在《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及改性研究》文中提出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耐化学腐蚀性好,比强度、比模量高,比密度小,是较为理想的导弹、飞行器发动机壳体材料,在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应用广泛。但芳纶纤维的“皮-芯”结构导致其横向强度远低于其纵向强度,且芳纶纤维表面极性基团较少,表面光滑,缺少化学活性点,与树脂基体界面相容性差,在与树脂复合时还同时存在因树脂固化而带来的残余应力,这两方面都将导致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较差,特别是在湿热老化处理之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下降更为显着,严重限制其在条件苛刻地区使用。因此本论文研究对纤维进行改性,改善芳纶纤维界面性能,提高芳纶纤维皮层与芯层的结合能力,提高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特别是提高其在湿热老化环境中的界面性能。首先研究K49与F-12两种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湿热老化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在降解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改变不大,但树脂在湿热老化前后的聚集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然后,纤维经表面改性后,纤维/树脂界面上的水分子更难以存在,并且表面改性将部分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替换为化学键力,从而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芳纶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对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是提升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的关键手段。利用己二酰氯苯溶液浸渍法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正交实验探究其对界面性能的影响,借助红外光谱、XPS、XRD、SEM和表面能测试等手段系统地分析了芳纶纤维在改性之后的性能变化。研究发现己二酰氯浓度对芳纶纤维的本体强度影响较小,其次是处理时间,而处理温度在改性过程中对纤维本体强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并且,高温更容易破坏芳纶纤维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力,使得N-H键的反应活性提升,有利于提高芳纶纤维表面的己二酰氯接枝量。湿热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己二酰氯苯溶液浸渍改性能够提升芳纶纤维的耐湿热老化性能,改性后芳纶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值和层间剪切强度(ILSS)值在湿热老化处理前后均高于未改性芳纶纤维,显示出优异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上述改性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在纤维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提高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但唯一的缺点是会损伤纤维的本体强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本论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利用1,4-二氯丁烷对芳纶纤维进行处理,从而同时对芳纶纤维表面与内部进行改性。采用XPS和FT-IR表征了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及内部元素分布、表面官能团种类;利用XRD分析处理前后纤维结构的变化;通过SEM和AFM观察处理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采用表面能测试分析了纤维表面能的变化;通过单丝拉伸测试表征了处理前后纤维拉伸强度的变化;利用复合材料纤维压痕直径测试间接表征了纤维内交联程度的变化,并且测试了湿热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携带二氯丁烷改性芳纶纤维,不仅提高纤维本体拉伸强度,而且实现了表面的活化及纤维内交联度的提高,进而显着提升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孙长春[3](2020)在《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对涤纶长丝及其织物结构与服用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在纺织工业中,传统的聚酯纤维染色技术的染色介质大多是水,在染整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分散剂等染色助剂,工艺流程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目前,我国聚酯纤维年产量占世界聚酯纤维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达到了年产四千万吨的规模。因此,解决聚酯纤维印染废水问题对解决全印染行业的废水排放举足轻重。所以,开发清洁环保型染整加工技术,探索无水或少水染色工艺是整个印染行业的发展方向。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无水色技术是一种使用超临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流体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的新型无水染色技术,其染色时长比传统水染快3-6倍,整个工艺加工时间可缩短1-2个小时。染色完成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经过降温和泄压,溶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未上染织物的染料呈粉末状析出,回收的染料及CO2气体均可再次使用。超临界CO2流体无水染色技术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染色技术。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对染整行业告别对水的依靠和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对聚酯纤维物化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不明确,对使用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聚酯纤维织造的织物的服用性能存在质疑,大大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与其应用。为阐明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对涤纶长丝物化机械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涤纶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本文使用DSC、SEM、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仪、声速取向测量仪、电子单纱强力机、毛细管效应测定仪等手段,对超临界CO2流体无水染色涤纶筒子纱与传统水染的涤纶纱的表面形貌、分子结构、结晶度、取向度、芯吸性能和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DSC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染料染色时,利用超临界CO2无水筒子纱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相比,晶体结构和未发生变化;无水染色涤纶长丝的热力学性能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基本一致,但结晶度略有下降,其中长丝试样结晶度约下降2.39%,织物试样结晶度约下降1.5%。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各个式样的主要官能团未发生变化,式样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生变化。SEM图像可以看出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使涤纶长丝中的低聚物进一步向表面迁移,但纤维表面未出现褶皱,也没有明显的伤痕。电子单纱强力机、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测试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染料染色时,利用超临界CO2无水筒子纱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基本一致,但利用超临界CO2无水筒子纱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断裂伸长率CV值降低8.7%,芯吸性能相比传统水染涤纶长丝约下降80%,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使涤纶长丝中的低聚物进一步向表面迁移,但纤维表面未出现褶皱,也没有明显的伤痕。总的来说,超临界CO2无水筒子纱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虽有差异,但完全能够满足服用要求。本文还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无水染色技术对涤纶长丝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使用传统水染涤纶长丝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无水染色的涤纶长丝制成相同规格的针织物,利用数字式透气量仪、数字式织物厚度仪、电子织物强力仪、平板式保温仪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两种织物的透气性能、厚度与克重、顶破强力和保暖性,使用KES风格评价系统测试了两种织物的织物风格。分析得出:相同织造条件下,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织物性能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织物的湿排汗能力基本一致,透气性能略优于传统水染涤纶织物;利用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织物织物厚度下降1.57%,克重下降1.68%;传热系数降低约22.13%,保温率提高约23.96%,克罗值提高约28.87%;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织物风格更加硬挺,手感略显粗糙,表面粗糙度提高5%。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无水染色的涤纶长丝织成的针织物其耐光、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以及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国家4级标准,达到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于传统水染涤纶织物的有关要求,完全可以满足用服用要求,可以用于服装产业。
卢斌斌[4](2020)在《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已经应用于众多领域,诸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材料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较好的渗透能力,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独特物理性质以及超声波清洗高效、节能等优势,自主设计“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实验平台”进行研究。本文依据瑞利空化理论,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性质,估算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空化阈值约为107Pa,其压力与超临界二氧化碳静压力值相当。“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实验平台”中的高压清洗腔可耐10MPa高压,通过硅橡胶加热电圈可控制高压清洗腔内温度在33℃,实验中保证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设计并委托加工了此实验所需的夹心式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利用所设计的“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实验平台”展开CD03碳钢片表面铁锈和油污清除实验。铁锈清除实验表明,CD03碳钢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经超声波(声功率:1200W,工作时长:10s,暂停时长:20s,即一个工作周期30s)不同循环次数作用下,1000次超声循环可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延长超声循环次数至1200次,有明显的坑窝状腐蚀产生。无超声作用时,样品无明显变化。油污清除实验,引入清洗率的概念,结果表明,被油污污染后的CD03碳钢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经超声波循环作用15个周期,清洗率可达100%。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大功率超声波结合后可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可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微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以及芯片等领域的清洗。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5.2a有限元软件,对高压清洗腔内部声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引入大功率超声波后清洗的作用机理。对高压清洗腔内部声压级,ZOX、ZOY截面的声压、超声波换能器轴线声压、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发现清洗腔内部最大声压为106Pa量级,达不到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发生空化所需最小声压,但其中心轴线处质点的加速度可达30000g,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清洗物每秒数万次的冲击,引起巨大冲量,可将污垢剥离基体。高压清洗腔内Z轴180mm至190mm段,声压最大,将清洗样品置于此处可以取得最佳的清洗效果。分别对超声波清洗起主要作用的三大机制,空化机制、热机制、机械机制分析,得出该实验平台进行清洗时,机械机制是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的主要动力。
王帅[5](2020)在《涤纶纤维在非水介质中的染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纺织作为民生产业、时尚产业、高技术产业,整个行业跨度大,产业链中运用的技术、设备、工艺纷繁复杂。近年来,我国纺织制造技术不断升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生产服务商。然而在最易提高纺织品附加价值的染整环节,依然消耗着巨大的水资源,大量的印染废水已经影响到行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对污水排放管控越来越严格,在各种排污标准的限制下,企业改造压力大,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印染企业主开始渴望少水甚至无水的染色技术。纺织行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不断的研发出新型的染色技术,市场中以非水介质为代表的无水染色技术开始崭露头角。本文通过对非水介质染色相关技术的专利搜索,判断当下主流技术的生命周期阶段,基于专利价值的分析,寻找在市场中最有价值的专利,结合TRIZ理论判断技术进化的潜能。设计了涤纶非水介质染色的决策模型,提出了以亚临界流体为介质上染涤纶的创新目标。设计了一种亚临界流体染色装置,该装置包括染色系统以及染色介质的回收系统。主要用于涤纶的亚临界流体染色。经测试,亚临界流体在达到140℃高温时,染色釜内部的压力只有5.9MPa。相比超临界染色设备,亚临界流体设备染色压力较低,能大幅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更适合产业化的应用。使用亚临界流体X介质对涤纶织物进行无水染色。介质X不仅能很好的溶解纯分散染料,而且染色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助剂就能完成对涤纶的上染。染色完成后,亚临界流体X介质通过简单的降低压力就能气化,实现了介质回收和循环利用。测试染色后的涤纶表面色深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31,染色均匀。摩擦色牢度、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高温色牢度达到4-5级。满足市场对涤纶织物色牢度的需求。通过织物风格测试仪测得染色后的涤纶织物悬垂性、刚韧度和柔软度均有所下降,折皱回复率和光滑度有所提升。亚临界流体无水染色技术与传统染色方法相比,具有节水、环保、节能、无需使用助剂等优点,其前处理、染色、清洗可一步完成,而且染色时间短,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相比,具有压力低,设备制造成本低,产业化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郭开银,张超,魏强,魏棣[6](2017)在《超临界CO2流体染色专利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临界CO2流体代替传统染整加工中的水浴作为染色介质,能够实现绿色环保、清洁生产和节水节能的目标,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相关专利技术研究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为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郑环达[7](2015)在《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芳纶1313具有较高结晶度、取向度与高玻璃化温度,这些特性导致该纤维材料在以水为介质的染色过程中存在染深性能极差的问题。因此,课题选用低极性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染色介质,优选合适的三原色分散染料及无毒、无刺激性气味的环保型载体,最终实现芳纶1313较好的染色表面深度及染色牢度,确定芳纶1313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染色机理,并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芳纶1313染色性能的影响。在处理温度为140°C,处理时间为60 min,利用不同压力对芳纶1313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SEM/EDX研究显示,随着处理压力的逐渐提高,芳纶1313纤维表观不均匀度和纤维表面含氧极性基团含量随之增加:C元素含量由69.64%降低为65.41%;O元素含量由14.41%升高至19.37%;N元素含量未见显着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后,芳纶1313水接触角由139.8°减小到124.5°;芳纶1313纤维的大分子链段发生重排与重结晶,结晶状态得到一定的改善,纤维的水蒸发温度和热降解温度略有增加;同时,处理后的纤维断裂强力从1196.71 N提高到1237.86 N,拉伸强度从48.43 MPa提高到49.46 MP,断裂伸长由53.58%增加为58.61%。此外,芳纶1313的抗静电性能未发生显着变化。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代替水为染色介质,利用分散蓝79、分散红60和分散黄114在不使用任何助剂的条件下,对芳纶1313进行染色。结果显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芳纶聚合物具有增塑作用,降低了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芳纶1313的染色性能,最终使得染色芳纶1313具有优良的染色牢度,其中耐水洗色牢度达4-5级,耐摩擦色牢度达4-5级,耐日晒色牢度达4级。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CINDYE DNK和乙醇为染色载体,对芳纶1313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研究发现,上述染色载体的加入可以显着改善芳纶1313的染色性能。其中,CINDYE DNK具有与芳纶1313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该载体对芳纶1313染色性能的改善最为显着。以CINDYE DNK为载体,利用分散蓝79、分散红60和分散黄114三种染料在染色温度140°C,染色压力30 MPa,染色时间70 min,染料用量4.5%,二氧化碳流体流量50 g/min,载体用量80%的条件下,芳纶1313的表观染色深度可达到4.5以上。染色芳纶具有优良的染色牢度,其中耐水洗色牢度达4-5级,耐摩擦色牢度达5级,耐日晒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同时,提出了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模型,并系统研究了载体CINDYE DNK加入前后芳纶1313分散染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热力学及动力学行为,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模型的合理性。
刘元军,赵晓明[8](2015)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特性和染色原理,介绍了分散染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分析其在纺织印染工业中获得广阔发展前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郭婧璐[9](2015)在《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天然羊毛衫独特的保暖性和穿着舒适性,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面对色彩多样性的要求,某些染料和助剂不可降解,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相对于各种各样的环保技术而言,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具有很大的环保优越性。本课题针对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工艺展开探索,为突破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在羊毛(绒)成衫染色工艺上的困难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以羊毛(绒)成衫为实验对象,选用活性分散染料(用量3%),通过加入夹带剂(用量10%)和不加夹带剂的两组对比实验,分析了夹带剂在超临界染色过程中起到了增加染料在介质体系中溶解度的作用。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采用不同的染色条件对羊毛(绒)成衫染色后的K/S值、色差值和织物断裂强力等性能的影响,得到适用于加入夹带剂的羊毛(绒)成衫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0-100℃,染色时间40-60 min,染色压强22-24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染色后的羊毛(绒)成衫色牢度可达4-5级,匀染性可达到4级。利用活性分散蓝R染料进行了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实验。采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法对影响羊毛(绒)成衫染色的因素进行优化,经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后,得出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染色压力20.03 Mpa,夹带剂量15.34%,染色时间40.07 min,染色温度80.02℃。通过对成衫染色透染性及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活性分散蓝R染料可以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染色媒介,并以共价键的方式固着在羊毛(绒)成衫上。染色后,羊毛(绒)成衫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5级。针对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未能染得图案花纹的难题,将传统成衫艺术染色工艺融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中,选用活性分散染料对羊毛(绒)成衫进行扎染艺术染色。利用防染和扎染相结合的方式,在外力作用下使羊毛(绒)成衫上需要防染的部分形成封闭状态,验证了羊毛(绒)成衫的超临界CO2艺术染色是可行的,为羊毛(绒)成衫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奠定了基础。
阳建斌,郑光洪[10](2015)在《无水染整加工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开发无水染整加工技术代替耗水、并产生大量污水的传统染整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消耗,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整加工技术的优点,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及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和整理加工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技术难题。
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染色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染色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2)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湿热老化研究进展 |
1.2.1 纤维湿热老化研究现状 |
1.2.2 树脂湿热老化研究现状 |
1.2.3 复合材料湿热老化研究现状 |
1.3 芳纶纤维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
1.3.1 芳纶纤维及其结构 |
1.3.2 芳纶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芳纶纤维的预处理 |
2.2.2 己二酰氯苯溶液的浸渍改性 |
2.2.3 二氯丁烷浸渍改性 |
2.2.4 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 |
2.2.5 处理后芳纶纤维清洗与干燥 |
2.2.6 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7 湿热老化处理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2 原子力显微镜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纤维表面能测试 |
2.3.7 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测试 |
2.3.8 复合材料纤维压痕直径测试 |
2.3.9 纤维/树脂界面剪切强度测试 |
2.3.10 复合材料纤维层间剪切强度测试 |
第3章 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材湿热老化机理研究 |
3.1 芳纶纤维湿热老化行为研究 |
3.1.1 湿热老化对纤维吸水率的影响 |
3.1.2 湿热老化对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3.1.3 湿热老化对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3.1.4 湿热老化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3.1.5 芳纶纤维耐湿热老化性质的理论分析研究 |
3.2 环氧树脂湿热老化行为研究 |
3.2.1 湿热老化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3.2.2 湿热老化对树脂结构的影响 |
3.3 芳纶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湿热老化行为研究 |
3.3.1 湿热老化对芳纶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3.3.2 复合材料吸湿模型的建立 |
3.4 不同界面特性对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研究 |
3.4.1 湿热老化过程中界面相对纤维相的保护作用 |
3.4.2 不同界面相影响芳纶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研究 |
3.5 芳纶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湿热老化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己二酰氯苯溶液对纤维及复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4.1 浸渍处理时间对芳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1 浸渍处理时间对纤维表面官能团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
4.1.2 浸渍处理时间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4.1.3 浸渍处理时间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
4.1.4 处理时间对纤维表面能的影响 |
4.1.5 处理时间对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的影响 |
4.2 不同浸渍处理温度对芳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2.1 处理温度对芳纶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2.2 处理温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4.2.3 处理温度对芳纶纤维晶体结构影响 |
4.2.4 处理温度对纤维表面能的影响 |
4.2.5 处理温度对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的影响 |
4.3 不同己二酰氯苯溶液浓度处理对芳纶纤维结构与性能影响 |
4.3.1 溶液浓度对纤维表面官能团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
4.3.2 溶液浓度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3 溶液浓度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
4.3.4 溶液浓度对纤维表面能的影响 |
4.3.5 溶液浓度对纤维单丝拉伸强度的影响 |
4.4 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特性和力学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二氯丁烷改性对纤维及复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5.1 二氯丁烷浸渍改性对芳纶纤维的影响 |
5.1.1 二氯丁烷不同温度浸渍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5.1.2 二氯丁烷浸渍改性对纤维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
5.1.3 二氯丁烷浸渍改性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5.2 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芳纶纤维的影响 |
5.2.1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5.2.2 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
5.2.3 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5.3 二氯丁烷/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对纤维的影响 |
5.3.1 超临界无拉伸下二氯丁烷改性对芳纶纤维的影响 |
5.3.2 超临界存在拉伸二氯丁烷改性对芳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4 二氯丁烷改性对纤维/树脂界面性能及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1 纯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纤维对界面及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2 二氯丁烷改性纤维的复合材料界面及湿热老化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对涤纶长丝及其织物结构与服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
1.3 超临界CO_2流体的优势和现状 |
1.4 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原理与特点 |
1.5 传统聚酯纤维染色技术的特点 |
1.6 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与传统聚酯纤维染色技术性能指标对比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药品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无水染色方法 |
2.2.2 涤纶传统水染工艺 |
2.2.3 织造工艺 |
2.2.4 试样预处理 |
2.3 测试方法 |
2.3.1 扫描电镜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热性能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
2.3.5 声速取向度测试 |
2.3.6 试样接触角 |
2.3.7 芯吸性能测试 |
2.3.8 拉伸性能测试 |
2.3.9 织物色牢度测试 |
2.3.10 织物的厚度与克重 |
2.3.11 织物顶破强力 |
2.3.12 织物透气性能 |
2.3.13 织物保暖性能 |
2.3.14 织物风格测试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涤纶长丝物化机械性能研究 |
3.1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3.2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涤纶长丝化学结构的影响 |
3.3 涤纶长丝DSC测试结果 |
3.4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3.5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涤纶纤维取向度的影响 |
3.6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涤纶纤维芯吸性能的影响 |
3.7 接触角测试分析 |
3.8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涤纶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涤纶长丝针织物服用性能研究 |
4.1 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产品各项指标 |
4.2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其织物厚度、克重与顶破强力的影响 |
4.3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其织物的导湿性能的影响 |
4.4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其织物的透气性能的影响 |
4.5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其织物保温性能的影响 |
4.6 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对其织物的风格的影响 |
4.6.1 拉伸性能 |
4.6.2 剪切性能 |
4.6.3 弯曲性能 |
4.6.4 摩擦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超声清洗综述 |
1.1.1 超声清洗 |
1.1.2 超声清洗槽中声场的改善 |
1.1.3 超声清洗作用机制 |
1.2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及其用途 |
1.2.1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 |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二氧化碳空化阈值 |
1.3 超临界二氧化清洗发展历程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实验平台 |
2.1 实验平台设计 |
2.2 高压清洗腔 |
2.3 二氧化碳增压系统 |
2.4 超声驱动装置 |
2.4.1 超声换能器 |
2.4.2 压电陶瓷换能器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除锈及除油污实验 |
3.1 实验介绍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试剂与检测方法 |
3.2 金属除锈实验 |
3.2.1 实验操作步骤 |
3.2.2 样品实物以及样品尺寸 |
3.2.3 CD03 碳钢片表面SEM和 EDS分析 |
3.3 除油污实验 |
3.3.1 实验操作步骤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清洗腔内部声场分析 |
4.1 仿真模型与计算方法 |
4.1.1 仿真模型介绍 |
4.1.2 阻抗匹配 |
4.1.3 波动方程 |
4.1.4 声吸收系数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2.1 清洗腔内部声场分布 |
4.2.2 中心轴线处局部声场分布特性 |
4.3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本文创新之处 |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涤纶纤维在非水介质中的染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背景 |
1.2 涤纶染色的研究现状 |
1.3 现有非水介质染色技术 |
1.4 国内非水介质染色技术产业化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1.5.2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2.涤纶非水介质染色设计目标 |
2.1 设计目标决策模型 |
2.2 设计目标决策过程 |
2.2.1 技术专利检索 |
2.2.2 技术成熟度 |
2.2.3 价值专利分析 |
2.2.4 基于TRIZ理论分析技术进化的潜能 |
2.3 涤纶非水介质染色创新设计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涤纶非水介质染色的工艺设计 |
3.1 引言 |
3.2 亚临界流体染料的选择 |
3.3 涤纶亚临界流体染色的工艺设计 |
3.3.1 涤纶常规水染色的工艺设计 |
3.3.2 涤纶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的工艺设计 |
3.3.3 涤纶以亚临界流体为介质染色工艺的设计 |
3.4 涤纶以亚临界流体为介质染色工艺可行性测试 |
3.4.1 染料的溶解测试 |
3.4.2 染色织物K/S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涤纶非水介质染色设备的设计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
4.2.1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原理及过程 |
4.2.2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装置 |
4.2.3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设备工艺 |
4.2.4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案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4.3 亚临界流体无水染色设备的设计 |
4.3.1 亚临界流体染色设备设计图 |
4.3.2 亚临界流体染色设备缸体设计图 |
4.3.3 亚临界流体无水染色方法 |
4.3.4 亚临界流体设备三维建模图及实物图 |
4.3.5 亚临界流体设备温度与压力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涤纶以亚临界流体染色及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2.2 染色工艺流程图及染色步骤: |
5.2.3 织物的匀染性测试方法 |
5.2.4 织物色牢度测试方法 |
5.2.5 织物的风格变化测试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织物的匀染性 |
5.3.2 织物色牢度测试 |
5.3.3 织物的风格变化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课题研究结论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超临界CO2流体染色专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
1.1 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
1.2 申请人区域分布 |
2 国内主要技术演进和发展 |
3 专利布局分析 |
3.1 国外申请人在华PCT申请分析 |
3.2国内申请人PCT申请分析 |
4结论 |
(7)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芳纶1313纤维染色技术 |
1.2.1 分散染料染色 |
1.2.2 阳离子染料染色 |
1.2.3 载体染色 |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技术 |
1.3.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性质 |
1.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工艺 |
1.3.3 超临界流体染色整套装置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对芳纶1313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芳纶1313织物 |
2.2.2 化学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织物预处理 |
2.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水接触角测量 |
2.3.5 红外光谱分析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热性能分析 |
2.3.8 抗静电性能分析 |
2.3.9 机械性能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纤维表观形貌的影响 |
2.4.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润湿性能的影响 |
2.4.3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化学结构的影响 |
2.4.4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结晶结构的影响 |
2.4.5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热性能的影响 |
2.4.6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2.4.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压力对芳纶1313机械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芳纶1313无载体分散染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芳纶1313织物 |
3.2.2 分散染料 |
3.2.3 化学试剂 |
3.2.4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纤维预处理 |
3.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
3.3.3 表观深度测试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3.6 热性能分析 |
3.3.7 抗静电性能分析 |
3.3.8 机械性能分析 |
3.3.9 色牢度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芳纶1313无载体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性能 |
3.4.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芳纶1313物化性能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载体筛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芳纶1313织物 |
4.2.2 分散染料 |
4.2.3 化学试剂 |
4.2.4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纤维预处理 |
4.3.2 载体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
4.3.3 表观深度测试 |
4.3.4 色牢度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染色温度对芳纶 1313 K/S值的影响 |
4.4.2 染色压力对芳纶 1313 K/S值的影响 |
4.4.3 染色时间对芳纶 1313 K/S值的影响 |
4.4.4 染料用量对芳纶 1313 K/S值的影响 |
4.4.5 二氧化碳流量对芳纶 1313 K/S值的影响 |
4.4.6 载体用量对芳纶 1313 K/S值的影响 |
4.4.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芳纶1313纤维色牢度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芳纶1313载体CINDYE DNK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芳纶1313织物 |
5.2.2 染料与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纤维预处理 |
5.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
5.3.3 表观深度测试 |
5.3.4 红外光谱分析 |
5.3.5 X射线衍射分析 |
5.3.6 热性能分析 |
5.3.7 抗静电性能分析 |
5.3.8 机械性能分析 |
5.3.9 色牢度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性能 |
5.4.2 CINDYE DNK对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物化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模型建立与验证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芳纶1313织物 |
6.2.2 染料与试剂 |
6.2.3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纤维预处理 |
6.3.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
6.3.3 分散红60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6.3.4 分散红60上染曲线绘制 |
6.3.5 分散红60上染速率曲线绘制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模型 |
6.4.2 分散红60染料的上染曲线及上染速率曲线 |
6.4.3 分散红60染料的扩散系数 |
6.4.4 分散红60染料的扩散活化能 |
6.4.5 分散红60染料的分配系数 |
6.4.6 分散红60染料的染色亲和力 |
6.4.7 分散红60染料的染色热和染色熵 |
6.5 本章结论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8)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
2超临界CO2的染色原理 |
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
3.1分散染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
3.2分散染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纤维及优点 |
3.3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天然纤维的染色方法 |
3.3.1溶胀剂和交联剂浸渍处理 |
3.3.2纤维改性 |
3.3.3用活性分散染料对未改性天然纤维染色 |
3.4其他合成纤维 |
4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染整中的发展 |
4.1存在的问题 |
4.2发展前景 |
(9)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
1.2.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性质 |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过程 |
1.2.3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机理 |
1.2.4 天然纤维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
1.3 羊毛成衫的染色 |
1.3.1 羊毛成衫 |
1.3.2 羊毛衫的分类 |
1.3.3 适用于毛衫染色的染料 |
1.3.4 毛衫染色的特点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1.1 染料的筛选 |
1.4.1.2 染色工艺优化 |
1.4.1.3 成衫艺术染色 |
1.4.1.4 性能测试分析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_2单因素实验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流程及染色装置 |
2.2.4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实验条件 |
2.2.5 测试指标 |
2.2.5.1 K/S值的测定 |
2.2.5.2 色差值的测定 |
2.2.5.3 色牢度的测定 |
2.2.5.4 成衫断裂强力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染色温度对染后性能的影响 |
2.3.1.1 温度对K/S值的影响 |
2.3.1.2 温度对色差值的影响 |
2.3.1.3 温度对断裂强力的影响 |
2.3.2 压力对染后性能的影响 |
2.3.2.1 压力对K/S值的影响 |
2.3.2.2 压力对色差值的影响 |
2.3.2.3 压力对断裂强力的影响 |
2.3.3 时间对染后性能的影响 |
2.3.3.1 时间对K/S值的影响 |
2.3.3.2 时间对色差值的影响 |
2.3.3.3 时间对断裂强力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_2染色响应面实验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装置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最陡爬坡实验分析 |
3.3.2 响应面实验分析 |
3.3.3 扫描电镜分析 |
3.3.4 染色牢度分析 |
3.3.5 染色透染性分析 |
3.3.6 红外光谱分析 |
3.3.7 活性分散蓝R染羊毛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毛(绒)成衫艺术染色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流程 |
4.2.3.1 扎染方式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无水染整加工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优点 |
2 涤纶纤维纺织材料的前处理和染色 |
2.1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用于前处理 |
2.2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用于涤纶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 |
3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用于天然纤维纺织材料的染色 |
4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用于功能纤维纺织材料 |
5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用于纺织材料的功能整理 |
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染色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 黄昊,任燕,尚玉栋,徐成书. 纺织科技进展, 2021(04)
- [2]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及改性研究[D]. 贾储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对涤纶长丝及其织物结构与服用性能的影响[D]. 孙长春. 青岛大学, 2020(01)
- [4]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研究[D]. 卢斌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涤纶纤维在非水介质中的染色技术研究[D]. 王帅.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6]超临界CO2流体染色专利技术研究[J]. 郭开银,张超,魏强,魏棣. 广东化工, 2017(11)
- [7]芳纶131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研究[D]. 郑环达. 江南大学, 2015(06)
- [8]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刘元军,赵晓明. 染整技术, 2015(09)
- [9]羊毛(绒)成衫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研究[D]. 郭婧璐. 大连工业大学, 2015(01)
- [10]无水染整加工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应用进展[J]. 阳建斌,郑光洪.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