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热:21世纪的能源宝库(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1](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汪集阳[2](2019)在《汪集阳院士谈地球》文中指出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以及承载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几乎人人都熟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地球的化石能源,然而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远比化石能源还要丰富。地热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中最现实和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地热是研究地球内热的一门学科,地热资源又是地球本土的一种宝
邓锋[3](2019)在《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治理深受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门类自然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各自的调查统计手段和方式。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且各门类资源统计尽可能覆盖全部国土空间,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权属不明晰、重复统计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类型上表现更明显,给确权登记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演进趋势,原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综合统一管理背景趋势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按资源类别开展了经济特征分析,形成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论文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交叉重叠资源属性归类。建立了包括再生性、稳定性、生态性等9大指标的自然资源分类属性指标体系,以本文系统梳理的39个存在交叉或重复的自然资源细类为研究样本,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对水田、矿泉水、海岸湿地等39个资源细类的科学属性划类。本文运用学理、法理和管理三维理念重构了自然资源综合分类框架。以纳入综合管理的8类自然资源为对象,按照三级分类标准,探索性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类、35个二级类和163个三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由此从宏观上可以形成三个层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一是8大类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二是依据现行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整合划分的三级分类框架;三是修正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后形成的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化分类。论文在构建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指标基础上完成分类别经济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构建的自然资源经济产值8类2级指标框架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类别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及结构并对比分析。其中,土地经济总值和GDP占比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经济虽保持增长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但海洋一次产业占比下降,森林经济、草原经济和渔业经济等稳定增长。
吴淼[4](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张茜[5](2019)在《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验及其对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文中认为冬季奥运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二者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国际奥委会和冬奥会主办城市从政策和实践措施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这些积极的探索活动使冬季奥运会迎来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新局面,为我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冬奥目标。现阶段,研究多基于夏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而缺乏对冬季奥运会乃至我国2022年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且将可持续发展含糊的指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本研究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了界定,并以环境问题溯源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根据奥林匹克运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大转折点,对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历史演变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各个阶段国际奥委会和各届冬奥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经验,并对我国现有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条件进行分析,最终寻找出有利于我国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径。得出以下结论:1.冬季奥运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冬季奥运会环境问题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的影响,内因是冬季奥运会的项目特征,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更大。外因是作为冬季奥运会的主体——人,非理性发展导致冬季奥运会发展异化,加剧冬奥会与生态环境的矛盾。2.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依据历史大事件关键转折点,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可分为萌芽阶段(1972年-1990年)、发展阶段(1991年-1998年)和强化阶段(1999年至今)。从萌芽阶段至今,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历了“被动觉醒——主动参与——积极完善”的过程,国际奥委会乃至各届冬奥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举措,从自行摸索、自成体系,逐渐发展为:主题鲜明、指导政策科学、组织机构设置高效、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实施路径多样化、发展过程更具连续性。3.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从萌芽阶段至今,冬季奥委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兼顾生态环境利益、城市发展利益、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利益。在实践内容方面,充分考虑可持续场馆建设、保护生物栖息地、城市交通建设、构建节能减排体系。方式方法上,注重赛前与赛后的连续性,强调企业合作和群众基础。将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精神永久地代代相传下去。4.对我国2022年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我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诉求,我国在筹备和未来举办阶段,应当依靠政府力量落实冬奥承诺,扩大社会参与,重视冬奥教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使冬奥会不再是一次性事件,留下更为丰富的冬奥遗产(物质遗产、精神遗产)。使2022年冬奥会成为冬奥史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李发明[6](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段景颐[7](2019)在《干热岩发电:挖掘地球热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种能供人类使用数万年的新能源就在我们脚下。位于冰岛西南角的雷克雅内斯半岛风景优美,地表岩石的年龄约为100万年。时至今日,此处地表形状仍被熔岩流不断重新塑造。初到这里的人多半会立刻察觉到周遭的空气里充斥着腐蛋臭味(硫化氢的气味),以及地热田不断朝上空喷发出的巨大蒸汽柱。
吴磊,詹红兵[8](2018)在《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的中国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在海洋领域人类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治理的重要纽带。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能源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以海洋能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正朝着大规模和商业化方向迈进。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框架下,中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海洋能源技术强国,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海上能源丝绸之路和构建蓝色能源伙伴关系三根支柱推进海洋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此保障能源安全、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海洋治理。
申云飞[9](2018)在《豫西山区基岩地热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绿色能源宝库”,具有可持续和可再生等特点,是一项可再生清洁能源。当前,随着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严峻,寻求新的清洁能源资源,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资源消耗结构,地热能得到了高层和行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各部委先后颁布多项支持鼓励地热能开发等的政策文件,地热能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地热资源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为钻井,钻井直接决定着地热资源的投资成本、开发成败。豫西地区蕴含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因其地质构造演化复杂,自然地理环境差等原因,地热钻探成本居高不下,钻进效率低下,事故频发,成为让人谈之色变的高风险地带。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及调研等方式,分析了地热钻探主要存在设备及工艺基础差、钻效低、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展望了未来存在引入石油设备工艺、绿色智能化钻探、多工艺复合钻探、高深高温高压钻探等发展方向。概述了豫西地热资源赋存状况,对其复杂地层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列举了各地层条件对钻探工程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工艺对策。同时结合生产性实践,在栾川九龙山火成岩缺水山区,“硬、碎、漏”各种复杂情况条件下,采用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钻探工艺完成3眼地热井钻井工程。得出以下结论:该组合工艺提高了钻进效率,降低减少了施工周期和成本,解决了漏失问题,并实现了绿色勘查,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学泥浆对自然生态造成的污染;采用空气潜孔锤可以可以有效针对该地区200m以上坚硬、局部破碎严重漏失地层,且能保持较高钻速;采用气举反循环技术可有效解决深孔钻进和漏失等问题,钻进效率为常规正循环钻进方法的1.53倍;结合九龙山1号井地热水量小的问题,在河南省基岩地区地热井及水文水井领域首次应用了水力压裂增产技术,使地热水增产达原来的3倍,为基岩地区地热和地下水资源增产提供了示范和技术支撑。
徐生恒[10](2019)在《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渗流与温度耦合模拟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建筑物供暖(冷)能耗约占总能耗1 8%,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供暖需求线不断的南移,该能耗以每年1%的速率增长。我国主要的燃煤采暖方式给生态环境与能源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压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主要是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提取热(冷)供建筑物供暖与制冷,提取“面广量大”的浅层地热能与热泵技术结合,用1份清洁的电能,搬运获得3份以上热能为建筑物供暖,比传统的中央空调省电约40%,不仅节省煤炭或天然气等高品位能源,而且提高供暖清洁化水平,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根据对国、内外土壤源型和地下水源型这两种传统的浅层地热能采集方法优缺点的总结分析,本着吸收各自的优点,摒弃其缺点的原则,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浅层地热能采集方法,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解决了制约浅层地热能开发中存在的地下水回灌困难、供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与损耗、污染地下水等世界性难题,并且根据工程场地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研发了三种不同的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模式,即无传热回填颗粒型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有传热回填颗粒型单井循环换热采集系统、多含水层条件下的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分层采集系统,总结分析了三种不同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模式的原理与特点;另外,针对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中的单井兼具抽水功能和回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裘布依Dupuit公式和泰斯Theis并不能准确的用来描述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既有抽水功能又有回灌功能的单体集水建筑物的运动,本文建立了具有抽水、回灌双功能的单井循环地热采集系统地下水渗流场数学模型,通过叠加原理求解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地下水向既有抽水功能又有回灌功能的单体集水建筑物的运动方程,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据此,建立了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渗流场和温度场剖面二维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实例工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研究了采集系统长时间运行条件下抽水区和回灌区地下水温度变化趋势、地下温度场变化及系统COP的变化规律,并对单井循环换热地热采集系统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建立了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群井渗流场和温度场三维耦合仿真数值模型,根据实例工程井群的长期观测数据模拟了该采集系统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分析了在不同抽水流量、全年冬季运行夏季停运、全年夏季运行冬季停运、不同地下水含水层渗透系数这四种工况条件下,采集系统温度场与渗透场的演化趋势,最后对整个井群采集系统的换热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浅层地热能采集方法,即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方法,并且根据开发场地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研发了三种不同模式的单井循环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针对国内外传统的地下水源型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效率高、但存在地下水回灌困难等缺点,以及土壤源型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虽然不损耗地下水资源,但其存在热量采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点,本论文充分吸收了两种传统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的优点,摒弃了其缺点,发明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浅层地热能采集方法和成套技术,即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制约浅层地热能开发的地下水回灌困难、热采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世界性难题,并且根据开发场地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研发了三种不同模式的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即无传热回填颗粒型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有传热回填颗粒型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多含水层条件下的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分层采集系统。(2)水文地质学经典的裘布依Dupuit公式和泰斯Theis公式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分别解决了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状态下地下水向具有单一功能(或抽水功能或回灌功能)的集水建筑物运动的问题。但他们无法刻画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既有抽水功能又有回灌功能的单体集水建筑物运动的规律,无法解决地下水向同时具有抽、灌双功能的单体集水建筑物运动的渗流场评价预测难题。本文运用叠加原理,首次建立了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的地下水渗流场物理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推导了地下水向同时具有抽、灌双功能的单体集水建筑物的运动方程,解析求解了单体集水建筑物周围地下水降深的理论解。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深入刻画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的地下水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了含水层厚度分别为60m和100m的两组方案,分析了不同含水层厚度对单井循环系统地下水降深的影响。从单井循环地下水降深等值线图中可看出:单井循环系统的下半部分抽水段,由于抽水导致水头变小,在抽水段距离井轴的距离越远,地下水的降深也越小,在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的回灌段,由于回灌水引起该段的水头增加,且距离井轴的距离越远,地下水降深的绝对值越小。因此,随着含水层厚度的减小,抽回灌所引起的降深绝对值逐渐增大。这一成果对深入了解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地下水运动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性。(3)建立了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渗流场与温度场二维耦合数值仿真模型,依托实例工程的监测数据,模拟了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中单口采集井渗流场与温度场采集变化规律,分析了采集系统长时间运行条件下抽水区和回灌区的渗流场和温度场变化规律与趋势、地下温度场变化及系统COP的变化规律,并对单井循环换热地热采集系统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评价。得出实际工程运行状态良好,COP值在3-4之间浮动,系统效率处在较稳定状态。同时将实际工程利用Solidworks进行1:1建模,利用ANSYS ICEM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利用FLIUET进行求解得出单井循环地热采集系统地下流场和温度场云图。流场云图对比分析得出随着回灌时间的累计,回灌量的增加,但由于含水层多孔介质渗流速度较慢,造成回灌量不能满足回灌水量,形成回灌困难现象。温度场云图对比分析得出随着运行时间累计,含水层中热传导,热对流及热弥散现象的发生,抽水区抽水温度很快将会被回灌温度影响,形成热贯通现象造成系统效率下降。同时分析流场及温度场云图得到实际工程流场和温度场一般规律,既清晰展现了形成热贯通的趋势,对系统效率影响的过程,同时验证了此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这一成果对于减缓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实际工程效率降低有着重要意义和一定的指导性。(4)通过对实例工程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井群系统的水文地质物理概化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建立了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群井渗流场和温度场三维耦合仿真数值模型,通过数值反演方法进行了参数识别确定,根据实例工程井群的长期观测数据模拟了该采集系统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分析了在不同抽水流量、全年冬季运行夏季停运、全年夏季运行冬季停运,不同地下水含水层渗透系数这四种工况条件下,采集系统温度场与渗透场的演化趋势;最后对整个井群采集系统的换热效果进行了评价。以上研究对于提高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节能增效和提高采集系统运行服务年限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二、地热:21世纪的能源宝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热:21世纪的能源宝库(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3)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难题 |
2.1 自然资源分类相关理论思想 |
2.2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综合管理 |
2.3 自然资源的个性特征与分类管理 |
2.4 自然资源整体与单类资源的耦合关系 |
第3章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与管理 |
3.1 国际上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
3.2 国外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 |
3.3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基本特点 |
3.4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经验 |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分类现状 |
4.1 国内自然资源现有主要分类方法 |
4.2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 |
4.3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情况 |
4.4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特征 |
4.5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重叠资源归类 |
5.1 重叠类资源标准分布状况调查 |
5.2 重叠资源细类研究样本选择 |
5.3 自然资源划类的理论技术方法 |
5.4 重叠资源划类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自然资源三级分类框架设计 |
6.1 纳入框架的分类标准范畴选择 |
6.2 自然资源综合分类的理论框架 |
6.3 重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 |
6.4 自然资源归类调整结果及说明 |
第7章 自然资源分类别经济分析 |
7.1 自然资源分类产值指标体系构建 |
7.2 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计算结果分析 |
7.3 土地资源经济分析 |
7.4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 |
7.5 海洋资源经济分析 |
7.6 林草资源经济分析 |
7.7 地勘产业经济分析 |
第8章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自然资源分类服务于资源治理实际需要 |
8.2 自然资源分类框架要与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分相衔接 |
8.3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自然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
8.4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合理区分资源资产类别 |
8.5 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空间综合管护协调发展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9.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4)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5)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验及其对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1.1.2 奥林匹克运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
1.1.3 2022年冬奥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
1.1.4 相关理论研究缺乏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1.4 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1.4.1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1.4.2 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案例分析法 |
3 冬季奥运会环境问题溯源 |
3.1 冬季奥运会对环境的客观依赖 |
3.2 人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
4 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阶段分析 |
4.1 萌芽阶段(1972年—1990年) |
4.1.1 国际奥委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萌芽”特点 |
4.1.2 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尝试 |
4.1.3 评价 |
4.2 发展阶段(1991年-1998年) |
4.2.1 国际奥委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
4.2.2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2.3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2.4 1998年长野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2.5 评价 |
4.3 强化阶段(1999年至今) |
4.3.1 国际奥委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
4.3.2 2002年盐湖城冬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3.3 2006年都灵冬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3.4 2010年温哥华冬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3.5 2014年索契冬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3.6 2018年平昌冬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
4.3.7 评价 |
5 2022年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 |
5.1 举办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
5.1.1 举办城市的地形及气候条件 |
5.1.2 举办城市的自然资源条件 |
5.2 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条件 |
5.2.1 北京的经济实力 |
5.2.2 张家口经济实力 |
5.3 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条件 |
5.3.1 设定环境保护目标 |
5.3.2 打赢蓝天保卫战 |
5.4 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条件 |
5.4.1 京张优势互补 |
5.4.2 冬奥基础设施技术突破 |
5.5 可持续发展的冬奥场馆 |
6 对2022年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6.1 以发展阶段为鉴,落实冬奥承诺 |
6.1.1 统筹规划,建立双城冬奥管理机制 |
6.1.2 加强冬奥生态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持 |
6.2 以强化阶段为鉴,鼓励社会参与 |
6.2.1 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6.2.2 发起全民冬奥生态可持续发展行动 |
6.3 以强化阶段为鉴,重视冬奥教育 |
6.3.1 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
6.3.2 借力运动员的“明星效应” |
6.4 立足现实条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6.4.1 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冬奥会及未来城市发展需要 |
6.4.2 经济开放与区域合作加速城市化进程 |
7 结论 |
7.1 冬季奥运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
7.2 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
7.3 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 |
7.4 对我国2022年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
1.4.1 地质遗迹景观 |
1.4.2 价值解释变量 |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美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8)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的中国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海洋能源开发及国际合作现状 |
1.1世界海洋能源勘探开发状况 |
1.2世界海洋能源国际合作平台及机制 |
二、中国海洋能源开发及国际合作现状 |
2.1中国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
2.2中国的海洋能源政策及国际合作状况 |
三、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中国海洋能源国际合作建议 |
3.1深度融入多边能源合作框架, 推动全球海 |
3.2建设好“一带一路”合作平台, 积极打造海 |
3.3抓住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契机, 积极构建蓝 |
3.4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打造海洋能 |
结语 |
(9)豫西山区基岩地热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豫西区域地质条件及对钻探影响 |
2.1 豫西自然地理概况 |
2.2 豫西山区热储概况 |
2.3 地层特点及其地质成因 |
2.4 影响地层复杂程度的地质因素 |
2.5 钻遇复杂地层分类及对钻探工程的影响 |
2.6 钻探关键技术对策分析 |
3 气举反循环钻进的关键参数 |
3.1 气举反循环钻进的工作原理 |
3.2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特点 |
3.3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的适用范围 |
3.4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关键参数计算 |
3.5 常见问题及故障排除 |
4 空气潜孔锤+气举反循环组合钻井技术试验 |
4.1 生产性试验概述 |
4.2 地热地质条件 |
4.3 钻井设备选择 |
4.4 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 |
4.5 空气潜孔锤钻进(0-238.59M) |
4.6 气举反循环钻进(238.59-1200M) |
4.7 本章小结 |
5 水力压裂增产试验 |
5.1 水力压裂技术基本原理 |
5.2 基岩地热储层特点及压裂思路 |
5.3 水力压裂设备器具 |
5.3.1 YLC70-265型压裂泵车 |
5.4 压裂器具 |
5.5 压裂车水力压裂 |
5.6 钻井泵压裂 |
5.7 压裂效果分析 |
6 地热流体特征及社会环境效益 |
6.1 热储的水文地质特征 |
6.2 地热水结垢趋势及腐蚀评价 |
6.3 可利用资源量评价 |
6.4 社会环境效益评价 |
6.5 综合开发利用建议 |
7 结论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10 附录 |
(10)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渗流与温度耦合模拟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单井循环地热能采集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浅层地热能采集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浅层地热能采集数值仿真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原理与模式 |
2.1 地热能概况 |
2.1.1 地热能简介 |
2.1.2 地热能的来源 |
2.2 地热能分类与特点 |
2.2.1 浅层地热能 |
2.2.2 中深层地热能 |
2.2.3 干热岩 |
2.3 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分类及特点 |
2.3.1 地下水源型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 |
2.3.2 土壤源型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 |
2.3.3 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系统 |
2.4 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模式与特征 |
2.4.1 无传热回填颗粒型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模式 |
2.4.2 有传热回填颗粒型单井循环换热采集模式 |
2.4.3 多含水层条件下的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分层采集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地下水降深数学模型与解析求解 |
3.1 单井循环地热采集系统水文地质物理概念模型 |
3.2 单井循环地热采集系统的地下水渗流场数学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数学模型 |
3.2.3 基于叠加原理的数学模型求解 |
3.3 实例工程概况 |
3.3.1 工程简介 |
3.3.2 自然地理及气象 |
3.3.3 水文地质概况 |
3.4 实例工程采集点的地下水降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渗流场与温度场剖面二维耦合数值模拟与应用 |
4.1 数值仿真模拟软件介绍 |
4.2 二维数值模型的主要控制性方程 |
4.2.1 动量方程 |
4.2.2 质量方程 |
4.2.3 达西定律 |
4.3 实例工程数据分析 |
4.3.1 单井循环系统抽、回灌水温度分析 |
4.3.2 单井循环系统地下水温度变化 |
4.3.3 单井循环系统瞬时COP分析 |
4.4 剖面二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4.4.1 网格划分 |
4.4.2 模型参数设置 |
4.4.3 模型验证 |
4.5 单井循环换热浅层地热能采集模式模拟流场和温度场分析 |
4.5.1 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4.5.2 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采集系统渗流场与温度场三维数值耦合模拟与应用 |
5.1 建立采集系统渗流场与温度场三维数值耦合模型 |
5.1.1 采集系统物理概念模型 |
5.1.2 数值模拟几何模型 |
5.1.3 含水层参数监测系统 |
5.1.4 模型拟合验证 |
5.2 现有工况条件下渗流场与温度场预测 |
5.2.1 采集系统地下水温度场预测 |
5.2.2 渗流场和温度场垂向分布规律 |
5.3 不同假设工况下渗流场与温度场预测 |
5.3.1 改变抽水流量工况下渗流场与温度场预测 |
5.3.2 仅冬季运行工况下渗流场与温度场预测 |
5.3.3 仅夏季运行工况下渗流场与温度场预测 |
5.3.4 含水层介质条件发生改变的工况下渗流场与温度场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地热:21世纪的能源宝库(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汪集阳院士谈地球[J]. 汪集阳. 地球, 2019(10)
- [3]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邓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冬季奥运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验及其对2022年冬奥会的启示[D]. 张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6]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7]干热岩发电:挖掘地球热能[J]. 段景颐. 大自然探索, 2019(02)
- [8]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的中国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探析[J]. 吴磊,詹红兵. 太平洋学报, 2018(11)
- [9]豫西山区基岩地热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D]. 申云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10]单井循环换热地热能采集系统渗流与温度耦合模拟和应用[D]. 徐生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