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7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爽,秦昊,孙昌志,陈彦球,罗仁忠[1](2021)在《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压迫引起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研究及误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以上气道梗阻为主要症状的婴幼儿颈深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诊误诊为上气道感染,最后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深部病变导致上气道梗阻而转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咽喉科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患者,分析其诊疗经过及误诊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患儿资料13例,平均年龄为11个月。7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6例为呼吸不畅,6例体格检查发现颈部及下颌部肿物。13例患儿首诊时均诊断为上气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无效,并进展为呼吸困难,行颈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深部病变压迫上气道,转入我科手术治疗。最终确诊为咽旁、咽后脓肿8例,咽旁、咽后间隙神经母细胞瘤1例,鳃裂囊肿2例,梨状窝瘘伴感染1例,咽旁、咽后间隙淋巴管瘤1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除1例淋巴管瘤患儿复发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可导致上气道梗阻,其早期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颈部CT及MRI对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手术治疗是解除上气道压迫的首选方法。
刘玉珠[2](2021)在《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有无特异性,病理类型与影像学特征之间有无关联性。指导临床工作,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1例,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原发部位以咽淋巴环最多见,其余依次为鼻腔、涎腺、甲状腺、鼻窦及口腔、喉部及眼部。51岁-60岁、71岁-80岁为2个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75:1。T/NK细胞来源者28例,占30.77%,多发生于鼻腔,以弥漫浸润型或混合型为主,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形态不规整,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增强后中度-明显强化;B细胞来源者63例,占69.23%,多发生于咽淋巴环,以肿块型为主,影像学表现病变形态较为规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密度均匀,中度-明显强化。结论: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具有特异性,不同病理分型与影像学表现有相关性,可为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王静[3](2020)在《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本科室近10年来外科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inonasal Malignancies,SNM)患者69例。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根据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总生存率,用Log-Rank法和Breslow检验比较不同影响因素的预后差异及组间差异。通过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t-free Survival,RFS)及3、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平均生存时间和3、5年总生存率,探讨影响SN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使用R软件进行可视化列线图(Nomogram)模型的制作并预测生存率,并计算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及绘制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用以评估模型精确性。结果:所有69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9例;老年(≥60岁)11例,中年(45-59岁)28例,青年(≤44岁)30例,年龄16-86岁,平均年龄(57.9±13.3)岁;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其中自费16例,保险53例;开放性手术29例,鼻内镜微创手术32例,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辅助下联合开放手术8例,其中7例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单纯行放疗22例,放+化+/-靶向+/-生物免疫治疗29例,未行治疗18例;术前肿瘤分期,其中I期17例,II期15例,III期20例,IV期17例;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有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62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上,鳞癌23例,腺癌19例,恶性黑色素瘤13例,嗅母细胞瘤5例,腺样囊性癌4例,肉瘤2例(含横纹肌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罕见类型3例(含肌上皮瘤1例,基底细胞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至随访终点,中位MST和RFS分别为76个月、61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63.0%,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0%、55%。不同年龄、不同术后治疗方案、不同术前临床分期、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OS比较,早期及远期预后差异明显(Log—Rank法和Breslow检验P均<0.05),不同医疗费用承担方式仅远期差异明显(仅Log—Rank法P<0.05);而性别、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与术后生存率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得出,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和术后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计算得出用以验证Nomogram模型的C-index为0.826(95CI:0.747-0.904),表明预测与实际OS拟合良好。结论:对于SNM术后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经济负担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和术后治疗方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患者年龄越大,术前肿瘤分期越高,颈部淋巴结有转移者预后更差。
薛建军[4](2014)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患者均进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结果在手术后的14年内进行随访,2例患者局部复发,2例患者死于肿瘤转移。在随访期间,38例患者无复发的症状。结论通过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在鼻内镜下进行切除手术,其治疗优点为损伤较小,恢复较快,不留面部瘢痕。
姜义道[5](2013)在《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对该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采用鼻内镜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4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直接取病理组织,其中鳞癌20例(43.48%),腺癌11例(23.91%),恶性黑色素瘤7例(15.22%),嗅神经母细胞瘤5例(10.87%),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神经胶质瘤各1例(2.17%)。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及身体状态选择术式,其中采用鼻内镜并柯陆氏入路手术治疗14例(30.43%);采用鼻内镜并鼻侧切联合入路手术治疗12例(26.09%);采用鼻内镜并上颌骨手术治疗9例(19.57%);采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治疗11例(23.91%)。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安全、经济、有效,对正常组织的侵扰较小,可以清楚辨别肿瘤的边界,减少术中肿瘤的种植,为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术式。
徐艳霞[6](2012)在《30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重点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文中指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在耳鼻喉科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据国内统计,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10%4.0%[1],国外报告占0.15%2.15%[2]。在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发病特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间)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所有就诊患者(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经病理切片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资料,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高发的35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进行重点分析,对其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总结,为今后鼻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我科10年内共收治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0例。年龄:50-59岁年龄组86例(28.6%),占第一位,60-69岁年龄组55例(18.3%),占第二位,通过A、B两组比较,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300例资料总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184例,女116例,男:女=1.58:1);嗅神经母细胞瘤男女发病相当(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男/女=1.05:1);囊性腺样癌及肉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A、B两组用统计学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部位:鼻窦231例,占77%,其中鼻窦内上颌窦最多,198例,占66%;鼻腔69例,占23%。病理类型:通过A组与B组比较,鳞状细胞癌减少15.3%,淋巴瘤增多6.1%,嗅神经母细胞瘤及肉瘤均增多4.4%,内翻性乳头状瘤伴癌变增多1.4%,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及肉瘤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入院诊断为鼻腔肿物的23例,12例初步诊断为鼻息肉(包括出血坏死性鼻息肉7例),术中行快速病理明确诊断的20例,15例均为术后病理回报确诊。发病部位:单发的27例,多发的8例,单发的位于嗅区16例,中鼻甲根部5例,总鼻道6例;多发的均位于鼻腔顶部。临床主要症状:单侧鼻塞26例,双侧鼻塞3例,鼻出血5例,涕中带血22例,嗅觉减退8例,视力减退3例,头痛4例,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CT检查,中心位于鼻腔内13例,无周围鼻窦的侵袭,病变中心位于筛窦内22例,其中局限在筛窦鼻腔8例,侵犯上颌窦3例,侵犯蝶窦3例,侵犯额窦4例,侵犯患侧眼眶1例,侵犯颅内3例。Kadish分期:A期13例病变局限于鼻腔;B期18例周围窦腔受累;C期4例,侵犯眼眶及颅内。治疗:单纯手术6例,手术加术后放疗29例;其中1例行鼻侧切开,3例行颅面联合入路(1例因颈部淋巴结转移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余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预后:2年生存率为85.7%(24/28),3年生存率为75%(18/24)。A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8.2%(15/17);B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5%(12/16);早期(A+B期)的3年生存率为81.8%(27/33);C期患者3年生存率为50%(1/2)。经Log-Rank检验,早期(A期+B期)与晚期(C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37)。本组患者有6例复发,其中单纯手术复发3例,手术加放疗的复发3例,均为局部复发,采用手术加放疗再次治疗,现生存良好,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30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年龄分布上有年轻化趋势,总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嗅神经母细胞瘤男女比例相当,腺样囊性癌及肉瘤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原发于鼻窦最多,其中又以上颌窦多见,与文献报道一致,嗅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及肉瘤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呈逐渐增多趋势。2、35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不易明确诊断,容易误诊为鼻息肉,临床中对中青年患者,单侧鼻塞、鼻出血,体检在嗅区中鼻甲根部、鼻腔顶部发现灰白色或灰红色,质脆不平、易出血的肿物,结合鼻窦CT冠位及轴位片,应考虑到嗅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最好术前或术中行快速病理及初诊淋巴结检查;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典型的Flexner及Homer-Wright菊形团;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术后放疗最佳;Kadish分期影响患者预后,A、B期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C期。
冉骞,陈雷,王荣光,王洪田[7](2011)在《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内镜下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晚期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49例,按UICC6版标准分期,T3期12例、T4a期13例、T4b期24例;病理类型为鳞癌20例,腺癌12例,恶性黑色素瘤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神经胶质瘤各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鼻内镜手术或辅助鼻外入路根治手术,其中36例术后采用放化疗。随访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术中出血200~5000 ml,平均约600 ml;术后未发生术腔(包括颅内)感染,经全量放疗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失明1例。4例(8.2%)患者随访期内失访。随访期内30例复发转移,部分患者出现多处复发及转移,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占复发病例的86.7%(26例)。16例死亡患者中除3例外术前均有颅和(或)眼受累;嗅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胶质瘤等其他病理类型组患者预后差,9例患者中随访期内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伴颅内转移,目前生存时间尚无超过25个月者。2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5%和58.4%,2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为34.2%和21.4%。Log-rank检验证实不同T分期、是否接受术后治疗以及切缘性质对患者无瘤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6.8和4.9,P值均<0.05)。结论内镜经鼻或鼻外辅助路径下对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满意,结合术后综合治疗,患者生存率满意,并发症少,是鼻腔鼻窦晚期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良好术式。
李必强,黄显龙,王新玉,胡源浩,张洪,杨健[8](2007)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吴柳青[9](2006)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七例分析》文中认为
张延平[10](2004)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提出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在耳鼻喉科范围内是次于鼻咽癌、喉癌而居于第三位的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目前临床上对鼻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筛选预后不良患者的生物指标、探讨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本研究总结近10年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经验,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细胞凋亡、SURVIVIN和FHIT蛋白表达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筛选具有高复发和死亡风险的患者提供新的生物指标和基因治疗靶点。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用手术加术前或术后放疗治疗的122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以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3.78%、40.29%和45.93%。年龄大于等于50岁、侵犯蝶窦、侵犯硬脑膜、侵犯颈内动脉以及未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多发生于末次治疗后2年之内,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与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加放疗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措施;结合辅助治疗手段,保存眼球的手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宽适应症;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2年内应密切随访。 第二部分:基础研究 选择48例原发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例,首次运用TUNEL法结合HE染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中文摘要色以及PI衬染、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组织显微切割、PCR、DHPLC技术分析检测病理科存档石蜡包埋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指数、SuRvlviN和F川T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户it基因内部D3s1234 LoH发生情况以及与该基因失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之间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治疗前的自发性凋亡指数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相关,早期肿瘤(Tl+TZ)高于晚期(T3+T4)(P= 0.048);48例中23例(47.92%)SURVIVIN表达阳性,SURVIVIN阳性表达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一0.393,P=0.006),SURVIviN阳性组的凋亡指数低于阴性表达组(P=0 .0巧),晚期肿瘤(T3+T4)SURVIVIN表达高于早期肿瘤(Tl+TZ)(P=0.047);48例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缺失5例(10.42%),癌旁正常组织以及21良性病变均表达FHIT蛋白,癌组织 FHIT表达较正常组织低有16例(16/29,55.17%);腺样囊性癌FHIT蛋白表达强度和面积均大于鳞癌(P=0.04);FHIT表达与凋亡指数(Al)成正相关(r=0.379,P=0.008),FHIT表达与SURVIVIN表达无相关性;17.65% (3/17)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MSI,42.86%(3/7)的病例出现LOH。3例LOH阳性患者中2例(2/3,66.67%)FHIT蛋白表达缺失或减少。KaPlan一Meier分析显示高凋亡指数的患者(Al.2)预后好于低凋亡指数(Al<2)患者(P=0.04),SURVIVIN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 (P二0.03),FHIT蛋白表达正常组预后显着好于表达减少或缺失组(P二0.01)。 本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癌组织中细胞凋亡与SURVIVIN蛋白表达可能有助于筛选具有高复发和死亡风险性的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户it基因失活可能与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可能是此类肿瘤的抑癌基因。D351234位点发生LOH可能与鼻腔鼻窦癌中户it基因失活有关。S“rvivin和户it基因有可能成为鼻腔鼻窦生物治疗的靶点。这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sl,rvivin和户it基因表达临床意义的首次报道。TUNEL结合HE染色以及PI衬染可以提高凋亡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应用组织显微切割、PCR加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中文摘要DHPLC检测LOH较传统方法更精确更客观。
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7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压迫引起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研究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辅助检查。 |
1.3 治疗方法。 |
2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诊断及治疗。 |
2.3 影像学检查。 |
2.4 手术情况。 |
2.5 治疗效果。 |
2.6 典型病例。 |
3讨论 |
3.1 误诊原因分析。 |
3.2 儿童颈部常见占位性病变诊断及治疗。 |
(2)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3)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临床特征及分组 |
3.随访 |
4.研究方法 |
5.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一般资料情况 |
2.随访情况 |
3.SNM不同临床特征术后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
4.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
5.Nomogram风险模型构建及验证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参考表 |
附录二 SNM标椎 |
致谢 |
(4)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结果 |
2.2 术式选择 |
3 讨论 |
(6)30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重点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1.1 资料来源 |
3.2 统计分析 |
3.2.1 统计指标 |
3.2.2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性别分布 |
4.2 年龄分布 |
4.3 病变部位 |
4.4 病理类型 |
4.5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 |
4.5.1 临床资料 |
4.5.2 治疗方式 |
4.5.3 生存情况 |
4.5.4 影响预后相关因素 |
第5章 讨论 |
5.1 300 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
5.2 嗅神经母细胞瘤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与检查方法 |
2 结 果 |
2.1 手术及病理结果 |
2.2 肿瘤发生部位 |
2.3 形态及密度 |
2.4 累及范围 |
2.5 骨质改变 |
3 讨 论 |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七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与预后 |
2 讨论 |
2.1 发病原因 |
2.2 误诊原因 |
2.3 防范对策 |
2.3 改善预后的注意事项 |
(10)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
第一节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1年临床经验总结 |
第二节 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临床分析 |
第三节 复发病例的挽救性手术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的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文献综述一 细胞凋亡与鼻部疾病 |
文献综述二 FHIT基因与头颈肿瘤临床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7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压迫引起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研究及误诊分析[J]. 冯爽,秦昊,孙昌志,陈彦球,罗仁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1(08)
- [2]头颈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D]. 刘玉珠.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3]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D]. 王静.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2例临床分析[J]. 薛建军. 当代医学, 2014(26)
- [5]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J]. 姜义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3)
- [6]30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重点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D]. 徐艳霞. 吉林大学, 2012(09)
- [7]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内镜外科治疗[J]. 冉骞,陈雷,王荣光,王洪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06)
- [8]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J]. 李必强,黄显龙,王新玉,胡源浩,张洪,杨健. 重庆医学, 2007(03)
-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七例分析[J]. 吴柳青. 临床误诊误治, 2006(02)
- [10]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的研究[D]. 张延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