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生:民营经济正努力进军经济核心高端领域

程秀生:民营经济正努力进军经济核心高端领域

一、程秀生:民营经济努力进入经济的核心高端区域(论文文献综述)

揭育行[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技术支撑,国家大力号召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到农村基层去创业,无疑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路径。本文以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激励机制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进行研究。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方法,了解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自发式、自觉式、精准式”的阶段演变情况,总结了大学生农村创业提高了农村综合实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优化了产业机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创业创新人才形成等成效。当前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仍面临创业项目的辐射带动弱、创业项目实施盲目跟风严重、创业产业发展指引有偏差、创业产业抗击风险能力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主要成因是政府越位缺位现象仍有存在、创业项目与时事政策结合不够、项目产业支柱不明显、农村创业管理方式粗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廉江市提升发展动能澎湃潮涌、加快乡村振兴成为共识、大学生农村创业“雁归效应”凸显、营商环境日渐完善这些方面,然而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动力不足、创业资金政策协调不力、创业能力滞后以及跨界协作支持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的推进。为此,本文提出了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激活大学生农村创业活力;健全信息联动共享机制,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实力;健全政策协调服务机制,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效益;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大学生农村创业高质量发展等对策。

肖涵[2](2020)在《“求贤”还是“举亲” ——家族企业高管变更的多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环境下,家族企业受到家族文化和法人文化共同作用,对高管的任用是“求贤”还是“举亲”、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产生何种经济后果是一个有趣且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家族企业中亲属还是职业经理人担任决策者的类似研究多半从静态角度思考,那么在家族企业高管发生变更时的动态环境下,企业选择“求贤”还是“举亲”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何种经济影响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现实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了家族企业高管变更的二维模型,以家族企业的高管来源分类和变更形式进行分类为基础,构建出高管变更形式的二维框架模型,将模型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类型,分别是亲属强制变更、职业经理人强制变更、亲属非强制变更和职业经理人非强制变更,并且以生动形象的花卉植物描述,分别是落花型、玫瑰型、竹石型和红杏型。第三部分为案例介绍,运用多案例研究法,选取老板电器、真功夫、美的集团和国美集团四个公司作为案例,首先梳理了四个案例的高管变更事件,将每个案例的基本情况做比较,其次分析了高管变更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对企业造成哪方面负面影响。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每个案例高管变更后对企业产生何种经济后果,并且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市场反应如何,随后进行总结,认为市场对亲属的强制变更在短期会有所波动,亲属非强制变更会对企业产生更为消极的负面影响;职业经理人的强制变更对企业影响较平缓,职业经理人非强制变更对企业影响较为剧烈,因此企业应当首先考虑“求贤”的强制变更形式。第五部分是在前述研究中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总结出相应对策,希望通过应对之道能够减少亲属高管变更产生的短期负面作用,也能够增加职业经理人更好服务于企业的信心,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高树军[3](2020)在《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及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变革成为主旋律;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去产能、去杠杆、控债务、控地产、强环保呈现新常态;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国企改革开启管资本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立为地方国资公司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挑战。地方国资公司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整合公共资源、资产、土地作价等形式设立,以城市经营收益、公共服务收费、财政资金等作为公司收入来源,承担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职责的特殊国有企业。论文以地方国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据国资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行为等特性,将我国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划分为行政型治理模式(A模式)、行政与经济相机型治理模式(AE模式)和经济型治理模式(E模式)等三种模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三种治理模式的效能进行评价。根据效能评价结果,提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进化路径、拓展路径和跨越路径等三条路径,并分析论证了三条路径的适用条件和关键影响因素。通过路径选择的基本条件、特有条件及其属性的分析判断,采用Rough Sets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的决策约简规则。针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存在的风险,构建了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ANP-Fuzzy方法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不同路径的风险规避策略。论文最后以HF国资公司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以及风险评价等研究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地方国资公司存在行政型治理模式(A模式)、行政与经济相机型治理模式(AE模式)、经济型治理模式(E模式)等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趋势是由低效能向高效能方向递进;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注重防范转型风险和制定科学的规避措施。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地方国资公司三种治理模式的效能进行评价,并根据效能评价结果,提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进化路径、拓展路径和跨越路径等三条路径,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提供可供操作的实践方案;二是采用Rough Sets分析方法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展开论证,提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的选择方式,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选择适宜的转型路径提供切实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三是构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评价体系,并运用ANP-Fuzzy模型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不同路径的转型风险进行评价,提出规避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的措施。

李明珊[4](2019)在《非国有股东制衡与国有企业混改经济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其关键在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间的共同发展和有效制衡。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国有股权结构与改革效果研究,忽略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创新性地站在非国有股东的视角,关注非国有股东制衡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混改经济绩效的影响,进一步考虑了企业外部环境对非国有股东形成权力制衡的约束作用。本文研究对于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路径与方向、以及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相关研究在理论研究框架与经验研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不足,本文搭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演化理论框架。基于企业演化理论的新视角,梳理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演进历程,从而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一个基因重组的过程,即在国有企业基因中引入非国有企业的优势基因,形成更加优良的企业基因,堪比企业的基因工程,是国有企业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与生物基因工程不同的是,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很难保证两个混合主体的地位对等,但实现非国有股东制衡是能够使非国有优势基因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此外,根据企业演化的环境选择机制,非国有股东制衡还会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约束作用。本文以商业一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非国有股东的视角,探究了非国有股东制衡对国有上市公司混改经济绩效的影响。理论方面,在线性契约委托代理框架中引入国有控股股东与代理人合谋行为,分别在名义股权多元化和非国有股东制衡的情形下求解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发现非国有股东制衡可以有效降低国有上市公司的两类委托代理成本,其经济效应明显优于名义股权多元化情况下,非国有股东不作为,仅通过国有控股股东制定最优激励合同降低第一类委托代理成本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制衡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制衡可以显着提升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替换企业绩效衡量指标与替换非国有股东制衡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该结论稳健可靠,地区分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制衡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表现。进一步地,本文对非国有股东制衡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企业绩效的门槛效应十分明显,只有当非国有股东制衡程度达到一定的门槛值之后才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最后,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制衡可以通过降低两类委托代理成本和政策性负担提升国有企业绩效,三者均是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本文考虑了企业外部环境对非国有股东形成有效制衡的约束作用。理论模型方面,通过构建一个国有企业的寡头竞争模型,分析了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实现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经营的影响。实证研究方面,同时采用企业层面数据、行业层面数据和地区层面数据,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行业竞争环境与制度环境对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企业效率不是国有企业实现非国有股东制衡需要满足的事前特性,未能验证理论模型中得到的结论;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不是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主要因素,但该结论受到本文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非国有投资者越看重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干预抑制非国有股东的制衡性,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非国有股东制衡程度越低;在强地方政府干预地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没有遵循市场机制,表现为地方政府对低效率国有企业的“救助式”混改,而在政府职能转变更为彻底的弱干预地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遵循市场机制。最后,本文进一步检验制度环境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发现地方政府干预通过减弱非国有股东制衡的作用,间接抑制了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

谭蓉[5](2019)在《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湖南电信代维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条件更为宽松,众多的代维企业涌入市场,服务趋于同质化,引发了代维行业的低价格竞争。立足于长沙电信代维市场的金迅公司在经营策略、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以及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受到各种考验。本文根据竞争战略理论基础,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及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分析了金迅公司内部和外部发展环境,认为其内部优势在于初步形成的一体化综合代维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资质较为齐全、运营商客户资源、丰富的终端用户群体等方面;劣势在于专业人才储备不够、维护员工整体素质偏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公司化运作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外部机会体现在国家政策利好、行业保护政策、运营商对全网多元化综合代维需求趋势明显等;外部威胁体现在关联交易总额受限、单价下滑及更多民营代维企业进入市场等,从而提出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纵深化发展,成为区域内全业务一体化综合网络代维服务提供商,创新增值业务,加深与运营商的合作黏度,拓展省内综合网络代维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为省内运营商网络代维市场的行业领先者。在通过对网络末端代维、通信光缆建设维护、移动网络建设维护进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低成本竞争策略和集中化竞争战略对比分析后,建议公司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提升服务价值、专业代维品牌形象和创新增值业务,增强运营商的合作黏度,拓宽代维领域,同时加强成本管控,降低服务价格,做好技术储备,全面提升全业务一体化综合代维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基于金迅网络公司发展现状所制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能够促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希望企业能够以此为参考,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经营策略,优化组织机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能力。

李卓珂[6](2019)在《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商业网点在拉动消费、连接生产、促进城镇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即将进入高阶城镇化阶段,城镇化“后半场”注重“提质”,走精细生长之路,城镇的个性需要得到尊重,市场引导性加强,规划管控弹性加大。作为城镇体系基础的小城镇,需要积极适应这场变化,发展路径从强调发展产业经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建设时代,开始转为强调人居环境、注重文化传统的城镇软环境配套;从规模扩张、建设为主导转化为立足生态、精明增长;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从人工到智能;城镇“流空间”(space of flow)逐步取代“场空间”(space of place),小城镇的底部能量被激发,自下而上地推动着城镇发展。作为专项规划的商业网点规划在主导思维上应与时俱进,从惯有的自上而下的城镇行政层级配套网点,到重新审视城镇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理清发展流,逐步加强底部作用的规划意识,主动适应以人为本的城镇时代发展脉络,突出顺势而为的哲学智慧。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在分析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进行重新省视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促进小城镇商业网点发展的相关流量元素,提出了“重构1体系,更新5策略,创新6要点,拓展3领域”的流定思路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框架。该框架构建适应流定规划思路的规划新体系,通过整理网点有形要素、网点无形要素、流量与用地的关系、人本化强化商业服务、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和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6个技术支持,结合对“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在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圈、市场、社区商业和“微”商5个层面总结出规划策略,并以“商业+”的形式结合旅游、交通、园区进行商业网点拓展研究。通过该框架,整理明晰了小城镇商业网点繁杂的内容,基于活动的“流”元素,运用以流定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旨在丰富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层次,涵盖更多的服务元素和融入灵活的机制,同时结合城镇的热力空间,将商业网点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使商业网点配套能立足长远,以人文本,适应发展,以城镇特色强商业,使小城镇的商业网点更具生命力。论文最后介绍了米易县商业网点规划的实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商业网点体系框架进行了模拟,对前文探索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践。

陈心阳[7](2019)在《混合所有制下格力电器公司财务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企走上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2017年11月5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第三批试点名单,已确定将31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国家发改委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既是为了提升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与效率,也是为了打破以往政企不分的局面。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企的财务治理,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格力电器公司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通过比较分析格力电器混改前后的财务治理状况,评价混改对财务治理的影响,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讨进一步提升财务治理效果的方法。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财务治理和混合所有制等理论。以格力电器公司为案例,先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前所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其在股权结构、财权配置、财务指标、财务信息披露、财务内控、财务激励的不足之处。然后,对格力公司混改后的财务治理变化进行研究,探析格力电器公司混改成功的原因。最后,对格力公司混改后仍存在的财务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伊孝潇[8](2019)在《S公司模具展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被誉为城市面包的会展业,近年来在中国各大城市迅速发展,起着开拓市场、完善城市配套、促进国内外交流、增加贸易机会、扩大进出口、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展会项目的主办方是一个展会项目的主要角色,展会项目的工作团队对成功持续举办该项目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S公司模具展为例,研究过程围绕展会营销工作的内容和方向进行展开。本文研究分析了S公司模具展的行业特点、项目特点和营销工作内容特点,发现模具展在发展过程中及营销上遇到的问题。通过自身对工作的经验和分析,运用了PEST分析、SWO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进行内外部分析,加上从数据角度进行对比与解读,找出了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基于STP理论和4Ps营销组合理论,针对S公司模具展营销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保障措施,分别是(1)打造模具展品牌,提高行业影响力;(2)提高展商和观众参观模具展性价比;(3)丰富销售渠道和宣传渠道数量,加强宣传促销力度;(4)加强财务保障,确保营销费用投入;(5)建立高素质营销人才队伍。

王洋[9](2016)在《海外并购中债务主体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逐渐推进,我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并购交易日益增多,金额也逐步增大,单一企业集团的海外并购频率也在提高,而我国现有理论对企业海外并购中交易与融资结构方面的研究涉及甚少,即对海外并购中债务主体选择关键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使得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交易方面缺少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指导。在实务中,海外并购的交易与融资结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当下对这个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债务主体选择关键因素中的公司治理。试图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融资结构选择、最终融资债务承担与哪些公司治理因素有关。为了让此次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可参考性,文章首先对现有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同时对我国现有公司治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其次,通过近年我国对外投资数据的分析,说明海外并购中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实际融资结构情况进行归纳,提出债务主体选择的公司治理因素问题;再次,以对比论证的方式,对实务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可能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结构选择的公司治理因素;然后,收集我国A股和H股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使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T模型,对案例分析中得出的结论进行论证,并延伸讨论并购融资成本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因素如股权集中度、公司性质、公司所处市场的金融与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以及聘任职业经理人等,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公司治理因素通过影响海外并购交易中债务主体的选择以及并购融资成本,决定海外并购的融资结构,进而影响并购交易的成败。所以,公司治理因素将是我国企业今后进行海外收购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充分的考虑公司治理因素将有利于我国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集团,因此本次研究是有较为普遍的实践意义的。

尹宁[10](2016)在《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参与主体。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使中国越身为堪称世界奇迹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其极不协调且日益严重的现象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家犯罪问题愈发突出,许多民营企业家因触犯刑事法律而频频深陷刑事犯罪的泥沼,导致其财富、自由甚至是生命被剥夺。显然,民营企业家犯罪现象的增多,不仅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家自身及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对国家扶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稳步发展的战略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家犯罪更成为一个关涉能否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法治经济”的关键点。立足当下,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化投资的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家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参与主体。因此,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研究,引导民营企业家合法合规经营、平稳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从研究路径上讲,对民营企业家犯罪现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展开考察,并从外在表现形态和主要特征上展开分析,有助于实现对我国民营企业家犯罪现状的“全景式”白描,以览其全貌;选择民营企业家犯罪中较为高发的“融资类”犯罪、“经营类”犯罪和“腐败类”犯罪进行“入骨式”分析,有助于揭示这些典型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现状、特征及原因,进而为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从个体层面、企业管理层面、制度环境层面、法律法规层面建构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治理体系,有助于解决当前民营企业家犯罪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市场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国家依法治国战略构想的实现增添助力。全文共计18万字,共分3篇10章对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问题展开研究。其中,上篇主要是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理论概述和整体现状统计分析、中篇主要是对典型的民营企业家犯罪进行类型化分析、下篇主要是对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展开具体分析。具体如下:第1章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理论考察。民营企业家犯罪是指除国营企业以外的由国家参股但是所占股份未能达到控制程度的公司、企业,以及国家根本未参股的公司、私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企业中的董事长、董事、经理、企业实际控制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交易等市场经济活动中实施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其他相关法益的犯罪。民营企业家犯罪属于一种新型犯罪,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才出现的犯罪。在西方国家,民营企业家犯罪被称为“白领犯罪”。第2章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整体现状考察。从静态层面看,2009至2014年期间,媒体报道的企业家犯罪案件数量共计1459件、涉案企业家共计1539人,其中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数量为855件、涉案民营企业家共计988人,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占全部企业家犯罪案件总数的58.6%、涉案民营企业家占所有涉案企业家总数的64.2%;从动态层面看,无论是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数量、民营企业家犯罪人数,还是民营企业家犯罪所涉罪名数量,其年增量、环比增长速度及累计增长速度在整体上均呈现出攀升状态;从表现形态上看,融资类犯罪、行贿受贿犯罪、诈骗犯罪、挪用侵占犯罪、涉黑涉暴犯罪等较为突出。第3章民营企业家犯罪的主要特征。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特征可以从客体特征、客观特征、主体特征、主观特征四个方面把握。其中,从客体特征上讲,民营企业家犯罪具有复杂性、经济性和多样性;从主体特征上讲,涉案民营企业家的年龄相对分散,性别上男性居多,但也出现女性增多的趋势,同时绝大多数涉案民营企业家都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和“光环”;从客观特征上讲,民营企业家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危害性和隐蔽性;从主观特征上讲,民营企业家犯罪具有故意性、经济性和趋利性。第4章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分析。“融资类”犯罪是民营企业家极易触犯的一类犯罪,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较为常见。2009至2014年期间,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案件共计204例,占770例确罪案件总数的26.49%,且从逐年变化来看,该类犯罪整体呈增长趋势。从银行贷款困难较大、企业间拆借无法律地位及合理融资存在入罪风险是造成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高发的原因。第5章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分析。“经营类”犯罪是民营企业家又一极易触犯的犯罪类型,其中造假售假、非法经营、涉黑犯罪较为常见。2009至2014年期间,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案件总数共计344例,占770例确罪案件总数的44.67%,且从逐年的变化来看,该类犯罪整体也呈增长趋势。“规范缺失”的混乱管理、“唯利是图”的错误导向及“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是造成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高发的原因。第6章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分析。“腐败类”犯罪也是民营企业家极易触犯的犯罪类型,其中行贿受贿、挪用侵占犯罪较为常见。2009至2014年期间,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案件总数共计166例,占770例确罪案件总数的21.56%,且从逐年的变化来看,该类犯罪整体同样呈现出增长趋势。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官商勾结链条未切断及外部监管措施不到位是造成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高发的原因。第7章个体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根基,建构多维的民营企业家犯罪防控体系,是民营企业家犯罪防控的关键。从个体层面防控民营企业家犯罪,需要从增强民营企业家学法守法动力、加强风险识别能力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多方面来提高民营企业家犯罪防控能力;同时,需要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预警机制和落实内部问责机制方面规范民营企业家的市场经济行为。第8章企业管理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企业管理是否规范是影响民营企业家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企业管理层面防控民营企业家犯罪势在必行。具体而言,从企业管理层面防控民营企业家犯罪,可以通过明确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加快建立职业经济人制度及健全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来升级民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可以通过减少违规的经营行为、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及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来健全民营企业的规范化运行机制。第9章制度环境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有机体,其运转离不开国家的制度环境,同样,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也可以从制度环境展开。具体而言,可以从拓宽融资渠道、消减制度约束及加强政策扶持方面对民营企业的平稳发展释放利好,从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转变“重公轻私”的思维及切断“官商勾结”链条方面来平等对待民营企业的市场地位,从取消歧视性的政府补贴、减少冗余性的行政审批、放开控制性的政府定价及调整差别性的配套条件方面来降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壁垒。第10章法律法规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法律法规是防控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从法律法规层面防控民营企业家犯罪,需要确立规劝性、威慑性、保护性的刑事政策,进而约束刑法对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市场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并从立法、司法、执法上回归民营企业家犯罪刑法干预的谦抑立场。此外,还需要通过确立平等保护原则、建构系统的罪刑体系及制定统一的追诉标准来完善民营企业家犯罪刑法干预的罪刑设置。

二、程秀生:民营经济努力进入经济的核心高端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秀生:民营经济努力进入经济的核心高端区域(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廉江市大学生
        2.1.3 农村创业
    2.2 相关理论
        2.2.1 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激励机制理论的概述
        2.2.2 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激励机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阶段演变梳理
    3.1 廉江市的基本情况
    3.2 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阶段演变
        3.2.1 “自发式创业”阶段
        3.2.2 “自觉式创业”阶段
        3.2.3 “精准式创业”阶段
    3.3 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3.4 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发展优势与困境分析
    4.1 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发展优势
        4.1.1 提升发展动能澎湃潮涌
        4.1.2 加快乡村振兴成为共识
        4.1.3 大学生农村创业“雁归效应”凸显
        4.1.4 营商环境日渐完善
    4.2 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发展困境分析
        4.2.1 大学生农村创业动力不足
        4.2.2 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滞后
        4.2.3 大学生农村创业资金政策协调不力
        4.2.4 跨界协作支持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程度不高
第五章 提升廉江市大学生农村创业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5.1 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激活大学生农村创业活力
    5.2 健全信息联动共享机制,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实力
    5.3 健全政策协调服务机制,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效益
    5.4 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大学生农村创业高质量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求贤”还是“举亲” ——家族企业高管变更的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家族企业的概念界定
        1.3.2 高管变更的原因及形式
        1.3.3 “求贤”还是“举亲”及其经济后果
        1.3.4 文献评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利他主义理论
        2.1.3 激励理论
    2.2 高管变更的二维模型
        2.2.1 高管来源分类
        2.2.2 高管变更形式分类
        2.2.3 高管变更的二维模型构建
第3章 高管变更的案例介绍
    3.1 高管变更案例的选取
    3.2 不同变更类型的案例描述
        3.2.1 亲属强制变更(落花型)—老板电器
        3.2.2 亲属非强制变更(玫瑰型)—真功夫
        3.2.3 职业经理人强制变更(竹石型)—美的集团
        3.2.4 职业经理人非强制变更(红杏型)—国美集团
    3.3 高管变更中暴露的问题
        3.3.1 矛盾的集权情结
        3.3.2 彼此信任不足
        3.3.3 经营理念相悖
        3.3.4 双方道德缺失
    3.4 高管变更的负面影响
        3.4.1 产生“排斥效应”
        3.4.2 资产安全风险
        3.4.3 被差别对待
        3.4.4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4章 高管变更的案例分析
    4.1 高管变更的经济后果分析
        4.1.1 老板电器经济后果分析
        4.1.2 真功夫经济后果分析
        4.1.3 美的集团经济后果分析
        4.1.4 国美集团经济后果分析
        4.1.5 经济后果对比分析及小结
    4.2 高管变更的市场反应分析
        4.2.1 超额收益率对比分析
        4.2.2 市场反应对比分析及小结
第5章 应对措施
    5.1 制定退出机制
    5.2 突破个人权威
    5.3 塑造相互信任
    5.4 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地方国资公司的相关研究
        1.3.2 公司治理研究
        1.3.3 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研究
        1.3.4 公司转型风险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方国资公司
        2.1.2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模式
    2.2 地方国资公司的功能与特征
        2.2.1 地方国资公司的功能
        2.2.2 地方国资公司的特征
    2.3 公司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
        2.3.1 产权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3.5 约束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3.1 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
        3.1.1 英国:市场导向的单层董事会主导模式
        3.1.2 美国:市场治理的单层董事会控制模式
    3.2 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
        3.2.1 韩国:政府主导的单层董事会模式
        3.2.2 新加坡: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3.3 法人主导型治理模式
        3.3.1 德国:监事会掌控的职工参与模式
        3.3.2 日本:主银行相机治理模式
    3.4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3.4.1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比较
        3.4.2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启示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
    4.1 地方国资公司发展状况
        4.1.1 地方国资公司的发展历程
        4.1.2 地方国资公司的数量变化
        4.1.3 地方国资公司的结构状况
    4.2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
        4.2.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的划分依据
        4.2.2 行政型治理模式(A模式)
        4.2.3 行政与经济相机型治理模式(AE模式)
        4.2.4 经济型治理模式(E模式)
    4.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
        4.3.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理论
        4.3.2 QD市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
    5.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原则与方向
        5.1.1 转型的原则
        5.1.2 转型的方向
    5.2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设计
        5.2.1 基于RCSP范式的转型路径演化
        5.2.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
    5.3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3.1 A to AE进化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3.2 AE to E拓展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3.3 A to E跨越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4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5.4.1 转型路径选择的原则
        5.4.2 路径选择的条件与决策属性
        5.4.3 基于Rough Sets的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及其规避
    6.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风险识别
        6.1.1 风险因子
        6.1.2 风险成因
    6.2 基于ANP-Fuzzy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评价
        6.2.1 转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6.2.2 ANP-Fuzzy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2.3 基于多变量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预警
    6.3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规避
        6.3.1 A to AE进化路径风险规避
        6.3.2 AE to E拓展路径风险规避
        6.3.3 A to E跨越路径风险规避
    本章小结
第7章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实证研究
    7.1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及转型动因
        7.1.1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
        7.1.2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动因
    7.2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7.2.1 HF国资公司A to AE进化转型路径选择
        7.2.2 HF国资公司AE to E拓展转型路径选择
    7.3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评价
        7.3.1 HF国资公司A to AE进化转型风险评价
        7.3.2 HF国资公司AE to E拓展转型风险评价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A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调查问卷
附录 B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调查问卷
附录 C 地方国资公司访谈提纲

(4)非国有股东制衡与国有企业混改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1.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评价
        1.2.3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化理论基础
    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演化理论解释
        2.1.1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演进历程
        2.1.2 国有企业演化的核心要素与基本过程
        2.1.3 国有企业演化的驱动力:混合所有制改革
    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2.2.1 国有企业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
        2.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在要求:非国有股东制衡
    2.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外在约束
        2.3.1 国有企业演化的环境选择机制
        2.3.2 行业环境
        2.3.3 制度环境
    2.4 本章小结
3 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委托代理模型
    3.1 模型描述与模型假设
        3.1.1 模型描述
        3.1.2 模型假设
    3.2 模型构建与求解
        3.2.1 基本模型
        3.2.2 名义股权多元化的情形
        3.2.3 非国有股东制衡的情形
    3.3 模型结论及分析
4 外部环境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理论模型
    4.1 模型基础与模型假设
        4.1.1 模型基础
        4.1.2 模型假设
    4.2 模型构建与求解
        4.2.1 政府放权的情形
        4.2.2 政府干预的情形
    4.3 模型结论及分析
5 非国有股东制衡对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与机制检验
    5.1 实证研究设计
        5.1.1 实证研究假设
        5.1.2 数据来源及样本处理
        5.1.3 变量选取与说明
        5.1.4 描述性统计
    5.2 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实证检验
        5.2.1 模型与方法
        5.2.2 内生性检验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4 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5.3 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进一步讨论
        5.3.1 门槛效应检验
        5.3.2 作用机制检验
6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实证检验
    6.1 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假说
        6.1.1 国有企业事前特性与非国有股东制衡
        6.1.2 外部竞争环境因素与非国有股东制衡
        6.1.3 外部制度环境因素与非国有股东制衡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变量定义
        6.2.2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6.2.3 多层线性模型
    6.3 环境因素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实证结果分析
        6.3.1 混改国企实现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内在机制检验
        6.3.2 竞争环境因素对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影响
        6.3.3 制度环境因素对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影响
    6.4 制度环境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调节效应检验
        6.4.1 模型构建
        6.4.2 双层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2.1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及业务简介
        2.1.1 公司发展概况
        2.1.2 业务发展概况
    2.2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分析
        2.2.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3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2.3.1 公司内部能力分析
        2.3.2 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2.4 SWOT综合分析
        2.4.1 内部优势
        2.4.2 内部劣势
        2.4.3 外部环境机会
        2.4.4 外部环境威胁
第3章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选择及制定
    3.1 公司的市场定位与战略目标
        3.1.1 公司的市场定位
        3.1.2 公司的战略目标
    3.2 竞争策略分析及选择
        3.2.1 差异化竞争策略分析
        3.2.2 低成本竞争策略分析
        3.2.3 集中化竞争策略分析
        3.2.4 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动因
    3.3 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主要内容
        3.3.1 提升服务价值
        3.3.2 打造专业代维品牌
        3.3.3 创新增值业务
第4章 湖南通服金迅公司竞争策略的实施及保障
    4.1 实施途径
        4.1.1 实施区域性全业务一体化综合代维
        4.1.2 提升网络代维信息化管理水平
        4.1.3 积极拓展省内代维市场
    4.2 保障条件
        4.2.1 调整组织结构
        4.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4.2.3 提升市场营销水平
        4.2.4 推进公司技术创新
    4.3 实施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4.3.1 可能遇到的困难
        4.3.2 应对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2.1 概念解析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载体
        1.2.4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系统论
        1.3.2 文献研究
        1.3.3 实地调研
        1.3.4 比较研究
        1.3.5 信息技术应用
        1.3.6 实例分析
    1.4 研究框架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1.5.1 流量定型
        1.5.2 城镇个性与商业网点的耦合性
第二章 基础分析与研究
    2.1 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认识
    2.2 国内商业网点发展历程总结
        2.2.1 建国后商业布局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商业网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3 国外商业网点发展建设经验
        2.3.1 日本:交通设施促进都市商圈形成
        2.3.2 美国:通过商业规划实现有效调控
        2.3.3 法国:商业规划委员会的机构影响
    2.4 流动定型理论研究综述
        2.4.1 流动定型理论的提出
        2.4.2 以流定型原理运用分析
    2.5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分析方法
        2.5.1 区位理论的分析
        2.5.2 中心地理论的分析
        2.5.3 周期性市场理论的分析
    2.6 传统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
        2.6.1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特点
        2.6.2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自审
        2.6.3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函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商业网点规划的影响“流”解析
    3.1 影响商业网点的外因子“流”分析
        3.1.1 地理区位
        3.1.2 人口流动
        3.1.3 产业经济
        3.1.4 历史文化
    3.2 影响商业网点的内因子“流”分析
        3.2.1 城镇经济流
        3.2.2 城镇交通流
        3.2.3 区块间商业网点
        3.2.4 商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3 受城镇功能影响的商业“流”研究
        3.3.1 旅游型城镇与客流
        3.3.2 交通型城镇与物流
        3.3.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与“名”流
    3.4 小城镇的商业流动环境分析
        3.4.1 小城镇商业网点要素环境
        3.4.2 小城镇商业发展趋势研究
第四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优化研究
    4.1 重构商业网点体系
        4.1.1 传统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4.1.2 “流定”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4.1.3 两类商业网点体系对比分析
    4.2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要点创新
        4.2.1 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基础要素梳理
        4.2.2 影响小城镇商业网点的无形要素
        4.2.3 以“流”量定商业网点用地
        4.2.4 以“人”为本强化商业服务
        4.2.5 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
        4.2.6 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
    4.3 “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4.3.1 城镇规模与网点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4.3.2 人群密度与商业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4.3.3 差异地段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第五章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的策略建构
    5.1 更新规划总则
        5.1.1 转换定位视角
        5.1.2 更新技术路线
        5.1.3 优化空间结构
    5.2 突出规划准则
        5.2.1 城镇商业突出综合性
        5.2.2 体系规划体现前瞻性
        5.2.3 规划措施突出可操作性
        5.2.4 规划注重地方特色挖掘
    5.3 “流”定商业网点的策略研究
        5.3.1 商业中心规划策略
        5.3.2 商业街(区)/商业圈规划策略
        5.3.3 交易市场规划策略
        5.3.4 社区商业规划策略
        5.3.5 流动“微”商规划策略
    5.4 商业网点的拓展
        5.4.1 旅游产业孵化商业网点
        5.4.2 物流交通促进网点聚集
        5.4.3 园区经济衍生商业配套
第六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实证研究——以米易县城为例
    6.1 城区商业网点现状分析
        6.1.1 米易县概况
        6.1.2 商业网点现状及评价
        6.1.3 POI数据分析城镇商业网点
        6.1.4 发展城镇商业网点的流量因子识别
    6.2 “流定”商业网点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
        6.2.1 确定规划总则
        6.2.2 商业网点布局
        6.2.3 融合城镇特色
        6.2.4 强化网点效用
    6.3 小结
结论
    1、本文基本结论
    2、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混合所有制下格力电器公司财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混合所有制内涵
    2.2 财务治理内涵
    2.3 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2.4 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联系
3 混改前后的对比分析
    3.1 公司概况
    3.2 混改前财务治理分析
    3.3 混改后财务治理状况分析
    3.4 混改后的财务治理效果评价
4 混改后财务治理存在的不足
    4.1 供应商和经销商财权被侵蚀
    4.2 经理层财权过大
    4.3 一线员工长期激励不足
5 混改的财务治理启示与优化对策
    5.1 财务治理启示
    5.2 混改后财务治理优化对策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8)S公司模具展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3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2.1 营销理论
    2.2 STP理论
    2.3 4Ps营销组合理论
    2.4 相关分析工具
        2.4.1 SWOT分析
        2.4.2 波特五力模型
        2.4.3 PEST分析模型
第3章 S公司模具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中国模具行业及模具制件行业概况
        3.1.2 间接环境分析(PEST模型)
        3.1.3 五力模型分析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S公司模具展简介
        3.2.2 S公司模具展的资源和能力
    3.3 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会
        3.3.4 威胁
第4章 S公司模具展营销现状分析
    4.1 目前营销策略简介
        4.1.1 针对参展商的营销策略
        4.1.2 针对专业观众的营销策略
    4.2 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行业影响力整体降低
        4.2.2 缺乏对专业观众吸引力
        4.2.3 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利润下降
        4.2.4 团队成员缺乏必要工作技能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行业影响力降低原因分析
        4.3.2 缺乏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吸引力原因分析
        4.3.3 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利润不断下降原因分析
        4.3.4 团队成员缺乏必要工作技能的原因分析
第5章 S公司模具展营销策略建议
    5.1 STP分析
        5.1.1 参展商分析
        5.1.2 专业观众分析
    5.2 4Ps营销组合策略
        5.2.1 产品策略建议
        5.2.2 价格策略建议
        5.2.3 渠道策略建议
        5.2.4 促销策略建议
    5.3 团队建设策略建议
第6章 S公司模具展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顺应观念转变
        6.1.1 观念转变
        6.1.2 方法转变
    6.2 加强团队建设
        6.2.1 组建专业团队
        6.2.2 建立高效团队
    6.3 加强财务保障,确保营销投入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海外并购中债务主体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1.1.1 公司治理兴起
        1.1.2 公司治理理论
        1.1.3 委托代理理论
        1.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1.1.5 现有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
    1.2 融资结构基本理论
    1.3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1.3.1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
        1.3.2 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4.1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1.4.4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第2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分析
    2.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治理现状
        2.1.1 我国对外投资宏观分析
        2.1.2 我国企业对外并购交易分析
    2.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结构
        2.2.1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模式概述
        2.2.2 跨境担保模式
        2.2.3 下沉式融资模式
    2.3 海外并购融资主体的选择问题
        2.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的现状
        2.3.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的债务主体选择问题
第3章 债务主体选择的案例研究
    3.1 M公司债务下沉式融资案例
        3.1.1 M公司下沉式融资并购介绍
        3.1.2 M公司案例分析
        3.1.3 M公司案例总结
    3.2 担保融资案例
        3.2.1 对外担保下并购融资介绍
        3.2.2 对外担保的案例
        3.2.3 对外担保的案例分析
        3.2.4 对外担保的案例总结
    3.3 案例研究总结
第4章 债务主体选择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LOGIT模型
        4.1.1 模型选择
        4.1.2 被解释变量
        4.1.3 解释变量
        4.1.4 控制变量
        4.1.5 模型构建
    4.2 实证分析
        4.2.1 模型分析结果
        4.2.2 Logit回归分析
        4.2.3 并购融资成本的回归分析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成分分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上篇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现状概述
    第一章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的界定及生成
        一、民营企业家的界定
        二、民营企业家的生成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学理考察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概念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的内涵
    第二章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整体现状考察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静态考察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案件数量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涉案人数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的涉罪情况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动态考察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案件数量的增长速度
        二、涉案民营企业家数量的增长速度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所涉罪名数量的增长速度
        第三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表现形态
        一、资金困境下的融资犯罪居高不下
        二、资源垄断下的官商勾结趋近常态
        三、暴利驱使下的非法经营充斥市场
        四、诚信缺失下的诈骗犯罪层出不穷
        五、约束失灵下的挪用侵占不断攀升
        六、江湖习气下的涉黑涉暴横行乡里
        七、规范式微下的弄虚作假不胜枚举
        八、侥幸心理下的逃税偷税屡禁不止
    第三章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客体特征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客体具有复杂性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客体具有经济性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客体具有多样性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主体特征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主体的年龄结构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主体的性别结构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主体的身份结构
        第三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客观特征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行为的多样性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行为的危害性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行为的隐蔽性
        第四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主观特征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主观罪过的故意性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主观目的的经济性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主观动机的趋利性
中篇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重点类型剖析
    第四章 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分析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的现状
        一、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案件的数量统计
        二、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案件的占比分析
        三、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案件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的原因
        一、从银行贷款的困难较大
        二、企业间拆借无法律地位
        三、合理融资存在入罪风险
        第三节 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典型案例评析
        一、基本案情
        二、简要评析
    第五章 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分析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的现状
        一、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案件的数量统计
        二、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案件的占比分析
        三、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案件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的原因
        一、“规范缺失”的混乱管理
        二、“唯利是从”的错误导向
        三、“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
        第三节 民营企业家“经营类”犯罪典型案例评析
        一、基本案情
        二、简要评析
    第六章 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分析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的现状
        一、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案件的数量统计
        二、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案件的占比分析
        三、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案件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二、官商勾结链条未切断
        三、外部监管措施不到位
        第三节 民营企业家“腐败类”犯罪典型案例评析
        一、基本案情
        二、简要评析
下篇 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
    第七章 个体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
        第一节 民营企业家犯罪防控的根基
        一、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二、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是社会和谐的要求
        第二节 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犯罪防控能力
        一、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学法守法动力
        二、加强民营企业家的风险识别能力
        三、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法治思维能力
        第三节 规范民营企业家的市场经济行为
        一、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二、建立民营企业内部的预警机制
        三、落实民营企业内部的问责机制
    第八章 企业管理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
        第一节 升级民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明确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
        二、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三、健全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
        第二节 健全民营企业的规范化运行机制
        一、减少违规的经营行为
        二、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
        三、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
    第九章 制度环境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
        第一节 对民营企业的平稳发展释放利好
        一、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消减民营企业的制度约束
        三、加强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
        第二节 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地位平等对待
        一、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转变“重公轻私”思维
        三、切断“官商勾结”链条
        第三节 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降低壁垒
        一、取消歧视性的政府补贴
        二、减少冗余性的行政审批
        三、放开控制性的政府定价
        四、调整差别性的配套条件
    第十章 法律法规层面民营企业家犯罪的防控对策
        第一节 确立民营企业家犯罪刑法干预的刑事政策
        一、规劝性刑事政策
        二、威慑性刑事政策
        三、保护性刑事政策
        第二节 回归民营企业家犯罪刑法干预的谦抑原则
        一、立法上对谦抑原则的回归
        二、司法上对谦抑原则的回归
        三、执法上对谦抑原则的回归
        第三节 完善民营企业家犯罪刑法干预的罪刑设置
        一、确立平等保护的原则
        二、建构系统的罪刑体系
        三、制定统一的追诉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报刊(网络)文献
    四、外文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四、程秀生:民营经济努力进入经济的核心高端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廉江市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研究[D]. 揭育行. 广西大学, 2020(07)
  • [2]“求贤”还是“举亲” ——家族企业高管变更的多案例研究[D]. 肖涵. 南华大学, 2020(01)
  • [3]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及风险研究[D]. 高树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非国有股东制衡与国有企业混改经济绩效研究[D]. 李明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研究[D]. 谭蓉. 湖南大学, 2019(07)
  • [6]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D]. 李卓珂.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混合所有制下格力电器公司财务治理研究[D]. 陈心阳. 三峡大学, 2019(06)
  • [8]S公司模具展营销策略研究[D]. 伊孝潇.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海外并购中债务主体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D]. 王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10]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研究[D]. 尹宁.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程秀生:民营经济正努力进军经济核心高端领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